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传记出版背后的“猫腻”(本站推荐)
毛泽东传记出版背后的“猫腻”
——兼谈删改书籍的“反革命忽悠罪” 作者:段宇宏
国内有喜欢删节、篡改书籍的恶习,涉及敏感历史、事件、人物的书籍,只要你有心思去抓捕,基本上十拿九稳,当然这主要指翻译出版的图书,因为你有原版进行对照。并非说纯国内版本的图书就不会删改,很多早在出版前就被改得面目全非,读者蒙在鼓里,也不知从何去戳穿。
这样的书也可称作“伪书”。试想,你看了一本“伪书”以后,写作读后感,与人讨论和交流读书信息,甚至产生了智商提升的虚幻感,是多么滑稽的一件事儿。若你后来知道自己读的书是本“伪书”,只要还有点正常人类的智识和良知,是不是感觉到一个刻着你名字的猪头形象在眼前冉冉升起。
图书的水平和失误是另一码事,译者的错漏也是另一码事,怀有不可告人目的刻意删节与篡改是下流行径,无非想通过故意制造信息的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以达到某种特殊传播效果。这也给从事研究的学人设置了重重障碍,让你防不胜防。就算是专业研究者,没几人有精力去收集堆成山的中文版和外文原版,并把每一本的两种版本逐字逐句对照。长远来说,这种行为对思想和信息传播造成恶劣影响之深远,说它是“反革命忽悠罪”毫不过份。
迪克·威尔逊的《人民君主:毛泽东传》英文原版,翻成中文版后,名字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中图)。看来好卖,2011年换个封皮和名字又出了。(时间和精力有限,此书内容有无删改尚未查对)
言归正传,谈国内出版的毛泽东传删改之前,应先简单了解一下毛泽东传记的写作和出版情况。
这些年大陆出版过的“毛泽东传记”不说浩如烟海,也有点汗牛充栋了。
大陆出版的毛传记有个值得玩味的特点,外国人写的比中国人写的吃香,美国人写的尤其吃香(主要来自哈佛费正清中心,又称东亚研究中心,或说是费正清学派的)。在西方正好相反,中国人写的毛泽东传记比外国人写的更受欢迎,但在国内通常不能出版。
我们出版过的毛传记虽然多,但基本可总结为它们都是“红星系”,因为毛传之鼻祖被称为《毛泽东自传》,出自美国记者斯诺之手。
斯诺被共产国际物色来为延安做宣传,1936年下半年受邀访问陕甘宁边区,回来后陆续在报刊上登载报道。很多内容是延安方面安排的文稿,基调早已定好,只不过通过斯诺的美国记者身份传达出去。
当时为什么要选斯诺呢?原因很简单,党一直试图进行宣传上的突破,外国记者如史沫莱特、路易·斯特朗、爱泼斯坦都曾为党撰写过报道,但因为他们是激进的共产主义者,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斯诺的“自由派”色彩更重一些,比较熟悉西方市民化媒体的文风,1937年10月,斯诺的系列报道结成集子在伦敦出版,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所拍摄的毛泽东头戴红五星八角军帽的半身像,成为标志性的毛泽东早期照片。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再版“红星”一书,2月份它的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所谓《毛泽东自传》即来自《西行漫记》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记录了毛泽东从出生到抗战初期的经历和言论。
苏联1939年11月份首次出版了《毛泽东传》,其主要内容即取材自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但未署作者名,仅声称“以一位美国记者和毛泽东的谈话内容为基础”,却配上了前言和附录。
苏版《毛泽东传》只是斯诺版毛自传的衍生品,但它的出版意味深长,对中共政治走向的影响非常深远。早在此书印行之前,斯大林即通过共产国际的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和曼努伊尔斯基明确向中共表态,王明不得再与毛泽东竞争,中共应由毛来领导。1938年底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共产国际的指令传达到延安,毛泽东轻松击败了王明的挑战,后者则一蹶不振。
苏版《毛泽东传》在斯大林授意下,前言中对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赞颂,加封了颇多伟大头衔,如“光荣的人民英雄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杰出的革命统帅”……这标志着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毛泽东领袖地位公开认可与支持,此后毛在党内再无人能挑战其地位。这本毛传记付印一月以后,毛泽东即发表《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文,庆祝斯大林的六十岁寿辰,文中同样表达了对斯大林的热爱与拥护之情。
