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

时间:2019-05-14 17: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

第一篇: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

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这形象而生动的展现出了现在的盐城。

盐城是一块富绕的土地,是黄海奉送给盐阜儿女的一份厚礼,盐城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寄托着八百万盐阜儿女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盐城真的是改变了不少,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在我的儿时,家里的条件相当的差,到处都是泥墙瓦屋,冬天漏风,雨天渗雨,唯一的财富便是贫瘠的土地和饲养的家畜。每天放学后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掀起锅盖,看看今天是不是有啥好吃的,可是看到的总是青菜汤,不然就是炒大白菜,奢侈一点的时候就是放点辣椒变下味道,然后吃的那是一个香啊;可是现在的我再回家的时候,青菜、大白菜倒是变成了奢侈品,想吃的话还要去买,反而吃不完的是一些小时候想吃吃不到的美食,有时候吃到你想吐哦!

还有啊,记得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啊,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小草屋里面,现在想想啊,觉得好心酸啊,外面下着大雨,家里面下着小雨,由于地面是泥土,雨下的大的时候,必须要拿一个大的澡盆放在漏雨处接着雨,不然的话,家里就能变成一个小的澡堂了,现在再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啊!

还有的还有的,记得小时候穿的衣服啊,破破烂烂的,不是人家送的衣服就是捡到的,很少有钱到街上买新衣服,除了过年的时候啊,总能置换那么一件两件的,那时候笑的老开心了呢,可是现在呢,多讲究哦,买个衣服还非到专卖店什么的,除了价格贵之外,质量还比不上以前的衣服。还有太多太多的儿时的记忆,现在回忆起来,改变真的是天翻地覆哦,用这个词绝对不夸张啊。

现在呢,家里过的虽然不是土豪的生活,但是还能说的过去,饭桌上有了鱼肉,衣服上没有破洞,住的房子没有了漏雨的地方,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功劳,但是更加离不开的是我父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勤劳,每每看到他们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总是心疼,他们为了我付出那么的多,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该我来赡养他们了。

刚才说的是我的家乡这些年的变化,现在呢,再来说说我身处的城市——盐城。过去的盐城市区很小,南到南门桥,北到人民公园,西到登瀛桥,只有几百户人家,几所学校,条件十分的简陋;可是现在呢,高楼林立,学校开了一所又一所,商品随处可见可买。这是我们不得不相信的改变,这就是现在的盐城。

近几年盐城的绿化搞的也不错。最有名的盐渎公园,青山绿水,美丽极了!里面最多的就是水了,关于水的景点数都数不清了,当你刚到这儿的时候,一定会惊讶的。在盐城市图书馆门口绿树成荫,每个季节都会飘来阵阵花香,当你走进树丛时,简直就不想出来了。呆在里面就好像置身于花的世界,恨不得一辈子都呆在那里。当你走在马路上时,一棵棵香樟树就映入你的眼帘,一棵接着一棵,中间有时会插入几棵白杨树。鹤翔公园前的花钟也很具有观赏性,你不知道的话可以来这儿看看哦!

在我认为啊,盐城做的最好的改变就是这个公共自行车的项目,这个项目很符合现代化盐城人民的需求。在过去,人民能不能吃饱都是个问题,如果进行这个项目是会被骂的,而现在不同了,人民生活富裕,但是由于忙碌的工作生活缺乏锻炼,公共自行车这个项目不但缓解了交通的压力,同时也起到了给盐城人民锻炼身体的目的,符合了时代的需求,这是个伟大的改变。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改革开放的30年,我的家乡盐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芳香怡人„„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改善,人们都住进了高楼洋房,农村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房,土壤肥沃,从种到收,全面实行机械化,一年能盈利好几万。人们衣服的颜色也鲜艳起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街上的每个人都穿着形形色色的衣服,再也不用穿了又补,补了又穿,旧的一去,新的就来。人们穿的条件变好了,吃的也不差,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到处都是美食,讲究的是绿色植物,身体都很健康,再不是瘦骨伶仃的模样,集市上每天人多得水泄不通。现在,交通十分方便,村村有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是啊,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社会稳定,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骇人听闻的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中国航天事业更是取得了辉煌成就,1979年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2005年“神六”顺利返回,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8年“神七”升空,中国航天人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中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成功举办了百年奥运,荣获51枚金牌,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奥运历史的金牌记录。

