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

时间:2019-05-14 16:0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

第一篇: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

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

七(4)班

第一小组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泼水节

春节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俗称“过大年”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起源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现称朔望月,即后所述“阴月”)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朔日)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现称回归年或太阳年,即后所述“阳年”)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时(夜半)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其实指导农时的是夏历的阳历部分-二十四节气),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纪年不用公元纪年法而用民国纪年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夏历(农历)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习俗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又名:龙舟节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端午节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同学们的感想

通过班级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探究活动,我们不光书本上了解了知识,还了解了我国最传统的一些节日,让我们懂得了流传下来的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如:重阳节为敬老节,教师节辛勤园丁的节日,中秋节为团圆节,国庆节,劳动节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还有春节等等。这都能教育现在的我们,让我们从小懂得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尊师重道。但我想:在保留我国的一些基本节日时也可引进西方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如:父亲节和母亲节,让孩子懂得父母之恩重于泰山的道理。它能更好的引导我们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中秋节、端午节等,并且懂得了一些相关的诗歌、民俗。老师教我们如何制作小报,听了老师的教导,我们小组做的是电子小报,在做电子小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节日的习俗,更明白了小组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七(4)

张缘

31号

传统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风。赏菊饮酒、吃糕、拜祭祖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通过节日的各项活动,联络亲友间的感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使传统的节日充满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伴随着中国梦,传承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从而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重阳节又是敬老节。关爱老人、尊敬老人,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他们的关爱,又是年轻人继承“财富”的需要。一句话: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身边事做起,当老人需要帮助时,让个座位或扶一把、聊聊天问个好等等,以此献出一份爱心来展示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

总之,传统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精神,必须持之以恒。

——七(4)

陆轶之

22号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和形成的必要条件。

——七(4)夏鑫 19号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

——七(4)

杨浩

30号

探究了各名族传统节日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可远远比汉族多多了。但有些民族竟然不过春节,例如藏族。而且它每个月都有两三个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而且又很多节日最后一个字不是“节”,而是“年”,例如“藏历年”,“苗年”等等。有很多节日,都是因为人们渴望丰收而创造的节日,我觉得这些节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当然,传统节日中也不缺一些奇怪的节日,例如“沐浴节”,“雪顿节”,“踩鼓节”等等。这些我认为奇怪的节日,也为各民族传统节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也有一些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的节日,也就是一些迷信活动吧,比如“驱鬼节”之类的节日。还有一些节日就是纪念一些人或事情的节日,像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之类的。从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了解以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七(4)

姚韵

6号

探究是一门学科,它并不需要语文强大的语言沟通能力,也不需要数学缜密的思维,同时也不需要英语超常的词汇记忆力。它只是一门附科,却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它只需要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大脑,便能一展宏图。通过办小报,做实验竞争比赛评分获得成绩,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上进。探究课可以开发人的右脑,是将人进阶的一个过程。初中的探究课所剩无几了,我们更应该去珍惜那每周一节的探究课。

——七(4)胡锦江 27号

总结:

本次对各民族节日的探究,不仅让同学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团结协作了。大家都了解到了传统节日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它、把习俗传承下去,不至于让这些风俗丢失。

第二篇:我国各民族节日

内蒙古: 蒙古族那达慕 吉林:

满族的“颁金节” 黑龙江:

达斡尔人吃年猪鄂伦春族“篝火节”赫哲族的节日 浙江:

畲族祭祖公图 山东:

胶东蓬莱的“渔民节”(组图)湖北:

土家族的“纳顿”节土家族的“端午节”土家摆手节 湖南:

苗族的斗牛盛会瑶族牛生日土家族一个年分两次过 广西:

苗族“芒哥”节苗族斗马节京族哈节

壮族青蛙节(组图)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和走坡节 瑶族的开唱节和尝新节 海南:

黎族的“三月三”海南黎族军坡节(组图)四川:

僳僳族的梳头比赛苗族的踩山节羌族的年节 藏族的“郎扎热甲”节 贵州:

苗族三月三(组图)小花苗跳花场(组图)台江斗牛节(组图)撩人心绪的“姊妹饭”(组图)苗族的吃新节和龙船节苗族的拉鼓节 仡佬族拜树节仡佬族的吃虫节水族人民的“端节” 布依族的“牛王节”侗族的节日 云南:

阿昌族的“会街节”和“窝乐节”白族的各种节日白族过年唱“歌联” 德昂族的“花节”独龙族的“卡雀瓦”怒族仙女节 彝族虎笙节彝族插花节(组图)彝族盛会“火把节”

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僳僳族的澡塘盛会“三朵节”——纳西族的象征 普米族的节日哈尼族的节日傣族的“泼水节” 西藏:

藏族晒佛节藏族沐浴节雪顿节采风 藏历年的团圆饭 甘肃:

东乡族开斋节 青海: 土族波波会 台湾: 高山族节俗 回答者:qtcdxxyuc-二级

2009-1-21 19:17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2010)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专项方案》的批复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人民政府同意你委制定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专项方案》,请会同相关地方和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专项方案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附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专项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09〕4号)文件精神,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分类管理的原则,创新产业发展体制,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结构优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发展新路。

二、基本思路 以体制创新为主线,以两型产业发展为切入点,运用两个手段(市场和计划),紧扣三个层面(产业组织、产业运行机制、产业管理方式),统筹五个关系(区域间关系、城乡间关系、城市间关系、产业间关系、产业与环境间关系),创新五个机制(产业导向机制、产业集聚机制、产业融合与创新机制、产业协同机制、产业治理机制),实现六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式集约化、产业创新持续化、区域产业协同化、外向协作开放化、产业治理多元化)。

三、主要目标

充分发挥和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提供有力的体制与制度保障。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明确、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拓宽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空间,奠定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支撑基础。到2020年,建立起有利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支撑体系,产业结构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

四、主要任务

在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方面,重点培育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提升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在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在产业运行机制方面,重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强化产业协同效应,以集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与三次产业的联动;在产业管理方式方面,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适度干预相结合,重点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共同治理机制。

(一)以培育两型产业为切入点,建立两型产业发展导向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1、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依法、理性引导产业升级。加强对两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确定包括“两高一资”企业退出机制在内的两型产业发展思路。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围绕两型产业龙头企业的打造,积极培植产业链,立足于产业链竞争模式建立两型产业竞争优势。

2、建立支撑两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投资、财税、政府采购、节能环保标识等手段,支持节能环保等两型产业发展。建立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约束机制,严把市场准入门槛,将能耗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有效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盲目发展。建立以两型产业发展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两型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信贷资金向两型产业倾斜,制定支持两型产业发展的差异化产业政策。

(二)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健全产业融合与创新机制,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加强产学研的互动,突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主体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培育和提升两型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两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引导长株潭城市群高校、科研机构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推进科研院所加快转制,逐步形成产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发展体系,引导科研人员面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进入重点产业、行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攻关研究。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转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科技中介服务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以及指导企业建立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等服务领域拓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突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中间试验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部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贷款融资服务。

2、以产业融合为平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结点”为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现代物流基地。以长沙为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科研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促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为依托,以软件和信息系统集成为重点,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3、整合产业创新的多维模式,加快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依托长株潭城市群科教优势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五个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株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立基于研发产业集群的组织创新体系,构建以人才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产业集群,建立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和配套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归口四位一体的研发产业循环体系和动态组织层次网络。构建以两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结构创新体系,形成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

4、转换产业开发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突出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突出两型产业的优先发展战略,突出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城乡分离型向集约型、包容性增长的城乡结合模式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生存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以整合区域资源为核心,建立城市群产业协同机制,促进产业开放与协作。

