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7:4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

第一篇: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

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

作者:苏力

今天,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日益感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许知识分子对这一点感受最深。在这个意义上,知识的交流就是—种知识的互惠、互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对于外国知识的汲取无疑是重要的,是—个国家现代化的必须。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这种知识的交流中,也能获得意义和收获,扩大自己的视野,可以看到一种在现有知识框架中难以想象的生活和知识,理解一种不可能的可能,因此改变老子天下第一的观点。

但是,在有些方面,我在我的法律社学调查中发现,这种知识的交流对于有些群体来说只是—种不得已,一种被迫。就其现有的生活而言,他们本来未必需要这种知识,他们需要这种知识仅仅因为他们需要同一些陌生人打交道,他们需要了解对方,以便利用对对方之了解来保护自己,或获取某种利益(包括对方的认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但是为了避免过分专业化,我在此仅仅从日常生活切入这个问题,但是道理并不限于日常生活。

每年,北大校园里都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一生乡土气走进校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某种歧视,他闪不懂莫扎特、贝多芬,不懂梵高、莫奈,不懂卡夫卡、博尔赫斯,不懂福柯、德里达,因此,尽管他们可能学业不错,但是在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人总是缺少某些东西,缺少某些“知识”,显得土老帽。为了让自己适应环境,抛弃这些土气,她或他必须了解城市人的习惯。于是,总有不少学子就会花费相当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这种“知识”,装点自己。他们会把一些自己其实并不真正喜欢,也不真正需要、甚至未必是知识的东西当成一种获得这个社区的承认的执照。他们会学着喝咖啡,学着跳舞,学着吼摇滚、学着(如果有钱的话)在情人节买一枝红玫瑰而不是其他什么花送给自己喜爱的姑娘。他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会很认真、很执着,甚至比对学业更为执者。也许四年或七年之后,也许是10年之后,他们当中有—些人确实变了,变得很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变得很妩媚靓丽、风姿绰约。他们也能同其他人一块谈论先前他们不熟悉人和事了。他们成了白领。他们不说给我—张纸,而说给我一张paper。

有些人也许就这样永远变了。但是,也有不少人,其实骨子里一点都没变,他们在内心深处也许仍然真正喜爱的是故乡的秦腔、花鼓戏,而不是《费加罗的婚礼》;也许是陕北的“酸曲”,而不是迈克尔·杰克逊;也许是民间的剪纸,甚或是近代从西方引进但已经构成了当代中国现实一部分的写实主义油画,而不是抽象派;喜欢的是金庸的小说,而不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而且说不定哪一天,他被压抑的偏好又都重新显现出来,如果环境允许的话。例如,当他因为无法获得认同而心灰意懒不再追逐周围的承认时,或者已经功成名就而很容易被人认同时,他就不在谈论这些了。如果他追求的女孩子己经为他的妻子,他就不会再买一束玫瑰花,也忘记了情人节。他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了。注意这里的引号。

这种现象在近代以及当代中国都不少见,可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少见。我也不想简单地说好说坏。也许中国的过去的—个世纪中,也就是在这种“假白领”的摇摆中发展起来了,变得日益西化了。但是,有这种必要吗?这种模仿和学习,注意,仅仅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模仿,这种谈资上的模仿,这种举止作派上的模仿和学习,到底有什么效用?对人类社会福利的增进?以及对谁的效用?

我并不反对西方的文明,我也不反对—个人更文明起来,谦种礼貌,博闻强记;特别是如果他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的需求,不是为了自己的福利,同时出没有增进社会的福利,相反仅仅是为了遗忘自己,为了—种风尚,那么我觉得这种表面看来个人性的实际是社会化的大规模投资是没有效用的,没有福利的。甚至是压迫性的。它不仅压迫自己,也压迫他人。我曾经见到自己的同代人,为了圆自己的梦,甚至硬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仅仅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代的梦。结果是孩子成了父母自我补偿的工具。

这是一种弱势文化的畸变。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这是这种表面的知识的交流和互惠实际是一种文化的压迫和消灭。

但是,我不想过多地讨论这个问题。这样的事情在—定程度上都与个人有关,如果说是悲剧,到处都有这种悲剧,没有太多的讨论的必要。我关心的是这种现象的背后,在我看来,理想型的知识互惠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而不是一般地谈论知识的互惠这个条件就是知识生产和输出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还不是个人之间的,而是国家之间的,文明之间的。没有经济实力的平等,同属于生活的习惯和便利的东西就没有很多交换的价值,由此而来就没有对于自己的自信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适度尊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识互惠,有的只是互惠背后的强加,有的只是认同的自我改变,有的只是文化的自我消灭。明年前,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崛起之前,韦伯的学说成为亚洲学者头上抹不去的—份阴影,而70年代以后,韦伯关于儒家学说的观点至少受到了某种挑战。人们至少不再认为儒家学说与市场经济不兼容了。

也许还是邓小平说得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知识的交流和互惠只有在人们富裕起来,有了自信心,有了自主性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在这个意义上,知识的流动是随着权力关系变化的,构建一个知识互惠模式不解决知识交流和互惠的问题。说不定知识互惠的话题本身就是—个知识强加的新战略:就如同关于人权的对话从来也不是为了对话,而仅仅是为了征服。

不要误解了我的这番话是一种抵抗,或是一种抵抗的姿态,有什么民族主义的情绪之类的东西,尽管人们很容易这样理解。我其实并不是在抵抗,也不是发出抵抗的宣言。到了这个年龄,到拿了洋博士回来之后,再搞这一套,且不追究是否沽名钓誉、故作姿态,也不会有多少人信的。其实,我只是指出—个现实,我和你都处在这种宿命之中的现实。而且我的例子也表明,这种知识强加现象不仅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而且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这个强加者和被强加者可能同时是你、是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尼采意义上的人,—种不断斗争着的人,是“超善恶”的。或者用老子的话说“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如果,理解了这—点,也许我们会发现,重构知识互惠模式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努力。有意义的只是生存的斗争,只是实力。

