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8:3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的基础性操作后接触的第一节课,这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对化学产生兴趣,能不能利用化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对于这节课重点进行反思:

引导学生读书,根据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先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

①如图装置是否和拉瓦锡的一样是密闭的?②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在演示时,有意识的摇晃几下瓶中的水,白烟很快消失)③做记号时从哪里开始?④点燃后的红磷为什么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而且还要把塞子塞紧?⑤弹簧夹何时才能打开?为什么要等气体冷却后才打开?如何一开始实验时就没有夹紧结果又会怎样?

在讨论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引导思考:

①拉瓦锡实验中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所取的红磷的量是否要过量?②在拉瓦锡实验和我们的实验中反应的产物虽然不同,但它们常温下都是固体,那么是否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红磷呢?③导气管中有水对实验和准确性有影响?④如果装置漏气,反应时或冷却时的影响结果一致?⑤、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是否还有氧气呢?„„

通过这样问题指导式的阅读和思考,通过每一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让学生在不断的细读和品味中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学会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从而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结合两个实验让学生进对比阅读,结合已解决的系列问题,分析优缺点,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要合理作出评价。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学会用化学的思考方式发现和解决化学问题,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对已撑握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培养自己热爱化学,学好化学的兴趣,不断去探索未知的化学世界。善于阅读教科书,研透教科书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必需的,通过指导学生平时从“看书”做起,细细品味教科书中所蕴藏的化学知识,通过对教科书的阅读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

第二篇:空气成分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新课程改革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都是经过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能针对学生循序渐进培养观察、分析能力而编入教材的。我针对科粤版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反思。

一、对实验中采用“红磷”作为反应原理的教学反思

对于每一个实验的原理,在选取上都有诸多因素的限定,如反应物要容易获得、价格要低廉、反应现象要明显、环保等等。在实验中对原理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分析和结论的归纳,体悟实验的本质。所以我针对该实验原理提出如下反思问题

(1)为什么测定空气成分要用过量红磷?

(2)如果用木炭,铁丝、镁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反思中提出的问题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出发,力求探究和开放性,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该实验选用的反应物要符合这些要求:既能在空气中反应消耗氧气,生成物还要不是气体;反应物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和空气中其它气体不反应。通过反思将实验变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手段,提高了实验的智力价值。

二、对该实验装置改进的教学反思

在实验教学中,为确保学生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是实验装置改进的重要内容,由于该实验中搭配欠佳,操作复杂;手法不娴熟就会导致有污染的五氧化二磷逸出,在安全性和环保上不能达到要求。所以在课后,针对该实验装置的改进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两点的建议

(1)设计实验,让反应在一始终密闭的环境中发生

(2)装置要简单化,可见度高,便于观察现象。

针对建议学生采用不同的反应物设计了如下的一些装置:

在上图

(一)将白磷放入密闭的集气瓶中,为避免燃烧后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散逸,所以采用凸透镜聚光点燃白磷;上图

(二)中将白磷放入始终密闭的注射器内,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内加水,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将白磷引燃;图

(三)在密闭的试管中放一段铜丝,用酒精灯加热,使它消耗试管中的氧气。学生在设计上都考虑了装置的密闭性问题,能体现追求科学的严谨性。像这样的实验装置学生设计的还很多,不仅仅能达到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实验装置的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体悟实验设计中装置的最优化思想,还能促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反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种沟通,是两者的融合,在实验教学中的反思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新课程理念,通过反思使实验教学得以改进,实验水平得以提高。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 粤教版

空气的成分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构成;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化学变化: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科 学 探 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分子特性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2课时)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③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教学安排两个学时完成,第一学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第二学时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和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是这一节教学的重点。第一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

一、主要内容

①空气的成分;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③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

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科学家发现空气组成化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通过氮气、稀有气体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 发展的密切关系。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和空气的成分。难点: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实验现象的解释。关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

第二课时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一、主要内容

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②呼吸作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探究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目标要求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

2.通过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增强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难点: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设计。关键:空气的成分 教学设计思路

空气是人人都熟悉的物质,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较多,适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探究空气的成分”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中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任务。通过创设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空气的成分的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