1、合理确立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着力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形成“3+5”城市功能区。“3”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组团,打造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形成先进装备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物流中心,并高起点、高标准地把长沙建设为具有国际化品位的城市群形象窗口城市,以文化、休闲、商贸、科教、金融、信息、都市工业为主的功能区。“5”包括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益阳和湘中的娄底、湘南的衡阳,打造城市群次级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腹地,形成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及高技术产业配套基地。

2、立足核心企业与产业配套,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总体规划引领、产业创新主导、机制创新支撑”的思路,培育打造核心企业,加强产业配套,促进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

3、强化产业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促进产业的关联与互动。积极鼓励和推动城市群产业间战略联盟的制度创新,在相关联的产业之间构建多种形式的股权式、契约式的战略联盟关系,强化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为产业创新提供优良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产业间的关联。

4、建设产业科技支撑平台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以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平台等为重点,实施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专项,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为重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大专项,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以技术产权交易所、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技术检测与评价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科技产业化服务能力。建立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系统、网络科技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技基础平台,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与共享服务,为各类科技创新机构和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有效的公共科技资源服务。

5、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促进产业国际化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吸引资金和先进技术,吸引跨国公司在长株潭城市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管理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到国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产业发展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

(四)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目标,建立产业集聚发展机制,推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1、制定工业布局规划,创新产业空间布局。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各自功能与产业定位特点,加快编制城市群工业布局规划。在不同的城市功能区之间,制定并完善跨城市、跨功能区、跨部门之间的产业转移政策、财政分配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等区域协调政策体系来规范和协调区域利益分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2、运用产业升级、调整和转移等手段,推动两型产业发展。对实现技术升级、产业调整达标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对规定期限内仍然不能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达标的企业或产业给予一定的限制,依法对企业或产业进行合并重组或实施整体退出。

3、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动力,建立产业综合治理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1、完善产业治理机制。成立以城市群政府产业政策合作为基础的产业治理平台,建立长株潭城市群产业治理机制。形成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一致经营、利害均沾的经济共治环境,打破城市群之间因行政区划导致的行政壁垒及行政壁垒导致的经济壁垒,形成一种合力协议方式的解决机制,最终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治理共管机制,突破现行条块管理体制的限制,在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水利、科技等各个职能领域推行产业的区域性管理。

2、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的适度干预相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合理设定经济调节目标,进一步健全经济调节体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战略规划和预测预警,更多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改革合力,共同推进改革。

2、建立监督机制,检查改革进展情况,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推动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3、建立考评机制,定期开展方案实施评估工作,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省地方税务局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体育局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省统计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物价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国防科技工业局 省政府法制办

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省人防办

省宗教事务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监狱局 省外国专家局 省公务员局

省地方税务稽查局 省中医药管理局

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省政府直属机构

省地方税务局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体育局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省统计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物价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国防科技工业局 省政府法制办

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省人防办

部门管理机构

省宗教事务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监狱局 省外国专家局 省公务员局

省地方税务稽查局 省中医药管理局

其他机构

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省外宣办 省信访局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省交警总队 省消防总队 省档案局 省供销社 省煤炭局 省畜牧水产局 省乡镇企业局 省水文局

省洞庭湖工程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知识产权局 省移民开发局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省公路管理局 省海事局 省运管局 省扶贫办 省就业局 省医保局 省社保局 省财政监督局

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省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局 省盐务局 省农机局 省无委办 省墙改办 省散装水泥办 省劳教局

省农村信用联社

中央在湘单位

省国家税务局 省烟草专卖局 长沙海关

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省气象局

省煤炭安全监察局 省通信管理局 省邮政局

人行长沙中心运行 湖南银监局 湖南证监局 湖南保监局 湖南电监办

群团组织

省残联 省总工会

第三篇: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平衡模式之探究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平衡模式之探究

