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时间:2019-05-14 17:2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书论学习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第一篇: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一、论书法之本质与功能

1、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

——蔡邕《九势》 ①肇——起始、起源。

②阴阳——指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内含的两大对立面。我国古代哲学认为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实阴虚等等,宇宙中无物、无时、无处不包含着这种对立统一。在书法中表现为黑白、刚柔等等。

③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人。东汉末年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家。

【按】蔡邕的九势是古代书论中最早对书法形势美进行研究的著作、它启发我们:书法形式美。美丽除去其造型特点外,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在于“肇于自然”的“阴阳”,即相反相成的黑白对比。书法中的阴阳——黑白的相互对立,牵制,衬托,消长等,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变化,构成了书法艺术美的基础。

蔡邕的“书肇自然”说,又是从哲学的角度,支出客观自然是书法的本源,同书艺“发于心源”说相对应,至今仍在中国艺术和美术史上闪耀着光彩。

2、书者,散也。„„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蔡邕《笔论》

①散——自己不拘束自己。《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辨,散儒也。”注云:散,谓不自检束。

②须入其形——必须将人或自然的某种形态化入其中。【按】蔡邕给书法下了个定义——“散”,即“不自检束”。“不自检束”则可进入抒情状态。书法具有抒情的功能,这是书法作为艺术的先决条件之一。同时,由于书法艺术以来自自然形象却又远离了自然形象的字体造型,抽象线条作为艺术材料,所以:“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每一个字或笔画似乎都成了有生命的个体,“若左若行”、“若愁若喜”,他们被赋予作者的生命和情感。于是,那些“纵横有象”的线条、图案。变作了一种容纳作书者丰富感情并向欣赏者传递某种情感的艺术形式。

3、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义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理解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瓘《书议》

①杳冥——高远、不易见到的地方。②张怀瓘——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至唐肃宗乾元年间。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唐代杰出的书家、书法理论家。所著书法理论颇多,有《书议》、《书估》、《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等,代表了唐代书法理论的最高水平。

【按】书法有似“无声之音”——这在中国古代书论中,是第一次将书法和音乐相比。在形式上,书法和音乐都讲究章法、节奏、旋律、对称和呼应等。一帧优秀的书法作品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力度上有强弱、刚柔,速度上有急缓、断续,结构上有起伏、高潮与低潮等,其丰富的节奏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所以有的学者人为,同书法最相似的艺术是建筑和音乐。

4、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探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便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宣言。张怀瓘《六体书论》

①肃——引导。

②会通——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③比兴——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比是比喻;兴是起兴或发端、先言他物以引入正题。

④识——记住。

5、夫“文字”者,总而为言,包意以名事也。„„得之自然,备其文理,象形之属,则谓之“文”;因而滋蔓,母子相生,形声、会意之属,则谓之“字”。字者,言孳乳浸多也。题之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张怀瓘《书断》

①孳乳浸多——孳乳,滋生增益;浸多,逐渐增多。

【按】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引人注目。“著”、“记”属于书法的实用功能。“如”、“舒”属于书法的审美功能。而“如”涉及文字的象形与书法的形象;“舒”则涉及书法的抒情性(书法在表达感情上具有很大的自由)。

6、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张怀瓘《文字论》

【按】张怀瓘所说的“简易之道”,现在我们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书法形象是对客观事物星星的高度民主概括和抽象。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成不了文学作品;一个音节或几个因符成不了乐曲;但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却可以成为书法艺术品。巨大的概括性和奇妙的抽象性使书法成为一种最简练的艺术。

7、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及夫身处一方,含情万里, 标拔志气。黼藻情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又可乐也。张怀瓘《书断》

①假乎书——借助于书法。②征——验证。

③标拔——高举、激扬。

④黼藻——原指华美的辞藻。这里是使情感美好的的意思。⑤披封睹迹——打开卷轴,细看墨迹。

【按】唐代的书法理论同魏晋时代相比有较大的突破,张怀瓘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书法不仅可以记载古今的人事道理,有实用价值,而且能够:“含情万里, 标拔志气。黼藻情灵”,即能够激发人们的志气、陶冶人们的心灵,具有美育的功能。同时,书法还让人“可乐”、供人欣赏。这些都是书法的艺术功用。在张怀瓘之前的书论中,还未曾有过如此深刻论述。

8、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固张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①张旭——字伯高,吴郡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工诗书,为草书大家。其狂草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舞剑合称为“三绝”。

②端倪——头绪。这里可理解为边际或限量。

③韩愈(768-824)——字退之,昌黎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按】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略论书法》一文中,联系韩愈的这段话有一番精辟的论述:书法一方面表达的是书写者的“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它可以是创作者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另一方面,它又是“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它可以是宇宙普遍性形式和规律的感受同构。书法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程序结构与外在宇宙(包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书法艺术是审美领域内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直接统一的一种典型代表。