第二篇:关于抗辩制改革·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

关于抗辩制改革

作者:苏力

在司法程序上,中国自清末从欧洲引入了“讯问制”(inquisitorial system)审判方式,1到1989年第十四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之后提出要抓公开审判,提出了庭审方式改革的问题。这一改革到目前为止集中在民事和经济案件的审判方式上。1991年4月颁布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64条实际上规定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抗辩制”(adversarial system)的司法审判改革试点。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焦点访谈》栏目公开报道了大连市法院采用抗辩制审判程序对一起案件的审理。“抗辩制”在社会上和法学界都引起不少反响。2抗辩制和讯问制是两种不同的在法庭上出示证据的方式。在抗辩制(也称对抗制,辩论主义或当事人主义诉讼方式)下,各方自行负责调查。在民事法律中,原告和被告都必须各自准备证据,通常通过各自聘请的律师来进行。在有陪审团参加的抗辩制诉讼中,法官只作为法律问题的仲裁人和公断人,很少参加迅问,除非他认为某些重要的法律或事实问题必须澄清。在没有陪审团参加的庭审中,法官不仅作出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也就事实、并且在需要赔偿时就损害赔偿数额问题作出结论。而依据讯问制(也称职权主义或混合式诉讼方式),为了提出一项可能的起诉书,通常由一位法官主持进行审前讯问,其责任包括对案件中当事人的有利和不利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在审判中,法官也担任直接角色,主持讯问证人,往往根据预审档案材料提出问题。3概括说来,在讯问制中,理论上,法官的角色是发现案件真相和依法出决定;而在抗辩制中,用美国大法官杰克逊的话来说,就是“让双方打仗”,4法官的责任不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而是竞争的裁断者,法官仅处理或集中处理有关法律的问题。

这两种审判方式到底各有什么优点?中国应当采取何种,在多大程度上采取哪一种审判方式?这些问题成为法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本文不打算抽象地、无背景地讨论抗辩制与讯问制之优劣,而是试图将这一抗辩制改革试点放到中国法理学和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一些初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供人们思考,而并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

抗辩制在司法审判中引入,可能引起对中国目前法学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再思考。

首先是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普遍的司法原则提出了挑战。在先前的讯问制司法制度中,事实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调查确认的。尽管确认事实总是牵涉到证据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但在讯问式审判中,法律事实的事实性,即事实是否完整、确实和可靠,一般不会受到怀疑。因为在我国人们的常识中和简单化了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一般认为,事实就是事实,只要通过仔细调查,一般是可以查清的;因此法学界至少在理论上认为事实等于案件的真相,以事实为根据就是要完全符合事实真相。5这一原则作为一种司法理想无疑是对的。但司法是一种实践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操作性,而这一原则由于把司法理想和司法操作混同,在司法实践上是很难实现的。在实践上,司法依据的仅仅是法律所确认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往往只是案件事实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尽管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司法的诉讼时限和其他技术、资金和人力的限制,在许多复杂的案件,特别是许多涉及多方,标的额很大的经济案件中,许多事实是无法在法定时限中发现的,甚至是完全无法发现的。6因此在绝大多数案件中,司法实际上依据的是在法定范围内认可的并为一些证据所支持的事实,即法律事实而决定的。正如吉尔兹所说的,“法律事实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它们是根据证据法规则、法庭规则、判例汇编传统、辩护技巧、法官雄辩能力以及法律教育成规等诸如此类的事物而构设出来的,总之是社会的产物”。7尽管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近似,但并不总是相等,甚至总是不能重合。8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即使司法机关内每个工作人员都尽职尽力,不时出现一些司法决定上偏差、错误仍然是难免的。

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相混淆,这个法学问题一直存在,并长期困扰着许多法学家。9但在我国的社会司法实践中,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被忽视。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先前的过于简单化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而且因为与讯问制审判方式相联系的其他制度因素。依据讯问制的制度设置,这种发现事实、确认事实尽管也有律师的部分参与,但从根本上看来是由检查官或法官作出最后决断的。这种职能配置的基本理论和逻辑预设是,这些政府官员由于不是事件的当事人,在案件中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因此就总体看来可能保证事实的调查和确定更为公正和有效。10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按照定义说来,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法院和检查院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查院,人们对它们发现和确证事实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一直比较绝对。因此“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中和有关的法学教课书中一直被当作没有疑问的一般司法原则而加以确认和阐释的。举证责任的讨论也是在这个原则的框架中进行的。

然而,这个涉及哲学认识论的法学问题在新的抗辩制诉讼中将突现出来。抗辩制发现事实的逻辑预设是,真理越辩越明,以一种类似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发现和确认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听信谁的证据,听信多少,就如同是一位顾客,而诉讼双方或他们的律师就如同推销产品的厂家极力要在法庭这个“市场”上向其预期的顾客(法官)推销他们的产品;这种竞争被假定为会产生最好的结果。也许人们会对这里的比喻感到有些反感。但必须指出,我不敢掠美,这恰恰是英美法学家最经常使用的、并且是引以自豪地使用的一种比喻(市场经济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或者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1这里我不想讨论这种比喻是否恰当,有多恰当。我想指出的是,在我们对这种比喻所产生的或多或少的本能反感中,可能有什么东西是正确的,那就是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发现和确证的事实可能只是某些事实、部分事实、部分事实和部分非事实(个人的有一定证据支持的感觉和意见,甚至有某些谎言和欺骗)的混合。12要将司法决定基于这样发现的“事实”基础上,显然其中某些结果与我们习惯所要求的“法律等于公正”的理想和预期是相抵的。

