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美奇葩院校大盘点打破常规教学方式的的“4大天王”
北美奇葩院校大盘点 打破常规教学方式的的“4大天王”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一定就是有着一栋栋或高或低的建筑,还有不少学生和教授在校园内来回走动,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教学氛围,然而在世界上,却有不少的大学一反常态,推出了一些完全颠覆常人想象的教学方法和办学思维,令不少人大跌眼镜,然而他们却又可以通过自身在教学成果上的过硬的表现,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学校,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下,传说中北美奇葩院校的4大天王吧!
深泉学院-最苦最累的神秘院校
深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也译为幽泉学院)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与内华达州交界处的死亡谷(Death
Valley)沙漠深处的一片小绿洲,学院创办于1917年,校训为:劳动,学术,自治。
学院每年只招收13名男生,而且从来没有招收过女生。学制两年,学费和生活费全免。在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学生一边放牧,一边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学校一切运营管理(包括教授聘请、校长任免)也由学生表决自治。两年学制结束后,学生会获得副学士学位。根据深泉学院此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毕业生转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学业,约有三分之二拿到学士学位,更有二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
作为全美最强学术人才培养基地,深泉学院讲的好听一些是一个超级加工厂,讲的难听一些就是一个集中营,每周30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不仅磨练着学生们的身体,也培养着他们吃苦耐劳抗压的能力。学院管理异常严格,不经允许不得离开校园,严禁接触酒精,也不提倡看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经常由于恶劣天气而中断,报纸则是通过邮局寄过来的,通常都要晚两天。深泉学院两年学制里的必修课包括英文写作和公共演讲(每名学生每年需要独立完成至少8次十分钟以上的公共演讲,并由学生评审团与教授们给出评分与具体反馈),其余课程为选修。与普通大学的一学年两学期或三学期学制不同,深泉学院一学年共有6个学期,每学期约7-8周,中间各有1-2周假期间隔,全年无休,每学期需要完成2门甚至3门课程,课程强度与行课时间远超过正常的大学。
常年紧张的课程学习,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还有在沙漠里培养出来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坚韧的性格与合作精神,所有这些学生的品质无疑都是哈佛这类以培养领导者为己任的一流大学所看重的,难怪那么多学生在两年深泉学业结束后,可以轻松地转学到其余一流大学。
在深泉学院官网上,学院声称其入学SAT平均分是语法(CriticalReading)750分、数学700分上下,而据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Board)数据,哈佛大学2013年录取学生的SAT平均分为语法750,数学750。然而实际要求,可能比这还高一些。
密涅瓦大学-学习旅游傻傻分不清楚
密涅瓦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它的正式名称叫Minerva Schools at
KGI,或者简称Minervaschools。严格起来应该叫“密涅瓦学校”。名称后面的KGI是指TheKeck Graduate
Institute——一所位于美国加州的私立研究生院。密涅瓦学校,是密涅瓦计划与KGI是合作项目。
这是一所私立、盈利为目的的,提供本科阶段教育的文理学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密涅瓦大学是由哈佛社会科学院前院长Stephen
Kosslyn以及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Diane
Halpern等美国教育界顶尖专家于2012创办的一所新型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密涅瓦大学实行游学模式,每一年教授都会带着学生在包括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林、孟买、香港、伦敦和纽约六个大城市之一生活,第二年又会换一座城市。
整个城市都是学校的校区,学生们经常会在城市中的咖啡馆或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上课,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中的资源。入学之前学生需要自学大学的基础课程,入学后直接学习大三级别的课,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以及“多元模式交流能力”四门课,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先进课程是基于人类行为认知设计的。密涅瓦强调小班授课,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与教授接触的机会。此外,密涅瓦大学强调学生也是学校的领导者。密涅瓦的学生可以有机会领导课堂甚至参与学校重要决策的机会。
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密涅瓦大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能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地氛围下,完成不少本来应该比较高压的学习内容。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密涅瓦大学虽说能够提供教育以及文凭,但在本质上可能只是一个投资计划,而并非一所真正的大学,因此,对密涅瓦大学的争议始终没有平息过。
其实到现在密涅瓦大学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申请条件,只要你能够认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并且在语言和学术上有一定的基础,提出申请之后,都是有机会被密涅瓦大学录取的。
翻页查看其余2所院校介绍???
