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友细品周杰伦新歌 《烟花易冷》VS《青花瓷》
网友细品周杰伦新歌 《烟花易冷》VS《青花瓷》
2010-05-06 09:19:36 来源:国际在线论坛 编辑:梁宁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本人并非Jay的铁杆fans,对于Jay的大多音乐并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出于对于中国风的狂热喜爱,每次周杰伦的新专辑稍有风吹草动,首先关注其主打中国风歌曲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惯例,现在看来,甚至是一种节日。因为连续三首高水平的中国风,每每聆听并品读词句,无不拍手称赞,欣然忘食,尤其感叹方文山日臻精湛的炼字及行文意境。下面就来赏析最近文山作词的连续三首专辑主打:《青花瓷》、《兰亭序》、《伽蓝雨》,其中《伽蓝雨》(又名《烟花易冷》)更是昨日才刚刚为歌迷所知。经过连续的循环播放,不论是从音律、词句、意境上,都令我最终悟到了这三首歌的传承递进之处,我称之为方文山的爱情三部曲,也表达了真爱的三种境界。
其关系主要如下:
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
兰亭序——恨—— 一幅陈诉凄美决绝的缠绵纠结之韵
伽蓝雨——等—— 一卷质问三世情缘的悱恻等待之经
一家之言,并不确定是否符合文山兄初衷,故欢迎大家赐教讨论。
青花瓷?风——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关于青花瓷的乐评已经数不胜数。这里不再大幅赘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三个“惹”字。文山在自评中,谈到“惹”。真可谓练字之精妙,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正如男女之间对话“你为何惹我生气”,“惹”字,不同于“让”字等纯使动词汇,惹字包含着一种双方的意愿。即由一种主动或偶然的意图到两者的共鸣这种细微的转变。正如芭蕉“惹”雨,门环“惹”铜绿。芭蕉何曾会求雨?铜绿何曾求门环?我何曾求你?你为何惹我?可是若无雨,芭蕉的意境已丧失大半;若无铜绿,门环的沧桑之感也消之殆尽。故因缘生惹,因惹产来种种“果”。佛经之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有此意。
从炼字之说体会“惹”字之精妙。而从整首歌的中心来说,“惹”直接点明了男女之间的邂逅及相爱。刹那间的相爱,瞬间的无常。而整首歌也至此找到了词之“根”,前文的烟雨飘逸,月色结局也至此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只因一惹,才有了女子那嫣然一笑;只因路过江南小镇那一“惹”,才有了这整个爱情故事;只因匠心独运的那一惹,才有了点缀青花瓷的最美纹理。
单听青花瓷一歌,正首歌并无太多凄凉之意,而各种描绘的爱情也并没有很多纠结及怨恨在里面。曲如其名,词如其声,婉转动听而不失单纯,悠扬缠绵而不缺灵性。因为说到底,歌中描绘的是最简单最单纯的爱情,从邂逅到相爱,其中没有掺着着任何怨与纠结,也没有思考太多的未来。就算是词中所绘对于结局的思考和未来的等待,更多的被主人公们于初恋热恋之时的欣喜与青涩所掩盖。故听此歌时,不会给人太多忧伤,整个心也只会随韵律而动,不觉嘴边轻哼。思绪也单纯悠闲至极。顾欲求中国古典最柏拉图最单纯的爱情,请听《青花瓷》,整首歌就如同一件完美精致的工艺品,正如天然雕琢的爱情,晶莹剔透。带你走入绵绵不绝的江南水墨画中。
若从中国古风而论,此歌虽名青花瓷,应为宋造,但更适合放于先秦诗三百的意境中去,幽苦如“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唐诗以及怨恨如“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般的宋词不适合此歌的单纯清澈。故一曲“有美一人,贻我青花,爱而不见,思之如狂”此类的诠释改写更符合此曲的风韵。
至此,爱情三部曲的序章——“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终于落下帷幕,而2008年也过去了,许多人经历了一年的或欣喜或纠结的爱情也随着此曲的冷淡一同走进2009年,此时周董的新专辑也已经问世。故有爱情三部曲第二部:
兰亭序?韵——恨
(歌词略)
男女经历完青花瓷传情之欢愉,度过美好时光,但终因缘浅,或因一人变心,或因并非两情相悦,或因求之不得,或因不可抗拒之外力,或因上天无常之戏弄。二人未能走到一起。此时此刻,咫尺天涯,坐看人雁南飞,卧眠辗转反侧。风月无边,西风渐凉之时,回首往事,念及欢愉之际而不复,心中之悲之恨,可见一斑。饮罢黄酒,点一盏明月之灯,铺开往事之宣纸一张,挥毫泼墨,一曲《兰亭序》终于娓娓道来!
