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

时间:2019-05-14 18: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

第一篇: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

新闻稿16种常见导语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仲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

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新闻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新闻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新闻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第二篇:新闻写作之——呈现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的写法

新闻写作之——呈现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仲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

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新闻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新闻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新闻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新闻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新闻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殿议巷谈式

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案、G7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新闻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心知肚明。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因此,只能竭力中庸。《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公报私仇式

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进行解构。

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如暴力拆迁、医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9月份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

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

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电影场景式

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国人反思式

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花板。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用途:都市报的民工题材、三农题材。

例:“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撑起所有城市的繁荣基础,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

新闻写作要点:通过媒体以农民工口吻自诩,为农民工代言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工。无庸讳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此类文章尽量多煽情,多用前瞻性口吻,尽量不让读者有所察觉。真相很让人尴尬。

以俗代雅式

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新闻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大可不必“一根肠子通到底”。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终审判决式

用深恶痛绝的口气,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需要打击且不用担心舆论反扑的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第三篇: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般。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以期抛砖引玉,向各界新闻前辈学习。

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地对记者说。”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

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殿议巷谈式

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案、G7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文章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心知肚明。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因此,只能竭力中庸。《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公报私仇式

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进行解构。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如暴力拆迁、医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9月份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

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

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电影场景式

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国人反思式

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花板。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用途:都市报的民工题材、三农题材。

例:“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撑起所有城市的繁荣基础,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

文章写作要点:通过媒体以农民工口吻自诩,为农民工代言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工。无庸讳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此类文章尽量多煽情,多用前瞻性口吻,尽量不让读者有所察觉。真相很让人尴尬。

以俗代雅式

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文章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大可不必“一根肠子通到底”。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终审判决式

用深恶痛绝的口气,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需要打击且不用担心舆论反扑的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第四篇: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般。

有一说一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写法: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地对记者说。”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直击日期式

写法: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

写法: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

写法: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

写法: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写法: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写法: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殿议巷谈式

写法: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案、G7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文章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心知肚明。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因此,只能竭力中庸。《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公报私仇式

写法: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进行解构。

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如暴力拆迁、医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9月份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

写法: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

写法: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电影场景式

写法: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国人反思式

写法: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花板。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用途:都市报的民工题材、三农题材。

例:“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撑起所有城市的繁荣基础,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

文章写作要点:通过媒体以农民工口吻自诩,为农民工代言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工。无庸讳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此类文章尽量多煽情,多用前瞻性口吻,尽量不让读者有所察觉。真相很让人尴尬。

以俗代雅式

写法: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文章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标题和导

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大可不必“一根肠子通到底”。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终审判决式

写法:用深恶痛绝的口气,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需要打击且不用担心舆论反扑的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第五篇:消息导语的写法

消息导语的写法

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指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消息导语的写作,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美国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花一年的时间专门学习导语的写作。许多人构思和写作导语的时间要占据通篇稿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由此可见导语写作的难度和重要性。

导语最基本的要求是言简意赅,即用最简洁凝炼的语言将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最精彩、最生动、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来。导语的写法千变万化、灵活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下列8种。

一、概要式:即用叙述的方式来归纳概括新闻的要点。

如: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再如:本报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培育计划中的第一只白猴于5月1日降生。(1988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二等奖,原载《云南日报》1988 年6月29日一版)

再如:本报讯(记者李捷)613万考生迎来了他们一生一博的时刻-2003年非典时期的正常高考今天静静拉开帷幕。(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

一、描写式:即用现场目击、白描勾勒的方式来切入。

如: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记者郭玲春)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o(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古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还有列宁的墓、白求恩的故居以及日本的劈啪舞……人们不用出国,在五泉山公园文昌宫举行的《劳崇聘外国风光写生展览》上,便可欣赏到外国的名胜古迹,领略到外国的风土人情。(原载《兰州晚报》1985年10月8日四版)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大西北一个偏僻山村的崎岖小道上,一支娶亲的人马抬着花轿,拥着新郎入场,由此引出一个凄凉的、为人们所熟悉

却又弄不清发生在何年何月的故事。这是省歌剧团为建国40周年正在排练的献礼之作——《阴山下》的序幕o(《兰州晚报》1989年3月5日四版)

三、提问式:即先提出问题,引出悬念,进而解答。如:本报讯(记者健吾)金城业余歌手比比皆是,谁是其中的佼佼者呢?19日下午闭幕的“兰州市业余歌手演唱比赛”,决出名次。他们分别是:孙潮、胡文辉、金东权、隋东、刘大利、杨登石、廖红、何彩梅、刘利佛、王人凤、李胜、曹为樵、劳吉斯、丁东红。(《兰州晚报》1987年9月21日四版)

再如:本报讯近来,一提起我市工交生产为何总是低速增长,便可听到一连串的叫“苦”声:企业界人士高喊“资金紧缺”,有关部门官员疾呼

“银行信贷资金太少”,而银行则鸣屈“银行信贷运用已超负荷运转”。那么,资金究竟哪里去了?(199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原载1993年8月3日《衡阳日报》晚报版)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郝燕)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的形势下,为什么有的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路子越来越宽?而另一些企业连年亏损,甚至濒临破产?1 1月29日,省政府研究室、省经贸委、省体改委等单位共同召集全省23家主要大中型企业负责人,专门就如何搞活国有企

业进行了座谈。(《兰州日报》1996年11月30日一版)

四、评论式:即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点评论说新闻事实。

如:本报讯(记者健吾)有人说,个体户嘛,他们经济是富裕的,文化是贫乏的;物质生活是充实的,精神生活是空虚的。看了17日晚在人民剧院开幕的全省个体劳动者文艺调演后,你也许会改变对个体户的这种看法。他们不独追求物质文明,也在极力寻觅精神文明。(《兰州晚报》1988年 12月19日一版)

