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

时间:2019-05-14 17: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

第一篇: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

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

摘 要:现化教育理论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耗散结构。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培训是目标明确的特殊课堂,本文结合中职学生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图形图像处理项目的培训具体过程,将培训项目内容进行整合、培训深度进行阶段性规划,做出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技能竞赛培训系统;耗散结构理论;中职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56-02

一、引言

耗散结构理论于1969年由比利时著名的科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现在已有许多文章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樊茹婷、粟智等在文献[1]中从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系统的论证了一般意义上课堂教学耗散结构的实现途径。齐荣观在文献[2]中提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具体途径。笔者在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图形图像处理项目)培训过程中,发现整个培训的过程非常符合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从培训的进展过程来看,可构建如下的模型:

在模型中,每一层代表学生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级别,一般中职学生在学习软件时都只能达到底层次的水平级,老师在教的时候一般都是注重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些习惯的养成,如果这种学习方式的平衡不被打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注重对软件熟悉,和完成一些书本中指定的案例,达到不参加技能竞赛的高要求。在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引入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体系,当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教师要能引入外部的一些条件因素去打破平衡,修改目标,这样学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自适应过程来构建新的平衡,学生的能力也自然就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在教师主导远离平衡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合的刺激,让熵的积累到足以打破系统的平衡,因为当系统达到一定的平衡时,线性的变化很难改变这种平衡的状态,通过教师主导的与外界较强能量交换更有利于打破平衡态,以达到新的较高水平的平衡。

二、构建开放的培训体系

系统的开放就是系统中因子的开放,技能竞赛的培训体系中,教师、学生和培训项目是三个重要的因子,他们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当中,并且受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当这些因子处于平衡的体系时,熵的累积没有打破阀值时,平衡态会保持下去,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就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只有开放的培训体系,才能让这些因子从外界环境中交换更多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熵来打破这种平衡。

(一)教师所拥有的信息和教学方法要对环境开放。

教师在培训中所起到的是引导学生进步的作用,要正确的指引,首先就得知道正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加强主动对各类平台所介绍的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从网络平台寻求最新的相关信息。笔者在进行计算机技能竞赛图形图像处理项目培训时,努力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新的效果或者惯用技法行探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完善,做出独立的判断。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要在环境中不断适应和改变。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如果还局限于教材是一定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的,教材里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会比现行的技术理念的发展滞后几年,学生一定要有从网络平台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图形图像处理就要注意了解社会新闻和有影响的平面广告内容,掌握时代的流行节奏。同时在诊断,选拔,训练,评价的各个环节及时将数据放在网上的空间,引领学生关注不同的平面设计论坛,让学生习惯在网络上找资料,上传作品,取得信息等,学生也可以逐步发现自己的成长,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这个过程中辅导的教师要根据培训的计划做好宏观的调控,适时做好月计划,周计划及每天的计划,保证培训的进度。

(三)培训的内容要溶入政治、文化、艺术和社会各类元素。

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要注意学习内容与社会的联系,比如一般教材上经典的素材内容与当前的时代脉搏不太同步,在学习过程中用此内素材进行训练就会让人觉得缺少生气,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从各类媒体接触到很多信息,如果我们在选择创作题材时能与热点话题靠近,溶入政治、文化、艺术等元素,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中大众的审美,以更好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养成更好的创作习惯,形成自己对社会的独特理解。这一点在培训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所有参赛的选手在基本技能方面都是相对优秀的,要想脱颖而出,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了,培训中作品的欣赏和审美,主题思想的表达及提炼,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画面构图,版式设计这些方面学习时注重与政治、文化、艺术和社会各类元素的结合。

三、远离平衡态

笔者在对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中图像处理项目进行培训中,感觉到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有明显层次感。首先是通过第一阶段的常规学习,基本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S、CDR、AI)的各功能,学习一般是通过讲解菜单中各个部分的作用,然后跟着教师做一些设计项目来熟悉软件环境。第二层是指定作品完成实践,教师布置一些作业,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作业,体会软件完成设计任务的效果,学生达到的水平高度是对软件能实现设计效果有了整体的把握,也就是就知道软件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做成什么。第三层是给定素材的创意,这一阶段必须把技能中容入自己的想法,要懂得自己设计的东西不光是要好看,还要有思想,知道用平面设计作品来表达你想要说的话。最后一个层次艺术+技术+文化的创意,当你的作品能够说话时,就要通过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让作品说出的话能打动人,能与现实相关联,能让人读懂。

这四个层次是一个渐近式的过程,当学生达到一个较低的层次时,如果教师没能把握教的节奏,不引入新的刺激,学生的能力就会限制在这个层次上,达到一个平衡,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要求学生对软件有好的掌握,一直都是通过一些举例让学生跟着学,虽然学生学得越久,对软件会有更加熟悉,但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平衡,就很难在能力上有大的突破。要突破学生从“制作”到“设计”的壁垒,就要让学习的状态远离平衡。

四、非线性的涨落

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从“制作员”到“设计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线性的变化所能达到的就是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寻求新的突破,非线性的变化能在打破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达一个高水平的平衡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培训时要注重培训的节奏,适时做出训练任务和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更快让学生实现较高水平目标,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攀茹婷,粟智.课堂教学耗散结构观[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2】齐荣观.耗散结构观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系统的建构[J].红河学院学报.2010(2)