9、夫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也。杜本《论书》

①杜本(1276-1350)——字伯元,号清碧先生。江西清江人。元代学者、隐士。博学能文,工书画善篆隶。有《五声》、《论书》传世。

【按】把“意象”这一审美范畴首先引入文艺理论的是刘勰;而把它引入书法理论的则是蔡邕和张怀瓘。因为蔡邕的“纵横有可象”和张怀瓘的“书者法象”中的“象”,其含义已经接近“意象”。当然,杜本首先将“意象”一词引入书论,其重要贡献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0、凡物,气而生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其檄(檄,应为口字旁)生乐。汤显祖《答刘于威侍御乐论》

①檄(檄,应为口字旁)——呼号。

②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代大文学家、艺术家。曾创作了多种戏曲,诗文有《玉茗堂集》、《答刘子威侍御论乐》等传世。

【按】“物”、“气”、“象”是无限丰富的显示。“画”、“书”、“乐”是不同种类的艺术;前者是本源,后者是派生物。再从汤显祖所概括的艺术序列来看,不仅包含着“书画同源”的观点,而且也暗含着“书乐同流”的思想。

11、世间无物非草书。翁方纲《题徐天池水墨写生卷》

①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好覃溪,直隶大兴人。清乾隆年间学者、书学家,能诗文、精鉴赏、工书法,与刘庸、梁同书、王文治齐名,称“清初四大家”。

【按】翁方纲的“世间无物非草书”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理论层次很高。它一方面说明客观物象通过书家的观察、联想,能化入书法艺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书法艺术是万事万物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给欣赏者提供了艺术再创造的广阔天地,由抽象到意象,使人们联想到田地无误的各种形态和变化。

12、书势自定时代。翁方纲《跋汉朱君长题字》

①书势自定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现代著名学者,书家胡小石先生也曾说过:书法家崛起于一个时代之中,却不能飞出一个时代之外。(书艺概论)

13、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艺概》

①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清代后期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其所撰《艺概》为晚清重要文艺理论著作。《艺概》一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等六个部分。“书概”对书法的源流和笔法、书体特征等均有较为深刻地阐述。

【按】这四个“如”字强调了一点:书法能体现或象征书家的人格;书法艺术正是一种渗透自我、表现着自我的高层次的艺术。

14、写字者,写志也。故张长史授颜鲁公曰:“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刘熙载《艺概》

①张长史——唐代书家张旭。

②颜鲁公(709-785)——即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唐代政治农、大书法家。安史之乱后入京,历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其书各体俱能,楷、行书尤精;其楷书端庄雄浑、气势开张,人称“颜体”,对后世影响极大。有《颜鲁公集》和多种书迹传世。

③讵——岂、怎。

④颜真卿所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有:“张公乃„„,乃曰:‘笔法玄妙,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又,相传为王羲之作的《书论》一文中也有类似语句:“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之无及。”

15、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刘熙载《艺概》

①蔡中郎——即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人。东汉末年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家。

【按】所谓“肇于自然”,指书法艺术是从自然发源,由自然规定的,所以为“立天定人”;所谓“造乎自然”,指书法家创造的审美意象应当回到自然,不留人工的痕迹。这里,刘熙载对蔡邕的论点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提高:“造乎自然”不是照搬自然,而是经过人的创造再回到自然;是对“肇于自然”的升华,是古代书法实践观把书法美的表现对象由偏重自然精神引向偏重人之精神的一个发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代的书学家们从未把纯粹自我作为唯一的表现对象,或以人之精神排斥自然精神。在刘熙载的书法思想中,“肇于自然”和“造乎自然”、“立天定人”与“由人复天”始终是环扣着的,共同构成其书法艺术观的内核。

16、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柢,„„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①缔构——结构、组合。

②本柢——柢,树根。本柢,根本。

③鲁迅(1881-1963)——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

【按】鲁迅先生在这里谈的是中国文字的美学特征;象形文字“形美以感目”,是中国文字能发展为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条件。至于其他民族的“象形文字”为何没有成为一门艺术,那就是另外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问题了。

17、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又是有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艺术。它是一种善于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特种艺术。沈尹默《书法的今天和明天》

①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好秋明。浙江吴兴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有《沈尹默论书丛稿》、《书法的今天和明天》、《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传世。

18、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具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

19、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书法不象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宗白华《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①宗白华(1897-1968)——原名宗之櫆,字白华。江苏常熟人。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是我国现代最早从事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曾先后发表了《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等重要论文和《美学散步》等论著。

20、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它具有形线之美,有感情与人格的表现。它不是摹绘实物,却又不完全抽象,有如西洋字母而保有暗示实物和生命的姿式。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代替了它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21、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成为美学的对象了。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22、罗丹曾经对德国女画家萝斯蒂兹说:“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付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希腊人因此深入地研究了自然,他们的完美是从这里来的,不是从一个抽象的‘理念’来的。人的身体是一座庙宇,具有神样的诸形式。”又说:“表现在一形象造型里的要务,是寻找那特征的线文。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象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