30年征程,我的家乡换上了新的面貌,中华民族更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许多近百年的梦想。

第二篇: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赶超·跨越·巨变

――莒县交通运输发展综述

路如琴弦,弹奏一曲曲奋进乐章;

桥似彩虹,放射一束束和谐光芒。

从城市到乡村,从铁路到公路,从县道到乡村道,从客车到出租车,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近年来,在莒州大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一种自豪感洋溢在莒县人的心头:交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便利。莒县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也让莒县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跨越”与“巨变”。

建设篇:打破瓶颈舒筋通络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莒县抢抓机遇,把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工作来抓,凝心聚力,克难而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统计,自2003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莒县累计投资6.2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980公里,建设大中桥梁158座。先后对县道莒安路县城至洛河段、天洛路洛河至棋山段、莒大路县城至店子集段、孟双线招贤至东莞段等共107公里进行了大修改造。同时,改建完成18处集农村公路、农村货运、农村客运和 局领导班子实行任务分解法,以实现外来资金到位为目的,瞄准招大引强,敢于自我加压、敢于调高目标、敢于突破极限,形成了落实一批、促成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生成发展良性循环,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增强后劲。据统计,仅今年以来该局累计争取公路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管理篇:规范市场繁荣发展

通衢大道望眼开,百舸千帆竞驶来。

随着一条条通衢大道的节节延伸,莒县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也出现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科学决策,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结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秩序,是保障运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莒县交通运输部门按照“严格、精细、科学”的管理理念,依法严格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把道路运输查验、车辆检测及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超限超载以及无证经营、违章经营等非法营运经营行为,所有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启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和行车记录仪,率先在全市实现了车辆运行视频监控,确保了广大群众出行安全,全县基本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环境。

既要货畅其流,又要人便其行。在规范货运市场管理的同时,莒县还大力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采取新开线路、现有线路调整、热线挂冷线、长线挂短线等措施,对老线路分流,让车辆上山下乡、串村过门,使客运布局更加合理、科学。截止目前,全县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2条,客运班车265辆,日发班次达520个,全县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100%。同时,莒县还积极引导出租车变定点待租为运行待租经营模式,推行电台式网络化管理,方便了市民乘车。全县形成了以班车客运为主导,出租车和旅游客运为补充,服务城区、乡村和旅游景点的四通八达、干支相连的多层次、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文明篇:树立品牌塑造形象 如果说路通车通是物质文明的一次历史性飞跃,那么全力优化软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阳光交通、和谐畅通”品牌,则是莒县交通运输行业更高境界的文明追求。

2010年,莒县交通运输局以惩防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实施了惩防体系3D模式,即依科技为支撑点、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条主线,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惩治三个层面的立体惩防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这一做法被中纪委、省纪委、省惩防体系建设办公室、省交通运输厅、市委政策研究室分别予以刊发。县纪委印发文件在全县推广。2011年3月1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予以深度报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莒县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以局长纪同坤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以崭新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在谋求莒县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新的篇章。

莒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纪同坤感言: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铺平发展道路是交通运输局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牢固树立跨越发展的雄心壮志,始终保持后发赶超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真抓实干,一方面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程,打造高效、通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另一方面,加大交通运输“软实力”建设,增强莒县综合交通运输管理能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文明服务水平,为胜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文明开放、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莒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要想富,先修路。”2003年,为了让农民兄弟甩开大步奔小康,一场声势浩大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在日照拉开了序幕。如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市已新建农村公路1996公里,涉及1268个行政村,通村率从2003年的36%提高到75%,受益群众达到100多万人。

变化之一:“村村通”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统计显示,我市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的这三年,也是自建市以来,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的三年。特别是2004年全市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3695元,增长11.8%,创近年来的新高。记者采访时,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进村 赶个集的都没法去。现在好了,公路通了,俺们和城里人一样出门能坐上公共汽车,上哪去都方便了。”

