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

时间:2019-05-14 16:2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

第一篇: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

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

一、边塞之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谈到雪,不妨久远一点。那就从唐朝时候的雪说起吧。

唐诗中咏雪的佳句可谓灿若星河。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张孜的“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都长久的盘踞在历代文人的心灵深处。我则更偏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一首充满奇情妙思的咏雪送人之作。公元754年,岑参再度出塞,继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为送前任武判官回京,岑参写下此诗。

八月即飞雪,此诗开篇就以奇崛而凸显特色;狂风卷衰草,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句中全是飞雪之精神。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来之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狂风暴雪自然是常见的气象。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其浪漫和乐观唯有李白能相仿佛。“忽如”二字用的巧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达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简直是浪漫之极、瑰丽之极、奇崛之极。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相拥相簇,压低了枝头,绚烂的梨花与树上的雪花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娇艳和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单是凭着这两句,全诗就可以光芒四射,就可以流传千古。“都护铁衣冷难着”。既表现了边地将士的苦寒生活,又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夸张的描绘了白雪的威力,谱就一支白雪的赞歌。作者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乐观自信,寒得幽默风趣。

岑参这首诗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既有“瀚海栏杆”这类的大笔挥洒脱,又有有“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细节勾勒 ;既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现了边地瑰丽雄壮的自然风光和乐观自信的边地军旅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灵活转韵,转韵时场景及时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暴风雪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梨花盛开”的美景;以下又转至沉郁凝滞,出现军中艰难困苦;最末几句渐入舒缓宁静,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的心灵低回不已。全诗文情融汇,仿佛一幅美丽的有声的画卷。

千余年过去了,我们今天的漠河边防、红其拉甫边防、阿拉山口边防,是否也还象岑参笔下的雪那样灿若梨花呢?

二、传奇之雪:《李愬雪夜入蔡州》

公元817年农历10月10日,34岁的唐军平叛先锋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佑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3000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3000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3000人殿后。急行军70里。“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夜半雪愈甚”,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神出鬼没的奇袭决策,李愬于雪夜袭取了蔡州(河南汝县),擒获了尚在睡梦中的叛将吴元济,李愬虽出身名门,但自己本无功名,但就是他,在大唐帝国大厦即倾时挽国运于不倒,演出了一段千古传颂的战争神话。战争之前,他设县安置淮西百姓5000余户,为其择县令,责成其妥善抚养,并派兵予以保护。他亲自行视慰问将士,存恤安抚伤病员,以稳定军心。同时,他又有意示弱,故作柔懦懈惰,御军宽怠,以麻痹敌军。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但是在诸多因素中,最最关键的还是他的弥天大勇。他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将全军置之死地而后生。淮西平定后不久,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

李愬雪夜入蔡州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但后人却从来没忘记过他。民间传说里李愬是骑着白马入城的,因此走过的桥便称为“白马桥”。为了迷惑吴军,他让士兵在离城三里许的水塘里击鹅鸭掩护大军前行,于是就有了鹅鸭池,包括战后而塑身立像的三公祠,还有历代的文人以李愬雪夜入蔡州为题,写下的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都说明了李愬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而每当在风雪交加之夜,大李也总是想起中学课本中所结识的自己的本家李愬。想起“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那段简介朴素的文字;想起那令人惊叹令人神往的英雄境界;想起“塞上长城空自许”,想起“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悲凉。一颗孤寂而并不消沉的心总是越过“楼船夜雪瓜州渡”,一任“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反叛之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有唐必有宋,在记忆的深处,我总会联想到在风雪交加之夜被逼上梁上的豹子头林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第十回标题的上句,下句是“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最不象一介武夫,他同时又是人们十分比较熟悉比较喜爱的好汉之一。作为中国“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把深邃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林冲形象,施耐庵不愧是艺术上杰出的“射手”。小说中的林冲凭着首都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在当时并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有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爱妻遭调戏后,陆谦与高衙内设下陷阱,使得林冲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施耐庵夫子以圆熟灵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本是“山雨欲来”之势,矛盾冲突已趋激烈,而高潮到来前夕却越显得“密云不雨”般地平静,这正是生活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陆谦陷害林冲的全部阴谋毕露,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也随之豁然开朗。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人,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林冲犯下了弥天大罪,罪不容诛;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只剩下“逼上梁山”这一条光明大路了。于是,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英雄丢掉了幻想,撇下了自家前程的包袱,终于克服了自身软弱忍让的弱点,挺起腰杆,带着慷慨激昂的豪情,大踏步地走上了农民革命的道路。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故事中,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方面,可以说是精彩叠现。

