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17:2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篇: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一、非本厂人员和车辆禁止进入厂区,必须进入的经主管领导审批,由门卫登记,并按程序消毒。

二、非本厂生产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的,经公司领导批准,严格按照消毒防疫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本场非生产人员不准擅自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的经生产区领导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违者对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罚款100元,对举报人奖励50元。

三、本场人员及车辆外出回场时,必须按照防疫程序进行消毒,生产区车辆、工具、用具未经批准不得带出生产区,否则罚当事人50元。

四、本厂生产区人员因事外出、在外就餐的,回场后必须隔离二天,隔离期间不准与生产区人员接触,违者罚款50元,并严格按照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五、生产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经批准进生产区的,必须经消毒房,更衣、鞋、帽、淋浴,消毒后方可进入。任何人不得从其他地方进入生产区,违者罚款50元

六、每天上午7:20~7:30为后勤上班集中统一考勤消毒时间,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否则视为旷工。

七、生产区禁止饲养其它禽类,不允许食用和带入非本厂生产的禽肉和禽肉制品。

八、切实做好疫情和疫病的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解剖病死禽.死亡禽只有技术人员检查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九、每周二、四、六生活区消毒;每周一、三、五生产区消毒。消毒药由技术人员指定。

十、各大门及圈舍门口消毒池、火碱盆每周一、三、五更换一次5%火碱溶液。

十一、搞好个人卫生区卫生,定期做好防鼠灭蚊工作。

第二篇:动物防疫消毒制度

动物圈舍消毒制度

为加强动物卫生安全及人员安全,规范消毒程序,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传播,根据《动物园管理制度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动物防疫人员、兽医人员必须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执行消毒程序,做到组织、安排消毒工作到位。

2、动物饲养场所饲养人员必须按照兽医部门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相关圈舍环境的消毒工作。

3、使用消毒液时应选择正确的消毒药物及药物浓度。具体消毒剂和浓度由兽医院决定,兽医从药房领取消毒剂并按配比稀释后由各饲养班组长领取和下发。

4、消毒剂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

5、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不使用无效或消毒效果模糊不清的消毒剂。

6、饲养人员进入圈舍应穿戴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饲养圈舍,禁止饲养人员相互串岗或将非本区物品带入圈内。

7、主要消毒措施:对重点消毒场所、入口设立消毒池、消毒垫,消毒垫定期清洗并换消毒液,专人负责填表上墙。圈舍室内和开放圈舍环境每天清扫一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圈舍内室消毒时应当先清扫、冲洗干净,然后均匀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保留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墙面、栖架和运动场用喷雾器进行喷洒消毒,或直接撒消毒剂,一般不用冲洗。动物水槽、料槽必须每天清洗,三天消毒一次。瓜果、蔬菜及设施工具每天清洗干净并消毒。全园区每季度安排一次大消毒。

5、主要消毒程序:准备物品(消毒药、消毒器械)、采取针对性强的消毒方式、机械清扫、实施消毒、清除残余消毒药品。

6、基本要求:做到消毒彻底、均匀、覆盖率高、保持一定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7、兽医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对消毒的工作开展情况,要建立消毒登记簿,认真填写消毒记录,做到项目齐全;贮备消毒药品和消毒设备,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

8、消毒细则 常用消毒方式有:

8.1煮沸消毒法,试用范围:人工育幼料盘、水盘、奶瓶、毛巾等。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分钟到30分钟。计时后不得在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重新计算。

8.2浸泡消毒法,适用于瓜果蔬菜、料槽、水槽、污染医疗用品、厨房用具及适用于浸泡的工具等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或保证每个部位都带有消毒剂溶液,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8.3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室内空气、室外运动场地、墙面、天花板、地面、工具及丰容设备等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喷雾顺序线上后下、先左后右。禽类一般采用带禽喷雾消毒。带动物消毒不得使用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消毒剂。不带动物消毒室内保持30到60分钟密闭后通风。

8.4熏蒸消毒法,适用于孵化室、种蛋、无动物备用笼舍等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兽医人员进行熏蒸消毒的准备、消毒工作。室内必须清理干净使气体能到达每个部位。密闭24小时后通风,通风后未经兽医人员允许不得私自进入室内。