变化之二:“村村通”完善了路网结构和功能,道路通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村公路是路网的神经末梢,是体现公路“从门到门”运输特点的最后一环。随着日东高速公路和同三高速公路日照段的建成通车,我市对外的公路大通道已经打通,加快建设通村公路,是完善和优化我市路网结构的关键所在。从2003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启动至今,全市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2002年增长了122%,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较2002年底增长了39%。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客运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按照“路通到哪里,车就通到哪里”的要求,交通部门大力发展农村客运,较好解决了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在2003年全市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去年又设置安装了“村村通”客车站棚和站牌,进一步方便了农民出行。目前,全市农村客运线路达到126条,客运班车达到607辆,日发车近400个班次,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安全车”,县域“半小时交通圈”初步变为现实。

变化之三:“村村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了镇域经济。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成为当地农产品流通的有力助推器,更是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没有“村村通”,莒县的“万亩瓜菜”、“万亩大姜”,岚山的“万亩茶园”,东港的“万亩银杏”,五莲的樱桃园等高效特色农业,都还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这些支柱产业的优势更加突出,规模效益更加显著,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便捷的交通条件,变化之四:“村村通”与产业布局调整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各区县在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注重与产业布局调整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极大促进了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产业布局调整、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施高标准规划,高标

变化之五:“村村通”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干部的凝聚力。“‘村村通’工程不但通了公路,而且通了民心,顺了民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岚山区碑廓镇的王圣波深有感触地说。

在修路期间群众自发给施工人员和驻工地的乡镇干部送水、送饭、送鸡蛋的情景屡见不鲜,场面非常感人。东港区西湖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时,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说:“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把公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没想到修路有这么大的凝聚力,通过修路使我们村班子团结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一位村支书如是说。原来村干部还担心公路通过村庄需要房屋拆迁,阻力会很大,但出乎意料的是,规划图纸一出来,村民不等村干部做工作,自己就主动动手拆迁。用他们的话说:“政府给我们修路,是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谁挡谁就昧良心。”通路通了民心,顺了民意,干部和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

第三篇: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学院:

学号:

姓名:

摘要: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萧条;提高;改革开放;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 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一,人们住房问题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

二,人们出行问题

过去,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2个多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三,人们生活用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现在中国还不能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相比,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中国现在的各种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东西部,南北部差距很大,贫富差距也很大,我想在经过几十年中国就会取得更加大的进步,我们农村只是我们国家进步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 吴晓波著 人名出版社出版。【2】<<坐标---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三十年对于人生来说,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漫长岁月。而对于历经千年的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来说,足以产生可以改写历史的巨变与辉煌。

三十年前的今天,贫穷与落后的窘况令吕梁人汗颜。“马路不平,路灯不明,晴天满街扬灰,雨天道路泥泞”是当时街道的真实状况。“土坯房,破窖洞,房间不大,住着憋气”是当时居民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

有多少土特产品,养在深闺无人知?有多少企业厂矿因为供电不足、出路不畅而倒闭或者选择离开?离省会城市太原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到首都北京只有600公里的吕梁,被巨人般的山脉将我们与整个世界隔离,没有出路、缺乏电力、通讯落后,吕梁人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吕梁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各项基础事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条条纵横城乡的公路蜿蜒伸展;一座座电厂拔地而起,电话、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一个崭新的吕梁犹如初生的婴儿茁壮成长。

辉煌成就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发展动力逐渐加大

昔日的吕梁是全国十三个集中联片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2元,财政收入仅有5311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因地制宜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围绕发展城市经济,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分配领域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使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500.1亿元,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7位前进到了2007年的第5位。占全省比重由1978年的6.5%上升到2007年的8.8%。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32元提升到2007年的14028元。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1亿元,是1978年0.53亿的198倍。财政收入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使优势产业日益壮大

30年来,吕梁各级、各界面向外界市场需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全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方针,按照“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做强新兴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及各类经济比例关系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三次产业在调整中结构趋于优化。1978年至1983年,农业占据主导地位。1983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2.5:40.2:27.3。工农业产值比例为41.1:58.9。种养殖是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社会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例为77:6:17。

农业经济在内部产业调整中不断成长。30年来,通过拍卖“四荒”、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举措,突出抓粮食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三大战略重点和科技兴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两项关键,积极推进农业一体化建设,使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从而克服了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工业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持续壮大。到2007年末,全市工业已拥有29个大类,67个中类,79个小类。占整体工业39个大类、204个中类、549个小类的74.4%、32.8%、14.4%。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煤焦钢铁、煤焦化、煤电建材、酿造产业等多产业链条,为构建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3个,工业产值是1978年的229倍,资产是1978年的294倍,产品销售收入是1978年317倍,利润总额是1978年250倍,利税总额是1978年273倍。

