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
【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仍然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1931年
选自《新月》四卷七期(1933年6月)
------------------
激昂
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 和从容,灵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 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 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冷激的辉艳;——斩,斩断这时间的缠绵,和猥琐网布的纠纷,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看一次你,纯美,你的裸露的庄严。„„„„ 然后踩登
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 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 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5月,香山
选自《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
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灿烂,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1月5日)
------------------记忆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1936年2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22日)
------------------
题剔空菩提叶
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 消沉,慈净—— 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 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
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
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 „„„„
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1936年4月23日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5月17日)
------------------
黄昏过泰山
记得那天 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月一片挂在胸襟。如同这青黛山,今天,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 葱郁,不忘却晚霞,苍莽,却听脚下风起,来了夜——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7月19日)
------------------
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936年冬11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1月31日)
------------------
时间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3月14日)
------------------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1934年,李庄
选自《文学杂志》二卷十二期(1948年5月)
------------------
展缓
当所有的情感 都并入一股哀怨
如小河,大河,汇向着 无边的大海,——不论
怎么冲急,怎样盘旋,—— 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所做成的几处逆流,小小港湾,就如同
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避开了主流;情绪的平波越出了悲愁。
停吧,这奔驰的血液; 它们不必全然 都去造成眼泪。
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这所有,去建筑逻辑。把绝望的结论,稍稍 迟缓;拖延时间,—— 拖延理智的判断,—— 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
选自《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4日)
------------------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
雨后天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
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这里那里,在这秋天,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缤纷降落到地面上。这时候心得象歌曲,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一把落花似的幻变,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在这样的深秋里,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这时候,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夜,这夜,这惨的变换!
------------------
中国诗歌库 中华诗库 中国诗典 中国诗人 中国诗坛 首页
第二篇:法学电子书收藏
123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122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
121尹田《民法总论》
120徐学鹿《商法研究(第3集)》
119王胜明《物权法解读》
118王名扬《英国行政法》
117史斯科特.戈登《西方宪政的历》
116莫澄真《诉讼先知》
113梁慧星《法学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112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111康树华《犯罪学通论(第二版)》 110黄小林《商法总论》
109贺卫方《超越比利牛斯山》
106郭卫华《找法与造法》
105郭道晖《法的时代挑战》
104德沃金《法律帝国》
103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
100陈公博《苦笑录》
097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
096赵秉志《当代刑法理论探索》
09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092马克昌《刑法学》
09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 088胡萨克《刑法哲学》
086村野埝《刑法总论》
084卜思天.M.儒攀基奇《刑法-刑罚理念批判》 082Ronald_Blackburn《犯罪行为心理学》 081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
080大谷实《刑事政策学》
078阿_伊_道尔戈娃《犯罪学》
071维克多·孔西得朗《社会命运》
070威廉_魏特林《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 062美国《大法官的智慧》
061玛丽_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 059路易·勃朗《劳动组织》
058刘星《西方法学的初步》
057梁慧星《民法解释学》
056雷蒙_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054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051凯斯《偏颇的宪法》
050卡尔_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049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
048黄晓林《商法总论》
044郭卫《六法全书》
038费孝通《江村经济》
037费希特《然法权基础》
035丹里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
041富井政章《民法原论》
099波斯纳《卡多佐:声望的研究》
094徐久生《德国刑法典》
093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101大冢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
111康树华《犯罪学通论(第二版)》
090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 089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
087腓特烈_G_坎平《盎格鲁—美利坚法律史》
085陈兴良《规范刑法学》
083爱德华_J_柯恩卡《侵权法》
079查士丁尼《法学阶梯》
076周德明《知识产权导论》
074杨颖《大案实录》
072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069威廉_福特_怀特《街角社会》
06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066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
065托马斯_哈里斯《沉默的羔羊》
06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060马布利《马布利选集》
055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
053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
052考夫曼《存在主义》
047亨利-梅因《国际法》
046亨利-梅因《古代法》
045贺卫方《贺卫方学术随笔》
043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
042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04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39费孝通《乡土中国》
036丹宁《最后的篇章》
034储槐植《美国刑法》
033程树德《九朝律考》
032陈卫佐《德国民法典》(第2版)
031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
030彼得罗_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
029安德里亚《基督城》
028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027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
026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025刘瑜《民主的细节》
024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023克林纳德《法人犯罪》
022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
021考夫曼《法律哲学》
094徐久生《德国刑法典》
093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019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018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
017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016阿狄亚《合同法导论》
020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014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013洛克《政府论》
012卢梭《社会契约论》
01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010苏力《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 01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009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008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007奥本海《国际法》
006德国民法典(德文版)
005德国刑法典(德文版)
004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
003冯象《政法笔记》
002宋功德《法学的坦白》
001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第三篇:【电子书必备】《2011清明诗会全集》
【电子书必备】《2011清明诗会.全集》
目录
第一章:春和景明
《太湖春涨》 作者:冯善(明)朗诵:梦桐
震泽春深涨碧漪,净涵天影漾波漓。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变迷。
《春晓》 作者:孟浩然(唐)朗诵:朱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作者:苏轼(宋)朗诵:朱琳(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寒食》 作者:韩翃(唐)朗诵:朱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 作者:吴惟信(宋)朗诵:朱琳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春天的心》 作者:林庚 朗诵:杨锐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美丽的东西到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
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是为着谁
潮湿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颜色
水珠斜打在玻璃车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慨叹》 作者:何其芳 朗诵:杨锐
我是丧失了多少清晨露珠的新鲜? 多少夜星空的静寂滴下绿阴的树间? 春与夏的笑语?花与叶的欢欣? 二十年华待唱出的青春的歌声?
