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

时间:2019-05-14 17: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

第一篇: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撰稿:陈民哲

本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会议简报中称,房价拐点已初现端倪, 并援引部分商业银行和房企的发言称,能够承受房价下跌 20%到 30%带来 的冲击,但对房价下跌带来的恐慌性抛售和连锁反应表示担忧。一时间, 有关‚房价到底能跌多少?开发商能扛多久?银行能否在相关点位撑住? 限购令到期会否延续?房价大幅回落会否对中国经济硬损伤?‛等问题的 讨论再次充塞人们的视听神经。‚房价‛,牵动着百姓安居乐业,牵动着 经济健康发展,牵动着社会和谐稳定。‚住房问题是一个经济性问题,还 是社会性问题,更是政治性问题。这一切决定了住房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也决定了国家决策的难度。‛ ① 本文试图就中国 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现状 和未来做一简要分析。

一、房地产的概念和内涵

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基本做法是国家花钱建房, 房子盖好后无偿分配给职工居住,收取很低的租金。建房和住房都是行政 安排,没有市场参与自然也没有房地产。1980年 4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 中首次提出,房子是可以卖的。他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 , 也 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 , 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 , 也 可以分期付款, 10年、15年付清。‛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关于建筑业和 住宅问题的谈话》。伴随住房制度改革, ‚房地产‛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了。1984年国家计委、经委、统计局和标准局批准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标准和代码》中,首次将房地产列为独立行业。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房地产业划入第三产业。

房地产, 即房产和地产的合称。根据百度百科解释,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和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由 于其位臵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通常有三 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GB/T4754― 2011列入 K 门类,具体包括 70大类,分为房地产开 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中介服务、自有房地

产经营活动和其它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 引自网易(www.xiexiebang.com 2010年 8月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的谈话。

开发,以及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房屋等活动。

二、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简要历程 我国房地产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 1991年 1978年 9月 , 在中央召开的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上 , 邓小平提出 , “ 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 路子宽些? ” 1980年 1月, 《红旗》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怎样使住宅问题 解决得快些》的文章,论证住宅属于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 不矛盾,住宅建设应该走商品化道路。同年 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 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郑州、沙市、常州、四平四城市试行新建住房补贴 出售,主要做法是 “ 三三 ” 制,即个人购买住房的房价款,由个人、单位 和政府各承担 1/3。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7年 11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随后福州、厦门、广州、上 海等城市也开始试行。1988年 4月修订后的《宪法》和《土地管理法》, 首次规定 “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 ,使房地产开发有了法律 保障。1989年, 受政治形势及宏观经济影响, 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1990年国务院出台了 “ 55号令 ” ,即《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 暂行条例》,使土地的禁锢完全放开。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 24个省市房改总体方案。随着投资环境改善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带动, 当年 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出现回升趋势。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 1997年 1992年是 中国房地产业社会化的开始之年。这一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房地产业 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国有土地 有偿使用和房屋商品化的推进,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 “ 南方讲话 ” 后,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几乎一夜之间 遍地开花,非国有企业、外资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月投资最高增幅曾达 146.9%,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但局部地区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泡沫。于是 1993年 6月 23日,国务院副总理朱 镕 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 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出台了 16条调控措施开始 大规模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大幅回落。这也是我国 针对房地产业的第一次宏观调控。1994年 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把 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 负担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 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 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 制度。‛ 199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安居工程 ② 正式 全面启动,海南的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业开始进入良性规范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比较有影响力的法规还有建设部 1993年发布的《城市国有土 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办法》,确定的原则一直延续并影响至今。1994年 八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开发、交易和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等作出了规定,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 规范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和管理, 标志着房地产业步入依法管理轨道。1996年、1997年建设部等相关部门颁布了《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 办法》等法规,使房地产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与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 2003年 1998年 7月 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 知》,主要内容是 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1999年开始在 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成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而 1998年 4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加大住房

