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

时间:2019-05-14 17: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

第一篇: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

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

改革

2012年11月29日14:51 来源:财经网

原标题 [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

【《财经》年会专报】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最简单的政府感叹的队伍不好带,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说的这些话,老百姓也不信了。这就是逼迫中国进行变化的真正的动力。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希望走到这个东西的前面,但是无论如何要对这样的危机和矛盾作出反映,这个反映的过程就是我们改变的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2012年11月29日,“《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在年会《议题二: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上如此表示。

孙立平说:

其中有一点我非常同意,就是落实法律对于人大的职责,在党中我觉得至少有三点,一个是对于财政预算的进度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实质性的内容。第二个对于官员的问责的制度,第三个重大立法和决策的辩论自寻的制度,如果有这三个,我觉得首先就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所以,我想这个切入点人大应当说是现在可以用的一个不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问题,切入点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姚洋教授提到是动力的问题,动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我前几天在广东开会,我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叫形势比人强。我觉得中国社会真正将来的动力可能在这儿。前些天美国的裴比新(音译)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我概括成八个字,叫体制未改,生态理念,过去这十年,如果体制有多大的变化吗?没有,但是整个社会的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裴比新把它叫做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了,最简单的政府感叹的队伍不好带,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说的这些话,老百姓也不信了。所以,可以看到这个社会在静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这就是逼迫中国进行变化的真正的动力。裴比新讲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希望他走到这个东西的前面,但是他无论如何要对这样的危机和矛盾作出反映,这个反映的过程就是我们改变的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所以,对这个动力,刚才姚洋教授说我是比较悲观的,动力就是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责任编辑:克伟)

第二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国的一场全方位革命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国的一场全方位革命

(2010-07-23)

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进入“锅底萧条”阶段。社会面临劳资关系紧张、个人消费不足等诸多问题。1957年12月日本的完全失业者为49万人,1958年3月增加到92万人。劳资关系也十分紧张。在南九州岛Miike矿场发生了长时间的罢工。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场新经济运动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1960年12月宣布启动,至1967年提前三年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生产年增长率为10.5%,到1973年国民收入翻了2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日本的这种高速增长时期以前和以后相比,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日本采取了引导国内储蓄转为投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人的自主能力与发展科学技术,帮助中小企业现代化、实行最低工资制、推行社会保障等有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措施。

在日本实行的诸多经济增长政策中,核心是提高企业设备投资。为引导企业投向机器设备,日本甚至不惜控制外国投资的规模;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以减税、加速折旧等确保企业更新设备的资金和积累自我资本。实行预算平衡,使政府开支不影响私人投资。日本政府还实行了控制外国投资的政策,以促使国内的高额储蓄能够转化为高额投资。此外,政府还增加了公共投资,制定了从1961年开始的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国有铁路的柴油机化和复线化,6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共开支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在减税方面,计划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

我们现在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家只是从字眼上进行理解,好像只是收入的倍增,其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国家的意义何止是收入的倍增,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对国家来说是脱胎换骨式的进步。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行成功实行,我国就可以一举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因此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的意义,都不可小觑。30年前,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提高了实现国家发达的“三步走”战略,我国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也是按这一战略来实施的,但是三步走战略的缺陷就是过于注重GDP的倍增,而忽略了国民收入的倍增,GDP的倍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倍增,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GDP的倍增与国民收入的倍增并不是一回事,也不可能同

步倍增,比如依靠人口红利可以带来GDP的倍增,但是并不能带来国民收入的倍增,我国目前国民收入占比下降,民生问题凸显,这一时期,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带来贫富差距过大,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等问题,笔者将日本国民收入带给我们的启示归纳为以下三点:

1、收入倍增计划一定要与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

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以提高收入为目的,我们今天解读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不要望文生义地以为日本只是在分配领域实行类似中国曾经拟议的“限高、扩中、补低”一套增加收入的措施。若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经济高速增长就不可能,从而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即使一时能够实现,也不过是通胀与挤压企业利润的代名词而已。所以,日本除了收入计划之外,还有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大规模投入研发,应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步实现企业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还相当落后,我们可以,也必须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上劳动生存率最高的国家,劳动力年平均创造财富6.38万美元.中国工业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1.26万美元,其实中国这个劳动生产率数据也是大大高估的,因为中国人工作时间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工人绝大部分没有星期天。

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产业升级,放弃低劳动生产率产业,直接发展高劳动生产率产业,从而带动全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具有非常明显的产业升级特征,比如在1955-1964年,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是日本的“三大神器”,而在1965-1974年,汽车、彩电和空调,成为“新三大件”。另一种是产业改造,既通过机械化的深度运用和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将低劳动生产率企业造成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产业升级必须以科技革命为依托,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产业升级很难,中国应该更多的是依靠产业改造,利用产业改造在中国兴起一场劳动生产率革命。

2、与缩小贫富差距联系起来。

工资倍增一定要与缩小贫富差距联系起来,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稳定的严重问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坚决地、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中国在实施居民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明确“倍增”给谁?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企业普通职工、一线职工、中低收入阶层等。如果收入倍增给中高收入者、倍增给高层管理人员,而低收入、低工资的普通员工只有星星点点,那么,平均工资也许增加了、上去了,但是,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将更加恶化,各种社会问题将会凸现出来。中国不需要艾菲尔铁塔的收入分配结构,中国也不需要金字塔式的分配结构,中国需要橄榄形社会。

3、与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结合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南方出现数起要求增加工资收入的停工事件,按照原来的测算,中国的劳动者红利至少可以延续到2015年,也就是到2015年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但是为什么好像到今天就撑不住了呢?主要是城市生活成本的抬高,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支付能力在下降,已经到了一个不可能承受的地步,当然要被迫地推动涨工资。过去二十年,有两列火车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列火车是全球化,另外一列火车是城市化。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出口将进入一个漫长而漆黑的隧道。展望未来二十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城市化。城市化带来的则是民众由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向高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转变,以前农民工过的是“城市-农村”两栖生活,因此他们可以承受较低的工资,而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必须生活在城市,原来的工资收入已经不能再维持生活,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民众的收入,还要想相反设法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

第三篇:3-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钱理群简历

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最近十多年来,高度关注教育改革,出版多部专著。2002年退休后继续与青年朋友以各种方式交 流对话,为成长中的学子们打开广阔的精神空间。

‚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里,进行有意义的教育实验。为现有的框架之中加进一个异数,创造‘第二教育’。推动这些‘静悄悄的革命’的,往往是一些普通教师,他们‘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但他们是用灵魂投入教育。‛

2月21日,陕西师大附中语文老师杨林柯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被华商报全文刊登,在短短几天内,这份探讨当下教育问题的来信,引发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和思考。23日,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就此事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认为在全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

华商报:作为一名人文学者,您始终在关注中国基础教育的各种问题。您在看了杨林柯老师的“万言信”之后,有何感受?

—1—

钱理群:很感动,很兴奋。事实上,我在全国各地遇到很多像杨老师这样的老师,例如前阵《南方周末》报道的马小平老师。他们都是教育理想主义者,更是具有行动力与创造力的教育实践者。

华商报:但像杨林柯、马小平这样的老师,他们却经常遭遇尴尬。马小平被学生家长围住质问,杨林柯则被一些家长告到校长那里。

钱理群:这也说明了这些老师在现实中遭遇的困难。但是,像杨林柯这样的老师虽有高远的理想,他的行事却是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他并不期待彻底的革命,也不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这些老师都是新时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和学生一起创造‚美好的课堂‛。他们推动的教育革命,其实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每一个教育细节‛开始。

华商报:按理说,杨林柯老师所坚持的,恰恰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是尊重教育规律的,那为什么还会遭遇压力?您觉得压力主要来自何方?