------------------

发表日期:2009年4月10日共浏览759 次

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性制度和司法实务中的一项基础性解纷机制,诉讼调解制度历来争议颇多,却很少有人论及该项制度运行中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如何进行平衡这一本质问题。在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群中,最核心的诉讼法律关系当数法院或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笔者试图从民事诉讼模式入手,重新认识我国诉讼调解制度中审判权与处分权之间的失衡形态,提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平衡模式,以探求该项制度的内核----审判权与处分权之间关系的实质性平衡,从而真正实现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审判权与处分权之间平衡的基本认知

有学者指出,关于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结论,并不适用于调解结案的诉讼程序。因为“调解协议的最终结果取决于诉讼当事人的意志,人民法院对诉讼活动的支持、指挥地位只具程序上的意义,而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形成却有实质上的影响。从该角度讲,调解程序中,诉讼当事人处于决定地位,而人民法院则居于协调的从属地位。”诬在此,调解程序中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主从关系,与判决程序中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主从关系正好相反。笔者认为,为实现在民事诉讼领域“平等、自愿”、“意思自治”这一价值准则,民事诉讼领域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原则,即真正意义上的处分原则加以保障。凡是属于当事人处分领域内的事务,法院审判权不得介入,必须对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且以一定的消极的法律后果加以约束,即法院如果不恰当地行使审判权干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的行使,其裁判结果应当归于无效。然而,如果因此一概否定法院审判权的作用,将法院在各种程序中的作用贬低为从属地位,同样也欠妥当。因为在诉讼程序过程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参与,程序的合法性与结果的正当性就难以得到保 障,而且程序进展中所需要的技术问题又必须依靠法院来处理。因此,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诉讼活动的产生、发展、终结以及实体判决或调解协议的形成,均为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共同作用方可实现,只不过是当事人和法院在具体的阶段所起的作用和就具体的事项所作的处理不尽相同而已, 可以说法院与当事人就如同一部车子的两个轮子, 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因此,民事诉讼制度的运行必须以二者的权利(权力)即审判权与处分权的结合为契机,也必须以一个统一的目的融合两权所追求的目的,实质上这就是一个平衡“两权”的动态过程。

二、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审判权与处分权之间的失衡形态

从实证调查中可知,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全国法院民商事诉讼调解结案率从总体上看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近年来,由于诉讼调解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加之司法为民宗旨的倡行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各地法院诉讼调解结案率大大上升,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等方面发挥了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究诉讼调解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波动性,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诉讼调解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以进一步发挥其应有效能和作用,笔者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挖掘其制度内生性问题,尤其是剖析该项制度体现出的审判权与处分权关系的失衡形态,因为这关系到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方向性和基础性问题。.就法院调解性质而言,审判行为说与处分行为说之间存在学理上的冲突。所谓审判行为说,是指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也是一种结案方式。所谓处分行为说,就是指法院调解尽管是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不同于法院运用审判权以判决方式解决争讼的活动,它本质上是当事人在法院指导下运用处分权自行解决纠纷的活动。笔者认为, 审判行为说完全忽略了当事人在调解中的重要地位,混淆了判决与调解的本质差异是超职权主义模式下法院调解观的具体体现。处分行为说突出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性地位,其实质就是国家干预处分权正当张扬的弱化和诉讼主体限制审判权不当扩张的强化。在司法实践中,除了因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等客观原因之外, 法官感到最头疼的就是当事人对调解的态度.认为现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均不愿作出任何让步妥协,调解难以达成合意,法官的个人意愿很难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在此,最关键的问题是调解如何成为“处分原则与干预原则结合运用的产物”,即在诉讼调解过程中,法院的审判行为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相互矛盾时如何进行权衡,这是现有民事诉讼立法尚未作出回答的问题。.就民事诉讼的目的而言,让步息讼与权利保障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一般认为,诉讼调解中的双方当事人为了达成合意,就必须在讨价还价式的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作出让步或妥协。由于程序保护设计的缺陷和不合理,导致审判实践中偏重调解与加强权利的保护成为一个悖论,造成法院越偏重调解,当事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保护就越难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事人牺牲部分权利换取既得利益或恢复和睦关系是合理的价值取向, 但由于程序设计欠缺相关规范,对于损害自愿原则的强制调解和调解中的不当行为无法规制,而使得诉讼调解这一旨在保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却弱化了当事人的权益保护。