然而,不论怎样,一旦采纳了抗辩制,确实就对我国司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提出了一个问题。按照抗辩制,诉讼中,法官处于消极地听取证据的位置,而诉讼双方或各方各自提出自己的证据,反驳对方的证据,通过这些证据来确认各自主张的事实;因此,在法官面前,必定就会出现两个甚至多个事实,法官只能依据各方所提出证据数量和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判定案件“事实”,并据之作出判决。且不说在举证过程中各方必定会并经常是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提出甚至有意压制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甚至在某些可能的场合下歪曲、曲解、捏造某些证据。13其次,尽管事实是确定的,但在抗辩制司法中所提出的事实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而现代学术研究早已表明事实与语词之间是不存在那种精密的对应关系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书不尽言,言不尽义;中国古人早就指出了这一点),14举证人所选择的语词以及这些语词在法官心目中所产生的关于事实的印象和与此相伴随的感情色彩都是不那么确定的,对不同的法官可能会产生关于事实的不同印象。特别是抗辩制免除了法官身临其境进行案件调查的责任,而主要依据法庭上的举证,这就使得言词在抗辩制中比在先前的司法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无论如何,法庭上所出现的“事实”都不是那种作为物自体而存在的事实真相。法官只能根据他听证或获得关于事实的“印象”而判断、决定。

语词、表述和解说在抗辩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律师和律师的经验和手段将起一定的甚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一些美国和香港电视剧上的法庭辩论上就看到了不少这种例子)。这里并不想指控所有律师必定会有意玩弄技巧,欺骗世人和法官;事实上,由于职业道德、个人良心的约束以及法律的威慑(不能有意作伪证,不能欺骗法庭等),律师即使有意玩弄语词,也会有所顾忌。但出于打赢官司的个人利益,出于抗辩制对他的制度要求,他们必须尽其所能、而且会尽其所能发挥他的“辩”才。由于辩才的不同,案件的结果就有可能不同。因此在一个案件中,一个作为本体意义上的事实并不有利的一方,由于有一个出色的律师,就可能赢得案件,至少减少自己的不利;而本体意义上的事实有利的一方,如果缺乏一个伶牙俐齿的好律师,也仍然可能输,至少损失会更大一些。这在经济案件和民事案件中,将尤为突出;因为这类案件与刑事案件有较大不同,前者的结果大多不是一方全赢或全输,而更多是各方有赢有输,输多输少的问题。因此,案件中经常是通过律师以言词表述或概括的事实将对案件的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

发现了上述问题或不足之处,抗辩制是否可以避免和减轻呢?当然通过法官和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努力,也许可以避免一些,但我认为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上面提出的或隐含的其他问题(例如收集证据的财力不均,于是财富不均可能会造成对富有诉讼方的有利而对资财不足一方的不利等等),因为这就是制度的限制,是制度中固有的;除非抛弃这种制度或从根本上改造这一制度(但那还是抗辩制吗?),这些不足是无法排除的。

因此,如果采用抗辩制司法程序,我们的法官实际上所采纳的原则将明显是“以证据为根据”或以诉讼各方在法庭辩论实际提出或表述出来的证据为根据,而不是“以事实为根据”。15并且,在不同案件中,应当而且必须演化出不同的证据决断原则。因此,无论我们的法律原则的表述或法律教科书的对这一原则的表述或阐释是否改变,只要采用抗辩制,那么我们的这一司法原则就实际上将或正在发生了重大变更。

与这一变更相联系的还有一系列法律原则的问题。例如两审终审原则16与有错必纠原则的冲突。上面的分析已表明在抗辩制中,判决所基于的“事实”实际是诉讼各方证据上的多寡、强弱,而证据多寡与强弱仅仅是在一定时间内可证明的事实,而不等于客观事实本身,因此就老百姓一般意义或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错案”将不可避免。当然,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出现,当案件经过必要程序之后,也就只能如此终结了;但问题是在两审终结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证据,并且是重要的、可能推翻现有案件判决的证据,例如被对方有意无意压制下来的、对其不利的证据。17如果这些证据出现了,是否应当坚持有错必纠的的原则?

在先前的讯问制审判方式中,由于收集、认定证据的是由法院或检察院代表国家进行的,这种错误一旦发生,在理论上讲是司法机关造成的,因此坚持有错必纠似乎是道理的;司法机关纠正因自身的错误而造成的“错案”,这可以说是司法机关的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但在抗辩制之下,由于举证责任是由当事人承担的,因此这种错误在一定意义上是诉讼人自身的错误或无能力所造成的,从逻辑上说诉讼人应当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将有利于诉讼人的自主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将保证两审终审制实际上得以保证。但问题是,如果这样实践,至少会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必定实际上取消有错必纠原则,而可能演化出司法机关仅对由于自身错误造成错案承担责任的原则。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这一原则?

然而,问题是这里的“我们”是谁?必须加以说明。严格说来,这里的“我们”并不是、至少主要不是决策者或法律学者,而是中国社会的老百姓。因此引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习惯于重视实质正义的中国老百姓能否接受这一原则的变化。请注意,我并不是声称中国老百姓一定就不能接受,或不会接受抗辩制,不能接受其引起的这些法律原则的变化。他们完全可能接受,尽管可能需要时间。我在此所要说明的只是这一原则的改变将实际上改变的中国老百姓对于中国司法和司法公正的一种预期。

