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时间:2019-05-14 17:5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第一篇: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人类用同位素测定:地球的年龄是45.6亿年。当然,太阳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因此,阳光是一直围绕地球的。不过,月球作为太阳行星的年龄,月球对日的年龄为60亿年;月球成为地球卫星的年龄,月球对地的年龄为1.738亿年。因此,月光是很晚才照耀地球的。当然,即使是1.738亿年的月光,也足够了,因为人类的历史不足1000万年。

人类仅仅靠自然光照明是不够的,黑夜和冬季是漫长的。现代人推测:在某场雷电劈中森林后,浑身长毛的祖先们偶然学会了用火,火不仅带来了烤熟的食物,更可以照亮夜晚,进而驱逐野兽,带来温暖。从自然光到“热辐射光源”的跨越,就这样完成了。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以篝火、火堆形式存在的“热辐射光源”不便于移动,于是人们拿起一根燃烧的树枝,在树枝另一段绑上更多的可燃物,蘸上油脂――火把就这样诞生了。早期的油脂,主要是动物脂肪,又肥又不好吃,就用来照明;其次就是松树油脂。火把的历史,可能有上百万年。

从1954年至1998年陆续发掘的位于福建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西北侧的“昙石山文化遗址”,距今4500-5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陶瓷做的油灯,有多个防风孔,比外国的同类灯早了1000多年,这是我国最早的油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油灯,被誉为“中华神灯”。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20世纪)又被煤油取代。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中国最早的太阳能利用,其历史可追溯到2700年前。远在 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公元前 11世纪),就已有了“阳燧取火”技术的记载,所谓“阳隧”,就是形似凹面镜的金属圆盘,对着太阳聚光,在聚光点点燃艾绒等易燃物,取得火种。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太阳能聚光器。沈括《梦溪笔谈》中对阳燧的原理作了科学的论述。国外认为阿基米德是利用太阳能最早的人之一。约在公元前 215-210年间,古罗马帝国的舰队侵占了西西里岛,派了一支舰队攻打希库扎港,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为了保卫家乡,他让每个士兵用擦亮的铜盾,排列在城堡上,把太阳光聚集反射到入侵的罗马舰船上,结果使舰船起火,敌人仓惶逃跑。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公元3000年前(据今5000年),埃及和希腊就有蜡烛的相关纪录,古代的蜡烛皆以动物脂肪制造。1358年,在英国伦敦,人们用蜂蜡来制造蜡烛照明。1830年,K.V.Reichenbach在实验室中从煤炭沥青中分离出石蜡。1934年,Fischer·Tropsch蜡的商业化生产,开始合成蜡的制造历史。

在中国,商代(公元前1766年-前1111年)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的字样。西周(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西周时“烛”应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汉字“灯”,则是从“豆”演变而来。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的《楚辞·招魂》有记载。一个小小的、表面坑坑洼洼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个把手支撑,简单的造型,粗糙的工艺,放在一般人眼里,就是一件不值钱的陶器。这“豆”是碗形的照明工具,就是“灯”。在中国的灯具史上,成就最高的灯是出现在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这种灯是供宫廷贵族使用的青铜灯,灯的火苗上方带有连着烟管的烟罩,灯烟可以经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灯身里达到“取光藏烟”的环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灯就是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长信宫灯”。

公元1-2世纪,就已有关于生物发光的记载。但直至1887年,才由法国R.杜布凡开创对生物发光物质的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荧光素-荧光酶系统的概念占优势的时期,主要是观测研究生物发光的器官、组织和生理,其代表性著作有美国E.N.哈维1952年出版的《生物发光》。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仪器和萃取技术的改善,在发光物质的合成及其结构、量子产量测定以及发光反应机制等方面,都获得了许多新进展,特别是“发光蛋白”型系统的发现,标志着对生物发光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该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有1978年英国P.J.赫林主编的《生物发光作用》。生物性冷光有多种用途,如发光菌灯可作为火药库的安全照明。利用夜间可以发光的萤火虫作为光源,是中国人的发明。晋朝时期(265年-420年),有个名叫车胤的人,从小好学不倦,连夜晚的时间也不肯白白放过。但是由于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所以每到夏夜,他就抓来许多萤火虫,放在有小洞的囊内,利用萤火虫的光来看书。结果苦学的车胤终于出人头地,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此外,古书《古今秘苑》也曾经记载:“取羊膀胱吹胀晒干,入萤百余枚,系于罾足底纹,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这是利用萤火虫的亮光捕鱼的故事。

