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唐《莺莺传》与元《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变化
论唐《莺莺传》与元《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变化
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的原型便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两篇佳作同讲一个故事,却有不同的结局。《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在柔情蜜意后,最终莺莺被张生始乱终弃,二人各自另娶另嫁。经年之后,张生“适经其所居,耐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终是劳燕分飞。而《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在经过“闹斋、寺警、赖婚”等等波折之后,张生取得功名,衣锦还乡,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何相同的故事却有不同的结局呢?
在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里,是成是败,关键取决于崔莺莺的态度与想法,所以故事的结局如何跟崔莺莺的自身有着极大地关联。两篇文章中的共同女主角崔莺莺有着不同的性格,由于她的主导,所以才让两篇文章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研究对比崔莺莺的形象变化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故事的内涵。研究崔莺莺的形象能弥补在《西厢记》和《莺莺传》两部书整体的解读上对人物形象不够全面、具体的空缺;能通过对比,知晓为何同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结局,从而为我们揭开这个谜。
现在对崔莺莺的形象分析研究,主要是针对一本书,而并非是两本书的对比。主要以时代背景来分析崔莺莺的性格特点,很少从女子对男子的感情,以及女子的感情要求方面来看。不管是《莺莺传》还是《西厢记》,都是围绕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来描写的,故事的发展方向如何,还是要看人物的性格与意愿,这就是《莺莺传》与《西厢记》“同人不同命”的原因所在。
但就在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想法较少,多数是以背景来解析莺莺的性格。如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第三辑》中牛晓霞在剖析崔莺莺的叛逆性格是写到:“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出身高贵显赫,‘针黹女工,诗词歌赋,无不通晓’。深受贵族儒教文化熏陶是必然的。贵族家庭的教养,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其父因病告殂后,家庭视力一落千丈。十九岁的莺莺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一定深谙人情冷暖,直到世态炎凉,所以自己也会自我要求其言行举止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以安慰孤苦伶仃的老母亲。所以她和张生的爱情在老夫人赖婚前都是秘密进行的,发乎情,止乎礼。因此,当老夫人赖婚时只能暗地垂泪、埋怨。所以她才会有闹简、赖简的反复多变,假心假性;她才会和张生长亭送别。”
岳上铧在《牡丹江教育学报》上发表的《崔莺莺形象再解读》中提到:“崔莺莺的第二美的第二个表现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意识以及对功名利禄、仕途经济的不屑。在这样一个思想被扭曲、情感受压抑的时代,敢于对礼教束缚、婚姻包办说“不”,敢于漠视门第观念,坚定的将“情”字置于名利之上,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勇气,这种勇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是 难能可贵的。我国的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想通过相互爱慕实现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家族统治者手中,正如《诗经.南山》中所说‘娶妻之如何,必告父母„„娶妻之如何,匪媒不得。’莺莺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其相国小姐的身份已经注定了她的命运,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大家闺秀,用自己熊熊的爱情火焰燃烧了封建婚姻的枷锁。表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反抗力量。”
爱情是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的事,时代条件与社会背景固然重要,但相比较下,人的本性与欲望才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故事的结局是分是和,都要看双方的意愿。这就是人的本性。
从崔莺莺与张生几次重要的见面,相见后崔莺莺的感情变化来分析:
首先崔莺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对爱情有期待有渴求,在普救寺中,张生出现了,在对的时间遇见了一个对的人。张生“性温茂,美风容”这样的一个少年郎正是每个闺中女子所期望遇上的良人。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的首次见面是在张生解了普救寺之围后,在崔老夫人的酬谢宴上。崔莺莺“久之,辞疾”,在崔老夫人怒斥后“久之,乃至。”可见,起初,崔莺莺并不愿与张生见面,在崔老夫人的一再催促及怒斥后,才姗姗来迟。张生救了崔莺莺一家老小,出于感谢,崔莺莺拜谢张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是她迟迟不出,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不合常理的。
在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崔莺莺不是不愿出来,而是早已到来,正躲在一旁偷偷地看着这位救命恩人。作为一个被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崔莺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陌生男子,更不会有与陌生男子同桌吃饭的机会。而现在,在崔家遇险,惊魂未定之际,张生挺生而出,请来了杜确吓退了乱兵,保住了莺莺一家的性命。这样英雄救美的男子正是每个闺中女子所幻想的伴侣。况且,张生青年才俊、风流倜傥,崔莺莺难免心动。但是从女儿家的矜持心态出发,虽然有意,却不好意思马上现身,所以她极有可能躲在某处,偷偷观望。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第一次见面时在张生游览普救寺时不期而遇,彼时,崔莺莺在红娘的陪伴下捻花正欲往佛殿上耍去来。张生远远看见远处的佳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红娘发现有人“那壁有人,咱家去来。”面对红娘的慌乱与催促,书中用一个小小的括号写了崔莺莺的反应“旦回顾觑末下”,崔莺莺并未着急离去,而是回顾之后才施施然离开。就是这“临去秋波那一转”,让张生不顾功名,在普救寺常住,只为佳人。
就是崔莺莺的这样一个小小动作,泄露了她的内心。花样年华的女子,被养在深闺里,从未接触外界,明知有人在远处望着她,她不慌不乱,不听劝告与催促,回头环顾,说明崔莺莺并不害怕,相反还很好奇,她想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看着她,这个人是否能做她“伤春感秋”的“解药”。
从《莺莺传》与《西厢记》中那个与张生的第一次见面可以看出,《莺莺传》里的莺莺颇具小女儿家情态,矜持且聪明。《西厢记》里的莺莺较之更为大胆,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厢记》中的莺莺血肉更加丰满,更吸引人的目光。也正是这样的莺莺才敢于不顾一切,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
