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时间:2019-05-14 17: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第一篇: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中的一段描述。这部以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2012年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创下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饮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主要是其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对该片进行总结,从而加快中国纪录片品牌的构建。

纪录片品牌的价值构成

品牌是在消费者对其内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来体现价值的。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时不仅仅获得了“效用”,更多的是对该品牌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品牌建设应当从品牌的内涵价值入手。纪录片的品牌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都需要从价值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制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以故事为线索,进行立体化的价值表达。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的主题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围绕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整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单一的讲授美食的制作方法,而是通过故事、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价值表达方式,再运用真实的场景和平实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以主题为基础,强调纪录片的文化内涵。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尽可能减少了浮华的场景和绚丽的画面,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制作美食。当孙媳妇一手搀着90岁的奶奶,一手领着3岁的儿子来到饭桌前坐定,拿起热腾腾的黄馒头,这个四世同堂一起吃饭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和对团聚的向往。

再次,以情感为契机,从灵魂深处打动观众。从以往的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故事的情感线往往贯穿始终,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平凡人家的故事为感情线,根据每个故事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建立自己的感情线。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制作面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家乡的老母亲;当我们看到一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准备晚饭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过年时阖家欢聚时的场景;当我们看到山西的抻面师傅抻出长长的面条时,我们也会为其娴熟的技艺拍案叫绝。这一个个温情的场景,无不从灵魂深处打动着观众。

纪录片品牌的创作模式

打造中国纪录片品牌的途径有两个:模仿借鉴和自主探索。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外经典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流程,学习和借鉴知名媒体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国内外的经验汇集在一起,走出一条兼具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是通过对产品形象的设计,确保其在预期客户心目中占据的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前期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朴实无华的描述,深刻理解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突破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与此同时,创作团队放弃了传统“讲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路线,讲普通人的故事,力求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二,灵活的创新思维。任何品牌在创建和维持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定律对于纪录片品牌也同样适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并没有让创作团队停滞不前,第二季开播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该片更加贴近人物,更加贴近于文化的传承。片中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来制造不同的效果,雄壮短促的鼓点体现出生活的忙碌;令人紧张的旋律,则衬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危险。

第三,跳跃的视听感受。《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观众传统的视听经验,运用空间跳跃式的表现方式,打破了饮食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传统的美食节目通常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主持人的热情介绍下,用镜头来展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再通过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传递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在一集之中会介绍不同地域的多种美食,使观众能够真正足不出户就“吃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平实的独白配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味道”直接传递给观众,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奇妙。

纪录片品牌的合理延伸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5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爆全社会的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首播就以0.59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单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75。精致的画面将感人的故事与美食文化完美链接,使“舌尖”迅速成为极具潜力的纪录片品牌。

成功打造“舌尖”品牌后,品牌的延伸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名利双收。节目播出后,网络媒体爱奇艺率先与央视签约,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正版网络播出版权。在2013年的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单片获得9000万元的广告收入。《舌尖上的中国》DVD上市一周之内就销售了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的记录。冠以“舌尖”二字的相关出版物更是无法计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纪录片衍生品领域收获颇丰,更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舌尖效应”。在2012年该记录片播出的5天之内,有将近800万人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食材。淘宝网开辟了“边看边吃”的官方体验平台,片中出现的相关美食销量猛增,就连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而与“舌尖”主题相关的实体餐馆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纪录片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国纪录片而言,只有合理、有效的品牌构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及物质动力,形成良好的纪录片创作环境,使纪录片品牌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

第二篇: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专业:1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1班 学号:2012100316 姓名:聂依华

纪录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于一体,具有展示现实、传递观念、传承文化、提升审美等功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却令人眼前一亮。这部原创大片自2012年5月14日十点半开播,连续七天播出。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与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引发公众对纪录片的强烈兴趣,由“舌尖”引发公众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探讨。之所以引发公众对此纪录片的热烈反响,笔者将从纪录片的制作精良、平民理念、社会文化认同以及商业化运作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审视与思考,以期对当今的纪录片创作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一、纪录片制作精良,中国艺术审美的独特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精良,首先是人员的投入,该纪录片由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任顾问,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就有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为剪辑师剪辑完成。另外,该摄制组跨越我国国内自北向南的60个地区,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基本展现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整个纪录片共七集,分别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讲述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摄影方式上采用微距摄影。摄像机在近距离的拍摄,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构造,这样天然的图案都因此表现得非常唯美。《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即是明显的例证,美丽的山水风光,远山近水与轻舟,其实是筷子与肉的微观特写。该片通过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人们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发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艺术的本质在于展现生命力,人的审美情趣则从人的本性上要求艺术回归本真,表达出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所以纪录片必须采用符合大众普遍审美规律的创作手法。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论是摄影画面,还是讲述的故事,都是与人民大众相关的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散发着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的审美情趣,因此能引发人们的兴趣。

