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记叙文情感凝聚物(共)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记叙文写作——寻找情感凝聚物
【中等作文】
我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娘永远是一个温柔勤劳的人。
听奶奶说,父亲娶娘那阵子,家里穷得只有两间父亲自己盖的土墙草屋。娘体弱多病,却从未停止过操劳。虽然她做事没有生产队里的强壮女人快,但由于聪明善算,家里屋外总是井井有条,每到夏播秋种,我家的事总是最先完成。
后来,娘怀了我,医生说娘有高血压病,生育很危险。为了生下我,娘天天坚持吃很苦的药,以至于最后连肉都不知是什么味。
八个月后,我就早早地来到这个很不宽裕的家庭。娘就更辛苦了,每到晚上,把我安顿好以后,还要切一大盆猪草。“嚓嚓”的切猪草表,就像摇篮曲那样缠绵。我知道,那是娘的心跳动的节奏。白天,地里总有做不完的事等着她;而我就像长在娘身上一样,连她到地里拾棉花,也趴在娘背上。为了我舒服些,娘总是尽量弓着腰,那时我,真飞知奇马的大将军一样成风。可是娘一天下来,却腰疼得睡不着。第二天,我仍然做我的“将军”。
娘总是对我百依百顺,可是那一次,她却狠心地打了我。我八岁那年的夏天,邻家门前的桃树上挂满了令我垂涎欲滴的桃子。在树下咂着嘴团团转的我,不甘心“望桃充饥”,看看四下没人,从鸡窝上拿起赶鸡棒像老鼠偷油那样贼头贼脑溜到树下,然后壮起胆子,大声的乱叫——火力侦察,结果——没反应。哈!舞起赶鸡棒在树上一阵“稀里哗啦”,那一个个令我兴奋的桃子飘了下来,塞了满满两裤袋。正自洋洋得意地啃着“战利品”,庆幸自己的胜利,却没头没脑撞了个人。“娘!”“哪儿来的桃吃?”“捡——捡的。”我支吾着,终于想了个法子,“哎呀——我要拉稀!”撒腿就跑。“站住。”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娘露出从没有过的“凶相”,一把拽住我的手臂,把我拖到树下,拿起那赶鸡棒,“人赃俱在”,可我仗着娘疼我,还想狡辩:“这是我喂鸡忘了丢的。”“你……”娘气得分身发抖,扬起了我最爱抚摸的手,终于“啪”,重重的一巴掌实实地落在屁股上。一下子,我好伤心,好委屈,娘那样疼我,为什么还要打我。我报复似的,“哇”一下哭出来。后来,娘拿了一元钱赔了邻家的桃子,不知从哪儿弄来两个枣核,种在门前的空地上。
第二年春天,北风还在肆虐时,娘就惆怅地去了。每年,我都要在娘的坟头烧香、化纸,祭奠我那苦命的亲娘。【思路导引】
这一篇习作能写出诚实的话、自己的话。从叙事的简洁,到情感的抒发;从铺垫技巧的运用,到语言的锤炼都可圈可点。但是写这类文章不能止笔与悲情的抒发,要让人们看过之后,有“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秦牧语)。这篇文章如果在结尾安上一个要勤学不忘母恩的决心式的尾巴,那就失败了;必须捕捉情思的聚焦点,钻探某一点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深刻内涵,这样才能显示出深沉的情思力量。
如何捕捉情思的聚焦点呢?这聚焦点有如影视片中具有情感爆发力的“物件式道具”,可以借物抒情,托志于物,构建情境相容的艺术氛围。
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文学创作往往是由于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契合而产生。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的例子能生动地阐明这个创作原理:当列夫·托尔斯泰看见了一株断掉的牛蒡——尽管曾被车压过,但仍然向上挺着,他酝酿的哈吉·穆拉特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一种物象,使之或承载情感,或衬托人物,或贯穿全文,或揭示主旨我们姑且称之为“情感凝聚物”。有了情感凝聚物的文章,结构更紧凑,形象更生动,意蕴更丰厚。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升格作文】
