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

时间:2019-05-14 16:2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

第一篇: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

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

2011年1月29日,中共广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于1月19日通过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广州继续抓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年均GDP实现11%增速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首善之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规划》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六个关键词

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

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世界文化名城

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六项基本要求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

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 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

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 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

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

第二篇:广州十二五规划建议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广州“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这个总目标,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4%左右;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形成的广州亚运精神更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十二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亚运后续效应的释放,将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新的持久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州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广州自身发展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和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体制机制制约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问

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基本要求是: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有效增强投资增长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增强城市集聚消费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培育各类专业消费市场,打造广州美食、广州时尚、岭南文化等消费品牌,引入国际优质品牌和特色商品,积极吸引旅游消费和外来消费;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

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发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时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药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开发节能环保型消费,支持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模式,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引领时尚、健康、绿色、低碳消费新潮流。大力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有效扩大投资。继续加大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三旧”改造、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开发,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倾斜。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以功能区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化、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擦亮“广州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优化提升天河路、环市东路、北京路、上下九路、中山三路等都市商圈,精心打造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着力培育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型展贸市场和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塑料、粮食、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着力提高“广州价格”话语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品牌效应,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以重大交通枢纽为依托,以信息化

为手段,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功能,重点建设空港、南沙、黄埔、广州保税区等国际物流园区和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基地),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亚洲物流中心。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对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网游动漫、数字家庭、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总部企业进入珠江新城等优势突出的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具有研发、运营和结算功能的职能型总部机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建设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信息等现代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到2015年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自主品牌、自主技术,重点打造汽车、石化、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主导、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快突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紧扣高端研发和精密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环节,打造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楼宇装备、输变电重大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国家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环保节能的国家造船基地。构建华南钢铁材料研发、物流配送及交易中心,建设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发展钢铁总部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品牌

建设,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从化“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农业会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华南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重大枢纽型设施,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高效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强化核心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优化、发展协调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等老城区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步伐,依托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临港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花都、番禺、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南沙新区、东部门户功能区、北部生态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建成核心竞争力强、高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华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辐射力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导向,集聚国内外科技

创新要素和资源,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健全以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增城开发区、黄埔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全面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加快建设智慧广州。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商标、版权示范城市,大力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完善全市标准化战略推进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贴息、担保、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合作,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实施《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引导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制度约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加强集约节约科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节水、节电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普及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项目合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推进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努力建设宜业宜居“花园城市”。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果。总结亚运经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环保相关政策,完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环保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道网,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城乡森林体系、园林绿地体系、洁净水系、田园景观体系、生态旅游体系,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制定实施主体功能

区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团发展、节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生态组团为单元、生态廊道相隔离的“一主六副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新城市中轴线,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三个片区中心,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促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优化。加强城区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引导。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增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健全促进从化加快发展政策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及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及气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水务、环卫、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消防、人防以及环保、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电、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强化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管

理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相衔接的高效、务实应急体系,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进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山区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支持北部山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北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强市内扶贫“双到”和对口帮扶,加快北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

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发挥广佛同城示范效应,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服务珠三角、服务华南、服务全国中促进城市的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以广佛同城化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广佛同城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广佛肇经济圈,推进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聚合区域高端资源和要素,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广州在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互动合作。密切与全国重要区域及主要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间便捷流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其他重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支援地区发展工作。强化枢纽性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及综合换乘枢纽建设,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扩展广州港服务腹地,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抓住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一批干线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州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打造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港、空港及铁路联运一体化发展,建成线网合理、有效衔接、快速通达的城市轨道线网和高快速路网,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广州现代化建设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拓宽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和奖励原创性作品,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努力创作具有岭南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壮大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和版权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扶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以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培育国际性体育竞赛表演业品牌,着力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深化文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与管理,拓展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岭南学派,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的文化人才群体。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制定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历史文化品牌,凸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力发展引领潮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继续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岭南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播体系。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输出文化产品层次,推动广州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牢把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与人互动发展的新型关系。继续抓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深化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

队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联网。规范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强失业监测及调控,健全就业失业预警机制。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平等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工教育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登记条件,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优惠安排等政策。合理调整劳动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多方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确保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城乡规范化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品牌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展老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增加社会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保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社保制度规范和整合。科学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负担。(下转A7版)