由于前述抗辩制中的庭审方式和举证责任的变更,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基于不完全的、有错误的事实认定之上的司法判决的数量将增加,而不是减少。如果坚持两审终审,对因当事人举证责任而发生的这类“错案”就不应予以纠正。尽管这种做法从原则上更符合现代司法对司法制度的程序正义的要求,但中国老百姓是否愿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这种新型的司法程序正义的制度,这就不仅有与中国司法强调实质正义的传统不协调的问题,18而且这也改变了人们的司法预期。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接受的司法原则是“有错必纠”,而现在不再坚持这一原则,人们会有一种失落感。改变人们的司法预期,即使从纯技术角度看完全合理,也是违背法治原则的。19这不仅可能影响司法机关的合法性.人们下意识的认同,更可能引起许多人在自己受了损害、但由于自己无法在法庭面前承担其必要举证责任时规避法律,或借助其他手段追求实质正义,进而使司法制度形同虚设。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实行抗辩制所涉及的另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纠纷解决的社会成本。20在讯问制审判方式中,收集、调查、确认证据的职责是由国家承担的。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实际上也主要由国家承担。抗辩制把举证责任转移给诉讼各方,由各方通过他们的律师来收集证据,因此先前由国家承担的费用也就大部分转移到诉讼各方。仅从司法制度的角度来看,采取抗辩制并没有增加司法机关的成本;相反,这种制度减少了司法机关的司法成本,包括人力和财力,这将有利于司法机关更集中于司法活动,有利于司法机关专业化、职业化和法院的权威性。这个理由是或者可能是一些法学家和决策者支持诉讼制改革理由。21然而,从整个社会来看,这种庭审方式的诉讼成本也许并没有减少而只是转移了,并且更可能导致诉讼的社会成本的增加。22首先,为了承担起说服法官证实自己的主张,诉讼各方都必须尽可能收集证据;尽管主要是收集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对方的证据,但为了预防诉讼对抗中的对方的反诘和质证,任何一方其实还不得不注意收集于己方不利而于对方更有利的证据并准备反击这类证据。因此实际上,诉讼各方都必须同时独立地收集对己方有利和不利证据。换言之,在一个只有两方诉讼的案件中,在理论上就必须花费两倍的人力、财力来收集同样一些证据。而在一个有多方诉讼的案件中,收集、发现证据的费用在理论上讲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如果仅就纠纷处理来看,这当然是社会成本更高的纠纷解决办法。

当然,这只是理论的分析,实际上不必然如此。首先因为各方将总是更侧重收集对己方有利的证据,而不会以与对方同样的人力财力和热情收集对己方不利的证据。其次,由于证据与己方的利益直接相关,因此诉讼双方会有比司法机关更大的利益驱动来有效率地收集和使用证据,一般说来这也将比由司法机关收集证据更节省费用。23因此,在两个诉讼方的案件中,就平均数来说,抗辩制的成本无论如何不会达到询问制的两倍。

尽管如此,从上面的分析却可以看出,仅从解决纠纷上看,无论如何抗辩制的社会成本都会比询问制更高。那么英美法国家为什么会长期坚持这种制度,并有一些法学家声称普通法是有效率的呢。24固然,这有我在上一段中提到的关于市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流行于英美的抗辩制是与其普通法的前例制度相联系的。在普通法国家,从法官审判所产生的判决意见中可以抽象出一个甚至一些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被称之为法官立法。因此一个纠纷的解决就成为一个先例,不仅对本法院和下级法院此后的同类案件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同时对其他同级法院,甚至上级法院也具有司法参考价值。而最高法院的判决则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因此通过抗辩制作出的司法决定,具有超出解决本案纠纷的社会收益,特别是在普通法(其大部分是我国民法和经济法)领域,大大小小、前前后后的这些判例构成了许多法律领域的法律体系,无需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和修改。由于这种联系,抗辩制作为解决社会纠纷的制度尽管成本很高,但由于其副产品――法官立法――所具有的规制社会的收益,这种高成本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抵销了。考虑到与抗辩制相联系和相结合的前例制度,我们发现它节省了立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例如,发现现有法律存在的问题的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其他成本。25因此,综合看待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立法和司法活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两幅画图:在采用抗辩制的普通法系中,抗辩制增加了司法活动的社会成本,但节约了立法活动的社会成本;在采取讯问制的大陆法系中,讯问制似乎节省了司法活动的社会成本,但要求并且实际上也增加了立法活动的社会成本。例如大陆法系的民商法基本都是通过立法机关的活动颁布和修订的,而在美国这些法律大都是由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逐步创造的。这种勾勒当然是粗略的,有许多细节在此文中无法一一指出。例如在大陆法系中,司法判决并非没有参考作用,26但肯定不具有英美法中的前例那种立法的作用;在英美法国家,立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至少在美国任何立法(包括宪法)都要经过法官的解释,而真正的法律是这些解释,并对后来案件有法律的约束力。27当我们在作了这一番远游之后,再回头看中国引入抗辩制的社会成本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制度变革对中国社会也许是相当不经济的。因为中国在立法制度上是欧洲大陆法系类型的立法制度,而如果在司法制度上,即使仅仅在民事和经济案件中,采用了类似普通法的抗辩制,那就是将两种制度的“高消费”结合在一起了。而这两者结合还可能没有这些高成本制度的其他收益。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制度的结合,对中国社会来说,也许是结合这两种制度的毛病。