1780年,瑞士物理学家与化学家Aimé Argand发明了阿尔冈灯。它是自油灯和蜡烛发明以来第一个重大进步。这种油灯的亮度,相当于6-10根蜡烛。1792年,出现了煤气灯。世界上第一盏煤气灯是苏格兰人威廉·默多克发明的。他于1792年将灯装在了他在英国康沃尔的家中。182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钍,二氧化钍在高温下受到激发,会射出白色的光。人们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制造可以提供更大区域照明的煤气灯。1865年12月18日,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配套设施,煤气灯、电灯先后试验成功,并最先在道路两旁使用。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曾以两千多组伏打电池为电源,发明了在两根碳棒之间进行强电流放电的弧光灯。这是人类最早利用电照明的成功尝试。但戴维的弧光灯,成本太高,光线太强,只能用于灯塔或公共场合的照明,不可能大规模推向民用。

1835年,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对气体放电进行了研究。在1907年至1910年期间,科学家克洛德和林德发明了液态空气分馏。利用这一发明,在霓虹灯内充入一定的惰性气体,这样就明显减缓了气体在灯管内部的消耗速度,颜色也丰富了,可产生红、绿、蓝、黄等颜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光致发光的材料被研制出来了。这种材料不仅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而且发光效率也高,我们称之为荧光粉。荧光粉被应用在霓虹灯制作中后,霓虹灯的亮度不仅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灯管的颜色也更加鲜艳夺目,变化多端,同时也简化了制灯的工艺。故在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后,霓虹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实时申请设计专利。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9世纪中叶,F.塔尔博特首次应用火花隙放电作为高速摄影的曝光光源,这是最早的人造脉冲光源(是利用贮存的电能或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高强度闪光的氙气灯雏形)。以后出现了惰性气体脉冲放电光源(即氙气灯),才使脉冲光源真正进入实用阶段。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买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创立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爱迪生的最大发明是使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之后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师艾哲顿发明了氙气闪光灯。20世纪40年代初,联邦德国奥斯兰公司发展研究中心实验室率先研究了稀有气体短弧光源的特性,经过多年的研制和改进,于1951年正式向市场推出超高压短弧氙气灯。1954年,在联邦德国科隆世界照明和电影博览会上,专业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蔡司公司展出了第一只作为电影放映光源的氙气灯。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超高压短弧氙气灯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影院取代碳弧光源成为新的电影放映光源,直到今天,尽管部分数字放映机已经出现了激光光源,但氙气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性价比突出、使用组合方便的光源仍具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亮度更高、稳定性更佳、使用寿命更长的氙气灯能够在不影响光源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提供更加令人神往的2D和3D体验,从而使得影院的运营成本更低,增加了影院的整体赢利。

另外,氙气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不容小觑。由于氙气灯辐射发出很强的紫外线,所以现如今已成为医疗领域的常备光源,特别是作为低创伤外科使用的电子胃镜、腹腔镜光源,更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高效光源。高亮度输出医用氙气灯可以输出高达3200流明的亮度,高出传统卤素灯三倍,对于提高电子胃镜、腹腔镜等手术照明效果有着明显的功效,而最接近正午日光的色温也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者的视觉疲劳,对操作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随着人们对氙气灯发光强度高、显色性好等优点的发现与不断创新,上世纪90年代,氙气灯逐渐被应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照明上,掀起了汽车、摩托车大灯改装的狂潮。车用氙气灯最早是由飞利浦在1991年研发成功的,1996年欧洲正式允许汽车装置氙气车灯后,至今全世界已有超过1500万辆车采用。鉴于氙气灯的光色与日光非常相像,能大幅提高车前方的照明,照亮路边的标志,从而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光照效果与视觉体验,这些对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氙气灯不用钨丝当作介质,不但可以有稳定的光源输出,使用寿命可达2500小时以上,是卤素灯的5倍。2001年车用氙气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中国开始生产车用氙气灯。

近些年来,氙气灯除了继续在汽车照明领域发挥着它的长处之外,在大功率民用照明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道路照明工程的日趋大型化,在日益紧迫的能源、环境危机促进下,“节能减排”已成为现阶段城市道路节能的指导思想。作为绿色照明的倡导者和领航者,2005年3月,山东亿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和市场论证,确立大功率高压氙气灯项目的研发立项。2005年6月,世界第一支大功率(75W)、自主知识产权的氙气灯在亿源光电成功问世。这标志着人类照明从三基色的白光向七基色高显色性的、跟太阳光光谱接近的白光成功跃进,是照明发展史的革命性突破。2006年1月,世界第一支大功率(100W、150W)、自主知识产权的氙气灯在亿源光电成功问世,但该功率为双桥结构,需要进一步研发。2008年8月,世界第一支单桥结构的大功率(150W)、自主知识产权的氙气灯在亿源光电成功问世。2009年,高压氙气灯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2009年至2013年,亿源光电在全国各地实施案例100多处,从而获取产品的实际性能数据,与实验室的理论数据进行验证。2014年,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测试,氙气照明系列产品的稳定性、发光效率、光衰、显色性、寿命等指标已经远远超越国际、国内照明行业的参数要求,基于此,集团决定开始进行全国招商,并配合多种投资模式进行多领域合作。2014年,氙气照明成功入选“山东省经信委低碳节能目录”,并被山东省政府推荐为智慧城市配套产品。2015年,氙气照明入选“国家发改委重点低碳节能推广技术目录”。与此同时,亿源光电与国际照明公司进一步深入研发与合作,氙气灯灯管有效寿命突破30000小时,镇流器有效寿命突破50000小时,真正成为大功率、长寿命的优质高效绿色节能光源。自此,亿源光电开始从事国内外大型城市市政照明的EMC项目和PPP项目合作。