(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使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

30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吕梁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发展战略,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项目投资原则,使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1亿元,是1978年8044万元的37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2.7%。新增固定资产163.8亿元,是1978年的293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2007年达到14468公里,是1978年的4.8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192公里。公路密度从1978年15公里(旧口径)提高到69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56公里。旅客周转量153833万人公里,是1978年的90.8倍。货物周转量313675万吨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水利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大批水利工程陆续完工达效。大型水利工程--引文入川水利工程、横泉水库主体工程竣工,一批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加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将得到缓解。

电力供应能力日益增强。2007年电力企业完成产值4.7亿元,约是1978年产值的100倍。规模较大的柳林电厂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已形成14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输变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生产、生活用电目前可基本得到满足。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吕梁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原离石县城4平方公里扩展到17平方公里。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相继建成。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2%,污水处理率达到40%,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2.3%。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3.25%。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市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

(四)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改革开放的30年不仅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30年,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30年。30年来,伴随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及家庭财产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582元,是1978年550元的35.6倍。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36元,是1978年的56.8倍;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是1978年的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778元,是1978年62元的44.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是1978年的1170倍。我们的生活顺利地完成了向小康型的全面过渡。

(五)教育文化事业重点发展

“科教兴市”深入人心,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据统计,吕梁建成省级科技示范园区1个、市级科技示范园区7个,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完善。2007年,全市卫生机构数574个,是1978年的6倍;卫生技术人员11256人,是1978年的2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强;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民间文化艺术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和邮政通讯事业长足发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宝贵经验

30年改革开放建设家园的艰苦历程为老区今后的健康发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全市遵循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确保了农业等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要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主要农产品肉蛋奶产量、牛猪羊存栏实现显著增长,必须将特色化种养业由分散型、经验型、家庭型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要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务工渠道;三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富民工程,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全力掀起招商引资高潮

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后来居上,发挥后发优势,必须要充分放大国家、省对革命老区的开放政策效应,不断掀起招商引资高潮,配合“引智”政策,着力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牵动的成效。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一是要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规模化进程。利用市场带动、行政推动和外力拉动三方面的力量,使区域支柱产业项目的启动和扩大,不断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二是要继续强化主导产业园区式聚集。在充分利用并不断开拓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力度,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是要着力推动优势资源循环利用。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比如煤炭产业,企业要循环式生产,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潜力产业,确保循环经济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轨道。

(四)扭住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好交通问题,使道路畅通,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提升旧城、开发新城、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的思路,不断丰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同时,要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引深城市管理,真正使城市成为“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增强”的宜居宝地。

(五)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

要高起点、大布局,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和产业的投资力度。要积极应用国家的免、补政策,使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此类行业的投资力度。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到教育政策的优惠、科技进步的便利、文化建设的成果及医疗卫生的保健。

(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推进城乡低保、社会经济、优抚安置、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染性项目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加大对高污染项目、企业的关停整顿力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在可承受合理水平。同时,要积极推广“蓝天碧水”工程和“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治理模式,加大造林绿化的进度。

要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引深“扫黑除恶”,确保安全生产,健全信访稳定长效机制,确保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使全市各行各业发展有和谐的良好环境。

回顾历史,乘改革开放春风,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望未来,走和谐发展之路,老区将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我来自云南,我的家乡是云南省宣威市,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这座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辖区内的居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这座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一步步走向富裕。这个暑假我对这个市,我所在的居委会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整个调查是这样安排的:调查共花费10天,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调查方式,通过走访不同的村落,对社区居民进行询问做笔录,并填写了调查表,拍了相关的照片。下面我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说明。