论述到此,似乎让人感觉我是在诋毁中国的抗辩制审判方式改革。人们会问,如果真的如同你分析的那样,那么中国实行这种改革有何必要和必然。的确,许多人包括本文作者都一度认为中国的抗辩制试点主要是美国法律制度的影响的产物,是文化人类学上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或在激进文化批判者看来是一种法律文化霸权的产物。但考察一下中国社会,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抗辩制之所以发生,固然有外部文化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内部因素。当然首先的原因是公开审判作为司法改革的可欲目标得到了确立和人们的普遍接受。许多学者往往强调这一点。28但这只是一种正当化的手段,却未必是其发生的原因(复数)。抗辩制固然有利于公开审判,但并不必然如此;否则我们无法解释采用询问制的西欧各国的庭审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公开审判这一目标模式上,而必须从社会生活变化自身来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因素的增加,我们社会中各种民事和经济冲突纠纷的增加,而与此同时国家行政机关处理、解决纠纷的权力和能力都因市场经济因素的增加而减少了,因此为处理解决纠纷,社会对对司法活动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民事财产和经济纠纷,据国家公布的数字,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十几年间,仅通过法院解决的就增长了几十倍。29而我国的司法制度由于经费、人员上不足,早就无法满足这种迅速增长的社会需要。在许多地方,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实际上有相当案件无法通过司法解决。30这是一种制度的稀缺;由于这种稀缺,因此在我国实际进行抗辩制的试点之前,在1980年代后半期中国法院系统在民事和经济审判方式进行改革的同时,并在这种正式的改革的背后,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变迁,尽管这种变革未必是一种我们可以认可的变革。这种非正式变革就是,在某些地区,当司法系统由于经费困难实际上无法调查审理一些经济案件、特别是一些数额较大涉及地域较大的经济案件时,当事人出于利益关系往往以某种方式提供一定的甚至主要的办案经费(收集证据、案件调查的差旅费和其他费用)来弥补检察院和法院机关经费的严重不足。这里面实际上已经有了某种抗辩制的影子。因为在一定层面上看,它非常类似英美法律中的当事人雇佣律师为自己打官司;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谁的资产多,谁收集的证据也就多,谁从法律中获利(获利未必就等于胜诉,可以是败诉但较少赔偿)的可能也就更大。

但必须指出,这种类似仅仅是表象的,因此是需要限制的。因为,在英美法中,当事人所雇佣的律师不是国家公职人员;而在中国的这些案件中,被当事人所“雇佣”的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公职人员。尽管我国社会中对此有一些制度上的和道德上的制约,但这种“雇佣”显然会造成司法中的一些公职人员的腐败,并且事实上也造成了一些腐败现象。从长期来看,这种悄悄进行的制度变迁极具腐蚀性,它腐蚀的不是个别司法人员,而是有可能造成整个司法制度的腐败。因此,无论从经济上看,还是从防止司法机关和人员的腐败以及提高司法系统的权威性来看,采取抗辩制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法律制度通过司法和司法教育的交流31以及影视作品在司法文化上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因素,32可以说,采用抗辩制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抗辩制的试点,一方面通过司法成本的转移减少了司法机关的费用支出,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司法机关的“私人”成本,使司法机关可以集中财力处理其他类型的、更重大的案件;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化的成本转移,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隔阻市场对司法过程的过大干扰,也许可以减少司法人员的腐败,增强法院的权威性和专业化。33从这一点上看,抗辩制试点或推广是有意义的,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甚至是必要的。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实行抗辩制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它提出了更多的法制和法学的问题。因此,也许现在不是以是否是“改革”,是否是“外国”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样一些理念性的标准来评价它,并轻易地认同它和接受它。当然,作者在此提出种种问题(但远远不是其全部或大部),并不是要拒绝它,而是希望把一些隐含的、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来。中国社会似乎应当拭目以待,看看其后果。而我们中国的法学家似乎应当将这一制度的变革放到中国整体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法学理论体系的变革中来考察,对其影响和趋势作出一种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也许是多虑但未必是多余的的系统性分析,在更多实证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一种比较清醒的制度选择,回答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法律制度对法学理论和法治建设的挑战,从而为中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作出一种更务实、但真正理论性的贡献。

1995年4月6日于北大蔚秀园寓所

第三篇:学术研究重在方法——谈后现代法学·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

学术研究重在方法——谈后现代法学

作者:苏力

如今真是一个商品社会了,甚至语词也有了卖点。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后现代主义在中 国,乃至在中国法学界也逐渐兴盛起来了。其之所以兴盛,原因并不是法学内学术的发展,而 更多是法学内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个名词具有一种分类的社会功能。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 贬低争论对手的武器,变成了一种拒绝思考对方提出的问题的标签,可以很便利地将一切非我 族类的人和研究结果排除在视野之外。其次,这个标签的另一种社会政治功能就是自我标榜、标新立异,可以跑马占地。更有甚者,大约看出如今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是注意力经济,有概 念股,新名词也有其卖点。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把大量的与传统法学不完全相同或与自己的理 解力有差距的法学派别或研究成果都称之为后现代法学。尤其在中国,这一点格外明显。一些 学者把法律经济学、批判法学、法律与文学、女权主义法学、批判种族理论等都称之为后现代 主义。总之,凡是与传统法学研究或诠释法学不一致的,都可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误解是难免的,任何理解之前都必定有一个误解。误解本身是理解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我们只能寄希望经由时间来形成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共 识。如果考虑到学术中的政治经济利益,这种相互之间难以交流理解的状况是一定会存在的,或者由于前设的不同(道不同),我看也无法通过理性交流来消除,只能通过法律学术和法律 实践的发展逐步消解或遗忘。而且,如果从学术上看,这种偏好就如同给人起名字一样,叫阿 狗阿猫都没关系,都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标记而已。

我所关心的是后果。这种现象带来了一种混乱,在学术界会造成一种理解的困难,造成一 种标签化的阅读和理解,拒绝认真理解被阅读的研究成果,很可能造成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并不利于中国法学的发展。不要过于看重流派

如同我先前讨论过的,后现代反对的就是一种“时代化”,即用时间作为一个组织社会现 象或学术研究的基本框架。而现在绝大多数对后现代的使用,都是一种“时代化”,即把发生 在当代的种种法学发展都用“后现代”这个词统一起来了。这种用法不仅混淆了当代不同法学 之间的差别,而且夸大了时下的法学与先前的法学之间的差别。