教学设计应以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对无法入手的学生铺设问题台阶;对学生设计的其它可行方案安排到课后实验并书面展示结果(方案不一定要绝对正确,即使不能得到1/5的现象,也可以从中分析原因)。

刚刚步入初三的学生仍处在不善于发问、不善于质疑阶段,对待知识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点拨、释疑、指导、小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发展探究能力。2 教学过程

2.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新课引入: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虽然我们每天都 跟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但还没有对物质作详细的研究,对它们了解甚少(举例)。初中阶段将要研究一些重要的、与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本章主要研究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空气、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提出问题] 1.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2.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4.不同的环境,空气有所不同。如农村空气清新,城市空气污浊。5.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6.桌子上的空杯子中有空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引言] 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它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 【板 书】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设 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 【板 书】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设 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 【讨论交流】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证明你“捕捉”到了空气? 【提出问题】空气中有哪些物质? 【讨论交流】

【板 书】

一、控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探究】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1)实验装置 按P28—29步骤进行实验

⑴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作标记。⑵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⑶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⑷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上塞子。⑸燃烧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注意]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2)实验现象:

a.点燃红磷后,打开止水夹前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

b.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白烟消失,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c.等反应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剩余的气体基本上都是氮气了。

(3)化学原理:红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讲解] 我们选择能和空气中氧气起反应,而不跟氮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物质磷,利用氧气跟磷反应生成另一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使密封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减少的量恰好是氧气的量,引起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少,外面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4)思考问题:

①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②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磷,而不用木炭

答:木炭燃烧生成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烧杯中的水就无法进入集气瓶。③如果还是要利用木炭燃烧来完成实验,我们该怎样改进

④某同学进行该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果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为什么?

答:第一,红磷不过量。这样无法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第二,装置漏气,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得水进入的量就减少。

【过渡】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小结]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用心

爱心

专心 [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表明: [讲解并板书] 2.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来分,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和气体0.03%;(2)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提问] 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保持相对恒定呢?

【讲解过渡】]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板书]纯净物和混合物

(4)混合物与纯净物

【阅 读】阅读P27:

1、空气的成分;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a.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而纯净物则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b.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可以改变; c.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它处于纯净物时的化学性质相同。[讲解]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师]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 【练习】(1)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还未烧开时就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答:这些气泡就是空气,说明空气有部分能溶于水

(2)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氮气的体积分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这个现象说明了氮气和氧气比较,氧气比氮气易溶于水。(3)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用人造空气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人造空气可以用氦气代替氮气的原因是什么?

答:氦气不容易溶解于血液中

(4)用一只碗、一只直筒形的玻璃杯、一截蜡烛、一块小木块、水和火柴,设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并在家里做实验,测定2~3次。把你的实验结果和课文实验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是不是显得不够准确?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附录】

(一)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有

1:将塑料袋先弄瘪,再张开,扎紧袋口,袋子会鼓起来,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2:用医院打针用的针筒在空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空集气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感觉有压力,水不全部进入瓶中,说明集气瓶内确实有空气。

4:用扇子扇一下,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5:风筝在天空中飞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证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1:有氧气。有的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

2:有二氧化碳。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二氧化碳。

3: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酥硬的饼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软。

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5:早晨的露珠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

探究学习方式不是让学生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结论,而是通过化学实验“做”出来的。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构建起对化学知识的新认识,增长了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教学目的:

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3、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组成

2、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借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向同学们展示一个“空”的烧杯,并发问:(1)烧杯中有没有东西?

(2)有什么东西(或物质)?

(采用渐进式发问)(3)空气有什么用?