我家在云南省宣威市来宾街道盘龙居委会,下辖4个自然村:盘龙村,启贤村,桃源村,王子号村,在这10天之内,我走访了这4个自然村,对改革开放的变化进行了调查。

盘龙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去年才从办事处提为居委会的,是城镇化推进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的办事机构是公社,有什么事大家都回去找公社,改革前一段时间食品,布匹是统一供应,凭粮票购买,种地采取合作社的制度,每家每户挣公分,吃大锅饭。由于是合作化,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一锅饭,部分狡猾的人难免偷懒,以至于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不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过去的日子挺苦的,再加上天灾,某些贫穷的人家吃不上饭,上不了学。听我的奶奶说,那时候家里条件困难,曾挖过野菜,伴着粗米煮粥喝,家里孩子又多,常常吃不饱,爸爸也说,他小的时候常跟着姐姐,或带着妹妹,有时是一个村里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一起去挖野菜,刨草根,摘野果吃。至于教育,那些年连吃的都吃不上,上学更是难,那时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也没有国家补助金,助学贷款等,这些费用都得自家出。一家人辛苦一年养的猪,舍不得吃一块,卖了上学,或是补贴家用。奶奶谈到以前的苦日子总是很感慨,她说当初真的好难,但不想亏欠孩子太多,一辈子不识字的她,受够了不识字的苦,她说再苦再累都得让孩子上学识字,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姑妈,娘娘们和爸爸都识了不少字,不至于太遗憾。比较一下现在的吃饭和教育,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创造了奇迹,短短三十几年,国家富强了,人民吃饱了,穿暖了,有学上了,再也不用为吃饭穿衣上学苦苦挣扎。

说了吃穿和教育,再来说一说就医,改革前,医生很少,医院很少,人民生病没地看,也没钱治。改革后,国家富强了,经济宽裕了,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就医方面,拨了专项基金用于建立农合医疗保险,农民看病报销大部分医疗费,人民得到了很大的便宜,就医不再难,值得称道的是,近年又出台了相关政策50岁以上的居民可享受每年可免费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的优惠政策,国家更注重人民的身体健康。另外的一个政策是养老保险制度,居民60岁以前只需缴纳一定的保险金,60岁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国家切实在致力于改善民生。这在改革前那个国家不太富裕的年代是能想的吗?

至于交通和住房。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后国家重视道路桥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国内建设的高潮,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大桥桥修建起来,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国家富强了,有资本,也有力量进行扶贫。习总书记任国家主席以来,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于精准扶贫,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政府拨款支持农民建房,农民只需承担很少的一部分,于是农村又掀起了建房的高潮,一栋栋别墅,宜居的楼房应接不暇地出现,现在的农村一派新气象。这次的走访调查,走访的各个自然村都是新房遍地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少还是小别墅,农民都能住上小别墅了,也许这是改革前最想不到的事,小时候见过的土坯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偶尔有一间,不是被用来堆粮食,就是用来喂牲口。盘龙村95岁的爷爷说,赶上好时候了,他也很高兴能活到现在,赶上这个幸福的时代,看着子孙的幸福生活他很满意。

对农民而言,国家的农业政策对农民富裕关系重大,改革前的合作社,改革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现在国家对农业的关注与大力支持,关注三农问题,关心民生,改革后的农业政策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关键。现在种地国家有补助,自己种出来就是自己的,国家还给补助,何等的好事,这都源于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富强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以上就是本次调查的一些情况和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

照片:

1.这是改革之前的土坯房,矮小简陋阴暗,透气性不好,之前是一家人的住所,改革后国家发展了,人民富裕了,这样的房子也就被淘汰了,现在很少见,偶尔见到也是被用来关牲口或是用来屯粮食。

2.改革后修建的乡间马路,过去到镇里是没有路的,改革后乡民们组织修建了一条土路,不过由于部分地段是耕地,没有钱买过来修路,所以部分路段是从河里走的。后来政府拨了一部分资金,将路承包给施工队,没多长时间,一条光滑的沥青路就修好了,各村寨之间终于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去镇上也方便了

3.今天的日子,新建的小学,农民的别墅,便捷的交通

下载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的变化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打乱了我们生活原本的样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掀起了一场坚决打赢疫情防......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陈兴霞 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体会并不深刻,然而在父辈的交谈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比如家乡的路......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江西)的变化 毛泽东概论课后讨论小组 CS1210第二小组 组长:张慧 U201215091 组员:李诗琪 U201215093 杨栋梁 U201215098 舒熙 U201215100 肖融 U201215102......

    改革开放30年陕西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 陕西宝鸡家乡变化 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小康社会,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发展是包括经济和社......

    改革开放30年陕西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陕西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周 年 ——关于太原市民生活巨变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现如今已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网络上,它已经渗入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房价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房价问题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腾飞的经济发展给家乡禹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从此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开始了他的蜕变。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的发展变化,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