3.就诉讼主体的相互关系而言.作为调解者的法官和作为审判者的法官之间主体身份上矛盾。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调解与判决置于同一个诉讼流程之中,调解人员与审判人员在身份上的竞合,使调解人员具有潜在的强制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法官在调解者和裁判者两个不同身份之间的越位甚至混同,由此造成在诉讼程序展开过程中法官主体身份上的矛盾。在司法实践中,少数法官为了降低自身办案的风险,经常采取对当事人进行胜诉可能性和执行实际结果的分析,或虽然可能胜诉但得到与付出不成比例,或和解解决纠纷对双方所具有的种种好处等方法,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来 “以压促调”、“以判促调”。在此境况下,当事人大多是权衡调解与即将判决这两种结果,若不选择调解,可能会得到比调解更不利的判决结果,妥协与让步是明智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法官的职权缺乏当事人诉权的制约,诉权与审判权配置的失衡导致法官曲解自愿原则。笔者从实证调查中获知,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强制调解一般不会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采取尽可能隐蔽的方式(有人称之为“温柔性强制”),如“以劝压调”、“以判压调”、“以拖压调”、“以诱压调”等。

4.就程序设置合理性而言,民事诉讼调解原则和程序具体设计之间存在冲突。例如,民事诉讼法要求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这种要求与司法实践冲突较大,尤其体现在审前调解中。许多案件在庭前调解,案件本身没有开庭查证,怎么能够查清事实、分清责任?而且如果当事人自愿调解,不要求查清事实,法院又有什一么必要一定要坚持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呢?在我国调解程序的构造中,形成正确的解决方案的责任最终由法官来承担,因而如果出现了事实不清、是非不明,举证责任也难以判断归属的情况,法官就无法以判决的形式结案,更无法作出不利于某一方当事人的决定去追究其举证责任。此外,调解书的生效条件也使调解在程序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由于法院很难在调解协议达成后立即出具调解书,有的当事人往往在调解书送达时反悔,使调解功亏一赘,既延误了审理的时间,也增加了法官的工作负担。为此,许多法院曾经煞费苦心,技术上尽量做到当庭制作调解书、立即送达签收生效,有的法院甚至在调解协议达成后,出现让当事人先签收后送达的明显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如江苏省苏州市某区法院简易案件从庭审结束到签收调解书一般只需 10 分钟。但是对于很多法院来说,当庭制作调解书仍存在物质上、技术上的困难,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处边远地区的派出法庭。

5.从调解协议的效力而言,民事诉讼的效率原则、诚信原则与无条件反悔权冲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 J 海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此条文确立了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当事人无条件反悔权,即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在送达签收前对双方当事人无约束力, 当事人任何一方无任何理由均有反悔的权利。设立诉讼调解程序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率, 节约司法资源,但法院调解制度中的无条件反悔权的设立与效率原则存在较大的冲突。据实证统计,接受调查的法官中,有 54.2 %的法官认为,允许当事人在调解书签收前反悔的规定不合理,无条件反悔权实际上是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放纵”,会促使当事