第二篇: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实现方式
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实
现方式
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实现方式
贾敏,张雪玲
(陕西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与其他高校同样是指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特征是这种有效性主要通过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执行来完成。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式表现为三个方面:选择传授知识之法、整合教学内容之法、鼓励教学热情之法。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有效;教学
基金项目:此文系陕西中医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及评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敏(1984-),女,陕西西安人,单位:陕西中医学院,所在科室:社会科学部,职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张雪玲(1962-),女,陕西西安人,单位:陕西中医学院,所在科室:社会科学部,职务职称: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教学特别是以育人为直接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忽视教学的有效性。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图借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效教学”的概念来表达,通过对这一借用的概念称谓进行符合中医药院校自身教学规律的重新注解,从宏观上疏理和阐释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
式,以期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实现方式提供一种方向性引导。
一、当前中医药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几经改革创新已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医药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同样如此。比如:教育者的理论知识的把握还流于形式,不能活化运用理论知识,断章取义。此外在教学方式上,中医药院校思政理论的有效教学方式,要求教育者本身有灵活的课堂组织和应对、调控能力。并且要结合时政现实阐述理论所包含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适时适度进行引导,主动适应、选择和改造教育环境,抓住机遇结合实际进行有力的教育。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缺乏这方面的实施。最后,教育者本身应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便面对不同专业体现不同的上课风格,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专业性。
为此要想获得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的预期成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刻板枯燥的局面。
为了探讨中医药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之法,众学者各抒己见,如滕松艳的文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2月),认为教育主体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客体的关注、现代教育介体的利用、教育环体的整体优化成为提升思想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林海的文章《以合乎中医专业特点的方式立德树人》发表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2月第4期,认为中医药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具有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特殊路径:结合相关中医学专业知识来丰富、透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诸课程的相关基本观点和原理。尝试对这一目前鲜有人涉略的问题之必要性和实施路径进行探讨,企望开辟一条借鉴吸收中医学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文化资源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教学的路径,为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视野和角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可见众学者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式方面,均认为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为了实现中医药院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整个教学环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二、中医药院校探索有效教学之法的宗旨是多元灵活,实事求是
科技的进步丰富了课堂的表现形式,目前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得多元,这客观上活跃了课堂,使得教学展示能够色彩斑斓,有利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更生动表现。能使课堂表现更为丰富多彩和教学讲授相得益彰,要实现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相结合,实现强迫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也要求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和完善,以更好地为表达教学内容服务,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1.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形式,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方式的一剂良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又回到新的实践的曲折复杂而又不断发展的过程。比如,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深切感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充分利用本校附属医院的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地参观考察,结合课堂学习中的理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更好地把知与行结合与统一起来。既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的感悟及理论思维的能力,使思想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质。
2.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具有速度快、信息传输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灵活运用媒体技术手段,不仅突破了文本信息的局限性,而
且使许多知识和内容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比如在幻灯片上放映一些中医学传统典籍知识来辅助解释思政理论,以及一些中医药学研究现状,这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多媒体教学运用中,力求把握现代手段与传统中医药文化有效结合的时机。
3.通讯设施的普及和网络的应用。随着手机的普及,上网功能的普遍运用,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时空限制进一步减少。这既使得大学生学习途径拓宽,但也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学生可能由于上网而忽略了教师的讲授。为此教师要有力地组织课堂秩序,同时利用好互联网络,在课堂上将网络热点作为案例来解释理论。此外探索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络,通过校园网、教师博客或建立专门QQ群等方式,主动收集学生思想动向,探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得以在网络上无形延伸,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精神家园,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网络工作。
三、中医药院校思政教师应让教学贴近现实,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对社会生活并未有深刻的认识,对他们来说思政课程的理论讲授只是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并无多大关联,甚至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也很茫然。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灵活掌握理论,并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现实事件中感悟知识,进而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深刻理解理论,并与时俱进结合实际讲授。教师对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了然于心之后,就可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教学,无论遇到怎样的课堂问答,教师应用丰富的知识让讨论回归课堂。为此在两方面对教师提出要求,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注重实践知识的积累,用于维持课堂秩序,应对突发状况。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完全按照科学知识学习的逻辑来组织内容、安排程序和选择教法,其学习方法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医学生由于专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出专业化的特征,思政课程教师在讲述人生价值时可提及医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为此引导学生在学业中勤恳谦虚,在生活中冷静宽容,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即便是最为聪慧的医学生他对医学技能的掌握也是来源于实践且回归到实践中,即临床治疗观察中,这也能很好地解释哲学知识中的真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此思政教师要关注、分析学生的群体特征,了解他们的所需和兴致所在,还有他们普遍面对的困惑,从而在教学中能对症下药,组织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用这些深入浅出的道理讲述,让学生切身体会思政课程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导作用,体会到思政课程理论知识是能让掌握他的人睿智并且