我们古代伟大的先民就属于罗丹所说的少数人。古人传述仓颉造字时的情形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颉并不是真的有四只眼睛,而是说他象征着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两手解放了,全身直立,因而双眼睛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好象增加了两个眼睛,他能够全面地,综合地把握世界,透视那通贯着大宇宙付予了万物的规定的线,因而能在脑筋里构造概念,又用“文”、“字”来表示这些概念。“人”诞生了,文明诞生了,中国书法也诞生了。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23、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艺术美的方向,使中国书法不象其它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阶段,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24、中国人以书法表达自然景象。李斯论书法说:“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见万类皆象之.点如山颓,摘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书境同于画境,并且通于音的境界,„„作书可以写景,可以寄情,可以绘音,只是一个灵的境界耳。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25、美术有动和静的二类:动的如音乐,静的如绘画,而书法则属于静的一种。„„我国理论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难能之境界。而人之自制力有限,于是歌舞之欣赏,每随之而声不良只副作用,或且成为罪恶之渊薮,其为害不可不防。至于绘画,因系静的艺术品,较少此种流弊,然尤不及书法之绝不会发生不良之副作用。此就娱乐言,有利而无弊。„„

故学习书法,平常以为仅是艺术上之事,而实则除美观以外,尚有种种之作用。此作用能引导人对修养有帮助,对学问有长进,对觇事有悟入。陆维钊《书法述要》

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语出于《论语*八佾》;意思是:快乐而不过度以至于放荡,哀怜而不忧伤。

②渊薮——渊,鱼相聚之地。渊薮,比喻某事物会聚集结之处。③觇事——观察了解世事。

④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好劭翁。浙江平湖人。现代著名书家、学者和艺术教育家。工篆、隶书和行书。长于文学,对史、地、医学和中国古典音乐,均有深湛研究。生前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为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中国书论学习笔记

(二)二、论学书之途径与方法

26、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能著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徐浩:《论书》

①张伯英——即张芝,伯英是张芝的字。②永师——即智永。

③拘滞——拘束。这里是指限制自己的行动。

④徐浩(703-820)――字季海。越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封会稽郡公,世称“徐会稽”。存世法书有《朱巨川告身》等,著作有《古迹记》一卷、《论书》。

27、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徐浩:《论书》 ①筋骨——古代常用人体组织来比喻书法,如筋、骨、血、肉等。筋,指的是书法形象的力量感。骨,指的是使书法形象获得基本造型特征的某些属性(如结体的疏密和点画的曲折、方圆等)。

②肉——指书法的点画形象在肥瘦、方圆、墨色等方面给观赏者的感受(即肉感)。

28、真卿前请曰:“幸蒙长史九丈传授用笔之法。敢问攻书之妙,何如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在于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也,然后能齐于古人。”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①长史九丈——指唐代书法家张旭。②齐于古人——达到与古人一样的水平。③拘挛——拘束。④布置——结体和布白。

29、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苏轼:《题二王书》

①铤——原指金锭,这里指墨锭。

②张芝是东汉大书法家;索靖是西晋大书法家。

30、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赵孟頫:《松雪斋文集》

①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吴兴人。宁末元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书法渊源晋、唐,所书碑帖墨迹甚多,后世称为“赵体”。

31、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法弗妙,虽熟犹生。赵孟頫(见《昆山志》)

32、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每段要三五年,火候方足。所谓初段,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定,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从有誉我、谤我,我只不为之动。此段功夫最难,常有一笔一直,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处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到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无休无歇,一往直前,久之则自心手相应。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许做中段功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种大家,逐家临摩数十日。当其临摩之时,则诸家形模,时或引吾而去。此时步步回头,时时顾祖,将诸家之字,点滴归源,庶几不为所诱。然此时终不能自作主张也。功夫到此,倏忽又五七年矣。此时是次段功夫。盖终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逬出天机来变动挥洒。回头初试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也。到此又是五七年或十年,终段功夫止此也。书虽小道,果能上于羲献齐驱,为千古风雅不朽之士,亦非易易也。倪苏门《论书法》。

【按】这一段有关学书途径的阐述,生动而具体,颇有道理.但这只是可行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历代书家学书的过程并不完全一致,须因人因境制宜。

33、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故熟非庸俗,生不凋疏。„„故由生入熟易,由熟得生难。汤临初《书指》

①化工——原指自然的创造力。这里是指艺术修养达到精妙而自然的境界。

②凋疏——零落、粗俗。

34、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木篇》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刘熙载《艺概》

①工——技艺达到了精微严密的程度。

②庄子——庄周(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宋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今存《庄子》三十三篇。

③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意思是说:讲求修饰,精雕细琢,但最后仍要回到自然、质朴。

35、学书从何体入手为好?大多数书家都主张从楷书入手,也有书家主张从隶书入手。李瑞清主张从篆书入手,自可作为一家之言来研究。

模仿前人书法有两条路:一是专学一家,要学得象。如学颜真卿或欧阳询,终身学他。二是学许多家,兼包并蓄。这两条路,第一条路优点是简切,容易下手,但也容易为一家所缚。第二条路弱点似乎是汜滥无归,但看得多,便于发展。走第二条路,以模仿为过渡,再到创作,是最好的方法。梁启超《论书二题》