对比两部书中的“闹简”: 《莺莺传》中张生恳请红娘将自己所写的情诗带给崔莺莺,不久“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正是这首《明月三五夜》带给张生无限的希望,他于月夜翻墙而入,本以为可以和佳人互诉衷肠,却不料等待她的不是佳人娇羞的面庞,含情的眉眼,而是“端服严容”以及严厉的斥责。张生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与希望而来,却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
真的是张生理解错了诗中的含义吗?事实并不是如此,张生苦读数载,怎会弄错这四句诗的意思呢?那么问题必然是出在崔莺莺的身上,崔莺莺为何有如此反复无常呢?这其中另有玄机,诗的内容就是邀张生半夜前来相会的,但是崔莺莺这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她在不能完全肯定张生的心意,不完全了解张生的品性时,她怎么敢放心大胆的交出自己的全部身心呢?所以她故意约张生前来,就是为了考验张生,看他的品德到底如何,是不是值得托付一生。
至此,有人不禁又有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我能肯定崔莺莺是故意为之?崔莺莺给张生的诗中已经很明确说明了邀张生相会于月上西厢之时,在哪见面呢?要张生从半开的窗户里偷偷潜进莺莺的房间。张生到了西厢之时“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从红娘的问话中就可以知道,红娘对于张生的到来时毫不知情的。古代女子就寝时必然关窗锁户,且此时崔家一家客居在外,不可能开着窗户就入睡,这样不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了吗?那窗户到底谁打开的呢?张生来时,红娘已经睡熟,显然红娘并不知道窗户是开着的,不然她不可能这么大胆放心的入睡。很显然,窗户是崔莺莺在红娘睡着之后自己打开的,就是为了方便张生进来。再则,红娘去请崔莺莺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崔莺莺就穿戴整齐“端服严容”的走了出来,这说明此事的崔莺莺根本就没有就寝,而是等着张生的到来。一般的女子,在得知自己的闺房半夜闯进了男子之时肯定吓得花容失色,可崔莺莺不慌不忙的数落了张生一通,条理分明,字字铿锵。这崔莺莺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因此,从开着的窗户,莺莺整齐的衣衫以及她对张生义正言辞的职责,我们可以肯定,崔莺莺就是故意为之。她想通过这件事来试探张生对自己出于一片真心,还是一时的兴起。崔莺莺在此表现出的事她对感情不肯定还有自己对张生的希冀。她拿自己的名节打赌,赌张生对她的感情。这样的一个女子迫切地希望得到爱情,但是又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才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
王兆才在《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写道:“‘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此一炷香„„(做不语科)’。此时无声胜有声,已不是红娘所说的‘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这样简单。她清楚自己爱上了张生,多么希望与张生结为连理,但是这可能吗?不但老夫人那儿通不过,就是自己也觉得“于礼不合”,能说什么呢?所以不语。崔莺莺出身于名门,从小受封建礼教的熏陶,使她无论在言语还是行事方面都会潜意识的遵从礼教的约束,但青春勃发,两心相印的爱情又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她。这怎能不让她矛盾苦闷?于是‘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长吁科)。’
就在莺莺长吁短叹的时候,躲在墙角的张生在此感觉到了莺莺的“动情之意”,便吟诗一首试探,莺莺即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此时的莺莺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身心完全被爱情控制了,还是红娘把她从情迷的状态警醒‘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莺回顾下)。’临走还不忘回头再看张生一眼。接下来第四折《闹斋》中,在二月十五日的道场上,莺莺又‘泪眼偷瞧’、‘好生顾盼’了一下张生。这种队爱情炽热的追求,必然引起她内心的更大痛苦。从此,她是‘神魂荡漾,情丝不快,茶饭少进’,‘每日价情思睡昏昏’,一筹莫展‘真是好烦恼人也呵’!
就在刻骨铭心地思念中,机会终于来了。叛将孙飞虎为夺莺莺,兵围普救寺,张生智退贼兵,老夫人答应张生同女儿结为秦晋。这对莺莺来说,是个希望,原本以为就能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遂了心愿,不料老夫人的“赖婚”,要‘将比目鱼分破’,‘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张生气氛,莺莺埋怨。但正是由于“赖婚”,反而使莺莺更爱张生,后边的戏也越发好看。
自《赖婚》这一折后,由《琴心》、《前侯》、《闹简》、《赖简》组成了一个单元,深入地表现了莺莺内心思想的矛盾斗争过程。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在花园夜听张生弹琴,当她听红娘说张生要走时,央求红娘:‘好姐姐呵,是必要他再住着一程儿!’许诺‘好共歹不着你落空,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
了志诚种?’并随后让红娘去探望相思成疾的张生。张生趁机把一封向莺莺吐露衷情的书简让红娘带回去。当莺莺看到张生给她的信时,剧中这样写道:‘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突然怒骂起红娘:‘小贱人,这东西哪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你这小贱人下截来!’读到这里时,往往对莺莺的这一举动有些费解:莺莺此时已经对张生爱到极致,可怎么突然对张生的简帖生气了?有人认为这是对红娘有所顾忌,故意装模作样,我看不能作如此简单理解,否则莺莺的性格就流于平面化了。如果说开始莺莺对红娘还有所防备的话,后来她让红娘所做的一切穿针引线之事,至此应该引红娘为知己了。实际上,莺莺面对简帖的举动,恰是莺莺潜意识真实的流露。如前所说,在她的骨子里,浸透着那些平时老夫人所灌输的腐朽的东西,当她只在内心向往爱情时,尚会发生冲突(其表现是伤心苦闷);而由内心向往一旦变为现实行动,情况就更加不同。看了这篇传情的简帖,加之红娘又在旁边,刹那间双重的刺激使她的潜意识浮了上来,意识到这是违背礼教规范的事,恼羞成怒,变脸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对此,红娘很清楚,就在张生拜托红娘捎给莺莺简帖时,红娘的第一个反应是:‘恐她番了面皮。’显然红娘知道张生这种简帖传情的举动对莺莺的刺激将会很大,莺莺将无法承受。这也是红娘之所以没有直接将简帖交给莺莺,而是放在妆盒上的原因。至于红娘所说:‘俺小姐有许多假处’,不能理解为莺莺的行为是虚假的,在红娘看来,莺莺一方面在自己频繁的流露出对张生的爱恋,一方面又极力掩饰这种感情,确实是有些矫揉造作,似乎故意为之,之所以觉得“假”,这符合红娘那种快人快语、直接干脆的性格。但我们也绝不能因此把“闹简”之举理解为莺莺装模作样,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是合理的,这正说明封建礼教的毒害之深。
这种斗争不是短暂的,它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故在“闹简”之后又有“酬简”约会时的变卦。当“闹简”之后红娘真的要把简帖送给老夫人时,剧本中这样写道:‘(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真的是在逗红娘玩吗?其实这句道歉的话才是一句假话,是为自己刚才不由自主的言行找借口。此时的莺莺经过红娘‘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一句话的刺激,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夫人知道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刹那间恪守礼教的“我”消失了,又成了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莺莺,并接着询问红娘;‘张生两日如何?’
