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约读书房)送给家长们,孩子最想让父母知道的27句心里话
当我们整天想着如何说教孩子、如何告诫孩子、如何让孩子更听话,感觉孩子让我们越来越累时,不妨也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因为我们说的已经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去说,而把最重要的都忽略了……
▼
1.你要是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让他(她)当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
2.“妈妈,我知道您担心我的学习,但是您不能老逼我,让我喘不过气来,这样我会学一次,忘一次。”
3.“妈妈,我想自己上学,不要您接送了,你总是送我上学,害得我在班上好惭愧。如果一直让您接送,一直在您的呵护下,那我长大了怎么办?” 4.“每次妈妈骂我笨猪,我气得牙齿都要掉了,这让我感觉自己很笨,和猪一样,以后希望妈妈不要骂我了”
5.“爸爸,请把25%的温柔+75%的严厉变成100%的温柔好吗?”
▼
6.“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既爱您们,又怨您们。爱您们的是关心我的成长,怨您们的是为什么有时严厉得不合情理。”
7.我还是想告诉您(妈妈):我毕竟是儿童,儿童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难道死读书您就高兴吗?您也是从儿童时代一步一步走过的。希望三思。8.请爸爸妈妈放大胸怀,不要小肚鸡肠吵闹不停,试着体谅、容忍别人的态度……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和蔼的爸爸,慈祥的妈妈,组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日子。9.父母天天教育我这个哪个,我觉得,首先他们自己就没做好,他们以身作则才对。
10.妈妈趁我上厕所的时候翻我的房间,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我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信任我,更不尊重我。
▼
11.爸爸,请不要强迫我学我不感兴趣的东西好不好,这是强迫不来的呀。12.我觉得世界里就只有“不要”,没有自由,没有主见,什么事都是由大人来安排,没有了生活的乐趣。
13.每晚我都很孤独,会害怕,你们快快回家吧!14.“老妈,我的学习我做主,你的计划不能执行!
15.妈妈每次不开心,气都往我身上撒,我不想跟她说话了,有时,我真希望妈妈能温柔一点儿。
▼
16.“最近家里欠了很多债,我会知道节俭的,不要老是说我们没钱,许一个愿望——爸爸挣了好多钱,我们再也不欠人家钱了。” 17.爸爸经常说我胖,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他弄得一团糟。
18.“爸爸,我不想你老是抽烟喝酒,怕你们吵架,怕你们说要离婚,因为我怕你们互相伤害。”
19“妈妈会累倒的,她常担心自己上班迟到,担心被老板解雇。爸爸,你要多回来看看我和妈妈。” 20.爸爸总是说:“今晚写完作业,先写日记,后拉琴,再做复习资料,不准看电视!”我整天都被他们关在家里。
▼
21.爸爸总拿我和电视剧里的小孩比,说我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即使电视里的小孩做错了,爸爸也说他好,因为他知错能改,那我做错了也知道改正啊,为什么你不说我好呢?
22.爸妈天天唠唠叨叨叫我赶快写作业,这让我学习很有压力。
23.我多么想像课文中的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去旅行,可是妈妈能让我一个人坐的士已经不错了。
24.我“恨”爸爸,“恨”他对我的严厉,“恨”他对我自尊心的伤害,他让我这沉重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不要这样的爸爸,爸爸请别说了。
25.妈妈喜欢说脏话,可我不喜欢听她说脏话。
▼
26.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和理解的妈妈,而不是出口伤人的妈妈。
27.爸爸妈妈对我谈的话题,做的游戏都不感兴趣。有时我想做个模型、画一会画、下一会棋,总被他们干涉,往往会吓我一跳。
每个人长到这么大,其实都有一段重要的经历缺失,那就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养育了一个孩子就等于补足了这一段,等于是用更精彩的方式重活了一遍……
仔细想想,其实孩子带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所给孩子的!只是太多时候,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学会跨过和孩子间的年龄跨度,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并且自己也会借此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第二篇: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12条黄金法则(约读书房推荐)
孩子对读书没兴趣,或只对某类书感兴趣。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孩子阅读速度太快,到底能够理解多少? 该如何指导有效的阅读过程?
关于这些问题,相信家长们已经看过不少解答,是真正帮助到你和孩子呢,还是停留在“道理我都懂,但不会用”的阶段?太过书面和专业的内容难以转换到生活中使用,不如看看今天这位结合自己在青少年(10-18岁)阅读领域的教学经验,给出了12条黄金法则,看完就能马上用啦!
一、孩子阅读的兴趣到底在哪?
