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麓山墓碑与辛亥革命
岳麓山墓碑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同时,它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清政府调集湖北武汉的新军前往四川镇压,造成武汉的军力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于是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由此拉开序幕,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结束后,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但是最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给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尽管辛亥革命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失败的,但是在革命过程中却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革命者。如蔡锷,黄兴,宋教仁,林觉民,等等一批有志青年。在百余年后的今天,他们的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启迪着我们。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国家在岳麓山上为众多烈士修建了墓碑。岳麓山墓碑成为辛亥革命记忆的一种实物象征。是国家向民众宣传辛亥革命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还是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民族主义的象征功能。为了更好的了解辛亥革命,探索革命烈士崇高的精神,我们小组做了一次探访岳麓山墓碑的活动。
在这次探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层峦叠嶂的岳麓山上53座近60个为辛亥革命献身的湘籍烈士。其中一部分是独立墓碑,一部分是集体墓碑。在岳麓山的众多烈士墓碑中,我们主要瞻仰了焦达峰、黄兴以及蔡锷三人的烈士墓并为之深深震撼。
我们首先去到了逝世时年仅24岁的焦达峰烈士墓,此墓地处岳麓山禹王碑下方,墓冢及茔地都是用花岗石砌成,主碑上用楷书写有“陆军上将光复湖南大都督焦公达峰之墓”,左碑和右碑分别刻有“故都督生于清光绪丙戌年十二月二十三申时,薨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一年,辛亥九月初十日未时,安葬岳麓山主岭上,坐向戌山辰兼辛乙”和“嗣子传统,中华民国元年十月五日竖”。墓碑上方有题书“浏水堕泪之碑”,这些碑文就得联系到他英勇的革命事迹了。
焦达峰于1905年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继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会党(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酝酿起义,黄兴派当时已任同盟会联络部长的焦达峰回国联络。他先回浏阳,后到醴陵,担任下层群众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哥老会首领李经奇的联络参谋。后来起义失败,焦达峰再回日本,进入东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组织成立共进会,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到汉口,与革命党人商设湖北共进会并以“共进会中华山”名义促使长江流域众会党统一。宣统三年(1911)春,焦达峰准备响应广州黄花岗起义,无奈起义失败,只好避居武汉,与湖北共进会孙武、居正等商议两湖起义,订下了“长沙先发难,武汉立即响应;武汉先发难,长沙立即响应。”的盟约。同年五月,反对铁路国有的风潮席卷湖南,焦达峰急忙赶回长沙,与革命党人商定起义方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3日焦达峰才得到消息。为了践行之前签订的盟约,于是定在23日在长沙举事。计划不慎走漏风声,焦达峰毅然决然把起义时间提前到了22日,清巡防营猝不及防,巡抚慌忙逃走,起义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即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焦达峰被推举成为正都督。随后清廷派军南下反扑,武汉危急,向湖南求援。焦达峰先后派第四十九标、五十标军从长沙出发支援武昌。
之前以谭延闿为首的湖南立宪派,投机革命,企图坐享胜利成果。后来谭延闿对于焦达峰被推举为都督心生嫉恨,便散布谣言称焦“贪污军饷,利用会党排挤新军”,煽动旧军官反焦。有同盟会员劝他警惕立宪派阴谋,焦达峰却认为“理论应如此,而事实或有窒碍”,还说:“我认为种族革命,凡我族之附义者,不问其昔为官僚,抑为士绅,余皆容之。”殊不知他正是在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焦达峰分兵援鄂之际,谭延闿幕后指挥旧军官梅馨乘机发动变乱,于31日刺杀任职仅10日且年仅24岁的焦达峰。谭延闿取得都督职位后猫哭耗子假慈悲,一面扬言追查凶手,一面将焦达峰礼葬于岳麓山,并立其铜像但是此铜像据称很遗憾地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孙中山在南京追授焦达峰大将军衔,也算是为他壮烈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着我们便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黄兴的墓碑,我们走了三层石阶,一座气势雄伟的墓碑便映入眼帘,正面上书“黄公克强之墓”,整个墓地据称是岳麓山最大陵墓之一,同时我们了解到他是国葬于岳麓山,这么隆重的葬礼当然也得联系到他的生平。
光绪二十九年,他在长沙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公推为会长。随后联络会党,决定于次年乘慈禧过70岁生日时在长沙起义。事情败露被迫逃往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中山筹组革命组织同盟会,成为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上。
无奈先后参与或指挥的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惨遭失败。宣统元年(1909年)秋,受孙中山委托,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在广州新军中发动起义,再次失败。次年十月,与孙中山等决定集中全党人力财力,在广州再举行起义。
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指挥队伍杀敌,战至最终只剩他一人,右手负伤,断两指,此役又告失败。殉难者遗体共有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同年,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11月13日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汉阳失陷后,黄兴辞职赴沪,策划北伐,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临时政府北迁,黄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后因没有经费,军队哗变,乃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8月,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黄任理事。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往日本,袁世凯死后回国,1916年10月在上海病逝,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也算是对他一生的巨大肯定!
