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5篇

时间:2019-05-14 17: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五年级上册

1林海音的《窃读记》

《窃读记》生动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担扰、恐慌、惧怕的痛苦,也体验了惊喜、快乐与满足。表现了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身体成长。“读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身体与精神都成长了,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

这是一名小学生对季羡林的访谈录。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正课指的是课内学习的课程。

3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走遍天下书为侣》

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是: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反问、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句子的意思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②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想读就读。更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的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说读者的阅历,体验不同,读书的方式、方法不同,见解、收获也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

读书的好处是: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后,①扩展了想象力,②锻炼了记忆力,③增强了理解力,④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以自己的两次作文实例,有力的印证了阅读的功效,所以被称为“我”的“长生果”。

本课中,作者还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

①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②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第二组 月是故乡明 6陈慧瑛的《梅花魂》

(1)文中的星岛、星洲、狮城指的是新加坡。

(2)“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

(3)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如梅花坚贞不屈,虽身在异国外乡,但从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4)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7琦君的《桂花雨》

家乡的桂花,“摇花乐”、桂花雨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生活连在一起的,这是作者难忘家乡的桂花的原因。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的话跟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8谢冰莹的《小桥流水人家》 文中“那段日子”,指的是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印象”,不光指家乡美好的景色,还包括作者记忆中童年玩耍的情景,还有人们的太平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9课《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10课《松鼠》布封;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鲸》和《松鼠》的比较;11课《新型玻璃》;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它玻璃:憎水玻璃(用于镜片)微晶玻璃(坚硬无比;本文采用对比9课《鲸》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 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10课《松鼠》布封

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鲸》和《松鼠》的比较 11课《新型玻璃》

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其它玻璃:憎水玻璃(用于镜片)微晶玻璃(坚硬无比、用于容器、刀具、导弹头外罩)。12*《假如没有灰尘》

本文采用对比、设问、假设、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表达方法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

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第四组:生活的启示 13课《钓鱼的启示》

课文先写去钓鱼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最后

写34年后的感悟。课文在叙事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我”的心情变化:得意 急切 沮丧 难;②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很重要。

14*课美国伊尔莎·斯奇培尔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①父亲对“我”的教导;②人生的两次印证;③写父亲 的教导对“我”终身受用。道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15课许地山的《落花生》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

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6*课冯骥才的《珍珠鸟》

课文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文章写了两件事:①为刚来 家的小鸟安排一个舒适温暖的家;②珍珠鸟做爸爸妈妈了,作者决不去惊动它们。道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总结:这个单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 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第六组:父母之爱

17课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 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第三组 学习说明性文章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父亲是一位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面对恐惧与危险,坚持生的希望,还鼓励同学,并能先人后己。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18、课梁晓声的《慈母情深》

这篇课文讲述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突出表现了母亲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是妈妈的评价,体现出慈爱、鼓励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能防止自卑,“糟糕透了”是爸爸的评价,是严爱,是警告,能防止骄傲。这两种都是爱,只是方式不同。这两种爱才能让我健康成长,获得成功。

20*毕淑敏的《学会看病》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本文抓住母亲的心理感情变化——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路线图”泛指生活的能力、生存的能力。21课《圆明园的毁灭》

这篇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它昔日的辉煌,而仅只用一个自然段写了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这更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与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22课《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课文中的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第二次作为重点来写。23课《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一共在课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教学生学习,第二次是跟学生读,第三次是激动地说出来。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24*《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本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的前程和衷心祝福。

第三节中提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香港岛。

第八单元 走近毛泽东 26课《开国大典》

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时间顺序,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先讲大典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①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升国旗③鸣礼炮④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无比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文中对毛泽东的描写,衬托出了毛泽东高大的形象,领袖的风采。表达了人民群众 对毛泽东的无限爱戴之情。27*晓年的《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闻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的常人情感,超人的情怀,博大的胸襟和国际主义精神。

28课翟志刚的《毛主席在花山》

本文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的三件事:①让警卫员请回碾米的群众;②派警卫员给群众送茶水;③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切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本单元总结: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让人感到毛泽东是杰出的诗人,伟人的领袖、慈爱的父亲、也是普通群众。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一、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进相应的括号内。(每题2分)

1、下列课文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窃读记》林海音 B、《 小桥流水》谢婉莹 C、《松鼠》布封 D、《落花生》许地山

2、下列诗句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细雨细如愁”——[北宋]秦观《浣溪沙》 C、“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杜甫《山中送别》

