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繁锦卷白云,青山入镜波。酒菊香曲径,琴抚柳长播。——《与陶潜齐歌》,题诗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你置身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山川迂回,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犹如一段繁锦,舒卷着白云,层层峦峦的青山映入江波,浮动出温柔的魁梧。漫山的菊花,酿就清酒,香气馥郁,散布蜿蜒的幽径,你呀抚着古琴,长鸣五柳之歌,齐声长播,仿若回到陶渊明的那个年代,在一千多年前,与他共筑“桃花源”。
翻开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陶渊明集》,古朴的书卷气息从竖排繁体的字里行间扑面而来,一下子把当下的时空拉开,跌跌撞撞走进一段古老的诗性人生,在那里,在悠远的中国,在辽阔优美的山川大地,在方宅十余亩的草庐之间,与五柳先生陶渊明相遇。
那一年,陶渊明正值41岁,恰好踏进不惑之年。对于他,思想已经成熟,价值体系已经完成,在最后一次出仕任职彭泽县令,仅做了八十多天,藉着家妹程氏去世之故,抛下一首《归去来兮辞》正式解印辞官,为自己多年不尽人意的官宦生涯划上句号。自此回家后,他再也没有出来,度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田园生活,直至生命尽头„„这样的彻底与纯粹,与长期以往的主流观念“出仕为政”的文儒选择截然不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从上面这首诗,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为什么陶渊明会在前半生断断续续的仕途中,始终与“田园”和“自然”有不解之缘,最终在后半生与胸中所愿相抱,至死不渝。他本性脱俗,挚爱丘山,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尔后接受道家影响,在他身上儒道的修养和气质兼而有之。几经波折,看淡浮生的他终究摆脱了普通儒士的“束缚”,走往道家旷达之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天地之间,在园田之上,吟着风月,饮着清酒,荷锄耕耘那片幽秘的“桃花源”。
他在《与子俨等疏》里这样描述自己的性情:“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的他,不仅是爱闲静、抱孤念,更多是置身于大化流行之间,在季节更迭、候鸟变迁之中,感受天地的恩惠,与造化万象浑为一体,实现诗化的人生。
“诗意地栖居”,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著名的论点。《人,诗意地栖居》原本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他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向往,也是人们对寻找返乡之路的真切呼唤。海德格尔说,“返乡就是回到本源近旁”,“故乡是灵魂的本源和本根,诗人的诗意栖居先行于人的诗意栖居。”
对此,远在另一侧的东方先贤陶渊明,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做出回答,率性凛然地踏上了“返乡”之路,实现了“诗意的栖居”。那是通过返朴归真的决然,清贫自守,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放达,走向天地境界的场域,在诗歌的吟唱中抵达完美的统一。
南宋杨万里这样仰慕:“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明朝宁靖王如此赞许:“陶潜之作,如清澜白鸟,长林麋鹿,虽弗婴笼络,可与其洁”。诗意的栖居,实现诗性的人生,就是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回到灵魂的归宿,陶渊明做到了。
他在《读山海经》写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在这里,他把个人的生活理想寄寓在一园一庐之间,身处最简约的居所,俯仰天地,参化自然万物,体察遨游宇宙之乐。
他还在《饮酒》上表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千古之悠悠,怆然而涕下。陶渊明归隐田园,在旷达恬淡之外,实际正以深切的悲悯,书写其更为内里的真实情意,大悲之极而至真忘言。
陶潜先生所在的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政权**、官场腐败,他以独立的人格毅然选择辞官,告老还乡,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其“清淡如菊,行若松风”的精神品格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后世人的心灵殿堂,滋养着无数人的品性情操„„从唐宋到明清,从旧古到现今,无不受到五柳先生的影响。正如李白所言“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苏东坡言“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白居易言“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直至现在,我们依然看到陶渊明不朽的灵魂在闪烁,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放下手中的忙碌,去往“桃花源”之路上,过一种诗意的人生。
第二篇: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的诗歌世界里,有田园风光,有酒,也有安贫乐道的先贤,不畏强权的侠客……更有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对存在意义的探寻。有诗意的艺术的人生,才有真正的诗歌。
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体会,是“即事多所欣”,在最简单平凡的生活里发现美,最寻常处有诗意。“心远地自偏”,他关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犬吠鸡鸣,檐下的燕子,篱畔的菊花,不远处的南山,和风吹过的麦苗……这些构成了他的诗歌世界,也投射出他的心灵世界。田园生活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生活的诗意就在这自足的世界里流淌。不必向外求,心灵能安顿,生活的清贫简朴又有何忧?陶渊明的精神支柱是古代的先贤,他们坚持操守,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无往而不适。有了精神的高度,故能珍爱当下的生活。陶诗多静态的观览,闲暇的观照,在仰观俯察间体会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心灵的安顿,才能不躁进,摒弃名利之累,保有一份愉悦,一份欣喜。