那粒桃种子
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粒桃种子。
听奶奶说,父亲娶娘那阵子,家里穷得只有两间自己盖的土墙草屋。娘体弱多病,却从未停止过操劳。虽然她做事没有生产队里的强壮女人快,但由于她的聪明善算,家里屋外田头总是井井有条,每到夏播秋收,我家的事总是最先完成。
后来,娘怀了我。医生说娘有高血压病,生育很危险。为了生下我,娘天天坚持吃很苦的药,以致于最后,连肉都不知是什么味。
八个月后,我就早早地来到空虚很不宽裕的家庭。娘就更辛苦了,每到晚上,把我安顿好以后,还要切一大盆猪草。“嚓嚓”的切猪草声,就像摇篮曲那样缠绵。我知道,那是娘的心跳动的节奏。白天,地里总有做不完的事等着她;而我就像长在娘身上一样,连她到地里拾棉花,也趴在娘背上。为了我舒服些,娘总是尽量弓着腰,那时的我,真像骑马的大将军一样威风。可是娘一天下来,却腰疼得睡不着。第二天,我仍然做我的“将军”。
娘总是对我百依百顺,可是有一次,她却那样狠心地打了我。我8岁那年的夏天,邻家门前的桃树上挂满了令我垂涎欲滴的桃子。在树下咂着嘴团团转的我,不甘心“望桃充饥”,看看四下没人,从鸡窝上拿起赶鸡棒老鼠偷油那样贼头贼脑溜到树下,然后壮起胆子,大声乱叫——火力侦察,结果——没反应。哈!舞起赶鸡棒在树上一阵“稀里哗啦”,那一个个令我兴奋的桃子飘了下来,塞了满满两裤袋。正洋洋得意地啃着“战利品”,庆幸自己的胜利,却没头没脑撞了个人。“娘?!”“哪儿来的桃吃?”“捡——捡的。”我支吾着。终于想了个法子,“哎哟——我要拉稀!”拔腿就跑。“站住!”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娘露出从没有过的“凶相”,一把拽住我的手臂,把我拖到树下。拿起那赶鸡棒,“人赃俱在”,可我仗着娘疼我,还想狡辩:“这是我喂鸡忘了丢的。”“你……”娘气得浑身发抖,扬起了我最爱抚摸的手,终于“啪”,重重的一巴掌实实地落在屁股上。我好伤心,好委屈,娘那样疼我,为什么还要打我。我报复似的,“哇”一下子哭出来。后来,娘拿一元钱赔了邻家的桃子,不知从哪里弄来个桃核,种在门前的空地上。
以后的日子里,娘和我天天给那粒种子浇水。那时,娘的脸上总是绽开着希冀的笑容。第二年春天,北风还在肆虐时,娘没等种子出芽就怅惘地走了。8年过去了,小桃树已长成了。每到桃花烂漫的时节,我总要来到那棵桃树旁,点上一炷香,烧几张纸。默念着娘的希望,不禁又撒下了泪水…… 【作文指导】
相比,题目、开篇、末尾几节做了增改。透视升格的原因,功在作者捕捉到了情感的凝聚物——那粒桃种子。《那粒桃种子》是一首母亲的赞歌,是一尊母亲人格美的雕塑。它倾注了母亲的希冀,融汇了作者的情思。物因情而闪光,情因物而增色。作者让炽烈的感情之火,燃起哲理之光。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不是靠浮华的辞藻矫饰出来的,而是借助于“种子”这一特定的物象,激发想象,使读者进入诗一般的境界。从这篇升格稿,我们受到的启发还有,捕捉情感凝聚物,贵在贴切,这“贴切”表现为物与所记的人、所叙的事有最密切的关联。“桃核”与“桃子事件”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作者也领悟到母亲严厉责子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所以“桃核”自然成了情感凝聚物。这种“贴切”还表现为“物”与“理”有某种化合的关系,“种子=希望”,程度相当,性质相通,情理相随,形象和谐。大凡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单纯的写人叙事,而往往让人、物、情、事妙合无痕。
哪些可以成为“情感凝聚物”?