中国人自己写就的毛泽东传记,目前可考的是,第一本出自萧三之手,第二本出自李锐之手。萧三版本的毛传在文革中的影响,不亚于斯诺版本,凡是歌颂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伟大业绩的文革版毛传,大多都以萧三版为蓝本。这三本毛传记,基本奠定了后来在大陆出版的毛传记之风格,要么以其为蓝本,要么基调不超出其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中还有几个广为流传的毛泽东传记版本,如马玉卿的《毛泽东的成长道路》、《毛泽东的革命道路》;颂东写作组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大学“尽朝晖”的《最伟大的天才》……它们被不断地冠以各种名字翻印。
文革的毛传记已不仅是充满浓厚的宣传意味和个人崇拜色彩,而且彻底颠倒黑白是非,任意篡改党史和国史,随着文革结束它们也就不再有生命力。
李锐50年代初在大公报上发现毛泽东早年发表的不少文章,便萌生了梳理毛泽东思想历程的念头,拜访毛泽东的诸多师友之后,1953年连载《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1957得获得出版,后因李锐的“政治问题”此书不能再版。直到1979年李锐复出之后,经过补充修正才再获出版。1992年,李锐重新编订,辽宁出版社以《早年毛泽东》之名出版此书。今年元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所谓《毛泽东传》,其实就是李锐《早年毛泽东》基础上经过再编订的版本,内容并无太多差异。
西方关于中国现当代史、中共问题、毛泽东的研究作品,能在在大陆不断出版,造成重大影响的首推哈佛东亚研究中心或说是该学派的著作。这些学者写作的毛泽东传记,不同于斯诺、史沫莱特、爱泼斯坦等记者带有新闻性也隐含宣传性的作品,也不同于官方自己出版的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著作,它看上去很有“学术味儿”,所以对大陆左右派知识精英更有影响力。
早期西方学者的毛泽东传记,得数哈佛教授史华慈1951年的《中国的共产主义和毛泽东的崛起》。史华慈亦是费正清研究中副主任,有西方当代“毛泽东学”奠基人之称,“毛主义”一词最早由他使用,他还有两本代表性著作:《毛泽东主义的“传说”的传说》、《共产主义与中国:思想和变革》。
另一位早期的美国“毛泽东专家”叫施拉姆,物理专业出身,二战中在军队服役,被指派参加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研究完原子弹,施拉姆人生出现大逆转,五十年代末的兴趣逐步聚焦到共产党与毛泽东身上。
60年代初,在洛克菲勒基金赞助下,施拉姆到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镀金,接触到中共延安时期的部分资料,遂萌生梳理毛泽东思想历程的念头。他后来回忆,在胡佛中心阅读《解放日报》时,未曾想几十年后会跟该报编辑部成员于光远、李锐等人结识。
施拉姆1967出版《毛泽东传》之前,还有系列热身作品:《毛泽政治思想》、《诗人毛泽东》、《一个人与他的学说》,携这些成就,他当年入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中国研究所首任所长。
施拉姆以前常来中国,他的妻子1964年曾到北大历史系进修,文革爆发后他们才离开中国。文革后施拉姆逮到机会就往中国跑,曾六访社科院。1980年他和邹谠、陈志让、特里尔等哈佛系学者组成“北美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代表团”访问大陆,与于光远、廖盖隆(《历史决议》的参与起草者)、李锐等交流资料与观点。
1987年全国学者齐聚中央党校,邀请正在中国访问的拉姆做报告《毛泽东思想在西方的研究》,顺便还谈了邓小平的贡献。参会的中国学者首先对一个西方人用中文演讲感到吃惊,然后又被他谈中国问题的“客观公正”所感动,报以热烈掌声。
施拉姆的两本书《毛泽东政治思想》和《毛泽东传》在中国大陆一版再版,据官方称曾发行五十几万册,外国人研究毛泽东的作品,这是在华出版的首本畅销书。
1965年,加命拿大约克大学教授陈志让推出《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但此书的名气反不如他的另一部著作《军绅政权》的名气大。
前述作品大多在80年中期至90年代初,以《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的形式“内部发行”过,后来逐渐公开出版。2006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又把这些作品的大部分经过重新包装出版发行,在市场上反响还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竹内实也是著名的海外“毛泽东专家”,主编过10卷《毛泽东集》和《毛泽东集?补卷》,先后写过三本毛泽传:1966 年著《毛泽东传》,1972 年著《毛泽东的生涯——调动八亿人民的魅力的源泉》,1989 年《毛泽东》;一本研究性毛泽东诗词的著作《毛泽东的诗词、人生与理想》。竹内实的所有作品皆在大陆得以出版,其中很多作品在文革时期即可发行。