二、纪录片平民理念,善讲故事的探索

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平等、理解的视角与普通百姓沟通交流,即为纪录片平民化创作理念。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没有高高至上的口号宣传。有的只是故事里的小人物,故事里的朴素情感。这样使得我们普通人通过故事得到了真正感动。纪录片所探讨的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而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人民的颂歌。在纪录片中也少见“烹饪大师”与“美食专家”的专业讲解,更多的是与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例如黑龙江70多岁的“鱼把头”、陕北卖黄馍馍的老汉、浙江慈城陪外婆制作年糕的小姑娘等等。

国际纪录片的成功制作标准,就是“平民化”与“造悬念”。在节目开始,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钟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再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的“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纪录片里的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就这样用“蒙太奇”的编辑手法串场,再排序出场。整个故事没有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实实在在的讲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与生产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达到善于讲故事以吸引观众的最终目的。

三、纪录片制造社会文化认同,引发民族的情感共鸣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不同的食物,这其实包含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渊源。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而这部纪录片的思路可以归结为:就地取材、就材而食、就食品人、就人化文。中国幅员辽阔,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按照所处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材,进而做成种种迷人味道的食物,然后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中国人的人生百态,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来成就中国文化的深沉积淀,可谓由俗见雅,由浅入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表示边看、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食欲,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简单、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平添一分乡愁。在纪录片中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然后再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既有制作的技巧,也有艰辛的劳作,更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

四、商业化运作,造就成功的营销方略

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艺术品,还是商品。制作人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以及投入支出比例。这样创作者就不但要考虑到编导的品味,考虑创作者驾驭文本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收入和产出的均衡。更要改变过去那种由电视台出资,创作者只管把片子做出来,能否具有收视率,有多少观众爱看,能否销售出去作者一概不管的状况。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就在于它的商业化运作与营销上。

(一)制造好名字,营销的基础

片名确实非常重要,如今网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就是典型的例证。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如果不能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就难以引起关注。国内各电视台拍摄的美食纪录片不少,多档美食节目也长年播出,而《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与其影片名称不无关系。据了解,在戛纳电视节上,该片在所有中国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也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他说他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制片人陈晓卿承认这个片名斟酌了很久,“我们希望大家能在纪录片里看到中国的变化。有句英文叫‘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就是这个意思。说到底,就是用这种味觉审美去观照我们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

(二)新媒体,强大的网络传播力

这部纪录片刚刚播出,就在网络上首先引起了网友的共鸣,并在微博上迅速形成话题,成为微博话题榜首。总导演陈晓卿对影片一句简单的介绍,被先后转发了十几万条,一时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微博刷屏“利器”,不得不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前强大的网络传播力。其次,在百度首页中,已经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链接,这样的首页链接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报道,从而为《舌尖上的中国》造势。

另外,网购也间接给这纪录片“加温”了不少,双方达到共赢。据统计从2012年5月14日首播至2012年9月,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播出的第一集介绍了云南诺邓火腿之后,某售卖诺邓火腿的淘宝网店立即产生了三十三笔订单,其中三十二笔都是在当晚11点后产生的。虽然已经播出结束,但是《舌尖上的中国》余热依然未退,不少观众还在期待着第二季、第三季。而影片中的旁白也被网友称为“舌尖体”迅速走红,如“舌尖上的美国”、“舌尖上的英国”以及“舌尖上的母校”等等,网友们用《舌尖上的中国》旁白句式调侃各国、各地以及自己母校的美食。

