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观后感
看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观后感
昨晚我终于看完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上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看后很有感触,不妨写几点自己的看法加以评论,以示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表述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她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电视剧
纵观全剧觉得该剧具有完整的现实生活和贴切老百姓实际的故事,有多线条的矛盾冲突和风趣的幽默感。憨厚老实的傅吉祥在东北小城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几个自以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弟弟妹妹要帮大哥换一个活法,极力安排他来到北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吉祥在弟弟妹妹们的家里和单位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但也因此让大款二弟、官迷三弟、痴迷房子的四弟、股疯小妹如梦初醒并得到了各自真正想要追求的幸福,吉祥也重新开始了他的幸福生活。该剧通过讲述一家兄妹五个不同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和生活态度的碰撞、纠葛和互动,生动展示了当代中国都市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探讨和诠释了当代中国什么是人间真正的幸福以及应该如何去追求幸福的哲学命题。
近几年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收视率一路飚升,从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到《人活一张 脸》、《蜗居》再到《老大的幸福》等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是服务大众的最好体现,也是最受欢迎的生活乐趣。因此不少专家分析认为,2010年,除四大名著剧和自制剧之外,描述老百姓衣食住行和老百姓紧密相关的现实主义作品必将成为中国电视剧最受追捧的题材。
虽然也有一些人在电视剧里的内容上挑三拣四说什么:傅老大从小拉扯弟妹把他们培养成人,而弟妹们确不知他们的哥哥干什么工作,在哪里上班?哥哥那么好,弟弟妹妹好几年都不来看望哥哥?北京离顺城又不远!在他们全家祭拜父母时,老大在坟前长跪,弟弟妹妹不但不陪跪,还都在后面忙于应酬等等,还说很多地方不符常理,但我认为一切事物的出现都不能那么太较真了吧,艺术是应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该也高于生活的,电视剧是和别的艺术一样的也需要艺术加工的,如果一切都是十分严谨,那么看着估计也没什么意思了,难道要像《神探狄仁杰》那样一环推一环吗?没那个必要吧,只要老百姓看个高兴,喜欢就好。
二、赞赏范伟演的独特魅力
多年以来,范伟参演的小品及影视都有他独特的气场,往往超过导演的预期,这和他的形象无疑是很般配的,无论是银幕上还是现实中。所有的方言生来平等,但是有些方言更加平等,读者都很明白我指的是东北方言,借着方言的翅膀范伟放飞着他的艺术追求。赵本山是当之无愧的春晚“小品王”,这没话说;但他一手捧红的“自家兄弟”范伟自告别春晚舞台后,在影视表演上的建树和口碑反倒有后来居上的态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套路,越发有了从容不迫的气场。影视作品的喜剧这一块,称其为范老大是不为过的。自1999年,范伟出现在赵本山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上,当时还不被人注意,可是到了2001年,当他出现在赵本山系列剧《刘老根》第一部中,扮演的“药匣子”让人印象深刻,范伟又演了第二部。2003年,范伟又出现在《马大帅》系列中,他出演的彪哥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到现在很多观众还叫他“彪哥”。
范伟应该算得上是国内黄金配角之一,无论是演小品还是影视人物,只要他出现,没有观众不想笑的。2003年,他出现在冯小刚电影《手机》中,扮演砖头哥,还处在磨合阶段。可到了2004年《天下无贼》时,短短两三分钟的出场制造了最佳的笑果。之后,当冯小刚拍《非诚勿扰》时,我们又看见范伟扮演的暴发户成为出场和压轴的客串大腕了。
范伟这次主演的平民喜剧《老大的幸福》和《雷哥老范》再度亮相电视荧屏,让观众非常欣喜。在剧中范伟在小人物角色上依然展现出颇有生活质感的塑造功力,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能给予观众思考与感动。所以我非常赞赏范伟演技的独特魅力。
三、对电视剧结尾的看法
本来《老大的幸福》这部电视剧很受电视观众的宠爱,可是到了结尾却给人一个意想不到很不舒服的感觉,也很让人大失所望,可以说是一大败笔。也许编剧导演的本意就是想脱开俗套,给观众一个意外,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简直就是在亵渎绝大多数观众的感情。剧的结尾,女主角梅好嫁给了商人夏锦达,男主角傅老大则领着梅好的儿子回到老家顺城。本来整个剧精心描写了傅老大和梅好从相识到相知,又到深情相爱的全过程,让观众几度掉泪,后来因为老大的弟弟妹妹嫌弃梅好有个生病的孩子,硬是从中阻拦,梅好被迫流落到夏家。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几个弟弟妹妹都对什么叫幸福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当面向大哥承认了错误,按说,阻碍老大和梅好幸福的障碍已经不存在了,此时,老大和梅好仍然在苦苦相思,梅好也并没有嫁人,但就在观众都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却出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结局。我们说,影视作品是源于生活现实的。而编导人员却和观众开了个让人无法接受的大玩笑。