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覆着我睡,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
如今我悼惜我丧失了的年华,悼惜它如死在青条上的未开的花。爱情虽在痛苦里结了红色的果实,我知道最易落掉,最难捡拾
《草的语言》 作者:涂静怡(台弯)只是一小撮泥土 生命便有了延续 虽是平凡,虽是渺小 我乃知足于常绿
清晨,我让阳光吻走我身上的履痕 黄昏,我驾一叶灵感的轻舟目送夕阳 月夜,我数着星光,倾听虫的啾鸣 畅饮一切天然的琼汁 我成熟于露珠的抚慰中
且弃置世俗的名利于市尘之外 我傲然如海:有海一般的胸怀 我默然如山:山浮雕我的翠绿 无惧于风的拍击
朗诵:张彤 无惧于雨的淋漓 我恒是我...... 从不想改变一下自己 虽是平凡,虽是渺小 我乃永远知足于常绿
《春信》 作者:李少君 朗诵:赵普
每到时辰,晨曦会准时地
在黑暗的巨幕上凸现出来
写下第一行字
小鸟会准时地从森林深处醒来
啼鸣第一声问候
海棠花会释放出第一缕芬芳
对蝴蝶施展处女似的魅惑
春水破冰后的第一次流淌
让幽闭已久的溪塘暗自激动沸腾
而你不经意泄露的微笑
春风般拂过杨柳的每一根枝条
这些都是春天的邀请函,风信子会把这一消息传递到千山万水
《雨季》 作者:杨锦 朗诵:赵普 此刻
所有的窗口都有水在流 世界是一片雨声
雨声之中是疯狂的安宁 该生长的都在生长 说凋零的都在凋零 蝉声已远
黑色的树忧郁地站着 没有声音
夏的柔情已被淋湿 雨的足迹 正在延伸
涨满雨水的眼睛 渴望一片碧蓝的晴空 禁锢已久的心 期待一阵明快的风 无奈的雨季里 寂寞已久
有一日忽然觉得 街上偶然飘过的雨伞 也是很美的风景
第二章:清明雨上
《江南清明》 作者:郑准(唐)朗诵:梦桐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作者: 杜牧(唐)朗诵:喻恩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作者:白居易(唐)朗诵:喻恩泰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沈园》 作者:陆游(宋)朗诵:喻恩泰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寒食前有怀》 作者:温庭筠(唐五代)朗诵:喻恩泰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
《父亲,是你喊着我的小名么》作者:马莉 朗诵:梁镜珂 父亲,是你喊着我的小名么 又是暴雨,我来到窗前 天空灰暗,大地电闪雷鸣 门外的老桑树望着满地的叶子 挂满庭院的紫桑果,我看见落日了
是你么?父亲,你从何处走来 从夏天,从好多年前的夏天
你年年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等你 三十年了,我们在家中等你
等啊等啊,天都黑了,狗儿都哭了 等你的病痛快些好,等你安详的面容 你的微笑,稳健的脚步,又下暴雨了 “莉莉„„”父亲啊,你又喊我的小名了
今年的紫桑果被雨水击落,路途太遥远了 父亲,我已长大,可你仍喊着我的小名
《母亲》 作者:舒婷 朗诵:季小军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致爱人》 作者:肖水 朗诵:余自力 你的墓穴在我的身体上。
方方正正,接近我的心脏。
母亲的也在,父亲的也在,那些活着的
那些死了的
我都为他们挖下浅浅的坑
我熟睡了以后
你们乘着月色,走出来
建造庭院,养殖金鱼和荷花
你们在水边饮酒
打起灯笼寻找一只蚂蚁
那些工程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
就是我的衰老
我的疲倦和皱纹
以及感伤时溢出的大朵的泪滴
但我知道,我也有一方墓穴在你们的身上
我也将去寻觅生活的意义
而铁锹的响动
那些在晴天听到的雨水
正是提示我存在于世的证明
我埋葬你们,也等着你们
埋葬我
在我熟睡了之后,月光迷乱之时
《纪念》 作者:阳飏 朗诵:余自力 除夕之夜
我在楼下十字路口 给父亲烧了些纸钱 儿子陪着我
个头一米七八的儿子 这一刻突然使我感到老了 我对儿子说——
以后我死了,逢年过节不用烧纸钱,只在心里想想 就行了
儿子默不做声
更好地活着,就是对死去的亲人最好的纪念 这话我说给自己,也说给儿子 儿子默不做声
十八岁的儿子,还不懂死亡 以及死亡留下的重量 我和儿子回家 横穿马路的时候 他搂了一下我的肩膀