日常生活有诗意,这对中国文学与文化濡染至为深远。不必依赖名利、荣誉、金钱,不必凭借奢华的物质条件,不必向名山大川寻奇访胜,眼下就有无限风光!由此而来的生活态度,是不论何种境遇下,都能对生活持一份流连赏爱之心。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垂暮之年被贬海南,在那瘴疠之地,处境极为困窘,他并未丧失对生活的信念,他说自己本是海南人,偶然间来到中原,来到海南便是还乡。东坡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舞,辞采壮丽,在遇赦北归离开海南时,更有那样奇丽的诗篇:“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在人生的低谷,能忍耐已是不易,随遇而安更属难得,何况是善于找寻并发现诗意呢?将身心交付给当下,在艰难中仍持一份真挚的感念,不否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从这个层面说,苏轼是陶渊明真正的隔代知音。
人们都说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寄托了贬谪的悲感,实际上,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发现山水之美的惊喜。这喜悦,深深地流淌在他生命中,像泉水滋润着干涸焦灼的内心,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发现的美,是身边的美,是贬所的美,是在极其痛苦心境下感受到的诗意美、刻骨铭心的美。生命也因发现了这大美而升华,愈显其坚忍、高贵。此后,黄庭坚以为“无处不可寄一梦”,辛弃疾说“一丘一壑也风流”,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发现诗意,显示了相同的人生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生命的诗意质素,源自于陶渊明对人生严肃的思考,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探寻,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应该怎样去生活,而是在诗歌里划出闪光的心灵轨迹。活着首先要直面人生,人生并不安逸,“衣食固其端”,解决生存问题,这是安身立命之本。晋代以来,战乱频仍,政治黑暗,士人为了自我保全于乱世,访道求仙之风盛行,加上玄学兴盛,标举老庄哲学,提倡宅心玄远,崇尚自然,于是他们找到了隐遁山林的人生之路,希冀由此求得长生,成仙得道。陶渊明则异于此。他选择的是躬耕隐居的道路,不逃避现实人生,也不希冀成仙。躬耕,也许不是陶渊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他通过亲身参加劳作,懂得了生活之不易。最重要的是,通过躬耕的体验,他明白了人生是忧乐相交的,也即“欣慨交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庄稼收成受天气影响,有好有坏,不完全取决于人力,辛勤耕作可能意味着收获,也可能努力尽付东流。因此,天地间的万物包括人都有盛有衰,不如委运任化。因此,他“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蔡居厚《蔡宽夫诗话》)“读陶诗当察其乐中有忧,忧中有乐。”(乔亿《剑溪说诗》)努力生活,保持自然的质性,便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顿。
与之相呼应的,是陶渊明对死亡的态度。有人说,陶渊明一再于诗中说到死亡,应是没有勘破这个困惑,否则不会如此纠结。其实,东汉末年以来,生死问题一直困扰人们,生死是文学的重要主题。悼亡伤逝,悲凉之雾,遍被诗坛。陶渊明对生死的关切,是一种时代的情绪。但他并不期待彼岸世界,也不相信“腾化”(成仙)之术。“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感士不遇赋》),宇宙万物无不处于“化”中,人也不能例外,不能“腾化”便只能“顺化”,不必为死亡的到来过于忧虑,也不必为死后的未知而困惑。既然人生是苦乐相交的,那么就担当苦,享受乐,然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泰然的态度对待死,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死观。
故而,他的绝笔之作《拟挽歌词》三首,想象自己死后的情景,“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活着的人充满理解,不希望自己的死带给他们长久的悲哀。歌于斯,哭于斯,这就是人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秉大自然之气而生,死后复归于大自然,与山川日月为伍,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在弥漫着生死之嗟的魏晋诗坛,陶渊明这种出奇的冷静,是他呈现给世界最后的面孔,也许我们不能说他完全勘破了生死的困惑,但他确实努力说服自己,希望不再为死亡的到来而忧虑。一千多年后,法国哲学家蒙田说:“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会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的强制。谁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一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陶诗中跳跃着的,是一颗自由之心,自由之心是诗意的源泉,对死亡的体验便是充满诗意的回归。这诗意源于庄子,并滋润着后世文学。新月派诗人朱湘有一首《葬我》:“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马缨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死亡并不值得惧怕,它如同一场奇特而美妙的旅行。如果没有陶渊明对死亡的平静感悟,恐怕也没有朱湘对死亡的诗性体验。
在陶渊明的时代,不乏形而上的思考,也不乏对艺术美的追求,然而没有人像陶渊明这样,以整副身心感受人生的诗意,在诗歌中真诚地描画心灵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哲人,他是孤独的,却为后人留下了一抹绚丽的、永不褪色的精神晚霞。
第三篇: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中国古代诗歌的人文追寻论文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姓 名:
耿小双
班 级:
12网络技术3
学 号:
126314105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摘要】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生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其田园诗文趋于完美富有魅力,可谓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遗世独立的大诗人,博采众长,自铸新词,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诗派。天然的朴素美,平淡自然的特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开辟的“平淡自然”风格至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高峰。
【关键词】
陶渊明
平淡自然
田园诗
【引言】
