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灰鹊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重点难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以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
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任务的内心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ōn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
第二篇:《灰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设计
《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
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4.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那几个自让段是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
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 “郊,步,或,散,敢,者”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
3.指导书写。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讲评。
设计意图: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书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的学习。
板书:
两只粉红 一只深红
三只灰雀 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 婉转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几段话是列宁讲的,那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3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板书: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出示: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
设计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4课堂练笔: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时改正了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我从“„„”体会到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我从“一定”和“!”里推测出男孩当想什么?
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第三篇:灰雀教案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丁小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充分地接触课文、阅读课文;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复杂情感,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为更好地把握朗读的语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词语,并能正确读写;
2、能通过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诚实守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感受列宁对男孩的关爱之情,渗透“诚实守信”的教育;
2、感受主人公的复杂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主人公的语言及神态描写当中体会主人公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词语,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五课《灰雀》,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本课的词语。老师点几位同学来带读,她读对了你们就跟着她读两遍。好,谁先来?(发现错误则正音,若无,则速过)师:嗯,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先给自己加加油,我们一起来:“棒、棒、棒,我最棒!
二、理清框架,分析课文
(一)理清框架
师:好,把小手放好,坐端正!接下来你们看下大屏幕的词语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颜色变了(第一行变成蓝色了,第二行变成红色了,第三行还是黑色)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蓝色部分描写的是谁吗?(预设回答:灰雀)师:红色部分呢?(预设回答:小男孩,随即板书:小男孩)师:黑色部分呢?(预设回答:列宁,随即板书:列宁)
师:嗯,大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很认真,老师表扬同学们。那么,灰雀、小男孩和列宁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同学们先看清楚阅读要求。(出示阅读要求)
(二)以读促讲,具体分析课文
师:课文的题目是《灰雀》,我们先来看下灰雀到底是怎样的。(出示图片)师:灰雀漂亮吗?(预设回答:漂亮)
师:那本文的作者笔下的灰雀是怎样的,谁找到了相关的句子或词语?(预设回答: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书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随即出示相关课件)师:这一段的关键词是什么?(预设回答:惹人喜爱)
师:怎样惹人喜爱呢?大家试想想:这三只灰雀呀,一会儿跳上,一会儿跳下,十分欢快的样子,歌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长,一会儿短,非常悦耳动听。你们谁能用婉转的声音把灰雀的可爱读出来呢?
(学生范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你们喜欢吗?(预设回答:喜欢)
师:你们都喜欢呀,伟大的革命家列宁也同样非常喜爱这三只灰雀,那老师问问同学们,列宁每次遇见这三只灰雀,都会做些什么?
(预设回答: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随即出示相关课件)
师:列宁每次都要停下来看看它们,还经常给它们喂食,像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证明列宁很……(预设回答:喜爱这三只灰雀)师:本段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形容灰雀?(预设回答:欢快)
师:你们找得很准确,这样欢快的灰雀,周围的人都被它们的可爱和欢快感染了,所以列宁很……(预设回答:喜爱它们)师:突然有一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你们说列宁着不着急呀?(预设回答:着急)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列宁替灰雀着急的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同时想想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说明列宁担心灰雀?
(预设回答:他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出示相关课件)师:这句话为什么能说明列宁担心灰雀?(引导学生找出“找遍”这个关键词)师:从“找遍”一词我们可以看出灰雀失踪列宁很着急,不管哪个角落他都不放过。师:谁能把列宁着急的心情读出来?(学生范读,全班齐读)师:谁还找到了其他句子?
(预设回答: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出示相关课件)师:这句话为什么也能说明列宁担心灰雀?(引导学生体会列宁询问男孩时着急的语气)
师: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不见东西的时候拼命找,看到人就问有没有看见,这就是着急的表现。
(教师范读,读出着急的样子;全班齐读)
师:还有没有其他句子?