《一床棉被》 作者:路也 朗诵:王丽坤 妈妈在窗下给我缝被子
用操劳的针穿起了牵挂的线。我歪坐床头,脚丫子放上书桌 我是她的女儿。
十年前,姥爷到集上买布料和棉花 请姨姥姥做了这床被子。
姨姥姥是妈妈的亲姨,姥姥的亲妹妹 穿针引线时想起她那早逝的姐姐。姥爷在一个有薄雾的清晨抱着新被子 比冬天早一步赶到城里。
那时我在恋爱,对自家人态度漠然。
姥爷于前年年底去世
他对我的挂念以一床棉被的形式 留在了人间。
棉花是上好的,洁白、善良、厚道 那是一床棉被的传统美德 布料图案上的野菊盛开
如今陷在怀念里,枝叶花瓣看上去有点疼。我把脸贴在棉被上。
我挨着死去的和正在衰老的亲人 挨着二十四节气和大地体温
上面有姥姥味、姥爷味、姨姥姥味和妈妈味 母系家族的爱多么绵软多么悠长 我是大家最惦记的那个孩子
第三章:游子寻春
《还元阁听雨怀太湖》 作者:王士禛(清)朗诵:梦桐
冥冥遥峰雨,黯黯重烟云。万壑急悬溜,飒沓听难分,山中梅始发,香色方氤氲。巴蜡阮生屐,将垫林中巾。身卧百尺楼,心忆五湖滨。笠泽渺千里,渔洋杂鸥群。园绮缅非遥,逝当返吾真。
《春思》 作者:陆龟蒙(唐)朗诵:丁建华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回乡偶书二首》 作者:贺知章(唐)朗诵:丁建华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唐)朗诵:丁建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日》 作者:朱熹(宋)朗诵:丁建华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苏州记事一年》 作者:柏桦 朗诵:童自荣、狄菲菲 正月初一,岁朝 农民晨起看水 开门,放爆竹三声 继续晨,幼辈叩头 邻里贺年 农民忙于自己
初五,财神的生日 农民迎接不暇 采购布匹
十五,悬灶灯于厨下 连续五夜
挂起树火,大张灯市 山水,人物不见天日 妇女为去病过三座石桥 民众击乐,鼓励节日
二月初八,大帝过江,和尚吃肉 前三后四风雨必至 有人称龙头,有人吞土 农家因天气而成熟
有利无利但看“二月二十”
三月初三,蚂蚁搬米上山 农妇洗发、清目 又吃油煎食品
清明,小麦拔节,踏青游春 深蓝、浅绿插入水中 妇女结伴同行 以祈青春长存
四月初一,闲人扛大锣、茶箱 老爷从属西军夜 红衣班扮刽子手
(演员出自肉店、水果店、豆腐店)
立夏见三新:樱桃、青梅、元麦 中医这天勿用 蚕豆也等待尝新
四月十四日,轧神仙 吕纯阳过此 无需回避
他的影子在群众中济世 五月五,端午出自蒲剑 也出自夏至的替身 儿童写王字于前额 身披虎皮,手握蒜头 而城隍是大老爷
六月六,寺院晒经
各户晒书籍、图画、衣被 黄狗洗澡、打滚
老人或下棋、或听书、或无事 小孩吃茶于七家 面貌动荡不宁
立秋之日,以西瓜供献 也制巧果、蝶形油炸 以期颐养天年
八月十五,中秋 柿饼、月饼于月下 蔬菜吃完了 摆上鲤鱼
得下签者不予参加
九月九,郊外登高 望云、望树、望鸟 小贩漫游山下
十一月,日短月长,市场发达 财主收租、收账、剥皮 而冬至大如年 农民重视
冬至,全家吃夜饭 豆芽如意,青菜安乐 年糕、汤团、圆之意 儿子不得外出 嫁女不利亲人 南瓜放出门外过夜
十二月过年,送灶 灯具多自制
热热闹闹、繁文缛节
除夕,又是鸡鸭鱼肉 提灯笼要钱者
来往不绝,直到天明
除夕之末,男孩怀旧 果子即压岁,即吉利 老鼠即女孩的敌人
惟大人不老,放爆竹三声
《土地》
(一)作者:潘洗尘 朗诵:潘洗尘 水会被过滤 枝杈很快腐烂 种子发芽 真理一旦存在 就一定会长出来 但难免被习惯忽略 在土地之外
是谁用词语的抹布 擦拭着玻璃上的灰尘 我们却总是忘了 最朴素的表达
《土地》
(二)作者:潘洗尘 朗诵:潘洗尘 如果离开土地 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如果离开土地 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更看不见任何色彩 也触摸不到 坚硬的时间
我行走的时候 脚上沾着的泥土
让我心里踏实 我还曾试着跟在一条狗的后头 在月光下的院子里爬来爬去 这是你看不见的 但你更想不到 我都听见了什么
《江南之一》 作者:程宏 朗诵:梁波罗
湖水绿如兰
春山似南宋的华冠
花树似晚清的袍衫 弓样弯曲的溪桥上
有红裙女子正缓缓走出
浓浓淡淡的水墨画卷
有湿漉漉的石板路上
遗落下一朵
白色的睡莲
而此时 已是黄昏了
江南仿佛隐隐的一声长叹
街市和风景
正化成雨 化成烟
江南(二)——程宏
我骑马来到江南
从旗帜和凯歌的故乡
来到这湖水旁
一边是阔莲