钱理群:对老师来说,直接的压力来源于学校领导。对一个学校的负责者来说,因为身处参与高考的压力下,要竞争、要迅速出成绩。此外,还有来自家长的压力。其实在教育中,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家长要认可教师是专业人士。现实中,家长的素质甚至往往会影响到老师的教育。

华商报: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办校理念,为什么今天的学校很难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呢?

—2—

钱理群:在今天,学校和家长的关系不再正常了。学校与家长,可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商业逻辑深刻渗透到学校里了,学校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这就是当下被扭曲的一种关系。

华商报:现实中,一些家长和学校之所以不接受杨林柯这样的教育,原因之一是怕影响成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影响成绩吗?

钱理群:事实上,杨老师的做法是不会影响成绩的。因为他兼顾了人文与工具的两个方面。我所知道的好多像杨林柯这样的老师,所带学生的成绩都是不错的,因为他不仅受到孩子喜欢,事实上也代表了教育应有的方向,代表了今天国家倡导的课改的方向,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华商报: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沉疴已久,您怎么看待这些老师对推动教育改革的努力呢?

钱理群:我对这样的老师的存在和自觉选择,是这样概括的。他们,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以建设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端。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里,进行有意义的教育实验。为现有的框架之中加进一个异数,创造‚第二教育‛。他们,牢牢地把握当下,不寄希望于一劳永逸地解决教育弊端的所谓彻底、根本的革命,而宁愿采取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态度,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要创造美好的今天的每一堂课。从权力之外的下面、民间开始,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和自己一样的独立的人们,面对具体的一个个的学生,能帮一个就算一个,做一个普通的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这样去做,—3—

就会带动周围其他的人。

华商报:但这样的老师在现实中往往是另类。

钱理群:是的。但全国各地的这些老师和他们的学生,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存在,改变着教育的存在,并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把握个人的存在意义,实现对意义的承担。这是一场将决定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革命。很显然,杨林柯老师,也是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自觉参与者。

华商报:杨老师的一个教育理念是,倡导孩子说真话,成长为真实的人。

钱理群:像杨老师他们的努力,实际上接近了教育的本质和本性。这其实正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使命:为孩子的生命打下真、善、美的光明的底子。孩子们终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他们将面对社会的黑暗,而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引发许多的痛苦:这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他们从小就已经在学校里打下了真、善、美的底子,面对假、恶、丑的现实,他们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与之抗衡,光明底子愈深厚,抗衡黑暗的力量愈强大。尽管他们会有困惑,有妥协,有调整,但终究不会被黑暗所吞没,更不会和黑暗同流合污,而能够最终守住从青少年时代就深深扎根在心灵中的做人行事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这正是中小学教育的作用、影响和力量之所在。

华商报:杨老师也在实践中主张生命教育。他认为,要让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找到意义感的孩子会自律。

—4—

钱理群:人们都在感叹今天世风日下,许多人,包括年轻人,都陷入精神的堕落,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如果作进一步的追问,就可以发现,许多人的堕落,就是因为他们在学校读书,特别是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时候,没有打下一个真、善、美的光明的精神的底子。我们的教育的存在,过早地和社会存在趋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社会不安静,学校更喧嚣;社会腐败,学校也不干净,等等。这样的教育存在,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了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世故,冷漠,阴暗,空虚,这样的‚未老先衰‛的生命是脆弱的,到了社会,是无力抵抗黑暗的侵蚀、诱惑的。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华商报:华商报一直在努力推动此事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希望能由此引起一场关于教育的公共讨论。

钱理群:我们的讨论,还可以深入一步:这是怎样的革命?它有什么特点,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注意到,推动这些‚静悄悄的革命‛的,往往是一些普通教师,他们‚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但他们是用灵魂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塑造学生灵魂,也是塑造自己的灵魂的过程;不仅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要求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

华商报:我们也注意到,这些老师在现实中往往都坚持了很多年。钱理群:尽管这些老师所进行的革命构成了对现行教育存在的事实上的挑战,但他们却并没有进行正面的攻击,有意识地避免直接的冲突,而选择了在现行体制下的局部变革的道路。这看似消极,却具