①汜滥——水分岔流后回到主流日记。汜滥,即河水泛滥。

36、夫学书之初,不得不师古,此乃手段而非目的。临古者所以成我,此即接受遗产,非可终身与古人为奴也,若拘守一隅,惟旧辙是循,如邯郸之学步,此等粥饭汉,倘使参访大德,定须吃棒遇喝,匍匐而归。至于狂禅呵骂,自诩天才,奋笔伸纸,便夸独创,则楚固失矣,齐亦未为得也。尝见昔人赞美文艺或学术成就之高者,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语割断历史前后关系,孤立作家存在地位,所当批判也。今易其语曰:“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以来,而能发展古人。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书艺略论》

①邯郸之学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典出《庄子*秋水》。

②粥饭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

学书之步骤有三:一曰用笔,二曰结体,三曰布白。胡小石《书艺略论》

37、(学前人书)当在似与不似之间。何道州临张迁碑凡二百数十通,每通记数。前数十通不似,中数十通甚似,后百余通又从不似至大不似,乃尽化张迁为道州。胡小石(见《胡小石先生传》)

①何道州——即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湖南道州人。

38、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学正楷要知道行、草书。学行草书应先学草书,再学行书,行书介于正草之间。隶书也要学,„„学楷书从何着手?首先要很好的挑选帖子,根据每人的爱好和兴趣选帖子,不能硬性规定。关键是帖子选得对路。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

39、我们学习汉隶、魏碑,要取其精神,而不必拘拘于形似。用现在的毛笔,去模仿斑驳剥的效果,或者要求用毛笔,写出刀刻的效果,是吃力不讨好的。但高华苍古的神气要吸取。潘天寿《谈汉魏碑刻》

第二篇:04325中国书论考试大纲

高纲117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432

5中国书论

南京艺术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考核要点:要求应考者重点了解中国书论中关于品评与欣赏的理论,对品评书法家和欣赏书法作品的相对标准有所把握。重点习《中国书论辑要》中萧衍、张怀瓘、苏轼、刘正夫、范成大、徐渭、王铎、梁巘、刘熙载、马一浮、沈子善、宗白华、陆维钊等人的有关论述。

(七)论书法与中国画之关系

考核要点:要求应考者重点了解中国书论中关于书法与中国画之间关系的理论,对中国书、画之间的特殊关系有所认识。重点学习《中国书论辑要》中张彦远、赵孟頫、柯九思、杨维桢、周星莲、黄宾虹、鲁迅、宗白华、闻一多、石鲁等人的有关论述。

(八)论书品与人品、修养之关系

考核要点:要求应考者了解中国书论中关于书品与人品、修养之间关系的理论,对学书者加强文化素养和品德修炼的重要性有所认识。重点学习《中国书论辑要》中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傅山、吴德旋、何绍基、刘熙载、姚孟起以及沈尹默、朱光潜、林散之、高二适等人的有关论述。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建议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意见。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点标准化,本大纲列出涵盖所有考试内容的提纲。目的在于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它也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其范围,从而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本大纲在考试要点中没有细分层次,考试要点只是帮助考生指导学习的重点,并不是考试范围的缩小,其出发点在于《中国书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应考者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应尽可能在理解的情况下全面掌握。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国书论辑要》,季伏昆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1、无论是自学还是社会集中辅导,都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以大纲所开列的考试要点为重点。学术界有争议和尚无定论的问题一般不会要求应考者回答。如果有所涉及,以教材为标准答案。

2、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考者和社会助学者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面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切勿孤立地抓重点和猜题押题。

第三篇:学习笔记中国梦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那么,在举国上下共圆“中国梦”的浓厚氛围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里,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学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决定着一个政党的荣辱兴衰。毛泽东同志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学习是前进的基础”。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加强对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公仆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树立实干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工作,坚持讲真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不讲空话、套话、假话;要脚踏实地,多接地气,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真切的有效成绩来团结干部、凝聚党心,不断筑牢党群干群关系,深化鱼水深情。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工作热情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形成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局面,充分践行“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先锋示范精神,争做先锋表率。

梦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国梦”学习笔记

实现中国梦,争做优秀教师

----“中国梦,我们的梦”学习笔记

一个词汇,一个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它叫“中国梦”。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从而对“中国梦”有了深刻的了解。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170多年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而孜孜追求,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担下了这个重任,使我们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贴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源自梁启超先生的这段文字,充满感情和号召力,听起来让我们青年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们的“中国梦”即不虚幻,也不遥远。“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的“中国梦”切实存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召开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梦”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顺利实现。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人生远航的明灯,教师的思想境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因为学生都有向师性,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教师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教师应尽心竭力工作,用心思考未来,怎样的人才才能使社会和谐,使我们人类美满幸福的生活。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要做这样的教师:

一、兢兢业业的老师

比起昨天来,今天的思想境界是不是有所提高?备课是不是更认真了?上课是不是更加精彩?课程是不是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是不是更好了?„„每天日我都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便能不断找到自身的不足,每天进步一点点,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充满爱心的老师

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只有这样的好学生才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叶圣陶老先生曾如是告诫我们“小学生如嫩苗,逢雨露则欣欣向荣,遭霜雪则生机尽失”。这是告诉我们“爱心”是架起沟通师生心灵金桥的最好介质。只有爱心的培训才有师德的提升,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爱心。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培育出国之栋梁,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可以说,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当我们感悟到了这一层,师德的镜子就擦亮了。

三、认真负责的老师

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有责任感的学生。因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你,学习才会信任你。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总是认真准备,不但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引路人,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不断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最富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展现在学生面前,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四、创新精神的老师

要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必须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的人才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是老师首要的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自身就必须做名创新的老师。

作为党员老师的我,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我无比激动,无以言表,同时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之大,任务之重。我充分认识到了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要教育优先,才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立足平凡岗位,争做优秀教师。我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更因自己是培养时代人才灵魂的工程师而骄傲和自豪,做老师让我倍感幸福和荣耀。

第五篇: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

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

一、解释名词

1.铸刑书。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刑书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2。恤刑。

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当然,给老幼以优待,也以不危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限。3.《魏律》。

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其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第三,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4。北齐的大理寺。

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大理寺的建立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也为后世王朝健全这一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时期进一步提高尚书台的地位,其中的“三公曹”与“二千石曹”执掌司法审判,同时掌囚帐。这为隋唐时期刑部尚书执掌审判复核提供了前提。御史制度。秦代御史大夫与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汉代时期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东汉),负责法律监督;西汉武帝以后设立司隶校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魏晋以降,为抑制割据势力,御史监督职能有明显加强。晋以御史台主监察,权能极广,受命于皇帝,有权纠举一切不法案件,又设治书侍御史,纠举审判官吏的不法行为。5.奴隶制五刑

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6.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7.六礼。

西周时期“六礼”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即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订婚;纳征:男方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纳币;请期: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8.“五过”。

是西周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五过”的具体内容是: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9.八议。

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它包括议亲(皇帝亲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传统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议功(有大功勋)、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朝廷勤劳服务)、议宾(前代皇室宗亲)。此后,“八议”成为各代刑律的重要内容。唐律中的名例律在五刑、十恶之后即规定了八议制度。

10.“五听”。

“五听”制度指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记载的具体内容是: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即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确定其陈述真假,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11.竹刑。

邓析是郑国大夫,是一位与子产同时代的思想活跃的人物。他曾在郑国办私学传授法律知识,并经常帮助他人进行诉讼。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邓析的“竹刑”属私人著作,但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后来邓析因为政治纷争而被郑国执政杀害,但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接受成为法律,所谓“杀邓析而用其刑”。12.官当。

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北魏律•法例篇》规定:每一爵级抵当徒罪2年。南朝《陈律》规定更细,凡以官抵折徒刑,同赎刑结合使用。如官吏犯罪应判4~5年徒刑,许当徒2年,其余年限服劳役。若判处3年徒刑,准许以官当徒2年,剩余1年可以赎罪。这表明当时封建特权法有进一步发展。13。“准五服制罪”。

《晋律》与《北齐律》中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度。按服制依亲属远近关系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不但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是亲属相犯时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如斩衰亲服制最高,尊长犯卑幼减免处罚,卑幼犯尊长加重处罚。缌麻亲服制最疏,尊长犯卑幼处罚相对从重,卑幼犯尊长处罚相对从轻。依五服制罪成为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直到明清。

14.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15。封建制五刑。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16.上请。

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为官僚贵族犯罪减免刑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17.亲亲得相首匿。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它反映出汉律的儒家化,并且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18.“三刺”制度。

西周时凡遇重大疑难案件,应先交群臣讨论;群臣不能决断时,再交官吏们讨论;还不能决断的,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三刺”制度说明西周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二、简答

1.简述《晋律》的颁行与张杜注律。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晋律》对汉魏法律继续改革,精简法律条文,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总结了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经验,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故《晋律》及该注解亦称“张杜律”。

2.简述保辜的主要内容。

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唐律规定:“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者限内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唐代确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伤人者的刑事责任,尽管不够科学,但较之以往却是一个进步。3.简述折杖法的主要内容。

《宋史•刑法志》说:“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意在笼络人心,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新的“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具体的折换办法是:笞杖刑一律折换成臀杖,杖后释放;徒刑折换成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换成脊杖,杖后就地配役1年。其中加役流以脊杖二十,就地配役3年。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折杖法对缓和社会矛盾曾有一定作用,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具体执行当中也存在流弊。《宋史•刑法志》就曾说:“良民偶有过犯,致伤肢体,为终身之辱,而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