经过了“闹简”这次内心斗争之后莺莺追求爱情的“我”更大胆了,敢于在“酬简”中密约偷期。然而在张生跳墙践约之时却又变卦了剧中写到;‘(做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之,有何理说?(末云)呀,变了卦也!’明明是自己酬简约张生前来,可张生搂住她时,这是何等动作,惊吓之际,很自然地另一个“我”出现了:‘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即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绝无干休。’活脱脱是老夫人的声口。请不要责怪莺莺的又一次变卦。因为她毕竟在视自由爱情为罪恶的环境中生活了十九年,要她一下子改变思想中那些封建礼教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她需要进行艰难的挣扎,需要不断战胜自己。她要成为一个新人,实在是太难了,要经过多次反复斗争才能成功。其实性格的深邃就是揭示灵魂深处这种不断突破自己(不像自己)又不断的回复自身(像自己)的双向逆反运动过程。一个具有丰富个性的人物性格,总是不断的突破自己,背离自己,同时,又总是要克服这种突破和背离,从而产生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动荡、不安;而人
物的个性正在这种冲突中得到生动的表现。莺莺形象的魅力恰在于此。”
对比两部书中的“酬简”: 《莺莺传》中,张生夜半至西厢被严词斥责之后,张生本已对这段感情绝望,不料“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是谁会在深夜到访?“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莺莺深夜前来所谓何事呢?自然是来跟张生成就姻缘的。前面说到,莺莺作诗月夜相邀张生,是对张生爱情的考验,考验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张生确实温文尔雅,没有做出无礼的举动,也没有立即就心灰意冷离开普救寺,而是选择留下,继续等待。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生最终等来了莺莺,成就了好事。小女儿家的心思最是难猜。莺莺由最初对张生爱情的不确定,在经过对张生的重重考验之后,莺莺终于敢于跨出最艰难的一步,跟张生私定终生。事情到此,好像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可是在初次私会后,莺莺又躲了起来“是后十馀日,杳不复知。”直到张生写了《会真诗》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后,崔莺莺才又与张生双宿双飞。崔莺莺这样反复无常的行为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我猜测,是因为莺莺的爱情遭到了老夫人的阻挠。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男女自由相爱结婚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当时在酒席之上,莺莺与张生就已一见钟情,但是她的母亲只表明了张生对崔家的救命之恩,而不是小说戏曲里常有的英雄救美之后,英雄最终抱得美人归。所以崔母是不赞同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的。故莺莺在窥知了母亲的这一想法之后,她只能隐瞒自己内心的感情。而她邀张生于月夜在西厢相会却又斥责张生的行为,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她爱上了张生,想通过这样一次考验,来看看这个男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倾心相爱。如果张生在遭到责骂之后,就选择离开,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张生经受住了这次的考验。在莺莺与张生结合之后,她又有十馀日对张生不理不睬,在我看来,这是她对张生的第二次考验,也是莺莺最终要做出决定的关键。如果张生在得到莺莺之后,就离开普救寺,那这样的人,自然就不值得莺莺付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但是张生又一次选择了等待,选择表明自己的心。所以莺莺在先于张生结合之后,才告知自己的母亲,崔夫人无奈之下,只好说:“我不可奈何矣。”先斩后奏,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夫人只能同意。
既然事已至此,莺莺做出了选择,崔母也已同意,按道理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可是他们没有成亲。为什么呢?因为张生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他要去为他的前途和事业拼搏。对此,莺莺并没有反对,虽然“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在张生离开的前一夜,莺莺躲了起来,没有见张生。幸好,不久之后张生回来了,但是莺莺有了一些变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生想看看莺莺作的诗文,莺莺不给看。她经常自己发呆,像在想着什么事情。常常独自在半夜弹琴,琴声哀怨婉转。为什么久别以后的相聚,不是甜蜜的,而是冷淡的。她独自在深夜弹奏的琴声,像在表明一个不祥的预感。这个预感是什么呢?不久之后就得到了印证。一个月后,张生又当西去,这一次,张生没有像上一次一样,在离去之前向莺莺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是“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决矣,恭貌怡身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有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唏嘘,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涟,趋规郑所,遂不复至。”由此可以
看出,聪明的莺莺已经预感到了她跟张生已经不可能有结果了。从张生的哀叹声中,她知道,这是她们最后一次相聚。莺莺是全心全意的爱着张生,把张生放在第一位。而张生把事业前途排在了爱情的前面,所以莺莺想要的简单幸福的生活,不可能在张生这里得到。张生也已经暗暗下了决心,所以在《莺莺传》中,张生与莺莺只能以悲剧结束。