【3】张相学.非线性教学:教学研究新视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4】黄思群.Photoshop技能竞赛培训机制探究[J].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第二篇:广东开放大学中职教育2013年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广东开放大学中职教育2013年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日期:2013年12月11日 11:13:30

【广东开大 附属职校报道】12月5日,由广东开放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主办、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承办的“2013年‘联通杯’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在佛山广播电视大学隆重举行。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孙平、附属职业技术学校罗鉴棠校长、李鹏程副校长、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伍少德校长、广东开放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邱炳城副教授作为竞赛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出席了竞赛开幕式。来自珠海分校、佛山分校、江门分校、茂名分校、阳江分校、开平分校、阳春分校、怀集分校、遂溪分校、佛冈分校的69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

本次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进行。经过“Office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技术”五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最终,佛山分校获得了团体第一名,江门分校、茂名分校分获团体第二、三名。

此次竞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汇报,也是各分校老师们教学成果的展示。通过此次竞赛,促进了我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使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引发的思考

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引发的思考

摘要: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目标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天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就业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不是纸上谈兵之事,需要有教学环境和师资等作支撑,本文从从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技能;资源

一、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训练的现状

1、计算机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硬件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学校办学资金紧张,给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带来诸多麻烦,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简陋和陈旧,无专门的电教楼、信息化办公中心,没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等,普遍存在计算机设备陈旧、配臵比较老化、数量严重不足。在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小企业网络配臵与管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操作时显得有些盲从,多数情况下只好将专业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程来教学,从根本上不能合理解决好理论教学同实训操作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的理论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课程教学,然而,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不够健全,加之一些学校计算机设备没有连接互联网等问题,理论教学还离不开一张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等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学校一把手领导而言,很想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程搞好,但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资金困惑。

2、软件资源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的软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犹如人的双臂,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支撑,是根本不能发挥其最大有效作用的。然而,在多数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软件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而言,它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学校在配臵计算机设备时,往往是电脑公司利用克隆软件来安装的操作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致系统运行出现不稳定现象。由于正版软件价格高昂,加之学校大多数分管领导对隐形的教学“软件”不懂,倘若微机室出现系统崩溃时,使得计算机维护员只能利用一些价格低廉、运行效果较差的软件加以维护。就网络安全而言,大多数农村中职学校几乎都是利用免费杀毒软件来予以杀毒,甚至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和运行超过了试用期后,只好重新下载安装,再使用,这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3、管理不够严谨,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 农村中职学校设备资源短缺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有的学校因领导不重视,没有深入一线调查了解信息技术设备设施资源需求问题,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如某校某专业开设了5个教学班,其中有4个班安排了两节信息技术上机课,而另外有1个班仅仅安排了1节上机课,从表面上看显得有些不公平。可是,深入课程表一看,竟然出现有些天的上机课程安排比较少的情况。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何不考虑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呢?

4、课程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作为农村中职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是差生或是中考落榜生,这些学生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因信息技术课程没有正式纳入中考学科要求予以考核,多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很少讲课,学生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也只是皮毛,加之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得中职教学徘徊无以进。在课程安排上,学校仅仅考虑了学科课程设臵,而没有考虑到具体学科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一些学校安排两个学期教学,一些学校安排一个学期教学。作为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而言,针对农村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象的,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很难的。

5、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农村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高,专业化教师相对短缺,一些教师没有经过正规化的训练便加入了专业教师队伍行业,只有少部分教师能担当起专业课程的指导和学科教学,由于学校管理不够严谨,导致一些教师在自身岗位工作上不够敬业,如不备课或很少备课、不批改作业或很少批改作业、不参加教研活动或很少参加教研活动等,有的老师坐着上课,甚至课堂上还有不时抽烟的现象,一些教师为教书而教书。基于这样的现状,导致部分学生形成懒惰不好学而退学的现象。

6、业余时间尚未对学生开放计算机教室,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社会实践能力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低

作为农村中职学校,大多数生源都是来自本县市,而且农村学生居多,这些学生几乎都是初中的学困生或是中考落榜生,他们抱着“学习技能”的理想和信念进校,可是到校后深感落差较大,成天接受的是过多的文化理论教学,业余时间没有时间去接触计算机,仅凭一周微不足道的几节上机课很难以达到自身的专业需求,使得专业技能学得不够好。

7、图书室、阅览室不够健全,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农村中职学校缺乏统一规范的图书室、阅览室,甚至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仅凭一天的几节课,学生感到无聊,没有适合自身的事情可做,想参阅一本工具书或专业书,只有进城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报刊、杂志可阅,就连社会热点新闻也不知道。这给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带来困难,不能发挥图书室和阅览室的辅助功能作用,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8、计算机专业教材选择不够合理,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教材的选用上,有的计算机专业教材比较老化,有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存在逻辑错误或排版错误,导致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如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与案例---Photoshop CS2》一书,有的学校选用的还是2008年7月第1版教材,这一教材所涉及的软件、案例等趋于老化。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 office 2007)》一书,个别章节因排版有误(存在错别字等),不利于教学,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9、计算机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 农村中职学校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基于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评价机制上,基本上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有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严格按照学生平时表现,每个月进行平时成绩评定,期末汇总出平时总评成绩。对于期末考试,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采取理论考试同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得出期末考试总评成绩。最后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得出最终的学科成绩。然而,由于个别教师的随意性,平时成绩只是一个大概,期末考试成绩也是一个大概,最后得出的总评成绩就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表现。

