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

时间:2019-05-14 17:1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

第一篇: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

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

叶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集团高级顾问、世界气象组织北京2008年奥运会预报演示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课题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中国委员会(CNC-IHDP)副秘书长、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计划(IHDP)主任特别顾问,IHDP核心计划综合风险防范计划执行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卫星气候学、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全球变化等。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作为现代环保运动标志的纪念日,却是由美国反战人士在46年前的1970年创立的。

1962年,一本描述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特别是对鸟类的不利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初版就以15万册的销量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虽然该书在随后的几年引发了西方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但对当时的美国公众而言,驾驶着大排量的八缸轿车,排放着黑色的含铅气体,工厂烟囱喷着黑烟仍然是经济繁荣的标志,“环境”一词也更多地出现在中学生拼写比赛而不是晚间新闻中。更为现实的是,当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为应对来自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而疲于奔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壮大。在其影响和支持下,全球一大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强大国力的支持下,前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在许多国际争端中,经常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迫使美国让步,而恫吓行动还不断地步步升级。面对前苏联的挑衅,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再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局势。”因此,作出了要在当时冷战中唯一的实战――越南战场,显示美国力量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

1961年5月,一支美国国防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标志着美国侵越战争的开始。到上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越战泥潭中已经越陷越深。国内的反战运动也从大学校园的小规模集会,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反战运动。196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著名反战人士麦康奈尔提出了将每年的3月21日,也就是北半球春季第1天设立为地球日的建议,以宣传地球与和平的理念。

与此同时,在亲眼目睹了1969年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塔巴巴拉石油泄漏后的环境惨况后,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尼尔森受到学生反战运动和麦康奈尔地球日的启发,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才能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政治议程上。尼尔森首先通过全国媒体宣布了一项“全国环境宣讲日”的倡议,然后说服了其他国会议员的参与,在全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最终将4月22日选为全国活动日。

1970年4月22日,多达2000万的美国人走上街头、公园和剧院,向政府提出了获得一个健康、可持续生态环境的政治要求。全美数千所高校的学生们也组织起来揭露各地石油泄漏、工厂污染、污水、有毒垃圾、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1970年首个地球日活动在美国实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迹:不分政治党派,不分穷富,不分城市人和农民,不分金融大亨和劳工领袖,全民上下一致要求拥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的生存环境。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也因此发展成为一个在192个国家和地区庆祝的世界性环境保护活动。

在过去的40多年中,气候和气候变化被多次作为地球日的年度活动主题。2016年4月22日的地球日将又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因为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2个国家,中美两国首脑在最新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庄重提出,中美两国将于4月22日签署《巴黎协定》,并进一步承诺采取各自国内步骤,共同与全球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战胜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

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第21次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简称《巴黎协定》),给出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路线图。《巴黎协定》提出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的目标。从地球日的创立,到今天《巴黎协定》能够最终签署都告诉我们,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气候变化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气候,气候变化,低碳,低碳经济

正文:

1.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1.1气候变化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1.2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1.3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尤其是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以及迅速发展的城镇,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山体滑坡。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也可能因高温多雨加剧。

由于全球增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因此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2.低碳 2.1低碳的定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2.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世界即使人类曾经“阳光经济”、“风能经济”、GDP低碳经济的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生活方式和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3.气候变化到低碳经济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从1990年联合国大会启动公约谈判,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步履维艰。

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政府谈判代表,一度将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发展放在比较对立的角度去认识。在这一背景下,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强调在发展中寻求减排的“低碳经济”概念及理念,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新的思路。3.1.低碳经济:概念与各国措施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出现在2003年2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损失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随着“巴厘路线图”的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继英国之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尽管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们已开始调整在贸易、金融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而是如何迅速并且以什么规模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之于行动,但它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化,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3.2.低碳发展之于中国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在对外关系、技术创新和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首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行动,那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缺乏实效;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贫困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有可能改变,各国对中国承诺减排温室气体的期望将进一步上升,从而使中国面临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

其次,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低碳发展需要经济增长和消费模式的巨大变革与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应用和扩散。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没有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或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此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伴随着激烈的技术竞争,但也给中国技术进步带来重要机遇。通过加强技术转移谈判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中国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的技术,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各国在强化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将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研发合作,大范围的技术竞争和交流,也给中国技术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

再次,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与摆脱锁定效应。气候变化是由于工业化和所谓现代化造成整个社会的碳锁定所导致的结果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技术由于路径依赖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而该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组织形成正反馈,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使得整个社会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并形成严重的惯性。

最后,有益于提高低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低碳产品的新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中国在这一领域正在积极开展行动,在某些产品上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3.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发展挑战巨大。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根据对人均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分析结果,两者之间呈现一种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对经济外延扩张空间的需求很大。加之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近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惊人。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至少在2030年以前中国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比如依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有限,等等。

国内政策障碍。低碳经济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中国目前已经有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法规,对于具有长远、战略性的低碳经济,涉及生产、消费、流通诸多环节,只有在明确的法制规范下,才能稳步实施。当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体系方面等非常不完善,很多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政府规范性文件,更谈不上低碳经济立法。在宏观政策管理方面能力不足,亟须加强和完善。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远比发达国家艰巨。但是,无论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国际政治政策压力,还是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迈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没有选择。因此,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我们要因时而动,以更务实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变革。