(三)央视记录频道,成功的助推力

该片走红除网络营销以外,还有两个先决条件,1.央视纪实频道成立。2011年1月1日早八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以“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为定位,对内可以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让许多纪录片导演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平台去拍摄。对外则可以多面呈现,更加真实反映中国现实,让更多人了解中国。2.央视一套从2012年4月改版,晚上二十二点的黄金时间段开播《魅力·纪录》栏目,替换过去在这个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此举是坚持以文化和品质为先,大力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充分凸显中央电视台的媒体社会责任[3]。《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大大提升其传播影响力,提升了其在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也充分显示出纪录片这一高端主流文化产品正在日益彰显出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现实题材创作的一次实践,它的成功为中国现实类纪录片的创造在题材制作以及推广传播上都提供了诸多可贵的思考、借鉴之处。同仁们应通过继续努力和创新,让中国的纪录片更加贴近人民,更加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普通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寄托与精神共鸣,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人民喜忧精神风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教训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

为什么这样一部选材普通,制作平凡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源于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又超越生活,引发观众的深思。滚滚东去的江水,虽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却在东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迹;时间亦是如此,它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载体,将岁月的痕迹铭刻于上。中国人的厨房中从来就不缺岁月的痕迹,总是弥漫着各具特色的时间的味道。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各种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对于烟熏、风干、糟醉和腌腊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拥有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甚至是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在观看这一集时,无数的生活片段疯狂的涌入我的脑海: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随母亲来到门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红椒还有豇豆,在水井边洗净之后,投放到厨房中的泡菜坛,这样它们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腐烂了。坛内还有蒜头、生姜、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他们交织在一起,将时间封存在坛中,浸泡出独特的酸味;又是一个艳阳天,抬头望望天,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母亲将洗净的红椒、大蒜和生姜剁碎,然后把它们和早已准备好的碾碎的蚕豆放到一个瓦缸中,撒上适量的食盐,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在缸口盖上一块玻璃,现在我们需要的就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酱香;凛冽的北风在屋外呼啸着,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松枝燃烧产生的烟中散发出一股清香,悄无声息的萦绕在火堆上方挂着的猪肉、草鱼和豆腐的四周,这些被烟雾环绕的食物在时间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腊味转化。春节的假期已经结束,又该离开故土,前往异乡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时,母亲总会把自家熏制的腊肠、熏鱼、豆腐块准备一小袋让我带走,而我却嫌麻烦,不愿带,但母亲却执意让我带上。对此我很是不解,直到远在异乡的我独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烟熏食物时,我明白了,原来带来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跟随母亲去菜地摘辣椒,和父亲一起将晒干的蚕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里围坐在柴火边,不时的向火中添些松针、橘皮,再抬头看看被熏的微黄的猪肉。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储存在了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中,又在远方的某一刻,最终通过舌尖的传递回归于我们的灵魂。

第三篇: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浅谈纪录片 之 <舌尖上的中国> 2010020076 经济学院 金融学01 王秋麟

最近各大视频网站例如优酷主页土豆专栏里有一部纪录片迅速走红,它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它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真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它何以走红?我觉得是该片播出中所体现出来的纪录片的真实感觉和给人的一份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此外,我们可以观察到,《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有论者认为,纪录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更是“传统的味道”。而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挖掘,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我们应该“吃就是吃,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快感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从吃中总结出宏大叙事,去无限地拔高《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绝不仅仅是对事务的原生态记录,相反,它们除了用最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与记录影像之外,一定同时又是在讲一个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故事。于是,当我们把《舌尖上的中国》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吃货”手册,肯定有过分简单化之嫌,但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等惯常标签贴上去的时候,或许又有过度诠释与意识形态化之疑。

所以,在对“传统的味道”所体现的“文化中国”认同的同时,在对“问题中国”的批评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监督驯服公共权力,从而发现什么样的爱国形式才是现时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爱国主义。

然而如何从《舌尖上的中国》上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也是最切身利益的。纪录片中一系列的生态绿色食品给我们带来的也是绿色的洗礼,当然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是我们值得监督的。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越做越好,成为纪录片史上的又一大传奇。