—5—

有两个方面的深意。其一,立足于‚建设‛,‚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其二,这更表明了一种难得的自我清醒:如杨老师的话所说,我‚不能决定教育‘大气候’‛,却‚可以营造教育‘小气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力量和限度,都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这样就不但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能量,而且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阻力和损耗,显示了教育的智慧和成熟。

最后要说的是,像杨老师这样的人不仅有高远的理想,他的行事却是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他并不期待彻底的革命,也不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美好的未来‛。他们是新时代的理想主义者,他和他的学生是有着更多的一致之处的,他们要创造的是‚美好的今天‛,要在现有的生活中获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们所推动的教育革命,不仅是从‚自己‛做起,而且是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每一个教育细节‛开始。我一开始就说过,在全国各地都有像杨老师这样的有理想、有行动力和创造力的老师,在共同推动‚静悄悄的教育革命‛。这样的发生在教育底层的变革,尽管在今天的教育喧嚣中极容易被忽略、遗忘和抹杀,但却是真正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命运的。

—6—

第四篇:中国养蜂机械化养蜂的一场革命—五征养蜂车

五征养蜂专用车:科学养蜂的一场革命性创举

近日,中国养蜂学会副会长宋心仿在山东养蜂大县――临朐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推介五征养蜂车,山东省畜牧局、省农机局、省养蜂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山东、河北、江苏、陕西等地部分养蜂专业户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专家高度评价五征养蜂车是科学养蜂的一场革命性创举,特别适合流动养蜂,国家应当在政策上、技术上给予支持、倾斜,加大推广应用。

中国养蜂模式百年没变

宋心仿介绍,100年前中国从欧美引进了蜂箱活框养殖蜜蜂技术,从此进入了蜜蜂人工养殖时代,但这个时代太长了,到今天依然停留在人工养殖阶段,机械化养殖始终没有突破。

目前,中国人工养殖蜜蜂的作业方式主要是一个蜂农养殖几十箱蜜蜂,根据季节、花期,在各地追花采蜜。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养蜂生产操作过程基本靠手工操作,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辛、效益低下,加之环境污染、农药泛滥、假蜜成灾、后继乏人等一系列问题,致养蜂条件严重恶化,养蜂难度越来越大,养蜂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山东省养蜂协会副会长李胜良介绍,这一延续了百年的

1养蜂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养蜂业的发展,年轻人不愿干,老年人干不了,养蜂产业面临后继无人和极端危急的境地。他说,其主要原因是蜂农就像牧民一样居无定所,常年在外,风餐露宿,环境差工作苦生活枯燥,很难吸引年轻人从事养蜂。再是由于养蜂机械化程度差,搬运蜂箱追赶花源是必须得雇车、装车等程序,既费时、费工还不一定能赶上花期,整个生产过程总是处于被动中,严重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一个放养百余群蜜蜂的蜂农一年下来收入3-5万元已经是不错的了,遇到年景不好,甚至要亏损。

五征养蜂车改变了养蜂模式与历史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巧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宋心仿教授,一个是倾心农业、农村、农民,致力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家,一个是急于寻求突破养蜂机械化发展瓶颈的学者,两人一拍即合,一个开发养蜂专用车,解放养蜂生产力,推动中国养蜂事业发展的设想诞生了。

全国两会结束后,姜卫东回到公司,立即组织成立了养蜂专用车开发项目组,着手养蜂车开发。项目组走访养蜂专业户,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和养蜂专业户实际需求,经过一年的调查、设计、试制、试验,第一款养蜂车于第二年春天问世了。

五征养蜂车以奥驰2000为平台,搭载生活间、养蜂专

用装臵、储存箱三大部分。车厢的两侧为多层框架结构,可以固定饲养80-110个蜂群。两侧蜂箱之间的空间为工作场所,在车厢上完成蜂群管理、蜂产品采集等工作。车厢前部设臵了独立的生活空间,配套了各种最为先进的养蜂机械,还可安装卫星电视、发电装臵、冰箱等现代化设施,以缓解枯燥的野外生活,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储存箱在车厢下部,可用于储存2~3吨蜂蜜,还可安放各种生产生活用具,适合养蜂专业户在野外使用。