8.5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饲料室、室内空气、服装、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紫外线消毒动物和人员不得在现场,适宜消毒温度20度到40度,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8.6火焰消毒法,适用于圈舍及耐高温工具的彻底消毒及环境中寄生虫卵的彻底杀灭。

第三篇: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

防疫、消毒制度

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严格执行本场的猪群免疫程序,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

1.严禁在防疫区内饲养猫、狗和偶蹄目动物。定期对猪场环境、猪舍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增强猪的抵抗力。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严格遵守疫苗的使用程序:①防疫员预通知接种时间;②饲养员提前一天统计受免猪的数量;③饲养员领取疫苗。④防疫员如实接种;⑤饲养员配合实施并监督。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饲养该猪群饲养员负连带责任罚金5元。

4.健全后备种猪、基础种猪的免疫档案,做好记录。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30元。

5.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禁止穿着工作服外出。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20元。

6.猪场自繁自养,引种时要了解对方当地疫情及种猪免疫情况。引进种猪后,并在隔离舍观察45天,补免有关疫苗,经确定为健康猪方能转入生产区。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30元。

7.发现病因不明的患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死猪要及时清理出场烧毁或深埋,并对停放猪尸的圈舍及场地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尽快消除病源和阻断传染途径。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30元。

8.定期给猪投喂预防性药物,但免疫期间不能投药(患病猪除外)。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9.员工未经安排不得擅自离场,走村窜户接触周围农户的牲畜,不得将外人带入猪场。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20元。

10.出入随手关门,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猪场。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11.任何人不可将偶蹄目动物生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20元。

12.员工不得相互窜岗闲谈。各舍设备和工具不得窜用,工具严禁借给场外人员使用。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13.员工外出回场时,要严格消毒、洗澡更换场内工作服才能进入生产区,换下的场外衣物存放在外更衣室内,不得带入宿舍。前勤员工在本场必须穿着工作服,不许将工作服穿出本场外。后勤员工在后勤区隔离(或工作)24小时以上方允许进入生产区,进生产区必须消毒、洗澡并更换防疫区内工作服。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50元。

14.请假外出超过4小时的员工回场,须在后勤办公区隔离24小时以上后按15条执行后进场。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50元。15.注射常规药品和接种疫苗时,必须一个猪更换一次针头。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16.外来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场防疫、消毒制度,离场后,立即用强消毒剂对其所经过的路面进行消毒。需要进入生产区的按第26条执行。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50元。17.全场消毒必须同步进行。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18.常规消毒为:后备舍、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育肥舍一星期一次,产房和保育舍一星期两次。消毒剂要交替使用,相邻两次不得重复。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19.保育和产仔猪舍全进全出饲养工艺,空圈消毒必须彻底冲洗干净、风干后消毒。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0.消毒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比例配比,禁止随意加大或减少剂量。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1.所有消毒池消毒液严格按照制度及时更换。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2.场区和圈舍内走道每周用3%的烧碱溶液消毒1次。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23.场区大门消毒池用3%烧碱作消毒液,2天更换1次。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30元。24.水井或大水池3~5天用氯制剂消毒一次,大水池每年清洗1次。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5.每栋猪圈的脚踏消毒池和猪场小门消毒池用3%的烧碱做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6.员工进入猪场和圈舍,必须双脚踩踏消毒池。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7.员工在场区附近工作后,每次进入猪场都要用消毒液洗手和踩踏

消毒池。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28.外来物品(含食堂采购食品)必须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方可进入场区,行李、箱包等大件物品则需打开照射30分钟以上。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29.采精室的接精杯、分装瓶、输精器(管)等清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干燥消毒箱消毒,温度计、玻棒用70%酒精浸泡消毒,使用时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30.采精或输精前必须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双手、公猪的腹部及包皮、母猪的外阴及周围,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用卫生毛巾擦干后方可操作。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1.接产用的擦猪布(或毛巾)、垫子须用消毒液清洗凉干后方可使用。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2.接产前必须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外阴和乳房并用卫生毛巾擦干。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3.断脐、断尾时必须用碘酒消毒创面。器械做到每头猪消毒一次。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4.切除猪体溃脓组织时需用双氧水清洗创口创面。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5.被病、死猪污染的地方,必须用3%烧碱全方位消毒。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36.注射器、针头、止血钳、手术刀等兽医器械用前用后高压灭菌,时间不少于20分钟,未灭菌工具不得使用。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