在全球经济向低碳进军的今天,氙气照明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增长速度之快极为惊人,尽管问世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但是山东亿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让人们坚信:氙气灯必将在新的照明领域发出更加璀璨和耀眼的光芒!

第二篇:听《漫谈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有感

听《漫谈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有感

一、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有如下体会:

1.新教师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向前辈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否则“拜师学习”很容易造成对师父的依赖,新教师一些新的想法很容易被扼杀。前辈以师者自居,经常对徒弟敲警钟,造成“小马不敢过河”的现象。因此,教师的“拜师”学教要做到浅尝辄止,不要陷入一种套路,没有创新意识。

2.教师要想真正提升自己,必须通过行动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新世纪的老师需要终身学习、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逐渐在思想的领域中聚集自己,找到自己的精神导师,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者。要学习专家、学者新的思想、观点,了解教育科研的新状况,自己根据教学实践能提出观点和看法。

3.未来教师的发展方向是:教师是一位研究者、改革者和活动者,并且要保持三方面的平衡,才能成长为有思想、有风格、有作为的老师。教师通过学习获得了思想上、认识上的一次升华,必须付诸实践。教师要善于模仿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做到“研——改——传”一体化,教师才能是一项发展的事业,教师事业的发展见证教师的成长。

第三篇: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主题: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上节课我们讲了传播定义以及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都是什么样的一门科学。这节课我们谈一下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

我国清代大儒章学诚,在其历史哲学的巨著《文史通议》里开篇就写下一句名言——“六经皆史”,意思是所有的学问都是历史。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前后相继的时间上展开的,传播活动以及对传播活动所做的理论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传播学乃是人类传播活动演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就其本质而言,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上节课我们谈到,信息的流动是借助一定的信道展开的,这就是媒介。媒介就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方法或工具手段,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由此说来,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正是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我们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划分成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的产生

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个媒介,口语传播时代也就成为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是从人类摆脱“与狠共舞”的状态而组成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单地说.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样一个漫长时期。F·威廉斯在其《传播革命》一书里绘制了一个传播史表盘,直观地显示了这个时期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所占的时间比例:

这个表盘上的24小时,代表着西方晚期智人即克罗马农人以来的360个世纪,故被称为“一天等于360个世纪”,在这个象征性折射着人类传播活动历史个程的时间表盘上,从00:00的语言产生直到20:00的文字出现,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口语传播时代,差不多占了这—天的5/6。其余的4个小时里,文字传播时代约占2个半小时,即从20:00到22:38印刷的问世;印刷传播时代只有不足1个半小时,即从22;38到23:57,至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电子传播时代,则仅限于最后的3分钟,口语传播时代的漫长,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这个传播史表盘,人类的语言出现在3万6千年前。而事实上,对人类何时开始说话这个问题,学术界并没有—个明确的答案,而且看起来也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答案。就像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精辟比喻的那样,追问语言起源于何时,无异于在问儿童何时首次认出自己的母亲。而亚里士多德的描述,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点。他说,语言产生的时间可用—支军队逃跑的情形来说明。起初他们由于恐慌而逃跑,后来不知是谁停下来看看敌人是否还在紧迫不舍,最后发现危险解除全军终于都停了下来。这里,我们不能说全军是在某个士兵停步时停住的,同样不能说是由于另一个或一些士兵的停步而停住的。那么,这支军队究竞何时停住的呢?语言何时产生的问题与此类似。我们不能说语言是在某个人开口说话时产生的,它也不是由于另一个或一些人开口说话时产生的。

音韵史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发展与劳动工具的演进有关,社会学家则认为语言的发展同人类群居与联合谋生有关。无论是觅食、避灾,还是御侮、交往等都推进语言的逐步进化与完善。

关于语言产生的诸多说法,我们不去追究哪个更为科学合理,我认为,语言的产生是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不能将语言的产生孤立地认为它是由于某种原因才形成的,而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涌现,语言才应运而生。