人在调解中草率行事。另外,调解书送达前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并且只要一方当事人反悔拒收,调解书就不能生效,法院所作的全部调解工作就会付诸东流。另有观点认为,反悔权实质上是对并非自愿的调解协议的一项救济权,是当事人诉讼权对审判权的底线对抗。如果调解协议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真正自愿达成的,当事人的反悔只是一种例外,而法官“以判压调”或“以拖压调”之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的反悔当然具有合理性。.就调解程序的安定性而言,诉讼效率原则与调解程序的无序性、不及时性、不终结性冲突。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程序的安定性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安定,即程序规范的安定和程序运作的安定。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法院调解要依据当事人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但由于无相应规则的细化,无法形成对法官审判权的制约,且法官实施调解权也是审判职权的运用。这是现行法院调解程序无序性的主要体现。法官的调解行为是诉讼行为,因而是合法的,能够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形式的合法与实质的不合法的二律背反。同时,调解可适用于诉讼的任何阶段,如何整合调解与审判、一审与二审之间事实主张与证据提出的效力,殊成难题。其次,法官有时为了调解成功而将案件久调不决,造成程序运行的不及时,导致调解所应有的效率价值难以实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因程序不及时而得不到及时保障。再次,法院调解不仅存在千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而且法律规定对违背自愿原则的调解结案的案件可以作为再审事由。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合意和行使处分权的结果,如果规定可以任意启动再审程序,必然导致程序的不终结,有违调解制度的立法本意,使调解程序和调解结果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自愿原则的保障应当是以程序性规范来保障, 而不能以再审程序的启动来保障。

三、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平衡模式的实现路径自愿原则。调解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充分贯彻落实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达成调解,是最有效的解决争议的方法。调解的本质特征始终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调解过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自愿原则是调解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今斥讼中的调解虽然是在合议庭或独任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但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合意型的解纷方式。首先,案件审理的方式是调解还是判决,应当赋予当事人较为充分的程序选择权,只有在当事人双方均表示同意调解的情况下, 法官才能启动调解程序,当事人未要求调解或有一方当事人拒绝调解时,法官不能主动召集当事人进行调解, 而应当进行判决;其次,在当事人均同意调解的情况下, 能否达成调解及达成何种内容的调解协议,都应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再次,法官可以帮助双方当事人澄清法律和事实上的实质性问题,引导双方当事人就解决争议的方案进行协商或向双方提示解决争议的方案,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所不愿接受的调解方案。

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权利的准则。今亥原则体现和维护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也构成对法官或审判权的制约。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处分权和法院的审判权之间的关系是分立与制约的关系。处分权对审判权的制约,是指审判受诉和诉的要素的约束,其运作不能随意背离或超越诉之范围。审判权对处分权的制约,即法院根据法律和社会公益依职权对当事人的处分行为予以干预。而我国立法上对此却未作比较清晰的界定。从学理上分析,调解是诉讼民主原则的体现,是处分原则的具体运用。无论调解是否达成协议,只要双方进行了自愿协商活动,其实质都是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只要是当事人在自愿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实体或诉讼权利所作的处分,人民法院都应当予以尊重,不应加以干涉。但这种处分权并不是绝对的,仍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能侵害国家、社会或第三人的利益,不能与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相违背,不能与公序良俗相违背。对此,法院应当尽到一定的审查义务,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应当依法不确认其效力。