D、“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3、下列课文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B、《毛主席在花山》 翟志刚

C、《走遍天下书为侣》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D、《梅花魂》李小雨

4、下列诗词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秋思》[唐]张籍 B、《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C、《泊船瓜洲》[唐]王安石 D、七律.长征》毛泽东

5、清朝的王懿荣发现的甲骨文是指()

A、殷商时代书写、刻画在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殷商时代书写、刻画在龟甲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C、殷商时代书写、刻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汉朝时代书写、刻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7、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8、“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中的五岭是指()

A、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士岭、大庾岭的总称。B、五岭:即越城岭、秦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C、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D、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乌蒙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9、下列对课文文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B、《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散文。

C、《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童话。(访谈录)D、《秋思》是一首寓情于事的七绝古诗。

11、季羡林曾说过“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当中“三贯通”是指()A、东西贯通、南北贯通、上下贯通。B、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C、东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D、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南北贯通。

12、与“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这两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A、你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也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B、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但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C、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也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D、你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但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1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与“勉强”读音相同的一组词语是().A、强逼 强迫 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 B、强使 强烈 强求 牵强 ........C、牵强附会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倔强 D、强辩 强颜欢笑 牵强附会 强词夺理 ........

1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组的是()(1)这有什么关系呢?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3)“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4)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5)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A、(1)疑问(2)比喻(3)拟人(4)排比(5)夸张 B、(1)反问(2)比喻(3)比喻(4)排比(5)对偶 C、(1)设问(2)比喻(3)拟人(4)排比(5)夸张 D、(1)反问(2)比喻(3)拟人(4)排比(5)夸张

15、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一念之差 一差二错 毫无差别 B、鬼使神差 钦差大臣 应付差事 C、差之毫厘 参差不齐 差三错四 D、屡出差错 毫无差别 差强人意

16、“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礴(bó)走泥丸(wán)。”这句话运用了(D)修辞方法。A、比喻、夸张 B、对仗、比喻 C、夸张、对仗 D、对仗、比喻、夸张

17、《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在词中,毛泽东赞美了梅花(C)。

A、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B、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不想争艳夺宠。

C、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D、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18、下面句子正确的是()。

A、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

B、张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C、爷爷沉静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D、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

19、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

A、比那晚上钓到有鲈鱼还要大好多倍的鱼。B、吸引人的东西。C、一条巨大的鲈鱼。

D、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东西,比如金钱、地位、荣誉等,包括能够暂时带来一些方便、一点好处的事物等。

A、B、C、D、20、《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向我介绍了()。A、鲸的形体特点和种类。

B、鲸的形体特点和呼吸、胎生。

C、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D、鲸的 进化过程、种类和呼吸、胎生。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当好好订正这道题。

B、从这套厚厚的知识丛书中,使我获得了不少的课外知识。

C、学习是否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

D、标点用得恰当,不仅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里,还能代替文字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22、下列个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是()

A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大胆的运用夸张和想象,气势磅礴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

B.我们有循循善诱的孔子,有用兵如神的孙子,有主张非攻的墨子,中华文明史上,文士,大侠尽显风流。C.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D.有一阵子我迷上了台湾作家的作品,急切地想买刘墉的《世说新语》,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传说中是仓颉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汉字的。()

2、还没有汉字的时候,人类是利用“结绳记事”“物语”来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的。()

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18个省,翻越11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4、“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是一个拟人句。()

5、“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是一个比喻句。()

6、《我的“长生果”》题目中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出处自[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8、“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是一个比喻句。()

9、《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散文。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了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0、《落花生》的作者是“落华生”。()

11、“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不是比喻句。()

12、“躁”和“燥”读音相同。()

13、“肺”共8画,第五画是点。()

14、鲸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由于它是用肺呼吸和胎生的,所以鲸是哺乳动物。()

15、“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不是一个反问句。

16、《七律.长征》和《卜算子.咏梅》都是毛泽东写的脍炙人口的诗歌。

17、“千篇一律”和“别出心裁”是一对反义词。

18、“框、眶、筐”三个字读音相同。

三、非选择题。

1、下列句子细节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上正确的序号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神态描写E、语言描写

(1)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2)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流露出无限的眷恋。()(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公益金是血迹。()(4)他坚定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5)“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6)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2、选词填空,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A、严峻B、严厉 C、严酷 D、严格E、严肃