五征养蜂车凝聚了养蜂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养蜂专业户的智慧和汗水,填补了中国养蜂机械化的空白,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它们分别是整车设计、蜂箱吊装机构、滑动工作台、联动式蜜蜂踏板、储存箱等,具有工艺设计先进、实用性能良好、经济效益突出,实惠耐用等特点。

五征养蜂车改变了养蜂的生产模式,由地面分散饲养变为车上摞叠饲养!养蜂车改写了养蜂的历史,由手工劳作变为了机械化生产,由陈旧落后跃入了科学先进。

五征养蜂车创造养蜂奇迹

五征养蜂车设计到了蜂农心坎里,得到了蜂农的一致青睐。样车刚刚做出来,还在鉴定试验阶段,就被广西南宁的覃师傅“抢”走,经过一年试用他评价说,养蜂车解放了养蜂人;有50多年养蜂经历的河北省养蜂大户、唐山养蜂协会会长李兆伍,五次自费到五征集团参与养蜂车设计并排队

购车,今年六月初购到车马上投入生产,两个多月间他养蜂获利23万元,他评价说:养蜂车是我国养蜂史上一项最实用的创造与奇迹,使他创造了同期最佳业绩与最好效益。得悉养蜂专用车问世的信息,很多养蜂人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排号订购,实践也证明:谁早购到养蜂专用车,谁便提前受益。

8月27号江苏的周介广夫妇开着五征养蜂车专程赶到五征驻地,表达他对五征集团的感激之情。他激动地说,过去养120箱蜜蜂,一年下来收入也就是2~5万元,有时还赔钱。今年4月初他购买五征养蜂车仅养了80群蜜蜂,四个月间采集4个蜜源赶了9个场地,纯收入29万元。周师傅介绍,他养蜂己25个年头了,过去辛苦不说还挣不到钱,去年秋天他狠心将蜂卖掉,仅留下了30箱放养在村头当做业余营生。去年底得知发明了养蜂车后,激发了他重操养蜂旧业的念头。他说,开着养蜂车去养蜂,养蜂人浪漫起来了,不仅没那么苦那么累,经济效益则大大提高,养蜂业有救了!

9月11日,河北省养蜂大户李兆伍专门从内蒙古坐火车赶来五征,代表养蜂人对五征及养蜂协会领导表示感谢,他说,养蜂人是游牧人,五征养蜂车改变了养蜂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原来养蜂非常苦还挣不到啥钱,现在有了这个养蜂车,寻花逐蜜方便快捷,一年的收入能翻十几倍。山东济南的宋师傅,开着养蜂车赶洋槐蜜,从南向北一连赶了7个洋槐场

地,采蜜十一次,群产洋槐蜜130斤,每群获利2000多元,一个蜜源获利27万元,可抵两辆养蜂车的购车成本。

宋心仿评价说,五征开发研制的养蜂车汇集了我们国家乃至世界最先进的养蜂技术和装备,改变了我国养蜂业百年不变的模式,是中国机械化养蜂的一大创举,是养蜂业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养蜂机动性,为养蜂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极大的改善了养蜂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征养蜂车发展前景广阔

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养蜂车养蜂既方便管理、又不偏蜂,每可赶6~8个蜜粉源,可追花夺蜜13~20个场地,每车蜜蜂获利在20~50万元,既方便生产又节省费用,得到各地养蜂人及用户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纷纷定购踊跃使用,反应良好。

五征养蜂车的问世与推广,促进了中国养蜂机械化的突破,显示了五征的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鉴于其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及其巨大的经济收益,养蜂车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省畜牧局、农机局的领导和专家认为,养蜂车是一个利农业、利蜂农的现代化养蜂机械,他们将积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让蜂农买得起、用得好,以推动中国养蜂事业发展。

姜卫东表示,养蜂车是一个新兴产物,五征将继续搞好对该产品的完善升级,使其更具人性化、专业化,将其打造

成一个坚实、舒适的移动养蜂平台,成为养蜂人的赚钱机器,成为养蜂事业的助推器。

宋心仿强调,中国有百万养蜂大军,养蜂车的问世与推广,必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改变养蜂事业后继乏人的局面。五征养蜂车将会使更多的人青睐,也定能推动养蜂业快速健康发展,养蜂车是大有可为!