而《西厢记》中,莺莺在“闹简”之后,爱情战胜了理智,人性战胜了封建制度。他们二人共处一室月余后,崔母猜出了二人的私情,通过红娘的巧妙周旋,崔老夫人以“三辈不招白衣女婿”要求张生在考取功名之后,再来迎娶莺莺。莺莺在长亭送别时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可见,莺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放在心上,她要的不过是夫妇二人长相厮守。临别时她叮嘱张生:“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器。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热恋中的情人最害怕分别,虽说“距离产生美”,但距离也会产生“小三”。况且在当时,交通不便,通讯工具不发达,一旦分别之后,很难得知对方的音讯,这样就对爱情造成了莫大的威胁。所以此番莺莺的告诫,这是自内心最直白的担忧。莺莺大胆的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也得到了张生郑重的承诺。分别之时,一送再送。此时莺莺恨不得眼前的这条路没有尽头。
从她敢大胆的直言感情与担忧,再到敢置老夫人的命令于不顾,一送再送。都显示出莺莺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为了爱情敢于斗争。
也正是一个这样的莺莺,才能坚持自己的幸福要靠争取,才能最终得到幸福。《莺莺传》中的莺莺固然聪明,她虽然明白爱情的可贵,对张生进行了考验,也进行了一些斗争。但是,可悲的是,她最终没跨出自己心中的底线,她不敢挽留张生,明知道张生这一走,就会给他们的爱情带来危机,却什么都不说,甚至在张生两次临走之时都没有出来相送。这样虽然显示出她的聪慧与坚强,却不如《西厢记》中的莺莺敢爱敢恨,敢直言自己的心事,不如莺莺对爱情来得坚持。所以,《西厢记》中的莺莺在最初对爱情的追求,就比《莺莺传》中的莺莺来得大胆热烈,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才能最终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寻到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女子也更值得人珍惜。
从一开始莺莺敢回头张望张生,到临别表明心迹,就注定了《西厢记》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必定能成为一代才子佳人故事的典范。再看《莺莺传》中的莺莺在最初的时候就只能躲在角落里张望,所以在最终分别的时候她还是选择避而不见。这样的女子虽然通透,悟出了自己的命运,却不直白可爱。躲躲闪闪怎么能抓紧幸福。故事中同一个人物的性格,就注定了她们不同的命运。真正阻扰爱情的不是封建制度,而是人的个性。
第二篇:论崔莺莺的性格心理及爱情追求
论崔莺莺的性格心理及爱情追求
写作提纲:
一、《寺警》之前是第一阶段,这是莺莺与张生两性相通,加深受慕,以心相许的阶段。
二、从《寺警》到《酬简》是莺莺冲破阻力,与张生暗中沟通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取有情人私下结合为主要目标,我们也称为“许身”阶段。
三、从《拷红》开始,是莺莺性格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莺莺与张生争取实现美满婚姻为斗争目标,我们称为“团圆”阶段。戏剧冲突是以争取实现这种婚姻的莺莺张生。
内容摘要:《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已不再是元稹《莺莺传》中那个永远处于男性社会中性别歧视之中,任人摆布、最终被“如乱终弃”的有着悲剧形象的女子了,作者赋予了她鲜明个性和内涵。莺莺虽然是一个带着封建礼教深深烙印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敢于对自己命运有所把握的女子。
关键词:叛逆性格
爱情追求
复杂心理
《西厢记》主要讲述了莺莺在佛殿与上京赶考的张生相遇,他们一见钟情,到后来“月下联吟”等情景,有人认为分为三个阶段,有人认为分四个阶段,但我的目的是论述崔莺莺的判逆性格、爱情追求及其复杂心理,所以我觉得分三个阶段较为合适。
一、《寺警》之前是第一阶段,这是莺莺与张生两性相通,加深受慕,以心相许的阶段。
这个阶段,双方都是以争取对方的爱情为主要目标,我们称之为“许心阶段。”
我们说他们“两情相能”,就是说,这种对异性爱慕的感情是相 1 互的,是张生与莺莺所共有的,而不是任何一方的单相思,张生则表现为“风魔”般的追求,而莺莺呢,她也不是被动地等待„„,莺莺与张生在佛殿初遇即一本一折《惊艳时》,莺莺的表现:
他那里尽人调戏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元和令])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落花红。旦回顾觑末下,怎样看待莺莺的这些表现呢?是他没看到张生,或者说看到了而无动于训,只是由于张生的自作多情,产生的种种错觉才做出了许多近于疲颠的举动;还是莺莺已经对张一产生了爱慕感情,通过这些举动说明自己的心意这是理解莺莺性格的一个关键问题,下面就把它放在特定环境去考察,可看出莺莺用特别的方式,向张生表达爱慕的感情。莺莺在烧夜香时,红娘向他述说张生的“自报家门”,可见当时已经看见了张生,她对张生是怎样的态度呢?经娘说:“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自曾见了张生,便觉心事不宁,却是如何?“二本一折”莺莺说:“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荼饭少进,(二本一折)往常但见一个外人,氲的旱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函亲。([那吒令])可见莺莺没有把张生成一般的“外人”看待,而是有一种特殊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是“见了张生”起便开始有的,具体地说,是丰游寺的佛殿中产生的。由此我们可知道,张生对莺莺有着许多超出常人爱慕的表现,不然这“调戏”二字便没有意义了,而她却“尽人调戏”。这不明明表达对张生的态度吗?这样,“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借着向红娘说话,向张生传情了。张生说“若非法聪和尚啊,那小姐倒有顾盼之意”。(一本二折)假如莺莺不喜欢张生,怎么有“顾盼”之说?