1、一个物件。
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事物记录生命的屐履、留下情感的印痕。抓住这些曾凝聚过情感的事物,就会拎起一大片记忆和情感。鲁迅的散文《风筝》,写“我”看到北京空中放飞的风筝,回想起童年时代对兄弟的“精神虐杀”,表达“我”的痛悔、迷惘等复杂感受。鲁迅究竟有没有折断弟弟的风筝,已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领略文学大师的创作技巧。“我”由眼前北京的风筝联想起儿时故乡的风筝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及“我”折断弟弟风筝一事,结构紧凑而自然。当“我”寻求弟弟的宽恕时,弟弟却全然忘却,风筝凝聚了“我”对“精神虐杀”的沉重反思。如果没有借助“风筝”这个事物,而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里表达如此深刻的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在艺术感染力方面也会大打折扣
2、一种花草。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每一种花草都是生命,都可以凝聚我们的情感。席慕蓉的《海棠》一文,给我们以启示:作者读大学时曾买回一大盆棕榈,却被母亲给换成两盆海棠,自己一度为此惋惜、不解。后来,当“我”在异国他乡寻找属于中国的那点芬芳时,蓦然发现“海棠是属于年轻时母亲的花”,“我”切身体会到母亲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曾“一面赏花一面编织着美丽的梦”。当“我”有了这层认识后,“再看见海棠花时,总忍不住想要买下来。要买下来的,不仅是那盆花,还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国。而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的心了。”席慕蓉对母亲由误解、隔膜到理解、认同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海棠的态度变化而表达出来。
3、一个细节。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写作也是如此,不管你的主题如何深刻,情感如何动人,如果没有生动的细节,就不能算是优秀的记叙文。何蔚《踢着石子回家》一文,“踢着石子回家”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细节。作者先回忆学生时代踢着石子回家的单纯、自在与欢乐,再对比眼下的自己,穿着整齐的西装,却不敢以锃亮的皮鞋去踢路边的石子,害怕因此招来异样的目光。作者借此反思自己“太习惯于违心地将本真的自已藏匿于身后,以庄重却并不十分真实的脸色去面对世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成长路上共有的体验?一个细节“踢着石子回家”唤醒了我们对纯真童年的回忆,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当然,情感凝聚物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可以是一首歌曲、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种食物、一个节日、一个动物、一句诗词(具有形象性)„„明朝祝允明曰:“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带着生命的热情体悟生活,万物总能在某一特定境况下与我们的生命、情感契合无间。
我们寻找情感凝聚物时,要考虑到它与人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而且应在文中适当点明。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中以“落叶”为情感凝聚物:“落叶”凝聚了祖母的情感——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对祖父哀惋的思念、对世事沧桑的坦然等;“落叶”也凝聚了“我”的情感——对祖母的思念、对生死的彻悟等。而祖母与落叶之间是通过这些方面勾联起来的:①叶子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②祖母喜欢收藏落叶;③祖母喜欢在叶子上面写些词句,到了清明,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祖父坟头;④祖母去世的那天,落叶纷飞;⑤落叶从不惊叫,像极了祖母的坦然的生命姿态。如果文章中没有写出祖母与落叶间内在生命的交融,那么“落叶”就难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有时,情感凝聚物还可以成为文章的线索。以立夏的《墙》为例:第一次写墙,是“我”回老屋,看到那堵老墙引发回忆;回忆婉嬷嬷每次见到有人从墙根下走,总要提醒“不靠墙走”,这是第二次写墙;第三次写墙,是在雨天婉嬷嬷提醒一个路人“不靠墙走”被甩倒后哭了;第四次写墙,补叙婉嬷嬷的丈夫和儿子被埋在炸毁的墙下的事。“墙”成为一条线索,绾结全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而自然。
【借鉴典范】
(一)名家经典
荔枝 肖复兴
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
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有删改)纵观全文,说说“荔枝”这一物象起怎样的作用。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哪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那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再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的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 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麽多缠绕不清的爱意。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有删改)
(二)、学生佳作
优雅的耳环
我的外婆和妈妈都极其喜爱耳环,尤其是外婆。我始终记得,那个满是流光的长匣。在外婆未离世前,大大的艳阳下,外婆会将一个长长的木匣子放在阳台上轻晒,小心翼翼地抽出木封,长匣里的流光,晃动了我的眼,溢满了外婆不算清漾的眸子。
外婆喜欢精致的首饰,依稀记得那个长匣里,藏着那么多、那么美的事物。美丽得叫人心惊。雕刻着云舒卷纹的银镯子,是极美的花纹,微微发黑,有说不出的韵致。镶着金边的翡翠通绿通绿的,温润的纯白玉佩有着细腻的光泽,还有那个精致的、带着血丝般纹理的红玛瑙戒指,成了我印象中最美的天堂。
外婆最爱的,是一对祖母绿的耳环。
总能看见外婆用颤抖的、满是沟壑的手,轻轻地将那耳环缀上,耳环在风中轻晃着,摇曳着温和的光泽。妈妈说,外婆年轻时是极美的女子。在外婆戴上耳环的时候,我是坚信她的美丽的。配上红玛瑙金戒,我能看见,外婆当年该是有怎样的风华,这般优雅。
我曾攀上外婆的膝,仔细地端详那对耳环,但始终看不透其中的山水,远如碧天。只记得外婆眼里,是藏着笑的。还记得,那样的暖阳,那样的外婆,摇曳着的耳环,风吹着,花香四溢,云淡风轻。