第四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他妈的凑合看罢”:《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那种不进电影院,也不止一集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性质的纪录片,我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好看。这种好看,并不完全建立在其内容的营养程度上,而在画面、解说词和外围的一些“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上。很简单,要详细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而不是看电视。虽然很多纪录片颇有深度,但是限制于电视的表达,还是太过于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了。那些BBC、NG、PBS和Discovery做的专门史,挺有意思,但是太过于粗浅。无论是著名的《艺术创世纪》、《欧洲电影史》还是什么《二战史》这样的东西,看看只是一个猎奇。因为更多的内容还在书籍里。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于我这样喜欢看书多过喜欢看电视的人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只盯着画面看,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派”。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纪录片做什么梳理,而是想说说那部才放完的,我也追着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我一直是有着极大兴趣的。因为除了自己是个吃货之外,我对于做菜,兴趣也不小。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讲述普通人劳动和吃东西的内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诚然,《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和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少把小人物的生活和生命当作内容主体来表达,而《舌尖上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最普通、最简单、或许也是最贫困的劳动人民用做了纪录片的主角,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的确也是一种悲哀。进步在于,有人能看到社会的普通人;而悲哀在于,这种“目之所及”,来得太晚。因为我们在无数次看过种种弱势群体被如何、被如何如何的报道之后之后才看到这么一部纪录片,这来的的确太晚了一点。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说,食品安全成巨大的问题,有这么一部纪录片;弱势人群动不动就被城管打砸抢,有这么一部纪录片——我们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粉饰太平的行径和指鹿为马的宣传手段。只是,如此上纲上线,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央视这种国企,抑或是那些片子中出现的劳动人民,未必有好处,但同时也未必有坏处。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7集,并没有明显的主线,只是拉拉杂杂地介绍了一些中国独有的食物——很多东西太具有地域性或者是民族性的特色了,是不是全国人民都接受的美食,这要打一个问号。但是,这的确体现出了导演的野心。因为他想用一点食物就勾勒出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一点中国历史、还有社会现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他并没有做到这点。这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食物介绍得一知半解,文化介绍得一窍不通。解说词不到位,对食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不透,整个纪录片看上去支离破碎。佳句总是有的,但是并不能塑造成篇,更没有一个总体概览。看到最后,我就开始希望这个纪录片快点结束,以便于每晚夜生活的黄金时间可以不要坐在电视机前。总导演好像是一个吃货,blog写的有点意思,但是吃货只是嘴馋,而美食家只是吃的精。要把吃的东西搞到文化的高度上,只有梁实秋、林语堂这种人才能玩得转。那个现在很红很红的蔡澜,对吃的确很讲究,或许是个美食家,但绝对算不上什么文化人。

没有文化,偏要“搞”文化,这或许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异。具体在这个纪录片上,就是“徒有其表”。唯美并没有错,《海洋》、《帝企鹅》、《天玄地黄》、《加拉帕戈斯》这样的纪录片就是唯美的,甚至连解说词都很少有。MV式的镜头和剪辑,也没有错,因为那种拍摄方法,也有极多的拥趸。可是,这样的东西被用在这部纪录片里,简直就成为了滥觞。到处都是特写镜头,到处都是浅景深,到处都是刻意和执拗,让中国人捧着食材、回家吃饭就是乡愁?拍小商小贩少数名族做豆腐、做小吃就是民俗?展示劳动人民的劳作就是“去阶级和去意识形态”?那么请问,最后一集里,多少人能吃得起大闸蟹、海参和鲍鱼——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片子显然犯了急功近利抱大腿的错。

有人认为,这部纪录片有BBC的范儿。这种外貌上的范儿,来自于西方化的镜头、西方化的剪辑和镜头的电影感——这里,索尼F3的摄影机,加上尼康镜头的组合,功不可没。而BBC内在的范儿,则来自于不惜工本的拍摄、以及对记录主体的熟知和经年累月的研究。像是《艺术创世纪》,就是剑桥的艺术史教授做制片人和主持人,《数学史》就找来了数学家。PBS的摄影史,就找来了摄影史作家。而中国拍纪录片的这群人,有技术,没文化,搞到最后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刘阿斗。这部要搞文化的纪录片,找来的顾问则是写过吃东西专栏的媒体工作者,沈宏非。这个片子,这种水准,用沈宏非自己的话来说,只能是“他妈的凑合看罢”。

《舌尖上的中国》味觉审美引追捧 看中外纪录片差距

一部讲述中国美食文化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近日在央视热播,取得了盛况空前的收视和关注,这部非黄金档播出的作品自5月14日开播至今,已经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不仅吸引了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引发了群体话题。

随着纪录片每晚播出,一些美食点评网站和购物网站更出炉了围绕《舌尖上的中国》撰写的攻略。除了国内的大热,《舌尖上的中国》也参展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先是以一款山水画般的腊肉海报展现了中式美学,又得到了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的点名观看,据悉,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的片子。

用味觉审美展现东方价值观与社会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本剧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邀请了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为顾问,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

这部作品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没有大而空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并配合他们的生活,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文化与现状、自然与生态、社会与价值观融合到对食物的描写中,并以内在的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用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一方面用味觉审美观展现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人生况味,形成了这部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作品以充满浓厚的生活气