第三篇:地球日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真爱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茂密的森林,宽阔的草原,无际的海洋,各种各样地生物,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是快乐的,有新鲜的空气,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有茂密的花草树木,有可爱的小动物.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人人都做环保小卫士,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比以前增多更多的生机。历年世界地球日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8年

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9年 绿色世纪

2010年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2011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12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2013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4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2015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2016年 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2017年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世界地球日的意义

1970年在美国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识别灾害风险 掌握减灾技能

什么是崩塌

崩塌(崩落、崎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发生的前兆

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

发生崩塌前的避让措施

最好能临时搬出,待天气晴好五至七天后再搬回居住; 不要在靠山坡的房间内居住;

晚上睡觉时房门要打开,遇到危险时便于及时逃生。

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

滑坡的危害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应对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建立泥石流监测预警机制

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当遇滑坡发生时,至少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3)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迅速组织群众撤高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并通知邻近的河谷、山沟中的人们做好撤离准备,密切注视灾情的漫延和转化。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第四篇:地球日

地 球 日 演 讲 稿

三(3)班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是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节日——世界地球日。2013年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得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城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得不像样了。水渐渐少了,动植物濒临灭绝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人们到处砍伐树木,现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2000万公顷森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人们还随手丢垃圾,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树枝上挂着塑料袋、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地球渐渐被毁灭,人类也会渐渐死亡。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那就是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1.减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复利用和可再生物品;

2.提倡使用充电电池,回收废电池,集中进行科学处理;

3.不乱丢垃圾,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4.爱护野生动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动物;

5.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提倡在庭院内养花种草;

6.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

7.尽量使用绿色交通工具;

8.积极宣传环保,协助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

9.提倡绿色消费,积极参与环保科技实践。

常言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我们怎么能够等到头上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汪洋恣肆,人间无处不飞沙,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才悔不当初呢?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吧!

第五篇:浅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

浅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

指导老师:谢 利

摘要: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其影响有: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如今,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因此,对地球气候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或使气候恢复到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状况,成为了当今最紧急的事情。本文就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展开讨论,让人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地球造成的危害,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更正。

1.电影概述

影片《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内气温骤降,进入冰期的故事。故事里,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进入第二期冰河时期。他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太晚。杰克·霍尔博士只能告知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疏散,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以维持生命。灾难开始,摩天大楼遭到旋风摧毁;地铁隧道里涌出洪水,人们无处可逃,瞬间被洪水吞噬生命,大水淹没了美国。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来临。

看完这篇电影后,不不仅对影片制作的超凡特技、演员的精湛演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钦佩,更对人类的未来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人类为了工业的生产、经济的发展、高额的盈利,不惜砍伐树木摧毁森林、肆无忌惮消耗能源、乱排滥放污染大气,使得地球在短时间内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如果人类还不进行深刻的反省,阻止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地球只有一个,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后天”真正的到来,还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美丽健康的地球!

2.全球气候概述

可以看到,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热→冷→热四次波动,总的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其原因诸多,包括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它控制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向。因此,重点分析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3.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3.1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3.2 乱砍滥伐森林骤减

进入工业时期之后,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或者发展农业,大量砍伐树木。这种等同于慢性自杀的行为使得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骤减,耕地的水土流失加重,大片的土地逐步荒漠化,绿地覆盖度减少。

众所周知,植物是光合作用中一个重要的转换者。它可以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质以及放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可见,植物对人类具有莫大的好处。但人类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忽略了自己愚蠢的行为所带来的弊端,大量砍伐树木,使得“地球的肺脏”遭到损伤。进而引起光合作用的速率减小,二氧化碳转换量也大大减少,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打破了辐射平衡,使气候变化加剧。

4.总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地球的伤害等同于对自己的伤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或灾难显而易见。电影里所描述的场景并非无稽之谈,它是建立在科学与现实的基础上假设的。

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过去50年里,极端高温、低温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避免情况恶化,我们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改革、挖掘可再生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都是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而作为地球人类的一份子,我们应竭尽所能地节约能源,提倡低碳环保生活。多食素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节约能源,用我们的举手之劳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气候变化》

百度百科

2.《全球气候变暖》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3.《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中国气象报 4.《世界环境日透视全球森林现状》

潮伦 5.《气象学》第二版

包云轩

下载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球日的气候变化故事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各类问题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将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其......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课程名称:全球气候变化 教师:胡成 教授年纪:高一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最终定稿]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马鞍山外国语学校 吴昌庚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该节是本章大气内容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节中......

    气候变化的作文(最终定稿)

    精选气候变化的作文3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气候变化......

    关于气候变化(小编推荐)

    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①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人类生活。③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物种将大量死亡。④农产品产量下降,农......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的气候接二连三地问题逐渐的浮出水面。全球气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变暖、酸雨、臭氧空洞,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基本都......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历年主题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当代世界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