这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风雪山神庙”这一章对风雪的描写,也是成功的。而这些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结合,其作用与艺术效果跟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花边文学》中一篇题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对鲁迅先生的这段评价,几乎人人有此同感。

像林冲这样安分守己、屈辱苟安的人,最后竟被逼得毫无退路,一切生存的希望都彻底破灭,最后不得不铤而走险。每当想到林冲所走过的独特的生活道路,古今读者总是情不自禁的联想到自身的境遇。由于作品真实地揭示了林冲思想转变的社会原因,这就使林冲的遭遇远远突破了个人悲剧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水浒传》是一部宏伟巨著,但里面丝毫不缺少作者匠心营构的精细之笔,这一回对于风和雪的描写极为出色,“那雪下的正紧”一句已经成了文章中大巧若拙的代表。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他还说:“《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令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金圣叹实际上给我们指出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对于这样优秀的作品必须细致品味,用心揣摩,不能只记情节,而不理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刻画。

听着欢哥演唱的那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好汉歌》,欣赏着电视剧中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壮举,除了酣畅淋漓的敬慕外,我的脑海里就只有这句话:

“那雪正下得紧……”

四、高雅之雪:西湖的雪

北国雪虽多,杭州的雪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特别的地位。曾六度到过杭州的大李,论及杭州的雪,当推“断桥残雪”和“湖心亭赏雪”为西湖赏雪的双璧之境。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这似乎已经成了杭州导游小姐们的口头禅。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暖冬的增多,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即便是杭州人也难以遇见一二回。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不很近情的景致的,怕没有多少人吧,而能在观景中领略此中深味者更是微乎其微。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大雪初霁,白堤上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而断桥又是白娘子和许仙的伤心之桥,本就具备了传奇和相象的最佳基质。而“断桥残雪”中的“断”和“残”则更深化了凄美和柔情的审美意境。如果失了恋的浪漫文人来到了西湖断桥之上,又恰逢残雪初霁,那种伤感那种落寞那种孤寂,才堪称古今一绝,才算是真正的听雨赏雪。那文人比之大李同志赏雪,用我们邹城的土话说,那是要强上“几百帽头子”了。

如果博友们读过明朝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一定会为夜半西湖的静美之雪沉醉半天。这段简洁幽绝的文字比起“断桥残雪”,更是余味无穷:

“崇颖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于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这篇《湖心亭看雪》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而且,我们从作者对湖山胜事悠悠不尽的追忆中,还可以体察出他那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沮丧的沧桑之感。能把如此阔大的世界和深长的情感纳于一百多字的小品文之中,而且给人留下悠悠不尽的余韵和遐想,此人当是一位文章妙手。

试想一下隆冬之夜的西湖湖面吧。大雪后的湖山是一个静寂的世界,鸟不敢飞,人不敢行,甚至连气也不敢透,连空气也仿佛被冻结了。雪落之猛,雪后之寒都从这“人鸟声俱绝”中表现了出来。“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要看雪,偏偏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火炉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当然,深夜观雪,也反映了作者不同流俗的美学趣味。因为白昼看雪,一览无余,“更定”后出游,使混茫的琉璃世界中更增添一种朦胧和神秘感。“舟中人两三粒”。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而在这样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这正是作者极力要抒发的人生感慨。上段文意绾合得异常巧妙,如果说上段是欣赏湖中之雪景,那么此段则是欣赏湖中赏雪之人;如果说上段是写雪的精神和气象,此段则是表现作者的主观精神和性格。通过这一段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真实意图之所在,那就是湖上的雪夜奇景固然值得梦忆,而奇景背后超尘脱俗的情致和夜逢知己的奇遇则更值得欣喜。这种布局谋篇的功力,实在是大家的手笔。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也罢,舟中比作者更痴更狂的两人也罢,之所以“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这种不理解即使作者引以自矜、自得,又使作者深深地感到孤独和伤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这篇小品正是要表现这种“痴”劲吧!