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正文】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着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他的诗歌创作开创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典范,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有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自然诗风。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
陶渊明的田园所描写的往往是平常极普通的景物,村舍、鸡犬、豆苗,桑麻,但这些平淡无奇的对象一经诗人描写,就充满了奇趣盎然的诗意。因为这其中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如数家珍般地掰着手指说出他地有几亩,屋有几间,树有几种,远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极平常的景物,写得很有趣味。这白描的景物映衬出诗人心灵的晶莹剔透,只有人的心纯净如止水如明镜,自然景物才能最真实,细致入微地被感悟、体会到。这里的诗人已悟得了田园山水的真正品格,更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真正归宿:我所喜好的,不是尘世的喧嚣,丽是乡村的纯净.陶渊明的诗语言有枯淡之感,但细细读来便觉淡中有至味.这种淡是由至淳至厚转成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诗歌的语言自然得很,不是未经雕琢和锤炼,只是不露痕迹。
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这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综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其自然之美就体现在真率而自然,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怡情悦性的诗意人生。其实我们知道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就是自然。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饮酒》诗前小序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两段话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干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拘,没有得失的考虑。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萧统《陶渊明集序》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黄庭坚说陶诗“不烦绳削而自合”。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在思想上就首先表现出了很强烈的诗意化,他的思想是以老庄思想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来歌颂,这种思想在《桃花源记》中表现的就很突出。陶渊明就活在《桃花源记》的诗意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已经成为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活动,有首诗的开头就写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足,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也是最理想的个人生活方式。陶渊明写田园风光,写耕作时的愉悦心情,写陶醉于大自然的轻松,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当然,这种诗意不仅仅是诗中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诗人淡泊名利、醉于自然的诗意心境。他向往的社会是安宁和谐的、自耕自足、毫无虚伪与争斗的,他所喜欢的生活环境也是充满自然气息、恬静淡然的乡村;在他对理想社会和生活的向往中,我们看到了他 最真实、最诗意的人生追求。在诗人的心灵深处,一种审美的、逍遥的意趣早已在诗人归身于田园之际弥漫于诗人的生命状态之中。也正是这种审美的意趣,是诗人得到了心灵上的逍遥自得。
而除了在陶渊明的思想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诗意外,从他的诗文中我们更能明显看出这种生活方式的诗意所在。陶渊明的诗文风格质朴,其诗作体现了质朴自然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不仅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诗意生活方式的真实文人。陶渊明的诗文题材大多都贴近日常生活,形象也大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普通事物,但是他却能用毫不雕琢的诗文将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写出和谐恬静的感受。他诗文中的主角就是他自己,他既是农夫又是诗人,诗中所展现的理想生活环境就是诗人心中最向往和最陶醉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为骚人墨客所欣赏的正是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和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人生剪影。
诗意,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他的一种人生观念,是他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自陶渊明开始,田园诗风才真正开始流行开来,这种对文学价值的自觉追求也拨动了后代文人的心弦。
他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他不愿过着让自己委屈的日子,他陶醉于自然生活,他痴迷于恬静淡然的田园耕作,他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世俗的摈弃和于自然生活中的陶醉。当他于官场不顺 时,内心对淡然生活的向往便被勾起了。于是,他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和田园中,这是他超越世俗、面对真实自我的唯一通道。人说“大隐隐于市”,如果这样真正的隐者真的存在,那么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了。他陶醉于自己的生活中,也乐于自己的诗文中,每天平淡无奇的耕作生活看上去索然无味,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最真实、最享受的。
【结语】
诗意的生活,诗意的人生,诗意的心境。陶渊明用他的诗文将他所感受的田园隐逸生活的恬淡舒适、和谐淡然展现给了我们,也将一个隐者的诗意生活表现出来了。
他,是真的隐者!