来源网址:http://

第五篇:小议中国的军队和国防急需要一场革命

小议中国的军队和国防急需要一场革命

作为一个军事发烧友,我对当前社会有关军队的国防和国防思想深感不安,觉得有些误区和常识性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一、军事装备和人的关系

现代战争应该是军事装备在系统中占90%,人员优势最多占10%,人员优势又包括人员素质和人员军事思想。所以评价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队的战争能力来看,我国应排在世界第六,亚洲第二。举个浅显的比喻,我国当前的军事水平顶多相当于美国的70、80年代的水平,意思是和美国有30-40年的差距,所以我国当前的军事准备和军事装备是相当落后的。

二、中国的国防政策

我国军事力量以陆军为主,缺乏战略投送力量,不得以才以防御为主。举个浅显的比喻,在不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我们是自保有余,进攻不足。这与我国现有七大军区的防御体制是一致的。

三、军事常识

1、网上经常听见或看见,并且是某某军事专家也这样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4代现代级驱逐舰是航母杀手。其装备的导弹可以击沉一艘航母。或者称现在我国的东风-21

或东风25也是航母杀手。

我可以说,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认识,而且简直是无知的表现。

首先战争靠的是一个军事系统,任何武器装备是系统中的一个平台,所以现在打战拼的是系统。分开来讲,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导弹有效射程为100-150公里,而美制航空母舰的防卫半径为450-650公里,意思是说,还没等现代级驱逐舰发射导弹,就会被航母战斗群击沉。

还有现在网上说什么可击沉一个航母战斗群,所谓保和攻击。但这个保和攻击是指舰艇、潜艇、轰炸机的综合攻击超过航母战斗群的防御能力。其实这个只是在理论上的,实际上很达实现。

我觉得最有效攻击航母的应该还是航母,就像一战时消灭坦克的应是还是坦克。

航母都是以飞机为进攻平台,举个例子,假如飞机的作战半径为1000公里,飞机上导弹有效射程为150-200公里,则航母的攻击半径就达1200公里左右,就目前的常规武器来讲,没有哪一种武器的有效射程有这么广,所以说消灭航母还是只能是航母。

四、中国危机

拿我国国内和国外的环境来看,现在国家面临的军事环境是最为恶劣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钓鱼岛和冲绳等已被

外国控制了20余年,拿国际法来讲,如果一个地方地外国有效控制了24年(具体我不记得了),则这个地方就归占有国所有,所以上述争端在4年内再不解决,则中国有可能永远丢掉这些地方。还有中国的现在国内矛盾也非常严重,中国也确实需要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综上,我个人认为,4年内中国必须有一场战争,且一定为一战。

就现在而言,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准备战争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军事思想必须革新

是时侯放弃诱敌深入,依靠人民战争来消灭敌人的战略思想了,必须前出建立400-500公里的战争预警带。

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均绝大多数位于沿海地带,签于现在航母的作战半径,我国必须前出,在海上建立400-500公里的控制区,用于预警。这样,才能避免损失。

2、废除军区制,建立兵种制,大力发展海军和空军,继续缩减陆军规模。成立三大舰队,以地里范围防御。重视天军的军事发展。

军区制浪费了我国有限的军事资源,占用了军队的编制,所以一定要废除军区制,建立兵种制,海空军不再隶属于陆军。

3、重视军事装备的研发,开成一种决定战争胜负的首

先是武器,其次才是人的意识。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战。

下期继续

下载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立平: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发生 逼迫中国进行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