(紧接A6版)完善社会保障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健全社会保险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联动调解机制,发挥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平台作用,形成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涉稳民生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突出打击“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犯罪。深化流动人口、出租屋、机动车、重点场所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反走私和海防工作。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和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总体部署、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思路,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加快行政事业

性收费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快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区(县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探索开展重要战略性区域的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法定机构试点,逐步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权多元化、市场化和资产资本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扶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和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真正前移到社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居(村)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积极培育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和管理并重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监控评价体系和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重点群体关爱帮扶机制、虚拟社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十一、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品竞争力、市场多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度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落实CEPA,深化穗港澳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南沙新区等与港澳合作重点区域,大力推进与港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贸、现代农业、旅游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对话协调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提升我市与东盟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加快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大洋洲、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以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我市开放水平,增强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引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运用和放大亚运效应,完善对外交流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对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联合主席城市的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特别是国际友城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等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大型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对外交流中介机构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十二、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和法治广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侨务、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市“五五”规划,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法律权益。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加强“军民共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参与支持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广州十二五规划建议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广州“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这个总目标,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4%左右;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形成的广州亚运精神更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十二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亚运后续效应的释放,将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新的持久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州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广州自身发展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和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体制机制制约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基本要求是: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有效增强投资增长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增强城市集聚消费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培育各类专业消费市场,打造广州美食、广州时尚、岭南文化等消费品牌,引入国际优质品牌和特色商品,积极吸引旅游消费和外来消费;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发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时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药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开发节能环保型消费,支持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模式,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引领时尚、健康、绿色、低碳消费新潮流。大力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有效扩大投资。继续加大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三旧”改造、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开发,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倾斜。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以功能区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化、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擦亮“广州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优化提升天河路、环市东路、北京路、上下九路、中山三路等都市商圈,精心打造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着力培育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型展贸市场和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塑料、粮食、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着力提高“广

州价格”话语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品牌效应,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以重大交通枢纽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功能,重点建设空港、南沙、黄埔、广州保税区等国际物流园区和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基地),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亚洲物流中心。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对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网游动漫、数字家庭、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总部企业进入珠江新城等优势突出的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具有研发、运营和结算功能的职能型总部机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建设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信息等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到2015年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自主品牌、自主技术,重点打造汽车、石化、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主导、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快突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紧扣高端研发和精密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环节,打造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楼宇装备、输变电重大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国家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环保节能的国家造船基地。构建华南钢铁材料研发、物流配送及交易中心,建设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发展钢铁总部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从化“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农业会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华南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

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重大枢纽型设施,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高效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强化核心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优化、发展协调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等老城区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步伐,依托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临港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花都、番禺、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州经济新的增长极。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南沙新区、东部门户功能区、北部生态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建成核心竞争力强、高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华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辐射力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导向,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健全以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增城开发区、黄埔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全面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建设智慧广州。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

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商标、版权示范城市,大力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完善全市标准化战略推进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贴息、担保、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合作,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实施《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引导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制度约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加强集约节约科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节水、节电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普及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项目合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推进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努力建设宜业宜居“花园城市”。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果。总结亚运经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环保相关政策,完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环保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

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道网,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城乡森林体系、园林绿地体系、洁净水系、田园景观体系、生态旅游体系,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团发展、节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生态组团为单元、生态廊道相隔离的“一主六副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新城市中轴线,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三个片区中心,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促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优化。加强城区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引导。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增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健全促进从化加快发展政策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及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及气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水务、环卫、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消防、人防以及环保、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电、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强化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相衔接的高效、务实应急体系,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进

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山区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支持北部山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北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强市内扶贫“双到”和对口帮扶,加快北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

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发挥广佛同城示范效应,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服务珠三角、服务华南、服务全国中促进城市的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以广佛同城化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广佛同城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广佛肇经济圈,推进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聚合区域高端资源和要素,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广州在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互动合作。密切与全国重要区域及主要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间便捷流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其他重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支援地区发展工作。

强化枢纽性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及综合换乘枢纽建设,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扩展广州港服务腹地,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抓住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一批干线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州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打造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港、空港及铁路联运一体化发展,建成线网合理、有效衔接、快速通达的城市轨道线网和高快速路网,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

