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镇安--互动式作文评改课题研究方案
互动式作文评改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着。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空洞无味,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一见作文就头痛。每次批改作文,老师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语句不通、结构内容等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学生并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就合上本子,万事大吉了。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精神,提出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双向的评价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价新机制。
评价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互动式作文的优势 1,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互动式作文评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把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课堂作文互动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主动参与评改,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互动中交流研讨相互补充;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体现师生平等和谐
在作文评改中,决策权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在保持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学习,建立起一种教学相长的“利益共同体”,帮助学生寻找写作规律,使学生悟出写作真谛。
3、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单向的,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写个评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没有主动权,只是被动接受,没有成功的体验。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而互动式作文评改则是双向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评改和反馈习作时,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力争使多数学生发挥其激励作用。
四、互动式作文评改的特点
在作文自改互评中,问题的解决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同处平等地位,进行学习、探讨、研究、争论、交流,在这样密切配合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作文评改教学是以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的,因而作文评改由原来的教师独评扩展为教师导评、学生主评,师生、生生互评等方式。互评的过程是开放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具有开放性,因人而异。
五、操作措施:
(一)、依托习作,传授方法
1、提出学生自改互评的内容要求
2、教给学生自改互评的基本方法
3、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教学方法 1)示例修改法 2)点拨修改法 3)讲座修改法
(二)、出示范文,师生共赏
1、佳作赏析
2、范文修改
六、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11.11—2012.1)确定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2—2012.12)对比实验;阶段总结;及时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2013.12)归纳阶段总结材料,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七、预期目标:
1、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式评改作文法,能让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作文质量,还学会了评判他人文章优劣和准确识记写作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意义,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认识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3、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
第二篇:互动式作文评改课题研究方案
互动式作文评改课题研究方案
吉林长春市一七五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作文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又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因此,作文评改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着。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空洞无味,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一见作文就头痛。每次批改作文,老师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语句不通、结构内容等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学生并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就合上本子,万事大吉了。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精神,提出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
1用.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双向的评价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价新机制。
评价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互动式作文的优势
1,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互动式作文评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把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课堂作文互动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主动参与评改,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互动中交流研讨相互补充;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2、体现师生平等和谐
在互动式作文评改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名词。
在作文评改中,决策权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在保持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学习,建立起一种教学相长的“利益共同体”,帮助学生寻找写作规律,使学生悟出写作真谛。
3、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单向的、平面的,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
写个评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没有主动权,只是被动接受,没有成功的体验。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而互动式作文评改则是双向的、立体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在评改和反馈习作时,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心态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
四、互动式作文评改的特点
1、互动性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作文自改互评中,问题的解决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同处平等地位,进行学习、探讨、研究、争论、交流,在这样密切配合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开放性
作文评改教学是以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的,因而作文评改由原来的教师独评扩展为教师导评、学生主评,师生、生生互评等方式。互评的过程是开放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具有开放性,因人而异。
五、操作措施:
(一)、依托习作,传授方法
1、提出学生自改互评的内容要求
2、教给学生自改互评的基本方法
3、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教学方法
1)示例修改法
2)点拨修改法
3)讲座修改法
(二)、出示范文,师生共赏
1、佳作赏析
2、范文修改
六、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07.8—2007.12)
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8.1—2008.12)
对比实验;阶段总结;及时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1—2009.12)