【参考文献】
【1】陶渊明研究(增订本)/袁行霈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第四篇: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一生中经历了三仕三隐,最终在四十一岁的时候选择了完全归隐的生活。一直以来,人们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诗人之宗”,他是一位怪诞的醉汉,于醉酒间观照人间,是一位自足的农夫,在劳作时感受内心的愉悦。他以他的田园诗、与众不同的思想情趣、特立独行的人生抉择,以及他诗文中体现出来的田园之风都使得他成为人们心中当之不愧的田园之宗。
东晋前后,政治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与十六国对峙,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侵轧,政权更迭频繁,一些地主阶级文人依附权贵。上层统治被士族地主操控,使得知识分子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于是很多人便开始归隐山林之中。对于心志高傲的陶渊明来说,这样的客观现实环境也是他所无法忍受的,对他之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之后因受人轻视,所以辞职回家了,之后也有过几次任职,但都因各种原因而离职。其间十三年,他不断为“大济苍生”而努力尝试,结果却都是失望甚至绝望,他最后赋《归去来兮辞》来表达自己与上层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当然,陶渊明不仅仅是因为官场的不顺利才选择归隐生活的。诗人内心最纯粹的情感取向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才是他选择田园生活的真正原因。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其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着日常生活。
其实,陶渊明在思想上就首先表现出了很强烈的诗意化,他的思想是以老庄思想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来歌颂,这种思想在《桃花源记》中表现的就很突出。陶渊明就活在《桃花源记》的诗意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已经成为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活动,有首诗的开头就写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足,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也是最理想的个人生活方式。陶渊明写田园风光,写耕作时的愉悦心情,写陶醉于大自然的轻松,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当然,这种诗意不仅仅是诗中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诗人淡泊名利、醉于自然的诗意心境。他向往的社会是安宁和谐的、自耕自足、毫无虚伪与争斗的,他所喜欢的生活环境也是充满自然气息、恬静淡然的乡村;在他对理想社会和生活的向往中,我们看到了他最真实、最诗意的人生追求。在诗人的心灵深处,一种审美的、逍遥的意趣早已在诗人归身于田园之际弥漫于诗人的生命状态之中。也正是这种审美的意趣,是诗人得到了心灵上的逍遥自得。
而除了在陶渊明的思想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诗意外,从他的诗文中我们更能明显看出这种生活方式的诗意所在。陶渊明的诗文风格质朴,其诗作体现了质朴自然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不仅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诗意生活方式的真实文人。陶渊明的诗文题材大多都贴近日常生活,形象也大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普通事物,但是他却能用毫不雕琢的诗文将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写出和谐恬静的感受。他诗文中的主角就是他自己,他既是农夫又是诗人,诗中所展现的理想生活环境就是诗人心中最向往和最陶醉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为骚人墨客所欣赏的正是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和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人生剪影。
诗意,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他的一种人生观念,是他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自陶渊明开始,田园诗风才真正开始流行开来,这种对文学价值的自觉追求也拨动了后代文人的心弦。
他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他不愿过着让自己委屈的日子,他陶醉于自然生活,他痴迷于恬静淡然的田园耕作,他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世俗的摈弃和于自然生活中的陶醉。当他于官场不顺时,内心对淡然生活的向往便被勾起了。于是,他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和田园中,这是他超越世俗、面对真实自我的唯一通道。人说“大隐隐于市”,如果这样真正的隐者真的存在,那么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了。他陶醉于自己的生活中,也乐于自己的诗文中,每天平淡无奇的耕作生活看上去索然无味,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最真实、最享受的。
诗意的生活,诗意的人生,诗意的心境。陶渊明用他的诗文将他所感受的田园隐逸生活的恬淡舒适、和谐淡然展现给了我们,也将一个隐者的诗意生活表现出来了。
他,是真的隐者!
第五篇:诗意人生
叶 朗:创造诗意人生
日期: 2009年10月23日 12:21 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 刘芸
阅读次数:4506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谈的问题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谈这个题目之前,我想说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有一种更高精神追求。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要使我们国家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精神追求的社会。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具有极其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有物质的追求,而没有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们会觉得他很俗气,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那么整个社会就必然会陷入庸俗化。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也会受到限制,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讲话的时候就有一句话,他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觉得这是一个警句,也是警钟。现在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确实有一种倾向,就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大的压倒一切的地位,而精神的生活,精神的追求则会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跟这种倾向是有瓜葛的。十七大报告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提出来,我认为这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我们教育、文化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大学就是传授知识,或者说就是研究高科技,或者说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由此来考虑大学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十七大的精神来看,这种提法显然是片面的。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造福学生,使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进一步,大学还要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引领整个社会。
我是在北京大学工作的,我认为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此。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可能出了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这一点来说,北大不能跟他们相比。但就引领社会的精神追求来说,哈佛、斯坦福未必比得上北大。北大的传统不能中断,不能抛弃,北大不能办成哈佛第二,因为哈佛是为美国办的,北大是为中国办的。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我不是说哈佛好的东西我们不要学习,但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传统,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不能处处照搬美国的大学。我想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十七大的精神,要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那么关于精神追求的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们大学的教育,特别是大学的人文教育要高度重视人文内涵,要通过我们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多方面地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思想家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注重增加你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你自己的胸襟和涵养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个问题也是我今天讲述的中心问题,后面我会详细谈。
