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7: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

第一篇: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

朱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关于中国“后现代主义法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或提醒

如今真是一个商品社会了,甚至语词也有了卖点。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乃至在中国法学界也逐渐兴盛起来了。在中国法学界,最早大约是我在1994年的一篇评论波斯纳的书评中提到了并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来源和特点。[1]随后,在1996年,在同季卫东到一个学术讨论中,我对后现代主义及其法学提出了一种看法。[2]我的基本观点是,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潮,对法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应当对后现代作“时代化”的理解,从而简单认为后现代主义与被认为尚未或正在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无关;应当努力从学理上理解后现代主义,但不是按照现代主义的进路隔靴搔痒简单地予以理解甚或批评;我同时还分析证明,由于制度的因素,后现代主义很难在法学上有太大的市场;最后,我认为,当代中国的这一代法学家包括我自己都是现代主义者。很快,大约由于我在文章中表现了对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宽容”,以及我的一系列文章与传统的法理学研究不同,不喜欢唱高调、跟风;而且不仅论证方式不同,甚至叙述风格也与当时的主流不同;对一些当时或至今为学界视为神圣的概念、原则从经验上予以验证、考察和反思;因此我也很快被一些法学界人士指责为后现代主义或后学。尽管其中至少有一些人大约是从我的文章中才第一次了解甚或听到的这个词。

这之后,后现代主义法学就随着这个名词的引入逐渐就蓬勃起来了。但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其之所以蓬勃,原因并不是法学内思想学术的发展,而更多是法学内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个名词具有一种分类的社会功能。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贬低争论对手的武器,变成了一种拒绝思考对方提出的问题的标签,可以很便利地将一切非我族类的人或/和研究结果排除在视野之外。其次,这个标签的另一种社会政治功能就是自我标榜、标新立异,可以跑马占地。更有甚者,大约看出如今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是注意力经济,有概念股,新名词也有其卖点,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把大量的与传统法学不完全相同或与自己的理解力有差距的法学派别或研究成果都称之为后现代法学。尤其在中国,这一点格外明显。一些学者把法律经济学、批判法学、法律与文学、女权主义法学、批判种族理论等都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包括这次会议)简直是,凡是与传统法学研究或诠释法学不一致的都可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误解是难免的,任何理解之前都必定有一个误解。误解本身是理解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我们只能寄希望经由时间来形成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共识。如果考虑到学术中的政治经济利益,这种相互之间难以交流理解的状况是一定会存在的,或者由于前设的不同(道不同),我看也无法通过理性交流来消除,只能通过法律学术和法律实践的发展逐步消解或遗忘。而且如果从学术上看,这种偏好就如同给人起名字一样,叫阿狗阿猫都没关系,都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标记而已。

我所关心是后果。这种现象带来了一种混乱,在学术界会造成了一种理解的困难,造成一种标签化的阅读和理解,拒绝认真理解被阅读的研究成果,并可能造成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并不有利于中国法学的发展。

如同我先前讨论过的,后现代反对的就是一种“时代化”,即用时间作为一个组织社会现象或学术研究的基本框架。[3]而现在绝大多数对后现代的使用,都是一种“时代化”,即把发生在当代的种种法学新发展都用“后现代”这个词统一起来了。这种用法不仅混淆了当代不同法学之间的差别,而且夸大了时下的法学与先前的法学之间的差别。它一方面强调了时间的断裂,另一方面又把时间维度本身当成一种有神奇魔力的组织框架。它把时代或所

谓的时代精神本质化了。

事实上,现在一些被标签为后现代法学的学术流派很难称之为后现代的。不仅其内部差别很大,而且它们与先前到法学流派差别就理论思路而言并不那么大。让我们来做一点简单地分析。

例如,目前在美国最流行的、影响最大法律经济学,[4]显然延续了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和科学精神,并且这一传统可以更早追溯到古希腊,例如毕达哥拉斯就即希望用科学、数学来解释世界。近代的法律经济学的先驱也许是边沁,[5]但边沁从政治上看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理性主义者。至于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以及卡拉布雷西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后现代主义者。