2、口语产生的意义

【1】语言一旦产生,便成为人类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信息传播媒介。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重要性即使在通信卫星上天,网络媒介入户的今天,也不曾有丝毫的减弱,对此我们只需设想一下电视里的人都不说话会成什么样就清楚了。口语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也是最基本的媒介。也就是说只有口语是独立的、自主的,其他任何媒介——无论是古代的烽火还是当代的网络.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与延伸伸。举例来说,文字仿佛是一个自成—体的媒介,但实际上文字不过是口语的代表,是代表口语在表达,人们总是先有要说的什么话,然后才能写下来。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用过一个比喻,比较恰当地阐明了语言与文字的相互关系。他说。语言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而文字只是便利商品买卖和流通的货币。

【2】语言产生后,人才和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德国著名的释意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了“人类驾驭了语言,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

3、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不过语言或口语的重要件虽然无与伦比,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愚见的。【1】出于口语只能直接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了限制;【2】而由于口语转瞬即逝,除了依靠人们的记忆就再也无迹可求,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在—个小国寡民的时代,在一个生活原始的社会,这些根本不构成什么漳碍。而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以及出此导致的社会信息系统的日趋复杂,仅仅依靠口语媒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交往的现实需要,于是一种新的媒介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文字。

二、文字传播时代

1、从结绳结事到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人类传播史止的第二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传插活动进人到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

我们现在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句话说完了,单靠记忆不能完完整整的记录并保持下来,一些生活中的大事,需要记住,怎么办呢。原始人发明了通过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事件,结绳记事。《易经·系辞下》记载: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半坡村,发现了生活在距今6000年以前的原始居民村落的遗址,那时原始人已经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并且在他们使用的陶器上面绘制着各种图案、动植物的形象,还包括一些形状规则的符号,考古学者推测,这些很有可能就是用来记录事件的符号。虽然不能断定这就是文字,但是相比“结绳记事”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关于文字的产生,有一种说法是文字起源于绘画,正所谓“书画同源”。

(如右图)这幅画与其说是供人欣赏的美术作品,不如说足一组含义确定的图画文字。画面上边的半圆形,代表地平线上初升的朝阳,意为“清晨”;三个人体草图表示“三人”;接下来的图画代表“三人离开了住的棚屋”,棚屋旁边有他们留下的一串脚印;棚屋边上有个湖泊,说明他们住处所在的方位;他们离开棚屋是去猪鹿,这个意思是用一支箭射向鹿来表示的;而猪鹿的原因,是“肚子饿了”,即下面那个人体的肚子上画了一道线。把这幅画的意思连贯起来就是:“清晨。三位印第安人离开湖边的棚屋去猪底,因为他们肚子饿了。”

随后,人们逐渐完善了这些图案符号的表意功能。如左图。

我国到了殷商时代,中国的文字逐渐定型了,产生了甲骨文和金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不仅包括记号字、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而且还包括了既照顾到词义的理解、又考虑到发音记录的较高级的形声字。学界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的文字符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而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关于文字产生的时间,多数学者推定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2、文字产生的意义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即使传播活动又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如果说语言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最终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转变;那么文字的发明,就使人类社会得以实现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没有语言,“人类”就只能生活在动物世界;没有文字,社会就只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一句话.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其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里写道: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个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它还提供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相传的手段。

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这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此外,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才学渊博的思想家斯宾格勒,在其皇皇巨著《西方的没落》曾这样论及文字的意义:

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家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禾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未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体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如我国汉字载体的演进。

3、文字传播与话语垄断

文字的产生不同于语言,口语的产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文字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这样一来,文字传播时代就由于种种人为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传播阶层,如王公大臣、祭司神甫、文人土子等。由于他们垄断着文字媒介,因而也控制着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话语。而从传播的角度看,统治权其实就是话语权。按照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古代帝国无论东西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统治,原因就在于拥有以文字为核心的、轻便易携的所谓“空间媒介”。如我们所熟悉的、秦始皇统——天下的“车同轨,书同文”。

这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语垄断,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专制”政体是相互吻合的。这一局面直到印刷媒介的出现才开始逐渐打破,此后文字及其话语才逐渐进人千家万户,从而在促进社会信息系统进一步趋向发达的同时,也就一步步地瓦解了大—统的社会格局,一点点地融化了坚冰一块的专制统治,正如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里所言:“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印刷传播时代