第二,学校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特别对大学生来说,要加强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使它们具有一种文化的自觉。
第三 要在学生中提倡阅读人文经典。要使大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提高个人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基,必须精读几本经典人文著作,人文经典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数量是有限的。对于这些经典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来说“熟读,玩味儿”,也就是反复的咀嚼,读懂,读通,读透。精读这些经典人文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人类最高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更快地成熟起来。熟读经典著作,经常接触经典,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是读三、四流的作品、文化垃圾,自己的情趣、格调、追求、眼光等慢慢地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当代的俄罗斯电影大师塔托夫斯基说他小时候母亲建议他读《战争与和平》,并经常告诉他,书里的片段如何地写得好。他说这样,《战争与和平》就成了他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他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他更为强烈地厌恶垃圾,嫌恶垃圾。塔托夫斯基成为一代电影大师与他的素养是分不开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是阅读文化垃圾,那么他就再也接受不了文化经典,因为他的文化品位早被文化垃圾硬化。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现在有一种说法叫“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这种说法可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说法排斥经典阅读、排斥深度阅读。我不否认漫画、动画可以传播真善美,可以开辟青少年的心灵、心智。我也赞成发展动漫产业,但是漫画、动画终究不能传播深刻的思想,如果我们年轻一代成为读图的一代,完全沉浸在动漫世界之中,完全与人文经典隔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深刻思想的民族,变成一个肤浅的民族,那么灿烂的中华文明会中断,这是极其危险的。
第四,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秩序。一所大学要营造浓厚的大学氛围、学术氛围,要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和文化社团,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文化沙龙,举办学生音乐节、戏剧节,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展览。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使他们经常欣赏莎士比亚、汤显祖等的戏剧,欣赏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艺术经典是人文经典的一部分。经典引导青少年去追求,寻找人生的意义,去寻找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流行艺术不能起这个作用。当然,我不反对流行艺术,流行艺术也有很好的,但我们要防止精神错乱、格调恶俗的艺术进校园演出。格调很低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违反法律,当然也可以在社会的某些场合比如酒吧、歌厅演出,但我们不能让他们进校园。为什么?理由很简单,校园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地方,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下一代引向精神健康的道路。有人说,艺术没有好坏之分,趣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个性就是好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的教育界、理论界应该对这种说法加以批评,加以批驳,以避免它们对我们实际工作的危害。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各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社会环境文化的建设,消除不利于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因素。影视、美术、音乐、平面媒体还有互联网的文化内涵对青少年的精神影响非常大。我希望我们的电影、电视特别是广告文化、网络文化要注重向青少年一代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要传播健康的格调和情趣。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没有不好的、负面的东西,但总体中国文化是健康的、美的东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把中国历史上一些畸形的、丑陋的、血腥的东西比如扭曲的性格,病态的心理,家族内部的背叛、乱伦、残杀等等加以放大,夸张或者拼命地渲染,或者把中国人描绘成愚蠢的、发呆的模样,显示中国人都是没有头脑没有灵魂的傻瓜。这样一种作为怎么可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怎么可能激励年轻一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使他们有一个更高的人生追求,使他们追求一个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和气象,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开头。
下面我就讲人生境界的问题,我分成几个问题来讲。
一 什么是人生境界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的人生境界高,那个人的人生境界低,这里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境界,概念中有好几种不同的含义,最早是指疆域的意思。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3种含义。第一,是指学问和实践的品位和阶段;第二是讲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说的审美意象;第三是讲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境界,我们在这里说的境界讲的就是这层含义。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冯先生在很多著作中对人生境界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的。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人和动物不同,人可以对世界有所了解。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这儿的解,了解,是一种活动;这儿的觉,自觉,是一种心理告白。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觉解便有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觉解造就了宇宙。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觉解,那么整个宇宙就处于无名之中。所以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诗中的孔子是人的代表,意思是没有人的宇宙只是一个混沌的宇宙。对每个人来说,他对宇宙的觉解不同,所以宇宙对他的意义也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意义就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根据他们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也就不同。冯先生举例说,两个人同时去游山,一个是地质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地质构造;另一个是历史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某些历史遗迹。因此同一座山,对两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就存在来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冯先生对于境界的论述对我们很有启发,但是他的论述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归结为两点:
第一,冯先生认为一个人的觉解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这样也就把境界完全归结于理性层面。但是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整体,它不仅有理性层面,还有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超理性层面。