批判法学当然是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某些影响,但是其主要来源也仍然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有比较多的怀疑主义的因素,但也受到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例如霍维茨、特鲁贝克、图希内特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们的著作都有很深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子。[6]甚至怀疑主义也并非后现代的特征,而是一切力求创新的研究者(而不是“常规科学”的研究者)的特点。只要看一看霍姆斯书信中所流露的怀疑主义,[7]只要听一听汉德的名言“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任何都不那么确信其正确”,[8]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至于批判法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命题:法律即政治,[9]也不过是在重复着古希腊的强权即真理的命题。[10]而这个命题在圣奥古斯丁那里,在马基雅维里、霍布斯那里都一直存在,并且是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线或之一。

法律与文学是一个以研究领域或材料而勉强组合的法学学派,其内部其实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纲领,或核心命题,因此它也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11]女权主义、批判种族理论也大致如此,其内部没有统一的理论纲领,而是一个依赖特定的研究群体,强调这一特定群体的独特视角之存在,并以特定问题为中心而组合的学派,甚至其中许多观点是自相矛盾的。比方说,从怀特的《法律的想象》,[12]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全新的理论命题,他不过是用比较传统的案例教科书的编撰方式将一些经典的文学文本编撰起来,其分析也基本是普通法的案例教学法。此后的法律文学运动参与者更是在意识形态上,在理论进路上,包括对法律文学运动的基本态度上都有很大差异。例如法律文学运动的一位重要人物,波斯纳,就是以经济学家闻名,在他的影响重大的法律与文学(第一版)中,就称两者是“一场误会”。该书的第二版尽管删去了这一副标题,但是如果仔细读此书,我们仍可以发现,不仅波斯纳对法律与文学的进路持有很大的保留态度,而且他的分析进路基本上仍然是经济学的。[13]另一位学者韦斯特则是一位重要的女权主义法学家。因此,法律与文学作为一个理论来说,还是一个到处游荡的无家可归的人。它并非一个学派。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学派中的人物或著作就没有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确实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例如,法律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之真实与否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上,波斯纳就认为作为经济学之前提假设的理性人尽管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法律经济学的有用性。理性人虽然只是一个假定,但它仍然是有效的,解释力很强,因此经济学得以成立并不必须其起始假定是真的。[14]这是一种罗蒂式的反基础主义的论证,[15]同时也是一种工具主义后果主义的真理观。又比如,批判法学的一些命题,法律与文学中斯坦利·费希的研究,都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16]

即使如此,我在其他地方也指出过,受这种影响的也并非上述学派的学者,而是其他学派的学者也受到影响。例如罗尔斯为自己正义理论的基础所作的辩解,[17]尽管他自己也许不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追究起来,一些被认为是后现代的学者,甚至是领军人物,就公开拒绝后现代主义,并对其他后现代主义者表示批评。最典型的也许是波斯纳,当然不是法律经济学的波斯纳,而是新实用主义法学的波斯纳。波斯纳不仅在《超越法律》中拒绝承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18]又在《法律与道德理论的疑问》一书中公开且明确界定了自己与肯尼迪(批判法学)和费希(法律文学)的区别,[19]尽管波斯纳被有的学者界定为美国后现代法学两个领军人物之一。[20]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来源是传统人文学科中的怀疑主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看一看当代后现代主义的一些主要思想家,他们都不是经验科学的信仰者,例如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罗蒂、费希等,有些甚至是反对者。尽管他们中的某些人(例如福柯)也进行了一些从广义上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他们的倾向从总体说来还是哲学的,人文的。

还有一些被标签为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他们则更倾向于强调实证的社会科学,他们的一些结论可能同后现代的一些命题相近。但是他们得出这种结论是从具体的实证研究获得的结果。例如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研究,使得“哲学死了”;例如波斯纳的经济学和法学研究,使得他主张“超越法律”。但是,他们提出的命题都是有更强的学科针对性,而不是一般的普遍的断言,更不是将这一断言作为他们实际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他们反对从原则出发,主张“不要想,而要看”,[21]反对太多的形而上学的玄思,认为逻辑是批判的武器,而不是行动的武器,是破坏者而不是创造者。[22]因此,要将这两类尽管在某些结论上有相似之处的学者归为一类,实在是一种混淆视听,有可能误人子弟。这种习惯性归类之偏好反映出一部分学者在阅读学术著作时过分注重结论、断言,而对学术著作获得结论的理路缺乏关注,对这些后一类学者研究的问题本身缺乏关注和理解。或者说,关心话语超过了被话语说的那个东西。