莺莺可贵之处还在于,她追求爱情的精神第一本第三折《焚香拜月》就是这种爱情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这样一段描写:(旦云)2 此一炷香,愿化去先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此一炷香„„(做不语科)。
(红云)姐姐不祝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旦插香拜云)。心间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长吁科)(一本三折)莺莺的“伤心事”是什么呢?是红娘说的“早寻一个姐夫”吗?我想是,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她一定会大发雷霆的,以及莺莺在《闹简》一折对红娘态度可以证明,莺莺早已由父母包办许配给郑恒,而她总是为另寻一门闲事而恼脑,可见这个姐夫“尚未”寻到,而郑恒是已经“寻定”了的,这就说明,红娘并没有认郑恒这个“姐夫”,大家一定感到奇怪一个丫环怎该违背主子老夫人的命令,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红娘已把莺莺对张生产生的爱慕已经看在眼里了。“寻个姐夫”正是红娘所指的。莺宛爱张生,却不能合法地接受,不爱的郑恒,却要强迫在一起,这必然会引起莺莺的伤心,接着老夫人又采取了严加提防的措施。“门掩重关萧寺中”,一为避乱,二为禁锢莺莺,所以莺莺才心中才充满了“怨愁”,有苦说不出。这深深两拜寄托着不过被封建约束殷切的希望啊!
经过前两个阶段,莺莺与张生已经认心相许,感情已经沟通,虽没有明说婚姻之事,但双方谁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态度了。莺莺此时的心情,也由以前对爱情追求转变成了苦闷,老夫人小心提防变成了对美满姻缘的向往。
二、从《寺警》到《酬简》是莺莺冲破阻力,与张生暗中沟通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取有情人私下结合为主要目标,我们也称为“许身”阶段。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不从属于爱情,所以,莺莺想和张生结成美好的姻缘,就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冲破封建礼教的重重罗网。
第二本第一折《寺警》这场戏,坦露了这位多情少妇的内心秘密:[那吒令]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鹊踏枝]呤得句儿匀,念得守儿真,泳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在这时,孙飞虎判乱事件发生了,老夫人答应能打退贼者,就将妻妻许配给谁,张生一封书,请来白马将军解了围,这就使崔张由不合法到合法,也得到老夫人的同意,后来虽然老夫人赖婚,但理亏在老夫人一边,这就给莺莺张生提供了一个借口,从而加强了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家长的勇气。激起了他们对破坏爱情幸福的愤怒,使他们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在这一阶段,莺莺的反抗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表现为莺莺对老母亲的破坏感到不满。老夫人赖婚,让他们以兄妹相称,莺莺敢于骂她的母亲是“即一世一老婆婆”(二本四折)([得胜令]),是“口不应心”、“谎到天来大”等等,显然,老夫人这种专横行为,迫使莺莺反抗的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莺莺反抗精神另一种表现,则是她敢于冲破礼教与张生私下结合的叛逆行动。要做出这种与当时封建社会盯背离的一件事,确时是不容易的,因为不仅要承担封建家人的责备,还必须同她所受具有的封建思想决裂。这就决定了她在叛逆道路上的曲折,出现了许多犹豫和反复。
莺莺想与张生“乞求得效鸾凤”,这感情当然是真的,但落实到行动上,可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时的莺莺可以说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听琴》到《酬简》可知道莺莺请求经娘为她去张生那里问病,红娘不仅探望了张生,还带回了张生的书简。带回情书之后,她又没有勇气承认了,在红娘面前装起“正经”来;(旦云)小贱人,4 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小姐,谁敢将这简贴儿来戏弄我?这是《闹简》中莺莺的“假意儿”,“赖简”中就更为突出了,她明明写下诗句约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三本二折)这诗写得很好,一个封建时代的相国千金,亮敢与情人相会,这也是向封建礼教大胆的挑战,但当张生跳过墙之后,莺莺却变卦了:(旦云)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未云)是小生。(红云)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扯到夫人那里去!„„若不看红娘薄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莺莺不是明明盼望着“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为企么又要假装呢?我想有各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因为红娘在她的身边,在莺莺看来知道这事就等于向老夫人报信了,当然,红娘并不是老夫人心腹,相反却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但那时莺莺却不知道,莺莺在见到张生简贴时的装假,赖简,都是为了瞒过红娘,她的表现红娘看得很清楚,接到张生简贴后并没有立即“发怒”,而是经过和番考虑、犹豫、才决定的,想什么呢?就是使红娘“口稳”。
在莺莺的内心深处,有着向往爱情、反对包办婚姻的逆逆种子,这种子,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最后在红娘的帮助下,逐渐成长壮大,终于战胜了封建教养,摆脱了种种思想枷锁,冲破了礼教的罗网,向张生私下结合了。在包办婚姻与自由爱情之间,她勇敢地选择了后者。这就不仅说明了莺莺反抗封建礼教坚定和大胆,而且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从《拷红》开始,是莺莺性格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莺莺与张生争取实现美满婚姻为斗争目标,我们称为“团圆”阶段。戏剧冲突是以争取实现这种婚姻的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以干扰和阻挠这种婚姻的老夫人为一方展开的。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与爱情相分 5 离,相亲相爱的人儿并不一定都能成为眷属。
莺莺与张生,已经不仅仅是两情相爱,而且私下实现了结合。面对这样事实,老夫人仍然不肯顺水推舟,顺从儿女的心愿她又提出了“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条年。带令张生赶考,使莺莺经受着新的痛苦和风险。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主要是表现莺莺对爱情的一往情深执着不渝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则侧重在表现她爱情的纯洁无瑕;如果洗前两个阶段,主要是表现莺莺对封建礼教职工叛逆和反抗的话,那么这一个阶段则侧重在表现她对终成眷属的期待。