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 设与消费的通知》 中已经要求, ‚全面实行购房按揭政策, 鼓励住房消费‛。1999年 2月,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彻底取消福利分房和配套的、金融、税收政策在极大地推动商品房建设投资的同时,刺激住房有效需求 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上升,第一个效应就是‚赶末班车‛——有钱的单位 纷纷购买现房,把当时市场上所有卖不掉的现房一扫而空。紧接着迎来了 1998到 2003年的五年黄金期,商品房从面向少数群体的奢侈消费迅速转 向普通人的大众消费,中国房地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房地产业的快速 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让国民经济相当长的时间内运行在上升周期, 而房价运行也比较稳定,年均涨幅大约只有 3.6%左右。

第四阶段:价格飙升与频繁调控阶段(2003至 2010年 2003年以后, ② 安居工程(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 /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 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

房屋价格持续上扬,暴露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房价过高、供求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导致了严重社会矛盾, 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 2003到 2010年的 8年时间里,国家先后 7次针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2003年 6月 13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 的通知》,简称 121号文件。同年 8月 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 18号文,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拉动 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 3月 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首度明确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并 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2006年 5月 17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强调要切实调整 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 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等。2006年 5月 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建设部等九部委 15条《关于调整住房供 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提出 90平方米、双 70%标准;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

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等。2007年 8月 7日, 国务院发布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 意见》(24号文,重点是强化住房保障,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 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 居住条件等, 该文件被认为是对 ‚房改‛ 的总结, 是住房新模式的转折点。同年 9月 27日,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通知,明确了第二套房贷款实行 提高首付和利率政策,将第二套房首付提至 4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务院统一安排出台多项措施, 包括对个人 首次购买 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时下调到 1%;对个人 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最低 首付款比例调整为 20%。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经过短暂的徘徊后重新 活跃起来。进入 2009年 , ‚地王‛频现 :‚北京地王‛、‚上海地王‛、‚深圳地王‛……一路刷新历史纪录。12月 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促进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 设四大举措,明确表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旧‚国四条‛。12月 17日, 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通知, 明确土地受让人拿地首次缴纳比例

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 50%,开发商拿地后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 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12月 23日,中国财政部调整住房转让营 业税政策,不足五年按全额征收营业税。2010年 1月 10日,国务院办公 厅公开发布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十一条‛ , 从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 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五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然而, 就在全国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 北京一天之内出现了三个 ‚地王‛。4月 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采取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 策、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四条措施遏制高房价(新‚国四条‛。4月 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 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进入下半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 1457宗闲臵土地黑名单。财政

部、住建部提高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禁用公积 金贷款投机性购房。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第五阶段:严令限购与房价回归阶段(今年以来 2011年 1月 26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新国 八条‛确定了八条调控措施(国办发“ 2011” 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房 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有: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 户区改造住房 1000万套,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 5年转手交易的,统 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各地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 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 量 70%的要求;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 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 推广 ‚限 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各直辖市、计划单 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 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拥有 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 家庭,限购 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 2套及以 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 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 家庭, 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 要在 2月中旬之前, 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 , 对新建住房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势头、土地出让中连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 类地块历史最高价,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租售管理和后期 使用监管不力的,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 约谈省级及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对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年度新 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没有完 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相关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 出报告。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 负责人进行问责。随后,北京市出台‚ 15条‛楼市细则,正式要求外地人 购房须纳税五年。上海、重庆宣布正式启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

产税改 革试点工作,令楼市调控再度升级。到 3月底,全国 608个城市公布了年 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占所有城市的 92.5%, 而去年 10月份以来全国 已有 43个城市出台限购令。以‚限购‛为龙头,‚限价‛‚限贷‛相辅 相成的三项杀手锏使不断高企的房价终于收敛,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回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10月份全国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下 降 0.14%;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1.7%,销售额当月下降 1.2%, 房地产市场开始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与此同时, 千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 让许多人的‚住房梦‛不再遥不可及。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问题一:房价到底有多高? 2010年 7月 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从‚蜗居‛走向‚安居‛--怎么看房价过高》,围绕‚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房价过高症结 何在?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五个问题进行了剖析。文章指出,我国 在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房价过高的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房价曾一度有所回落,但 2009年第 二季度以来, 房价迅速回升并大幅上涨。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 25.1%。大城市更为明显, 2010年一季度北京商品房均价达 21880元 /平方 米, 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88.4%。央行公布的一份针对全国储户的调查显示, 超过 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为了更有效地说明这一问 题,文章用比价的方法证明了我国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合理范围。从房价—收入比 ③ 来看,一般认为在 3— 6之间,而 2009年北京、上海、③ 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反映的是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和负担程度。