1、印刷技术的演进

印刷传播时代,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一直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一般来说,印刷媒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虽然印刷术的目的在于复制印刷品,而印刷品的生产来自印刷术。但是,有了技术发明不见得就有社会需要.两者并不—定契合。比如,蒸汽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发明,而这种技术的社会需求却是到近代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才具备的。印刷也是如此。从技术上讲,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至北宋毕只发明泥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印刷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如岩石间的小草,得不到充分的发育。一般认为,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所以作为开启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只是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活功的历史舞台。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有两大硬件,一为纸张,—为印刷机。而这两个条件,均在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于欧洲,正如科学史权威丹皮尔所描述的: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末,中国已经发明了纸,据说这是蔡伦的功绩,而木版印刷则出现于八世纪。造纸的技术随着后期十字军输入欧洲,约一百年后活字版的发明就使旧式磨版印刷变成了实际而有用的技术,因而取代了在羊皮纸上抄写的笨拙方法,使书籍得以广泛流行。

我国的造纸术,是从唐代开始经由阿拉伯人而逐渐西传的,“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两班牙开设欧洲第一个造纸厂。法国、意大利在13世纪,德国在14世纪,英国在15世纪末,荷兰在16世纪,美国费城在1609年先后造纸。”

近代印刷术是在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基础上产生的。15世纪中叶,德国美因兹的一位工匠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明了一套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铅活字、油墨、木制印刷机等工艺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他就是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的人物——约翰·古登堡。《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古登堡及其印刷术做了这样的评价:

印刷术披称为德国对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其发明之初曾以德国技艺而著称。它是由美因兹的一位全匠约翰〃古登堡发明于1440—1450年之间,此后便伴随着传教热情以及精明的商业意识而传播开来,其间主要是由德国人并主要是沿德国人的贸易路线进行传播。古登堡本人.则以其印行的42行版《圣经》(1456年)、36行版《圣经》和一部畅销的百科全书而知名当时。

2、印刷技术与现代文明

【1】印刷术发明的直接意义,在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以书籍为例,以前都是手抄本,得来不易,据说13世纪有人曾用相当于今天3000美元的高价,买了部手抄本的书送给法国公主作为生日礼物。而古登堡的印刷术发明后,情况大为改观,仅仅半个世纪欧洲的书籍注量便激增丁将近1删倍,即从15世纪中叶的约1万册达到1500年的删万册。

【2】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用传播学者J.赫伯特·阿特休尔的话来说:

正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了崭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度。

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比如,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需要吸纳和传播大量的知识与信息,这就促进了报刊业和出版业的繁荣;同时劳动者所需具备的素质与技能越来越高,又带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普及,面这些都构成了印刷媒介充沛的社会需要。所以,现代文明与印刷媒介的之间颇似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一对同甘共苦的难兄难弟,而它们的相互作用便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运动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多彩多姿。

3、新闻事业在印刷时代的发展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一项显著进展就是新闻事业的兴起。大略说来,在15、16世纪,新闻事业尚处在似有若无的萌芽状态,可谓“草色遥看近却元“。到了17、18世纪,新闻事业开始发育成长,特别是在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新兴的报业启迪民智、影响舆论、登高一呼、四方响应,发挥了引人瞩目的作用,由此新闻事业也就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了。19世纪后,随着生产的工业化、生活的城市化、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的民主化,又出现了以赢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其代表就是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与此同时,与大众报业相辅相成的通讯社随之诞生。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是法新社的前身、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社,不久美联社(1848)、路透衬(1851)也相继成立。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美国报业大王普立策和赫斯特竞相掀动“黄色新闻’浪潮时,新闻事业已是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繁盛景象了。用《纽约时报》名记者詹姆斯·赖斯特的话说,19世纪是文学作家的时代,20世纪则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而20世纪正好也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四个发展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的诞生

首先应该说明,所谓电子传播时代并非电子媒介一手遮天的时代,它不过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面又盈加了一个电子媒介而已。事实上,整个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都可视为这样一种新兴媒介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的发展过程。

电子媒介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等,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而狭义的电子媒介,则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酌是狭义,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电子媒介都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千里眼”、“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传说。“天涯若比邻”也不再是诗人的美丽幻想。

在整个电子媒介的发展历程上,发生过一系列里程碑似的事件,其中每一件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资格为电子传播时代开幕剪彩。

举其要者有如下这些:

——I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子时代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受电磁理论的启发,研制成了有线电报机,1844年又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的第一条电报线路上,成功地拍发了第一封电报,内容是《圣经》里的一句话:“上帝,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t85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沟通了欧美两大洲的电讯联系: ——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现代电磁波理论; ——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研制的电话获得专利,成为电话问世的标志;

——1885—1889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实验室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计算出了波长,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波长单位“赫”就是为了纪念赫兹的功绩;

——l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同时运用电磁波理论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因而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1904年,英国人弗菜明发明了二级管,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又发明了“无线电心脏”——三极管,解决了无线电通讯上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906年圣诞节前夕.美国人费森登首次用自己的实验电台播出了一段广播节目;