近年仍在畅销,由外国人所写的毛泽东传首推罗斯?特里尔、迪克?威尔逊、菲力普?肖特三人的版本。其中最热门的当属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不仅是畅销书还是常销书。
特里尔的毛传先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截取后半段“内部发行”,改名为《毛泽东的后半生》,1988年年底河南人民出版社印行了个全译本《毛泽东传》,2006年人民大学出版社重新包装后继续再版。据官方称,特里尔的毛传早年出版以后就印行了120余万册,2006年后又售出70余万册,从这个数字看,在大陆绝对属畅销书。毫无疑问,目前哈佛系费派学者在大陆出版中国现当史和毛传记对知识精英影响力最大。哈佛有着响亮的名头,身处世界头号经济、科技大国,有着自由的学术和出版环境,首先就为作者先打上一道“可信度”光环。不少读者甚至认为外国学者不涉及本国思想与利益的纠葛,看待人与事更加客观,何况欧美名校的学者还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
按常理来说,一个国家的历史与人物,本国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优秀学者所写之著作才是最靠谱的,外国人始终有难以穿透的文化隔膜,无法逾越的语言障碍,生活体验的欠缺,但我们有着不正常的学术和出版环境,出现这种怪现状自不奇怪了。
如何评价这些哈佛系费派作品?总体而言,它们仍然是“红星系”的血脉,只不过用自由派语言来表述。
关于哈费东亚中心早年与“太平洋学会(”苏联与美共在美国学界缔造一个战略性谍报组织,如果加上克格勃和美共渗透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几个庞大间谍网,这两家对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东欧和东亚的格局演变影响深远,改变了数十亿人口的命运)的学术渊源和历史关系,因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就不多言了。
别看大陆左右派对毛的评价上时常吵得一踏糊涂,但其实交集相当大,这就是“红星系”作品出版的最大功绩。最典型一例,左右皆认为毛拥有旷古绝今的,超过常人的党内外和国内外“斗争能力”,靠着这种神一般的政治、军事、外交、宣传方面的“斗争能力”,他当上了党的领袖,率领党夺取得了政权;又如农村包围城市,土改之于历史走向的影响。只不过左右派按各自的意识形态,选择褒义或贬义表述。
先就事论事,除了作为外国学者的“劣势”以及“特殊历史原因”之外,哈佛系前期的作品存在什么问题呢?
成书年代过早,大多出自80年代,最早可到50年代初,那个时候连可依赖的二手材料都寥寥无几。可叹的是,就连50年代初的写作。施拉姆、特里尔、迪克?威尔逊等人的传记,多依赖斯诺、史沫莱特、爱泼斯坦、路易·斯特朗等西方左翼记者的二手材料,以及官方早年公开发表的文告、消息。
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非常低,那波学者们的知识结构放到今天看早已老旧不堪。研究毛泽东、中共、中国现当代史,不具备苏联史、共运史、冷战史、军事史、经济史方面的修为怎么能靠谱。就共运史这个领域再细分一下,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流变,列宁主义的来源,共产国际的历史和架构,共产党的组织与宣传运作演变……这些老派学者都是两眼一摸黑。
“全球共产革命”案例,从东欧到东亚和东南亚,再到非洲、南美洲,涉及到的军事、经济、政治、民族、宗教、情报、组织、宣传、地缘政治……这些远远超出了老哈佛们的知识能力,而没有这种积累,解析共产主义国家及其人物,写作相关的历史作品,是不可能靠谱的。
以施拉姆为例,它未受过专业历史学训练,没有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积累,当年沾了钻冷门的光,用今日眼光看,其著作太过粗糙单薄。历史事实的还原依赖于核心档案,历史事实弄错则结论错。最近二十年,随着苏联、美国档案解禁,中国海峡两岸历史文献不断发布,共运史、冷战史、中国现当代史已飞跃数个台阶,很多历史结论被推翻,很多事实被证伪(实)。
哈佛系的早期作品能在大陆常年一版再版,不断被炒作和扩销,并不是莫名其妙,自有他的“妙处”,不要当有关部门是吃屎长大的。有些“妙处”不便多讲,有些“妙处”可略微点一点。像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作品颇丰,为什么今天就不火了呢,因为竹内实是个共产主义学者,他的书虽有宣传作用,但因作者身份和立场太明显,在市场上未必有号召力。这个跟当年莫斯科和延安要选择斯诺作为“红色普罗米修斯”是一个道理。