一边是兰桨
我肚子把栏杆拍遍
历史像栀子花般盛开
八百年的垂柳
散开长发
伫立水畔回忆着
玉簪翠钿和宫墙
而对岸
红锦鲤正在聚集
绿色的湖水
如一面唐代的铜镜
绘满江南的抚媚纹样
浓荫下 我打开一本书
倾听沙沙的笔尖声
和南朝的沧浪之响
季节中的熟悉的果实气味
告诉我 关于江南
隐秘的心迹
和真实的气象
《春天,遂想起》 作者:余光中 朗诵:石维坚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麼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
《花开季节》 演唱:柏文(供稿:周看)
第四篇:电子书格式
电子书格式
格式说明
电脑下载地址
手机下载地址
txt格式
万能格式,txt适合在电脑,手机,mp3,mp4,苹果产品等多平台,都可阅读.txt格式下载
发送到手机
epub格式
iPhone、iPad、iPod产品专用格式,当安装了iBooks、91熊猫看书时,可直接阅读epub格式电子书,epub支持Windows、Linux等多平台。
epub格式下载 发送到手机
chm格式
chm网页格式电子书,由HTML代码页面构成,在Windows平台下运行或是安装了91熊猫看书可运行,电脑上阅读或书籍收藏推荐下载此格式。
chm格式下载 发送到手机
jar格式
可以玩java游戏的手机,都可以直接阅读jar格式的电子书,手机上无需任何阅读器,jar合适老款与低端的手机阅读。
jar格式下载 发送到手机
umd格式 洛基亚(nokia)手机都可阅读umd格式的电子书,大多数手机读书软件都可阅
读umd文件。
第五篇:林徽因读后感(通用)
林徽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徽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林徽因读后感1林徽因,白莲一样的女子,纯净而美好。不仅在诗词文学上大显身手,更在建筑学领域舞弄风骚,卓有成就。而正是这个浑身充满诗意与才气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形色色的男子仰慕了一生。她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她是苍穹中一颗低调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勇气
林徽因与徐志摩相遇在那个烟雨迷离的伦敦,两颗彼此寂寞的心慢慢靠拢,擦出了爱的火花。可是林徽因的断然决绝,只能让徐志摩在康桥上轻轻叹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林徽因没有勇气去爱,怕面对世间的流言蜚语,所以只好爱的平静,爱的淡然,留下徐志摩独自舔伤口。
勇气,这个词语,大概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拥有的。我们需要在面对抉择时那份果断的勇气,我们需要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那份坚毅的勇气,我们需要在受伤后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的那份乐观的勇气。勇气,这个看似沉重的词语,我们必须把它装进行囊,悄悄带走,让它随我们人生漂泊旅行,让我们拥有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心态。
坚守
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每个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可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林徽因死后要另娶她人?难道是他们之间的爱输给了生老病死,时间以及欲望?难道是为了给他们的孩子找个妈妈吗?旧人已不在,新欢胜旧颜。曾经的誓言,曾经执手相老的诺言,曾经暖人心窝的甜言蜜语,难道都只是随口说说,并无真意吗?正如张爱玲所说:誓言的誓和诺言的诺都是有口无心的。既然爱了,就要坚守,为什么要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将那份爱掩藏?为什么要让自己忘记曾经的美好?难道怕回忆时,只能在脑海中寻那令人朝思暮想的脸孔吗?
