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鸿门宴传奇观后感
鸿门宴传奇观后感/r/n
历史是生硬的,是残酷的,《鸿门宴传奇》,导演却用他的温情让这段历史尽可能的圆满。/r/n
就从范增和张良的“基情”开始,历史上,范增被离间,离开的路上死于背疮发作,一个非常悲催的结局。而在这里,他和宿敌张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和项王的离别也整的怪煽情,最后的死竟像是一种大愿得偿之后的解脱,给人一种圆满的感觉。张良呢,最后接过了范增的法杖。他讲述了鸿门宴的故事,如释重负之后,“要再去寻一高手,好好下一局棋”,一个人,去旅行。相比之下,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体现项羽英雄末路无限悲凉的情景没有被过分渲染,虞姬的一句“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却让我感觉无限欣慰,两人共赴黄泉时的表情就像将要去外太空旅游一样兴奋。还有项羽最后对身边将士说:“你们没有谁欠我,是我欠了你们。兄弟们好好珍重,我们就此别过。”霸王低下了高傲的头,算是给他的军事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刘邦虽坐拥天下,最后却无人可信,众叛亲离,孤独终老。不过导演似乎觉得这对他太残酷,对观众太残酷,于是最后张良稀里糊涂的出来了,刘邦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同时说出了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句真心话:“我已无人可信了。张良,你可以帮我下完 这盘棋吗。” 他们的人生都完整了,吼吼。/r/n
这又让我想起了许多雷同的爱情故事,像梁祝啊孔雀东南飞啊长恨歌啊等等。主人公死翘翘了有木有,但谁能给我解释下这个:化蝶飞 化蝶飞 因你沉鱼落雁而陶醉 扑啦扑啦飞扑啦追相随 吧里呀嘿 吧里呀嘿。。和这个: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还有这个: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觉得没有这些情节,我不会喜欢这些故事,你呢?/r/n
有些影片,讲的就是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外加一个happy end,人们却百看不厌,为什么呢?或许是为了逃避不尽人意的现实吗?或许只有在电影中获得某种偿付才会获得心灵上的平衡。话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确有其人,不过两人生活的年代相差几百年,祝英台是个劫富济贫的大盗,某次入室行窃被护院砍死,被当地村民厚葬在一个风水宝地。几百年后,当地出了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叫梁山伯,却不幸挂了,因为看上了同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完全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两人合葬了。嗯,大概就是这样。然后呢?我猜有个打酱油的路过,看到两人的墓碑,于是就有了你知道的那个梁祝吧。还有,据说白雪公主,对就是那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其实是经过多次改写的哦,原版相当恶心,具体不解释,感兴趣的话百度之,关键词是“白雪公主”“乱伦”。。/r/n
或许因为现实世界的悲惨,人们开始想象死后的世界。或许因为害怕,所以创造了上帝。或许是因为这种思维惯性,所以明明故事已经结束了,人们还是不满足吧。/r/n
【相关文章】《鸿门宴传奇》观感/r/n
鸿门宴,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应该对它都不胜了解了,太出名的段子了。听说要看鸿门宴传奇这片子时我就来了兴趣,不知这视觉效果跟我心里显得那个效果有几分相似,能给我多大的冲击呢。事实证明,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甚至让我觉得我简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怎么会是倒数第一呢,就凭这个也得往前再排点吧。/r/n
开始两分钟,很多人推着门进了个屋子,视觉效果挺震撼,在电影院看肯定还不错。之后就越来越不错了,越来越有范儿了,根本就是一魔幻大片!大约刘邦项羽都现了身又过了会儿,不知是不是我这个人理解有问题,我真没把他们分清楚。按照历史,两人性格应该是相差甚远,属于一看见就可以分出谁是谁的那种款式,可是这里面他两都文绉绉的,要说霸气,我觉得刘邦比项羽还霸气,项羽那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刘邦更成熟冷静。情节越来越离谱,感情原来刘邦还暗恋虞姬,他们缘分还比项羽早。虽说我不知道虞姬和项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可是这言情剧里最喜欢用来骗眼泪的俗套三角恋还是看得多了,更说这项羽在听说虞姬被绑了之后的那气势那眼神,是本片他最霸气的时候,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意味。不得不发出感慨,原来项羽刘邦也就两痴情种。到了鸿门宴这个最关键时刻,那个棋局只让我想起了《天龙八部》,堪称一模一样。然后就是太血腥了,原来鸿门宴最主要的居然是救人,受刑也不要让观众看啊,小孩看了会有阴影。结尾我是笑着看完的,因为我找不到其它的表情了。项羽刘邦双双殉情,这真是符合观众口味啊,可是太符合了就必然有极端不符的一面,历史中的英雄项羽已经英雄不再,已然该行成为了痴情王子。可悲的人物啊。/r/n
原本在心里给这片子的定位是历史片,这下看来只是一个错误的定位,这只能当是商业娱乐片来看。虽说心里这么想,可是还是越看越气愤,也不知哪里来的火气,一直都不能平息。剧情基本已经和历史不符,人物设定也怪里怪气,人物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我瞬间觉得我败了,完败。不跟谁比,我只是真没想到鸿门宴可以拍成这样!要是历史也有版权的话,绝对不会允许它这样胡编乱造!这完全是在考察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我只能说,我认真,我输了。《鸿门宴传奇》,我看只是鸿门宴传得奇怪。/r/n
我想,去电影院看的免不了都是中产阶级一家人,这样一批人去看的目的,除了娱乐,肯定还是想看看历史,想让一家人都了解了解历史,若是像这片子的电影一多,去看只能是害了想了解历史的人,不知这段历史的孩子就会把错误的当作真实的。而它历史的噱头打得重,去看无非都是这么些人。本想是想来庆幸它的票房应该比较低,那还不错,却一查,票房很高,还准备在国外上映,照理说在国外上映中国片,好啊,我现在心里却不是什么个滋味。/r/n
推而广之,看到现在什么改编剧,清宫剧,穿越剧盛行,忧虑了几分。改编剧把经典一改再改,卖个名字的出名,实在是伤财。其实就是没有好的编剧了,没有好的故事了,可是市场空闲,想去占个位置。我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多好,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种补助奖励,但是中央你也得看清楚啊,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化,而不是只图数量没有质量,那样不就图个钱吗?并没有好的文化出现。实在没看出教科书上灌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好好好!!若真是没有文化还可以理解,只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怎么会没有好的文化,那么好的文化又去了哪里,引人深思。
第二篇: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
《鸿门宴》应是妇孺皆知的一段历史,秦末那一段楚汉相争,成王败寇的故事。看完李仁港导演的最新大片《鸿门宴》,整部电影节奏感十足,基于历史又跳出历史框架的改编也使得悬念顿生。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
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1