归纳阶段总结材料,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七、预期目标:
(一)、学生
1、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式评改作文法,能让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作文质量,还学会了评判他人文章优劣和准确识记写作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意义,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认识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3、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
(二)、教师
1、总结作文自评的得失,写出作文自评法的研究论文。
2、征集作文评改经验的教学论文,编辑成册,内部交流。
3、构建初中作文评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作文评改法,力争使成果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八、完成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活动法、兴趣法、指导法、实践法、讨论法
九、实验保障
1、组织保障
有组织,学校高度重视,领导亲自参与科研。
2、知识、能力保障
课题组成员常识渊博,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责任心强,善于观察,收集整理材料。
3、经费保障:有足额的资金用于课题研究支配。
第三篇:《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的提出,是在我校市级课题《感知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已结题的基础上确立的,将习作教学研究的重心从教向改转移。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作文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又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因此,作文评改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着。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空洞无味,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一见作文就头痛。每次批改作文,老师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语句不通、结构内容等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学生并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就合上本子,万事大吉了。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精神,提出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双向的评价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价新机制。
评价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2)构建互动式习作评价体系,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的沟通,在评价中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习作多元评价活动,培养学生评议习作的能力,营造人人爱习作、乐写习作的良好习作氛围。
(4)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
(2)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索互动式习作评价策略实施途径及方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3研究在互动式习作评价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开展互动式习作评价活动看法及建议,了解活动实施效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关于小学生互动式习作评价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的信息,结合实验年级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4)对比实验法,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实验前后情况作比较,以了解实验的成效。
(5)案例研究法,组织本组成员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分析好的案例。
六、操作措施:
(一)、依托习作,传授方法
1、提出学生自改互评的内容要求
2、教给学生自改互评的基本方法
3、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教学方法 1)示例修改法 2)点拨修改法 3)讲座修改法(二)、出示范文,师生共赏
1、佳作赏析
2、范文修改
七、课题实施步骤
1、课题启动阶段:(2014、10—2014、12)(1)、文献资料研究。
(2)、选择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
(3)、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4)、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向县进修学校申请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15、1—2016、6)(1)、专题讲座,以理论为引领。(2)、制定阶段性实施方案并交流研讨。(3)、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
3、结题阶段:(2016、7—2016、12)(1)、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整理材料。(2)、整理汇编实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3)、总结经验、联系实际、推广应用。
八、组织机构与分工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负责人:郑庆仙
课题组成员:陈雪霞、陈升阳、肖晋渠、邱凤美、王煌梅、邱志锋、陈爱金、段元华、林 娟、肖梅芬
(二)职责分工:
1、郑庆仙:负责课题的指导、监督课题的实施。
2、陈雪霞:负责课题的创意和指导,撰写研究论文。
3、陈升阳:负责课题的组织、统筹,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4、肖晋渠、张清其:负责课题的策划、协调、管理
5、邱凤美、王煌梅:负责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相关数据分析及其评价反馈的信息处理。
6、邱志锋、陈爱金:负责互动式作文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论文发表、评选、汇编。
7、段元华、林 娟、肖梅芬:负责小学生的优秀作文和习作讲评课教学案例的整理、汇编。
2014 4
年11月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 互动式作文评改
互动式作文评改
开课人:刘希珍 2011 2 28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
2、互批互改,合作学习,增进师生、生生情感的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打破传统的作文的评改的方法,实现师生、生生互评互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写作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互批互改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互批互改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学会欣赏别人的文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及步骤,激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创作思维,从而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
打破传统的作文的评改的方法,实现师生、生生互评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互动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美文美评)
二、导入新课
三、互评互改
(一)作文评改的步骤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位同学精改一本,并交与组员交流,最后由组长推荐优秀评语和作品
2、评改注意事项(一读、二改)(1)读文章(3遍)
(2)改文章(改、批、评、签)A、改(字、词、句、标点)
B、批(语段中精妙处或建议处,做些旁批)
C、评(评语:围绕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书写等评价)注:1)寻找闪光点,鼓励表扬。2)发现不足,建议改进。
D、签(签字)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
(三)成果汇报
1、优点
2、缺点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根据同学对你作文的评改建议,进行自我评改,自我完善,然后交给老师。
2、收集优秀作文
第五篇:作文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课题实施方案
管埭中心小学 语文教研组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本色作文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常忧心忡忡。前辈教师叹息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竟然不喜欢写作;作家则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如此难看„„