第二,他过于强调境界是一个思想领域的东西,而不重视境界和生活世界的关联。他说两个人做相同的事可以有不同的境界,差别就在于觉解。他忽略了一点,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引的作用。不同境界的人固然可以做同一件事,但更多情况下,不同境界的人会做不同的事,即使做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做法。不同境界的人趣味不同,言行举止,爱好追求,生活方式也必然不同。一个小孩落水,甲袖手旁观,乙跳下去抢救。这是境界不同。面对同一项任务,甲呕心沥血,乙敷衍了事,这也是境界的问题。
北大的张世英教授在《哲学导论》的天人之际中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人生境界的问题。张先生用王阳明式的人生一点灵明来设定人生境界。人与动物不同,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境界就是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
王先生的说法和冯先生说法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冯先生没有说到的地方。我认为至少有这么三点:
一,冯先生所说的境界是觉解,是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张先生所说的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每个人的境界是有天地万物之间无穷的关联所形成的,这种关联包括自然的遗传因素、生长环境、历史的实在、文化背景和所受的教育。这种关联是形成每个人境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又融进了人的主观境界里。所以说境界乃是一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甚至是个人的某些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系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指引了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所爱好的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同时也受它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模式即境界的影响。张先生所说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同时他比较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实践的关联。
二,张先生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境界是交叉的,是一个过去、未来所构成的现在,现实的现在。或者说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说,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环境等等都积淀在它的现在之中,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构成他整个的人。因此,未来已经在现在中先在。所以,每个人当前的境界是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集中点,放射着一个人的未来和过去。一个诗人,他过去的修养、学养,他对远大未来的憧憬,都决定着他现在诗意的境界。而一个过去只有低级趣味的人、对未来斤斤计较的人,当前的境界也必然是低下的。
三,一个人的境界对人有指引、引导的作用。境界是浓缩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功的心理导向。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人的实践。人首先要面对生活于其中,实践于其中的生活世界。
境界指引着人的生活和实践,一个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张先生对境界的论述是对冯先生的补充,将他们加以融合,得出一个对境界比较全面的看法。
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先生的觉解,对宇宙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也包括张先生所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等。境界是浓缩过去现在将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种导向,对人的生活、实践起着指引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有境界,实际上,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的境界是他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一个人的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状态,即中国古人所说的胸襟、气象、怀抱等。好像是虚的,实际上别人能感觉到。冯先生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进校长办公室见蔡元培先生,一进去就有一种光辉日月的气象,满屋子都是他的气象,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气象是别人能感觉到的。
二 境界的四个品味
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品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不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他的意义不同。
最低是自然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按习惯做事,不清楚做事的意义,他也可以做一些大事业,但他做这些事业是不知其然而然。比这高一步的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他可以积极奋斗,他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利,就秦皇汉武,他们做了对社会有利的事,他们是盖世英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所以他们的境界是功利的境界。再高层次是道德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行利,所谓行利,是求社会的利,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就是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取,即便有时候是予,他的目的也是取,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他的目的也是予。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觉醒是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就是人不但应该对社会有贡献,而且应该对宇宙也有贡献,这就是知天。知天所以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乐天就是他的所见、所行都对他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说乐,有一种快乐,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同天,就是同于宇宙大自然,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分解这种境界。
自然境界所需的觉解最少,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依次需要更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天地境界也是一种混沌,但这种混沌并不是一种不了解,这是一种觉解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种“我”的发展。在自然境界中,人不知有“我”,在功利境界中,人有“我”,在道德境界中,人无“我”,在天地境界中,人也无“我”,但是这种无“我”是人生只有真正了解了“我”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充分发展了真“我”,所以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我”。
冯友兰先生认为境界有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界也有不同的地位。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享受的世界,毕竟是他所感受、所了解的世界。
比如说,北京颐和园有玉兰花,每年玉兰花开的时候,从表面上看,颐和园的玉兰花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享受,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买不起颐和园的门票,而是说玉兰花对这些人没有意义。有些富豪得了癌症,在家里修养,带他们的太太到公园里散步,一阵清风吹来,他感到非常爽快。他就感慨,怎么我过去就没有这种享受呢?这是他醒悟到在他过去的生活中,清风明月不是他实际能享受的世界。这不是钱的问题,他不缺钱,再说,清风明月也不能用钱来买。问题是清风明月对他没有意义,这是他的境界决定的。
冯友兰先生的区分是一种大的区分,实际上可以做一种更细的区分,比如功利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级和品味同样的。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同时,我们就人生境界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境界可以既有功利的成分,也有道德的成分,而不是纯粹的功利或者道德境界。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天地的境界,是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自我有限性的审美的境界。