4.简述“准五服制罪”的主要内容。《晋律》与《北齐律》中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

度。按服制依亲属远近关系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不但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是亲属相犯时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如斩衰亲服制最高,尊长犯卑幼减免处罚,卑幼犯尊长加重处罚。缌麻亲服制最疏,尊长犯卑幼处罚相对从重,卑幼犯尊长处罚相对从轻。依五服制罪成为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直到明清。5.简述《大清律例》的制定与颁行。

(1)《大清律例》的制定与颁行。《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重新修订。乾隆即位之初,命律令总裁官对原有律例进行逐条考证,重加编辑,予乾隆五年完成,颁行天下。

《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诸图》、《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条。自乾隆五年颁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不断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以《大明律》为蓝本,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清代政治实践和政治特色,在一些具体制度上,对前代法律制度有所改进。6.简述汉代的“秋冬行刑”的主要内容。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制度。汉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后汉书•章帝纪》载,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十二月报囚。”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秋冬行刑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秋审”制度亦溯源于此。7.简述唐律中五刑的主要内容。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体规格与《开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为五刑中最轻一级刑罚,分为五等,由笞十到笞五十,每等加笞十;

(2)杖刑,亦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

(3)徒刑,分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以半年为等差;

(4)流刑,分为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5)死刑,分斩、绞二等。

8.简单述评明代厂、卫特务司法机关。

这既是明代司法的一大特点,又是明代的一大弊政。“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卫”是指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下设镇抚司,由皇帝任命亲信“提督”厂卫,多由宦官充当。厂卫干预司法始于太祖时期,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太祖始令锦衣卫负责刑狱与缉察逮捕。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其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按旨行事,并设法庭监狱。尽管太祖后期曾加禁止,但成祖很快恢复,成祖时“恐外官徇情”,设宦官特务机构“东厂”,专司“缉访谋逆,大奸恶”,其权超过锦衣卫。宪宗时又为监督厂、卫而设“西厂”,至武宗为监督东西厂,又设“内行厂”。明末曾下令尽毁锦衣卫刑具,不许再用。到明后期,厂卫特务多达十余万,严重地干扰了司法工作:其一,奉旨行事,厂卫作出的裁决,三法司无权更改,有时还得执行;其二,非法逮捕行刑,不受法律约束。9.简述汉代文帝、景帝废肉刑的刑制改革。

西汉建立后,重视总结秦亡教训。汉文帝时鉴于当时继续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为改革刑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文帝开始刑罚改革的直接起因是在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并指出肉刑制度断绝犯人自新之路的严重问题。文帝为之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刑制改革的内容。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春(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砍左脚)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改革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如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虽然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不再用肉刑处罚,但因笞刑数太多,使受刑之人难保活命,因而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改革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瞂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

刑制改革的意义。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同周秦时期广泛使用肉刑相比,无疑是历史性的进步,在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0.简述清代会审制度的发展。

在明代会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①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秋审审理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每年秋8月在天安门金水桥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会同审理。秋审被看成是“国家大典”,统治者较为重视,专门制定《秋审条款》。②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举行。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其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③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快速决放在监笞杖刑案犯。

上述制度是一种慎刑思想的反映,但却导致多方干预司法,以致皇帝家奴也插手司法;最终结果是司法更加冤滥,法律制度与实际执法日益脱节,加速了王朝整个政体的腐朽。

11.简述六杀的主要内容。

《唐律》贼盗、斗讼篇中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了“六杀”,即所谓的“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等。唐律的“谋杀”指预谋杀人;“故杀”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斗杀”指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误杀”指由于种种原因错置了杀人对象;“过失杀”指“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即出于过失杀人;“戏杀”指“以力共戏”而导致杀人。基于上述区别,唐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谋杀人,一般减杀人罪数等处罚;但奴

婢谋杀主、子孙谋杀尊亲则处以死刑,体现了对传统礼教原则的维护。故意杀人,一般处斩刑;误杀则减杀人罪一等处罚;斗杀也同样减杀人罪一等处罚。戏杀则减斗杀罪二等处罚。过失杀,一般“以赎论”,即允许以铜赎罪。“六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唐律对传统杀人罪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配役。配役刑渊源于隋唐的流配刑。推行折杖法之后,原有的流刑实际上便称为配役。为补死刑和折杖后的诸刑刑差太大,有轻重失平之弊,朝廷遂增加配役刑的种类和一些附加刑,使配役刑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刑名。12.简单评述两宋的配役。

配役刑在两宋多为刺配: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复活;配指流刑的配役。刺配是对罪行严重的流刑罪犯的处罚。刺配缘于后晋天福年间的刺面之法。宋初刺配并非常行之法,《宋刑统》也无此规定。太祖时偶一用之,意在补推行折杖法后死刑与配役刑之间刑差太大的弊病。但仁宗以后,刺配的诏敕日多,刺配之刑滥用,渐成常制。刺配对后世刑罚制度影响极坏,是刑罚制度上的一种倒退,在宋代和后世都曾遭到非议。13.简单评述《明大诰》。