(预设回答: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随即出示相关课件)师:这句话又为什么能说明列宁担心灰雀呢?(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怕灰雀冻死了的感情)
师:列宁没有找到灰雀,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猜测当中,他既不想看到灰雀真的冻死了,也不希望灰雀……(预设回答:飞走了)
师:列宁对灰雀的担心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我们在担心的时候常常会胡思乱想。还有谁找到其他句子?(预设回答: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随即出示相关课件)师: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谁知道?(预设回答:自言自语、多好的、可惜)
师:你们都很会读书,那这句话为什么能说明列宁替灰雀着急呢?(引导学社体会灰雀的可爱,引出“可惜”)师:是呀,多好的、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再也见不到了,真的是好可惜,列宁很伤心,作者用了“自言自语”这个词来形容列宁这时的状态,你们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就会有这个状态?(预设回答:在很高兴或很伤心的时候)
师:对了,我们在极度高兴或者是极度悲伤这些大喜大悲的时候常常就会出现这种状态。谁能用这种“自言自语”的声音把列宁极度感伤的状态表现出来?
(学生范读,全班齐读)
师:这么好的灰雀到底哪里去了呢?(预设回答:被小男孩抓走了。)
师:唉……小男孩刚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怎么会是他抓走的?到底小男孩刚开始的时候有没有说实话,下面请同学们来当当小侦探查查案,由你们前后两张桌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找出线索和证据来。师:你们找到了哪些线索和证据呢?(指名回答)
(预设回答:男孩说:“没……我没看见。”随即出示相关课件)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男孩没有说实话?
(预设回答:从他吞吞吐吐的回答当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没有说实话)
师:从哪里看得出他说话吞吞吐吐了?(预设回答:从省略号中可以看出来。随即出示省略号)
师:原来省略号有这么大的作用呀,小男孩撒谎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谁能读出小男孩吞吞吐吐的语气?
(学生范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证据?(预设回答: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师: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预设回答:本来想。)
师:找得很准确,那么从这里怎么看出来小男孩刚开始没有说实话呢?(预设回答:小男孩知道灰雀没有死,肯定知道怎么回事)
师:讲得真好,“本来想”证明小男孩知道灰雀在哪,那为什么他不说出来呢?(预设回答:他怕列宁批评他)师:是的,他心里可能有这种担心。你们还找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师:怎么看得出来?(预设回答: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证明灰雀在他手上。)师:你们分析得很透彻,还有其他证据吗?(预设回答:“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师:从这里又怎么知道?(预设回答:小男孩会把灰雀放回来。)
师: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小侦探,证据搜集完整了,你们真棒!小男孩刚开始说谎,后来一再对列宁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列宁的话感动了小男孩)师:那么列宁几时就知道小男孩在说谎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列宁很用心地暗示小男孩犯了错误就要改正。小男孩在他的指引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出了“放灰雀回来的决定”,列宁对小男孩是一种什么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对男孩是像父亲般的慈爱之情。随即板书“像父亲般的慈爱”)
师:列宁心中有灰雀、有小男孩,为什么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小男孩,随即板书“尊重”)
师:对了,你犯错的时候如果有人当面指出来,你肯定会觉得很丢脸,列宁正是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既让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又不伤害小男孩的自尊。
师:那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遵守诺言放了灰雀。随即板书“诚实”)
师:对了,因为小男孩遵守了自己的诺言,知错就改,把灰雀放了回来,所以小男孩是诚实的,也同样值得我们表扬。
(男女角色对话,教师旁白)
(三)板书设计
列宁(像父亲般的慈爱)小男孩(尊重)(诚实)
(四)作业布置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第四篇:《灰雀》教案
《灰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悟,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过程和方法:
从小男孩知错就改的事实,提示学生要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孩子的尊敬、爱护之情,懂得知错就改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悟,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发现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五课的生字,不知道大家掌握了没有。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能不能顺利通关。(多媒体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大家都已经过了生字关,你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列宁)。那么你了解列宁这个人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人物。(出示列宁人物简介)。
二、初读课文,复习旧知 朗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课文中有几只灰雀?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三、品读课文,探究新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该段描写灰雀的句子?