其实,我想缺的就是一种坚守吧。我认为对自己爱的人都要好好守护,既然说出口,就一定要做到,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要实现的目标,就一定要付出一切努力,义无反顾地去坚守,实现。要实现的诺言就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莫让自己成为一个空口说瞎话的人。人生路漫漫,坚守自己喜欢的。不要让浮云遮望眼,也不要在醉纸金迷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心,一定要坚守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回望此生时,还记得自己曾甜甜笑过。
默默
其实,我真的很佩服,很欣赏金岳霖。这样的一个才子就在林徽因身边默默守护了一生,不求回报,不求回应。只要望着心爱的她,他就早已满足。他会为林徽因嘘寒问暖,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与林徽因性情相投,谈诗谈人生说哲理,这不是绝配吗?但他不忍心破坏林徽因幸福美好烟火般的生活,甘愿默默做个局外人,为她的开心而幸福。他的无私和痴爱真的很让我感动,甚至连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孩子都叫他金爸爸。因为爱她,所以连她身边的所有人都一并爱了。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默默的奉献的人,不求回报,甘愿付出。真的很高兴,鸣谢生命有你们参与。
记得高中有一同学说过:“人生就像是坐公交车,一路上摇摇晃晃,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会有人陪你看沿途风景,但不知谁会陪你坐到终点站。”所以用真心善待你身边的每个人吧。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能够相遇,真的是一种缘分。好好珍惜参与过你生命里的所有人,也好好爱自己,爱别人,好好生活。
林徽因读后感2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心里不知道是何许的感觉,只知道美美的,带有诗一般的韵味,就像林徽因,总是给人以清洁、美好的感觉…
只看林徽因的诗,我们知道她是温柔的,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她应该是身居豪宅,不问世事的大家闺秀,然而进一步了解她之后,我们会发现,她虽然有着诗意的人生,她却不喜欢一个人的独处,煮一壶香茗,约3、5个好友,一起夜下话谈,谈人生谈理想谈事业谈诗词歌赋或许才投她意,但是对事业极度热忱的她却很少有这样的时间。
只有在香山养病的那4年,才可以这么惬意的生活,但是病情稍微有些好转,她就立即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建筑事业中去,喜欢一个人,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因为喜欢,就像她喜欢古建筑一样,没有其他的原因,无关风月,只是喜欢,故以她的才华,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一番作为,创造一番辉煌!
每个人都是过客,缘起缘灭都是前世今生早就注定的,今生我们擦肩而过,来世或许就会有那一次回眸。不需要刻意的去记住谁,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忘记谁,前世的债今世会来偿还,今世未了的情来世可以再续。但是谁又能知道,到底有没有那奈何桥,前世今生,我们在乎的那个人,来世是否还可以记得或者会忘记!
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24岁的徐志摩,她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风华正茂的他,在剑桥之上,两个生来就带着诗意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擦出火花,这或许早就注定了。林徽因是理智的,任何时候她都不会让自己尴尬,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摆脱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阴影的时候,她断然的选择了离开,没有告别,就像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知道林徽因的离开是为了什么,因为他懂她…后来徐绝情的与张幼仪离了婚,本以为这样林徽因就可以接受孑然一身的他,与他相依相守,但是他不知道林徽因是骄傲的,她同大部分女人一样,在浪漫的爱情与安稳的生活面前,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给的安稳的、真实的生活,即使心里深爱着那浪漫,也只能是藏于心底,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回味…
也许只有林徽因才有这样的魅力,才能让多情的徐志摩挂念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金岳霖守护一生。即使后来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他心里也永远有着林徽因的一席之地;“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林徽因沮丧的说,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他用实际行动宠爱了她一生。
金岳霖,我不知道从何说起,终身未娶,只为爱她,他永远都是她的邻里好友,他会随着她的居所的变更而变更,一生守护,无怨无悔。徐志摩是多情的,他不止有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人,还有凌叔华,虽然最爱的只有林徽因和陆小曼;梁思成纵然是宠爱了林徽因一生,但是在她逝世几年之后,他还是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只有金岳霖是钟情的,终身未娶,即使在林徽因去世之后,还记得她的生日,靠以前的回忆度过余生。感情的事我们总是说不清楚,没有谁对谁错,我们只是羡慕林徽因传奇的一生,感动金岳霖的痴情。
林徽因是美丽的,是智慧的,纵然是病魔缠身,仍然写了很多诗词并为中国的建筑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了解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总会让我们感慨万千,深思千万。她的生命只有51年,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林徽因来讲,51年刚刚好,不长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里做了自己该做的,奉献了自己该奉献的,没有大起大落,亦没有大喜大悲,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温暖…