它一方面强调了时间的断裂,另一方面又把时间维度本身当成一种有神奇魔力的组织框 架。它把时代或所谓的时代精神本质化了。事实上,现在一些被标签为后现代法学的学术流 派,是很难称之为后现代的。不仅其内部差别很大,而且它们与先前的法学流派差别就理论思 路而言并不那么大。

我并不反对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用法。我的要点是,我们不应当过于看重某 一个学者或某一部著作归为哪一类。这种工作对于思想史、学术史研究也许有一定的意义,便 于分类理解和全面把握;对于自己的思想清理也许也有点用处;对于教学、传授知识也许也有 点意义。但是对于法学界、甚至对于法理学界的思想发展,在我看来,则没有什么意义。正如 一位学者也许有点过于辛辣的挖苦,什么东西一落进“屎”(史)坑里就完了,特别是法学。

就法学和法律而言,它们都是世俗导向的,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中的问题。而理论和实 践的关系并非理论在前,实践在后;而更可能是相反,请想一想“理论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才 起飞”。理论对实践有某些指导作用,至少可能在某些时候如此。但是,即使理论上通了,在 实践上也未必能做好。即使在这一事件问题上做好了,也未必能在另一个问题上做好。从理论 到实践之间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鸿沟。“懂得如何做”与“做”,不仅并不相等,而且两者还不 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知行合一的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就法学思想的发展而言,也是如此。一般原则既不能规定具体案件的结果,也不可能包打 天下。法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了解他人的思想、给它们分类或排座次能获得的,而是 在仔细研究他人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结论)并不断练习中获得的。我们想的应当是事而不是词

在我看来,在阅读学术研究成果时,首先不关心作者属于哪个流派、哪个主义,而是要和 作者一起进入作者关心的那个问题。如果发现作者的说服力很强,那么,读者就可以而且也应 当运用这种进路和思路来分析相似的问题。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这种研究 的“工具”,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结论性命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地,人的实际运用理论 工具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获得了,就扩展了。否则,如果仅仅关注主义、流派,他人的 研究成果最多也只能成为你的一种谈资,一种话语的材料。你永远会和这些研究材料格格不 入。

要多多掌握这类工具,学者或读者不应当轻易接受仅仅某一种工具、某一个学派,而是应 当反复坚持上述的过程,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增多自己工具箱内的工具,使自己的工具箱内 样样货色齐备,不仅各有各的用处,而且在某些时候用在一处。这样,当遇到新问题时,你会 很自然地懂得该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处理这些问题。这就意味着,各种理论都有其短处和长处,没有一种可以包打天下的工具,没有哪一种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并保证成功的理论。所有的理 论都是人们的备用工具,都是为了出现问题而准备的。而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重要的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人们理解、改造自己的生存世 界的工具。理论对于人类来说并不具有神圣意味,其全部意义仅仅在于能够帮助我们生活得更 好。因此,“我们想的应当是事而不是词”。

也许我的这种态度太贬低了理论?其实,我的这种态度是具有包容性的。也许对于某些学 者来说,理论完美本身就是他生活更好的一部分,甚至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理论 之所以对于他或她是神圣的,仍然是因为理论对于他或她的效用。

我的这种观点也许还太实用主义了。其实也不是。即使对于法学家来说,重要的问题也在 于获得理论,而不是谈论理论。获得理论的真正标志是思想和能力的发展,而仅仅谈论一些理 论命题、一些人物的主义归属并不增加人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又 并不那么实用主义,它是以能力增长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谈资增加为导向的;它是以未来(解 决新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往昔(总结以往的观点)为导向;它是以参与者身份进入的,而 不是以旁观者身份进入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这样说,我并不在一般意义上关心后现代主义。在我看来,究竟是 什么主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学派、一个研究成果、一个学者在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上的 研究是否出色,论证是否令人心悦诚服,是否给我启发,令我激动,使得我可以在其他问题上 借助类似的进路和论证,推进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我在世界上的行动。

其实,过分关心主义,在中国除了有排除异己、标新立异、跑马占地等嫌疑外,在智识上 一个更深的潜在预设或意图是:有某种“主义”可能是通向真理的专列——一旦你搭乘上了这 一专列,那么自己就比他人拥有更多的话语霸权,就可以至少在学术上(但不限于此)

更多地教育或指教他人,就可以在真理之途上领先于他人一步。每个知识人或许或多或少 都有这一点心态。有点儿,也许并无大碍。但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种通向真理的 专列?而即使有这样的专列,是否搭乘了这一专列,就保证了你可以对一切问题都做出正确的 回答?有人可以这样相信;但我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专列。

法律的生命,还是而且也只能在于经验。最后,就算是有这样的专列,那么对于“专列” 的选择也只能在你的路途中,哪怕是需要倒车。你不能总是在月台上观看、分析哪一趟车是通 向真理的专列吧。

第四篇:20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篇

3.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答: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大学生有哪些新的学习理念? 答: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一是要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阶段新世纪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第三节

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P11)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P1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答: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只有摆正“德”与“才”的关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具有时代烙印,阶级烙印;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是信念的依据与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3.理想信念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含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得到的要求,政治原则与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基本要求: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3.意义:1.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3.爱国主义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移。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第二节

新时代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热爱祖国就应包含着拥护祖国的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形式下,要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各民族国家必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含义: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的内涵: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意义: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6..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3.创新的基础在人才。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与对待生活的态度。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2)联系: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紧密联系在一切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另外一方面,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含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作用:首先,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其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价值。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么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不同的意义

端正人生的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4.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内容,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1.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

2.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爱生活,珍视生命。

3.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X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

自我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 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人生价值的标准

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3、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i.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ii.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头自身条件出发

②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③立足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环境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2.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要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一定会产生道德,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3.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它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有:①道德的认识功能。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②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与纠正人们的行为与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