罚金20元。

37.特殊情况下,车辆需要进入场区必须过火碱池并全方位喷雾消毒。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50元。

38.本场工具如在外使用必须消毒后(消毒液浸泡10分钟)方可收回场区内使用。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

39.配制消毒液时要严格按要求浓度稀释,先把清水加到一定量,再加适量的消毒剂,摇匀后再使用。违反此条直接责任人罚金10元。注释:

1、加黑处需要完善。

2、以上关于违反规定惩罚金额表示每项条款对猪场的危害程度。具体金额开会待定!

签字:

第四篇: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精选)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

为了彻底消除病原体,创造良好的兽医卫生环境,保护畜禽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动物防疫人员必须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执行消毒程序,做到组织、安排消毒工作到位为。

2、饲养、经营场所必须按照业务兽医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本单位(场、户)生产、经营区和相关环境的消毒工作。

3、突出关键环节。饲养场、屠宰加工厂、贮运场所、交易市场等为消毒重点,要进行消毒,并执行消毒措施。

4、主要消毒措施。对重点消毒场所,入口设立消毒池,生产区入口设立消毒池,畜舍门设立小消毒池;生产区室内和室外环境,每天清扫一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交易市场每集结束后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屠宰厂每天屠宰结束后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养殖场在坚持平时消毒的基础上,每批出栏进行彻底消毒一次。

5、主要消毒程序:准备物品(消毒药、消毒器械)、采取针对性强的消毒方式、机械清扫、实施消毒、清除残余消毒药品。

6、基本要求,做到消毒彻底、均匀、覆盖率高、保持一定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7、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对消毒的工作开展情况,要建立消毒登记簿,认真填写消毒记录,做到项目齐全;贮备消毒药品和消毒设备,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动物防疫消毒技术

动物防疫消毒技术

一、消毒的概念

(一)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存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叫消毒。

(二)消毒的目的和意义: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消毒不能消除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仅是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需配合免疫接种、隔离、杀虫、灭鼠、扑灭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二、消毒的种类

根据消毒的具体目标可分以下三种:

(一)预防性消毒: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对畜禽舍、场地环境、人员、车辆、用具和饲料、饮水等进行的定期、反复的消毒。

(二)随时消毒(也可称紧急消毒):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采取的应急性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畜禽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随时消毒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多次消毒。

(三)终末消毒:在最后一头病畜禽痊愈或死亡(扑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在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疫区全面彻底的最后大消毒。终末消毒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解除封锁。

三、防疫消毒的原则

(一)使用的消毒药必须高效低毒,消毒器械最好为高压喷枪,消毒面积小的场地或散养户也可用动力喷雾器。

(二)消毒程序:在未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清扫-冲洗-消毒;已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消毒-清扫-消毒。

(三)消毒前要认真对使用的消毒药进行检查,使用合格产品。

(四)严格按要求正确配臵消毒药物,保证使用浓度的准确。

(五)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环境情况,保证消毒药物的使用剂量。

四、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

1、机械消毒: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

清扫:清除畜禽舍、场地、环境和道路等场所的粪便、垫料、剩余饲料、尘土和废弃物等。清扫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不留任何死角,不遗漏任何地方。

洗刷:对水泥地面、饲槽、水槽、用具或动物体表用清水或消毒液进行洗刷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

通风:通风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排除畜禽舍内污秽的气体和水汽,在短时间内使舍内空气清新,降低湿度,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对预防由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一定的意义,一般采取开窗、舍内安装天窗、安装排风扇等。

过滤:在畜禽舍的门窗、通风口处安装粉尘、微生物过滤网,阻止粉尘、病原微生物进入舍内,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焚烧消毒