2.找出描写列宁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2.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以及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喜爱】)
3.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6.8.10段。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男孩说„„没看见”这句话中小男孩说了两次“没看见”,我觉得小男孩说话结结巴巴的。即然他没逮灰雀就可以直接说,为什么要结巴?我觉得他心虚。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那个男孩„„不敢讲”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男孩知道灰雀没有死,那么,他也肯定知道灰雀去哪儿了,而文中介绍他不敢讲,毫无疑问,灰雀肯定是被他逮着了。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男孩看看列宁„„活着”这句话里,“会飞回来的”用了两次,可以看出小男孩说话非常肯定。当他看到灰雀失踪后列宁那么着急,他不忍心让列宁难过,就告诉他真话——它还活着,希望列宁不必再担心。
(4)“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它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句是小男孩坚定地说着。小男孩决心把灰雀放回大自然中。他发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被列宁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况且,他看到那两只胸铺粉红的灰雀在树林里飞来飞去,好像在焦急地找它们的同伴,所以,小男孩虽然不敢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下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4.思考: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小组讨论,不敢直接承认错误)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着急地找那只灰雀,而那只灰雀却被我逮回家,我告诉他灰雀还活着,别让他太担心了。
小男孩心里想:看这两只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在我家的那只灰雀却孤零零地呆在笼子里,太可怜了!我还是把它放回来吧。
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喜爱灰雀,他喜爱灰雀表现在希望灰雀自由自在地、幸福地生活,而我却把灰雀逮进笼子里,让我一个人观赏,我真是太自私了!我应该让它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使它健康地成长。我一定要把它放回来。
5.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四)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1.通过列宁和小男孩对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指名读11-13自然段)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讨论: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听不懂人话的,却故意对灰雀说。他这样做一方面表达了他为灰雀飞回而高兴,为小男孩知错就改感到欣慰。同时也表现了列宁很幽默,很注意教育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维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不至于使他很难堪。
那么如果列宁直接问男孩:“哦!原来是你抓走了灰雀,今天又把它放了回来,对不对 ? ”如果你们是小男孩,听了这话心情会怎样 ?(会很难过。)
列宁是多么了解小男孩的心!小男孩知错就改,列宁还怎么忍心去责备他呢 ? 灰雀回来了,小男孩也知错就改了。列宁是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一读,读出列宁的幽默感及高兴的心情。
4.总结全文。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四、拓展练习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灰雀》讲得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上来,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说,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第五篇:〈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搜、胸”等六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1、大家昨天搜集了关于列宁的资料,谁来交流?老师也搜集了关于列宁的资料,想不想看?
(出示列宁以及灰雀的资料)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列宁的文章,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出示预习要求,一项项检查。
(1)认读生字词:小组抽读,全对的组加分。你认为哪一个字难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习“搜”的笔顺。理解“婉转”的含义。从造字本义说起。并引导孩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字典。
(2)标段落:这篇课文一共多少段?
(3)课文读五遍:读五遍课文的孩子为小组加分。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会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
三、深入课文,感悟真爱
1、感受灰雀的可爱
这到底是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呢?
(出示第一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这是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哦,原来他们这么可爱,你能把它们的可爱读出来吗?
两生读。老师配乐读,学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如果去掉里面的词语,你还能读出来吗?
这么可爱的灰雀,你喜欢吗?那列宁呢?你从哪个词语中见出她对灰雀的喜欢?
2、对话中感悟爱
(1)可是,这么可爱的灰雀却不见了,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师巡视,辅导)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出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自读体会。
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学生自读后抽查)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师板书:爱
(2)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小精灵儿童网站] 3)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师导读,生接读。)
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板书:放鸟归园。
(4)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男孩读列宁说的话,女孩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3、体会列宁对孩子的爱
(1)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师叙述12自然段。)
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生:爱!师板书: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写话拓展
师:学完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列宁、小鸟或者男孩说些什么,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来!
(写后学生交流)
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