《拷红》之后的崔张姻缘,仍然面临着种种风险,张生就保准儿一战而胜状元及第吗?即令张生能够“白压一个状元”回来,谁又能保准儿老夫人不再变卦,兑现自己的诺言呢?莺莺没有偃息斗争的旗鼓,她要争取与幽会偷欢中的情人,结成白夹偕老的姻眷,在封建社会里,功名富贵成为很多人追逐的目标,一举及第就意味着以过享受荣华宝贵的生活。举及第就意味着可以过享受荣华宝贵的生活。莺莺怎样想的呢?她是盼望着张生中等,成就婚姻,享受荣华宝贵的生活吗?不是。自然,生活在封建社会是的莺莺,并不反对功名富贵。张生未去赶考时,莺莺对红娘说:“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个夫人也做得过。“(二本四折[新水令出篇了])得知张生状元及第的消息以后又说”:谁承望跑东墙脚步儿占了鳖头,„„从今后晚妆楼改做了至公楼。(五本一折[醋戎芦出篇了]),她在写给张生的信里也说“得见翰墨,姑知中科使妄喜之如狂。(五本二折)之所以“喜”,固然有具备了老夫人允婚的条件,可以花烛在望的因素,但也不是没有欣喜功名成就的意思。可见莺莺并不反对功名宝贵,可贵的是,莺莺并没有把功名宝贵作为追求的目标。长亭送别时,在夫人对张生说:“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四本三折)法本 6 长老对张生说:“此一行别无话说,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莺莺却不同,她说: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篇。
蜡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是。([朝天下]),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二煞])。莺莺嘱咐张生注意水土饮食,早眠迟起等等,全都是生活的关照,却只字不提中第压魅之事。不仅不提夺魁,相反,她认为只要有情人终眷属,远远要比状元及第,比金榜题名更为美好。《惊梦》一折,在张生的梦中,莺莺说:“不恋豪杰,不羡骄奢,生则同食,(死则同穴)。”(四本四折[折桂令])写的虽是梦境,却真实地表现了莺莺的心地。她爱张生,并只是想给借他的才学,做个夫人县君、享受荣华富贵。甚至当她得知张生中状元之后,仍然因为离别太久而感叹“悔教夫媚觅封候”(五本一折[浪里来煞]),可以看出莺莺、张生的爱情,并没有与功名富贵纠缠在一起,仍然保持着纯洁的一面。
老夫人明明提出“驳落呵,休来见我”的许婚条件,莺莺却嘱咐张生“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这不是没有把老夫人的话放在眼里么?那么,万一张生落第而归,她又是如何?张生是西洛才子,一举及第了,即令落第而归,恐怕在叛逆的道路上已经 出了坚定步伐的莺莺,也不会善罢甘休地“别离了忘诚种”吧?这第三个阶段,表现了莺莺性格的新的内容,同时又是她反抗和叛逆封建礼教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已不再是无稹《莺莺传》中哪个永远处于男性社会中的性别鄙视和规范之中任人摆布,最终被“如乱终弃”的有着悲剧形象的弱女子了,作者赋予了她鲜明的个性和内涵。7 莺莺虽然是一个带着封建礼教深深烙印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把握的女子,尽管她还只能把自己的爱情命运寄托在男人身上,但这种爱情观像以后的很多女子,如杜娘繁漪,都如此尽莺莺的成功带有理想色彩,但毕竟她有自己明确的追求,她比她的前人有新的觉醒,因为他们不是一味去适应封建时代的要求,而是坚守着自己的看法和灵魂。更突出了性格中的叛逆,也给了后人永迪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张燕瑾《西厢记浅说》 2、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三究之 3、李简《元明戏曲》
4、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述》
第三篇:“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称辞职与微博无关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称辞职与微博无关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的消息发布后,引起网友关注。有网友认为这与她多次在微博上爆料有关;也有人认为因为她对当前医生职称评价体系不满。前天,她首次公开了自己的辞职心路。昨天一早,于莺微博写道:“Goodbye,mylove!”
文/新华社电图/微博截图
并非因微博“被辞职”
15日晚于莺到北京协和医院上辞职前的“最后一个夜班”。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2001年毕业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在急诊科当医生。她常和网友分享医院趣事、生活囧事,凭直率的个性和风趣的言语,被网友称为“协和姐”,目前微博“粉丝”超过200万人。于莺在微博中每次爆料,都会引发网友对医疗话题的讨论。她曾发布北京市“120”转运急救病人连连遭遇大医院急诊科无床困局,建言急诊收进病人后应及时分流;她曾转发外地同行微博,揭露医保定额“黑幕”。有网友怀疑,于莺辞职与她此前在个人微博上接连爆料有关。
对此,于莺坦言,她的一些微博确实让单位和主管部门难堪,“给一些人造成了麻烦,但这不是辞职的主要原因。我不是‘被辞职’,单位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我这种人,但协和的好处是包容性强,从来没有因为微博的内容为难过我。”
不满以科研考评医生
至于离开协和的原因,于莺说,一是“不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评判体系玩了,我玩不过”。她是“老主治,有七八年了,因为论文不够,因此在职称评定上没有更上一层楼”。于莺说,科研确实是评价医生是否合格的一个标准,但是否应“一刀切”,是否应把不喜欢搞科研的临床医生一棍子打死?这值得思考。现在有一个怪现象,论文大量生产,但是被引用率很低,能够真正指导临床的研究也偏少。
“有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医院给医生5万元,去做一篇SCI文章,但是这个文章是否能够反过来提高临床治疗能力,未必,他只是为了出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有这样的人。”于莺说,可能自律性好的医院对科研文章的真实性等把关较严格,但是一些小型医院为了保住医院的等级,不得不去做很多SCI,但是最后可以指导临床实践的成果很少。“医生科研应服务于临床,这样的研究成果才能造福患者。我抨击的是只把科研当做评判医生好坏的标准。”
走出协和做全科医生
紧张、忙碌,构成急诊科的主旋律。在于莺眼里,这里是“协和医院节奏最快、医患矛盾最多”的地方。稍有不合就能擦出矛盾的火花,继而燃烧。因此,她辞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航母式的‘医联体’最终会让专注于临床的一线大夫尤其是急诊科医生成为炮灰”。于莺说,“医联体”让一些大型医院成为航母,医院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需要住院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但病房增加有限,就造成大医院住院越来越难。有病人住不了院,病情又很糟糕就只好到急诊,然后就开始发火问医生为什么不收他住院。如果患者情绪激动和医生发生冲突,很多人还认为是医生太冷血。
“我现在是‘裸辞’,没有找到下家。”于莺说,未来自己不会放弃做医生的理想,以后还是去做医生,只不过不在公立医院了。
记者也了解到,有些公立医院的医生辞职,到民营医院后很困惑。于莺说,“现在医疗界很多体制简直和机关一样,比如我从协和辞职后,到民营医院,原来在医师学会里的很多职务统统就没有了,完全要靠自己。”
网友认为,当前医疗资源不均衡,医院评级体系对民营医院不公平,都是造成医生流动困难的原因。
汽车保险 http://jq编辑
于莺清楚,“从协和出去,是很难,但不代表没路。”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全科医生,探索建立社区医生个人平台,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