上面的简单梳理并不是反对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用法。我的要点是,如同我先前的观点一致,我们不应当过于看重将某一个学者或某一部著作归为哪一类。这种工作对于思想史、学术史研究也许有一定的意义,便于分类理解和全面把握;对于自己的思想清理也许也有点用处;对于教学、传授知识也许也有点意义;但是对于法学界、甚至对于法理学界的思想发展,在我看来,则没有什么意义。正如一位学者也许有点过于辛辣的因此有点后现代的挖苦,什么东西一落进“屎”(史)坑里,就完了;特别是法学。

为什么?因为法学和法律的特点,也因为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就法学和法律而言,它们都是世俗导向的,最重要是要解决社会中的问题。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并非理论在前,实践在后;而更可能是相反,请想一想“理论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才起飞”。理论对实践有某些指导作用,至少可能在某些时候如此。但是,即使理论上通了,在实践上也未必能做好。即使在这一事件问题上做好了,也未必能在另一个问题上做好。从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鸿沟。“懂得如何做”与“做”不仅并不相等,而且两者还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知行合一的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法学思想的发展而言,也具有这样的问题。一般原则既并不能规定具体案件的结果,[23]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法学研究能力 的培养不是通过了解他人的思想、给它们分类或排座次能获得的,而是在仔细研究他人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结论)并不断练习中获得的。[24]

因此,在我看来,还是如同胡适所言,应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阅读学术研究成果时,首先不关心作者属于哪个流派,哪个主义,而是要和作者一起进入作者关心的那个问题。看作者的问题是否读者自己关心的问题?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其论证是否有道理?道理有多大?能否说服我自己?与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是否吻合?如果不相吻合,问题是在作者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自己能有什么样的补充和论证?用阐释学的话来说,读者一定要进入作者通过其文本展示给我们的那个视野。如果发现作者的说服力很强,那么,读者就可以而且也应当运用这种进路和理路来分析相似的问题,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这种研究的“工具”,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结论性命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逐步的,人的实际运用理论工具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获得了,就扩展了。否则,如果仅仅关注主义、流派,他人的研究成果最多也只能成为你的一种谈资,一种话语的材料。你永远会和这些研究材料格格不入。

应当多多掌握这种工具。因此,学者或读者不应当轻易接受仅仅某一种工具,某一个学派,而是应当反复坚持上述的过程,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增多自己工具箱内的工具,使自己的工具箱内样样货色齐备,不仅各有各的用处,而且在某些时候用在一处。这样,当遇到新问题时,你会很自然地懂得该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处理这些问题。这就意味着,各种理论都有其短处和长处,没有一种可以包打天下的工具,没有一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并保证成功的理论。所有的理论都是人们的备用工具,都是为了出现问题而准备的。而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重要的问题在于改造世界。[25]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人们理解、改造自己的生存世界的工具。理论对于人类来说并不具有神圣意味,其全部意义仅仅在于能够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因此,“我们想的应当是事而不是词”。[26]

也许我的这种态度太贬低了理论?其实,我的这种态度是具有包容性的。也许对于某些学者来说,理论完美本身就是他生活更好的一部分,甚至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理论之所以对于他或她是神圣的仍然是因为理论对于他或她的效用。

我的这种观点也许还太实用主义了。其实也不是。即使对于法学家来说,重要的问题也在于获得理论,而不是谈论理论。获得理论的真正标志是思想和能力的发展,而仅仅谈论一些理论命题、一些人物的主义归属并不增加人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的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又并不那么实用主义,它是以能力增长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谈资增加为导向的;它是以未来(解决新问题)为导向,而不是往昔(总结以往的观点)为导向;它是以参与者身份进入的,而不是以旁观者进入的。

也正因此,我可以这样说,我并不在一般意义上关心后现代主义。在我看来,究竟是什么主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学派、一个研究成果、一个学者在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上的研究是否出色,论证是否令人心悦诚服,是否给我启发,令我激动,使得我可以在其他问题上借助类似的进路和论证,推进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我在世界上的行动。

其实,过分关心主义,在中国除了有排除异己、标新立异、跑马占地等嫌疑外,在智识上一个更深的潜在预设或意图是:有某种“主义”可能是通向真理的专列;一旦你搭乘上了这一专列,那么自己就比他人拥有更多的话语霸权,就可以至少在学术上(但不限于此)更

多地教育或指教他人,就可以在真理之途上领先于他人一步。每个知识人或许或多或少都有这一点心态。有点也许并无大碍。但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种通向真理的专列?而即使有这样的专列,是否搭乘了这一专列,就保证了你可以对一切问题都做出正确的回答?有人可以这样相信;但我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专列。法律的生命还是而且也只能在于经验。最后,就算是有这样的专列,那么对于“专列”的选择也只能在你的路途中,哪怕是需要倒车。你不能总是在月台上观看、分析那一趟是通向真理的专列吧?