既然叫“作文教学”,学生作文写不好,教师难辞其咎。事实是,很多写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写好,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多读书,自己悟出来的,练出来的。教师只能适当地指导大概写法,更多的是要靠学生体悟、实践。但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作文教学的现状,多方面寻找原因。
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同时,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正面临着严重的“灰色污染”。文化市场适合少年儿童的作品匮乏.大量庸俗化、雷同化、成人化的影视剧、书刊的充斥,再加上不少家庭的“填鸭式”培养方式,学生的习作素材日益枯竭。部分学校和教师为追求优秀率、升学率。作文开展套路教学,热衷于传授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不少学生手中都掌握有一定数量的作文选,习作生搬硬套,程序化、模式化、成人化泛滥。不少小学生的作文由此被污染,有的过于早熟,作文中有明显的成人腔,让人根本分不清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有的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东拼西凑,“剪切作文”、“拷贝作文”大量出现;有的套路雷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时不仅要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应帮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的材料,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特有的个性和自身独有的本色,使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理论依据
作文教学与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听说读写中的“写”,不光是指一篇篇具体的作文,它包括书面交流血中的“需要表达”“自主表达”“真实表达”等四个方面思维内涵和心理内涵。“本色”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生个性在作文中的具体体现,二是指小学生作文如何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三是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
作为“本色作文”的教学,应该具有“唤醒”功能,营造一种“作文是人际交流的的需要,作文是成长发展的需要”的习作氛围。逐步还原习作的工具性,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让学生认识习作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把习作还原到日用工具的状态,作文教学就有了“本色”的土壤。
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形式,也不要过分注重结果,应该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体验过程,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抒写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本色习作教学的真谛。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要探索和总结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课标下,如何促进作文创作过程的优化及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创设学生作文创作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结构。本课题要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的小学本色作文教学的的研究。要充分发挥学生生活经历的优势,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特别要对作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历以及学生的个性体验等要素的整合方法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目标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新课表》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桥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文,在作文创作中努力展现学生本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锻炼自主创作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体验成功,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
四、研究条件
我校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习氛围浓厚,同时我校投资配置了全套多媒体设备,设有计算机教室、实物投影仪等。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们有运用多媒体促进学习过程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的强烈愿望,所以研究本课题,符合研究者的意愿,适应小学生学习故世的强烈愿望,具有新意和潜力。
五、研究对象
管埭中心小学现有的八个班级
六、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自主性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主体性原则: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问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结果评价等整个过程都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参与评估的作用。
3、实践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4、创造性原则:强调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意识和创新能力。
5、合作性原则: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七、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对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典型学习指导经验和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寻找内在规律。
2、调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等形式总结提炼相关材料。
3、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对各子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根据课题的要求有所取舍,从而得出结论性的见解。
4、综合研究法:即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0—2010.11)
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着手开展研究。
2、实施阶段:(2010.12—2011.8)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实验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实验等探索课题目标的实施、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累过程性资料,并定期小结。
3、总结阶段:(2011.9—2008.10)
通过文献、实验等研究,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九、研究措施:
1、研究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和研究动力,明确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是对新教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必然迎接的挑战,也是顺利完成我县两个年建设的必要要求。认识到研究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必须遵循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一切以学生为本而不是知识本位。
2、根据古诗的内容划分研究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古诗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3、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课制度。
(1)备课要有个性化,但必须基本做到“三有”和“三明”。“三有”即:有设计意图、有预想效果、有课后反思。“三明”即明确教材如何体现课标,明确课标理念在教材中如何落实,明确课堂设计如何体现教材编写意图。
(2)阅读相关教学书籍,用先进理论指导备课,把所学知识和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对每次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对每次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3)加强教学实践,把握教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无论课程多新,教材多精,方法多活,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践。因此备课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最终都是为学生服务。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十、成果形式
1、总 报 告
2、阶段报告
3、案例分析
4、优秀教案
5、论 文
6、其 它
十、研究人员
执 笔 周春雷
材料整理 孙长义 张庆兴
材料收集 王建林 黎凤梅 孙立美 张家国 秦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