最后我们去的便是国葬第一人的蔡锷墓。之所以最后去探访国葬第一人的蔡锷,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想要怀着一颗最敬畏的心去膜拜真正属于历史,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果不其然,一到蔡锷墓,我们就被他宏伟的气势所震撼了。蔡锷墓位于黄兴墓的正下方,占地1620平方米,墓由冢、碑、石祭器等组成。墓地周围筑有石阶,广植松柏、香樟.墓前左右有高大石级导人墓坪。冢以花岗石砌成,上为花岗石碑,碑高约6米,成四棱形,通高7米。碑正面嵌铜板,上刻“蔡公松坡之墓”。墓周嵌汉白玉或青石24块,上刻当时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热河、察哈尔等省军政首脑撰写之铭文和挽诗。墓前置石祭桌、石香炉、石鼓。墓坪右侧通道两边,两棵高大古枫肃立。麓山寺一侧有蔡锷墓庐,门悬孙中山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白鹤泉下蔡锷墓庐,有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物图片。
蔡锷,湖南绍阳人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宣统三年)擢云南三十七协协统。武昌首义爆发,蔡锷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加监视。1915年11月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沪州(今沪县)、纳溪,迫使袁世凯在一片倒袁声中退出了历史舞台。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喉疾赴日本就医,于1916年11月8日不幸去世,终年34岁。1917年4月国葬于此。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挽联,悼蔡将军:“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把将军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足见将军功绩,可标青史。另外还有梁启超的一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就这样,在参拜了最后的蔡锷墓后,我们结束了这次令人受益匪浅的探讨,虽然我们主要进行研究的是以上提到的三人,但在探讨途中,我们也发现许多其他的烈士陵墓,例如蒋翊武、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等等,数不胜数!
巍巍麓山之上,萍浏澧起义领导者焦达峰、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反袁护闰英雄蔡锷,一个又一个民国功臣安睡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共计53名辛亥革命烈士在此长眠。他们的墓碑不仅是对为国献身的将士们的悼念,亦是对辛亥革命记忆的追忆。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反清革命的艰难与辛酸。纵使封建社会的垮台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必然结果,但是辛亥革命革命者的努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催化剂。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树立起了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上的一座伟大里程碑。了解岳麓山墓碑,帮助我们了解到了民国创立的艰难。诚如蔡锷挽联之中的名句“再创共和摧帝制,长留浩气壮名山”,黄兴的挽联“血染黄花,魂归岳麓;名垂青史,首建中华”,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小巧却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墓碑,我们对辛亥革命更加了解与崇拜,对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对民族的富强更加自豪。
对辛亥革命墓碑的纪念,不仅仅是对革命烈士的缅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对辛亥革命烈士墓碑的一次又一次缅怀中,如2011年9月28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人士和湘籍辛亥革命后裔代表在岳麓山黄兴墓前集结,不仅仅是岳麓人、长沙人,全中国甚至海外华侨都形成了一条统一的爱国战线,增强了全体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唯有全体炎黄子孙齐心协力,才能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我们要弘扬辛亥革命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根本原因。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能让五千年文明古国获得新生、焕发出新的光彩。
而对湖南人民来说,这些墓碑更是意义深重。它们是时代和地区的印记,更是一个地方的时代记忆。湖南作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的首先响应区域之一,其本身便是历史上重要的革命区,而在辛亥革命中亦是重要的历史基地。正如禹之谟所题:“倘中原起事,应首湖南,志士竟捐躯,双棺得赎湖南罪。”湖南人民“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可见一斑。从曾国潘与湘军水师,到辛亥革命烈士们,再到抗日战争的嘉宁血色抗战,骁勇善战的湖南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这些墓碑正是湖湘文化与时俱进和湖南人民革命精神的见证,湖南人勇于实践、走在社会前端。“经世致用”思想便是湖南人民的写照。但是,在前往岳麓山现场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周末去悼念革命先烈的并不多。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岳麓山上有革命先烈的墓碑,而且相关的指路标志并不明显,同时革命墓碑年久失修,种种原因造成了革命烈士墓前的寂寥。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烈士墓的维修与保养,让更多的中华儿女,尤其是新一代青年能够祭拜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