合法性原则。

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否合法负有当然的审查义务,同时也应对法官的审查权限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首先,法官对调解协议的实体合法性应作较为宽泛的理解,此处的合法性并非来源于符合法律中的某一具体条文规定,而是来源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且是真实意思表示。其次,属于当事人处分权自由处分的事项或法律的任意性规范的范畴,双方当事人作出的协议内容均认为是合法的,因为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内容有时难以与法律的具体规定相对应;当然,并非所有事项均可以由当事人自由处理,如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就不可由当事人合意解决,而必须由法院以判决的方式处理。再次,为了防止个别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恶意串通, 隐瞒真实情况,或借调解规避法律,从而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人民法院仍有必要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如有的案件当事人恶意串通,隐瞒真实情况,为逃避债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而通过诉讼调解的方式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较为常见的有调解假离婚、假抵债、假清偿。这类案件的调解,往往是事后才发现调解目的恶意并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而我国法律对此类调解行为缺乏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有学者建议,建立恶意调解防范机制,如撤销利用调解规避法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及第三人利益的协议。笔者认为,合法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实体上的合法。调解协议从根本上讲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后成立的民事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成立生效的法律要件。对于调解协议的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1)分割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2)侵害第三人合法利益的;(3)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4)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相抵触的。二是程序上的合法,即调解活动本身的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科学合理运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关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理论和实务界歧见纷呈,大体可分为肯定说和否定说。笔者认为,对此问题不宜笼统断定,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并与其他制度相配套,才能有效地控制审判权的滥用,防止法官故意在事实不清、是非不明的情况下“和稀泥”式的调解或强制调解,增加法官违法调解的风险。法院在庭审前进行的调解,家事纠纷案件以及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的协议,在坚持自愿与合法的原则下,可不必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为前提。但在庭审过程中进行的调解和二审、再审程序中进行的调解,则一般应遵守“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因为诉讼调解作为审判权行使的一种形式和方式,并不仅是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结果。开庭后或二审等案件,当事人多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考虑调解的接受与否,不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让当事人接受调解缺乏正当性,也不易说服当事人。家事纠纷因为牵涉隐私、情感,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易判断是非,只要当事人自愿、合法协商达成协议,可不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另外,有学者认为,调解的作用与法院审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美国一些研究者对司法调解进行过细致的比较研究,他们发现小额诉讼中的调解与数额较大的侵权赔偿诉讼调解所需要的法律技术和调解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所需要的法律技术因素更多,协商和让步很 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一种对法律判决的预测和成本计算上。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调解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是可以与案件事实相背离的,问题是此次体现出的当事人的处分权与合法性原则协调,各个法院在各自的实践中所掌握的实体合法性尺度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调解程序的规范。

第一,调解程序的启动。一般来说,在进人诉讼程序后,赋予当事人一个调审自择的机会,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愿,由当事人自己来决定选择程序,这符合民事诉讼的处分权主义。另一方面衡平法官既是审判者又是调解者的双重角色冲突。鉴于我国当前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法官审判负担异常繁重的现状,应当提倡法官在审前准备阶段,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双方当事人试行调解,可口头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若双方都同意调解,便可进人调解程序,这实质上还是由当事人启动调解程序,并非法官强制调解。进入审判程序后,法官不再主动引导当事人进行调解,要启动调解程序,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双方提出书面申请,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法官居于中立、消极地位,调解不成则及时判决。同时,应限制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次数,规定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以免个别当事人借调解来拖延诉讼,增加对方当事人的讼累和诉讼成本。

第二,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适当分离。调审分离是近年来探讨诉讼调解问题必论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竭力推介西方国家立法例所规定的调审分立模式。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和诉讼制度的传承,应采用调解与审判适当分离的方式,而不是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调解制度的简单翻版。也就是说,调解程序相对于严格规范的审判程序来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审判程序合为一体,但并不必然要求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分离。这样既可以弱化现行调解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又可以使诉讼调解概括保留在诉讼程序中。就调解的设置阶段而言,可能设置于诉前、立案阶段、庭前准备阶段、庭审期间、庭后判决前、执行中(和解)等。设置于何种阶段,涉及诉讼程序的基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法院内部机构改革的其他诸多方面。如部门分工、案件分类管理, 还有法官和相关人员的分类和考核制度等,也应作出相应变动。