此时此刻,随着哀怨缠绵的二胡之音,听者也如同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饮酒、挥毫、辗转、长叹,或因回忆而喜,或因不得而怨,或因惆怅而悔,最终,当“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这一联再度萦绕在我们耳旁之刻,一种无由的怨恨如春蕾一般一轰而出,炸的刚才还委婉悠长的美好回忆一身是伤,如万劫不复。
弹指岁月 倾国顷刻间湮灭
江南小镇的青石板街,当年在心底荡漾的回眸一笑,如今只剩蹙眉轻叹,究竟叹的是命运无常还是斯人绝情,我们不从得知,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最终两人分离,而又无可奈何。故虽已下笔,却无从书写完这一篇故事;虽已题序,却最终无人解开这千古迷题。爱情,本身就是无解的。
兰亭序,也许爱情最美的时刻,也只停留在“序”这一阶段吧?
随着这首歌的出现,以及文山兄出神入化的在歌词上的雕琢,(比如承接青花瓷三“惹”的三“怨”: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在此不再赘述,大家可自己找寻其精妙之处)爱情的第二阶段——恨,终于揭开了面纱。当反复琢磨此歌的时候,心中不再如听《青花瓷》那般单纯透彻,更多的是一种酸辛一种无奈掺杂在歌里。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当睡梦中猛然惊醒,期盼着月下门推,当年的伊人再次走入心房或是当年的绝情郎再次归家的时刻,一次次的失望终究还是变不成绝望,一次次的自欺与自嘲中就不能放下,正是: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相爱然后因爱生恨,那么之后呢?因怨寻仇还是因此绝情?怎样完成这一爱情之篇?终于,让我们等得头发都白的周董最新专辑终于昨日提前泄露,待我迫不及待的读完文山的歌词,听完一曲《伽蓝雨》之后,心里大呼一声:文山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爱情三部曲之尾章——
伽蓝雨?经——等
(歌词略)
不喜欢他的另一个名字:烟花易冷,这会让此歌已经全无,更让文山苦心经营的爱情三部曲灰飞烟灭。为何?请构思如下画面:
窗台上,一盏青花瓷信物茕茕独立,一人轻轻擦拭,拿起,放下,置于桌上。旁边一卷宣纸,“兰亭序”三字静静地躺在纸上,捧起,铺下。转身,回首,青花瓷和兰亭绝笔已经朦胧不见,揉目,再睨,此画面渐渐拉长,眼前是密密麻麻的雨点,如回忆般交织成密密麻麻的网,网住了视线,更网住了心门„„
“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合称为”十八伽蓝神”。在中国的珈蓝神是我们熟悉的关公,呵呵。其实跟歌曲并没有太多关系,权当是补习佛教知识吧。但是由此我们明白此歌的最终作用——爱情三部曲的升华。
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佛;
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放下;
文山的意图,大致也在此。试想,一个人经历爱之深、恨之切,如果一直抱其长终,一身浑噩,终如进入18层地狱一般,永世不得超生。对于罪行来说,是万劫不复;对于感情来说,是终不敢爱。
当爱也不能爱的时候,人们应该怎么做?将这份爱置于心底,随造化而漂,达不增不减不灭不生之境界,这边是爱的最终升华。无怨无恨,无忧亦无喜。淡然一笑,便是对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好的祭奠。
但我们便能从此忘却?其实是在——等。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青花瓷》的三“惹”,《兰亭序》的三“怨”,在这首歌里,升华成三个“等”字。不错,我们终究不是佛,我们终究不能全部放下。但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我们已不能“爱”,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我们更不应“怨”,如此这般,我们能做的,唯有“等”
数年前少不经事,与一友人交谈,问世界上何物最揪心,考试?中国足球?灾难?别离?其人淡淡一笑,曰“等待。”片刻恍悟,不由赞之“大儒也!”