老哈佛只是幼稚和无知,但毕竟是学者,时代与个人局限不能否定他们很多人“真诚的傻”。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只是进入了党中央军事决策层,而非此前所宣传的取得领袖地位,八十年北京方面发布档案和资料澄清史实,施拉姆立即对之前的描述做出更正,到这时他才知道毛直到1943年才取得党主席职务,真正成为领袖。文革结束后,中国三十年间发生的众多政治惨剧才为西方学界普遍知晓,对施拉姆等学者也是一次冲击,此前依据错误史实做出的结论及评价自然被推翻。
“我的《毛泽东传》那本书是二十年前写的,不一定代表我现在观点”,1991年他接受访问时这样表态,当时他刚写了一篇文章《党的领袖或者君主》。施拉姆重编毛著作时发现50年代出版的毛选有严重篡改,即做出了尖锐批评,而我方“正义学者”用“严重夸张和歪曲”来回应施拉姆同志。随着新档案的披露,施拉姆经常修正自己观点,尽管不一定都正确。
尽管哈佛系费派属于“红星系”血脉,仍避免不了“被搞”的命运。面对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关方面常常选择性传播,赞扬被无限放大,批评被淡化或消除,修正的结论和著作不再引介,进行阉割以后再出版。费正清老同志1989年后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因修改了颇多以前的历史结论,就不再引进出版了。
下面就来谈几个删改书籍的“反革命忽悠罪”案例。讲毛泽东传记删改状况前,为了让大家更深刻领会人家的“良苦用心”,插播另一个小话题。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女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老朋友”,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有不错的私谊。她写的《周恩来传》大陆和台湾皆翻译出版,台版与英文原版内容一致,而大陆版被篡改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周传第3章关于毛泽东的描述,英文原版与台版一致:“湖南长沙有一位身长瘦高,眼神迷茫的农村青年”,大陆版变成了:“在湖南省府长沙,一位材颀长,才思俊逸,名叫毛泽东的农民”(你丫这是何苦啊,要搞选美吗)。
原版中24章描写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的场景时,提到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作者用了“who had a cold”,台版译作“毛泽东正在感冒发烧”,与原版一致,大陆版译作“毛泽东看来还健康”。英文原版第10章描述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的反应时,说“蒋介石没有失言”,台版与原版一致,大陆版中把这段话删除了。第9章,关于顾顺章一家的事情,英文原版与台版一致,大陆版译作“………………”(嘿嘿,嘿嘿)。
韩素音周传记的大陆版,还有不少莫名其妙多出来的段落和章节,令人喷饭。
以最畅销的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为例,此书2006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再版,声称根据作者最新增订版翻译而来,“最新版全译本”六个黑黑的大字赫然印在封面上,明显把“最新全译”作为“卖点”来推销,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与特里尔增订的毛泽东传英文原版只随意对照两章,就发现了严重删节的地方。
大陆版第14章“修补体制”,该章末尾以“1959年到1960年的冬天,毛泽东把彭德怀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这段文字结束。查对英文原版,在这段话之后,原来还有三大段文字,相当于一页的内容,全部神秘失踪了。即便按照罗斯·特里尔的英文老版本,也不是到这个地方就结束的。(注:文后有图解)
若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G点的英文著作,大陆不少高端读者喜欢购买港台翻译的版本。不好意思告诉你,亲,特里尔这本书若你买了台版,你也受骗上当了。因为此书的台版引进的是大陆版(台湾出版业近些年有点不景气,当然也会变得不争气),译者都是同样两个人,该书台湾版本的第14章连“1959年至1960……”这段话都没有,阉割得比大陆版还厉害。此书的大陆版还留了个把儿来撒尿,可能担心台湾读者的政治觉悟不够高,台版连根儿都拔掉了。
这就是号称“最新全译本”的罗斯·特里尔之《毛泽东传》,留神了,开始破案。
查这个大陆出版的“最新全译本”第14章:“修补体制”,该章末尾以“1959年到1960年的冬天,毛泽东把彭德怀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这段文字结束,英文原版真的是这样的吗?