今人读《鸿门宴》,往往抑项扬刘,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后来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刘邦则赞美有加,说他有头脑,会办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该他做。英雄被视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对象,美丑错位,善恶颠倒,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胜感慨。暴秦末年,天下大乱。西楚项羽自立霸王,赤旗刘邦斩蛇起义。乱世英雄,结拜兄弟,为“先入咸阳,册封秦王”的游戏生死相搏。妙计张良,奇谋范增,谁棋高一着?水火之仇化为一局剑拔弩张的“鸿门宴”,当所有受邀者前程剧变之时,才发现这场“鸿门宴”远未结束。
想必,鸿门宴的故事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也一直被后人所传扬。对于不是很了解历史的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突然有了想去马上了解历史的冲动,我想,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吧。本部电影由曾经执导过电影《见龙卸甲》《锦衣卫》并凭借《锦衣卫》荣升亿元票房俱乐部成员的香港著名导演李仁港执导。电影中的场景设置,人物性格,打斗动作,剧情设计都很喜欢,有点小意见就是电影太长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中间找了个剧情空档期,忍不住去了趟厕所。人物介绍:在《宫》中饰演八阿哥的冯绍峰,这次扮演项羽,让我刮目相看,在剧中的装束,武打动作,眼神表情无不透着西楚霸王的霸气,但因为比较年轻,又演绎了项羽妇人之仁的个性特点,最后与虞姬自刎时也相当浪漫。。黎明饰刘邦,感觉演得太仁义了,没有原著的圆滑味道。不过还是很喜欢哈。。张涵予饰张良,印象中的硬汉子,这里也足智多谋了一回,演绎的十分到位,大爱!黄秋生饰范增,实力派影星,“老谋深算”,与张良的斗智斗勇看得我是激情澎湃!陈小春饰樊哙,直率勇猛,也相当到位,特别是“饭局”上猜手指,看到当年古惑仔的狠劲!安志杰饰韩信,有勇有谋,醉酒战神,不过结局有点惨不忍睹。。刘亦菲饰虞姬,众绿丛中一点红,青涩柔情,楚楚动人,最后也烈了一把!剧情:虽然与原著上有差别,但却改得很合理。剧中的台词文化韵味足,剧情伏笔多,环环相扣,让观众必须专心看才明白一些隐藏的细节内容。
项羽本是一个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但项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且不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着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之?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容内讧?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做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这些伟大人格如日月经天,光华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仪。这是他为人的大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项羽的人性美还在于它的本真和纯朴。项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这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而且爱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爱情的滋润。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露无遗,让人心碎。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而不灭,虽然有些过分,但我们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经天怒人怨,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政权,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宁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对暴秦的愤怒。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别人都忙着抢地盘,而他却衣锦还乡,陶醉在乡亲们赞美的旋涡里。他在乎的不是实惠,而是名声,如同小孩做游戏,要的就是名分。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脱。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项羽,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项羽本来应该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时!他的优秀品质,没有帮助他成就大业,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被他的对手利用,以致功败垂成,遗恨千古。鸿门宴上,除掉刘邦还不容易?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已,但项羽愣是没这样做,他相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在卑鄙奸诈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鲜有不失败的。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如同一个职业拳击手面对一个不守规则的市井无赖,二者的道德水准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决。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历代的皇帝老儿,无不心狠手辣,奸诈多端,刘邦原本不就是一个乡里无赖么?我们往往把项羽的悲剧看成其性格的悲剧,这是对英雄的蔑视和侮辱。项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源于社会的黑暗无序、百姓的愚昧无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过于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个时代所接受。他的诞生,实是时代的错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统治者的欺世盗名,是庸俗小人的势利偏见。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刘邦虽然胜利了,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一个十足的小人!
黄钟被毁,瓦釜雷鸣。好人受欺,小人得志。这是人性的异化,审美的错位。
今天,刘邦一类的奸诈虚伪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顶礼膜拜,项羽这样没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视。历史的脚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但人类的思想还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时期!这无疑是社会的悲哀,这说明社会的无序,道德的低下,较两千年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道远!
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2
范增一个被遗弃的重臣,孤独而死。但是他在自己死后发挥的威力比任何一个活着的人还要大。范增临走前给项羽的一个锦盒。那个锦盒是不是有教项羽克敌制胜或安全脱身的办法?剧终以范增的声音作为陈述锦盒中的内容。但是那并不是原意。锦盒中说到,范增自己已经暗通韩信,张良,萧何助项羽扭转战局。这个话你能相信吗?这个话项羽会相信吗?这个话刘邦会相信吗?
刘邦也因为胜利了,思考出现了松懈,猜忌和怀疑的加重,使他对这三个在锦囊中提到的人痛下杀手。天下已平,最大的敌人不是在外部,反倒是身边的叛徒是最危险的。
所以刘邦相信了。
那么为什么刘邦相信了。项羽却没有利用这个锦囊中提到的,去联合韩信,张良,萧何去扳倒刘邦呢?