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广州现代化建设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拓宽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和奖励原创性作品,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努力创作具有岭南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壮大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和版权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扶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以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培育国际性体育竞赛表演业品牌,着力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深化文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与管理,拓展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岭南学派,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的文化人才群体。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制定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历史文化品牌,凸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力发展引领潮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继续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岭南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播体系。学习借鉴世界先

进城市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输出文化产品层次,推动广州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牢把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与人互动发展的新型关系。继续抓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深化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联网。规范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强失业监测及调控,健全就业失业预警机制。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平等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工教育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登记条件,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优惠安排等政策。合理调整劳动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多方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确保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城乡规范化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品牌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展老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增加社会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保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社保制度规范和整合。科学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负担。(下转A7版)

(紧接A6版)完善社会保障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健全社会保险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联动调解机制,发挥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平台作用,形成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涉稳民生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突出打击“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犯罪。深化流动人口、出租屋、机动车、重点场所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反走私和海防工作。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和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总体部署、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思路,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加快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快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区(县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探索开展重要战略性区域的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法定机构试点,逐步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权多元化、市场化和资产资本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

境,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扶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和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真正前移到社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居(村)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积极培育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和管理并重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监控评价体系和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重点群体关爱帮扶机制、虚拟社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十一、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品竞争力、市场多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度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落实CEPA,深化穗港澳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南沙新区等与港澳合作重点区域,大力推进与港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贸、现代农业、旅游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对话协调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提升我市与东盟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加快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大洋洲、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以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我市开放水平,增强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引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运用和放大亚运效应,完善对外交流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对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联合主席城市的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特别是国际友城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等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大型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对外交流中介机构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十二、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和法治广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侨务、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市“五五”规划,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法律权益。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加强“军民共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参与支持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广

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幸福广州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以前,我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从晚上滴到明早.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好,每次看见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十分高兴,我希望 “低碳家庭”会做的更好。

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经过手工制作的改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5.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6.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第五篇:广州大学城规划

一、大学城规划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在四家咨询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研讨会和各大学的意见,编制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南拓、东进”的位置上,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州大学城现有10所高校进驻。2004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2006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约13万,2007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

二、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

(一)用地和人口规模。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学城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其中学生人口约18-20万人,教师人口约1.5-2万人,员工人数约3-5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约2-3万人左右,村镇人口5万人,不可预测人口3-5万人。

(二)规划理念。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采用了“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 虚拟城市的概念。

▲“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组团是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在发展规划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

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共享为目标。大学城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城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

▲“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

广州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三)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型的商场、超市、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

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区滨江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

大学城内的共享资源分为城市级、组团级、校区级三个层次。城市级共享资源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将依托地铁及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科研设施等。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共享的教学设施形成组团级共享资源,如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校区级共享资源是指由学校、科研机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四)道路交通系统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来解决。

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三条环路,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岛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环路主要解决各校区组团之间的联系。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的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布局。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并特别注意外部交通与内部公交的转换,以有效地减少岛内对小汽车的需求和依赖。

(五)绿化景观系统

小谷围岛绿化系统呈中心放射加廊道的结构,以生态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渗透,并与珠江和周边城市生态廊道相通。

三、广州大学城规划工作进程

▲200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要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要求,把广州大学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并提出了2004年9月开始招生的目标。

▲根据大学城建设计划,大学城建设将先开发小谷围岛,岛上将布置10所高校,共14万学生。为了落实大学城的建设目标,市规划局积极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和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2003年2月27日至2003年4月7日,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共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15家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2003年4月18日,该设计竞赛完成专家评审。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广州市规划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于2002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举办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单位招标活动。参加本次竞标活动,共有三个投标联合体分别是:①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2002年10月29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和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设计单位的评标会。根据评标结果,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办单位的联合体获得中标资格。2003年1月23日至4月11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受委托进行“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工作。该项目于2003年4月11日通过终审。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学城中心区为大学城南北向长约6.28公里的发展走廊(小谷围岛上约4公里),总用地面积约416公顷,主要建设功能为大学城城市级共享资源,包括商业金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研设施、信息共享区、体育共享区、会展及文化共享区以及岛中央的城市生态公园等。为了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广州大学城中心区,特组织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咨询活动于2003年1月15日(北京时间)至2003年4月23日。本次咨询委员会邀请了英国理查德.罗杰斯建筑师事务所、美国SBA国际设计集团+ Ayers Saint Gross校园规划顾问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组成的联合体共3家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于2003年4月底完成专家评审。