汽车保险 http://jq编辑
第四篇:微赏端午诗歌苏轼的《浣溪沙》与黄裳的《喜迁莺》
微赏端午诗歌苏轼的《浣溪沙》与黄裳的《喜迁莺》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皆感发端午之慨,挥洒个人情志,着墨于端午。在此我仅以宋代苏轼的《浣溪沙》与黄裳的《喜迁莺》浅析二人之端午之慨。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五月四日,第二天就是端午节。岭南的旧历五月,天气已非常炎热,连清凉如水的朝云都要微微出了一身轻汗。那时端午节,女人们都要用兰花香草来沐浴,然后用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苏轼一想到朝云要沐浴,便想像到明天江水要“流香涨腻”,可见朝云不仅肌肤如玉,她的身上还有一种天生奇香。
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画面。而“佳人相见一千年”,则表现了两人希望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在老迈之年谪居南荒,朝云已成了苏轼最后的慰藉和感情归宿。
在本诗中,东坡将朝云写得十分“性感”,并重申了千年之约,接连表态,时光愈进,爱恋愈深。端午那日,东坡为朝云庆生,在穷荒之地办了喜庆的宴会。他欢愉如“白发之儿”,饮醉之后又想起自己的愿望,说欲与朝云一同升仙。这种幸福令人沉醉,尤其是自以为命不长久的东坡,不料,天不遂人愿,朝云与他两个妻子一样先去了。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婉约的词风。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喜迁莺 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此词上片先写端午自然风光,接着铺述种种风俗:尝角黍、品香蒲、戏斗草、结彩丝,而竞龙舟是其中最盛大的习俗。梅雨刚刚停歇,正是深红色的石榴花争开的时节。“角黍包金”,角黍指粽子;金玉,极言其精致、珍贵。人们竞相“玳筵罗列”,诗中写出了宴会之盛。青年男女用五彩丝缠了手臂在一起斗草游戏。众人在岸边观竞渡,直至日暮仍有人还在观竞渡„„全词有点有面,有叙有议,声与色齐作,景与情交融。音节浏亮,造语清圆,色泽艳丽,感情欢快,仿佛一幅太平治世的端午风俗画。
这首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端午时节的风俗图,写出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畅快与欢愉,展现了一场生动活泼的端午庆节景。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喜迁莺》正体现了词人语言的明艳风格,读来使人感到畅快淋漓,心醉不已。
这两首词都是描写端午之慨的,苏词主要是词人由想到朝云“端午浴芳兰”,进而写了端午沐浴之景,写出了人们的欢喜之情。黄词只要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端午风俗图,图中有飨宴,有斗草之戏,有龙舟竞渡„„表达了人们欢庆端午的欣悦之情。
第五篇:人物分析:崔莺莺、赵五娘、窦娥与杜丽娘有何不同
人物分析:《西厢记》的崔莺莺、《琵琶记》的赵五娘、《窦娥冤》的窦娥与《牡丹亭》的杜丽娘有何不同
一、各自形象
1、杜丽娘
杜丽娘是《牡丹亭》的女主人公,也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本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后为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敢于斗争,表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战斗精神。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2、崔莹莹
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出身高贵显赫,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染是必然的。贵族家庭的教养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自己自我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以安慰孤苦伶仃的老母亲。所以她和张生的爱情在老夫人赖婚前都是秘密进行,发乎情,止于礼的,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张生取得功名后回来完婚,使婚姻尽量“合法”地达到目的。除了与张生的爱情上,莺莺是坚持的,其它方面她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温驯守礼的大家闺秀。
3、赵五娘
赵五娘是高明写的元杂剧《琵琶记》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赵五娘是歌颂的对象,也是真正的悲剧承担者。可悲的是,心甘情愿地处于逆来顺受、自我牺牲以及这种被赋予的“糠”地位。有一种奴性。
4、窦娥
窦娥是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她的性格善良而刚强,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初,窦娥只是一个发誓信守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纲常的妇女,但残酷的现实把她推向深渊。先是流氓恶棍张驴儿对她进行逼婚,后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毫不犹豫地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法场上,她对天地鬼神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控诉,实际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突出地表现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
二、社会环境
从爱情萌生的时代来看,莺莺形象最终形成于元代。那时候,因为反对民族压迫,汉族中的名门望族对于封建礼教更一步的推崇,所以在《西厢记》中老夫人对于莺莺的管教是严厉的,这也就使莺莺的真实天性一直被压抑着;另一方面由于蒙古统治阶级对汉民族文化比较隔膜,统治阶级崇信佛道,更有甚于儒教。儒家的独尊地位和它的思想统治比较历代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造成了思想界相对松动和活跃的局面,这些都有助于崔莺莺叛逆思想的萌生。杜丽娘和崔莺莺都是贵族千金,教养和经历颇为相似,但杜丽娘所处的环境更为令人窒息:明代的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后妃亲自编写提倡贞操节烈的妇女道德教科书,大肆旌表所谓的贞妇烈女,以束缚妇女的身体和精神为礼教殉身的妇女,数字大得惊人,创造了空前的历史记录。“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空前强化,让杜丽娘的根本没有机会像莺莺一样邂逅一个少年郎。对于爱情,她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能觉醒依靠自己灵与肉的不懈追求。所以她的反抗比莺莺主动、彻底、顽强也更艰难。
赵五娘的苦难,除了饥荒岁独力难支和封建伦理纲常使得夫婿蔡伯喈无所适从,欲归不得外,主要地是由封建的婆媳关系造成的。封建的血缘中心观念下,媳妇是外人,总是受宗亲的疑忌。礼教妇道又规定对婆母只能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这使女性身上又增加了一条锁链。这又是与杜丽娘不同的一方面。