一不小心,你可就等成了“戈多”――也许这也是一种后现代?。

【注释】

[1] “什么是法理学?”《中国书评》,1995年9月,创刊号。

[2]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的法治和法学”,《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同注2。

[4] 关于其影响,可参看这一学派之对手的评价,Anthony T.Kronman, The Lost Lawyer: Failing Ideal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166-167, 226.[5] 关于边沁与法律经济学的关系,请看,Richard A.Posner, “Utilitarianism, Economics, and Social Theory,” in The Economics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6] 例如,Morton J.Horwitz, The Tran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 1780-186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7] Richard A.Posner, ed.The Essential Holmes, Selections from the Letters, Speeches, Judicial Opinions, and Other Writingsof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8] 转引自,Gerald Gunther, Learnd Hand, The Man and the Ju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xiii。

[9] David Kairys ed., The Politics of Law: A Progressive Critique, Pantheon Books, 1982;又请参看,Richard A.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53ff.[10] 在《理想国》中,色拉西马克就曾说:“如果一个人推理正确,他就会同意,正义〖dikaion〗无论在何处都一样,都是强者〖kreittonos〗的利益或好处〖sumpheron〗。” Platonis Opera, vol.4,p.339a(Ioannes Burnet ed., 1902)(Politeia, Bk I, 11.2-4),转引自,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p.9 n.12。

[11] 可参看,冯象:“法律与文学(代序)”,《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James Boyd White, The Legal Imagination: Studies in the Nature of Legal Thought and Express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3.[13] Richard A.Posner, Law and Literature, A Misunderstood Relationship,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Law and Literature, 2nd and enlarged 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14] “Ronald Coase and Methodology”, in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406ff。应当注意,这种工具主义的经济学反基础论(或基础论?)为不少经济学家所分享。请看,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

[15] Richard Rorty, Objectivity, Relativism, and Truth,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and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6] Stanley Fish, The Trouble with Princi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and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应当注意,这两本书是两本文集,讨论的问题也并不仅仅是法律,甚至主要不是法律问题。

[17] John Rawls, “Kantian Constructivism in Moral Theory,” and “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in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ed.By Samuel Freem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06, 393-394.[18] Overcoming Law, p.317.[19] The Problematics of Legal and Mor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65-280.[20] Gary Minda, Postmodern Legal Movements, Law and Jurisprudence at Century’s En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页208以下。敏达的判断主要基于波斯纳主张“一种没有基础的法理学”(《法理学问题》),这是一种反基础主义的立场,与罗蒂的反基础主义(《自然之镜》)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但是敏达的断言过于简单,如果否认基础就足以构成后现代主义,那么科斯因为他反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说,也足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者了。

[21]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页45。

[22] 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p.55。

[23] Lochner v.New York, 198 U.S.(1905), Holmes, J., dissenting, in The Mind and Faith of Justice Holmes, His Speeches, Essays, Letters and Judicial Opinion, sel.and ed.by Max Lerner, The Modern Library, 1943, p.149.又请看霍姆斯的另一名言,“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一些一般性命题,而——我要说——这些命题都狗屁不值(worth a damn)”。见,同上,p.444。

[24] 请参看,苏力:“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方的进路”,《中外法学》,2000年1期。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人民出版社,1972年,页19(原有的着重号)。

[26] Holmes, Jr., “Law and the Court”, in The Mind and Faith of Justice Holmes: His Speeches, Essays, Letters and Judicial Opinions, p.389。