在红尘滚滚的市场时代,不知此时的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念及此处,大李的心里不禁咯噔一沉。

五、励志之雪:孙康映雪读书

晋代有这样一个读书人,他曾经先后担任过中书侍郎、侍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员、市委书记和中组部部长这么显赫的官职。他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他的官职和勋位,颇极一时之盛。难得的是他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而最为难得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少年家贫的他夜晚时点不起油灯,竟然借着夜雪的熹微亮光励志苦读,冒着严寒苦读诗书。他刻苦发愤的精神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成为鼓舞后辈、垂范千古的佳话。

他叫孙康。

《艺文类聚》卷二对孙康只有很简洁的介绍:“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下面的这段白话可以用来教育咱家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们。

孙康少时酷爱读书,很想夜以继日的读书,但晚上无钱买油点灯。到了冬日,昼短夜长,漫长的黑夜他只有默默背诵或回忆白天读过的书。一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一连下了几场大雪。严寒的夜晚,他拥着单薄的被子,听着呼啸的寒风,正在床上背书,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披衣出门一看,原来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突然灵机一动:是否可以看书?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小油灯还强。从此以后,孙康经常夜里蹲在雪地里映着雪光苦读.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书里,不觉得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孙康刻苦攻读,终成大器。

寒夜白雪造就了一代大儒。

寒夜白雪激励了无数学人。

六,风雅之雪:谢道蕴咏絮之才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这是东晋女子谢道蕴的诗句。而在其八岁那年轻轻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使得这位小女子与班昭、蔡琰、李清照等人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赞许那些特别有文采特别有智慧女性的常用词语。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是这样描绘这段故事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道蕴(又作谢道韫),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376年前后在世,东晋陈郡阳下(今河南太康)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的妻子。王凝之为孙恩军所杀后,她便寡居以终。《晋书·列女传》中有她的传记。谢道蕴另有《登山》一首:“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蕴叔父就是下着棋运筹着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晋室东渡之初,谢安家族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属于典型的诗礼世家。谢安有一天谢安问侄女谢道蕴:“毛诗何句最佳?”谢道蕴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谢安于是特别欣赏侄女的聪颖与才情。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象是什么样子?”谢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为之击掌赞叹。后来把他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婚后,谢道蕴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样样做到,王羲之全家都认为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媳妇。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炽,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不休,大家闺秀有时也参加讨论,只是由于男女有别,常常挂一副青绫幕与外人隔开。有一次谢道蕴的小叔子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正处在下风,征得同意后,谢道蕴决心替小叔子解围。她端坐在青绫幕幛之后,将王献之的前议加以肯定,然后引经据典围绕主题进一步发挥,讲得头头是道,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

谢道蕴的娘家可谓人才济济,“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也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其中的“羯”就是她的亲哥哥谢玄,淝水之战中的主帅。婆家也是群星璀璨,公爹王羲之、小叔子王献之名重一时,至今也是书法界震古铄今的泰山北斗。可是唯独谢道蕴的丈夫王凝之是个草包加庸汉式的人物。在亲戚加宰相谢安老夫子的保荐下,王凝之倒也当过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当时海盗起家的匪首孙恩攻打会稽,这位书呆子气十足而又相信道教的王凝之居然不加设防。失望的谢道蕴只好长叹:“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由于毫无防备,贼兵长驱直入,王凝之及诸子都被贼兵杀害,谢道蕴却从叔父谢安那里还学到了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刚毅气质。敌人攻打时,她命令婢仆执刀仗剑,组成一支小小的突击队伍,欲图乘乱突围出城,但终因力量太小被抓。匪首孙恩早听说谢道韫的才名,及见她义正辞严,不免大为心折,于是改容相待,不但不杀她的小外孙,而且命属下为善加保护,送她安返故居。从此谢道蕴寡居会稽。

会稽文风鼎盛,莘莘学子时常前来向谢道蕴请教。此时她已逾知命之年,曾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款款而谈,虽然未曾设帐授徒,但实质上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称她。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蕴。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另一位叫济尼的女僧人曾经夸赞谢道蕴,说“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把她提升到“竹林七贤”的雅士行列。