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策略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 根据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现实表现,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应当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计算机学科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应当根据《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管“教”的同时真正落实做到管“道”,合理引领学生通过教材、工具书、书店、报刊、杂志等认真学习好文化理论知识。

2、健全计算机学科实训室,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阵地,应当在争取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齐心协力、通力配合,完善计算机技能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如计算机网络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等,为学生技能实训提供活动场所。

3、科学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技能训练 学校教务部门应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有的放矢,符合专业发展要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考虑理论与实训的有机结合,用更多的实训操作技能训练来检验文化理论知识的原理,进而达到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4、建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科学评价考核机制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要寻求一种能够定量地评价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法比较困难。建议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借鉴英语考级方法,对信息技术学科采取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基于职业学生特点,可以适当考虑较小比例的平时表现成绩,最后合成总评成绩,达到条件者,所修课程即为合格。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考核机制,有利于学校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5、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敬业精神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功。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可以通过考察、调研、学习、深造等方式,通过学科课程专业资格考核合格之后,再加入到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岗位之中,进而强化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作为教师职业而言,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待遇。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和团队建设,建立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把教书育人,寓教于乐作为自己真正的职业,把农村中职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6、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科教学研究,提升学科科研水平作为课程实施者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而言,应当积极争取学校的教学科研经费,加强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如组织计算机学科课堂听课、说课、评课、赛课,计算机技能训练,计算机学科教学交流,开展积极有效的网络教研等,提升学科教学研究水平。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

在“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的感召下,职业学校应当以计算机技能大赛为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大赛活动。如全国及各省市组织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全国过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赛等,通过大赛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大赛中提高自身学习计算机技能的能力。

总之,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取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农村职业学校计算机学科专业教育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学以致用,当前存在的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第四篇:2017年智能微电网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理论题库

1、为什么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内不允许安装熔断器?

答:1)熔断器的熔件是电路中的薄弱元件,容易断路,从而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在运行中的开路;2)引起二次感应电势增大,危及人身、设备安全;3)铁芯内磁通剧增,引起铁芯损耗增大,严重发热烧毁电流互感器;4)铁芯剩磁过大,使电流互感器误差增大。

2、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答:1)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2)提升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3)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4)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5)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6)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7)提升电工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

3.智能微电网的技术优点。

答:1)采用数字化的故障指示器技术,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并且免维护;

2)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架空线路的接地暂态电流,结合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接地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3)无线通讯终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和后备大容量免维护锂电池,确保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数据通讯畅通无阻;

4)主站SCADA系统可以实时对现场的数字化故障指示器和电动开关进行“四遥”(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和参数读写操作;

5)显示线路电流、电压变化曲线; 6)SOE记录;

7)采用短距离无线调频通讯进行本地组网,然后再通过中国移动GPRS与主站通讯,维护方便; 8)带电装卸,不用停电;

9)主站软件采用电力SCADA组态软件,易学易用,功能强大; 10)主站硬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运行可靠,防死机,运行寿命长。

4.什么是微电网的“黑启动”?

答:是指整个微电网电力系统因故障停运后,系统全部停电(不排除孤立小电网仍维持运行),处于全“黑”状态,系统能不依赖别的网络帮助,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装置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装置,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微电网电力系统的恢复。

5、微电网对电网的影响和灵活性方面提出的“即插即用”指的是什么?

答:1)当大电网中存在多个微电网的时候,微电网对大电网能够即插即用

2)微电网内部的不同分布式电源对微电网能够即插即用。

6、什么是孤岛效应?孤岛效应有哪些危害?

答:孤岛效应是指并入公共电网中的发电装置,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这个发电装置却不能检测到或根本没有相应检测手段,仍然向公共电网馈送电量的现象。

孤岛效应的危害有:

1)危害电力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影响配电系统上的保护开关动作程序;

3)孤岛区域所发生的供电电压与频率的不稳定性质会对用电设备带来破坏; 4)当供电恢复时造成的电压相位不同步将会产生浪涌电流,可能会引起再 次跳闸或对发电系统、负载和供电系统带来损坏;

5)并网发电系统因单相供电而造成系统三相负载的缺相问题。

7、画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结构图。

8、什么是反孤岛防护措施?

答:通过改变分布式发电输出与负荷之间的功率平衡,扰动其输出的电压与频率,引起过压、欠压或过频、欠频率保护动作,能够破坏其孤岛运行的技术手段。

9、什么是逆功率保护?