[设问]:空气即然这么有用,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空气的组成是否单一?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介绍]: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引入实验,并严格遵守实验事实摆脱错误的燃素说的干扰,借鉴普列斯特里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设计了著名的研究空气成份的实验。并于1777年提出了空气是由一种可以助燃的有助于生命呼吸的气体(氧气)和不助燃的无助于生命的气体(氮气)组成的混合物。并分别命名为“氧气”,“氮气” 拉瓦锡实验(学生阅读课本P22)

[书写]拉瓦锡实验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并标上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

[引入]: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做下面的实验,分析空气的组成情况。[演示实验]:课本P23中图2-3(1)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燃烧匙内铺垫石棉纸)。(2)点燃后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3)当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4)用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检验剩余气体。

[分析]:

1、由红磷的燃烧——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2、红磷熄灭了,水只上升了1/5体积——空气中约1/5体积是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4/5体积是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如果水位没上升到1/5体积,可能原因是什么?(看课本P23的讨论题)

4、红磷熄灭,说明余下气体有哪些重要的性质?(看课本P25的讨论题)

[书写]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及有关化学式、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 [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N2)78%;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了解]:纯净物----由一种成分所组成,只有一个化学式。

混合物----由不同种成分所组成,有多个化学式,互相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

[实验]:硫粉和铁粉的混合、分离实验

[总结]: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所含杂质不影响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就认为是纯净的。最纯的物质是高纯硅---99.999999999% [判断]:以下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水、自来水 [练习]:如何检验空气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作业]:

[复习]:上节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性质决定)

1)助燃性----炼钢、气焊、宇宙航行、化工生产等 2)支持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救护等

2、氮气的物理性质----完成课本P25表格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的用途----做保护气、制硝酸和氮肥。。。

3、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的用途-----课本P26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

2、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3、污染物的来源----工厂的废气和汽车的尾气 [讨论]:课本P26的讨论题 [练习]:《龙门新学案》 [作业]:

1、写篇小论文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岳麓区坪塘镇白泉学校盛桂芝

一、试卷结构

2009年下学期期终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全卷分值为100分,共分五个大题,25道小题。选择题(45分)、填空题(18分)、分析题(14分)实验探究题(15分)、计算题(8分)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调研检测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班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全班40人参考,90分以上的有6名,占15%,80分以上的有10名,占25.4%60分以下2人,占5%,因此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3分,总计45分。基本上是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高的一道题,有2人得到了满分,占5%,优秀率达到了25%。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7、9、10、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8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低。少数学生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16、18(1)小题。

3、分析题

分析题共有3道小题,满分14分。相对来说简答题难度较大,第19(1)题得分率较高一些(2)小题很多同学未配平,20题学生回答较好。本题只有15名同学得到满分,占50%。21题错得最多,许多同学看不懂题目的意思,只有10名同学得到满分,占25%。

4、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2道小题,满分15分。第22题得分率能较高,第23(4)小题的失分率较高,本小题只有10名同学得到满分,占25%,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5、计算题

计算题共有2道小题,满分8分,24属于送分题目题。满分人数为20人,占50%;从总体情况上看与预期目标基本一致。25题许多同学方程式写错,纯物质与不纯物质相混淆。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水污染的防治、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2、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

做为即将升入高中的初三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卷面随意涂抹、勾改;字迹潦草、错别字;大量使用涂改液等现象十分的严重。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可能在中考时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虽然说现在接近离中考,但是还是能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改掉一个坏的习惯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重视“三基”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初三的知识点多而且相对较深,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全面,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讲解必须准确、无误;初三的知识点间联系较为密切,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要准确、切中要害。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在基本方法方面的培养,现在的中考比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这又是我们学生比较欠缺的。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敢于分析、善于分析。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习题来练习外,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去主动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

2、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牢固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说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重视,那么应用已有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需要我们重视。现在的中考往往会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掌握要牢固,还要能正确的运用。

3、关注社会热点,收集多方信息 化学和社会、生活、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联系很密切,社会上很多的热点问题与化学都有联系,而这些问题往往在中考中都能体现出来。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中考,而且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还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下载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_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科,几节课的接触,感觉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化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了我这位老师,第一次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给我留下深......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化学教学反思 ——让经典习题因你的解读而精彩 和往常一样,我对于课本上的课后习题,都是作为一种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加以运用,未作过多开发。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之......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模拟考试成绩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今年我任教九年级1、2、3三个班班,化学是初三才学的,学生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我如下的一些反思: 开学第一节......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回顾这段时间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周文荣 通过期中考试让我对自己近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有所反思。考试结果反应的主要问题: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一些类型的题......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我在两年初三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 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