先说傅老大,他从开始的见义勇为救了梅好,又出于爱心的角度认梅好的儿子为干儿子,到后来的为母子俩生存,为给自闭症的干儿子治病而含辛茹苦、费尽心思,非常让人感动,俩人的相爱也是符合正常人的感情发展的。但最后的安排是,傅老大眼睁睁看着梅好嫁了别人,而他自己却收留 了她的儿子,还阿Q式的表白,老天爷让他来到人间,就是为了替别人养儿子,因为他不能生孩子,于是就不能有女人,前妻就是这样被他劝走的,难道这个傅老大就永远也不会再有别的女人了。这就是老大的幸福吗?真是有点荒唐!
再说梅好,一个纯洁,善良,正直的农村妇女,从老大救她的那一刻起,她对老大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到后来真是爱得刻骨铭心,在完全有转机的情况下,她却轻易嫁人了。这使她的形象也大打折扣,这实在使人感到人的之间感情也不过如此而罢了。世上还有什么爱情可谈呢?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她嫁给了一个大老板,第一,她和夏锦达有感情吗?显然没有,俩人都承认还找不到感觉,按夏的话说,咱们先结婚后恋爱吧,夏和她结婚也只是因为母亲喜欢她,梅好的悲剧本来就是因婚姻而起的,当初丈夫看孩子有病弃母子俩而去,才有了梅好跳水自杀被傅老大救起的一幕。到了最后,梅好竟匆忙嫁给一个她并不了解的商人,这实在让人怀疑梅好嫁人的动机,这就是梅好的幸福吗?。第二,夏是个什么人,剧中有一幕,夏为玩弄老大的妹妹吉平,不惜重金勾引,被吉平断然拒绝,这样一个品质并不怎么样的商人,最后竟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梅好,真是有点荒唐啊!
在爱情这个世界里,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历史篇章。《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 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真情,终究感动天与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的自由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从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再看看世界名著莎士比亚所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倾心相爱,但因两家之间是世仇,朱丽叶的父母把朱丽叶许配给了另一个人。朱丽叶为了逃避即将举行的婚礼,喝下一种可以假死一段时间的药水。逃亡在外的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后.悄悄赶回家乡在朱丽叶身旁自杀殉情。不久朱丽叶醒来,看到罗密欧已死,悲痛万分,也以自杀相殉。作者写道:“若无罗密欧,爱栖何处,石烂海枯,生死与君同途,不怕他爱有多苦。”此数语表达了朱丽叶忠贞不二,愿为爱情作出任何牺牲的决心。这真是“今世已空,何惜此身,我愿以死随君,问世间几多爱 恨。”
就不从什么民间传说和名著这个角度来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很多人在爱情上相依相伴,忠贞不渝,不顾家人的种种阻拦最后达到终成眷属,体现了人间爱情的无限魅力。难道梅好就脱离了凡人这个圈子了。再从另一个角度看,梅好更不应该做没有良心的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第二篇: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1
《天道》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三遍,我迷恋于丁元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古城那三个音响发烧友发人深思的命运。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个古城音响发烧友,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于认识了高人丁元英,而丁元英又愿意无偿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紧跟丁元英,一直相信丁元英,他们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农民变为公司董事,不再为衣食温饱发愁,公司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跻身中国音响界知名品牌行列。
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以为是,葬送了他们的锦绣前程,他们是不幸的。他们以为靠上了丁元英这棵大树,就将安心无忧的到达插满鲜花的成功的彼岸。他们认为,公司在丁元英的笼罩下,不可能发生风险。既然发生了风险,只能证明你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于是他们不再相信,不再跟随,扒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然后又自己松手掉了下去。他们不知道,公司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惊险一跳!他们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没有挫折!