答:不可逆并网系统中基本为用户侧自备式电源系统,自发自用,正常不向电网馈电。如果检测到用户侧向电网倒送电,切断并网开关以防止用户发电装置向电网馈电,它是保证电网品质的重要手段。

10、分布式发电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1)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各电站相互独立,用户由于可以自行控制,不会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所以安全可靠性比较高。

2)分布式发电可以弥补大电网安全稳定性的不足,在意外灾害发生时继续供电,已成为集中供电方式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

3)可对区域电力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非常适合向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或商业区的居民供电,可大大减小环保压力。4)分布式发电的输配电损耗很低,甚至没有,无需建配电站,可降低或避免附加的输配电成本,同时土建和安装成本低。

5)可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如用于重要集会或庆典的移动分散式发电车。6)调峰性能好,操作简单,由于参与运行的系统少,启停快速,便于实现全 自动。

11、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哪些显著特点?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智能电网显著特点体现在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12、中国微电网重要特征包括哪些?

答:1)支持多种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2)快速隔离,对大电网无影响;

3)可并网或孤网运行、即插即用、无缝切换; 4)具有储能系统,支持削峰填谷; 5)高可靠性供电,安全、稳定微电网; 6)具有高效能源管理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7)支持多级微电网;

8)适应中国现有的电力管理体制。

13、什么是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答:离网光伏发电系统适用没有并网或并网电力不稳定的地区,离网光伏系统通常由太阳能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和支架系统组成。他们产生直流电源可直接通过白天或储存在蓄电池组中,用于在夜间或在多云或下雨的日子提供电力。

14、简述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区别。

答:离网光伏电系统是把太阳能发电储存到蓄电池,然后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家用的220V电压。并网电站从名字也能大概理解,它指的是和市电连接在一起,并网光伏发电站没有电能储存装置,直接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国家电网需要的电压要求,并优先供家庭使用,家庭用不完的电可以卖给国家。目前国家政策支持,正在大力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家庭光伏发电站只要发电,都会有国家补贴。不过并网的话要先跟当地国家电网部门申请。

15、什么是微电网?

答: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16、请阐述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居民并网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居民屋顶,系统与电网连接,共同承担供电任务。组件在阳光辐射量达到发电要求情况下,系统中的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直接为居民家庭负载进行供电,不足部分由市电进行补充供给,而光伏发电量如大于居民家庭用电消耗量,则剩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发电系统的持有人也可选择直接将光伏系统所发电量全部并入电网。而在太阳能辐射量无法达到系统所需的发电要求的情况下,居民家庭负载所需的用电则全部由电网直接供给。

17、请阐述离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居民离网发电系统与居民并网发电系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不同的是离网系统的电力不传送到公共电网而直接被负载消耗。考虑到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如白天可以发电而晚上不发电,晴天发电量好阴雨天气发电量少或者不发电,居民离网发电系统需与配备蓄电池(组)。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以及蓄电池(组)组成。

18、简述微电网的构成。

答:微电网由分布式发电(DG)、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四部分组成,微电网对外是一个整体,通过一个公共连接点与电网相连。

19、一个典型的微电网三层控制方案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最上层称作配电网调度层,从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角度协调调度微电网,微电网接受上级配电网的调节控制命令。中间层称作集中控制层,对DG发电功率和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制定运行计划,根据采集电流、电压、功率等信息,对运行计划实时调整,控制各DG、负荷和储能装置的启停,保证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在微电网并网运行时,优化微电网运行,实现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在微电网离网运行时,调节分布电源出力和各类负荷的用电情况,实现微电网的稳态安全运行。下层称作就地控制层,负责执行微电网各DG调节、储能充放电控制和负荷控制。

20、微电网有几种运行状态?简述其原理。

答:微电网运行分为并网运行和离网(孤岛)运行两种状态。

并网运行就是微电网与公用大电网相连,与主网配电系统进行电能交换。离网(孤岛)运行就是在电网故障或计划需要时,与主网配电系统断开,由分布式发电(DG)、储能装置和负荷构成的运行方式。

21、直流微电网和交流微电网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答:直流微电网是指采用直流母线构成的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优点: 1)由于DG的控制只取决于直流电压,直流微电网的DG较易协同运行。2)DG和负荷的波动由储能装置在直流侧补偿。

3)与交流微电网相比,控制容易实现,不需考虑各DG间同步问题,环流抑制更具有优势。

直流微电网缺点:常用用电负荷为交流负荷,需要通过逆变装置给交流用电负荷供电。

交流微电网是指采用交流母线构成的微电网,交流母线通过公共连接点(PCC)断路器控制,实现微电网并网运行与离网运行。

交流微电网优点:采用交流母线与电网相连,符合交流用电情况,交流用电负荷不需要专门的逆变装置。

交流微电网缺点:微电网控制运行较难。

22、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的基本控制方法包括哪几种?

答:1)恒压/恒频控制,又称V/f控制;

2)恒功率控制,又称PQ控制; 3)下垂控制,又称Droop控制。

23、逆变器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

答:逆变器是作为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接口,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控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4、根据DG电源类型不同,其接入分哪几种情况?

答:1)直流电源:这类电源有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直流风机等,发出的是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并网。

2)交-直-交电源:这类电源有交流风机、单轴微型燃气轮机等,发出的是非工频交流电,需要先将交流电整流后再逆变并网接入。3)交流电源:这类电源有异步风机、小型同步发电机等,发出的是稳定的工频交流电,不通过电力电子装置逆变器直接并网。

25、简述什么是智能微电网?

答:智能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的独立系统,是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它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装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26、微电网的谐波治理技术有哪几种?