采取直接燃烧或在燃烧炉内燃烧的方法杀灭病原体,常用于病死动物尸体、化验室废弃物、垫料、污染物品等。

3、火焰消毒

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它能很快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一般用于畜禽舍的水泥地面、金属网笼的消毒。

4、阳光紫外线和干燥法消毒

阳光:阳光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造成的干燥也有杀菌作用。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病原菌,在直射的阳光下很快可以杀死,可用于牧地、草地、畜栏用具和物品。

人工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好,革兰氏阳性菌次之,对一些病毒也有效,但对细胞芽孢无效。应用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到室内清洁,保持一定湿度,人最好离开现场(因紫外线对人有一定的损害)。

高温:除火焰和烧灼、烧烤外,煮沸消毒是经常用且对杀灭病原微生物效果确实的方法;除此外蒸汽消毒效果也很好;大部分非芽胞病原微生物在100℃的沸水中迅速死亡,大多数芽胞在煮沸后15-30分钟也能致死,煮沸1-2小时可杀死所有的病原体。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日常消毒常用的方法。所谓化学消毒即使用化学药品的溶剂进行消毒。

l、决定化学药品消毒效果的因素:病原体抵抗力;消毒环境的情况和性质。如环境卫生状况差,清洗不彻底,有机物多可影响消毒效果;消毒的时间;消毒药剂的浓度和用量;作用时间长短。

2、化学消毒剂对蛋白质的作用

凝固蛋白质:如酚(石炭酸)、甲醛及其衍生物(来苏儿、克辽林)、醇类、酸类等;

溶解蛋白质:如氢氧化钠、石灰等; 氧化蛋白质:如漂白粉、氯胺、过氧乙酸;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洗必泰;

醛类及其他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3、化学消毒方法及其准备工作(1)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洗刷、浸泡、喷洒、熏蒸、拌和、撒布、擦拭等;

(2)准备工作:

消毒前,要按照消毒计划,根据消毒对象,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消毒器械:喷雾器、天平、量筒、刷子、抹布和容器等; 消毒药品:根据病原体的抵抗力,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高效低毒,使用简便,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容易保存的消毒剂;

配臵消毒液:根据消毒面积或体积,准确计算出所用药量,按要求进行配臵;

准备好防护用品:高筒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橡皮手套、毛巾、肥皂等。

4、化学消毒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选择消毒药

因消毒药对微生物有一定选择性,并受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影响,因此,应针对所要杀灭的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消毒对象的特点、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等,选择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坏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消毒剂。如要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应选择季胺盐类消毒剂;如要杀灭细菌芽胞应选择杀菌力强的消毒剂;如要杀灭病毒可选择碱性消毒剂;地面、墙壁消毒可不考虑消毒剂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器械、用具消毒可选择低毒、无刺激性的洗必泰;消毒畜禽体表时,可选择消毒效果好又无害的0.1%过氧乙酸等等。

(2)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药的性质和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喷洒、熏蒸、浸泡、洗刷、擦拭、撒布等适宜方法。

(3)注意消毒剂的浓度 在一般情况下,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是成正比的,但也有区别,如酒精只有在70-75%时消毒效果才最好;所以在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消毒目的的需要,使用适宜的浓度,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消毒剂的浓度。

(4)消毒时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对消毒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必须加以注意;如环境温度每升高lO℃,石炭酸的消毒作用可增加5-8倍;又如用过氧乙酸消毒时,湿度60-80%为宜;酸碱度可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增强或降低药效,另外酸碱度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

(5)消毒时应把有机物清扫干净

粪便、饲料残渣、污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对病原微生物有机械保护作用和降低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因此,在消毒前须对消毒对象(地面、设备、用具、墙壁)进行清扫和洗刷,使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6)消毒剂作用时间要充足

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杀死的病原微生物越多。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剂与消毒对象有足够的接触时间。消毒时喷洒要均匀,不留任何死角,使消毒剂充分与消毒对象接触。