或许真的是有缘分这一说,她写了人间四月天亦在人间四月悄然离去…
林徽因读后感3她叫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世人因为爱情的缠绵悱恻而记住了这个浪漫迤逦的女子,却也因这无端的浪漫遐想而忽略了她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再一次重温她的一生,似乎她教会我更多的是女人的一生应这样走过。
童年的林徽因是我羡慕的,随父母迁居至一座老宅,在这个诗意含蓄的古城中,小徽因第一次在姑母的引导下接触到文学的奇妙,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古典文学的诗情画意、锦词丽句加深了她的文学修养,为她将来成为一代才女种下美好的前因,后来随父迁移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雾都伦敦的人土风俗,异国风情增加了她的人生阅历,再次谱写的诗词歌赋除了辞藻的淡雅娴静更多了些人情冷暖,就像徐志摩评价的:“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
回首自己儿时,不禁憾然一惊,似乎躲在家中一隅偶得娴静是我少有的与心对话的时光,总是安慰自己,哪个少年不莽撞,为赋新词强说愁才显得假惺惺,却忘却了心灵感受的温床是生活,即使漫无目的游逛你也能感受到路边青草的芬芳。
所以,生活的丰富不丰富不在于生活经历的多少,而在于你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否敏锐,在于能否多方面体味所见、所听、所遇的种种不同情景,能否体会到人在生活中互相的关系和牵连,生活的必然与偶然之中所起的戏剧性的变化。当然,更得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及思想,信仰及哲学。所以勿要感叹自己的胸中无词,心中无语,以心聆听,用手触摸生活,生活才会回赠你真正的意义。
花季的林徽因是我欣赏的,在那个对爱情充满各种幻想的季节,能够如此坚定自己的爱情信仰,维护爱情尊严。初始,我以为这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才能驾驭花季年龄的冲动,但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在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内心坚定的女子,不为任何,只为对得起陪自己流逝的时光,回首过往能做到满心的坦然。爸爸曾经对我和姐姐说过,有你们是我的幸福,如果能够看到你们能尊重周围的人和事,且依然从容坚定便是我莫大的幸福。小时候不理解,渐渐长大却了解了那是一个做父亲的殷切希望,希望我们能被这个社会接纳,却也不迷失了自己。
现在,这份坚定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随遇而安——也许生活中的你会遇到种种的不安,但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情,你可以贪恋岸上的烟火璀璨,却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弱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
婚后的林徽因是我敬佩的,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温哥华姐姐家结婚。婚前,梁思成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婚后他们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我一直以为这才是适合林徽因的人生道路,她将满身的书卷清香融合在建筑事业中,让我们领略到建筑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绘画、雕刻等带来的深远意义。那些年,林徽因一直肺部不好,但他却从未因此而耽搁她热爱的事业,修养期间还和梁思成去考察大量的古建筑,并多次发表《建筑杂录》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
林徽因事业的最成功点莫过于参与设计国徽与挽救景泰蓝传统工艺,如果不是领略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的努力,我真的不会相信一个写下人间四月天的柔弱女子会拥有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个好强的女子,为了心爱的事业可以废寝忘食,极度消耗体力,以她的性格,即便预支将来的年光,亦在所不惜。
一直以为事业是女人自信最大的来源,不管这份事业是放逐在工作,还是家庭,抑或是某种追求,只要全神贯注的投入,总是能给人一种优雅的张弛感,那种认真忙碌的姿态给旁人一种紧迫感与佩服之情,品尝果实的自在却流露出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满足。几分认真加上几分执着,是爱自己,爱生活,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
晚年的林徽因是我最陌生的,因为史料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总是一带而过,但我想,暮年的林徽因是最幸福安然的,因为一生低调的奢华足够弥补他年老的空虚,或许她也会拥有遗憾,但我肯定她绝对没有后悔,每一个或对或错的选择铸就了这传奇韵味的一生,怎舍得挣扎在无谓的后悔之中?我想作者的这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对林徽因最好的赞美或者说是欣慰,欣慰的看到一段令人艳羡的人生,更欣慰如此的人生能牵动着更多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余生,你的安好,放晴了谁的天空。
一直喜欢一句话,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走过,10岁而乖,15岁而聪,20岁而甜,25岁而美,30岁而媚,35岁而庄,40岁而强,45岁而贤,50岁而润,55岁而醇,60岁而慈。试着爱上自己,做到随遇而安,笑响会点亮整个人生,你就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读后感4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换。——林徽因
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洗净铅华,清绝明净。小院里润湿的青苔上,一柄泛黄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谁还记得,曾有个女子,在这个季节,悠悠走过人间四月天。