答:并网逆变器无源滤波技术、并网逆变器有源滤波技术、单独配置的滤波技术。

27、微电网能量管理的内容。

答:微电网能量管理对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包括分布式发电与储能)和负荷进行预测,在微电网并网运行、离网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根据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特征,对内部的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负荷进行优化控制,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微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

28、微电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实时监控类:包括微电网SCADA、分布式发电实时监控。

2)业务管理类:包括微电网潮流(联络线潮流、DG节点潮流、负荷潮流)、DG发电预测、DG发电控制及功率平衡控制等。

3)分析决策类:微电网能源优化调度等。

29、智能电表的功能。

答:1)基本计量功能

2)具备阶梯电价、预付费及远程通断电功能、支持智能需求侧管理

3)可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电能质量和环境参量,支持智能用电服务

4)具备异常用电状况在线监测、诊断、报警及智能化处理功能,满足计量装置故障处理和在线监测需求

30、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哪几类?

答: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技能发电技术、小型水电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发电技术、小型燃汽轮机发电技术、微型燃汽轮机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

31、按照传输的电流类型来分,智能微电网分为哪几种类型?竞赛设备采用的是哪种类型的智能微电网的形式?

答:智能微电网按照母线传送的电流类型来分可以分为直流智能微电网和交流智能微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式智能微电网,竞赛设备采用的是交、直流混合智能微电网。

32、简述微电网在什么情况下运行模式由并网运行转孤网运行?

答:当市电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频率下降超出标准时,微网从并网运行模式解列为孤网运行模式;同时进入孤网运行模式,按照孤网运行模式利用储能系统稳压稳频。

33、有一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包含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种分布式电源及蓄电池组,还包括一些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如果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处于正常状态,试分析该智能微电网系统在孤岛运行方式下如何保证分布式电源与负荷间的功率平衡?

答:当蓄电池SOC处于正常状态时,在孤岛运行模式下,当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荷所需的功率时,分布式电源输出的富余的功率将用来对蓄电池充电;当分布式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负荷所需要的功率时,蓄电池将使用存储的电能向负荷供电;同样,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若负荷增加,通过蓄电池组的放电来补充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差额,若负荷减少,则通过蓄电池组的充电来吸收分布式电源多余的电能,可见在孤岛运行方式下,无论是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还是负荷大小的波动,由于蓄电池储能装置的存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功率平衡总能快速的得到满足。智能微电网电压和频率虽小幅度波动,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各分布式电源均可稳定运行而不被切除。

34、有一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包含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种分布式电源及蓄电池组,还包括一些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如果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较高时,试分析该智能微电网系统在孤岛运行方式下如何保证分布式电源与负荷间的功率平衡?

答:当分布电源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荷耗电功率,由于蓄电池充电能力的限制,多余的功率不能被蓄电池完全吸收,智能微电网中暂态功率平衡得不到满足,会造成智能微电网频率上升,进而导致分布式电源的退出运行,以保证智能微电网的功率平衡,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行方式是在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较高且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时,智能微电网由孤岛切换到并网模式,并将多余的电力可倒送至电网。在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负荷耗电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电池组的放电来补充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差额,以达到微电网内的功率平衡。

35、智能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方式下,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或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微电网内部的功率平衡?

答:当智能微电网系统孤岛运行时,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以及负荷波动时,在蓄电池组荷电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电池组的充电来吸收多余的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电能,通过蓄电池组的放电来补充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即使是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很高,且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荷耗电功率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切除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方式来实现智能微电网的功率平衡,以保证智能微电网的稳态孤岛运行。

36、智能微电网在并运行方式下,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或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微电网内部的功率平衡?

答:智能微电网在并网运行模式下,以外电网电压和频率为参考,智能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跟随外电网波动而波动。由于分布式电源的输出采用恒功率控制,当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或负荷发生波动时,其导致的功率不平衡均由外电网来平衡。

37、智能微电网在由孤岛切换到并网运行方式时,如何来保证微电 网的平衡过渡?

答:当发生由孤岛到并网运行模式切换时,由于外电网可以看作无穷大电源,因此切换后负荷功率及蓄电池充电功率可由外电网迅速得到补充,保证孤岛到并网运行方式的平稳过渡。

38、智能微电网在由并网切换到孤岛运行方式时,如何来保证微电 网内的功率平衡?

答:智能微电网由并网切换到孤岛运行模式时,智能微电网失去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支撑作用,除了蓄电池组本身输出功率要发生变化,外电网所供应的负荷功率也将改由蓄电池组来提供,因此蓄电池组瞬间的放电能力将决定是否可以实现从并网到孤岛运行模式的平稳过渡。当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较低时,因受到蓄电池组放电能力的限制,导致智能微电网的母线频率发生瞬间跌落,从而导致分布式电源部分或全部切出微电网系统。如果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很高,瞬间放电能力能够满足切换瞬间的功率突变,分布式电源均可继续运行而不被切除。

39、智能微电网的能源管理系统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具有数据综合处理、方案制定、命令发布及与微电网并网功能,主要包括对微电源的控制、储能装置管理、负荷管理、来电自动并网、断电或故障自动进入孤岛运行的控制功能等。