谢道蕴的婚姻虽然谈不上不幸,但起码她对自己的郎君是不很满意的,王凝之的平庸荒唐和谢道蕴的清丽卓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谢道蕴王凝之婚姻情感上的不和谐、以及谢道蕴牺牲个人情感幸福而换得王门阀家族利益的和谐,这一鲜明反差现象中,我们可以洞察到谢、王感情冲突中深含的人性悲剧意义。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中,一代才女只能敛尽才华光芒,睁眼看男人愚言蠢行而又无可奈何,最后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老去、泯灭。女人之不幸,莫过于此,这就具有了一种性别悲剧意义上的文化意蕴。

“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而已”。西晋因“八王之乱”而国力大伤,东晋更因外频频而摇摇欲坠。两晋人物醉生梦死,过着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颓废生活,这也使德谢道蕴的情致和事迹更加出色无比。

1500多年后的夜晚,北国穷书生大李坐在自家陋室听雨轩里,吟诵着博友们一篇篇柳絮一样清丽飘逸的文章,他联想到千年前的旧事,联想到江南冬季那罕见的柳絮一般的飞雪。片片雪花,随风飞舞,洒向人间,散入千门万户,如诗人灵动的思绪在恣肆的流淌;而那些零落到地面的雪片也很快幻化成大地的精灵,浸润着一个个麻木干枯的心灵。在凄厉的北风中,在纷飞的大雪里,琼林玉树中却巍然屹立着一株傲岸的红梅,她在寒风中舞动着思想和才华的风姿,她在粉妆玉砌中听雨赏雪,可不就是谢道蕴吗?

七、悲悯之雪:雪中哭泣的卖炭翁

这是大家都学过的一首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是《卖炭翁》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苦宫市也。”诗人以点写面,通过描绘卖炭翁的遭遇,深刻挖掘“宫市”害民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然而结果呢?他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这些宫使哪里是在买东西,他们简直是强盗。他们夺走的不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这该激起读者怎样的愤怒!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两鬓苍苍的卖炭翁,凭着这点对他来说毫无价值的报酬,能够捱过那严寒的冬天吗?

在这首诗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全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这首诗在艺术上较多地体现了自居易《新乐府》的创作特点:形象鲜明,主题突出,语言通俗而生动,叙事简洁而完整。但也有它别具一格的地方:没有象另一组讽谕诗《秦中吟》那样,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直接表明自己的爱憎感情,而是以事实和形象本身来显示作者的倾向性,留给作者丰富的想象余地,让读者自己去作结论。

在凛冽的北风里,在不胜繁华的长安大都市里,一边是“夜来城外一尺雪”,一边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文中的雪虽然用墨不多,却因为它太寒冷太无情,成为了我们难以抹掉的文学意象。而对穷苦百姓的深刻同情,也使得白老夫子越发可爱可敬可亲。

八、尊师之雪: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的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一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他们就在门外站了半天,尽管早已经成了雪人,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来,“程门立雪”就成了表示学生尊师之诚和求学之切的经典范例。二程故里位于河南嵩县的程村。村东还遗存着刻有“圣旨”、“两程故里”字样的石碑一座,二程祠一座。“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在这个千年前发生在 在程家村的拜谒中,飘飞着的雪花不凡,它因为见证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师生情谊,印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首先,老师本人不凡。文中的老师程颐(1033-1077),又称伊川先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他与兄长程颢(1032-1085)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当时,尽管程门素以教学严厉、清苦而闻名,但前来拜师求学的人仍络绎不绝。

其二,老师的“偶瞑”不凡。这里的“偶瞑”就是指小睡、瞑坐。读到此处有朋友要问大李了,你凭什么说“偶瞑”也不凡?不成是想拍程老先生的马屁吗?在你前面的文章《在直面诱惑中长大成人》中,你可是把老夫子列入到最最仰慕的周恩来级别的偶像了,难道是爱屋及乌?您别说,大李还真考证了一番!据查证,宋时的理学家当时提倡静坐,也就是“偶瞑”,他们甚至要求其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把瞑目静坐当成一种克己自省、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闭门思过”。就是学生来访,也不肯中断自己的功夫。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样做可能不好理解,细想却颇有道理。