第二篇:《等待戈多》导读

一.概述

《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作者是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XX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方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他觉得生活就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生即包含死,人自出生起,就向坟墓走去.在这漫长而痛苦的人生中,人时时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因此,贝克特认为沉默是人所能持有的最适当的态度.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不问政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剧作流露出浓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贝克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一片荒原,一棵枯树.但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像《等待戈多》中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维妮手提包里的物品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而且人物少,动作单调.不少剧作只有一个人物.剧中人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观众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人物的完整外形与动作.在《喜剧》中,人们只看到装在坛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的一男二女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演出一场“棺椁里的爱情三重奏”.在《啊!美好的日子》里,看到的是半截入土的维妮在梳妆打扮,追忆她的“第一次舞会”“第一次亲吻”.在《剧终》里,看到的是被装在垃圾箱中的纳格,奈尔在乞讨食物和拥抱接吻.贝克特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二.故事梗概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戈戈,但随意虐待幸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的对话: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再等……

三.相关评论

1.剧作在荒诞的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人生处境: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人们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舞台上演出的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象征,他们生活在世上只有一件事:等待戈多.戈多是什么西方评论家绞尽脑汁,作出各种解释,从一个著名的摩托运动员到巴尔扎克的一部不出名的早期喜剧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种种类比评析.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对戈多的含义无法也无须去作琐细的考证,但剧中戈多确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救星和希望.然而象征人类的流浪汉,等来的却不是救星,却是痛苦和压迫——幸运儿和波卓.幸运儿是痛苦的化身,他备受折磨,任人奴役.波卓是压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傲气十足.第二幕中波卓瞎了眼,求救于流浪汉,表明了作者的另一观点:命运变化无常.用剧中人的话说:“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说得定.”流浪汉等待的希望是渺茫的,今天等不到,明天还是等不来,永远得不到.剧作第二幕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幕的再现,加强了这种观念的直观性,要是继续写下去,第三幕,第四幕,照样还是等待,等待……

痛苦加失望,悲惨加迷惘是《等待戈多》内容的突出之点.幸运儿的痛苦直接呈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是看得见的痛苦.两个流浪汉的痛苦是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来表现的.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没有意义,一切都无需去记忆,连时间概念都没有.爱斯特拉冈说:“……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或者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第二幕中弗拉季米尔问波卓什么时间瞎了眼,波卓大发其火:“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不能满足你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暗.”生存即是死亡,时间没有实在意义,是永远停滞的瞬间.为了填补这个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他们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然而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2.戏剧的荒诞性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艺术主张.首先,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三,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3.戈多是什么两个流浪汉又在等待什么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但他却一直没有出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精神上迷惑不安的“流浪汉”们对未来,对精神的一种期许.等待只能是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等待.因为戈多根本不存在,戈多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而编造出来的幻想.4.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5.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第三篇:等待戈多感想呢

等待也幸福

-读《等待戈多》的人生感悟

黄徐玲

中西戏剧比较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了《等待戈多》这部戏剧,这部戏是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经典之作,作为荒诞派的典型,贝克特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他的确把《等待戈多》的情节与动作减到了极低的限度,这出戏没有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一片小荒山,一棵树,一块石头„„两个流浪汉在等待着希望。他们也许信仰上帝,因为他们还提到福音书,他们还很善良,四周鲜有人烟,一片苍茫,但是,质朴归真的哲理,往往就沉浸于这般的荒诞与凄凉。“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有人说他们是在等在希望、等待死亡。但我想无论怎样这个“等待”都是为了那个位未知的东西,未知的世界。

相信每个人在第一次看《等待戈多》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这是戏剧吗?两个流浪汉无休止无期限地等待一个莫名其妙的戈多,而在他们说了大量梦呓般的语言,做了无数次古怪的动作后,那个神秘的戈多还是没有来。然后两个人居然还在继续等待,等待„„难怪当年《等待戈多》公演结束后,一头雾水的观众会把作者贝克特堵在了剧院门前,追问“戈多”到底是谁。但是作者的回答更耐人寻味:“我自己要是知道,早就说明了”。但是,如果大家在一段时间后,再尝试着再把它读几遍,或许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塞缪尔·贝克特,确实是个怪才!