她就是林徽因,那个让徐志摩爱了一辈子,让梁思成宠了一辈子,让金岳霖记挂了一辈子,以及让世界所有男子期盼一辈子的女子。
那年四月,林家大院的一声啼哭,让所有人绽开了笑脸,林徽因诞生。祖父欣喜的看着她,郑重的.为她取名: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从此以后这个诗意的名字被历史永远的记住。
林徽因六岁来到北京,进入京师学堂读书,十二岁全家迁往天津,林徽因独身一人留在北京读书。十三岁,林徽因初见梁思成,十五岁,林徽因随父亲来到英国,在康桥见到了徐志摩,十六岁,她毅然回国,与梁思成成为当时的佳人才子。十八岁,她与梁思成在温哥华完婚,从此开始了浪漫的人生之旅。
她跟随梁思成,在加拿大读完课程,两人又双双回到北大任职,同时,她发现了自家对建筑狂热的喜爱。后来,她为云南大学设计宿舍,再后来,还参与设计了国徽。
她一生经历了战火时代的洗礼,病痛的折磨。她在病榻上写诗,带着残弱的身躯四处考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最后,她在同仁医院安然病逝。
有人说,林徽因一直活在四月天,无论百花盛开,还是秋叶凋零,她始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
是的,她经历了所有女子梦寐以求,但求之不得的一生,她在波涛中安然前行,从山温水暖的江南到气势磅礴的北京,从浪漫柔情的康桥到小桥流水的宋家庄,从温婉的诗人到坚强的建筑学家。
可是,人们只有看到了她光彩的一面,又有谁明白她的苦楚?她在康桥的犹豫不决,伤痛欲绝谁能看得到?她在病榻上卧听风雨的孤独寂寞谁能感受到?她拖着病躯奔走于山林之中谁又做得到?
她的光彩,是付出了一生发出的光,是经营了半生的偶然。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热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让回甘。
当我们回首历史,并不只是看到一个绝世女子,一个建筑学家,而是看到一种精神,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熠熠闪光。
时光学会了沉默,因为它懂得,再完美的故事也要散场,但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换。
林徽因读后感5喜欢在晚上净身洁面后沏一杯菊花茶,坐在床上看一阵书,在白落梅行云流水的描述中,是林徽因如诗如歌的一生。初知林徽因是因为一同事偶然说起一代才女和三位杰出男人之间的故事,后逐渐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著名诗人徐志摩,学术泰斗金岳霖等人联系起来,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于是产生了解林徽因全部生活的冲动。
林徽因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如白莲般洁净,面容姣好文采出众,在建筑方面有辉煌成就。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有她的一份贡献。这样一位被上帝垂青,集美貌才情事业家庭爱情,近似完美的女人,怎能不让令所有的男人爱慕,女子仰视?
我想林徽因一定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徐志摩是她的初恋,在异国他乡极尽浪漫,徐志摩当时已经结婚,林徽因这样传统的女子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爱情,将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之地呢?虽然当时她并不知道徐已经结婚,可这样的经历使她始终对徐的前妻抱有愧疚之心。在临终之前都没有忘记向徐志摩的前妻表示歉意。林徽因出自现实的考虑,选择志同道合的梁思成为终身伴侣,夫妻相扶相携成就事业的巅峰。可以看出不论在何时林徽因始终是清醒的,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始终不愿在世间有愧于任何人。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料自己的生命以何种方式结束,徐志摩为赶赴林徽因的一场讲座飞机失事丧生,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另娶其学生林洙,而金岳霖为了心中的挚爱终生不娶。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深思,我想林徽因那样聪慧的女人或许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她知道徐志摩是她灵魂中的爱人,而她自己是金岳霖灵魂中的爱人,她知道不论她是否还在世这两人永远对她不离不弃。
林徽因就是一位女神,得到的人觉得她和凡人无异,没得到的人始终会以向上的态度去膜拜她。真正的爱情双方无论付出多少都是无怨无悔的,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们都是幸运的,能遇到并结识这样的女子,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再读《再别康桥》更加深刻的体会徐林那份真挚的情感,林徽因在徐志摩心头激起的千层柔波如同西湖之水。我不禁得为世间情投意合的恋人而感动。
都说女人多思多智必体弱,可惜林徽因早早就病魔缠身,年仅51岁就离开了人世,或许连上天都嫉妒她的才情。在那个时代那些个平凡的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人,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国为民为世间贡献自己的力量。林徽因为国家做出的成就真是令我们现代人佩服。
我喜欢散文,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散文,有人一生飘散浑浑噩噩不知所以,有人理性的解决生命中的每一件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便是这样的散文,给人无尽的遐想,如轻缓的音乐潺潺流出。细雨般描述出林徽因的一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送给所有的有情人。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愿每个人在纷呈时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林徽因读后感6信仰在我们中间多少时侯了,你我可曾觉察到?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任韧性的倔强?信仰在我们中间多少时侯了?那理智热情都不能代替的信心!