这三个发烧友里,唯一还存在点被救赎的可能的,只有冯世杰。因为只有冯世杰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眼界、认知能力,抗风险精神······而叶晓明和刘冰,是不可能得救的,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完完全全地归结到别人身上,而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叶晓明是聪明的,但他是小聪明;而刘冰更是等而下之,不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试图用卑劣的手段重新上位,野心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却因为自己的坚定判断和坚定相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董事长。欧阳雪同样,因为相信,她获得了丁元英股票上的巨大收益,并因此在自己的饭店之外,同时也成为了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二股东。那么芮小丹呢,她在和丁元英的交往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得到任何物质利益,她爱丁元英,她愿意为他全身心付出,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但她在精神上,在人生境界上,在格局上,全方位得到了丁元英的滋养和提升。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2
电视剧中最常听到的是文化属性这个词,我想作者写这部剧的深层含义就是为了让观众和读者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属性。重新的站在彻底的角度来思考很多我们常人观念中的思考方式的电影。
丁元英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他这种超乎自然平常的、有点冷漠的思想,给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适合与一般人的亲密关系。在这个传统文化很重的社会,丁元英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成见,同时,他对世界对他人的友好却没有得到一般人的认同。他的“法即倒,道法自然,如来”的佛道思想,交叉结合了现代的科学理论,佛家思想,道教思想。同时,他看透世事是依靠自己掌握的自然法则,依靠法则办事。
比如在电视剧的中心音响公司来实现王庙村的脱贫之前,用了很多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丁元英这个角色。在其父亲得了脑血栓之后,居然问医生的问题是如何让父亲死,其在与母亲讨论养儿防老的这个观念上,也是表达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观点。在前面的剧情中说了,丁元英是一个超越常人思维,对传统中国文化有着极大成见的人。或许是人家的思想摆脱了文化属性的束缚,实现了真正的思想自由。
本电视剧的核心是格律诗公司的创造及其为王庙村脱贫的事件,实现扶贫的关键是杀富济贫,就是使用市场的杠杆在音响市场找龙头公司口中分一杯羹。充分利用了国内发展不完全的农村合作形式的工作坊的特点。在企业人的眼中看来,这是国内市场的不健全造成的。这也是印证了一句话硬币永远有两个面,有正面的必定会有负面,有优点必定会有缺点。
同时,格律诗和乐圣之间的官司**中的三人急忙退股权的.行为,说明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电视剧直接斥责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认为法律一定会尊重事实,保障正当人的合法权益,其实,法律就是一个工具,保证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人之间的运作。
最后从刘冰的遭遇来看,贪欲吞没了他,现在社会上不是很多贪欲满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自己,最后被自己的欲望给吞噬。是一个很为可怕的结局。
很是惊叹十年之前的电视剧,其中蕴含的观念也更为开放。真的很难相信这十年前的电视剧比现在的更为开放。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3
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我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仅谈自己的一点感触吧。
首先说说结局。可以说我是一集一集的连续的看下来的,中间没有跳跃。一开篇就是一个旷远、纯净、有磁性的女声,空灵的韵味倒也出来了,悲剧的味道也出来了。如果让两个如此明白的人在柏林享受着爱情,那会羡慕死多少的人,不能想象;如果小丹没有死,是毁容了,残了,那么接下来在元英和小丹之间的就是惨剧,更不能想象;既然总要有一个人的消逝才能保全一段永恒的唯美的爱情,只有让的仙女回到天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算是天道吧。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悲剧,放弃一个惨剧的。在剧中小丹的形象太完美了,敬业,不虚荣、睿智,不世故、不贪图,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有张有弛,不缺物质基础,不少精神追求,要命的是还有一张年轻有气质的脸。一个女人能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点都没有,现代的完美女性,此样的人品只应天上有,不能留俗世的。如果说她最后一次的是个意外,倒不如说是成就了一种人性的完美。真的感谢作者对女性有如此高的希望。
再说说里面的.女人,个个有品位,个个聪慧。亚文的精干,欧阳的大气,难得的是都不贪婪,丁可以遇见这样的三个女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感叹!