而在这一系列的重人事件里,广播的诞生无疑最引人注目。因为,正是通过广播,电子媒介所蕴涵的社会功能与历史意义才第一次得到充分的展现。所以,有人常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开端,我们姑且以此作为开启电子传播时代的大门。

2、电子媒介的三次飞跃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过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特别是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更使社会信息系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对此,意大利雕塑家波切奥尼甚至惊呼道:“我们是一种未知文化的原始人。”正是鉴于网络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和独特的传播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将网络命名为“第四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就广播、电视和网络三者的传播功能而言,广播只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又延伸了人的视觉,而网络则延伸了人的所有感觉。所以,这三次飞跃一次比一次更全面地显示出电子传播的神奇与魅力,一次比一次更真切地将人类带人全球一村的生存环境,一次比一次更神奇地加速了社会信运行,电子传播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信息时代:

3、信息时代与信息社会 【1】信息倍增加速度进行

美国学者H·H·弗菜德里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推算:如果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为单位1,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花费了1500年;第二次倍增,花费了250年:第三次倍增,花费了19年;进入20世纪后的第四次信息量的倍增,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为50年。其后,倍增速度骤然加快,在50年代,10年就实现了倍增;接着在60年代和70年代,时间周期进一步缩短为7年和5年。根据现在的推算,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的时间仅仅需要18个月。

【2】信息社会

不难看出,一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也就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完善、不断活跃的历史。而以解剖人类传播活动和探究社会信息系统为主旨的传播学,就是上述人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日渐凸显的结晶。

电子媒介的不断发展,促使了信息社会的到来。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3】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最早对信息社会做出理论解释的,是美国让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贝尔出版了一部知名当世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里的“后工业社会”,其实就是信息社会。在这部书里.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是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人们或刀耕火种,或愚公移山,反正是靠自身的劳力从自然里谋生存。而工业社会,则是依靠机器制造业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追求利润,所以其产品通称为商品。至于后工业社会,轴心又从生产转向管理,由机器转向信息,整个社会开始围绕知识亦即系统化的信息而运作,其主要特征就是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与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简言之,这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农民——工人——职员”的变化过程。

【4】阿尔温·托夫勒的“三次浪潮”概念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过,这一理论真正普及开来广为人知,还得归功于那部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此书作者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他以其未来三部曲而著称:其中第一部是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第二部就是1980年问世的《第三次浪潮》,第三部是1990年的《权力的转移》。三部曲中尤以《第三次浪潮》反响最大,真可谓一激石起千层浪。在这部书里,托夫勒遵循贝尔的思路也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革命性阶段,他称之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这次革命使人类告别了原始的渔猪时代,进入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它以群体化、标准化、同少化、集少化、大型化和集权化为特征(如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模式就体现着这些特征),把人们的生活一劈两半,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分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如拜金主义。至于第三次浪潮,就是人类当下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其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小型化如现在的网络传播,社会生产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和信息,同时生产与消费将重新合二为一:“以一半生产用于交换,一半生产自己使用为基础的新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现实。”

总之,如果说农业社会是以农牧业为基础,工业社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那么信息社会就是以信息业为基础了。所谓信息业或信息产业,是指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5】美英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今天,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个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所以,各国都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1993年,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引起举世隔目。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乃是俗称,其正式名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按照这一计划,美国将在10年至15年内,在全国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一个集广播、电视、电话、电传、网络等各种媒介于一体,能对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高速传翰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之所以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信息在这个系统里传输,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没有路障,没有管制,可以畅通无阻。此举一出,立刻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许多国家都相继提出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计划,如英国决定从1994年起,用10年时间投人380亿英镑的巨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6】我国的“三金”工程与信息化进程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踏步迈进。1993年。启动了以“三金”(即金桥、金卡、金关)工程为代表的——系列信息系统工程。1997年,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同时,确立了信息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1998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钟声敲响.—个高度信息化社会正向我们走来。·黄色新闻浪潮 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

黄色新闻的典型特征包括:

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2、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

3、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和版式;

4、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

5、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6、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

7、专挑耸人听闻的事件进行报道,甚至假造骇人的新闻;

历史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界报》以严肃的报道言论结合煽情主义策略,取得巨大成功。赫斯特为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将便士报时代的煽情主义传统发挥到极致。他以金钱购买新闻,大量报道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煽动贫苦人群发动民权运动。

漫画:黄孩子

为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赫斯特重金将《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马挖至《新闻报》,其中包括著名专栏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奥特考特在《世界报》的著名漫画专栏“黄孩子”也移至《新闻报》。“黄孩子”是奥特考特所创作的著名连环画系列,主人公为一仅有几根头发、没有牙齿的小孩,穿着一件又长又大的黄色衣服,到处游荡,发表观感,在当时的纽约很受欢迎。