(1)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2)爸爸对我要求很(),我写的文章他总是说“糟糕透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翻身做主人,再也不用受“三座大山”的()的剥削。(4)爸爸是一个很()的人,从来不苟言笑。

(5)我不小心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外祖父()地批评了我。

3、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A、痛击敌人B、引上绝路C、接受任务、D、跳下悬崖 E、顶峰歼敌 《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

()——()——()——()——()

课文内容填空

《窃读记》以()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顺序和()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的意思):()快乐的原因:()惧怕的原因:()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走遍天下书为侣》将书比喻为(),表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收获和精神享受。()

2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代诗人。这首诗的名句是()表达了()思想感情。

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诗:()

《秋思》的作者是 代诗人()。“秋风”给人的感觉是(),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和思乡怀亲的心情。

《长相思》这首词叙写了戍边打仗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成寐,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作者是

代诗人。描写的是 季节,特定的景物是。我知道的词牌名有:

这三首诗词都表达了(),《泊船瓜洲》是()抒情,《秋思》是()抒情,《长相思》()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还能默几句表达思乡的诗句:。

。。

5、我国的四大名著及作者是:

6、我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如:“博览群书”

9、莎士比亚说:。像这样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还有:

10、图书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11、露从今夜白。

16、《梅花魂》的魂指:。课文写

五件事。

21、《鲸》一文是从、、、等方面来介绍鲸的。从、、、写鲸的生活习性的。这篇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鲸类中体形最大的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不到 头。

23、学习了《新型玻璃》一文,你知道的新型玻璃有、、、、。

24、写出作者:《森林报》 《穿过地平线》 《昆虫记》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 地球的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

26、《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我”心情变化是。

27、《落花生》的作者是。课文以 喻,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其中、、是略写,是详写。

31、写出两条与“道德”有关的名言:

33、根据提示,写出含有“看”的意思的字或词语。

抬头向上看()向远处看()向下看()向四周看()聚精会神地看()快速地看()偷偷地看()恭敬地看()

34、请你写出下列成语的主角。凿壁借光()

三顾茅庐()嫦娥奔月()

破釜沉舟()滥竽充数()大公无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传说中 创造了文字。

2、汉字的演变过程是:

3、朝的 发现了甲骨文。甲骨文出土的地方是

4、活动计划包括:

5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作品有:

7、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

默默无蚊()骑乐无穷()随心所浴()食全食美()快炙人口()咳不容缓()鳖来无恙()一明惊人()

14、《父与子》是 集。作者是 国的。

15、《狼牙山五壮士》按照 顺序,写了、、、、件事。详写的是 五壮士指:

17、请写出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不少与10个)

18、长征从 年 月 日开始,经过 个省,翻越 座大山,跨过 大河,行程约 里,于 年 月 日结束。我知道的长征中发生的故事有

五条

第三篇:初二上册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选自《人民日报》。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理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文集》。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 “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作品:小说《荷花淀》、《芦花荡》。

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早期诗作《短歌集》,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聂华苓,英国华裔女作家。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阿Q正传》.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代表作《绿》《荷塘月色》《背影》。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李森祥,衢州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译作有:《堂·吉诃德》

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艺术理论家,散文作家,文化史学者。作品:《千年一叹》《山居笔记》《行者无疆》《文化苦旅》。

11、《中国石拱桥》原载《人民日报》。茅以升,字:唐臣,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品:《中国古桥与新桥》《桥话》《中国桥梁史》。

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吴冠中,现代画家,代表作: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中国画《长城》。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散文集《脚步集》新诗集《雪潮》童话集《稻草人》.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原名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黄传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1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书边人语》。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竺可桢,气象学、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创始人。有《竺可桢文集》。

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谈家桢,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美籍犹太人。作品《机器人》《基地》。

19、《生物入侵者》

20、《落日的幻觉》选自《科学与生活》。黄天祥,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理事长。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作品:《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

22、《短文两篇》《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作品:《刘梦得文集》

23、《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魏学伊,明末散文家,字子敬,著有《茅瞻集》。

24、《大道行之》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的篇名。《礼记》:共四十九篇,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编写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5、《杜甫诗三首》选自《杜诗详注》,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题目是作者加编的。郦道远,字善长,北魏散文家,地理学家,作品:《水经注》其书名注释《水经》。

27、《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思想家、医学家,《本草经集注》。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散文家苏洵之子,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28、《观潮》节选自《武林旧事》。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代人,有《武林旧事》、《草窗