我相信丁和小丹之间的爱情,相知,相懂。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小丹的生死关头的沉默,因为彼此都懂,无需言语,有时语言反倒显出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至于丁元英,我倒是可怜他,生活在尘世中,总想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可哪有那么多的净土?祝福他有福气能够再遇到一个仙女。如果不能,还是小丹比较幸福,因为满足,因为知足,我相信她是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再看看自己,有那么多的嗔念,还好,离做仙女去天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感到庆幸。是一部好剧,剧中人表演个个到位,该高尚的高尚,该圣洁的圣洁,小人物的卑猥入木三分。
第三篇: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观后感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观后感
最近,现实题材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了农村姑娘何幸福用努力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历经多重考验、换来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乡村的朴实与城市的繁华、奋斗的姿态与躺平的无奈,一部剧,一时间,让我们遇见“真善美”。
在《幸福到万家》里遇见“求实之真”。何幸福在刚嫁到万家庄时,就遇到麻烦和困难。面对农村里的“闹婚”陋俗、土地征用的不小冲突、万家的势力和传家的霸道无理,何幸福在困境中始终表现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个性,没有半点畏首畏尾,从来不打退堂鼓,与丈夫王庆来遇事就瞻前顾后、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要面子不讲原则形成鲜明对比。“凡事都得讲个理”,直率的言语和行动,敢做敢当的闯劲,其背后是端端正正的务实求真态度、实事求是品格。幸福的故事,用一个“真”字贯穿着始终。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恪守“真”,唯有“真”才能换来幸福。秀玉被弄虚作假之人顶替上大学,万家势力中的假招式,一切“假”都不会换来幸福。
在《幸福到万家》里遇见“初心之善”。正如何幸福的名字一样,无论在村里干农活,还是在城里打工之余不忘充电提高文化水平,抑或是再次选择回到乡下从头跃,开办起“幸福客栈”,她敬终如始地追求着幸福生活。她把幸福当作初心一样倍加呵护、用心瞻仰、尽情描摹,这份初心里折射出幸福的善意和真谛。初心是一份向善向上的力量,可以让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向阳而成长,可以使人在成绩面前不骄傲、永葆谦虚求学之心,可以令人在岁月静好里向躺平说“不”、勇担当善作为。初心就像好的制度和环境,可以使人变得更善良、更有修养、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有人讲,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回馈你。何幸福能收获幸福,在于她揣着善良初心对待一切。
在《幸福到万家》里遇见“奋斗之美”。何幸福的故事就是为幸福而奋斗、用奋斗创造幸福的故事。世上没有哪种幸福是从天而降的,都是要靠劳动的双手、坚定的脚步、结实的臂膀实打实地干出来的。要想永远美丽、永远青春,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奋斗,并且奋斗到底。这个底,陈云同志曾形象地讲过,指的就是翘辫子的那一天。何幸福的故事之所以打动观众,在于从情感上与人们产生着共鸣,最大的共鸣就是“要用奋斗创造幸福的明天”。现实中,我们身边最不缺少美丽的奋斗者。疫情防控期间发挥职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的快递小哥,昔日奥运赛场上拼尽全力征战的“钢铁侠”,像孺子牛一般扎根基层岗位埋头苦干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们都用奋斗书写着美丽的故事。
第四篇:电视剧《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央视一套播放了电视连续剧《幸福来敲门》,剧中贴近生活,实中有华,充满曲折的故事情节紧紧地吸引着我,每晚不管有什么事,我都力争在八点时刻锁定央视一套。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以八十年代,讲述的是江路与宋宇生的曲折情路。时尚美丽的化妆师江路37岁了仍是单身,在一个偶然,她与摄影师宋宇生开始了美丽的邂逅。宋宇生不仅儿女成双,又比她年长8岁,并且宋宇生前岳母还常常打击、排斥她,把千百年来对继母的种种恶行、脏水均一股脑儿泼到她身上。然而,江路她依然执著地爱着,无怨无悔地付出着……老太太眼中不着调、不会过日子的江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感受到了她的善良贤惠和能干。