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理论和实践依据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最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与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再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目的是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能够增强个人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使个人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

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中都提出“诚信”,体现了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现在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①诚实守信是市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③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①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③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特点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4.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培养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风尚,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与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触犯的行为。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活着驱逐出境。

3.《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游行示威的申请与许可:向游行区的主管机关(公安局)申请,经两个地区的游行,向两个地区的共同上级申请。时间是5天前提出申请。不予批准的条件:一是违反宪法;二是危害统一、主权与领土完整;三是煽动民族分裂;四是有理由认定该游行会冲击社会公共利益。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目的是从道德角度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优秀成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全新的内涵。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涵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体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在各个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法》确定的义务。(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公平救助原则的实现以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为基础,只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使公平救助原则得到充分体现。(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法在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的同时,也注重对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使他们真正与其他劳动者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之后,用人单位享有法律赋予的劳动管理权、劳动力分配自主权等。同时,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规定劳动的基本条件,以制约用人单位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理想,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以具有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自愿承担道德和法律责任为前提,在各自内心所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与对方结成终身伴侣的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爱情的基本要素①性爱——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②理想——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③责任——规范性和高尚性的统一

2.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 ③夫妻和睦 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

3.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5)实行计划生育原则(6)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原则

4.结婚的概念

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结婚的法定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这是婚姻自由原则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婚姻自主权。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双方结婚的最低年龄。公民只有达到法定婚龄才能缔结有效的婚姻。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婚姻当事人只有各自在未婚、离婚或丧偶的情况下才能结婚。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要承担法律责任。

结婚的禁止条件:禁止条件是指结婚当事人本身和他们的关系必须排除的不得具备的条件。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条件有两种: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直系血亲是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直系血亲以外的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我国婚姻法对禁止结婚的疾病没有作具体的列举性规定,而是以“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具体哪些疾病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最终要由医学鉴定。

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结婚登记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①重婚的;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③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④未到法定婚龄的。对无效婚姻,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提出该婚姻无效;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应当宣告该婚姻无效。对未到法定婚龄结婚的,应当在法定婚龄届至前提出或宣告该婚姻无效。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

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父母子女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包括: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此外,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的关系、受继父或继母抚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关系,与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相同。5.离婚

离婚的处理原则: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保障离婚自由。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或符合法定离婚条件的,应依法准予离婚。没有离婚自由,就没有真正的婚姻自由。婚姻应当是以男女双方爱情为基础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又无和好可能,强行维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不仅会给双方带来痛苦,而且对子女、家庭和社会也是无益的。实行离婚自由,就可以通过法定程度解除那些已经失去存在意义的死亡婚姻关系,使当事人从精神痛苦中解脱出来,重建幸福美满的家庭。要保障离婚自由,我们必须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克服在离婚问题上的旧思想旧观念。②反对轻率离婚。保障离婚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轻率离婚。离婚标志着夫妻关系的解除和终止,从而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对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不能滥用离婚自由。

离婚有两种方式 ①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行为。②诉讼离婚,是指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双方虽系自愿离婚,但在对子女抚养或夫妻财产分割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婚姻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行为。

有关离婚的特别规定

为了保护现役军人和妇女的特殊利益,《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看,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我国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保障。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运行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等各个环节。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与“法制”,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确有重大区别。“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念,原则,理论与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基础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以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依法治国是核心;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4.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自由平等观念。

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促进社会进步,但不违背法律规定。平等包括守法的平等和适用法律上的平等。公平正义观念。

1、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2、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权利义务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新国家安全观强调,各国在安全上要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各国的国家安全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法制思维的含义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讲法律。讲证据(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客观性与关联性)。讲程序。讲法理。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

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其中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7.我国的国家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他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等。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最高,地方,专门)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1.民商法律制度。

民法概述: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

2.民事主体

1、自然人是指以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3.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行为人要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三个要件同时具备时,民事行为才是合法的行为,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否则,不具备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有效条件的各种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一部分意思表示不真实、违背自愿原则所为的民事行为是可撤消或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代理: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来实现民事权利。

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

继承权主要由法定继承权和遗嘱继承权之分。

依据我国民法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上述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而且不排除同时适用其他法律制裁。

3.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4.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抽象行政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关人,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具体事项或特定个人,具体使用行政法律规范作出处罚决定的行为。

5.刑事法律制度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原则。

犯罪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犯罪成立的一般要件

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犯罪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他包括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方面,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的总称,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等。

6.犯罪的形态: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犯罪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7.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一个罪只能适用一种主刑,不能同时适用几种主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第五篇:知识要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

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1.学习理念P3/4: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

2.优良学风P5: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成才目标P6: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大学生崭新形象P6-7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P8 2.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P8 3.社会主义法律的定义P8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8-9

(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9

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9(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10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主会注意发展方向。P1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0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2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3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15 2.理想的定义P15 3.理想具有阶级性,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P15-16

4.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6 5信念的定义P16

6.信念具有稳定性(不轻易改变)、多样性(不用人有不同信念;同一个人在生活不同方面 有不同信念)P17

7.信仰与信仰的分类P17

8.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的作用(三个方面)P18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意义(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P18-20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 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P20-22 3.新的挑战: ①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科技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③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的挑战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25

2.应怎么做P26-28:(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鉴定时限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的定义和内容P29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P29-30

①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②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 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生活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P31-32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实现是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过程P33 2.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P33

3.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P34-35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理想(三个方面)P35-37

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四个方面)P39-40 爱河山、爱同胞、爱文化、爱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四个方面)P41-42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四个方面)P42-44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仍要弘扬爱国主义?P44-45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跨国界、信息共享,人员流动等情况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爱国 主义已经过时 ②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国家仍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中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③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大学生把握经济全球化和爱国主义应树立的观念(三方面)P45-46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P47 2.爱国主义与爱护祖国的一致性P48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定义P48