息、草根气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作为吃货,生在中国就对了,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许多追看本剧的年轻网友如此评论。

近几年的食品市场上,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已成常态,而在连续曝光了皮鞋制作老酸奶、地沟油猖獗等新闻事件后,人们对如今的食品安全更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可以说,当老百姓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进入了审视和怀疑后,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也处于被颠覆和被遗忘中,而强调中华传统饮食的美味与安全,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食品安全如此令人担忧的今天,央视赫然播出令人震惊的美食大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食物背后的泪与感动,食物是多么来之不易„„”一位网友这样说。《舌尖上的中国》精妙而深刻的带来了传统美食的记忆,更催生了人们愉悦而安定的情绪。在这个意义上,它可谓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如总导演陈晓卿所说“生逢其时”。

接轨国际纪录片展现进步与差距

《舌尖上的中国》同时引发了国外片商和媒体的关注,作为第65届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其在现阶段的销售平台上备受关注,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其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舌尖上的中国》恰到好处的文案、高清的拍摄和精致的构图也基本符合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用画面语言与文案声音共同营造故事化的氛围,从而追求戏剧化,设置兴奋点去吸引人和感染人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纪录片曾经历过一段兴盛的黄金期,那么新千年之后的中国纪录片则逐渐淡出,沉重感、真实感和使命感的缺失 是中国纪录片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从题材上看,中国纪录片总是选择绕开普通人遭遇的主流话题,如失业、教育、司法腐败、政治不公正、社会保障、犯罪等等。可以说,避开对重要社会现实问题的记录和思考已经是多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问题。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纪录片被称为是伪纪录片或者宣传片,平淡、冷静、无戏剧性、无话题性也无民众基础,喜欢使用说教的叙事手法,经常能看到一部十五分钟的纪录片,里面出现二十多个人在接受采访把故事平铺直叙出来,“我们纪录片镜头总是用仰拍得美轮美奂,信息量大而空,像一部建筑学教科书。”文化学者胡野秋说,而他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则已经呈现了一种平视角度和人性语言,从而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从仰拍到平视的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而在技术方面,法国优秀纪录片《海洋》、《迁徙的鸟》采用大量航拍技术和精良的构图制作,实地取景多年去真实纪录大量野生生物的活动和状态,精美又真实的画面让观者欲罢不能,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使用过多旁白去影响观者情绪,这些都值得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借鉴。不过如今,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水准和投入与国外优秀纪录片是有相当的差距,一些电视台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要知道,英国BBC电视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所制作的纪录片节目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中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而失去了发散影响力的机会。

一山一水一孤舟,筷子一夹变腊肉!

以食表情,比以前的纪录片强很多。尤其封面设计的有感觉,水墨腊肉。

一山一水一孤舟,一筷一夹一腊肉。

不过看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甚至伤感。

例如“最”字被用得不厌其烦,例如贫穷被描述为纯朴,没条件吃多样化更营养的食物被描述为最懂得本土食材的美,当然这么说也没错,只是不完整。就像介绍月亮的时候只说十五,不说初一,人家还以为月亮一直就是个玉盘,不晓得也有黑脸的时候。其实国人都是了解情况的,知道月亮还有个初一,家乡还有个贫穷,都见不得台面,这些都是给国际友人表表情罢了。本文

然而虽然旁白乍一听很国际化,很讨好国际友人,但听多了也不免有些程式化、空洞。况且这些毛豆腐腌酸菜之类的食材故事,再配上乡土卫生条件,只怕国际友人不会感兴趣,看了反而更会厌恶中国菜。倒便宜了最爱出口转内销产品,长年外出打工思乡情切的国人。

说来这也不是本片的错,食物背后的那么多背景故事也不是导演能改变的,本片毕竟只是食物纪录片,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希望国人看的时候不要真的以为月亮天天都十五,忘了家乡人其实并不是愿意总琢磨一种食材的美味,而是他只能吃这东西,没条件吃更多样化更好的罢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几百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没改善到哪去。

其实英文题目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Tasting China——尝尝就行了,深层次的以后再聊。

舌尖是羊头,中国才是狗肉

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美食的片子看多了,从台湾的娱乐片到蔡澜的评论片,但是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片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无论是自然的恩赐,转化的灵感,五味的调和,片子展现的都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从制作食物的人,制作食物的工艺,食材的生长环境,食材的采集。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用事实呈现在你面前,你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炎黄子孙,自然会唤起内心的记忆。