其三,学生也不凡。这位“立雪”的学生杨时,此刻已经跻身进士之列,而且年龄也已经40多岁了。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杨时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他虽入不惑之年,但仍然求学不已,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这位雪满一身的学生杨时后来成了开南宋理学先河的精英人物。二程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桃李遍于天下。除杨时外,单是就学有所成、名载史册的弟子就有数十人。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吕希哲、谢良佐、朱兴庭、游酢等人都是程门的嫡传弟子;至于中国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老先生,则是程门的四传弟子,排到重孙子辈了。

三个不凡,显示出程门立雪的分量。三个不凡,使得大李用它教育了自己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望着听雨轩窗外飘着的来自天空的白色精灵,大李相信,“程门立雪”的故事将在一年又一年的瑞雪飘飞中,发散出更加醉人的芳香。

第二篇:文人笔下的雪的优美散文

“雪花想下又不想下,犹犹豫豫。你们商量商量,自己拿个主意。对面人家的屋顶白了。雪花拿定了主意:下。”读汪曾祺的《下雪》,韵味悠长,平淡朴实中充满了童趣。雪花在汪曾祺的笔下,仿佛成了一群调皮活泼的孩童,在冬天的屋顶上欢闹嬉戏。

记忆中,雪落故乡,似一幅水墨长卷,山脉河流隐约可见。故乡的雪,好像邻家的姊妹们,它们温婉地落在树梢上,飘入草木间,藏掖着、不吵闹。如老舍所写:“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里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莹莹的雪花在诗词文章中纷飞了千年。它们时而悄无声息地跑进庭院,引出诗人“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的自问;时而飞舞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寒江畔,与身穿蓑笠的老者一同垂钓。读到李白的“雪花大如手”、“燕山雪花大如席”,心中颇感疑惑———难道千年前的雪,如此气势磅礴?转而一想,也许是苍茫的北国雪,抑或是诗人的故意夸张罢了。

唐朝隆冬,清闲的白居易在家中,望着窗外天色阴沉,“晚来天欲雪”,新酿的米酒香气扑鼻,红泥火炉已经准备好,于是向好友发出“能饮一杯无”的盛情邀请。真切诚恳的语言,如熊熊炉火,温暖了友人的心房。“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静谧寒冷的冬夜,卧床的白居易忽觉被窝枕巾冰冷无比,继而瞧见窗户发亮,听到竹枝被折断的声响,才知道窗外已是大雪飘零。

烹雪煮茶的故事,在古今诗文中偶有所见。《红楼梦》里第四十一回,妙玉煎茶给宝玉吃,宝玉吃后惊叹轻浮无比。黛玉便问妙玉:“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积攒梅花上的雪,化水煮茶,实在闲情雅致。梁实秋在其散文《雪》中也记述了雪水煮茶的趣事。梁先生就刚落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到瓶里融水后煮沸,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先生细品后猛嗅了几下喝干了的杯子,但是“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梁实秋雪水烹茶的率直可爱,不禁让我哑然失笑。

文人笔下的雪,或文静、或俏皮、或含蓄、或猛烈,可观赏,亦能烹茶。寒冷冬日里,与这千姿百态的雪围炉攀谈,多么温暖惬意!

第三篇: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阅读附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年高望重者)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就可以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而现在“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从事农业的人群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变成了城市人。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

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

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们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有过的荣誉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选自2015年12月16日《中华读书报》,作者刘毓庆,原文有删改)

6.下列关于“乡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原文说“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C“乡绅即士大夫”错;D“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的应为“这一传统”)

A.乡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曾出仕的读书人两部分人组成。

B.乡绅代表一方的风气和文化,对一方社会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

C.乡绅即士大夫,一部分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D.乡绅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周代就已经出现。

7.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D(“呼吁人们回到乡村”错)

A.历史悠久的乡绅群体为乡村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B.面对乡绅群体的消失和叶落归根观念的日渐淡化,作者表现出无奈之情。

C.乡村文化开始沙漠化,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作者深表担忧。

D.乡村的优秀人才流向城市,作者呼吁人们回到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错;B以偏概全;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错)

A.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都变成了城市人。

B.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

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这是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造成的。

D.中国传统乡绅面对自己最后归宿的选择,比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的选择更崇高

下载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品古代文人笔下那“五彩缤纷”的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