第三,建立法院调解制度中的监督制约程序。首先, 明确提起对诉讼调解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降低当事人就调解协议申请再审的难度。目前,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达成的调解书不允许上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根据法定事由,即“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才可以申请再审的制度。从审判实务看,一方面,当事人对生效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数量并不少,但极少进人再审程序;另一方面,不少当事人以调解协议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为由申请再审,使一些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自愿合法原则的调解书游离于法律监督之外。调解违反自愿原则,当事人一般很难提出足够证据予以支持;调解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大多难以把握。但违反法定程序应比较容易掌握,往往又是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的具体体现,应作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另外,因当事人方面的原因致使生效调解书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情形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调解协议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另一种是当事人按照或参照法官提供的方案达成调解协议。对于前者,法官的审查大多着眼于协议本身,而难以深人到双方协议形成的过程,这样就有可能隐藏着致使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因素。其中,有的当事人利用调解获得不正当利益,会故意向法官提供虚假情况和作不真实表态,如实际上有偿付能力却故意作出自己无力偿付的假象,以达成延期付款的调解协议,或者向法官表示只要权利方愿意放弃利息,调解生效后立即偿付本金而实际上并不准备偿付,等等。上述问题,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诉讼法均有针对存在无效或撤销原因,已达成的诉讼上的和解。物定一定的救济措施,即由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取消和解的申请,法院收到后指定日期对和解的效力进行辩论和审查,审查后认为确有取消和解的法定理由,主要包括因被欺诈、胁迫而为意思表示所成立的调解协议;有证据证明是在乘人之危时达成的调解协议,作为认定调解协议之前提的事实的证据,当事人不知其为伪造或变造而达成的调解协议;在必要共同诉讼人缺席月_又未为授权委托行为的情况下成立的有损该缺席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调解协议;法官以不正当方式介入调解并违反当事人的意愿而促成的调解协议。符合上述法定理由的,则由法官决定按审判监督程序继续原有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邹 L 外,对经查属实构成违法、强迫、欺诈调解等情况的,要追究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以保证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正确、健康的贯彻。综上, 我国立法上应予修正,即对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可规定,一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影响当事人和第三人合法利益”;二是“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当事人和第三人合法利益”。

限制诉讼调解当事人的反悔权。

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自愿达成的协议,就相当于一个新的契约,达成之后就应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因此,有的建议取消当事人无条件的反悔权,建立调解结果的保障机制,维护调解制度的严肃与权威。规定对民事诉讼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进行修改,以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签字或盖章的时间为调解生效时间,当事人是否签收调解书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当事人签定调解协议或和解协议后,如无欺诈、显失公平和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所禁止之内容.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解纷机制上的多元选择权。

从程序制度上改造法院调解制度,确立诉权优于审判权的基本诉讼程序原则,限制法官职权的滥用并强化诉讼当事人的权利,赋予当事人程序的选择权。民事程序是以公法上的手段解决私法上的纷争,既然当事人对其实体法上的权益享有处分权,在程序上,国家就应赋予公民充分的程序选择权,允许当事人对其程序利益作出取舍和处分。当事人选择某一种程序,实际上就意味着其选择了以某种或几种程序利益为主要目标,同时舍弃了另外某些程序利益。建立多种解决纠纷的方式,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从法律上保护当事人对程序或实体上权益的处分,不仅是妥善解决社会纠纷的需要,而且是表明国家对民众权益的基本尊重。在当前的几种解决民事纠纷方式中,人民调解现有机构和人员的规范程度和技能素质尚难以承担比较重要的合同纠纷、所有权纠纷以及较大数额的侵权赔偿,等等。仲裁具有专家的法律知识和技能,相对完整、规范的程序以及当事人提起仲裁的合意作保障,应该是比较适合解决复杂纠纷的程序制度。但我国仲裁制度起步较晚,目_在机构设置和运作方面缺乏一套科学的程序,其替代诉讼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可见,当下我国可替代诉讼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制度还相当薄弱和混乱,这也是法院受案数量过多、负担过重的间接原因之一。基于此,虽然诉讼中的调解呈现出上述诸多权利失衡的形态,但作为一种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只要在程序的提起和解决方案中充分体现当事人的合意,调解仍然具有诉讼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第四篇: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那个节日?为什么? [1500字][模版]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那个节日?为什么?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初一。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屋里张贴年画,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春节是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

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节日的热烈气氛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1.谈一谈你对“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本册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我国的外交关系。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力太弱,则地位地下,无法与强国平起平坐,更它不上对外平等交往。比如: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对中国的烧杀掠抢,1901年9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又如1938年9月18日日本向中国发动的八年侵略战争等。

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

好往来.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将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作出建设性的努力.中国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努力。

下载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聚在节日之探究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