而你是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自然会通过美食加深对中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把中国文化推广,取得认同的极好方式。

其实,这个办法西方已经用了多年了。

《辛德勒名单》《钢琴师》是犹太人的自述,把犹太人二战的苦难引起全世界的共鸣,而犹太银行家数百年操纵欧洲乃至世界政治,引发战争和苦难的罪恶则被隐藏了。这是犹太人的宣传。

《奔腾年代》《美国的故事》是美国人的自述,把美国梦,美国新教徒的奋斗,坚韧,努力用事实、用艺术介绍给地球上的每个人。

当中国重新崛起,恢复他历史上应有地位的进程中,中国人终于学会了西方的宣传办法。

也许西方应该看看毛主席的这段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重新崛起的中国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即将发出灿烂的光芒。

不仅是美食,是心与心的沟通

自从CCTV9改版纪录频道,我跟着看了很多纪录片,大部分纪录片都是BBC或国家地理和探索发现转播来的,不过令我惊喜的是两部中国的纪录片‘故宫100’和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虽然‘舌尖’的首播放在了ccav1,然而这确实是一部纪录频道投资拍摄的,其实我认为是为了制造影响力才选择在综合频道首播。

由于不在学校没有电视,所以只能后人一步在CNTV上看,到现在看了两集,不过这两集的分量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已经超越了美食节目的层次,上升成为了一种人性,一种认知,一种观念,一种民族认同感。。

食物是人造就的,从采摘都到上桌都浸透着劳动者的汗水。采藕人不容易,捕鱼者艰辛,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为了补贴家用,但背后他们为中华美食贡献着不仅仅是一根藕、一条鱼,还是我们的精神,导演很人性的关注到了这一点。

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而无可替代无可摧毁的文化,而联系着这种文化的纽带正是人。中国人不光创造美食,更重要的的是传播美食。从片子中可以看到从北到南,食物都是在地域与地域之间渐进变化而形成的地方特色,这不是一个小民族能够形成的食物地域奇观,只有漫长的历史和广博的地域才能造就。

毫不隐晦的说,第二集让我哭了两回,不是因为有潸然泪下的情节,而是因为我从中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民族认同感。主食是食物的根基,我们可能会时常忽略它,可只有他能让我们真正赶走饥饿;民族是国家的根基,有时我们会因为政党的博弈而忘记我们的民族属性,可当你重拾民族观念时,你是那么的充实,也许这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感,没有国籍,没有政党,只有热爱祖国的的那一颗赤诚的心,不管祖国是在列强的铁蹄之下,还是在政党的压迫之下。

我爱这部纪录片,我爱中国美食,我爱我的祖国。

第五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赏析

2011级车辆工程 莫永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很久了,今天又重温了一集,我还是收到了很大的触动。《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七集,主要中国各地的美食以及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赞扬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国的食物的文化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老百姓千年来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与生活的抗争。《舌尖上的中国》有几个镜头是十分让我触动的,一是在有一集结尾的时候,有一家人捧着食物,他们都露出了质朴而羞涩的笑容。这个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觉得他们几乎代表中国农民的形象。他们勤劳、善良,与土地相伴一生,为充足的食物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国农民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有一个镜头就是挖藕工人们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每个人都在奋力工作,我感到了十分的震撼。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我深深的为我们祖先的智慧所折服,有时想到外国的食物,我就觉得外国的食物实在是太烂了。《舌尖上的中国》也让我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和饮食文化,特别是各地的劳动人民为食物所做的各种改变更让我赞叹不已。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正反映了老百姓的普通的生活,反映了老百姓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表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勤劳善良,不像以前的纪录片,总让我感觉是在歌功颂德,让人觉得中国已经一片繁荣富强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书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老百姓,他们会笑、会哭、会有对生活的不满,但他们从不放弃。

下载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 对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范文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也随之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支撑物食粮。 上世纪,怎样获得一家老小的粮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而现代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数计院 郑海龙2011031508 第一集“脚步”,没有再如上季那般,那样精致庄重地介绍每一种......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舌尖上的中国 一、 活动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其中将包括,“狮子头”、枫镇大肉面、......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2014-04-28 广告也疯狂 广告也疯狂ID:guanggaocrazy 我们是来看广告的,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

    舌尖上的中国文案

    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 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