再如:临澧县私营企业主裴先贵以超人的胆识“娶”走“流浪”社会14年,在中央、省地颇有名气的保靖县群星戏剧团,投资10万元,为剧团添

置道具,改建剧场和宿舍。他的这一大胆举措,开创了我省文艺团体与企业联姻的先河o(199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原载《常德日报》)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我省道路运输管理和交通规费征收有法可依了!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5月28日审议通过了《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甘肃省公路交通规费征收管理条例》。这是继今年元月通过《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之后,我省又通过的两部地方交通法规。(《兰州日报》1997年5月31日一版)

五、结论式:即将新闻的结论提炼出来。

如:本报讯(记者方捷、周江平)湖北姊归新滩链子崖近来变形加剧,250万立方米山石面临崩塌危险。有关专家呼吁,如不尽早采取措施整治,一旦发生岩崩,将直接威胁长江航道畅通,后果不堪设想。(1988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二等奖,原载《长江航运报》1988年6月29日一版)。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市文化局和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近日对市内近郊四区营业性歌舞厅乐队演奏、演唱人员的业务考核办法进行了改革,即由过去的“齐宣王听乐——滥竽充数”,改为“齐泯王听乐——单个操练”。(《兰州晚报》1991年5月6日四版)

六、引语式:即引用他人的话语或材料中的语言。

如:本报讯 一位关心兰州建设的老司机为市区交通和城市建设提出36条建议,市长柯茂盛经过细致研究,于8月10日写出批语:“廖位元同志是位司机,对兰州的建设倾注大量心血,可敬可佩。应大力提倡这种风气,齐心协力把兰州建设得更好。”(199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原载《兰州日报》1993年8月1 1日)

再如:本报讯(记者文素琴、李健吾)“甘肃是座文学艺术富矿!”唐达成、蒋子龙等来自京、津、闽、台的著名作家、艺术家,8月23日下午在我省文联举行的座谈会上,与在兰的部分文化人聚首畅谈时,发出如是赞叹。(《兰州日报》1993年8月24日一版)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茂万)“了不起!不简单!如此干旱、贫瘠的荒山秃岭,竟在兰州人的手中变成了草木丛生、满目绿色的林园。”正在我市参加“全国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参观了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林场后,感慨不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片赞叹声。(《兰州日报》1994年9月1日一版)

七、背景式:即利用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进行对比,烘托和深化主题。

如:本报讯时下说起“打工妹”,人们自然会想到涌进城里的乡下姑娘。而对城里的姑娘到乡下打工,却觉得新鲜。现在兴城市东辛庄镇,这样 的新鲜事儿还真不少。(199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原载《锦西日报》1993年12月15日)

再如:本报讯在乡下人争相进城,城里人经商如潮的热浪中,山西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阎金龙却从省城太原迁居到吕梁地区方山县温家庄村,购买四荒5000亩,边搞科学试验研究,边治理开发。(1993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原载《吕梁报》1993年5月29日)

再如:本报讯(记者健吾)20世纪30年代,哈兰·山德士上校在美国犹他州开创了全球第一家肯德基餐厅;1987年12月,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办了我国第一家餐厅;2001年8月26日,肯德基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底楼开设了我省第一家餐厅,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肯德基代言人——山德士上校的形象开始在兰州东方红广场笑迎食客o(《兰州日报》2001年8月26日一版)

八、数据式:即使用有说服力的数字来印证新闻事实。如:本报讯清镇铁合金厂派出8名盖章承包人分头“南征北战”,除省内各地外,还飞北京,闯深圳,下湛江,上大同,跑河南,进四川,40天内

从IOO多个部门盖来了270个公章o(1988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二等奖,原载《贵州日报》1988年3月12日一版)

再如:本报讯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各系统举行的各类表奖会有万余次,平均每天开100多个表彰会。仅购买奖品花掉的钱就达1000万元以上,相当万人大企业中捷友谊厂一年创收的全部利润总额。如果加上表奖会租用宾馆、剧场、印刷会议文字材料、用车、会餐、看节目等花销,金额更是惊人!(1988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二等奖,原载《沈阳日报》1988年4月19日一版)

下载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稿写法

    学生会新闻稿写法 由于今年校学生会对稿件要求的变化,提倡创新和特色,新闻稿的模板进行了一定的更改,不要三段式,同时文章内容一定要真实。 新闻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

    新闻稿写法

    一、题目要求: 题目不限, 二、正文格式: 1.开头2010.11.27下午3时许,我院„„ 结尾: 2.全文分三到四段 a.第一段导语:大致概况、时、地、人、事 b.第二、三段分说:„„ c.第四段总......

    新闻稿的写法及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5、主体300至......

    新闻稿的写法

    新闻稿培训 1、消息稿 标题:可以直接用一个主标题写明事件。有副标题都另起一行写,加副标题则可以把主标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写得有文采一些,再用副标题写明事件。【不论怎样......

    新闻稿的写法

    新闻稿的写法.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三、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的编写......

    校园新闻稿的一般写法范文大全

    本资料系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记者站内部学习资料,谢绝外露 校园新闻稿的一般写法 2011.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

    新闻稿的写法及要点

    新闻稿的写法第一:何谓新闻 假设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话,若咬到你、我、张三、李四或某个政要首长呢,哪个才是新闻,写新闻如同写作一样,该事件确能反映现代生活型态,对......

    会议新闻稿的写法

    会议新闻稿的写法 有时候刚刚召开了一个会议,需要写一篇新闻稿发布出来,其实这类稿子都有一般通用的模式,并不难写。 方法/步骤 作为一篇新闻稿,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效性。一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