项羽看后就明白了,锦盒中的所谓妙计是假,他知道他大势已去,战局已经无法扭转。这条妙计不是为他脱身的妙计,更不是助他获胜的妙计,这是一条让刘邦一伙在获胜后自相残杀的无奈之计。
项羽是真正知道张良不会和他一伙的,要是范增真能联合张良,也不至于被张良排挤出去,使范增落得被遗弃,自己兵败的下场。一场本可以完美胜利的战斗非要斗到差点阴沟翻船的谋士是在糟糕不过的了。张良不会做出这种事。所以他很清楚,张良叛己而去,是真的背叛他,张良是真的在离间他和范增的感情。项羽也知道韩信是个重利之人。在大局将定的情况下,韩信绝不会犯贱去铤而走险帮他。至于萧何,项羽一伙从来没和萧何有任何联系,萧何也确是忠心刘邦的人,范增能策反萧何,这种玩笑开都不可能。所以项羽最后没有“利用”所谓的锦盒。
在这里也说明了刘邦的昏庸。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韩信会背叛自己投项羽是不可能的。但是刘邦深信,就算韩信不会投项羽,总有一天韩信也会造反。杀他不是因为信不信他会投项羽,杀他是绝后患。杀萧何也是绝后患,但杀萧何并不是不相信他,而是他也很危险。至于张良,刘邦知道自己的计谋不如张良,他太害怕被张良算计了。
最后说下,这帮人有没有和范增有协定呢。(这真是自作聪明的明显废话。)当然是没有,这帮人成了范增的棋子,成了范增的殉葬品。
所以最后范增说“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范增他是自己认输了,他知道他是怎么输得。而其他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3
很早就想看《鸿门宴》,因为听说挺好的,在之前看了《杨门女将》知道国产还是那样.......但是都说《鸿门宴》好,有说冯绍峰很帅的,有说黎明很出彩的,有说黄秋生张涵予演技了得.......忍不住看了,还特意早点看,因为有两个小时多......刚开始我觉得没感觉,就一直看啊看,说实话《鸿门宴》的历史我知道的不细,就知道项羽刘邦虞姬,别人都不知道,就知道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别的也不清楚........所以看得过程中,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样”,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感觉,“怎么会是这样”......我觉得很神奇,例如刘邦和项羽第一次见面是在刺杀秦始皇的时候,怎么这么巧,会不会是拍电视剧......还有项羽和虞姬相识的时候,就因为虞姬长得漂亮和同是楚人,还是一见钟情就对眼了.........还有那个张良为什么一定要辅佐刘邦,就因为他的假仁义?
到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演的太慢了太慢了,慢的我都想快进.........那些武戏也不想看,没意思,无非是以一对十,超英勇.........然后看到范增的时候,觉得有点看头,虽然看不大懂棋局,但是演技还行,有气势........不过后面演的我差点吐血!
反间计我也听说过,也知道,但是编剧编的时候能不能不要那么没有逻辑啊,我觉得项羽是白痴啊,本来还挺同情他,那一刻真的觉得真是活该啊!
前一出戏范增还和项羽情同父子,项羽叫范增“亚父”,范增叫项羽“羽儿”,两个人好的不得了,历史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电影觉得给人父子的感觉.....但是后来呢,张良一个反间计,尼玛要是一个高级点的反间计也行啊,我真不明白项羽有脑子的么,你说你不相信和你共处了那是多少年的亚父,相信一个投靠自己没两天的前敌人的军师..........我都无语啊,不知道编剧没脑子还是当年的项羽就是这么没脑子,看的我都气出肝来了,你说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怎么会这样呢,要是刚认识没多久的也就算了,几十年了有木有,哎,看的我都不愿意相信人性啦,三观都要不正啦..........后来范增走了,我就看不下去啦,但是还想看看范增留下什么锦囊........后面的气的我心神疲惫,就快进了点,没怎么看四面楚歌的地方,话说四面楚歌我以为是唱歌,木想到是吹笛子,尼玛当兵还要准备文艺兵.......还没看到锦囊,我以为是不是快进过去啦,我就纳闷,项羽再放范增走的时候还一脸不舍得,怎么就不马上看看锦囊写着什么,真是太不好奇了,项羽不是一般人啊,大家的好奇心他没有啊,不知道他临死前知道写的是啥么..........最后刘邦看了锦囊,我又不相信人性啦,尼玛自己的好兄弟好战友这么容易杀啊,你说项羽都死啦,你杀他们干嘛啊,我又很愤怒,但是也有一点解气,范增没白死啊,两败俱伤啊,但是还是不忍心看杀张良韩信和萧何,尼玛前面演的那么兄弟情,那么仁义,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不信任法,一直以为男人之间的情谊很深厚,没想到这么不堪一击,比后宫的娘娘们还恶毒...........本来觉得挺烂的片子,最后稍微有点悬念好了一点,但是我的气还是没消啊!尼玛平时谈个生意给个中评生气也就算了,尼玛看个电影还这么生气,不是我入戏深啊,真的是尼玛太没逻辑性啦,太扯啦,觉得真是神经病!
最后张良见刘邦,刘邦那一段话要教育人啦,说实话这么俗的剧情看了不少了,但是就为了表达太算计后不会相信别人啦,尼玛你以为教小朋友啊,是个初中生都知道,尼玛你以为你受教的观众都是些算计份子,要我们改邪归正啊,尼玛我要不是看着部破电影都不知道人可以这么不信任别人,破坏了我美好的三观有木有啊!