窦娥身处元代社会,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家庭状况和杜丽娘是截然不同的,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激烈,她的反抗更多地直接指向腐朽的封建吏治、黑暗的封建制度。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社会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这与杜丽娘所反叛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三、人物遭遇
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经过重重阻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故事有完美的结局。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老夫人毁约无一不使崔莹莹承担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比起杜丽娘,崔莹莹的遭遇更让人同情、怜悯。当她看到由于自己的所做所为,使张生相思成疾,病得快死时,便打消了一切顾虑,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深夜主动去向张生表示慰问安抚,表达爱情。至此,莺莺的叛逆性格终于达到了高峰。在追求爱情方面,和杜丽娘是一致的。作为一个处于男权社会的女性——赵五娘,她的地位低贱。在面对蔡伯喈的时候,她不能与蔡伯喈平起平坐,他们的感情首先就是不对等的。蔡伯喈不愿赴试,是因为对双亲的孝道,或许再加上一些自己本身对田园生活的留恋。而对于双亲质疑蔡伯喈是因为新婚不舍妻子才拒绝赴试,蔡伯喈的态度十分明确,他的不舍离开与赵五娘关系不大。再看蔡伯喈高中状元之后,得知家乡遭饥荒又不能回家,他满心担忧的是双亲的情况,对于赵五娘,他则是只想到她是否能替自己行孝道,照顾好爹娘。而丝毫不关心赵五娘的安危。和杜丽娘比较,都受到封建礼教的限制,不过他们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可看出,一开始赵五娘情感上完全从属于蔡伯喈,是蔡伯喈的附属。与杜丽娘的官宦之女身份有别。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与杜丽娘有着一样的反叛精神,不过所反叛的性质不一样,杜丽娘故事是讲她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主动寻找真爱,而窦娥却是在安分守己的同时,之后遭到冤屈,才极力反抗,为自己洗刷冤屈
四、性格特征
赵五娘、窦娥、崔莺莺与杜丽娘性格各有特色。
赵五娘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优点:吃苦耐劳、孝敬温顺、克己待人、勇于自我牺牲。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下层妇女的弱点:过分的温顺屈从,而缺乏自主意识。过分的忍受而缺乏反抗意识,逆来顺受,从一而终。剧中的赵五娘在重重困苦中苦苦挣扎,确实表现出一种惊人的坚韧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但她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怨而不怒,悲而不愤。从未有过抗争之举,显出一种十足的奴性。赵五娘的形象是有典型意义的。
由于窦娥身处元代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激烈,她的反抗更多地直接指向腐朽的封建吏治、黑暗的封建制度。由于窦娥的出身不同于莺莺和杜丽娘,所以在性格的体现上更为直接一些,反抗也更为强烈。
崔莺莺和杜丽娘的性格较为接近,她俩的出身大致相同,皆为大家闺秀、名门淑媛,知书达礼,温顺动人。但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上就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色。崔莺莺由于觉醒的似乎更早一点,且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越规”的事儿,用行动向封建礼教宣战。从《长亭送别》一折中可以看到莺莺轻功名,重别离,那种对真正爱情的渴望溢于言表。而杜丽娘的觉醒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表现得更为含蓄,直待为爱而死,此时的杜丽娘那渴望自由、渴望爱情的思想才得以大胆释放。虽然以上三位女性形象各自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她们的反抗矛头是一致的,那就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
五、社会意义
崔莺莺和杜丽娘,无疑是少女追求自由爱情的先驱者。
杜丽娘日常的行为举止,丝毫不违背她作为名门闺秀的身份,她在作品开始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她本人也打算严格地用礼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她幼小心灵中,充满了封建礼教。她去游玩空寂无人的花园,还想到“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她的性格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当杜丽娘独处深思时,却不由自主地发出对“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在更深的一层,当完全摆脱现实束缚进入梦境时,她的潜在欲望便充分地活跃起来。主人公杜丽娘在礼教束缚下的复杂细腻的哀愁和坚定执着的反抗性格,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中国戏苑两佳丽,崔莺莺是现实中人,所以可亲;杜丽娘是理想中人,所以可爱。崔莺莺的爱情是半推半就的古典方式,却以两人的同居作为性格的现代走向;杜丽娘的爱情以现代式爱情为开端,但最后却谨慎地借用了传统提亲的外壳作为包裹。不管是在文学史上还是爱情史上,两人都交相辉映。这样两位女子,不一定能感动男人,但一定能打动女人。赵五娘的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与杜丽娘稍有区别,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中下层妇女吃苦耐劳、孝敬温顺、克己待人、勇于自我牺牲,却又体现过分的温顺屈从,而缺乏自主意识。过分的忍受而缺乏反抗意识,逆来顺受,从一而终的缺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奴性。
窦娥的刚烈性格决定了她同黑暗势力的斗争是无法调和的,这是与杜丽娘相同的一点。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只能是悲剧性的。正是窦娥宁折不弯的斗争意志推动着悲剧冲突不可抑止地向前发展,直至她自身的灭亡,这是构成悲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悲剧能够容纳最强烈的戏剧冲突,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戏剧冲突,窦娥的刚烈性格满足了悲剧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而使《窦娥冤》的悲剧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尖锐性。窦娥在反叛过程中,屈打成招,在死后方遂愿,而杜丽娘为了爱情敢于和封建礼条作对,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实为少女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