1)制定、命令发布:经过通信上传的PCC点,各微电源控制器,断路器,负荷节点的各种参数,经过综合数据处理,制定微电源的投切、工作方式切换、功率输出等调节,断路器的通断等控制策略。然后把这些设定值与控制命令发送各调节装置。维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

2)微电源的控制功能:根据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命令改变微电源的工作方式,并且按照发送的设定值调节微电源的功率输出。能量管理系统检测调节电源的输出特性。当负荷需求增大时,通知微电源增加输出功率。当负荷需求减少且蓄电池充满时,则通知微电源减少输出功率或关闭某些微电源。

3)储能装置的管理:蓄电池充放电与电压、功率管理,可检测蓄电的充放电状态,并且根据系统需求对其进行充放电管理,并能控制储能装置的工作方式。以及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参与有/无功率调节。

4)负荷管理:根据检测到的负荷大小分配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以保持分布式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平衡,在微电网孤网运行时,切除一般负荷,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5)模式切换与通断控制:当检测大电网来电时,能自动地微电网由孤网运行模式过渡到并网运行模式下。当并网后发生故障且故障点在微电网外部时,通过主网与各微电网相互通信以确定故障严重程度。如超出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网可选择与主网断开,进入孤岛运行。并可实现两种运行模式的无缝转换。并根据微电网的工作状态发布微电源与断路器逻辑控制控制命令。当满足投切条件时,能量管理系统通知微电源控制器和各断路器动作,完成预定的投切操作,以减少或增加输电线路的功率,确保微电网系统的功率平衡。

40、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智能微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和定容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优化目标,设计合理的能量调度策略来实现不可控分布式电源(包括光伏、风力等)、可控分布式电源(包括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等)和储能设备的功率、容量的最优配置,优化目标的选择和能量调度策略决定了智能微电网的容量需求,是智能微电网规划设计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41、智能微电网在线监控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答:1)监测线路短路、接地、过负荷、断线、停电、盗割等,帮助电力运行人员迅速查找故障点,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扩大;

2)监测线路负荷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在计算机上显示电流变化曲线,对线路负荷情况进行分析,防患于未然;

3)监测线路电压(电场)的变化情况,在计算机上显示线路电压变化曲线,对线路绝缘情况进行分析,防患于未然;

4)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加温湿度等监测内容;

5)在有电动开关的地方,可以增加遥控、遥信功能(还需增加一个PT或太阳能操作电源箱);

6)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打印操作票。

42、依据电能储存原理的不同,储能技术可以分为几种?竞赛设备所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蓄电池?

答:物理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

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高能密度电容储能 电化学储能:铅酸蓄电池、镍氢、镍镉、锂离子 相变储能:冰蓄冷储能

竞赛设备所使用的是阀控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43、为了合理使用蓄电池,放电过程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蓄电池放电时,首先要限制供电负荷的大小,将放电电流限制在蓄电池允许的范围内;务必注意蓄电池绝对不许出现短路现象;还要采取过放保护的措施,在蓄电池的电能释放到一定程度时,电压会明显降低,这时要停止放电,防止损坏蓄电池。

44、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领域和微电网技术中的应用。

答:储能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分布式发电领域,采用储能技术解决了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用户侧平滑负荷的问题。在微电网技术中,储能技术实现了微电网的“黑启动”、电能质量调节、微电网的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控制等。

45、蓄电池在微电网中有哪些作用?

答:1)提供短时供电;在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安装一定的储能设备储存电能,能保证在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下的平稳过渡,保证系统的稳定。同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分布式电源没有电能输出(光伏发电夜间、风力发电无风等),这时就需要储能系统向系统中的用户提供短时供电。

2)电力调峰:储能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在负荷低谷时储存电源的多余电能,而在负荷高峰时回馈给智能微电网以调节功率。储能设备作为智能微电网必要的能量缓冲环节,它不仅避免了为满足峰值负荷而多安装的发电机组,同时充分利用了负荷低谷时机组的发电,避免浪费。

3)改善智能微电网电能质量

在智能微电网中针对系统故障引发的瞬时停电、电压骤升、电压骤降等问题,利用储能设备提供快速功率缓冲,吸收或补充电能,提供有功功率支撑,进行有功或无功补偿,以稳定、平滑电网电压的波动。

4)提高现有配、用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储能设备能够减小或避免配、用电设备的停电时间,改善配、用电设备的电能质量,使配、用电设备安全、经济、稳定、高效地运行。

5)与大电网并网运行,必要时向大电网提供一定的支援服务

储能设备在大电网因故障停电或因停电检修后要恢复供电时能够加速电网的黑启动过程,另外在各个智能微电网子系统频繁接入与切离大电网的过程中,储能设备通过自身的充、放电,能够使得智能微电网子系统的并网与孤岛运行之间的过渡过程变得平缓,避免了对大电网的冲击,改善了大电网的电能质量,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支援服务。

46、铅酸蓄电池组的充电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 点?