最后总体来说,画面挺不错,挺美的,演员也不错,各个挺出彩的,我不算是个好影迷,因为个人喜好太强,原来一直不喜欢黄秋生现在也有改观,张涵予一直很不错,对黎明和冯绍峰一直无感,但演的不差劲,陈小春演的印象深刻,但是有人说他演的就是古装版的山鸡,想想也很对....刘亦菲就是个打酱油的,还不如没那段感情,太单薄,要重点表达的气氛不对,没啥好演的,就那么几个镜头........还有就是太啰嗦太啰嗦,中间真的很想快进快进在快进,演的什么啊,看不明白也不想看,要不是有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我一定说是个烂片子.........幸好我不懂历史,要不然会觉得改的面目全非,就不会以为范增会被那么个弱智反间计给除掉了.......太无语啦......看个电影,差点给气吐血,容易么........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4
今年比较期待的一部华语大作,因为张涵予,因为黄秋生,因为刘亦菲。李仁港是个爱摆局谱的人,《锦衣卫》就有这个特点。而看完《鸿门宴》,更加印证了他的这种喜好和特长。少了那种灰蒙蒙的感觉,多了很多智者的风范。棋局,就该这么下。
鸿门宴里,刘邦不是胜者。项羽也不是胜者。张良与范增的斗智斗勇是主旋律,但他们算到最后或许也不知自己的命运到底是谁来把握的。当刘邦看到张良的那一刻,棋局已经布好了,张良、韩信、范增、项羽……当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最后的赢家和掌控历史的人物时,才发现,其实幕后仍有高人。看电影时我一直以为,张良是笑到最后的人。但电影给了我不同的答案,刘邦从第一眼看到张良时,其实早已算到了他自认的智慧与最后的结局。
不过范增那句话说的太有味道:“张良,你定要与我对弈么?”或许在范增心里,早已看透了历史,这句话,话中有话,就看你是如何理解了。可惜的是,张良那时不懂、项羽那时不懂,所以范增后来又说“有一种棋局叫做两败俱伤”,更可惜的是,刘邦和范增这两大高人也不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皇位与否、权利与否、智慧与否,到底在历史面前算得了什么。
真正的胜者只有棋局最后才懂,但真正的赢家,谁敢说是自己?
看似赢家的刘邦最后面对张良时,不胜唏嘘。他当上皇帝这么多年,又哪里有过开心,哪里有过幸福?担惊受怕、小心翼翼,这样的生活想幸福,太难。反而不如当年的虞姬与项羽,即使死了,虞姬也是笑着而逝的,因为爱人,陪在身边,因为爱,她在历史中永存。最后时刻,张良这句话“替虞姬完成最后的心愿”或许已显多余了,虞姬最后的心愿早已随着项羽埋葬在了吴江之边,或许,都已花开花落好几载了。
这类以历史为背景的电影,总是很好的带动起观众的热情与兴奋。因为有太多的感情,早已融入在了历史故事里。《鸿门宴》有很多历史小问题,我不列举了。我想说的是,其实这类电影没必要那么认真,电影的演绎与改编,正是将历史用现代眼光看待的一种模式。能从电影里看出味道,那么电影就已经成功了。再者,电影正式名字叫做《鸿门宴传奇》,从这名字本身看,我们也能看出出版方对“历史”这个命题的谨慎态度。反而若你太纠结于电影到底遵循不遵循历史原貌,很多电影所涵盖的东西,你会忽略。不要为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而错过了精彩呀。
张涵予和黄秋生的演技没得说,老派的演员演技都很到位。冯绍峰的演技倒是让我眼前一亮。他的其它作品还没看过(不喜欢电视剧的……),但是从新闻和大家口中也能知道他以前的那种奶油小生的风格。然而此部剧作中,冯绍峰饰演的项羽有血有肉,很是符合观众的胃口,这也算是冯绍峰的一次转型吧。或许此部作品,在他的演员履历中,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
电影看完,很是满意。推荐大家去看。
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5
实际上,《鸿门宴传奇》若是不加上后两字,定会因为与历史的相悖而遭遇争议。但是如若有了“传奇”二字作为免死金牌。编导便可以大展拳脚,对自己心目中的这段“千年一餐”在大银幕上尽情演绎了。
于是,导演李仁港的这部作品比起以往的武侠更为厚重,且这部戏显然为了让故事有点史诗般的效果,不浪费这个大部分电影人都瞄准的题材,塞进了诸多思考,融入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导演的“好”在重文轻武后让故事中人物关系演绎远胜过动作场景。但导演的“坏”使得片子有了太大野心,到了最后,拖沓的叙事节奏下,导演那祥林嫂般对于作品主题“人人皆是棋子”过度诠释让观众看得有些对135分钟的片长吃不消。
其实,这部片子的整体结构设计得很好。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千年前这顿杀机四伏的饭局的所有想象。并且将之前二人因何祸起,之后双方正面交锋都交待得既详细又清楚。而等到全片高潮霸王别姬段落结束后,故事更是将鸿门宴在数十年后的影响,以及人物间犹如黑白双子在棋局上的命运完整交待。使得故事真正做到了有厚度并一波三折。虽直白却亦留有思考空间。在这一点上,比起尚未成型的《王的盛宴》,至少在想法上李仁港虽作为不擅历史题材的香港导演应该不输于对手。先行一步即占优的情况现在看来不仅在影像之中,也在银幕之外。
但是回过头。这种处理也是极端危险的。如果说鸿门宴是一顿饭,那么这顿饭的开餐实则是低调的。关于项羽刘邦二人的关系破裂作为主线,霸王与虞姬的感情作为副线都交待得体。之后这顿饭的正餐是给力的。所有的硬菜上桌,是集中在赴宴之后的剑拔弩张,文斗代替武斗的棋局之上。这一幕的处理有两大优点:首先,迟迟不现身的韩信像是“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提醒着观众,这个战场不仅仅在鸿门大殿,也在百里之外,让观者的心始终悬着。再者,范增与张良以棋局对弈代替厮杀拼搏的场景,也暗喻了影片中所有人物最终的命运走向。在李仁港的世界里,他们是必死的棋子,没有退路,也没有未来。
如若一直如此,影片可称不俗。但是后来等到导演过度诠释般反复让人物念叨棋子的道理,给每个人说法般迟迟交待不完,甚至为项羽和虞姬设计电视剧般俗套的想象中美好结尾时,一切都变得拖沓不堪了。如此,这棋局有片中的台词讲“好俊”。但是这道餐后甜点不断的饭局,实在最终令人反胃到难以下咽。直喊“好饱”。