等待、等待,无休止的等待。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目前生活的缩影?从小到大,十多年来,等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特殊而必要的生活状态。在车站,等待着公交车缓缓地驶来;在课室,等待着一次次的上课与下课;在食堂,等待着位次一点点地靠近窗口;高中等待着大学,压迫等待着解放,渺小等待着辉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在“等待戈多”,同时,我们自己也扮演着那位被苦等的“戈多”。父母等待着我们回家的脚步,国家等待着我们的抱负,而某些势力也在等待着我们倒地,然后大声欢呼。于是,在等待和被等待中,我们渐渐长大。在社会的底层,我们等待,我们无奈,所以,我们也在加快脚步。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这过程又是如此的幸福,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怀抱着希望,无论“戈多”的身份是什么,在我们等待它出现的人生中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朋友,很多的故事,经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旁观别人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了这个,又从别人的生活中感受到那个,这等待也因为如此充实的过程变得精彩纷呈,又或许我们碰得到敌人、不喜欢的事物,我们也同样学习到了自己所却缺乏的东西,或喜或悲,这都是一种伴着美好幸福的等待。到最后“戈多”有没有来,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可能“戈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观察着你,看你的样子,看你的动作,看你的思想,它的目的就是让你明白,等待“戈多”中的美好与充实就是你苦苦追寻的“戈多”,人生亦是如此,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只是等待最后的动作,享受“等待戈多”远比享受“戈多”更让人为之陶醉,为之神往。

所以,无论古今,人生其实就是“等待与救赎”,它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梦想,人们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有的人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却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就如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等待戈多一样,戈多就是他们的理想或梦想,今天不来,或许明天;明天不来,还有后天„„从原点直等到终点,虽然戈多最终没有出现,但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信念并没有改变。一天天的失望就好比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但只要不放弃,就意味着不远处的希望。现实社会亦然,我们常常放弃一个等待,开始另一个等待,不久之后又去展开第三个等待,但不管是三个也好,四个也好,或更多的也好,到头来都只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今天,当我们拥有了古人梦寐以求的各种条件后,为什么还是在等待,还是没能完成“救赎”?因为我们忘记了一个词——“坚持”。现今,“程门立雪”早成神话,“悬梁刺股”也屡被讥讽,早晚会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我们缺了什么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基米尔与爱斯特拉冈所等待的戈多始终没有来。尽管如此,但当再一次看完《等待戈多》后,我忽然感到了一点兴奋。虽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明天不就正像那个“戈多”,在被我无限期地等待吗?无论它现在是否到来,我们都应该相信,自己所苦苦等待的“戈多”,正在路上。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享受过程,享受生命。

第四篇:等待戈多读后感

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

---《等待戈多》读后感

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等待戈多》这部戏剧,其作者萨缪尔·贝克特凭着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完了这部剧。

这部戏剧分为两幕。第一幕中,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来到了一条空荡荡的村中小路上,周围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在树的附近等待戈多的到来。但是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为何要等待戈多,两个人都无法说明缘由,但是他们又执意要等下去。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个流浪汉各自做着无聊的动作,并且进行着杂乱无序、逻辑不通的对话,一会聊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一会说自己做了个梦。这时候来了一对主仆---波卓和幸运儿,主人波卓用绳子牵着幸运儿,幸运儿拿着沉重的行李、唯唯诺诺。两个流浪汉一开始把波卓错认为戈多,随后与波卓发生了一系列无聊的对话,最后他们等来了戈多的使者---一个男孩,男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第二幕中,场景几乎相同,只是树上多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依旧在等待戈多,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他们一起说些无聊的话、做些荒唐可笑的动作,这时,波卓和幸运儿再次出现了。仅仅过了一晚,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变成了聋子。最后,昨天出现的那个小男孩又来了,他告诉两个流浪汉戈多今晚不能来了,明晚准来。至此,两个流浪汉十分的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最后却都站着不动。

整部剧没有明确的主旨和情节,不论从戏剧的结构、人物的语言还是情节的发展来看,都十分地荒诞可笑。戏剧只有两幕,而事实上第二幕几乎是重复第一幕的情节,两者只在细微处有些许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该剧有第三幕、第四幕的话,那也应该是对第一、第二幕的重复。

在剧中,戈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他却并未出现,作为读者,我们永远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么,而该剧作者贝克特也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在这部剧中能看到的是两个流浪汉,他们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麻木地生活着,他们不停地絮絮叨叨,想以此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支撑着他们的是戈多,他们希望戈多的到来能拯救自己。戈多最后并没有来,也没有人知道戈多到底会不会来,但是流浪汉