深圳等城市都超过了 10。从房价—租金比来看 ④ , 通常认为低于 1∶ 300就 意味房地产泡沫已经显现,而一些大城市在 1∶ 500左右乃至更低。另外 与国外一些城市的房价绝对值对比。‚ 2009年 12月纽约房价最高的曼哈 顿区的中间价格约合每平方米人民币 2.75万元,德国首都柏林的普通住 宅每平方米均价约合人民币

1.7万元;同期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已接近甚至超过这两个数字,而我们的收入水平却相差数倍。‛

人民日报未再举例某个城市房价对比,给人们自己留下了思考和查证 的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09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达 到了每平方米 4681元, 比 2008年的每平方米 3800元上涨了 23.18%。《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0年全国 70个大中城市房屋 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但到年底 仍然分别上涨了 6.4%和 8.5%。仍然用以前方法概率估计, 2010年全国的平均房价达到了 5000元每平方米以上。

笔者点开搜房网(http://www.xiexiebang.com/,随便选择北京市海 淀区进行房产搜索,设定条件为单价 4万元每平方米以上,显示有 156条 在售、待售和售馨的楼盘信息。进一步筛选单价超过 7万元的楼盘,仍然 显示有 19条信息。其中在售位于西二环与西三环之间、玉渊潭公园北岸 的‚钓鱼台七号院‛,小高层公寓均价高达 11万元每平方米;位于玉渊 潭南路北、中华世纪坛西侧的‚缘溪堂‛高层住宅均价也达 78000元每平方米。而实际上,自从 2005年 8月上海‚汤臣国宝‛推出单价 10万元的

④ 指每平方米月租金与每平方米房价的比值。

公寓起,比美国纽约市高档楼盘还贵的商品房价格纪录,就一再被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刷新。显然,如此之高的房价已远非占 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

按照:房价收入比

下图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机构得出的全国房价收入比趋势。

根据美国统计局、住房和城建部发布的报告,美国 2010年 11月共售 出新房 29万套,新房销售价格中间值为 21.3万美元。结合美国每套住房 的建筑面积中间值是

303平方米、地产面积中间值是 1416平方米(多为 独立别墅和 2009年全美国从业人员人均工资为 43460美元,也就是说, 美国普通工人可用不到 5年的工资买一套 300多平方米的新房。在下表, 笔者根据有资料,列出了 2010年全国平均房价前 20名的城市的平均房价 与月均工资收入情况。不难得出,普通的工资阶层,即使不吃不喝将所有 薪水积攒下来,要 36-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 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问题二:房价为何越涨越高以致难以承受? 人民日报《怎么看房价过高》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推动。目 前投资渠道偏少,近年来房价持续走高, 使很多人纷纷加入 ‚炒房大军‛ , 住房消费投资过度进而演变成投机,对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二是 资金推动。近年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足,特别是 2009年 我国新增信贷规模近10万亿元,加上一些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尚未 完全走出低谷,大量资金就涌向房地产市场,必然使房价过快上涨。三是 地价推动。1994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后, 中央收入占据了税收收入的大头。地方政府税收难以支付各项民生工程在内的庞大支出,土地出让金收入便 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目前我国县市中土地出让金收入 占预

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 50%,有部分地区甚至占到了 80%以上。利益驱动之下,加上土地‚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 的土地出让制度, 价高者得,造成‚地王‛频出,地价与房价相互影响、交替上涨。2009年 沿海某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达 1200亿元, 是地方财政收入 520.79亿元的 2.3倍。四是制度原因。过去 10多年较为重视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需求, 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欠账过多,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 失衡非常严重。加上房地产税收制度不健全,使拥有或囤积大量住房的成 本过低, 也助长了投机。五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刚性需求增加。按照 1998 — 2008年的城镇发展速度推算,到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 52%左右,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目前城镇每年约增加 1500万人,每年 新增家庭 500万户,其中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显著。加上原有居民 的住房改善需求,造成城镇住房供需缺口,带来了房价上涨。