实际上,李仁港的优势一直很明显:只要是古装片,就必须有美学上的典型符号。比如本片中人物头上那飞碟般的帽盔,手中繁琐却精致的兵器,好似工艺品的玉玺,主要角色单挑代替千军万马冲杀的对决。这部戏你可以看到前作《见龙解甲》或者《锦衣卫》里大部分可见的指代物,他们不论何年何月都会出现。但是李仁港的劣势也很明显:那边是他可以打造一个精致的段落,却并不具备直接打造史诗的能力。以至于鸿门大殿的对决比之全片,沿袭了港片“有佳句无佳章”的毛病。这部分可以说无论是张涵予扮演的张良与黄秋生扮演的范增两位谋士的智力对决,抑或演技比拼,都十分精彩。而且配合上武将落子行棋的优秀剪辑,黎允文极具古典韵味却张力十足的配乐,都达到了一个全片的高潮。正因为这个片段,影片才没有被导演与野心不相称的能力拖垮,以至于成片在今年内的古装大制作中尚属佳作。
当然,刚刚提到的张涵予和黄秋生,是笔者本片最喜欢的两位演员。对于角色的拿捏都到了接近戏骨级别的演绎,特别是张涵予扮演的张良,从始至终,都把那种内敛的底蕴表现得非常得体。作为游走于两个阵营的角色,他才是全片的主要灵魂。黄秋生对于一些感情吃重的场景投入了很大精力。别再给他烂片了,除去杜琪峰外他需要会使用他的导演。而很多人关注的刘邦与项羽。实际上黎明很适合这种工于心计,步步为营的角色。而粉丝多多的冯绍峰,给人的感觉是扮相出彩,但霸气尚欠火候。好在作为大银幕首秀已然不过不失,假以时日不可限量。究其根源,是因为故事副线中项羽和虞姬的爱情铺垫过于无趣?还是甚至刘亦菲始终平平的演技拖了后腿?就见仁见智了。至于陈小春,只能说他遇到了樊哙这个几乎是为他精心打造的角色,忠义勇猛,非常讨人喜欢。
所以说,对于李仁港而言,如果这故事在两个小时内见好就收,也许可称不俗。那鸿门宴定是尔虞我诈,触目惊心,一手好俊的棋也会令人叫绝。但是如今后续乏力下继续拖延,就犯了兵家大忌。但考虑到“传奇”二字,也要体会到编导最终想自圆其说的一番苦心。所以已然可以在银幕外同类题材的竞争中先行一步,在功劳薄上稍息片刻,等着对手出招了。
新鸿门宴传奇观后感
第三篇:鸿门宴传奇 影评
《鸿门宴传奇》观感
鸿门宴,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应该对它都不胜了解了,太出名的段子了。听说要看鸿门宴传奇这片子时我就来了兴趣,不知这视觉效果跟我心里显得那个效果有几分相似,能给我多大的冲击呢。事实证明,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甚至让我觉得我简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怎么会是倒数第一呢,就凭这个也得往前再排点吧。
开始两分钟,很多人推着门进了个屋子,视觉效果挺震撼,在电影院看肯定还不错。之后就越来越不错了,越来越有范儿了,根本就是一魔幻大片!大约刘邦项羽都现了身又过了会儿,不知是不是我这个人理解有问题,我真没把他们分清楚。按照历史,两人性格应该是相差甚远,属于一看见就可以分出谁是谁的那种款式,可是这里面他两都文绉绉的,要说霸气,我觉得刘邦比项羽还霸气,项羽那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刘邦更成熟冷静。情节越来越离谱,感情原来刘邦还暗恋虞姬,他们缘分还比项羽早。虽说我不知道虞姬和项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可是这言情剧里最喜欢用来骗眼泪的俗套三角恋还是看得多了,更说这项羽在听说虞姬被绑了之后的那气势那眼神,是本片他最霸气的时候,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意味。不得不发出感慨,原来项羽刘邦也就两痴情种。到了鸿门宴这个最关键时刻,那个棋局只让我想起了《天龙八部》,堪称一模一样。然后就是太血腥了,原来鸿门宴最主要的居然是救人,受刑也不要让观众看啊,小孩看了会有阴影。结尾我是笑着看完的,因为我找不到其它的表情了。项羽刘邦双双殉情,这真是符合观众口味啊,可是太符合了就必然有极端不符的一面,历史中的英雄项羽已经英雄不再,已然该行成为了痴情王子。可悲的人物啊。
原本在心里给这片子的定位是历史片,这下看来只是一个错误的定位,这只能当是商业娱乐片来看。虽说心里这么想,可是还是越看越气愤,也不知哪里来的火气,一直都不能平息。剧情基本已经和历史不符,人物设定也怪里怪气,人物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我瞬间觉得我败了,完败。不跟谁比,我只是真没想到鸿门宴可以拍成这样!要是历史也有版权的话,绝对不会允许它这样胡编乱造!这完全是在考察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我只能说,我认真,我输了。《鸿门宴传奇》,我看只是鸿门宴传得奇怪。
我想,去电影院看的免不了都是中产阶级一家人,这样一批人去看的目的,除了娱乐,肯定还是想看看历史,想让一家人都了解了解历史,若是像这片子的电影一多,去看只能是害了想了解历史的人,不知这段历史的孩子就会把错误的当作真实的。而它历史的噱头打得重,去看无非都是这么些人。本想是想来庆幸它的票房应该比较低,那还不错,却一查,票房很高,还准备在国外上映,照理说在国外上映中国片,好啊,我现在心里却不是什么个滋味。
推而广之,看到现在什么改编剧,清宫剧,穿越剧盛行,忧虑了几分。改编剧把经典一改再改,卖个名字的出名,实在是伤财。其实就是没有好的编剧了,没有好的故事了,可是市场空闲,想去占个位置。我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多好,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种补助奖励,但是中央你也得看清楚啊,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化,而不是只图数量没有质量,那样不就图个钱吗?并没有好的文化出现。实在没看出教科书上灌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好好好!!若真是没有文化还可以理解,只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怎么会没有好的文化,那么好的文化又去了哪里,引人深思。