妈妈亦是喜爱耳环的,可惜的是妈妈对珠宝过敏,从未戴过。但是妈妈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耳环,她也有一个长匣,绸缎的面子,比外婆的长木匣精致许多。
妈妈喜欢复古的藏式耳坠,银质的耳坠上,雕刻着繁复的纹理,握在手里,是冰凉的。
闲暇的时候,妈妈会打开长匣,安安静静地看着。我也曾问过妈妈,为什么这么喜欢收集耳饰。妈妈只说:“也谈不上喜欢,你外婆确是喜欢耳环的,妈妈收集这些,起初只是念着你外婆的心愿,也渐渐成习惯了。”依旧是淡淡的,温和的语调,很优雅。
我一直羡慕妈妈身上从容、波澜不惊的优雅气质。
偶尔,妈妈也会将一对对美丽的耳环戴在我的耳上,又笑着拿下。我打趣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小气,有那么多就送我一对吧。”“等你长大吧。”妈妈有着像外婆一样的极浅的笑容。
外婆和妈妈都是我最爱的女子,亦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我以为,年轻时的春光明媚无论多少,而垂老时,于风卷残荷之际,优雅似当初,如斯最美。
外婆是这样的女子,我也坚信,妈妈在她的风卷残荷时,亦是最美最优雅的。恰似耳环,不会苍老的优雅。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思考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70分)(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青春万岁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声音雄厚,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老爸大口喘着气,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衬衫彻底汗湿。他的眼中分明有泪。『思考点评』
【训练营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一种味道,踏雪寻梅是一种味道,满目沧桑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勒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翩跹。也总有一些味道给予我们警示,让我们避而远之,洗净它们,重获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记叙文作文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如何写好记叙文
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征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一)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1、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事物的片断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多种手法。
命题记叙文的审题方法
1、抓题目中的中心词:
题目中的中心词往往表明了写作的对象和内容的数量、范围和性质 例如:《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一件”限定了数量,“不该发生”限定了事的范围、性质,这件事必然是一件令人痛心、令人追悔或令人反思的事,其实就暗示了题目的旨意。例如:《我和书籍》
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是“我”“书籍”,但这个“和”字限定了写作的重点在“我”和“书籍”关系上,即我对书籍的兴趣、爱好、学习的过程和书籍在我成长进步过程中对“我”学习、认识、生活上的帮助。
抓题目中的比喻义、象征义
例如:①《窗口》一题,既可写景,又可写人写事,既可写门窗之实际“窗口”,又可写“社会之窗”、“文明之窗”之虚化“窗口”。既可写“窗口”本身的变化,又可写由窗口所望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但无论写什么变化,写什么景、事、人、物,都必须是由“窗口”所见所忆所想引发的,从而以“窗口”为线索,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变化和风貌。②《足印》可写行走留下的真实脚印,又可从比喻义、引伸义上写一段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或人生一段历程。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半命题作文介于命题和自拟题之间,较为灵活好写,对半命题作文,应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不加限定的部分,所谓不加限定的部分,就是填空的部分或者选择的部分,要充分利用不加限制的部分,写自己熟悉的,确有感受的事。
例如:《我从____走来》,这类题目不加限定的是场所。再如《我生活在____之中》,可选的很多,如人群中、精神世界,也可以填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所填内容以有所经历、有独特感受为准。注:半命题作文只要所填部分能合理通顺,审题方法亦如命题作文。记叙文立意的要求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
不能指望一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面俱到”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2、立意要深。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
3、立意要新。
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例如《雨中》:
〈1〉在细雨蒙蒙中,我校某男女在一伞下谈情说爱。〈2〉大雨中,我和某同学共用一把伞愉快回家。〈3〉雨中,父亲支撑着久病的身体,坚持送我到校。
〈4〉我和同学在雨中挥泪告别,因为他被逼去城里打工,为自己挣结婚时的彩礼。纵观四个立意,第四个揭示出学生失学的社会根源,立意深刻、新颖,为最佳立意。记叙文立意的方法
1、小题大做:即以细小的甚至平常的小事写出有价值的能体现深刻道理的文章来。以小见大。例如:《小狗包弟》
大题小做:题目很宽泛,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给题目加上定语,大中取小。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3、化实为虚:当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时,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然后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我的一片蓝天》
这“蓝天”是自然的天空,古典诗词家园,文学的殿堂,文化的世界;亲近的人物,关爱的人群,长年相伴的物品,久居的环境„„
设问:是什么?怎样的一片蓝天?(记叙、描写)为什么?(蓝天带给我的影响)《桥》:自然之桥,人际之桥,生命之桥,人生之桥,国际之桥„„
《那一场风雨》:自然风雨,人生风雨,家庭风雨,民族风雨,国家风雨„„ 《春风》、《网》、《明天》 怎样的标题是好标题?