这时,作为一名观众的我,原以为幸福就要来到她的身边,可忽如其来的处女情结让她陷入了深深负疚。为了爱情,忍辱负重,试图洗刷自己的“罪恶”,当她感觉对方“过不了这个坎儿”时,虽然已有身孕的她从容地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开拓自己的新生活。最后的结局虽是让人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可是却难扶我内心的那种痛。宋宇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是凸显了中国男人普遍存在的狭隘、猥琐与自私。这是我们中国女性最大的悲哀!但是江路感到幸福了,我也会为她感到高兴。幸福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理想,答案也就不尽相同。作为妻子,老公疼爱家庭和睦就是幸福;作为母亲,孩子活泼可爱就是幸福;作为儿女,父母健康快乐就是幸福;作为一名
光荣的人民教师,学生们能在我们的教导下愉快求知,健康成长就是幸福。幸福不是一句话,它需要我们无私地付出,需要我们不懈地追求,需要我们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幸福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给家人做饭的锅勺上,就在我们亲吻孩子的小脸上,就在我们给父母捶背的双手上,就在我们用心为学生批改的作业本上。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让我们把握好每分每秒,用心地去追求,去感受,去珍惜。愿幸福敲响每个家庭的大门,愿幸福敲响每个人的心门。
第五篇:电视剧观后感
近来很压抑,心情沉重,很想看一部轻松的可以让我开怀大笑的片子。无意间看了两集《搞笑一家人》,很搞笑,笑的时候我好像真的忘了那些烦心事,于是我连续地看了下去,只是为了找一乐子,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在别人的故事中迷失了自己。
我是从中间开始看的,最初吸引我的是状况百出的徐敏静和李民勇。看着看着我才了解到李民勇和前妻申智的故事,两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和一个很重感情的男人,我不自觉地开始担心他们要怎么办,也许是因为结过婚的人的私心吧,我心里有一点偏向申智,但是敏静的善良,单纯,甚至纯真,我真的于心不忍呀。当李民勇抱着滑雪板的袋子照相时说:“这可是我们的第一张照片呀,要照的好看一点”,我知道他和敏静的爱必会刻骨铭心。当每次他又放心不下申智的时候,我有点窃喜,我从心底里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我希望相爱的人不管有多少摩擦多少误会,也要执着地爱,分手后依然可以破镜重圆。
随着剧情慢慢的发展,允浩喜欢上了徐老师,我的心瞬间被揪成了一个团。我知道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部肥皂剧。当允浩的心一点一点倾向于这个少根筋的徐敏静老师时,两个人的命运戏剧性的被逐渐捆绑到一起时,我的心也跟着去了。当他在走廊上看到敏静和叔叔说话时,他有些愤怒的眼神中那酸酸的感觉。其实我知道不仅仅是酸酸的还有心绞痛的感觉。最让人难忘的是允浩的告白。初夏傍晚的校园里,寂静无声。路灯下,最后一道心理底线被冲破,疾驰而来的少年终于承受不住重重的感情,以乞求的语气说,“不要结婚,拜托”,当老师说出“允浩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特别的学生”时,允浩绝望地说,“就到这里,不要再说了”,看到这里,我仿佛坠入了几百米的深海,世界都黑暗了,窒息而绝望。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你在我身边,却不知道我爱你,敏静却说,“不想和允浩变得尴尬,像现在这样亲密……”。于是我们听到让人心灵颤抖的那两句话,不是在问敏静,而是在质问命运:“为什么我不能成为老师更高的存在?为什么我在老师面前总是那么无力?”没有一句“我喜欢你”“我爱你”,这却是我看到过的最绝望,最打动人的告白,只是因为少年爱的好无助、好辛苦。允浩爱的如此隐忍、执著、痴情。我怎么可以不爱上这个少年呢?
那对于徐老师,允浩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只是一个特别的学生”呢?我想也对,也不对吧!因为敏静有意无意的守住了她和允浩的很多秘密,她并没有像对待承贤那样对待允浩,听了承贤的告白,敏静没有负担,而且还有点沾沾自喜,能让男学生爱慕也不错。这大概也是她当初愿意当男生班班主任的一个小小的初衷。但允浩的表白呢?允浩的过激反应是不是和自己有关呢?当允浩说:“老师也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敏静没有再反问什么,她已经完全明白了允浩了,也开始在心里给了允浩第一次准确的定位:特殊的……。还有最后的一堂课,徐老师的点名,我感同身受呀。为什么把点名放到最后一节课呢?
在这段迷失于《搞笑一家人》的日子里,我想了很多。我没想到一部搞笑喜剧最后竟被我用眼泪淹没着看完的。像命运般,我分不清楚什么是剧情什么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