罗斯·特里尔增补版《毛泽东传》的英文原版是这样的。
查核英文原版同一章节,在“1959年到1960年的冬天,毛泽东把彭德怀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这段话之后,原来还有三大段文字,相当于一页的内容,全部神秘失踪了。即便按照罗斯·特里尔的英文老版本,也不是到这个地方就结束的。
原来这个“台版”是假货,是从大陆版引进的,阉割得更厉害,连“1959年到1960年的冬天,毛泽东把彭德怀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这段话也没有。购买港台版书一定要汲取教训,非本土翻译出版,从宫里来的,千万要杜绝。
第二篇:毛泽东传推荐
毛泽东传读后感
——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伟人
我一直都很喜欢读名人传,我一直都觉得我无法生活在那个时代,无法和我崇拜的人进行交流,那么我希望我可以通过书本来加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像解剖麻雀一样观察他们的人生。我一直都觉得有些时候一个人的心态性格与品行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那么在跟随书本走完他们的一生我会不会能找到成功在不同的时代的共同东西。
《毛泽东传》中外有很多版本,谈到毛泽东传很多人都推荐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罗斯特里尔的,我觉得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所描写的并或许有客观的地方但有失偏颇,且偏激的语言很多所以我认为要想真实了解他的一生不如选择蒋建农编的。
这本书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书上也写了晚年毛泽东犯的一些错误,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失误。书的十一个小标题将书分为11个小部分,我认为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诉了毛主席青年时期参加建党的经过和在革命初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一部分中可以充分看出毛泽东为理想奋斗的韧劲,和对革命理想的坚持,第二部分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正式确立,并且在“左”的错误发生后,毛主席站了出来将中国带上了正确的道路挽救中国于水火之间,正式形成以毛为中心的政治核心队伍。第三部分就是在建国后毛主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有其伟大的开端,也有颇受诟病的“大跃进”与“文革”。
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去读毛泽东传,他们认为那是上个年代的事情了,许多东西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没有用了,但是读完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在书中你会被那个在湖南生活着的努力坚韧的少年所感动,会因为那个点燃理想呼吁革命的青年而燃起斗志,会去崇拜那个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毛主席,会为那个垂垂老矣但仍心念中国的老者而留下泪水。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你自己的灵魂收到了熏陶,似乎也随着毛泽东走完了他的一生,被他所感染,有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动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了。
在这本书中我首推的部分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那个部分,很多人都说在第一部分可以学到他青年时期的种种品质,在第二部分可以了解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的战斗过程那么第三部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很喜欢也很认同一句话,那就是“守江山要比打江山难”或许很多人都认为“文革”和“大跃进”就足以抹杀毛泽东在建国后影响那就错了,而且大错特错抹杀毛泽东的名字也就没有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极端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地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导弹、人造卫星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不仅是现代中国革命之父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我认为在这一部分中毛泽东个人出色的战略眼光是值得你思考与学习一生的东西。我常常想在建国后外国对我国有着很严重的歧视,因为我们经济实力的落后而瞧不起我,毛主席如此骄傲的一个人,一个心装中国的一个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呢?他必定希望中国尽快强大起来,他希望中国一夜之间强大,所以他提出“大跃进”的口号,就像是我们的母亲在外边发现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学习好回来必定要加大学习量一样,只是因为他是一位国家领导人,中国不允许他错了。在这一部分中你会发现一个在暮年仍雄心不已的毛泽东。我很认同巴基斯坦国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使同时代的人物显得渺小。看毛泽东传,不是迷信他的伟大,而是通过传记把其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活中人,这样才能从内心中与名人平起平坐。
第三篇: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
姓 名:李 飞 学 号:20091510112 专 业:行政管理一班 院 系:新法学院(原政管)
凡 人
· ———伟领 人悟· 伟人 神风采之多面的毛泽东
【书 名】《毛泽东传》
【作 者】(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 译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梗 概】该书认真的仔细的从毛泽东一生从求知的少年时代到奋斗的中年时代的再到辉煌的老年时代的光辉的一生。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毛泽东传》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毛泽东传记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人物的情景分析更是出神入化,引导读者去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展现了这位带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别样的人生。
凡人.伟人.神
———领悟伟人风采之多面的毛泽东
在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史似乎从来不缺少独领一时风骚的伟人,上述秦皇汉武、下数明皇清主其文韬武略无不让人称赞,可是却没有一位可以像毛泽东这样让一个受百年欺辱的民族屹立起来。中华民族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庄严的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奇人我们后人又有着太多的品评、太多的认识。有的人说他是时势造英雄的凡人,也有的人说他是几千年难遇的伟人巨匠,还有的人说他的他的作为让我们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他是拥有雄才大略的神人,不管怎么说读了《毛泽东传》后对于这样一个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人有了多方面的认识。
一、不管毛泽东多么伟大他首先是个“凡人”