强大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教师在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有效教学中是军中主帅,是掌舵之人。他能完成将书本知识向学生智慧、技能的转化,实现教育的目标,提升社会、国家中人口因素的质量,进而完成理论教学的目的所在,审视社会,指导人生。
四、中医药院校思政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针对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环节。比如中医药院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育的方式应有在教学中加入学生专业领域内的例证,使得学生专业课和公共课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中医专业相当一部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存在着融合交叉的紧密关系,例如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以及传统哲学中体现的中医药思想。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贴近学生中医专业
学习实际便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独特路径。
五、小结
作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之法最高境界当属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思政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下,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输送到医学生心中,为医学生认识世界、感悟生活提供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中医药院校思政教学的有效之方还在于褪去政治说教,改为潜在影响,甚至升华为医学生心灵的需求,这都在实践中要求教师教授、表达水平的提升。总之,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程的有效教学应是一种教与学的自然融入状态,应改变学生为了考试才去学习的态度,使得学生在分析现实和案例的过程中感悟领会理论知识。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润物细无声。隐去政治性,将现实性、知识性、文化性渗入医学生个人素养之中。
参考文献:
[1]滕松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2]林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3]杨旭晖,任鹏。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多维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
[4]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第三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效果评价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效果评价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研究以网络课程为主体的公共课信息化教学改革趋势,探索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公共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改革方向,能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打下扎实基础。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论文关键词: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评价,核心能力
1.国内外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研究很早就已经在国外蓬勃开展。以美国为代表,有约90%以上的公立高校提供电子媒体的远程教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由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而带动的网络课程建设蓬勃发展,积累了一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与之相关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经验。
纵观近5年来发表于各类期刊杂志的相关论文,讨论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化的课程改革的论文数量尚不能体现信息时代的网络化学习的趋势。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或硕博论文库以“信息化学习”、“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等为关键词或摘要进行模糊匹配高级搜索,相关适用的数据显得很少。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具备了网络、多媒体的技术平台,但是教学全讯网http:// 全讯网http:// 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信息化学习模式研究等由于种种原因却有待进一步发展。
2.基础课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及价值
2.1推进高职教育基础学科的长期良性发展
高职教育发展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努力研究公共课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意义和策略,更圆满地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任务,担负着培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任的基础课程呼唤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线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2.2研究高职院校新课程学习新模式
深思基础课在高职院校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高职院校这一特殊层次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模式研究与探索,其迫切性尤其突出。在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大课程框架之下的学习模式研究,将致力于避免过去网络化探究式学习中局限于某一具体细节问题探讨而造成的资源与精力等方面的重复与浪费,摸索出一套实用性强、科学可行的基础课信息化学习资源库范式,使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3建构一种新的信息化学习文化
池州信息港http://bbs.0566.com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信息化学习是为了回应和迎合信息社会的到来而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一种新的学习文化。这种新学习文化的特点是终生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协作的学习、主动的和自我完善的学习,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分布性的特点。对信息化学习的平台的科学利用的拓展性研究,将有力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基于核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础课信息化的目标与内容
3.1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主要是指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立足于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在信息化系统平台上建构公共课程资源库,并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网络学习的交互,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课程知识,形成对知识或概念的多角度理解,深入探究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以期为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3.2信息化发展的内容