三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送往迎来等俗务。人生俗务的层面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社会中的人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有一个职业,用一个比较消极的说法是赚钱养家糊口,用一个比较积极的说法就是一个人一生要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人一个核心的层面。第三个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这个层面,是超功利的层面。人生当然应该有一番事业,但人生也应该有一番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概念,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更应该有审美的层面。
现在社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所以审美这个层面往往被排挤掉了。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今天颐和园的玉兰花开了,你去看了吗?”回答“哪有时间,没有这个闲工夫。”人往往把审美活动看成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他是人生所必须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我们不能说最重要的层面,但是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层面。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一个人不能把俗务的层面太膨胀了,把事业也挤掉了,把审美也挤掉了。整天想着柴米油盐,这用我们俗话说,太俗气了。一个人也不能把工作事业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无诗意,这样的人生,好像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当然,一个人又不能把审美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大家知道,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八旗子弟就是这样的情况。整天提着鸟笼子逛大街、听戏、斗蛐蛐,把祖上留下的财产全部败光。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渗透,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蕴。事业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成审美的层面。比如大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从而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从事业的层面升华到审美的层面。反过来,审美的层面有助于拓宽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促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的层面,转化成了事业的层面。
我现在要着重讲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一个人的三个层面上都必然会得到体现。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包括一个人的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应他的深层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巴尔扎克写过一篇论文叫《风雅生活论》,里头引用了两句谚语,一句叫“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手杖的姿势便可知道。”还有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我看有的公司招聘员工,先进行考试,然后选出比如四个候选人,最后请这四个人吃饭,吃完一顿饭,他就决定要哪一个人。他就通过你吃饭就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我们举冯先生的几段话来说明这一点。冯先生在他90多岁的时候依然在写他的《哲学史新编》,他对学生说,他现在眼睛不行了,想要翻找新的材料已经不可能了。但他还能写书,他口述,他学生记录。他看新的书不行了,但他能在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我在北大对学生说,你过去看过的书,你可以有新的理解,你可以有新的问题。他说“我想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躺在那,把已经吃到胃里的草料吐出来,重新细嚼慢咽,不仅感觉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冯先生所说的乐道,就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愉悦,精神的享受,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几千年不灭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作为燃料,才把这真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那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就是情不自禁,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他既生而为蚕,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也是欲罢不能,冯先生说的这四个字欲罢不能非常好,我经常跟北大的同学讲,这是我们做学问的一种精神。就是对社会献身的精神,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有限意义的一种超越,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的审美层面也体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
四 追求审美的人生
刚才讲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一个有着最高境界审美境界即冯先生说的天地境界的人,必然有一个审美的人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书中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在我看来,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人和万物并没有间隔,这个生活世界就是中国美学中国哲学所说的真。自然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是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在世俗社会中,我们又习惯于以主客的眼光看待世界,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认识的对象,或者利用的对象。人和人之间,任何万物之间具有间隔。人被陷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落入“尘网”之中。德国哲学家马丁·路德把人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的人生,一种是我他的人生。
我他的人生被称为被使用的世界,就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从而满足的要求和欲望。这样,我就把一切纳入时空的框架和因果的联系之中,一切存在者都是和我分离的对象,这就是一种间接性。
而我你的人生,超越了主客二分,所以又称为相遇的世界,相遇就是和人的灵魂深处直接的见面。比如我凝神关注的时候,我进入了无我不分的境界,物我同一的关系中。与我相遇的不是这棵树的属性、本质,不是这棵树的物理运动化学变化,而是这个不可分割的树的整体,这是无限的你。没有任何的概念、体系、欲望、目的阻隔着我和你之间,这是关系的一种直接性。
他说人一直生活在过去里,他说时间并没有现在,除了对象,它一无所有。而现在是永恒的,对象是静止的、不中断的、僵死的、凝固的,本质的存在是在现在,对象的存在是在过去。这有点哲学的味道。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的人生,是把握现在的人生。而我他的人生是主客分离的人生,是生活在过去里面的人生,是丧失了现在的人生。这样的人,一切都是过去式的,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过眼云烟之中,他把握不了现在。
所以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间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造架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它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有时会觉得人活得没有意思。感到人活得没有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功利的眼光遮蔽了这个有意义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而审美去掉了这个隔离,造架了本来的世界,于是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有情味,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海伦·凯勒她虽然是个盲人,但她可以感受世界的美。她享受现在,她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的美,他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带着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来体验人生。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每一朵花都令人喜悦不已。他见到第一千个婴儿,就像见到第一个一样,这是惊叹的产物。这个人十次摆渡过河,但当他第十一次过河的时候依然有着强烈的感受,一种对于美丽的反映,一种兴奋,就像他第一次过河一样。