(7)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要充足

这里所讲的使用剂量,即在每平方米使用配制好的消毒药剂的量。喷洒消毒时应使地面、墙壁、物品等表面都有一层消毒液覆盖(水泥地面每平方米大概需1000毫升左右);熏蒸消毒时应按立方米计算。

(8)消毒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多数消毒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消毒时应做好人员的防护工作,避免伤及身体。

(三)生物消毒法

1、发酵池法:适用于动物养殖场,多用于稀粪便的发酵,发酵池应远离居民区、河池和水源地,池内先垫一层干粪,然后将清除出的粪便、垫草、污物等倒入池内,快满时在粪的表面铺一层干粪或杂草,上面用泥土封好,经1-3个月即可出池。

2、堆积法:将清理出的干粪、垫草、污物等堆积起来至1-1.5米高时,外面封上泥土,如粪便太干可适量加水,密封发酵夏季2个月,冬季3个月以上,利用其自身发酵产热杀灭病原体。

(四)常用化学消毒剂及其用法

1、火碱

作用:用于病毒性传染病的畜舍、栏舍和场地的消毒。常规消毒取97份水加3份火碱,搅拌溶解后即成3%的火碱水。

2、过氧乙酸

作用:可用于食具、工作人员衣物、手臂等消毒。

喷雾消毒1:200-400倍;熏蒸消毒:5-15毫升/立方米;浸泡消毒:1:500倍。

3、消毒王

作用:用于预防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耳病病毒等病毒性传染源及畜舍、器械、饮水、种蛋和带鸡消毒等。

定期消毒1:1500倍,饮水消毒1:3000倍,喷雾消毒1:2000倍;病毒性疫病传染消毒1:1000倍。

4、威特消毒剂5号

作用:主要用于畜舍、畜栏、器具、种畜及饮水消毒。畜禽饲养所1:1000-2000喷雾;疫源地消毒1:1000;饮水消毒1:5000-1:6000。

5、菌毒杀

作用:本品能迅速杀灭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用于动物圈舍、饮水及器具消毒。定期消毒,用水稀释1000-2000倍喷洒,饮水消毒1:2000-4000倍饮用。

6、二氧化氯

作用:畜禽养殖用消毒剂,去污、去腥、除臭、灭藻。畜厩禽舍1:800倍,疫情期1:500倍。每隔2-3天消毒1次。

7、疫碘净

作用:手术部位、器械、环境卫生、养殖场、公共场所的常规消毒以及控制疫情时的紧急消毒。

消毒:饮水消毒1:1000倍;禽舍、环境、器具消毒1:800倍。

8、漂白粉

作用:用于畜舍、用具、地面、粪便和污水等的消毒。注意不能作金属及工作服的消毒。此药有强烈腐蚀性。用时注意人畜安全。喷雾后立即洗净。混悬液配后在48小时内用完。

消毒:取5-20份漂白粉,加水80-95份,搅拌后即成为5%-20%混悬液。

下载防疫消毒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疫消毒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疫管理制度文本

    (一)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一、设置养殖档案专卷专柜,并专人管理。 二、对生产和防疫各环节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填写生产和防疫记录表格。 三、养殖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汇总、......

    灾害救援防疫消毒措施探讨

    灾害救援防疫消毒措施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灾区防疫保障中的消毒措施,控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发生。方法 分析灾害发生后易于发生的卫生防疫问题,提出相应消毒措施。结果......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

    免疫制度: 1、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2、使用的疫苗要分类保管,合理储存,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3、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破损或物理性状改变的严禁......

    猪场防疫管理制度

    猪场防疫管理制度 1、猪场谢绝参观。饲养人员及本场人员(包括经批准入场的有关技术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入消毒更衣室,更换经紫外线灯照过的工作服、工作帽与水靴后,再趟过盛......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

    宿舍防疫期间管理制度

    宿舍防疫管理制度为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学生管理(一)学校成立学生体温巡检工作组,学校在学生宿舍出入口处安装红外体温测......

    疾病防疫管理制度

    新街中学疾病防疫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2、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

    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规范动物防疫档案管理,根据《动物防疫法》和《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按照统一印发的动物免疫证的使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