朱元璋在修订《大明律》的同时,为防止“法外遗奸”,又在洪武十八年(公元l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l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具有与《大明律》相同的法律效力。《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大诰之名来自儒家经典《尚书•大诰》,原为周公东征殷遗民时对臣民的训诫。明太祖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诰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大诰的另一特点是滥用法外之刑:四编大诰中开列的刑罚如族诛、枭首、断手、斩趾等,都是汉律以来久不载于法令的酷刑。“重典治吏”是大诰的又一特点,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大诰,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14.简单评述评廷杖制度。

即由皇帝下令,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施刑,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制度。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将工部尚书薛祥杖杀于朝堂之上。明太祖死后,“廷杖”之刑被愈益广泛地使用。明武宗正德初年,宦官刘瑾秉承皇帝旨意,“始去衣”杖责大臣,使朝臣多有死者。嘉靖年间因群臣谏争“大礼案”,被杖责的大臣多达134人,死者竟有l6人。至明亡前崇祯皇帝也没有停止杖责大臣的制度。皇帝法外用刑,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对法制实施造成恶劣影响。15.简述春秋决狱的主要内容。

汉代的《春秋》决狱。这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其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篇中对“春秋决狱”做了解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可见其要旨是:必须根据案情事实,追究行为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首恶者从重惩治;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这里强调审断时应重视行为人在案情中的主观动机;在着重考察动机的同时,还要依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盐铁论•刑德》中认为:“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更指出其以犯罪者的主观动机“心”、“志”定罪。《春秋》决狱实行“论心定罪”原则,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即使其行为构成社

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也要认定犯罪给予严惩。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传统的司法和审判是一种积极的补充。但是,如果专以主观动机“心”、“志”的“善恶”,判断有罪无罪或罪行轻重,也往往会成为司法官吏主观臆断和陷害无辜的口实,在某种程度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

三、论述

1.试述唐律中的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的原则。唐律规定公罪从轻,私罪从重。所谓公罪是指“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即在执行公务中,由于公务上的关系造成某些失误或差错,而不是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如“擅赋敛”而无私人获利者,处罚从轻。所谓私罪包括两种:一种是指“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与公事无关,如盗窃、强奸。另一种是指“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如受人嘱托、枉法裁判;虽因公事,也以私罪论处。适用官当时,也要区分公罪和私罪,犯公罪者可以多当l年徒刑。

唐律之所以要区分公罪与私罪,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各级官吏执行公务、行使职权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国家的统治效能;同时,防止某些官吏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保证法制的统一。

(2)自首原则。一是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做自新。自新是被迫的,与自首性质不同。唐代对自新采取减轻刑事处罚的原则。二是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即对前述犯罪投案的也不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不能挽回。三是规定自首者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四是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待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名例律》规定:“自首不实及自首不尽者”,各依“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至于如实交代的部分,不再追究。

此外,唐律规定,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重罪;审问他罪而能自首余罪的,免其余罪。出于分化打击犯罪的目的,唐律全面系统地发展了传统刑法的自首原则;这些内容影响到后世。

(3)类推原则。《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如疏议举律文说,谋杀尊亲处斩;但无已伤已杀重罪的条文,在处理已杀已伤尊亲的案件时,通过类推就可以知道更应处以斩刑。又举例说,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登时杀死闯入者,不论罪。律文没有致伤的条文,但比照规定,杀死已不论罪,致伤更不论罪。唐代类推原则的完善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4)化外人原则。《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在当时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因大量外国侨民前来所引起的各种法律纠纷问题。2.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的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此两篇列为法典之首。《网法》又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捕》二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按《晋书•刑法志》引《新论》所列:“其杂律略曰:夫有一妻二妾,其刑腻,夫有二妻则诛;妻有二夫则宫;曰淫禁。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论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曰狡禁。越城,一人则诛,自十人以上夷其乡及族;曰城禁。博戏,罚金三币;太子博戏,则笞,不止,则特笞,不止,则更立;曰嬉禁。群相居,一日则问;三日、四日、五日则诛;曰徒禁。丞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以下受金,则诛;金自镒以下,罚不诛也;曰金禁”。《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部分。《法经》规定了各种主要罪名、刑罚及相关的法律适用原则,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法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秦汉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在内容上,《法经》中“盗”、“贼”、“囚”、“捕”、“杂”、“具”各篇的主要内容大都为后世封建法典继承与发展。因此,无论从其历史作用还是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法经》都是中国法制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

3.试述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统治者在内外各种压力之下,于20世纪初十年间,逐渐对原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与变革。我们一般把这一时期的法律改革活动称为清末修律。它的主要特点有:

(1)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因此,借用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内容,即成为统治者变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及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在新修订的法律中继续保持肯定和维护专制统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大量引用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使得保守落后的封建法律内容与先进的近现代法律形式同时显现在这些新的法律法规之中。

(3)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颁行或起草了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法院组织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4)它是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影响