虽有调侃戏谑在其中,但是也说明了人世间的大无奈之一。将爱藏在心底,但又不死心,又知其不能复燃,或之不可想见。如此这般,唯有将其冷藏,命其等待。不同之人,应有不同可带之物,此无常法,诸如痴情人等待旧爱之从来,洒脱之人等待新欢之出现,丧偶之人等待阴阳之相见,绝情人等待情之重生。有些等是刻意的,有些等是无意识的,但更多的等待,是下意识的。是心灵的选择。
正如词中意象:孤城、牧笛、烟花、城门、树根;浮屠。年轮、佛塔、空门。
随着雨纷纷而下,一卷诉说着前世绝恋的终曲经文终于缓缓展开,淡淡的配乐,空灵的伴奏、自嘲的语调、无奈的意境。终将爱情之大美,爱情之大哀,展现的淋漓尽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终究是人,不可能违反万物之“道”。
西毒之语,当我们无法拥有,能做的只有不能忘记。此话我不敢苟同,但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大部分凡人的爱情阶段。但无论是此种坠入情网之人的亲朋或是三部曲的作者方文山,都不愿人们受此煎熬及拘泥于此。故将爱情在第三部曲时升华,以经文之高远励众人之至。何须分得如此清楚?何须等得如此斑驳?因为无论如何,爱情的归宿,是永恒。
何种永恒?因人而异罢了。文山和Jay能做的,就只是让我们在空灵的歌声中寻到一曲共鸣。
爱情的三个阶段:爱、恨、等随着三首动听的中国风歌曲的陆续发行终落下帷幕。我想能表达此种最单纯爱情也是最深刻的爱情的,只有中国风了。而Jay与文山的双剑合璧,无疑是中国风之登峰造极。我们也欣然的从最新的这首《珈蓝雨》中看到了周董的日益成熟,和方文山的蛰伏后的爆发。的确,从《东风破》展现凄惨岁月漂泊爱情的惊艳,到《发如雪》单纯的华丽词藻的堆砌略微失误,再到包含佛法历史沧桑之感,容中国风音乐之大成,被网友成为“神曲”的《伽蓝雨》的华丽问世,我们看到了中国音乐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是把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传承并走向世界的必须之路。当我们老去的一天,依然能看到年轻人吟诵着诗经乐府,能够回忆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朽名句,感慨一声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丢失,已经知足了。对此不论是喜爱还是不喜爱周董的同胞,都应向这个年轻人鼓掌。更向现代中国词界双璧之一的方文山致敬。感谢他们。
音乐的最高境界,听得不再是歌曲,而是意境,我认为,《伽蓝雨》做到了。
爱情三部曲,做到了:
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
兰亭序——恨—— 一幅陈诉凄美决绝的缠绵纠结之韵
伽蓝雨——等—— 一卷质问三世情缘的悱恻等待之经
我想,这三部曲,或许会随着岁月为我们或忘却或铭记。但其中经历,早已烙在历史和记忆的长河之中,或许,有一天,会唤醒吧。
此外,对于我的同龄人们,08-09-10年,也是我们加冠之年,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于这三首歌曲,都有各自共鸣之处,由邂逅到怨恨到释然到永恒的大爱,感谢这三年,感谢周董的爱情三部曲陪我们走过的这三年,这是成长的三年。有些人,放在心底,如伽蓝雨,下在心里,一生难忘;有些人,如青花瓷,常年陪伴,时时赏玩;有些人,如兰亭手稿,烧尽,被风吹散,不留半点留念。
谢谢周董和文山,文山兄好文采!
来源:OurJay 杰伦组织
第二篇:解周杰伦《烟花易冷》的背景
解周杰伦《烟花易冷》的背景
《烟花易冷》又名《伽蓝雨》,首先什么是伽蓝?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又作僧伽蓝。Samgha意为大众、和合僧,arama意为园林。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厅堂)、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经图书馆)、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宿舍。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面,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歌词中有魏书洛阳城,有一本历史著作《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杨炫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这首歌大概是说,一个男的已经出家为僧,终日在伽蓝(寺院)内,但院外的村落里有一个女子一直等着这个男的,也许不知道他已经出家了,但她却守着誓言一直等下去。就算几世千年后也等着他,男的也在院里修行其实忘不了那个女的,下雨了,他听着雨声,回忆起过往的种种,也许只有在这雨中,他们的神思可以得到永恒!