2.民族精神的内涵P4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49 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静什么P50-51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P51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P52-53

如何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3-55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如何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三个方面)P55-56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1.如何做到维护祖国统一(四个方面)P58

四、增强国防观念

1.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P58-59

2.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P59-60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64 2.人生观的定义P65 3.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P65

4.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P65(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观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世界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P66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的定义P67

2.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P67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两个方面)P67

①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②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4如何端正人生态度(四个方面)P68-69(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1.价值观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P69(价值取向、追求+价值尺度、准则)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 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影响P70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P71 2.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意义P71-72

①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人。

②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 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需要渎职的错误思想P72-73 ①反对拜金主义②反对享乐主义③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P74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机制。衡量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P74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P74-75(相互区别、相互依存。两个方面)

4.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 了历史的进步P75

5.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四个方面)P76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2方面)P77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四个方面)P77-78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大学生创造人生价值的要求(两个方面)P79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身心健康P80

2.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两个原因)P80-81 3.如何保持身心健康?P81-82(四个方面+体育锻炼)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个人与他人关系,在本质上市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P82 2.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P83-84(平等、诚信、宽容、互助)3.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84-85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85-87

①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②个人与社会既对立又统一。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 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P87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P97 自觉真爱自然,保护环境P88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1.道德的起源P90 2.道德的本质P91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功能的定义和表现P91

2.道德的功能P91-92: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激励、辩护、沟通功能 3.道德的社会作用P92 4.社会主义道德的意义P93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P94-95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P95-98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P99-100 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P101-102

2.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法: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P102-107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P102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P102-104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③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④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该在 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P105-106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三个层次P106

3.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还要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P106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P107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P107 2.提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三个方面)P107-108 3.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主要内容的理解P108

4.大学生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三个方面)P109 5.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P109-110 6.大学生与诚信道德P110-111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111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P111-113

3.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P114-115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P115-116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1.理解法律的含义(四个方面)P119-120

2.法律是由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P120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1.法律的发展史 P121-122:

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制法律-社会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P120

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理解P122-123 社会主义法律的意义P123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两个方面)P124-125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五个方面)P125-126 2.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四个方面)P127-128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的环节 P128 2.法律的运行 P128-130

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130 2.宪法的特征(三个方面)P130-131 3.宪法的作用(四个作用)P131

4.宪法的基本原则(五个原则)P131-132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P133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133-134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134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134-135(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135 6.基本经济制度P136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1.我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的人P136

2.我国公民及基本权利P137-139(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

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P139-140(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 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P140-141 2.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意义 P141-14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中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五个方面)P142-14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

1.中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定义: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体P144 中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四个方面)P144-145 中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部门 P145-150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定义 P15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三个意义)P15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1.依法治国:P154

①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②包括四项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收法)2.执法为民 P154-155

①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②包括三项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文明执法)3.公平正义 P155

①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

②包括两个基本要求(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4.服务大局 P155-156

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②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基本保证 5.党的领导 P156

①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②内容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自觉树立法治理念要把握的四个关系P156-158 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1.法治思维方式的定义P159

2.法治思维方式的四个特征P159-160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要处理的五个关系P161-164

①民主与法治的关系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③权力与义务的关系④自由与平等地关系⑤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三个途径P164-165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1.法律权威的含义P166 2.法律权威的两个意义P166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1.如何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五个方面)P167-168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1.如何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三个方面)P168-169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的四个特征:P171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含义P172 3.有序的公共生活的四个意义 P172-173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的含义P173 2.社会公德的内容(五个内容)P173-174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1.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P175

2.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P175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P175

相关规定P175-176

集会游行示威法:立法目的P176

基本原则(三个原则)P176

集会、游行、示威的定义P176

相关规定P176-177

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目的P177

基本原则(两个原则)P177

相关规定:P177-178

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P178

基本原则(三个原则)P178

相关规定P178

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P179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制定目的P179

基本原则(三个原则)P179

相关规定P179-180

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 范。P180

2.职业道德的含义P180

3.职业道德的内容(五个内容)P180-183

4.大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重大意义。如何做?P183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劳动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权利P183

基本原则(四个原则)P183-184

劳动者权利P184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P184 就业促进法:三个就业方针P184-185

就业促进法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促进就业协调机制,形成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P185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含义P185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P185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条款P185

相关规定P186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P186-187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大学生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纪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 要。

我国就业压力的原因(三个原因)P187

我国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P187 择业与创业的含义P188 择业与创业的关系P188

正确的择业观(三点)P188-189 正确的创业观(三点)P189

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P190-191 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是必须把个人成才的主观愿望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自觉 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祖国和人民的召唤、期盼中实现自己成才的理想。P191 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1.爱情的含义

2.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三点)P192 3.正确的恋爱观(五点)P193

4.恋爱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P193 5.婚姻和家庭的定义P194 6.婚姻与家庭的关系P194

7.婚姻与家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是社会属性)P194 8.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P194 9.家庭美德的含义P194

10.家庭美德的内容(五项内容)P19195-196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1.婚姻法:

(1)基本原则(五项)P196-197

婚姻法的禁止性规定P197

相关规定P197

(2)结婚的含义P197

结婚的必备条件(三个)P197

结婚的禁止条件(两个)P197

结婚的法定程序P197-198

(3)家庭关系的定义P198(4)离婚的含义和两个原则P198

离婚的两种方式P198

其他的相关规定(军人的婚姻、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 度)P199

继承法:继承的定义P199 继承的四种方式P199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个人品德的定义P200

2.个人品德的三个特点P200-201 3.个人品德的作用(三个方面)P201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1.个人品德养成的四个方法P201-203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1.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P204

下载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识互惠与知识征服·朱苏力文集·法理探幽·法律思想网(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