清末的大规模修律活动,虽然在主观上讲是一种被动的、被迫进行的立法活动,修律本身也存在根本的缺陷和局限性,但在客观上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法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随着修律过程中一系列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法制开始转变成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显著特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制。

(2)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为其后民国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清末变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促进了部分中国人的法治观念的形成。

4.试述唐律的特点与中华法系的形成及影响。唐律的特点:

(1)“礼法合一”的特点。唐朝承袭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如同唐太宗所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把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紧密糅合在一起,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礼的约束力增强了法的威慑力量,从而构筑了严密的统治法网,有力的维护了唐朝统治。

(2)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的特点。唐朝立法以科条简要,宽简适中为特点。以往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西汉武帝以后,因一事立一法,导致律令杂乱。西晋修律对汉律令做了大幅度的缩减,《北齐律》定为12篇949条,较前又有所进步。唐朝沿袭隋制,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l2篇502条,并为后世所继承。仅以太宗修《贞观律》为例,“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足见唐律的上述特点。

(3)立法技术完善的特点。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水平。如自首,化外人有犯、类推原则的确定都有充分表现。为防止官吏滥用比附,用精确的语言规定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条件下,官吏故意与过失出入人罪的处理办法,并在承袭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私罪,故意、过失的概念,并规定了恰当的量刑标准。如《斗讼律》解释“过失杀”说:“谓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共举重物,力所不制;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致杀伤之属,皆是。”唐律结构严谨,为举世所公认。

(4)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唐朝承袭秦汉立法成果,吸收汉晋律学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封建法律的典型性,故对宋元明清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

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可见唐律不仅在本国而且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5.汉代文帝、景帝废刑罚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西汉建立后,重视总结秦亡教训。汉文帝时鉴于当时继续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为改革刑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文帝开始刑罚改革的直接起因是在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并指出肉刑制度断绝犯人自新之路的严重问题。文帝为之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刑制改革的内容。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春(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砍左脚)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改革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如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虽然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不再用肉刑处罚,但因笞刑数太多,使受刑之人难保活命,因而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改革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瞂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

刑制改革的意义。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同周秦时期广泛使用肉刑相比,无疑是历史性的进步,在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分析题(15分)请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法制史的角度加以评析。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 „ „,若犯谋判以上罪,不有此律。”一一 《 唐律疏议 名例 》 答: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指亲属之间有义务相互隐匿犯罪行为,但犯谋叛以上重罪者除外。即所谓“亲亲得相首匿”。(或亲亲相隐原则)。这种主张亲属间相互隐匿犯罪邹而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源于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倾向,严重危害封建统治利益的犯罪,亲属间不柑互相隐匿。这表明儒家道德观与封建政权的根本利益发生矛盾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和《光绪朝东华录》言:“折中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然三纲五常实为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故凡我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更,数以维天理民彝于不蔽,亦不戾乎中国数千年之礼教民情。”

(1)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立法时要吸收西方近现代的先进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同时不要违背中国传统的礼教民情。

(2)本文体现了清朝末年统治者被迫修改原有法律时的修律宗旨。他们试图通过改造传统法律、引进西方先进法律来缓解内外危机,但又试图尽量维持原有的落后封建伦理思想。

(3)以此原则为准,清政府进行了大量修律活动,先后制定出《大清新刑律》等一批近代意义上的法典。在体例上,打破了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在内容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伦理而轻重其刑”的原则。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解体。

尽管其主观动机存在根本的缺陷,却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请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甚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发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

----《 汉书.光武帝纪 》

答: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指老人、幼童和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概不得拘捕监禁。汉代之所以给老幼妇女以优待,原因是他们的犯罪行为不能构成社会的严重危害,又能体现统治阶级的宽仁思想。这是汉代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和恤刑思思的体现,也证明汉朝法律开始儒家化。

下载中国书论学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书论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羲之书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宋朱长......

    王羲之书论

    自论书 (传)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

    学书论

    学书论 学书大原在执笔得法,法得,虽蜂临近代名人书亦佳,否则日摹钟王,去之远甚无益也。 凡事有志竟成,况学书一道,今见岂不如古哉?按《九成》、《皇甫》、《虞恭公》等碑皆晚年书,初......

    书论节摘供学习参考

    书论节摘 (供学习参考) 研习书法不能不讲究方法。孙虔礼根据他个人实践的经验总结,以为“执”、“使”、“转”、“用”最为重要。所谓“执”,就是执笔;“使”,即是运笔的上下左......

    中国近代史学习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 辛亥革命 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书论纲要

    中国历代书论精选集 一、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二 、索靖·草书状四 、赵壹·非草书 五、崔瑗·草书势(含今译) 六、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七、虞龢 论书表 八、论用......

    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笔记

    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笔记 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让我感到新一代领导人的魄力和魅力。字数不多,确是简洁有力,大道至简。因为简单所以好记,因为好记......

    中国梦学习笔记内容一

    中国梦学习笔记 学习内容: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强调: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