歌词注解: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⑴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⑵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⑶
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⑷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⑸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⑹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⑺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⑻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⑼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⑽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⑾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⑿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⒀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⒁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⒂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⒃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⒄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⒅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⒆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⒇
注:
⑴“繁华声”,指世俗的声音,暗示男女之情。世人,指“我”。意为俗世的繁华之声传入佛寺,使“我”这个遁入空门的凡人愁绪万千。与下文“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可互证。
⑵句意:“我”出家之后,未能清心寡欲,想到对“你”的亏欠,辗转难眠。
⑶句意:似乎“你”打算要一直等下去。
⑷浮图塔,指寺院,代指佛学修为。浮图,梵语音译,指和尚、佛教徒,也作“浮屠”、“佛图”。“浮图塔断了几层”,意为“我”就算出家也无法忘记对 “你”的思念,佛经教义无法清净“我”的凡心。“断了谁的魂”,以问句来强调佛经的无效断了“我”的魂。
⑸句意:心中的痛难以消除,“我”不顾一切奔向山门,出寺下山,还俗。“一盏残灯”,衬托“我”的孤独。“倾塌”,指出家修佛的愿望破灭。
⑹句意:希望“我”的还俗,能够使“你”回心转意,继续之前的感情。
⑺草木深,化用杜甫诗句“城春草木深”,也暗示上一句“国破山河在”。里,为古代最小行政单位。由大到小,为:州、郡、县、里。如,杜甫幼时居住在洛阳仁风里姑妈家。
故里,指“你”的住所。故里再加“旧”字,表达想念之深也。
“旧故里草木深”可有两层意思。一为,当 “我”归来,“你”已不在,草木茂盛,多年无人住矣。二为,暗指东魏、西魏两国交战的历史背景。后有“魏书洛阳城”句可证。北魏汉化太深,许多保守的鲜卑人非常不满,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坚持汉化路线;西魏定都长安,捍卫鲜卑传统。两方交战,使曾经繁华的洛阳化为一片瓦砾,是谓“故里草木深”也。
⑻句意:我向附近的人打听“你”的消息,听说“你”一直是一个人,在等“我”。可惜当“我”回来,“你”已过世矣。
“老”,暗指与“你”相识之久;“树根”,为下文“缘分落地生根”句伏线。
“听青春迎来笑声”,呼应词作开篇“繁华声遁入空门”。
“缘分落地生根”,呼应上文“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⑼句意:城荒芜,无人住。
⑽句意:“我”看着曾经的道路,曾经的景色,仿佛看见了“你”的等待,听见了“你”的呼唤。
⑾独自一人是谓“孤”也。“孤城”,既暗示“你”“我”的孤独,也暗指东西魏相争,使洛阳变孤城的历史背景。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大家都为了躲避战乱,出城逃难,而“你”却仍守在城中,等“我”归来。
“史书岂不真魏书洛阳城”史书一定是可靠的,就算史书不真,还有一座洛阳城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记录着“我”对你的感情。
⑿城中无人烟,郊外闻牧笛。以彼处有人,称此处无人。烘托“我” 心之孤也。
⒀句意:“你”的人虽已不在,但是“我们”之间的感情依旧。听着远处的牧笛,想到“我俩”之间的缘分。
⒁句意:听着周围年轻男女的笑声,让“我”十分羡慕。他们可以相伴,而“你”“我”却已阴阳相隔。
⒂但是这样的心情,史书上是不会记录的。意指,当“我”也去世后,对“你”的这份情感还会有谁知道呢?
⒃繁华易逝,人事难留。
⒄“你在问„„谁在等”两句,为“我”的想象,想象“你”此时问我,对“你”的感情是否真切,能否永远不变。
⒅句意: “我”心不变,有史书可证。“魏书洛阳城”可能指《洛阳伽蓝记》。意指,寺庙虽毁,有史书记载着曾经的繁华。暗指,“你”“我”就算不在,有“我”的文字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感情。
⒆此时,仿佛看到“你”和“我”终于过门成婚。“你”跟随着“我”一起浪迹天涯。“你”已去世,所以“你”的“前世”便是“我”的“今生”。这一切都是 “我”的想象。
⒇句意:因为“你”已不在人世,“我”下山还俗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我”又回到寺院中,独自听雨,回忆这曾经与“你”相伴的日子。希望这份感情能够传达到永远。
文山词作针线细密,用字考究,且具有多义性。宛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每次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于是只得不停修改补充。
下面是文山作词的连续三首专辑主打:《青花瓷》、《兰亭序》、《伽蓝雨》
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了江南小镇惹了你』 兰亭序——恨—— 一幅陈诉凄美决绝的缠绵纠结之韵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
伽蓝雨——等—— 一卷质问三世情缘的悱恻等待之经 『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