一、修辞法:修辞的运用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1、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
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4、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5、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以“诚信”为话题——《诚信出走》
8、呼告。以“诚信”为
话题——《归来吧,诚信》。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二、引用法
巧妙引用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诗、歌、句,一旦入题,非常吸引读者,有的还非常生动、别致。
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其略加改造,翻出新意。
1、引用古语、诗句 以 “挫折”为话题《千金难买幼时坚 》 “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诚信”为话题《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以“诚信为话题——《诚信:我的眼里只有你》 以“挫折”为话题——《从零开始:想说爱你不容易》
《往前走,莫回头》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三、反常法 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 《以胖为荣》
《富有的乞丐》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 《渴望停电》 以“挫折”为话题——《享受挫折
《要敢于走麦城》
四、符号法
巧用符号。运用算术和符号,能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
1、数学符号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7-1=0》——暗示抛弃了诚信,其它的金钱、美貌等就失去价值了。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功=志+力+物》
2、标点符号
《人生·选择·拼博》
《选择——人生的驿站》
五、词语嫁接、翻新法。即借助语境,将某些行业用语移植进文题,使其临时改变原意,或对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逆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稍加改动,增删换一两字,就会别有新意,意境顿出。
1、警惕道德“滑坡”
2、向贫穷宣战
3、“三教”莫打“擦边球”
4、学生健康,“红灯”频亮
5、学生精神“贫血”应引起重视
6、作文中的“剪辑”艺术
7、君子动口也动手
8、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9、弄斧定要到班门
10、道是无情却有情
11、有心本可贵,诚信价更高
12、酒香也怕巷子深
13、每逢佳节倍思“清”
14、“忠言”也要“顺耳”
拟题的方式
记叙文拟题
要素式: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题。 顺序式:以时间的推移式空间的转换拟题。 线索式:以全文的线索作为文章的标题。 点题式: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或暗示文章主题。拟题的原则 追求简明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明就是用语少而精,也就是我们说的“言简意赅”。简明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简和明。简即简要、简洁,这是量的要求:明是明白、清晰,这是效果的要求。
追求醒目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勾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只有摄人魂魄让人过目不忘的题目,才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
追求新颖
人们常把写成的文章比做婴儿,我们给婴儿起名时讲究叫起来与众不同、新颖、响亮、有意义,作文这个婴儿也是如此。新颖的题目,富有情趣,能先声夺人,像磁石一样吸引读者,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结构。
拟题的方法
引用诗文名句、歌词广告。
直接引用古诗文做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记某人坎坷成功经历可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突出人物先进事迹,可用“一枝红杏出墙来”。劝人向善的,可用“勿发善小而不为”。引用歌词、广告,可以使文章富有时代感,表情达意生动传神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一切尽在不言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
化用诗句警句、歌词广告。
现成的名言警句,如原封不动拿来做标题,可能与中心有出入,可巧加改造,增删或变换个别词语,翻出新意,以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以“诚实”为话题,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拟题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化用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拟题为“生活不相信眼泪”;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畏天下父母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风一夜花千树”。化用歌词拟题,也能光彩夺目,如写学生对分数的反感和苦恼——“都是分数惹的祸”;写父母的爱——“背起爱的行囊”。
违反常理,造成悬念。