最终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还是想继续等下去。另外,我们在剧中还能看到那几乎不变的场景,包括波卓和幸运儿。虽然在第二幕中,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聋了,但是从某种更高的角度来看,外在场景其实几乎未变,叶子可以再次掉落,这也就是说,两个流浪汉几乎可以看作是在重复前一天所做的事,这件事就是等待戈多,也正是这件事支撑着他们生存下去。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贝克特本人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而他在《等待戈多》这部作品上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把情节和动作降到了最低。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带上了些许喜剧的色彩,尤其是两个流浪汉,他们极尽荒诞的可能,疯疯癫癫,比如一开始脱靴子的爱斯特拉冈、掸帽子的弗拉基米尔,观众看到这些会忍俊不禁;但是随着第二幕的结束,观众们很可能就无法再轻松一笑了,因为他们在这部剧中感受到了“生无趣,死亦无趣”的观念。

这部戏剧旨在反应生活的毫无意义和存在的荒谬思想,它与传统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的结构以及毫无逻辑的语言,观众不能从荒诞的语言和对话中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那么是不是观众就很难理解这部作品了呢?不是的,不同层次、阶级的观众看过这部剧后几乎都能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论他们理解的戈多是谁,似乎都是有意义的。他们可以把戈多理解为社会、希望、局外人等等,戏剧的作者贝克特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我不能明确地说明戈多到底代表了什么,但是我在这部剧中看到了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满怀希望的开始等待,然后中途有所迷茫---怀疑戈多是否存在、会不会来,最后得知戈多不来时绝望透顶,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结束之后,第二天来临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循环又开始进行,周而复始,从不停止。从这个角度看来,如果把戈多看成希望,也就预示着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希望---迷茫---失望---绝望中循环,没有人能跳出这个圈,谁也不会是例外。但是,希望是存在的,只是无人能告诉你需要等多久、你的等待是否有意义。我觉得贝克特在写作这部作品时用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手法,先给观众蒙上眼睛,最后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丝光亮,使得我们不至于压抑苦闷到绝望。说到这里,可以用戏剧里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

-----行政0902曹露学号:090230218

第五篇:等待戈多(节选)教案

等待戈多(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五、仔细阅读课文节选的第一幕,进一步体会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在教师介绍的荒诞派戏剧的相关常识指导下,具体体会荒诞派戏剧表现主题的形式,从而认识这一现代文体。

六、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对作者作一些简要的介绍,重点介绍贝克特在荒诞派戏剧创作领域的地位与贡献,接着联系学生已有的现代历史知识,简要介绍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社会现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七、布置课外阅读

阅读《等待戈多》全剧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两位流浪汉苦苦地等待着戈多,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那天,他们在等待什么呢?”导入。

二、分析作品,讲解重难点。

教师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及语言等方面作较为全面的分析。

教师要讲清这部剧作一改传统戏剧的情节模式,剧中没有戏剧冲突,没有起因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情节结构,没有丰满、完整的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精彩富有哲理的人物对话,代之的是没有跌宕起伏的、无头无尾的情节,毫无人格魅力的卑微、肮脏、猥琐的“非人”和重复机械、单调乏味、不合乎逻辑的语言。虽然这是一出“什么也没发生”的戏剧,但却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表现了“上帝死去”后人生意义和终极目标的失落造成了人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感。

三、布置课外任务

1.将本文排演成课本剧。

2.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条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荒诞派戏剧作品,以加深对这类作品的认知。

下载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等待戈多教案

    等待戈多(节选) (爱尔兰)贝克特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 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3. 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4. 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

    《等待戈多(节选)》教案

    《等待戈多(节选)》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 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3. 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4. 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

    等待戈多(大全五篇)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的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

    《等待戈多》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1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

    等待戈多 论文

    姓名学:号郭:晓娟 MG1424030 《 等待戈多》赏析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等待戈多》赏析 摘要:爱尔兰现代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力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本文从......

    等待戈多赏析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

    《等待戈多》读后感

    于绝望中等待希望——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读后感《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虽然只有两幕,却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直......

    等待戈多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1 残阳似血的黄昏,在一个荒无人烟的野路上,两个年迈的流浪汉,相遇了。他们睁着黄浊的眼睛,眼神空洞,神情麻木地开始做同一件事——等待戈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