在人们的视野中,政治和文化的沙滩不会淹没特殊人物的光泽。读完《毛泽东传》,我仿佛梦回20世纪,走进了那个时代,发现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而不是概念上的毛泽东,更不是神化的毛泽东。其实,毛泽东绝非那种天生的伟大领袖。在1911年,他对中国的前途还充满了不成熟的憧憬,这位18岁的湖南青年设想的中央政府竟然是:孙中山做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则是外交部长。即便在他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投身革命后,在政治上也是几起几落,饱尝失败的滋味。而且,毛泽东长期未能赢得共产主义革命的中心——莫斯科的信任;在斯大林的眼里,毛泽东只是一个“麦淇淋式的马克思主义者”,红皮白心,够不上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在私生活上,毛泽东极富人情味、幽默感,极具人格魅力。这可以从如下细节获知:参加党的一大时,饭馆吃饭,别人让服务员打扫桌面,而毛泽东则直接用衣袖擦拭桌面;毛泽东年轻时,去拜访朋友,而这个朋友则嘱咐下人到时常买菜,具体到菜的价格,毛泽东则挥袖而去;甚至还有擦脸与擦脚的毛巾混用的状况„„所有这些,都说明,毛泽东并不注意生活细节,更鄙视那种为生活琐事而斤斤计较的人,从而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注入到自己所关注的事业中去。真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去,所以才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着正确而深刻的理解。毛泽东是个爱读书的凡人,现在说毛泽东只读资治通鉴不读现代着作完全是污蔑。毛泽东读了大量西方当时包括马列主义的主要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军事着作,几乎没有什么遗漏。而且大量阅读都是为指导革命时阅读的,虽说不上是“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也确实是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而且他还总结出: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正是这种爱读书勤思考、还有心系一处的探索使得毛泽东成长为带领全国人民建立红色政权的伟人。
二、“支配了一个需要‘超人’的时代”的伟人
如果真要追根溯源,探寻历史的真相,只有返回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也惟有在这样的国度里,才可能产生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富有魅力的革命家,他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是乌托邦理论的一支插曲,而是对中国社会的重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毛泽东作为一位管理者比作为一位传统观念的反叛者、导师和斗士远为逊色,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过失,但这位魅力超群的政治家“支配了一个需要‘超人’的时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如果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那么毛泽东将被视为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奠基人。
他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几乎使他成了一位预言家。他几乎总能在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的命运困惑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时刻,他如同上帝般的预言准确而清晰的指示着中国革命的方向,振奋着人民的精神。当在中国革命的初期,共产党的军队还被称之为流寇,中国革命笼罩在一片低迷悲观的氛围时,他的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这一极负浪漫色彩的大胆预言,充分展现他对中国革命的信心和远见。当日本人彻底投降后,有着美国人的支持和全副美式装备的蒋委员长,终于腾出手来,信心十足的要在三个月之内消灭共产党时,其首要目标直指延安,面对来势汹汹、势力悬殊的国民党军队,尽管广大官兵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他却审时度势,作出了撤离延安的英明决定,他象一位闲庭信步的哲人一样,向他依依不舍的老乡和战士们发出了这样的预言“多则两三年,少则一两年,我们就会回来的,因为我们这不是败退,而是主动撤离,这样的撤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回。”很快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军队就如同决口的黄河之水,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从中国的东北退到华北既而长江以南,速度之快,连蒋委员长幕后的山姆大叔也惊诧不已,而至大惑不解。
毛泽东以他超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党魂、军魂、民族之魂。如果说“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创下的是华夏一统的千秋伟业;而毛泽东则是让这个自鸦片战争百年来受尽屈辱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了世界的民族之林。他以他特有的那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魄和民族自豪感,在国际时局风云变换的冷战时期,领导着积贫积弱的新中国,敢于向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挑战。当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大兵以急行军式的速度越过三八线,将朝鲜金日成的人民军逼到几近鸭绿江边时,在全世界人的眼里,这已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有如今天的海湾战争。然而,此时的毛泽东却以他非凡的胆略和远见,向美国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面对着警告,麦克阿瑟这位美国的五星上将、联军总司令对此却嗤之以鼻的说“如果中共军队胆敢加入,那朝鲜战场将变成屠宰场”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将傲慢的美国大兵赶回了三八线以南,并让他们为此付出了将近四十万士兵生命的惨重代价,这是美国对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阿瑟这位满身星光的美国人民心中的二战英雄,为此终未能保住晚节,黯然退场。
毛泽东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是丰碑,很少有人能超越的。毛泽东的书法,如行云流水,而且又遒劲有力;毛泽东的文学成就,更是很少能有人能媲美,那首《沁园春·雪》足以傲视群峰;毛泽东在思想哲学界的成就,尤其《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名作,更是影响着全世界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在调查研究方面《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理论要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关于工商业政策》等。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百年难遇的奇才。
三、“神人”其实是一种信仰
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三个字再也不代表一个个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自由的信仰。有的人把毛泽东当神来对待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某种方面上来讲他确实是我们的指明灯,是我们思想上的开路人,说他是神是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肯定,对中国未来的选择的路的肯定。
其实,把一个人分成毫无联系的三方面来说是不具体的,在凡人的特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其中透漏出的伟人的气息,当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时谁不怀疑这是一位神人呢!总之,毛主席是我们值得敬仰的伟大领袖,是使我们不断向着共产主义奋斗的太阳——指引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前进!