第四篇:鸿门宴传奇影评
篇一:鸿门宴传奇 影评 《鸿门宴传奇》观感
鸿门宴,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应该对它都不胜了解了,太出名的段子了。听说要看鸿门宴传奇这片子时我就来了兴趣,不知这视觉效果跟我心里显得那个效果有几分相似,能给我多大的冲击呢。事实证明,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甚至让我觉得我简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怎么会是倒数第一呢,就凭这个也得往前再排点吧。
开始两分钟,很多人推着门进了个屋子,视觉效果挺震撼,在电影院看肯定还不错。之后就越来越不错了,越来越有范儿了,根本就是一魔幻大片!大约刘邦项羽都现了身又过了会儿,不知是不是我这个人理解有问题,我真没把他们分清楚。按照历史,两人性格应该是相差甚远,属于一看见就可以分出谁是谁的那种款式,可是这里面他两都文绉绉的,要说霸气,我觉得刘邦比项羽还霸气,项羽那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刘邦更成熟冷静。情节越来越离谱,感情原来刘邦还暗恋虞姬,他们缘分还比项羽早。虽说我不知道虞姬和项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可是这言情剧里最喜欢用来骗眼泪的俗套三角恋还是看得多了,更说这项羽在听说虞姬被绑了之后的那气势那眼神,是本片他最霸气的时候,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意味。不得不发出感慨,原来项羽刘邦也就两痴情种。到了鸿门宴这个最关键时刻,那个棋局只让我想起了《天龙八部》,堪称一模一样。然后就是太血腥了,原来鸿门宴最主要的居然是救人,受刑也不要让观众看啊,小孩看了会有阴影。结尾我是笑着看完的,因为我找不到其它的表情了。项羽刘邦双双殉情,这真是符合观众口味啊,可是太符合了就必然有极端不符的一面,历史中的英雄项羽已经英雄不再,已然该行成为了痴情王子。可悲的人物啊。
原本在心里给这片子的定位是历史片,这下看来只是一个错误的定位,这只能当是商业娱乐片来看。虽说心里这么想,可是还是越看越气愤,也不知哪里来的火气,一直都不能平息。剧情基本已经和历史不符,人物设定也怪里怪气,人物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我瞬间觉得我败了,完败。不跟谁比,我只是真没想到鸿门宴可以拍成这样!要是历史也有版权的话,绝对不会允许它这样胡编乱造!这完全是在考察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我只能说,我认真,我输了。《鸿门宴传奇》,我看只是鸿门宴传得奇怪。
我想,去电影院看的免不了都是中产阶级一家人,这样一批人去看的目的,除了娱乐,肯定还是想看看历史,想让一家人都了解了解历史,若是像这片子的电影一多,去看只能是害了想了解历史的人,不知这段历史的孩子就会把错误的当作真实的。而它历史的噱头打得重,去看无非都是这么些人。本想是想来庆幸它的票房应该比较低,那还不错,却一查,票房很高,还准备在国外上映,照理说在国外上映中国片,好啊,我现在心里却不是什么个滋味。
推而广之,看到现在什么改编剧,清宫剧,穿越剧盛行,忧虑了几分。改编剧把经典一改再改,卖个名字的出名,实在是伤财。其实就是没有好的编剧了,没有好的故事了,可是市场空闲,想去占个位置。我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多好,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种补助奖励,但是中央你也得看清楚啊,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化,而不是只图数量没有质量,那样不就图个钱吗?并没有好的文化出现。实在没看出教科书上灌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好好好!!若真是没有文化还可以理解,只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怎么会没有好的文化,那么好的文化又去了哪里,引人深思。篇二:影评【鸿门宴传奇】
《鸿门宴》——那场宴会 那个美人 那场男人的战争棋局 天下之争,争得是什么?美女,权位,财富,天下!
楚汉之争,刘邦真的赢了吗?项羽真的输了吗? 项羽(冯绍峰饰)的虞姬(刘亦菲饰),刘邦(黎明饰)的天下,他们都得到了,也都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
刘邦是胜利者,胜利者就是王者,王者代表天下!项羽是失败者,失败者就是贼寇,贼寇什么都不是!然而,刘邦真的赢了吗?项羽真的输了吗?
《鸿门宴》中,刘邦夺去了天下,他什么都有了,荣华富贵,权位名利,一个正常男人所贪求的都实现了,然而付出的代价就是郁郁而终,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人,没有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是的,他曾经有过,可是那都是曾经,曾经最相信的战友都死在了他的屠刀之下,虽然,影片中,樊哙之死,出于自杀,但是究其根源,仍然,是刘邦的兔死狗烹,杀戮手足所造成的结果!首先,要声明的是《鸿门宴》它并不是正真的历史,但是它却抓住了历史的真正面纱,因为,历史本身就没有历史,谁敢说我们所看到的白纸黑字就是真正本来的历史面目呢?因为,书是人写的,但是,人心却是不能仅凭几个字所能掩盖的!
《鸿门宴》个人认为是中国拍摄的国产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好电影,当然之一,尤其是在历史剧中,他是一部卓越的电影,我对该片的编剧及导演李仁港的才华甚是敬佩!它确实没有按照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鸿门宴那么拍摄,但是他真正的揭露了战争的本源,欲望,私欲,谋略,什么天命所归,明白了男人在权力面前的贪欲,就知道,那其实都是扯淡的,而那些所谓的好皇帝只不过是几个混帐皇帝中扯淡扯的较好的几个罢了!