答: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主充、慢充、浮充三个阶段。

如果开始充电时电池电量很低,为了防止大电流对电池内部结构带来损害,必须用小电流开始充电,即涓流充电;如果电池电压不低,则可以直接开始采用允许的最大电流充电,即恒流充电,是主充阶段;当电池电压达到或接近充满电压时,则要开始转入恒压充电,即慢充阶段,防止出现电压过高现象;当蓄电池基本充满后,则转入浮充阶段,一方面可以使蓄电池充分补充能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蓄电池电压过高。

47、供电电压超过允许偏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1)供电距离超过合理的供电半径。

2)供电导线截面选择不当,电压损失过大。3)线路过负荷运行。

4)用电功率因数过低,无功电流大,加大了电压损失。5)冲击性负荷、非对称性负荷的影响。

6)压措施缺乏或使用不当,如变压器分头摆放位置不当等。

7)用电单位装用的静电电容器补偿功率因数没采用自动补偿。总之,无功电能的多余、欠缺状况是影响供电电压偏差的重要因素。

48、公共连接点PCC一般要配置哪些保护?各个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要配置孤岛保护、过流保护、同期并网合闸。

孤岛保护:用于在并网运行时,检测到电网失电后快速切断PCC的断路器; 过流保护:用于在并网运行时,低压进线或低压母线故障跳开PCC的断路器; 同期并网合闸:用于离网运行时配电网电源恢复由离网运行状态自动转换为并网

运行状态。

49、简述微电网系统有哪些基本的保护?如何实现?

答:系统的基本保护主要有:过载,过流,防反等保护。

过流保护主要通过熔断器;

过载保护通过切断开关来断开线路实现; 防反保护主要通过防反二极管来实现:系统在光伏发电输出端及风力发电输出端各自串联二极管,防止电压不均而出现逆流现象,从而烧坏元器件。

50、孤岛保护的作用?一般如何实现?

答:当系统停电时,孤岛保护让设备停止向系统供电,避免设备过流损坏和对人员伤害。

孤岛保护是通过并网逆变器的自身特性来实现的,当电网突然失压后,逆变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并网逆变器同时也具有直流反接保护、交流短路保护、温度保护。

第五篇:2014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中职组(学生)理论培训试题(本站推荐)

2014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中职组(学生)理论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加工工件单段试切时,快速倍率开关必须置于(A)档。

A、较低

B、中间

C、较高

D、最高

2、插补运算程序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B)。

A、转位换刀控制

B、轮廓控制

C、点位直线控制

D、点位控制

3、装配工作是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好坏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第一工序

B、最初工序

C、最后工序

D、中间环节

4、销的用途主要是()。

A、过载保护作用

B、定位作用

C、定位与过载保护作用

D、缓冲作用

5、清洗机械产品时,要注意清洗液和清洗的()等参数。

A、温度、压力、时间

B、温度、压力、湿度

C、压力、时间、湿度

D、温度、时间、湿度

6、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装配之前要把轴套和轴承座孔擦洗干净,并在轴套外径和轴承座孔内涂上()。

A、红丹粉

B、润滑油

C、滑石粉

D、蓝油

7、机械手松刀动作:当液压缸()时,支架上的导向槽迫使抓刀爪张开,放松刀具。

A、停止

B、后退

C、回缩

D、前进

8、一般轴类的滑动轴承()与箱体之间出现间隙、松动等现象时应更换。

A、内圆

B、外侧

C、外圆

D、内圆

9、主轴发热时,检修的方向是从()开始。

A、刀具

B、液压缸压力

C、冷却润滑油

D、变档复位开关

10、液压站是由()组合而成。

A、泵装置、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

B、电动机、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

C、发动机、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

D、发电机、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

11、数控机床上的气压传动系统用于()。

A、主轴锥孔吹气

B、实现机械手的动作、主轴松刀

C、开关防护门

D、以上都是

12、油泵是一种使()能转变为液压能的转换装置。

A、电

B、动

C、光

D、机械

13、机床的()综合反应了该设备的关键零部件组装后的几何形状误差。

A、装配

B、几何精度

C、零件

D、制造

14、数控系统编辑键盘上的RESET键的作用主要是使CNC复位、()等。

A、替换

B、删除程序

C、清除报警

D、结束换行

15、设定数控系统的(),可以避免步进电机失步。

A、电子齿轮比

B、快速移动速度值

C、切削速度上限值

D、螺距误差补偿参数

16、()是向液压系统提供油液的动力元件。

A、液压缸

B、液压泵

C、液压阀

D、油箱

17、通常情况下,数控机床手摇脉冲发生器的转动方向是()。

A、右转为-方向,左转为+方向

B、右转为+方向,左转为-方向

C、只能左转,是+方向

D、只能右转,是+方向

18、配有()数控系统的机床,可以用来加工螺旋槽、叶片等立体曲面零件。

A、二坐标

B、两坐标半

C、三坐标

D、四坐标

19、数控系统的自动运行方式包括()、MDI运行和DNC运行。

A、存储器运行

B、PLC运行

C、CPU运行

D、参数运行 20、数控机床在轮廓拐角处产生“欠程”现象,应采用()方法控制。

A、提高进给速度

B、降低进给速度

C、减速或暂停

D、修改坐标点

21、数控机床在加工品种更换频繁的工件时,更具有良好的()。

A、经济性

B、连续性

C、稳定性

D、可行性

22、导致脉冲编码器同步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编码器()不良或回参考点速度太低。