网易、搜狐等财经频道则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供求结构失衡、利益驱动 和制度性腐败。地产商任志强一直炮轰这些年的土地政策:2002年的土地 招拍挂文件改变了土地的供给方式, 2004年‚ 8.31大限‛ ⑤ 加剧了这种土 地供给的格局,同年‚关紧两个闸门,守住一条红线‛的调控措施让供给 量连续四年大幅下降,从而形成了调控政策推动下房价变化和土地领先的 价格信号。从 1999年到 2009年, 全国土地购臵面积增长幅度从最高的 40%变成了负的 19%,十年期间,将近下降了 60个百分点。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不足和和招拍挂价过高,直接造成了房价过快上涨。从全国统计局提供的 数据来看,每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价格 2003年为 2197元,较 1998年的 1854元上涨了 342元, 5年的涨幅为 18.45%;2008年为 3655元,较 2003年上涨了 1458元, 5年涨幅为 61.76%。2008年每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价 格是 1998年的 1.97倍。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热点城市的涨幅 显然要远远大于全国的平均数据。于是形成了‚土地供应量下降-高地价-高房价-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房价地价轮番上涨、‚地王‛‚楼王‛ 频现的怪圈。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仅成为了高房价的罪魁祸,也滋 养了腐败的土壤。2009年 1月,一份来自 REICO 工作室的《我国房地产企 业开发费用分析报告》研究表明,在房地产商总销售收入分布中, 37.36%流向政府,36.49%是‚除土地外的其他成本‛,剩余的 26.14%的份额才是 企业所有。理论上, 该报告核算的 ‚成本‛ 已经包含了开发商所有的成本, 包括外界一向关注的房地产商的隐性成本或腐败成本。正如某位政府官员 坦言,‚表面上,我们老是在讨论房地产价格,实际上,无法进一步探讨 的是与此密不可分的政府腐败。‛而近年来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大多与房 地产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问题三:我们到底建了多少房子?还需要建多少房子? 据统计, 建国后近30年间, 我国累计住宅建设投资仅为 374亿元, 年 人均住房投资不足 10元。到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 3.6 ⑤ 2004年 3月 30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 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 71号,以下简称“71号令” ,要求各省市在 2004年 8月 31日之前将历 史遗留问题加以界定并处理完毕, 8月 31日之后, 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使 用权。

平方米 , 而这个数字在 1949年是 4.5。30年间 , 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住宅 面积不仅没有增长 , 反而比 1949年少了 0.9平方米。

根据《中国建设报》 2011年 5月 27日刊登的对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 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倪虹的专访,‚ 1978年到 2010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 面积从 6.7平方米提高到 30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 1978年的 8.1平方米提高到 2009年的 33.6平方米以上。‛ 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339724852人(不含香港,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665575306人,占 49.68%。如果 将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建设不算在内(考虑重建和淘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这两项数字,我们按照人均 30平方米、6.66亿城镇人口,计算得出 199.8亿平方米,以 100平方米一套,目前全国城镇共有 1.99亿套住房, 全国城镇人口约平均每 3.35人拥有一套住宅。

另据报道, 2010年 4月国家电网披露, 在全国 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 共有 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 6个月读数为零,可以判定为长期无人居住。如果以电力系统的数据为准,按照空臵率为 35%,得到城市中住宅总数为 1.87亿套, 如果加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0年销售商品房 10亿平方米 ⑥ , 按 100平方米每套折算,共计 1.97亿套住宅,与 1.99亿基本接近。如果再加上有关部门统计的目前全国约有 66亿平方米小产权房,按

100平方米每套折算, 计 0.66亿套住宅, 那么全国城镇人口实际上平均约 2.66人拥有一套住房。与美国 2009年人口总数为 3.07亿,住宅总数为 1.3亿套,平均每 2.36人拥有一套住宅基本接近。