充分利用信息化水平很高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开展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探究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上运行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材全讯网http:// 全讯网http:// 料的利用模式,通过各种在线学习、同步或异步学习方式利用、开发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基础课大课程观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模式、评价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具体内容包括如下方面:①信息化的研究性学习教改模式探究;②信息化动态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研究;③信息化环境下个别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改模式研究;④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质量评价(量规评价)实践研究;⑤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利用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度研究;⑥信息化网络系统的资源更新与优化配置。
4.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4.1公共课教改思路
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学习理论研究的进展,关注理论的原创因素;立足国内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际,关注其面临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和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和应用,围绕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核心基础课程以及数学建模、英语文化、大学语文等选修课程,基于大学城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完善既有各自学科体系特点又能交叉渗透、互相融通的信息化高职公共课程架构,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与学活动,提高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中的效能。
在大学城的信息化资源共享的平台上进一步优化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体系与课程结构。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池州信息港http://bbs.0566.com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心”设计学习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如热点调查、专题研讨、问题解决、主题实践等)设计教学项目。依托公共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线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将知识建构、能力锻炼、素质提升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学习过程、感悟过程和核心能力培养过程的内在统一。
4.2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法
不断完善资源库内容与结构,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注意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的观察,关注信息搜集与处理、与人交流等核心能力的实现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形成对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效度、信息化学习模式、信息化环境下评价方式和学生核心能力形成的相关性结论。
研究过程中运用以下方法。①行动研究法。建设基础课资源平台,以部分班级为试点对象,利用大学城机房、数学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软硬件设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②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评价和修正教学设计和策略,使网络化新课程建构具有实践应用价值。③比较研究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不全讯网http:// 全讯网http:// 断完善课程建构。④文献分析法。广泛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网络化新课程建构具有理论基础。
5.公共基础课程信息化教改创新之处
5.1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信息化的学习模式,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公共课信息化学习资源和研究型学习的平台中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与体验,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一种稳定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5.2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探讨,以学生活动为基本特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型的学习的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成才空间,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促进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得到相应发展,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6.教学效果评价
6.1评价方式的变革
池州信息港http://bbs.0566.com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为了引导学生高质量地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单元为话题(研讨项目),组织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交流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课后展开进一步学习讨论、在网络上完成“电子作业”、小组之间的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与网络作业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将观测点聚焦于成教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对学生进行个案研究、访谈,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提问、参与小组讨论,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态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信息搜寻与利用的能力。学生利用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网络化的现代教育平台学习,良好的互动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结合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讨论的情况、网络学习的次数与时间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总评为学生在整个学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实践能力的形成状况、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期末测试等多方面的绩效评价。
6.2问卷数据分析
全讯网http:// 全讯网http://
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统考成绩分析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问卷涉及兴趣、动机、学习策略、认识、创造性、评价几个方面。数据表明,学生十分赞成基于网络的学习方法,他们普遍希望能继续进行实验期间进行的学习方式变化,他们承认网络课程建立了他们的网络信息搜集技能、语言学习技能和英语文化认知,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绩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基于网络进行语言学习,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得以巩固,基本实现了自主学习。
7.结束语
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网络化学习的交互性特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运用技术手段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培养了学习者良好素质和学习风格,学生进一步成熟,能够自导、自律。学生大多数能进行主动意义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学生能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归纳,实现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内容的主体性建构。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池州信息港http://bbs.0566.com 池州论坛http://bbs..0566.com 张宏亮、刘兆瑜.基于天空教室系统的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开发[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张建荣.析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方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8.闫寒冰,李志颖.网上课程中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2.7.曾海军,范新民.基于数字化学习港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 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2007.全讯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