这种拟题目方法指跳出常规的定向思维模式,反向思维,得出相反的命题,吸引读者。如“感谢你的敌人”,敌人本来令人憎恨,怎么还要感谢?原来,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往往是你的敌人。再如“胖的感觉真好”,“往事并不如烟”,“我看宋江非好汉”、“真想做差生”,“名师未必出高徒”、“为‘攘鸡者’喝彩”等等。
巧用数字、公式和标点。
数字、公式、标点这些原素出现在标题中,一改文题的古板单调,使之变化多样,精彩纷呈,魅力无穷。如论述成功是由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三者堆起来的坚强堡垒,标题是“w=x+y+z”别具一格。还有一篇介绍学习方法与体育锻炼关系的文章标题是“7+1>8”,还有“我的2008”、“?和0”、“选a?选b?”、“现在?现在!”等等。
巧用修辞。
修辞的巧妙使用能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使用修辞拟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比喻:有的用明喻,如“爸爸的爱像白开水”、“火枪手——献给老师”;有的用暗喻,如“有一匹靠自己的黑马”;有的用借喻,如“糖醋排骨有点酸”、“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拟人:如“我叫‘把握’”、“地球就诊记”、“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
(3)拟物:如“写满爱的社会”、“即使碎了,我片片都是真诚”、“成长的路上沾满启迪”。(4)设问:如“生活的真谛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5)反问:如“这不也是一道考题吗?”、“成才全靠父母吗?”。
(6)双关:如“苦咖啡”,“苦”既指咖啡,又指生活,叙述对咖啡的苦与甜的味觉感受,正是为了表现辨证的苦乐观。又如“选a?选b?”,既指让人苦恼的选择题,又指生活中难以抉择的难题,标题言浅意深,令人回味。
以一组新颖独特的小标题取胜。
片断组合作文很受学生的青睐,它的特点是眉目清晰,一目了然。内容具体,利于集中笔墨,多侧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主题。糨是文章特殊的凝练概括形式,在拟题目时必须提纲挈领,抓住内容要素,还要争取醒目、新颖。如〈〈我在初三〉〉为展现竞争、好胜、欢乐的“我”,运用了一组小标题“明争”、“暗斗”、“同乐”。又如〈〈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的呼唤〉〉,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片断,分别写了“还老树一片美丽的葱绿”、“还小河一片澄清”、“还老马一片乐土”,这些醒目的小标题洋溢着对自然的呼唤,对绿的神往,传达出对环保的呼唤这一深远的主题。还有一些极具个性的题目,如“狂生日记”、“我是差生我怕谁”、“那角落,那学生”、“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这只狗,我喜欢”等,或幽默或冷峻,或朴实或艳丽的标题,都具有针对性强、个性鲜明的特点,这样的标题同样能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吸引读者的视线。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愿你的作文拥有一双千娇百媚,顾盼生辉的“眼睛”。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就好像拉琴之前的定音,音定准了,拉出的曲子就会动听。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几 种常见的开头:(1)开门见山。
如:《妈妈的留言条》我觉得,在我们同学中我收到的留言条最多。(2)开头概括全文。
如:《春节晚会观后》:春节晚会是一道丰盛的晚宴。献给全国人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和道德水准。突出的特点是全、奇、新、高。(3)介绍写作动机、缘由。
如:《明月赋》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月亮。不论是在庭院里,还是在田野上,只要皓月当空,我总是深情地仰望着它。我曾多次地想,有一天,我要亲自写一首诗,一篇文章,来描绘它,赞美它。(4)开头先写外貌。
如:《幽默而深沉的笑星》一只硕大的鼻子,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一个寸草不生聪明绝顶的脑袋——历年的春节晚会假若没有他出场,观众便觉得没有着落,像是少了点什么。这就是陈佩斯和他的“明星效应”。(5)倒叙开头。
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往往由清晰变得模糊,由模糊而渐渐忘却了。但是,我小学时上的一堂常识课,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6)用名人名言开头。
如:《话时间,抓今天》“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我常常记起富兰克林的这段话,也常常寻找着时间的真正价值。(7)用故事开头。如:《“小马过河”的启示》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不浅,刚好过膝盖。读罢这则寓言,我禁不住为小马妈妈的教子有方而赞叹!(8)诗歌开头。
“兰陵美景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读着这首诗,忽然,想起两则故事。(9)景物描写开头。
如:《搬家》春风吹拂着道边的杨柳,温暖的阳光照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一辆载着家具的大卡车,和着它装载家具的轻微碰撞声向新居驶去。(10)议论开头。
如:《种子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堪称伟大的东西,实在很多。可我想到,其中一个是不可忘却的,那就是种子。
(11)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的开头。如:《“傻气”和“实在”》
爸爸说姐姐“傻气”,妈妈说姐姐“实在”。因为“傻气”,爸爸不大喜欢姐姐;因为“实在”,妈妈又特别喜欢她。过年时,因为一张年画,这一“傻”一“实”的评论,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爸爸和妈妈几乎争吵起来。(12)对话开头。
如:《盼菊》“爷爷,李叔叔怎么还不送菊花来?”“甭慌,玲玲。还早呢!”“早?爷爷。不!花圃里的菊花已经全开了,而且还喷放出清新的香味,惹得蜜蜂整天都打转转哩!”“爷爷,你快来看,你的老部下,我的李叔,手里托着两盆菊花来了!”