一座座墓碑,是辛亥革命一段血与泪的记忆,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载体。多少年来,他们矗立在岳麓山畔,眺望着这片大地。他们的主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身胆气,怀揣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梦想,前赴后继,为着这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矗立呕心沥血,情愿肝脑涂地而毫无畏惧。历史已经将他们铭记。作为后来人,我们去吊谒这些墓碑,缅怀这些烈士,接受的是将是一种民族文化、湖湘文化的洗礼。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对岳麓山辛亥革命墓碑的保护仍在继续,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也将代代传递。希望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以后,炎黄子孙还能在岳麓山上齐聚一堂,共同祭拜这一个个对他们来说非常遥远却仍然鲜活的名字,骄傲的说:中华民族不曾忘!
第二篇:岳麓山导游词
岳 麓 書 院
皆様 こんにちは、ようこそ千年学府の岳麓書院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今回は皆様の旅の案内係を勤めさせていただき、誠に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
今、私達が立っているところは書院の前門です。前門の上には「千年学府」の額があります。紀元976年に創立されてから、今年まで千31年の歴史があったので、千年学府の美称を持っています。ココは江西省の白鹿洞書院、河南省の雎陽書院、嵩陽書院とともに中国古代の四大書院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皆様、この平面図をご覧下さい。この中軸線によって、それぞれ前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楼となっており、講堂は書院の中心に位置しています。書院建築の機能によると、講堂は講義と学術研究用、御書楼は蔵書用、孔子廟は祭祀用の三つの部門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
ココは赫曦台です。話によると、朱熹は書院で講義をしている間、毎朝岳麓山の頂上で日の出を見ました。赤い太陽が地平線から飛び出そうとした時、彼はとても興奮して拍手しながら、赫曦だ、赫曦だと声を上げて呼びました。赫は赤いの意、曦は太陽の意味です。後の人が朱熹を記念するためにこの台を作りました。
ココは岳麓書院の大門です。皆様、上をご覧になってください。岳麓書院の四つの字は宋の時代の皇帝真宗から賜ったものです。両側の対句をご覧下さい。楚には人材有り、ここに於いて盛んとなり、という意味は岳麓書院は人材輩出のところでした。
ここは講堂です。両側に刻まれた四つの字は忠、孝、廉、節で、朱熹が提出した儒教の思想です。一人の人間として、守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規則です。
講堂の上には実事求是、学達性天と道南正脈など三つの額があります。「実事求是」とは物事の実際状況に即して行うという意味です。「学達性天」額は清の時代の康煕皇帝から賜ったものです。性は人間性、理学思想の中に人間の良い本性は天から賜ったものと認め、教育の目的は人間の本性を回復し、天人合一の境地に達するという考えがあります。また、この「道南正脈」の額をご覧下さい。清朝の乾隆皇帝は岳麓書院が理学思想を広く伝えた功績を表彰する為に、この額を賜りました。「道」は理学を指しています。また、後ろの方へどうぞ。書院には「御書楼」という蔵書のところがあります。蔵書の一番多い時、2万冊を超えた時があります。皆様、今日の見学を通して、この「千年学府」と言われた岳麓書院の歴史と文化に対して、大体了解したと思います。今日はお疲れ様でした。
第三篇:岳麓山导游词
岳麓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就是女大航空国际旅行社传说中的钻石级至尊导游---张晓晨,大家叫我晓晨就可以啦,好记又亲切。首先呢,晓晨谨代表我们女大航空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四面朋友,八方贤士的大驾光临!希望在这一次的“重走伟人路,激情红色游”当中给各位朋友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名山,山上被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之多呢。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相信各位朋友在来长沙旅游之前,想必已经对我们的湖南有所了解了吧?那么晓晨想要问一下大家,您认为在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谁呢?是的,没错!毫无疑问啊就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了,那么大家知道毛主席在长沙生活期间,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里吗?好了,晓晨也不卖关子了,其实啊就是我们将要到达的岳麓山爱晚亭了。赶快跟随我一块儿去到毛主席“携来百侣曾游”的地方去看看吧。
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57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教育家罗典。因为当时青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啊罗典就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呢,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与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十分贴合,所以呢就将这里更名为爱晚亭。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叶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晚亭除了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呢。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时候,就经常和他的同学,挚友们一同登临爱晚亭 “指点江山,激扬发字”。也正因青年时期毛泽东在爱晚亭留下的美好回忆,所以在1952年重修爱晚亭的时候,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了。朋友们不妨拿出相机记录下这极富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哦。
走过爱晚亭,我们往小山路走去就到了清风泉了。看!清风泉中有一个小井似的洞,想要接泉水的朋友们可以把水罐放在这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凉凉,喝上一口啊就让你有一种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这里的水质也是十分清澈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有传言说喝下这清风泉的水,可以让你越活越年轻哦。
沿着清风泉旁的小山路径直走上去,我们所看到的这片环抱青山绿水,充满鸟语花香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鸟语林啦。这里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珍稀鸟类400余个品种,约10000只鸟。这可是我们中南地区规模最大、鸟类品种最齐全的一家综合性鸟类主题乐园。当您步入这鸟语花香的世外桃园,看白鹅浮绿水,鸳鸯作对游,野鸭不时飞的人与自然亲和交融的美好情景,您的心中是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呢。