“黄孩子”被《新闻报》挖走后,普利策十分恼火,他重新聘请画家乔治·拉克斯继续在《世界报》续画“黄孩子”,并将赫斯特告上法庭。于是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报借人们对此事的关

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彼时的《纽约客》的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黄色新闻”,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

在《新闻报》和《世界报》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美国的新闻学者埃德温·埃莫里曾评价:“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坏的新闻,将美国新闻事业的水准降到了最低。”

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是黄色新闻进入高潮的开始。在战争打响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竭尽所能鼓吹战争,大量刊登西班牙在古巴暴行的报道和图片,激发群众对西班牙的不满。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被??言是西班牙人所为,并在报纸上公开悬赏五万美金征求犯罪证据,此举引起各报效仿,美国国内人声沸腾,要求政府宣战。4月29日,美国终于对西班牙宣战。战争一开始,赫斯特即特派数艘汽艇和拖船,率领20余名记者到战地采访,《新闻报》销量由100万份迅速增至150万份。

尽管如此,美国仍有不少报纸坚决抵制黄色新闻的泛滥,主张维持严肃的风格,如《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等。

1901年,赫斯特因支持落选总统(参考:美国总统)的共和党领袖白里安而公然在《新闻报》上煽动刺杀总统麦金莱。同年9月,麦金莱遇刺身亡,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这份《新闻报》。赫斯特随即遭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新闻报》销量大跌。1906年,赫斯特不得不将《新闻报》解散,创办新的《美国人报》。

随着《新闻报》的陨落,黄色新闻逐渐衰落。而风格庄重的报纸《纽约时报》则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的主流大报。

影响

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色新闻使严肃报纸与大众报纸的分流在理论上具备了可能性。尽管目前美国目前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黄色报纸,但黄色新闻理念在西欧和亚洲等地发展逐渐成熟。如英国的《太阳报》、德国的《图片报》、香港的大部份综合报章(包括《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三份畅销报纸,以及《新报》等),均是具有黄色新闻性质的大众报纸。这类报纸通常面对社会大众,发行量巨大,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如英国《太阳报》2004年的日均发行量超过450万份,而严肃的《泰晤士报》仅不到50万份。

尽管如此,对黄色新闻的伦理评判始终没有停止过。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同时拥有两份风格截然不同的报纸——以大量黄色新闻闻名于世的报纸《太阳报》和风格严肃的《泰晤士报》,默多克利用前者创造的巨大利润为后者供给资金,引导世界舆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新闻自由的破坏。

第四篇: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最大可能地凝聚共识,需要我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

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的,有些则属于公民道德层面。可以说,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则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伦理规范,是用来调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二者既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性质和功能上的区别。前者是国家制度的意识形态,而后者则是人民的行为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分清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

尽管在我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价值观”的概念,但并不是没有价值观。实际上,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价值观作为人类行为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在古代中国,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设想,后来出现了阶级差别,私有利益就成为人的行为的驱动力。在奴隶制条件下,统治阶级以遵从“天命”自居,奴隶则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甚至对他们拥有生杀之权。在那时,人和人不仅不同,有些人甚至不被当作人,这就是奴隶制的核心价值观。当然,在奴隶主和自由人民之间也有道德价值观来调节他们的利益和行为,如中国的“忠”“勇”“节”“孝”,古希腊城邦的“勇敢”“理智”和“适度”等。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五常),还有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社会规范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显然,历史地反映封建主义社会等级制的价值观是“三纲”,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而反映人民生活道德的是“五常”,即道德生活的规范性要求,以达到“怀仁义以相接”。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统治者也宣扬君权神授,认为人是分等级的,贵族是上帝的选民,地位天然高于平民。针对封建主义等级制的价值观,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价值观,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等级贵贱价值观的思想武器。

在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掌握政治权力,他们希望摆脱封建主义束缚,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制度性价值承诺,对封建主义的等级贵贱价值观进行批判,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并在欧洲范围内逐渐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本主义制度获得确立,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从而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自由、平等、博爱”与“民主、自由、人权”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力量相对较弱情况下提出的,要求统治者给自己以自由,要求获得平等相待的权利;后者则提出于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之后,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制度需要,即不仅要有资本的自由,还要有资本发展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为扩大权利而斗争的现实。例如,美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了民主、自由和天赋人权的价值观,但众所周知,当时的美国不仅还存在着蓄奴制,妇女也是此后很晚才获得了投票权。