林徽因,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美丽和坚毅,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热情和思考。
生长在书香门第之下,林徽因并不是那些传统深闺并受尽宠爱小姐,相反,作为家里的长女,她的母亲却受到父亲的冷落,徽因和母亲只住在阴暗潮湿的后面小院。然而,徽因从小就聪敏伶俐,父亲林长民对她寄予了厚望,利用一切机会去培养她。因此,幸运的徽因得以在年少的时候跟随父亲外出考察和游览地胜,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为她日后的建筑事业种下了种子。这是我十分羡慕的地方。
从小,我就很喜欢外出旅游,很喜欢各地的风景,很喜欢各地的建筑,那些美妙的巨大物体,给我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所以一放假,我总是嚷着爸爸带我去玩,可是,爸爸又是一个不爱旅游的人,常常都是落空而终。也许建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我每到一个地方,视觉的焦点都会集中在建筑物身上。曾经,我梦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想贝律铭、安藤忠雄那样为建筑奋斗终身。然而,身在应试的教育体制下,我的时间都限制在“正常”的“学习”中,连平日画画的爱好竟然也不知不觉被冷淡了;当年为了高考,很久都没逛街了,高三那年连姑姑带我去海南岛旅行的机会都放弃了。一切,也许是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定,也许对建筑还不够爱得深沉,在高考不利无法报取华工建筑院时,父母朋友的几句话:“女孩子读建筑是很辛苦的,你也很难和男生相比的,你要考虑日后的生活。”最后,我连广大的建筑也没有填报志愿,多年来的梦想一下子成为了美丽的泡沫飘向了法国的罗浮宫,成为了里面永远的藏品。今天读起林徽因,读到她与她的建筑,读到她一生为热爱的事业奋斗,我猛然记起了我自己昔日何尝不是对建筑也是充满着感情!而现在的我在干什么呢?每天忙忙碌碌,但是这其中真正的价值有多少呢?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觉得我的时间很多都在浪费着,但是我又无能把他利用好,只能看着它一直快速的流逝。连自己梦想不能勇敢地追求的人,还能够做些什么呢?连自己时间都不能利用的人,还能够有什么成就呢?昔日大学前的豪情壮志何在?建筑学,在“离开”你的这段时间,我突然觉得,爱的还是你!
林徽因,除了唤醒我对建筑热情,还给了我面对困难和抉择的理智。在林徽因的中年时期,正是国家遭受日本侵略的时期,这时的徽因和思成,过着穷困艰苦的生活。徽因很很早就患有肺病,她除了要照顾孩子和丈夫,还要做家务,做兼职,和丈夫到外地考察古建筑,过度的劳累使她的肺病复发。一个女人,怎受得了?但是,徽因一直从没表现过抱怨和消极的态度,在艰难的日子中,她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中国人民一定能打倒日本侵略者。说起林徽因,朋友的形容是:“依然是那么迷人、活泼、表情生动和光彩照人,只是在国家这样的状况下,没什么可讲和可笑的。”
而林徽因的爱情,相信也是很多人关注的。记得大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要看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对爱情的看法中得知。对于一位风华绝代的才子——徐志摩的倾心,徽因理性地认识到多情之人不适合作为伴侣;在和梁思成的相处中,得知思成的稳重、博学和孝顺,在思成遭受车祸导致生理创伤时,徽因已决心和思成走完以后的人生。真实是患难见真情啊!徽因的人格在此刻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从思成后面对徽因的体贴和支持可以看到,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后面共同事业追求中,两人对建筑共同的热爱和献身,让我体会到志同道合的豪迈;在后面艰苦贫困的生活中,两人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两颗紧密相连的心。
此刻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每天看着日子的过去,而自己却没有学问上的进展,却会因繁多的工作而烦心忧愁,这又是我应该的大学生活吗?终于有空停下来自我反省!从这里开始,没有疲惫的借口,理智安排作息,才能保证学习生活的井然!不能再犹豫了,勇敢地追逐你的所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