项羽是本色英雄,因为他选择了爱!选择了虞姬!刘邦是天下枭雄,因为他选择了天下,权力,他失去了爱,还有信任!
项羽抱着虞姬时,他说,你愿不愿意跟着我,我喜欢上你了!虞姬说,我跟着你!虞姬做到了,她确实是一个好女孩,她没有像一般的女人那样,在自己男人失势时选择离开项羽,虽然项羽对她说,我给你一个从新选择的机会,而虞姬却选择跟定项羽,虞姬也明白,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只不过是自己与自己男人上路的哀歌而已!虞姬是战争的牺牲品,项羽也是,他们若生于和平年代,本能够白头偕老,恩爱相随,手挽手,共绾青丝!但是,项羽虞姬,他们注定要不平凡,破釜沉舟,宰割天下,鸿门一宴,坐失良机!
项羽是不幸的,他不幸的成为历史的操盘手,却又不能左右,幸运的是,在被历史规则戏弄中,两个霸主中,只能存活一个,无论另一个人是谁,都必须死!有一个女人,至死不渝的爱着他,陪着她,走完人生的最后的路程,他在短暂的一生中放出了自己最璀璨的光芒!刘邦是幸运的,他的无耻不要脸,或则说成是顺应天下,为民着想,他夺得了宝座,甚至是自己喜欢的女人虞姬,当然,虞姬要的不是荣华,如果虞姬要的是荣华而已,那她也只不过是楚馆之中一个姿色出众的妓女而已,而姿色出众的妓女,普天之下不知有几千几万了,而单单一个虞姬岂可流芳百世!虞姬是最纯洁的一个璞玉,最素雅的女子,只有刘亦菲的出演方可担当起虞美人这个称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刘邦很幸运的赢得天下共主,但是却彻彻底底的是一个可怜的的人,在他那么多的女人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女人值得去信赖,值得去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男人的悲哀!
其实,楚汉之争,权位之争,刘邦是赢家,但是情感的输家,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想想一个男人,妻妾成群,而这些人竟然都不能相信,这是多么的可笑啊!维持这些女人与刘邦之间关系的竟然只不过是刘邦的天下,刘邦的财富、权力和荣华,刘邦的女人爱刘邦是因为刘邦可以带给她们荣华富贵,而项羽的女人虞姬爱项羽,就是只爱项羽的心,不为其他,只是那句,我跟着你,无论生死!即使没了天下又有何妨!项羽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活人,刘邦是失败的,因为他是个政治工具,无情的战争机器而已!
其实,刘胜项败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战争是从来不需要感情的,而恰巧项羽是有感情的,刘邦是无情的,无情的是很容易将有情的干掉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受伤的往往是多情的!正所谓,天地如棋,人生如梦,输赢胜算,谁又能说得清楚呢!篇三:鸿门宴影评
用小人物解构大历史
——《鸿门宴传奇》影评
《鸿门宴传奇》是中国香港地区导演李仁港的作品,以鸿门宴为冲突中心,重新解构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故事。秦末乱世,刘邦追随霸王项羽,并与其结为异姓兄弟,一心想着天下太平以后,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回家乡喝酒。义军首领楚怀王为抑制刘、项二人,设下“先入咸阳,册封秦王”毒计。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在函谷关大败秦兵二十万,对刘邦虎视眈眈。张良也向刘邦献策,不宜与项羽硬拼。项羽手下谋士范增在刘邦交出咸阳之后,设下“鸿门宴”,要借机除掉刘邦。谁知刘邦以一跪化解了项羽的怨恨,以如厕为借口逃离虎口。此后,张良和范增各为其主,争夺天下。最后,霸王项羽在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自刎而死。张良等人却被范增的“锦囊妙计”所制?? 影片开场,在空旷的原野中,雪花漫天飞舞,一群太学生在太傅刘玄的带领下去瞻仰鸿门宴遗址,这已是汉高祖刘邦驾崩二十年之后。大殿上陈列着的“无字灵位”是谁的?当年高祖的坐在哪里?太傅不能给出年轻人答案。这时一位矍铄的老者,意味深长地揭开了这段历史的真相。这位老者就是张良,鸿门宴时刘邦手下的谋士。在刘邦和项羽的光环下,在汗牛充栋的史书中,张良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开场以后,就在张良的叙述视角下,陈述楚汉相争这段大历史。这段大历史,以及刘邦、项羽这两位大人物也因此得以被全新的角度重新解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刘邦的形象向来与泼皮无赖、贪图富贵、心狠手辣、过河拆桥等小人形象联系在一起。在《鸿门宴传奇》中,刘邦变得丰满起来。刘邦与项羽结为兄弟,在将与秦军决战的时候,受项羽之托护送虞姬。刘邦并没有怨言,是在手下樊哙的“煽动”下,才起了“反项”之心。在迂回包抄咸阳的途中,刘邦舍身护虞姬,对虞姬说,身不由己。这两个段落让刘邦身上开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们开始相信:原来刘邦并不是泼皮无赖,他很可能是正人君子;原来刘邦不是贪图富贵,是为了不让兄弟们伤心,不让流兵成痞,是身不由己。当刘邦入主咸阳,遇张良,谈天下事,为了不让咸阳城生灵涂炭,刘邦率部退守霸上。又一个段落,鸿门宴上,刘邦屈膝下跪,张良与范增对弈。从此刘邦的命运掌握在张良手里。后来。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全拜张良所赐。一定程度上讲,贪图富贵的是张良,是刘邦手下的布衣将相。当刘邦得到范增留给项羽的锦囊时,刘邦又不自觉的成为了范增手中的棋子。过河拆桥,始作俑者应该是没有“过河”的范增吧。项羽的形象亦然,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个刚愎自负的霸王。故事主体情节线看似仍然是刘、项相争,但是刘、项却是被动的跟着故事的节奏。仍以刘邦为例。刘邦从出场到“送嫂还乡”,还算是主动的处理自己个人冲突。从取咸阳开始,刘邦都是在被动的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而造成这些冲突,并不断的造成鸿沟,一步一步将刘邦推向历史最前沿的正是,张良、范增、樊哙这些小人物。最后,刘邦对这段大历史进行“盖棺定论”的总结时,也用虞姬的话来讲:你知道赴会的代价吗?