总之,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究竟用哪种方法,要看需要,根据内容和体裁而定,不说与题目无关的话。结尾例说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凤头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新颖漂亮,结尾要刚劲有力。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为文章锦上添花。
最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性结尾 如《我爱班集体》
这件事不仅使同学们深深地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也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了。又如《我的同桌》
从此,我和刘佳不但在课堂上是同桌,下了课也是最亲密的朋友了。
事情写完了,文章也自然结尾了,好事有好的结果,坏事有坏的结果,用事实的结果做结尾,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二、总结性结尾。如《我爱班集体》
由此,我更加体会到:一个人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献上一份光和热,才能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幸福。又如:《父亲的臂膀》
合上日记本,我感觉到我有多么幸福。他的爱一直都平实而真切的支撑着我,再看那些点滴小事,透过岁月的洪流闪着温暖的慈爱的光芒。那是一占都不得不逊色于母爱的宽厚深沉的情感,是爸爸对我的保护。
三、启发性结尾 如《我克服了困难》 的确,“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朋友们,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吗? 再如《“傻气”和“实在”》
同学们,请你们帮忙评评理:姐姐究竟是“傻气”呢,还是“实在?在年画问题上,姐姐的做法应该“肯定”呢,还是应该“否定”?妈妈说得对呢,还是爸爸讲得有道理? 启发性的结尾能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引导读者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抒情性结尾 如〈〈青春红似火〉〉
一颗红松洒落无数松果。你看,那些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已经破土发芽,它们必将长成松林。它们身上也将刻着时代的年轮,英姿挺秀,万年长青。
作者以红松作比,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之情。又如〈〈我爱班集体〉〉
闪光的红叶啊!你饱含着多少深情厚谊。这温暖如家的集体怎么不让我热爱呢?
五、篇末点题。先叙事实,最后揭示写作目的,点明题意。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又如〈〈我受教育最深的一件事〉〉
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太深了。放学的路上,我反复思索着:我为什么没有想出好办法呢?主要原因是我并不甘心情愿地要那本皱了皮的书啊!我叮嘱自己:今后,一定要像张洋那样,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再如〈〈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如果说,过去读书,只是为了看热闹的话,那么现在,我却要怀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感而读书。此时的我,深感读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总之,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要加强文章的表现力,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体。
拟题立意训练:
1.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弃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的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丢弃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弃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想等。
第三篇:记叙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记叙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A、记叙文线索,线索类型:--------、-----------、----------、----------、------------、-----------、-----------B、记叙文写作顺序:------------、-------------、----------------
c、记叙文表达方式:--------、-------------、--------------、----------------、----------------d、记叙文描写类型及作用:---------、----------、-----------、-----------、------------e、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f、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g、修辞方法及作用:--------、----------、----------、----------、---------、---------、-----------h、文中重要句段作用:------i、记叙文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苦 瓜 肖复兴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A)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B)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4.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15.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①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16.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17.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8.赏析画线的句子。
(A)--——————————————————————————————————————————。
(B)——————————————————————————————————————————————————————————————————————————。
第四篇:《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导学案
《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2、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什么是细节描写
实例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朱自清《背影》
实例2“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实例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首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实例4“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
《皇帝的新装》
实例5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实例6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老师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实例7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归纳:细节描写,就是对人或事物细微末节的做具体、细腻、形象、生动的描写。它包括()、()、()、()、()、()等描写。(从上面实例中归纳)
也就是说,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处景物、一次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你文章的细节,成为你文章的亮点。如果把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细节描写就好比是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会枯死,作文没有细节就会空洞,那么怎样写好细节呢?