诗意的人生,每天世界都是新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乐根,一个人乐根,享受人生,他就把握了现在。世界上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诗意的人生。海伦·凯勒的一个朋友在森林走了一个小时回来,她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什么都没有看到。她说,你走了一个小时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看到呢?他看不见,世界上的东西对他没有意义。
创造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了极点,这样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人说“生生不息”就是说生而又生,创造了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才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反过来,缺乏创造的人生是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的人生。一个是我们北大著名教授朱光潜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不到三年,朱光潜就连续翻译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美学》的两大卷,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出版了一卷,后两卷有一部分是之前翻译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抄走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朱先生,问他那些翻译找回来没有,他说没有找到。后来幸好找到了,朱先生就把它翻译完了,整理出版。黑格尔的《美学》很难翻译,因为涉及西方哲学、文学、文化的面非常宽,不熟悉西方文化很难翻译。所以当时周恩来周总理就说“黑格尔《美学》这样的书只有朱先生翻译,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翻译完了三大卷美学。这是何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看到的丰子恺的一幅画,这幅画很能反映朱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幅画画了一棵大树被拦腰砍断,周围就长出很多枝丫,树下站了一个小女孩和他的弟弟,小女孩把树指给他弟弟看,画上写了四句诗“大叔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我觉得丰子恺的这幅画和这首诗非常恰当地表现了朱先生的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一个例子是苏联一个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苏联作家格拉宁在真人真事的小说《奇特的一生》写到的。这个昆虫学家让人惊奇的是他有超出常人一倍甚至几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罗列一下他干的事情,他一生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和12500张打字稿,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无神论等等学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跑了很多地方,实地研究果树的害虫、玉米的害虫,他用业余的时间研究地藻的分类,收集了35箱地藻的标本,共一万三千只,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地叫人吃惊,他编辑了古希腊罗马史,英国的政治史,研究宗教,研究康德的哲学。他在研究古希腊罗马史时,古希腊罗马史的专家来找他讨论。外交部的官员来找他请教英国政治史中的某些问题。
柳比歇夫它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么广泛,这么广博,取得这么多成果,并不表明他的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他一样要经历战争时代的折磨,他一样要花很多时间去跑商店。那时候苏联的生活条件也不好,要排队去买煤油,去买很多东西。他也有应酬,照他自己的记录,1969年这一年他收到419封信,写了283封信,他的有些信简直写成了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他的同行拥有豪华的别墅,高档的轿车,他从来不重视这些东西。他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就满足了。他没有让物质的享受把自己淹没,他也没有忽视审美的层面。他讨论但丁的《神曲》,他在晚上经常去听音乐会。柳比歇夫超越了平常人无法超越的极限,使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惊人的地步。他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比平常人多得多。
我认为朱光潜和柳比歇夫这两个例子非常典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是五彩缤纷的人生,他们一生所做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得多。威廉·詹姆斯曾说普通人只用了他们潜力的一小部分,和我们想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永远都在这一半的地方,永远不想突破这一半。马斯洛也说过,我们都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为伟大,我们都有未利用的潜力。我们许多人的确回避了自身的天职、召唤、命令、使命。大多数人都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都是在一半上生活,而朱光潜和柳比歇夫都是在极限上生活。他们都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开发自己的天资、潜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创造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是趋于完美的人生。现在人才的标准有一条,超强度的使用脑力,我也跟我的研究生讲,要超强度地使用脑力,不要懒。人生应该追求最完美的人生,极限的人生,创造的人生。
爱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创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我们能从天地万物的圣意,在一种勃勃的关怀中得到快乐,同时产生一种对天地万物的爱。花开花落都体现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是因为人们对生命的无限的珍惜。事物有缘相遇,一定会在人们的心中激起无限的喜悦,哪怕是花,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一样。这就是说自然的美。
生命的灿烂的光华激起人无限的喜悦,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这样,人必然能感受到天地无限存在对个人生存的支持,没有他,人不可能实现自我,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感受到这一点,人必然会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这种感恩的心表现在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每个人对万事万物的爱,它使人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艺术的美同样也激起人们的爱。俄国一位著名作家多斯托夫斯基说他不止一次的参观德累斯顿的博物馆,那儿有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还有许多古代大师的作品。每次都看得热泪盈眶,究竟是什么使人热泪盈眶?是洋溢在画上的精神的完美。它激励我们追求自身思想纯洁和高尚。在欣赏美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感觉到诚惶诚恐,仿佛那雨,那风,那鲜花,那大地的呼吸全部都嵌入了我们感恩的心,并且永远占据了他。他走进东宫博物馆,一直感觉到幸福。他说他看那些雕塑像,懂得所有这些雕塑对人类高尚情操的召唤。这是人类无比纯洁的写照。他几个小时坐在米洛的维纳斯像的旁边,悄悄地在那哭泣。他的话也是说,审美活动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那种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己追求高尚纯洁的人生境界。
这样的人生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了男女的爱情,人生就变得如此美好,马斯洛说情爱和性爱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使人惊喜,敬慕,敬爱,并且有一种类似伟大音乐所激起的感恩心情。这些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告诉我们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总之,追求完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爱的人生。人们在追求审美的人生的过程中同时就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
现在回到我们的开头,我们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一个学者,一个受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气象,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的人生。我想,如果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的大学生都有这样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根据叶朗2009年10月15日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上的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录音整理: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