第四篇:《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很久没有看人物传记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但很多的时候,要眼观土木类的书,手摸工作中的活儿,还要平凡生活每一天。时间,如沙漏流逝,不可追忆。人在空闲时,在闲暇中拾起书本,安静的心竟能读得进这种人物传记的书,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毛泽东,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他创建了新中国;他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得苦难历史„„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小山村里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当时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败落。毛泽东虽然出生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但他从小酷爱读书,整天背着一本《水浒传》。当毛泽东到了11岁的时候,他父亲逼着他耕地、抬粪便,可是毛泽东不甘罢休,在干完活之后躲在墙角里继续看书!毛泽东的父亲就曾经大骂他是“懒而无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农民眼中,田地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也感觉到那时的毛泽东是一个极为叛逆的少年。生长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不爱田地,却对知识那么渴望。少年时代的不断阅读,对毛泽东的文化知识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间有句话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中国的古语,毛泽东都没有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当年老毛同志要是没有读水浒和三国,那么,他就不可能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活动中有那么卓越的表现,那么,中国就不是今天这么强大的中国了。后来,毛泽东自己私下攒钱最后离开家到外面闯荡。正是他的独自出外闯荡,让他看到了人们的苦难生活,于是她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想拯救中国这条巨龙!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被他种精神所感动,少年的毛泽东便关注国家的兴亡!读完毛泽东传,给我留下最深刻映像的就是毛泽东那种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精神。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精神吧!现在很多人择业都是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赚很多的钱,才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似乎我们已经没有以前毛泽东时代人们的那种纯朴的念头了,要精忠报国,要为国捐躯„„或许人们都觉得只有乱世才能出现毛泽东那样的英雄,只有乱世才需要毛泽东那样的英雄。
可我觉得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已经失去一次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了。现在中国正在不断地建设着,在不断地壮大,这时候正需要我们,我们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我记得书上还提到毛泽东给他儿子写信,他在信中曾经提到: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你们年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只有科学是真学问。这时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忠告,也是一个伟人对天下发、所有年轻人的忠告。只有科学是真学问。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追求完善自我,当然他晚年也有错误的时候,但是他脑袋中的科学还是帮助他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我们这些年轻人总是知道的少,想说的却很多。政治理论知道的不多,却总想对当今的政治好好的评论一番。没有科学知识垫底,我们说的都是不成熟,不客观 的。只有科学是真学问。
我还记得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回来后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当时,老毛同志是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件事说的。但是,这句话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不可能一直都走平平坦坦的路,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事情。永远都会有困难在我们的面前,困难不会因为我们不希望他们出现而消失不见。而仅仅只有接受困难的观念还是永远不够的,老毛说孩子们,你们要随时做好准备。随时做好准备,不是你想着我要准备我要准备你就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老毛说话是很有逻辑的。他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小兔崽子们,你们要多向自然科学学习,不要天天谈什么政治,没有知识,你们什么都干不成,不要以为你爹我能用政治上的权力帮你们解决问题。即使我想,人民也是不会允许的。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像毛泽东这么会思考的人,他对儿子的教育都是金玉良言呀!我们要偷偷的学过来。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你才能好好的准备迎接困难。以前没有好好念书的孩子们,你们现在就要努力了。不然就来不及了。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
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我曾游览过很多的山川河流,如黄山、华山,娥眉山,泰山黄河,长江,洞庭湖,黄河长江乌江的源头,此时我联想毛主席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又是,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华山。踏遍华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天外飞来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苦着,一个似乎有迹可寻又无法琢磨的统治者,就象他与周总理的关系,雾里看花,终将是猜测而已。
我读《毛泽东传》,想到山的精神,想到安静的心绪。于是,我想,在烦躁时,应该去看山去看水,而不是在无人的地方高喊。正看侧看左看右看大山,我要攀于顶峰站在高岗,最近距离地感受大山河流带来的有着生机与乐趣的安静。享受安静,才不会大步地退却。而毛主席以前,都是依山傍水生活着,超越着自我。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房有一块块墙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们一边跳着山 羊,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爸爸的书柜中曾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在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黑色的铅字,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儿时的记忆最珍贵,也许,让小孩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