就这样,小人物往往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大历史的走向。在《鸿门宴传奇》中的起关键作用的的小人物就是张良和范增。
范增是项羽的军师,也是项羽仰仗的“亚父”。范增曾对项羽说:看来我真是把你宠坏了,莫非真要我早点高老归田,你才能真正长大。范增虽是小人物,对项羽影响却很大,在刘邦兵败,张良入幕之前,项羽对其是言听计从。后来,项羽大势已去,范增准备了锦囊:反间计,只求两败俱伤。张良是刘邦的谋士,他深知范增计谋三倍于自己,从鸿门宴对弈开始,便想除掉范增。张良成功的时候,张良无奈地对范增说:我这步棋下的太重了。对范增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范增答道:你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这是两个小人物的惺惺相惜,在他们对弈的棋盘上,无论是项王还是汉王,都是他们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鸿门宴传奇》中还有以个不得不说的小人物就是樊哙。樊哙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安定以后跟主公一起喝家乡酒,他不想做官,也不会做官。樊哙可以为主公冲锋陷阵,甚至为给主公争一先手,自断小指,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的主公会变,他接受不了。在一众小人物中,樊哙是真正的“草根”。说的这里,想起李仁港导演的另一部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用“草根”罗平安的叙述视角,以小人物重现解构大历史,陈述常胜将军赵子龙兵败凤鸣山的史话。《三国之见龙卸甲》中的罗平安跟樊哙一样的善良、执拗。胆小如鼠的他可以冒死去救赵子龙,却为了自己可以风光的回老家出卖了自己的好兄弟、好战友。两部片子唯一不同的是,身为“草根”的罗平安在陈述完故事以后,没有能力作一个结语。而张良却可以郑重的为虞姬立一块“无字灵位”,叹息一声:高祖皇帝又何尝不想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上面。导演李仁港有深厚的国画功底,这使他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对于把我历史题材的影片有很大帮助。就上面提到的两部片子而言,在《鸿门宴传奇》中,导演把对于棋道的理解当作是贯穿全片的线索之一。张良用反间计除掉了范增,范增却也留个张良一个反间计,提炼出两败俱输的点睛之笔。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赵子龙发迹于凤鸣山,也埋骨于凤鸣山,导演把它归结为一个圆,而圆既是佛家又是道家,都是传统的信仰。这些古典元素不仅让影片更加真实,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含混性,也赋予影片多义性解读的可能。另外,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导演,李仁港对“草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两种文化背景,李仁港导演用小人物,甚至是“草根”的视角解构历史事件成为可能。
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积累,审美水平不断增加,一些传统意义的商业大片和主旋律电影已经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即使是在票房上取得了很高的收入,口碑上却遭遇“滑铁卢”。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一些影片中本应有的人文关怀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取代;二是,编剧和导演讲故事的方式过时,往往是观众刚看完开场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猜到下面的发展和结局。就第二点来言,换个视角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历史题材的影片,《鸿门宴传奇》应该算是一个范例。当然,用小人物解构大历史,大历史背景还是要尊重的,否者就不叫解构了,应该叫颠覆了。
第五篇:鸿门宴观后感
记得上初中或高中时,总有语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电影的读后感,鸿门宴观后感。那时候,电影是爱看的,但读后感是不想写的,因为想写的东西不能写出来,按规范需要写的我又不想写,所以总是很讨厌写观影读后感。
现在,终于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是不管写得好坏也不再担心了,因此,提笔发表感慨的心情也是无比的轻松......满怀着想象跨进了电影院,看着场面巨大的画面,随着剧情的起伏开始感叹剧中的人物。
范增,一个以前在教科书里没太多了解的人物,在这部影片里却表现得如此的出彩,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辅佐项家三世的谋士也被那个以前我瞧不起的演员黄秋生演绎得那么真实,读后感《鸿门宴观后感》。看到他的神机妙算才知道才华横溢原来就是用来形容范增这样的人物,看来江山代有人才出,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谋士里原来我最了解的都出自三国,最近因为看历史,才知道每一个成功的帝王将帅后面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士,否则这些人都成就不了他们的霸业。谋士——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幕后工作者!
看完整部影片一直在好奇这个霸王是谁演绎的,本来是觉得项羽只是一个力拔千斤气盖世的勇夫而已,但经过这个演员的演绎后,竟然喜欢上霸王了,等到电影散场后专门看了演员表,发现原来就是最近火的不得了的冯绍峰。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人气明星了,一个被众多年轻粉丝们喜欢的年轻明星,尽然因为演绎了西楚霸王这个角色,让我这么老的人也喜欢了,可见,功底还是有的。原以为我只喜欢像《步步惊心》中演绎八爷的郑嘉颖这样的过气明星,原来也喜欢这样当下时尚的明星。不过想来都是喜欢像郑嘉颖这样用一个眼神就能表达那么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绝佳演技。每每看到他用忧郁的眼神望着若曦,我的心也跟着碎了。《鸿门宴》里的西楚霸王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喜欢的吧?不过,仔细想想怎么喜欢的都是这样悲剧的人物喃?不管是八爷还是项羽他们都是失败者,难道......杯具?不敢想,不想了......正是与冯绍峰演绎的霸王相比,我觉得黎明演的刘邦少了很多的灵气,所以不喜欢。
最后就是影片颠覆了我对“乌江自刎”“霸王别姬”的历史想象,那么唯美、凄凉的画面就这样被他们表达了,可惜了......正好在发型店里烫头发,闲的无聊,发表了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