根据倪虹司长的介绍:‚ 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 49.68%,比建 国时增加了 39个百分点;城市总数达 657个,比建国初期增加 525个。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 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城镇群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有学者指出,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 30%~70%期间是 加速城市化的时期。我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应该是 70%左右‛。目前居住在 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 50.32%,达到 70%的城镇化率,农村居民 人数需要减少到 4亿人左右,将转移 2.7亿多人。按照人均 30平方米的 标准,需要新增住宅 81亿平方米。如果考虑政策调控后的房地产的增长

⑥ 国家统计局 2011年 1月 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10.43亿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 10.1%, 首度超过 10亿平方米。

112南昌、无锡、徐州、南京。另据记者调查,伴随房价下行部分城市住宅市 场正呈现供大于求局面。11月份一手住宅供求比大于 1的大城市有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和杭州,其中杭州最高达到 3.50,其次为深圳和北京, 而深圳从 10月份的 1.39增加到 11月的 3.29,已超过 2008年 10月的高 位 3.25。

实际上进入 2011年下半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低迷, 降价 **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悄然蔓延,部分楼盘甚至将价格下调了近50%。10月份上海还发生了龙湖地产退房潮事件。进入 12月后,前期 以大幅折扣吸引客户的现象也日益减少。‚截至日前,已有至少 26家上 市房企发布了 2011年度业绩预告,尽管部分巨头房企全年销售业绩仍有 所增长,但颓势难挽。万科 11月份实现销售面积 73.8万平方米,销售金 额 82.9亿元;其中销售面积环比下降 27%,同比下降 24%;销售金额环比 下降 20%,同比下降 36%。中海和碧桂园 11月的销售面积环比降幅也分别 达 52%和 41%。⑨ ‛房价‚拐点‛已经形成,下跌趋势不可逆转。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杨红旭预计‚接下来数月,随着环比价格的下 降,以及同比价格下降城市的增多,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涨幅将继续下滑, 房价跌幅逐步扩大。预期未来半年左右,全国房价将总体上保持环比下跌 状态,明年二季度可能止跌或跌幅缩小。‛

展望三: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房供应体系不断完善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首次提出要 ‚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 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2011年 3月 6日,国家发改委透露‚未来五年 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3600万套,今年 1000万套,明年 1000万套, 后面三年还有 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 20%‛。《如何看待 房价走势》一文指出截至 11月中旬,今年 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已经 完成。目前各地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明年的开工建设计划,整个‚十二五‛ 期间,我国共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 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城镇 保障房覆盖面将达到 20%。文章强调:‚保障房是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 最佳结合点‛,建保障房大大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从今年起,公 共租赁房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军,让许多原本不属于保障对象的中低收 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也能纳入保障范围,解决阶段性住 房困难。指出保障房不仅改善民生,也有助于稳定房价、稳定经济。中国 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大量供应,能减缓

⑨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购房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缓和快速城市化阶段住房市场的供求矛盾, 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房也将助推城市化发展,其释放出的消费 和投资潜力,直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坚持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既强化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 工程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商品房供应体系, 通过租售两种方式,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住房需求。这是在总结了我国房改经验教训和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后得出的结论。风雨过后见晴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各级地方 政府的齐心协力下,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将更加健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将更加健康,‚住有所居‛将成为每个中国人享有的实实在在的权力!

第二篇: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现在——“未来”