社会主义价值观:超越资本主义价值观狭隘性藩篱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价值观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为基础的。在奴隶制背景下,必定出现不把奴隶当作人而是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的价值观;在封建制背景下,社会的阶级构成必定以贵贱差别的等级区分的价值观为主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资本和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必定倡导抽象的民主、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观。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才能理解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即资产阶级价值观是对封建主义等级制的核心价值观的反抗;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我们就能够理解:资本主义价值观必定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十分必要。

无论在什么制度下,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往往与社会制度联系更加直接、更加紧密。譬如,在新中国,“三纲”显然不合时宜了,但“五常”却可以在加以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后仍然有效。譬如,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仍然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同样,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新教伦理,如勤劳、节俭、自立、诚实,如果合理地理解,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有效。道德价值观在形式上似乎变化不大,但是概念的相同并不等于内涵的相同。例如,“礼”在封建社会是按照等级制来要求人的行为,而在当代中国则是按照人人平等的和谐友善原则来设定的。又如,新教伦理的节俭、勤劳是对劳动者的道德要求,希望他们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这与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道德规范具有很大差异。

社会主义价值观试图也必然要超越资本主义价值观狭隘性藩篱。社会主义是基于一种崭新的价值理想而产生的,即建立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不抽象地反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而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考虑价值观的合理性。因此,社会主义不抽象地谈“人人有投票权”的民主,而是实现让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方面当家做主,让窄化了的、仅有周期性投票权的民主变成具有广泛权利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不是反对自由价值观,而是让自由建立在社会公平的框架里,因为离开社会公正的自由,只能是强者压迫弱者的自由,即资本压榨劳动的自由;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人权,而且还让人民的权利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倡导人人尊重彼此权利的和谐价值观,这种和谐价值观包含人权价值观,且超越人权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着眼于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了国家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观和公民道德价值观,前者反映的是制度先进与否的问题,后者是对善恶或好坏的看法。作为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精髓的核心价值观,是这种意识形态对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制度性承诺或表达。譬如,像“自由、平等、博爱”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等级贵贱价值观的思想武器;作为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则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譬如,在古代中国有“仁义礼智信”,古希腊有“勇敢”“理智”和“适度”,欧洲中世纪有“虔诚”“谦卑”“服从”,近代资产阶级有所谓“勤俭”“劳作”“自律”等。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往往决定着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质和内涵,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须有自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新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制度。反映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变了,道德价值观的内涵和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历史进程中,无产阶级也曾经基于资产阶级价值观而进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尽管也取得了许多推动社会进步的成果,但都未能获得最终的和实质的胜利。因此,“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以人民解放和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作为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全世界人民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往。一时间,各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经担心社会主义革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但是,既是由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某些失误,也是因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某些价值观蜕化为单纯口号,将“爱国”“忠诚”“守法”之类的道德生活价值观当成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观,从而遮蔽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的价值取向,导致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渐渐减弱。譬如,在柏林墙两边,东柏林的吸引力就比不过西柏林,东德需要建立一堵高墙来阻挡人民往另外一边跑。价值信念崩塌了,人心也就涣散了,内在认同出现了危机,问题终将暴露出来。价值认同出现问题了,靠外在的墙来阻挡往往是无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东剧变也是核心价值观失落的结果。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必须分清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人民及公民价值观或公民道德,不能拿公民生活价值观来替代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譬如,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所谓“礼义廉耻”的生活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图整合中国社会,但显然不能抗衡以建立没有阶级剥削、没有压迫的公正社会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解放人民,建立民主、自由、独立和公正的社会为价值取向,这是有社会变革方向感的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只是调节人们生活的道德价值观,没有社会变革的价值取向,因而不可能成为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价值观竞争的制高点上,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

第五篇:科技创新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龙钢学校科技创新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当代社会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的年代。于是,科技创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闯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社会的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现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主题。为此,我们学校倡议家长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及你身边具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亲朋好友们的力量帮助您的孩子一起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活动采取层层选拔的方式,每年的九月份为区级选拔,十二月份为市级选拔,优秀的作品通过层层选拔后可参加国家级、世界级的比赛。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大门,还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如你的孩子的作品只要能获得省级三等奖即可在中考时加五分;大学入取时有优先权;可以获得主委会颁发的奖金)。为了帮助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学校愿意为学生们搭建通向成功的桥梁。

一、科技创新作品的申报时间

每年的六月底。

二、科技创新作品的内容

1、各种用具的创造或改良;

2、科幻画;

3、科技论文;

4、某领域的学术研究等

望同学们、家长朋友们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如果您有什么疑惑或是你有什么好的项目需要帮忙可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郭老师)。我们期待你们的参与。

……………………………回…………………………执……………………

您是否参与这项活动

您的联系电话

龙钢学校

2014.3.31

下载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光”之路——漫谈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