四、广州大学城五个校园组团规划中标方案介绍

第一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规划设计特点:

现状地形地貌,整体规划设计新颖。强调保护

校园用地内的绿化、山体,保留原有的水系,形成校园中的主水面。在道路布置、校园分区等方面充分尊重原有地段的自然地貌。

校园景观与城市及其它组团有强烈的呼应关系。中山和外语外贸两所大学的生态轴分别与滨江绿带和大学城主生态轴连接,使组团的生态规划与整个大学城的生态系统相交融。

第二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规划指导思想上结合现代化、人本化这个新世纪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上,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在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上以人、自行车优先、人车分流作为设计原则,在资源共享区的周边设计一圈以人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广场。将各个教学区以及生活区流畅地联系起来。保证教学中心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安静环境。

2、规划方案根据广州市雨水充足,植物茂盛的气候特点,保护原有的山体、林地,并把它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强调外部空间与建筑的同等重要性,提升了绿地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使建筑与环境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模式。

第三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紧凑、富有个性。

广东工业大学主教学区集中在东面,结合校区的自然高地,形成大学入口空间气势恢弘形象,公共教学区集中布局在校区东北面,紧临北面的生活区,体育区沿东西方向布局在校区北面,与生活区和组团平行相对。广州美术学院根据专业学部学科发展的要求,造型艺术学科设置在北面,艺术设计学科设置在南面。

规划设计特点: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促进空气流动。全面实现人车

分流。建筑南北向布置,呈现建筑“均好性”。建筑立面结合悬挑外廊进行遮阳设计,加强水平方向感、接地感和沿江感。建筑底层架空,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地形的关系及停车问题。车流和停车集中在地面层,步行人流集中在二层共享平台和连廊,实现人车分流。

第四组团(2)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以水为主题的规划特色。结合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水的现状特点,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体为灵魂,形成标志性的校园特色。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水分隔出若干个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保证湖、岛、建筑良好的通视性。

2、组团式可生长的建筑模式。校区及生活区的主要建筑均采用组团式布局,并通过复合式的新型校园空间——信息廊,把组团联成一体,使建筑群呈现轴向可生长式的布局,实现建筑的分期建设。建筑朝向符合广州地区气候特征,首层架空有利于空间景观渗透。

第五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和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体

规划设计特点:

1、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空间整体性强,功能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

该组团内拥有良好的现状自然生态,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组团内共有13个丘陵。详细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化。

2、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

大学城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一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二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三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四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五组团规划总平面

下载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 打造幸福广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地铁规划

    广州地铁规划: (九)二十号线(琶洲联络快线):由广州南站至琶洲,17.5公里,主要功能为建立广州南站至琶洲的快速联系,支持琶洲地区的发展,该线将与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统筹考虑。(四)十一号线(......

    广州妇女儿童规划

    广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初稿)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二、总目标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 (二)妇女与教育 (三)妇女与经......

    和谐广州 幸福番禺

    和谐广州 幸福番禺 ——致远方的表姐一封信 亲爱的表姐: 你好! 表姐,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有人说,帮助别人、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就是一种幸福;有人说,健......

    幸福广州感想--思想汇报

    幸福广州感想--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XX年年底,重庆、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广州、通化和无锡入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该活动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和......

    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 共 xx 市 委 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讨 论 稿) 2010年12月10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

    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

    “十二五”规划背景知识 作者:发展规划科 时间:2010-6-11 12:20:08 阅读数:1514 Tags:十二五 规划 背景 知识 1、石景山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当前,我区经济社......

    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 共 孝 昌 县 委 关于制定孝昌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 的 建 议 (201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孝昌县第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

    十二五规划建议定稿

    中共如皋市委关于制定如皋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 (201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如皋市 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共如皋市第十次党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