绍兴,是个风情万种的文化古城。绍兴,是著名的鱼米桥乡、酒乡。绍兴更是生养我、孕育我的母亲。我爱我的家乡——绍兴。

我爱绍兴,爱她的人杰地灵,爱她的青山绿水。看,点缀在城市中央的府山公园、绿意盎然、仿古圆林西园、鹿湖园、百花园等等亭台楼阁荡漾其中,更不用说环城河公园,整齐的河道,平整的草坪,高大的树木,在阳光照耀下生气勃勃。太阳的光芒慢慢地东面跳下来,河面上的雾气顿时被驱散得无影无踪。清晰一片,那来回穿梭的渔船,那立在船尾的渔夫,还有在水边洗衣服的媳妇和姑娘……一切都充满了朝气。夜晚,在月光、景观灯饰的相映下,环城河波光粼粼,耀耀生辉,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假期的某天,久违的阳光再次露出了笑脸,我和爸爸、妈妈又一次来的我们常来的环城河公园,在阳光白云下,别提有多写意,但,就在这时,我发现了环城河面上铺满了油污。啊!环城河在哭泣!望着眼前被污染的河水,它仿佛在诉说:“由于人们不珍惜我,在我身上洗衣物,把废水排在我身体里,甚至往我身上扔垃圾,才使我变成了这样„„”是呀!人们的不珍惜已使环城河这位秀美的姑娘失去了原本的风貌:到处散落着烂菜心,零食包装,以及白色污染—塑料袋,有时还能看见一两条死鱼„„

我想,绍兴一定还有许多类似的“环城河”,我爱绍兴,我爱青山绿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它们恢复容貌吧!

第三篇: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现在和未来~

轻轻的我来了,跟随你的脚步,感受你的心灵,聆听你的伤感...过去、现在、未来.....这三者谁会先出现呢?呵呵....我们应活在当下,赢在未来。过去像是一张过期的车票,无论如何都很难等上已经离开的火车。

现在像是你等到的计程车,你已经坐上车准备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未来像是坐的临时公交车,也许会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

当我们不要等到火车已经离开了,发现手里原来还有可以上车的车票,这是无法挽留的过去,当我们已经知道了想去的地方时,应该及时的留意来来往往的计程车,这是可以抓住的现在,当我们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时,看看手里的车票和现在所在的位置,这是可以预知的未来。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不珍惜谁,仅此而已。

呵呵....人家说过;一切都是为最好而准备的...请相信。。

~恋上^晴空~

第四篇:过去 现在 未来 ! (推荐)

转眼望去,人生已过了十八年,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好失败,还不是一般的失败!活了十八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没有才艺,没有文化,没有经济,没有稳定的工作,过去 现在 未来!。仔细想想玩了怎么多年的网游,得到些什么,失去了什么。得到的东西太少少。无非就挥霍了怎么多年的青春、而失去的太多太多。失去了家人对自己的信任,失去了与朋友更多的接触。使自己的交际圈变得狭小。这一辈子又有多少个十八年够我挥霍。又有多少个青春够我洒脱,唯一的一个年少轻狂就被我这样挥霍掉了。以后想现在我用什么当着怀念,当着记忆,用什么给自己的子女讲解自己的十八岁前,难道给他们诉说自己当初是如何的玩游戏,如何的不听话!现在想想都是一阵苦笑。有点不甘心。没读上大学,不可以和寝室的哥们儿聊天打屁。不可以和哥们儿一起欣赏校园里面一颗颗水灵灵的小白菜。有点不甘心,自己不能拱上一颗!有点不甘心,违背了当初自己最初的梦想,做个办公室的小白领。每天朝九晚五,为着自己的家庭,为着自己的她。努力的奋斗。只为了让她的化妆品多一点香奈儿。让她的包,多一点的LV。让自己的子女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儿时的梦想早已忘掉不知所终!

现在,我又该做什么,还是想以前那样游戏人生嘛,想想不是。现在的我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网络不说告别,每天也要约束自己的时间吧。每天上网最多两个小时,也不能只游戏、放松心情是可以,但是沉迷于此就错误了,读后感《过去 现在 未来!》。每个月发了工资,多买几本想样的书。别是什么言情小说。现实没有那么狗血的剧情,看得在多也无济于事。哪怕自己在没有文化,多读一点现代各位作家写的书,也会沾上一点文艺范儿的。不要光只读国内的,还要读国外的,并不是国内的就不好,只是国外的写得更加深刻,不想国内的写得太过悲情,不是什么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就是如果我爱一个人,我可以为他舍弃一切,包括我的生命.不想国外写的 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或者 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读书不是读完就忘,还有时常告诫自己用比画画圈圈!读完后,写下读后感,可以不限字数,但必须告诫自己必须深刻。给自己五年的时间,将前半生的十八年,该补上的补上。不要让自己的未来留下遗憾。给自己五年的时间,让自己的身上多充满点优点,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无可是处,而只是为了让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给自己五年的时间,让自己充满自己的独特魅力。并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王八之气,那个不实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那种气质。只需要让自己不是那么市井,不会让人家一眼看来觉得没有任何可以继续交往下去的闪光点!