每一部传记的结语,都值得自己反复品读。我认为那是作品的精华。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传统意识、大写的自我、人际竞争、健康状况等,都影响着我们的毛主席的人生,同样反作用于我们大中国。《论持久战》:对手都折服的时代鸿篇。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超人,更是丰碑。这几天虽然秋高气爽,但我或多或少地走近了这一历史伟人,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慨,心中的那团火在无尽的荒原„„
第五篇:毛泽东传观后感
[毛泽东传观后感]毛主席是湖南韶山人,毛泽东传观后感。韶山是我在小学读书时就很向往的地方之一,去年中央要求我们党员要接受党的先进性教育,我有幸作为一名党员,随团去了湖南的很多地方,我去了韶山,主席故居,毛氏祠堂,主席广场,还有就是文明世界的滴水洞,看了这些更加激起我对毛主席的深厚的感情,同样,也深知他给国家带来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毛主席他是一个人,不是神。作为一个人那里会不犯错误。、在这里我也要说到,我在主席的家乡所看到的一些不可肆意的事情,主席已经去世多年,他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伟人,而不是什么神,我明白湖南人民对主席的感情很深但我们也不差啊!主席本就是无神论者,可现在我想是表示有些不妥?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我曾游览过很多的山川河流,如黄山、华山,娥眉山,泰山黄河,长江,洞庭湖,黄河长江乌江的源头,此时我联想毛主席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又是,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华山。踏遍华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天外飞来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苦着,一个似乎有迹可寻又无法琢磨的统治者,就象他与周总理的关系,雾里看花,终将是猜测而已。我读《毛泽东传》,想到山的精神,想到安静的心绪。于是,我想,在烦躁时,应该去看山去看水,而不是在无人的地方高喊。正看侧看左看右看大山,我要攀于顶峰站在高岗,最近距离地感受大山河流带来的有着生机与乐趣的安静。享受安静,才不会大步地退却。而毛主席以前,都是依山傍水生活着,超越着自我。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房有一块块墙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们一边跳着山羊,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爸爸的书柜中曾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在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黑色的铅字,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儿时的记忆最珍贵,也许,让小孩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从毛泽东的出生说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毛泽东最为辉煌的时间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观后感《毛泽东传观后感》。◆分享好文◆毛泽东出身农民,他有着中国农民特用的品质,质朴、善良、有同情心。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父亲毛顺生克勤克俭精明强干的性格让毛泽东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的山区农家子弟性格。母亲文七妹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这对毛泽东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老师的教育则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辉煌是他这些人生中的许许多多的老师的共同作用。从一开始的私塾老师,然后到带他第一次走出农村走向更开阔的空间的贺岚冈老师,还有对他很欣赏的杨昌济,等等。他们都对毛泽东以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然后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人为的影响,使毛泽东形成了许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可以说决定了他的成功。首先毛泽东是有很强的反抗意识的最开始就用在与他父亲毛顺生的对抗中,他成功的反抗了他父亲为他包办的婚姻,虽然这使得一个女人痛苦了一生。然后就是他与社会中的不公平待遇做斗争领导了安源罢工等,然后是同反革命的斗争,同国民党的斗争,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一部同旧思想不公平斗争的史书。善于学习也是他美好品质中的重要的一条,他一九○八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了毛泽东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在当兵期间,他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把每月七元的军饷大多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了解时事政治。他读报读得十分认真,以后成为他一生的习惯。湖南省立图书馆他废寝忘食的读了许多中外书籍,等等,这些都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强的意志也是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他与杨开慧的感情甚笃,对儿子毛岸英寄予深厚的感情,但他们先后离世这对毛泽东的打击可以说是巨大的。在革命的过程中挫折时刻存在,中国共产党被镇压,革命开展不下去,反围剿失利,被党内的一些不怀好意者打压等等。伟大者之所以伟大不光他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伟大,而在于他他能坚持下去。坚强者才是这豪杰。还有过人的胆识,机敏的才智,善于发现问题的根结,善于总结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勇于承认错误,等等。这些会先天或后天被赋予的美好品质无疑成就了毛泽东,让他站在了某一的历史制高点。读过毛泽东传后我一直在想是那些因素使他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一代伟人。有一次我同学让我陪他去上第一师范,我问她去的原因她说她这段时间太过颓废要去找些激情。现在想来热情也是支持他一直走下去的动力吧。对人民的责任感是他的原动力。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但我们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的有几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有几个,一直不断学习并完善自己的有几个。我们不求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最起码的关注还是要有的吧。努力学习不要再荒废时间,更不要有一天被时间给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