A、转速

B、代码信号

C、零位脉冲

D、高位组合

23、在电气系统图和框图中,框与框、框与图形符号之间的连接用()表示。

A、双实线

B、单实线

C、双虚线

D、单虚线

24、使用万用表时,正确的操作是()。

A、使用前要机械调零

B、测量电阻时,转换档位后不必进行欧姆档调零

C、测量完毕,转换开关置于最大电流档

D、测电流时,最好使指针处于标度尺中间位置

25、变频器的选型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2.5~3倍

B、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1.1~1.5倍

C、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0.2倍

D、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0.5倍

26、数控机床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性能。

A、计算机运算

B、伺服系统

C、位置检测系统

D、机械结构

27、数控机床开环控制系统中部件的移动速度和位移量由()决定。

A、输入脉冲的频率和脉冲数

B、输入电流的类型和大小

C、输入电压的类型和大小

D、方波信号的大小

28、数控机床的位置控制主要是将()与输入微机的指令值进行比较。

A、位置反馈量

B、速度反馈量

C、电流反馈量

D、电压反馈量

29、CNC装置是()的简称。

A、中央处理器

B、随机存储器

C、可编程控制器

D、计算机数字控制

30、CNC装置的硬件结构主要由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位置控制部分和()等组成。

A、速度控制单元

B、速度控制程序

C、管理软件

D、中央处理器

31、数控系统的急停输入信号名称是()。

A、G04

B、ESP

C、TW

D、SP

32、给数控机床进行电气配线时应注意()。

A、大电流的电源线与低频的信号线可以捆扎成一束

B、没有屏蔽措施的高频信号不要与其他导线捆成一束

C、高电平信号输入线与输出线可以捆扎在一起

D、直流主电路线可以与低电平信号捆扎在一起

33、数控机床最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动力线和信号线分开安装

B、信号线用屏蔽线

C、保护接地

D、动力线使用屏蔽线

34、与设备连接的接地线要有()装置的连接。

A、接地

B、防松脱

C、金属跨线

D、跳线

35、数控系统的()是数控系统用来匹配机床及数控功能的一系列数据。

A、参数

B、程序

C、数据

D、文件

36、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实行点动运行功能前,请务必()。

A、断开负载

B、接通负载

C、断开电源

D、断开电机

37、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入信号有脉冲、方向和()信号。

A、报警清除

B、使能

C、零速钳位

D、转矩限制

38、常用数控系统PLC编程软件的主界面组成元素包括工作区窗口、()、菜单栏和状态栏等。

A、功能模块管理栏

B、梯图编辑区

C、信息栏

D、时间显示区

39、数控系统的报警大体可以分为操作错报警、程序错误报警、驱动报警及系统错误报警等,某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指令速率过大”报警,这属于()。

A、系统错误报警

B、程序错误报警

C、操作报警

D、驱动报警 40、数控机床总电源接通后,检查各种()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后,才能接通CNC电源。

A、直流电流

B、直流电压

C、交流电流

D、交流电压

41、对于数控系统控制轴参数的设定,正确的说法是()。

A、其设定值小于机床实际轴数

B、其设定值大于机床实际轴数

C、其设定值等于机床实际轴数

D、其设定值与机床实际轴数无关

42、数控机床的位移量与指令脉冲数量()。

A、相反

B、相等

C、成正比

D、成反比

43、按数控系统的翻页按钮,可分别显示()位置画面。

A、零件坐标系、相对坐标系和综合位置三个

B、零件坐标系和相对坐标系两个

C、相对坐标系和综合位置两个

D、零件坐标系和综合位置两个

44、选用指示灯可以不考虑()指标。

A、额定电压

B、发光颜色

C、电容量

D、规格尺寸

45、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应采用()。

A、反接制动

B、再生发电制动

C、能耗制动

D、机械制动

46、伺服电机的信号线带有屏蔽,为了减免干扰,一定要将屏蔽()。

A、接电源

B、隔离

C、接地

D、接零

47、()可能造成数控系统的软件故障。

A、直流24V电源断开

B、数控系统后备电池失效

C、驱动器出错

D、I/O单元内部熔断器烧坏

48、数控机床在强电部分接通后,马上跳闸,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A、机床设计时选择的空气开关容量过大

B、空气开关的电流选择拨码开关选择了一个较大的电流

C、机床上使用了较大功率的变频器或伺服驱动

D、系统上按钮接触不良

二、判断题

49、()每个数控机床一定得配有手摇脉冲发生器,才能手动移动进给轴。50、()数控系统的自动运转方式主要包括存储器运转和MDI运转两种方式。

51、()数控系统的“全轴机床锁住”功能有效时,机床不能移动,M、S、T也都不能执行。

52、()从螺纹的粗加工到精加工,主轴的转速必须保证恒定。

53、()插补运动中,实际终点与理想终点的误差,一般不大于半个脉冲。

54、()插补功能指CNC装置可以实现插补加工线型的能力。

55、()滑动轴承一般由轴瓦与轴承座构成。

56、()密封件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

57、()装配修配法常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单件或小批生产。

58、()安装联轴器时要进行同轴度的检测和校准。

59、()机械手臂可以在垂直面内作90°回转。

60、()油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根据数控机床说明书有关要求执行。

下载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耗散结构理论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系统的构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