未来,开一家自己的酒吧,可以小一点但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不能随大流!钱可以少赚一点,但是人必须要开心一点。朋友要多一点。可以一起玩玩,爬爬山,看看大海。休息的时候各个地方旅游一下。至于爱情,就随遇而安吧,不强求,不急迫。相信该来的自然会来!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唐晓峰:《“体国经野”:试论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鲸吞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作为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在地

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时间概念上,它是指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汉书·董仲舒传》);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这种以“统一”为理想政治秩序观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到分裂割据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所谓“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关于分裂战乱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形象写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统一的政治秩序下,社会生产的发展相对迅速,民众的生活相对安定,国家的安全相对能得到保证。这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局面,可以实现人们向往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况。由此可见,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中央集权的追求,使得统一既是统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观上也符合广大普通民众的意愿。

正因为“大一统”的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标志,所以自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的局面虽然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能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也始终被中华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也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并以炎黄之后自居:诸葛亮倡导“还定旧都,汉室可兴”,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后赵石勒赞赏刘邦不封六国之后,前秦苻坚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顽强而普遍。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还反映在人们对“正统”观的理解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古代“正统”说的主导倾向就是为“大一统”观念作历史哲学层面的论证。所谓“正统”就是指“王者大一统”。正如欧阳修所说:“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虽始不得正统,卒能合天下于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千百年来,这种以“统一”为“正统”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成为中华文化培育统一意识、指导统一实践、完善统一秩序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中华文化为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用中适时、随时以行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思想方

法论,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理念决定了人们在对待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静看待实现大一统的艰巨性与曲折性。作为统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统一基本条件的创造与统一有利时机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则就是“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国语·越语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下,要敢于面对暂时分裂的现实,先完成局部的统一,并肯定局部的统一对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努力为将来的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譬如,在历史上,战国七雄争战之于秦汉统一、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于西晋统一、南北朝分治之于隋唐统一、宋辽金对峙之于元明清统一等等,在当时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来,都是走向国家大一统的必要环节,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的战略决策者而言,关键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备,繁荣经济,改良政治,增强军力,从而在统一时机成熟之时,运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顺应民心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书·羊祜传》)。与此相反,如果昧于时势,企冀在条件不成熟之时“毕其功于一役”,则必然事与愿违,不但无法实现大统一,而且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局面。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是为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合”作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合”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看,秦汉统一的规模胜过宗周的天下一统,隋唐统一的规模超迈秦汉,有清一代的统一规模又远逾隋唐,这正是国家统一大势日趋增强的历史印证。因此,可以这么说,“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思想方法论,几千年来始终维系着人们对大一统的坚定信心,帮助人们克服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所带来的困惑,推动着国家统一大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迈进。第二,中华文化讲求“守经用权”、“和而不同”,强调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富有层次的文化现象,要求人们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稳步推进。“守经用权”指的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一”与“多”的辩证统一。按照“经权”原则,“大一统”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经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既是历代王朝一以贯之的最高政治目标,又对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在坚守“统一”至上原则的同时,要“守经用权”,通权达变,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大一统”这一基本目标铺平道路。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观念则为人们追求与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它提醒人们,在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上,既要看到统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认统一的差异性。因此,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天下”乃是有中心与边缘之别的天下,有层次的天下。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证明。而事实上,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广大的农业区,而且还有广大的农牧业结合地带和牧业区,地区差异很大,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全国雷同地推行“大一统”行政管理,显然不切实际。因此,传统的“经权”、“和同”思想正好为历代的统一政治实践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这就是要坚持“大一统”之“经”,以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为目标,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积极经营边疆,同分裂割据等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同时,也承认统一的地区差异性、内外层次性,重视区域差别与文化多