词》。

29《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清代散文家,有《西湖梦寻》、《石匮书》、《陶庵梦忆》。

30、《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作品《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称王孟,唐代山水诗人,有《王右丞集》。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有《李太白全集》。

《登岳阳楼》选自《陈与义集》。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初二上学期文学常识

1、新闻就是及时快速、简要明了、真实准确地报道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的实用文体。它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真实、及时、简明。其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第二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人物。

“山药蛋”派代表人物赵树理,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待背景、(点明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

3、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战争题材为主。《蜡烛》为一篇通讯。

4、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主要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6、《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集《雪朝》等。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更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7、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作家、翻译家。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作有《堂吉德》。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8、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

常见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作引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

9、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夜》《潘先生在难中》,此外叶圣陶写过《稻草人》等童话集。

10、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1、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

12、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13、《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14、《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梦得文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15、《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魏学,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16、《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17、杜甫,字子美。,后人称他“杜工部”。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号称“诗史”。

18、《三峡》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19、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有《陶隐居集》。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任中书鸿胪。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苏轼,著名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号称“三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20、《观潮》节选自《武林旧事》。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等,宋代湖州人。

21、《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2、《归园田居(其三)》选自《陶渊明集》。《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使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唐代杰出诗人,著有《王右丞集》。《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集》。《登岳阳楼(其一)》选自《陈与义集》。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有《简斋集》。陈与义曾以《墨梅》一诗受到宋徽宗的赏识,他与黄庭坚、陈师道一起被元代批评家方回推崇为江西诗派“三宗”。

23、{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选自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野望》选自《东皋子集》。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隋末唐初)。

《早寒江上有怀》选自《孟浩然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孟浩然,唐代诗人。《黄鹤楼》选自《全唐诗》。崔颢,唐代诗人。《送友人》选自《李太白全集》。《秋词》选自《刘禹锡集》。《鲁山山行》选自《宛陵先生集》。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浣溪沙》选自《东坡乐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剑南诗稿》。陆游,宋代诗人。

24、{名著导读}:小说《骆驼祥子》,老舍著。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本书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名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修辞的作用:①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该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②你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该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③排比:增强语势。*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喻理、喻人)、象征、欲扬先抑、对比„„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3、本文原题为“反悔”。张之路,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4、(1)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2)原题作《往事

(一)》之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知识点:词义和语境】

5、刘义庆(403-444),南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7、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知识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8、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1874-1965)曾于

1940-1945、1951-1955年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9、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10、《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11.《春》,选自《朱自清文集》。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

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知识点:比喻】

12.《济南的冬天》,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知识点:比拟】

13.《风雨》,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

14.《秋天》,选自《预言》。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15.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4)《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元大都(现在北京)人。

16.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17.选自《当代少年》,略有改动。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18.《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19.选自《长江文艺》,略有改动。作者王家新。

20.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21.选自《科学24小时》,略有改动。作者张锋。写于“十年**”刚刚结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起,作者写这首科学诗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22.朱泳燚,当代科普作家。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其中就包括《看云识天气》。

23.选自《昆虫的故事》。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

1.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24.选自《24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朱长超。

25.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题目是编者加的。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26.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现在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27.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有删节。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知识点:夸张】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28.选自《神话故事新编》。女娲,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翌射日、嫦娥奔月。中国文学四大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29.选自《金波作品精选》。

30.前两则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欧洲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赫尔墨斯,古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宙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神的首领。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寓言是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干练。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特

点: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

下载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归纳 1.《七律长征》“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是律诗,也是一首革命史诗。全诗的总纲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运用夸张的手法反衬红军藐视并战胜......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文学常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 一、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进相应的括号内。(每题2分) 1、 下列课文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窃读记》林海音 B、《 小桥流水》谢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 王家新。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 美国的 莫顿 亨特。 三、《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贝壳》选自《幻思-......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定稿]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 1、《散步》作者,重庆作家。体裁 2、《秋天的怀念》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 3、《羚羊木雕》作者,著名作家。体裁。 4、《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作者,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1、《沁园春 雪》是一首 词 (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 ,“雪” 是 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集》 ,作者毛泽东 ,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1、观潮日是在 农历八月十八日 。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 的河流大峡谷。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运用了 举例、列数字、作比较......

    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诗经:诗三百 第一部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 楚辞体又称骚体 代表作离骚 长篇政治抒情诗 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