朋友们,看到前方的那个长廊了吗?那就是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的观光长廊了。登上观光台,我们便可以饱览星城长沙的绚烂风光啦。快看!在我们的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的便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呢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了。这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着实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欣赏完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后,我们的“重走伟人路,激情红色游”也要告一段落了,3天的旅途,晓晨和大家一同领略了改革开放36年的“新都市·新生活”,重温了一代伟人求学立志、追求革命的成长经历;体验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伟人成长之路的魅力所在。相信大家也是受益匪浅,感慨万分。最后,晓晨再次代表女大航空国际旅行社感谢朋友们的信任与陪伴,我们下次旅途再见!
第四篇:岳麓山导游词
岳麓山导游词
岳麓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岳麓山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碑、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木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00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00年左右。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涧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它有两套顶棚;称为“重檐”,显得气势雄浑;它的屋顶采用四条斜脊,称为“四披”,表现出稳重端庄之美;攒尖顶使得亭子有一种
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学上的体现。同时,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飞翘,使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加上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全面展现了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既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曾经赋《踏莎行•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谊的信使。沿爱晚亭后的石径拾级而上,便到了古麓山寺。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占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在这座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创建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后来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
过去在麓山寺有一块《麓山寺碑》,是唐朝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江夏人黄仙鹤所刻。碑上共有阳文篆书1419字,记载了古麓山寺的沿革变迁。碑文词章华丽、书法沉雄、刻艺精湛,世称“三绝碑”。现在这块碑已经移放在山脚岳麓书院的后院中。
离麓山寺不远就是白鹤泉。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修建了亭子并刻碑。在抗战中,亭废碑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白鹤泉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泉水呢?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一定张力所致。许多游客朋友来到这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希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顺着羊肠小道拾阶而上,来到了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16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
现在,我们从蔡锷墓来到了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874年出生。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清朝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16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1916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17年国葬于麓山。
蔡锷和黄兴都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革命家,为全国人民所爱戴。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共77个字。大家请仔细看这碑上的字,他们有的如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形状奇特,难以辨认。自明代以来,研究禹碑的学者数不胜数,有人说是古蝌蚪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还有人说是道家符箓,说法不一。现在一般采用明朝杨慎的译文,大意是禹奉舜命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金简玉书,刻于石山高处,从此天下太平。关于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顺着山脊公路向北走,我们来到了观光长廊。它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登上观光台,我们可以饱览星城长沙风光。大家请看,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第五篇:墓碑写法
墓碑写法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
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