元。在统一实践上体现出“通权达变”的理性宽容精神,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色色的“羁縻”体制及政策,就既赋予了“四夷”边疆在“一体”中的角色,体现了大一统的原则,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又“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顾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治。这种“经权”、“和同”理论,无疑是国家统一的强大粘合剂。

第三,中华文化强调“王者无外”、“夷夏一体”,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作一个民族融合的和谐形态,在实践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所谓“统一”就不单纯是华夏汉族方面的问题,而是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关注与参与的历史主题。换言之,统一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畛域,实现民族大融合。中华文化有关民族问题的立场有两大支柱:一是所谓“夷夏之辨”,鼓吹“用夏变夷”;一是所谓“夷夏一体”、“王者无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认诸夏与夷狄之间有差别,但这种差别不以种族归属为标准,也不以地域远近为界限,而是以文明进化程度为标准。由于所处位置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民族自然认为诸夏代表着文明与先进,夷狄代表着野蛮与落后,历史的进程当以诸夏为中心,由诸夏的文明改造所谓的夷狄,“以夏变夷”,使夷狄逐渐向先进文明过渡,最终实现大同的理想。当然,对这种诸夏本位观,国内少数民族不一定完全赞同,汉代时中行说与汉使辩论时亟论匈奴风俗文化之优长,就是证明。就后者言,“王者无外”、“夷夏一体”意味着天下乃是“统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内”均为“皇帝之土”(《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华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这个逻辑,国内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处其所,进而走向融合,统一于天子的号令之下。这两种民族文化观念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整体,互为弥补,共同作用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应该指出的是,“用夏变夷”的深层文化含义,是视夷夏关系为可变的实体,而非不变的顽石,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道德、政治方面,而与血缘种族、地域环境无涉,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中国也可以退为夷狄。这样便为历史上少数民族推行汉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至于“王者无外”,则是致力于化解国内不同民族的对立与矛盾,使其认同于“天下”统一的理想。强调华夏与各少数民族的和谐相处,并在时机、条件成熟之后一步步走向融合。这样,便为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推行“胡汉一家”的进步民族政策,维护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李卫公问对》卷中);强调“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张不得“有华夷中外之分”(《大义觉迷录》卷一)。中华文化这种增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的价值观,毫无疑问在促进民族融合、进而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从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看,追求统一、维护统一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取向。千百

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人们参与这一历史活动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手段与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统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并为中华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资源。自夏商周以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秦汉以降,儒家的“大一统”文化价值观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华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为其发展的归宿,从而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谐的基础上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坚持国家统一大势的健康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没。到了近代,中国虽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有一个不断充实、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不断成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沟通,由点及面,由内向外,不断辐射,不断扩散,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将旧的边缘消融为新的中心,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因此,历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得到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文明不但一直没有出现断裂,而且不断进行更新,不断增加新的活力。可见,正是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创造力与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得国家统一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文明承续始终如一。

下载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图文(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过去,现在,未来(5篇)

    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1对于过去,我的现在就是它的未来,对于未来,我的现在就是它的过去。时钟拙劣地模仿变化的时间,让我错觉,我以为人生不过是复制昨天粘贴到今天,或者粘贴到......

    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西格夫里·萨松 商谈着,各执一词,纷纷扰扰 林林总总的欲望,掠取着我的现在 将理性扼杀于它的宝座 我的爱情纷纷越过未来的藩篱 梦想解放出双脚,舞蹈着......

    过去、现在、未来——名人名言

    ●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斯宾诺沙) ●如今逗乐我们的一切都曾是某种危急关头----(弗吉妮亚·伍尔夫)●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法国)●不要埋首于......

    中国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及全球治理 主讲人:西安交大冯宗宪 1.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强调互利共赢,讲“......

    过去现在未来作文(集锦)五篇

    过去现在未来作文(集锦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英语演讲稿过去现在和未来[范文]

    Select three things to symbolize y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very glad to have a presentation here. Today, I will select three thi......

    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精选五篇]

    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曾在人类文学史上留下一首著名的诗,诗名:《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是一句很浪漫很哲理的话:于我,过......

    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合集)

    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形式与政策”的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国庆备忘录》。看了之后感触颇深,特地又上网看了一遍。又一次的关注让我对我国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