三、学会细节描写
1、从上面实例中可看出:
细节描写要
2、学习借鉴:
借鉴一:比较修改前后的内容,写写你的看法。
爸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从承包的鱼塘网起了几千斤的鲜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记得那天,爸爸见箩筐里、水桶里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衔着一根没有点着的香烟,一时提提圆滚肥壮的草鱼,一时掂掂红头黄尾的鲤鱼,轻轻的哼着小调。
评语:
借鉴二:比较A、B、C三个片段,写写你的看法。
A、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评语:
B、高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送我走时鼓励的笑脸,爸爸的帮我拎东西的粗糙的大手,奶奶的“在学校要多吃点蔬菜”的唠叨,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评语:
C、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于是拿起了电话,“叮„„叮„„”,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似乎忘了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评语:
借鉴三:午饭的时间到了,我的肚子已经很饿了。我站在橱窗前面,只见分饭的工友开始盛了一大瓢,他在上面用勺柄刮了一下,到在我盆了的已经不多了„„
午饭的时间到了,我的肚子早已经“咕咕”乱叫。好不容易排到橱窗前面,把饭盆子伸进去,只见厨房工友满满的盛了一大瓢,接着用勺柄一刮,富士山马上变成了塔里木盆地,“扑”的一下扣在我的饭盆子上。
评语:
3、自我展示:
(1)用细节描写手法,对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两个片段进行细化。
淑女: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
细节描写后:
粗汉: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
细节描写后:
(2)下面是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读后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细化。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3)针对下面五句话进行细节描写。
游泳池的水很清。
我和爸爸一起进入游泳池。
开始的时候,我不会游泳。
爸爸就教我。
我终于会游泳了。
(2)展示学生写作成果,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3)出示范文,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4、课后巩固: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
一个眼神
赞许、讽刺、冰冷、无奈、呆滞、惶恐、惊讶、征求、乞求、渴望、焦虑、难过、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一句话语
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
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处景物:
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番感受
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请从中选择一个,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充分表现你所选择的内容。
第五篇:记叙文学案
记叙文系列训练㈠ 写亲历之事
抒真情实感
训练要求:
1、从自己的经历中取材,让作文中有“我”。
2、学会设置动情点,凭着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3、平时就要注重积累素材、积淀思想和情感。作前指导:
一、作文不可无“我”!
文中要有“我”的见闻、“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见解、“我”的构思、“我”的语言、“我”的情感。有“我”则个性自出,何愁与别人文章“撞车”。
二、记叙文的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经历。
1、写自己的生活。
写自己的所作所为,写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写好自我审视。自己做的事,自己想的问题,自己的心路历程,素材必须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比如写好成长中的烦恼:生动地描写个人的烦恼,进而向社会发出正义的呼吁;或者,再现自己对烦恼的超越,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写熟悉的人和事。
写自己身边的人,写自己身边的事。认真审视熟悉的人、事中的价值,用独特的眼光搜寻有新意的素材。比如写亲情故事、友情故事。
3、写他人,写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
根据生活,把储藏在自己脑海中的材料进行加工,进行提炼,进行整合,使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文章写得像小说一样。
三、记叙文的选材角度要小、新、深、奇。
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1、写好感情认识的转变。
⑴以感情认识的转变为线索
⑵转变要有层次
⑶转变要有动力
2、写好瞬间的顿悟。
可着力写好下列瞬间的顿悟:需要自我牺牲的瞬间,与人竞争的瞬间,身处逆境的瞬间,错过某一机遇的瞬间,感到被欺骗的瞬间,遭到意外不幸的瞬间,追求虚荣的瞬间,指责别人的瞬间,取得成功的瞬间,产生自卑的瞬间,产生报复念头的瞬间,遭到别人拒绝的瞬间,产生依赖心理的瞬间,感到孤立无援的瞬间,挫折面前动摇的瞬间,无端苦恼的瞬间,遭到诬陷的瞬间,遭到误解的瞬间,无端猜疑别人的瞬间,失信于人的瞬间„„ 注意:
⑴要有铺陈蓄势,做到水到渠成;⑵顿悟要有触发点;⑶顿悟点要有高度和深度
五、设置动情点的方法。
1、巧择材料,尽显真情
2、浓缩生活,细节传情
3、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
4、议论抒情,升华情感
5、以错写情,情会更浓
佳作导航: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的喊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作风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起早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