问题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许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并非因为家中无书,相反,家长购置了许多中外名著,教导孩子阅读之重要性,责怪孩子怎能对阅读毫无兴趣!良苦用心之余,大家却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与阅读渐行渐远。观点一:并非只有经典的,才是最合适的
我们提倡孩子阅读名著。然而,既是名著,对于阅读者的要求难免颇高,如同一位智慧长者,高高在上;而站在阅读殿堂大门外的孩子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位亲切和蔼的伙伴,牵起他的小手,一同去探索一个新的世界。孩子和成年人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只有适合孩子思维特点的书才能够成为启迪兴趣的原动力。从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来看,很少有孩子会抗拒那些如《哈利波特》等真正优秀的儿童读物。
观点二:找到一本“全垒打书”,就能爱上阅读
美国学者Trelease(2001)认为,只要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就可以造就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借用Fadiman(1947)的《全垒打》一词,把这样的一本书称作“全垒打书”。
工作中我和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全垒打书”:读George Orwell的《动物农庄》,开启了孩子独立思考之门;读Michael Morpurgo的《柑橘与柠檬啊》,让七年级的男孩潸然泪下;读Ian Mc Ewan的《梦想家彼得》,让孩子深感于想象力的无穷力量。比起《战争与和平》这类如雷贯耳的名著,这些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更加深入他们的心灵。观点三:选书是培养阅读兴趣80%的重要性
选书不易。这些年我为孩子们选到了很多他们喜爱的好书,但每次接触一个新的学生,我依然会花很多精力来选书。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各有不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阶段的孩子是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他们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探索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兴趣是分散的、冲动的,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肤浅的。
因此,每选定一本好书,都承载着为他们答疑解惑,甚至开天辟地的重任。每一次选择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细致观察,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又希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观点四:选择合适书籍的五个原则
恰当的选书,就会成就一个孩子的阅读。但选书的确是一件复杂的事,如果将通用的依据归纳起来,大致可以有以下五方面:
1、类型合适(历险,奇幻,家庭,校园…)。
2、思想略高出当下理解水平。
3、语言难度适中。
4、出版社正规。
5、篇幅不宜过长。
选书的过程如同试图去窥探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满着不确定的冒险。所以,如果你已经成功地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妨时常带他去书店或图书馆吧,把这项伟大而困难的任务交给那个最合适的人去完成,而我们不妨去充当一个谦虚的向导
问题二
孩子只爱单一类型的书,怎么办?
喜欢上阅读的孩子也许只喜欢某一类型的书,例如科技书籍,或者侦探类图书,对其他类型毫无兴趣。那么孩子的阅读,甚至孩子的性格会不会因此而走上极端呢?我们该如何保证孩子阅读兴趣的正常发展呢? 观点五:阅读也有“敏感期”
大家一定听说过“敏感期”的理论。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敏感期”理论,即儿童在某一时期表现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所以也称为“敏感期”。
阅读也有敏感期。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孩子也许会非常痴迷于某一类书,从小学到高中,最常见的依次是童话故事,玄幻小说和校园文学。实际上,我并不认为在一个特定阶段单一领域的阅读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发展,更不赞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内容横加干涉。
来看看蒙台梭利如何解释“敏感期”出现的原因:一种飞蛾在幼虫阶段对光线十分敏感,不停地向光运动,而正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它能够钻出洞来,吃到树梢的嫩芽。当它成长到一个阶段,破茧而出了,这种对光线的敏感性立刻消失了。
这个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孩子在特定时期的阅读偏好,这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如果刻意约束,必将影响孩子思想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孩子对阅读有本能的需求。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对世界万物都怀有强烈的兴趣,而阅读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使得孩子的好奇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得到满足。
不仅如此,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求知欲会被进一步激发。只要孩子真正喜欢阅读,他就一定是在严肃地思考书中的内容。而这种思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到了一定阶段,孩子将不再需要某类曾经痴迷的书,很少有初中孩子还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也很少有大学生还喜欢魔幻小说。但孩子对书中问题的思考将会延续到其它领域。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正是成年人对孩子自以为是的约束行为,才是导致孩子对事物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据我观察,但凡在阅读环境宽松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阅读兴趣不但没有误入歧途,反而能够博览群书,通文达艺,形成了良好的阅读积淀。
观点六:自由阅读奠定语言基础
不要对孩子的早期阅读过多限制,还基于另一个重要原因。阅读的初期,孩子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接触文字,从而刺激语言的发展,拓展思维的疆域,奠定思想的基础。语言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媒介。语言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 在他的《阅读的力量》中提出“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 FVR),指的是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不需写读书报告,也不用回答章后的问题。若是不喜欢这本书了,也不必勉强读完它。
Krashen教授指出:“FVR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方式,是达到语言流利水平的基石。若是少了FVR,很难获得高阶段的语言能力。”他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我主张的是,其他刺激语言发展以及提升语文能力的方法都不如FVR有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青少年教育专家Rafe Esquith曾设计了一份只有三个问题的阅读测验:
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他的结论是:凡是以上三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可见,连Rafe老师也没有担忧孩子会因此误入歧途。如果孩子尚未发现阅读之美好,那么,请与他选书!如果孩子已经爱上阅读之愉悦,那么,请给他自由!
二:阅读的枷锁 问题三
如何指导孩子的有效阅读?
阅读兴趣养成后,父母常常担忧孩子的阅读质量。如果孩子的阅读速度太快,他对书中的内容到底有多少消化?应该如何和指导阅读过程和进度?很遗憾,父母再一次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带给孩子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对于阅读最专业和前沿的研究结论告诉我们:
1、阅读是“教”不出来的。
2、阅读是可以有效“引导”的。
观点七:阅读是“教”不出来的
美国图书馆学教师Susan Rosensweig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Stephen D.Krashen借用Csikszentmihlyi(1991)的心流(flow)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根本性的解答。
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心流活动的过程,是一种非常主观的状态,是无法被他人把控的。“心流是当人们专注而轻松地投入某种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日常关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觉就会消失,对于时间的感觉也改变了,活动以外的其他事情都觉得无关紧要。”(摘自《阅读的力量》)
可见,父母希望监控孩子的阅读过程,就如同将流水塑形,必将无果而终。无论是我们希望强势改变孩子的阅读节奏,还是严格控制他的阅读过程,都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的道路上,除了选书以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实际上,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
观点八:阅读是可以被有效“引导”的:第一在于理解修辞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片段乃至通篇的精读,十分必要。而精读的落脚点就在于分析修辞。亚里士多德说:“修辞与辩证法匹配,所有的人几乎都要用到它们,因为每个人都要试图讨论问题,确立主张。”修辞就是以语言作为手段来影响读者或听者为其目的。或是掩饰意图,或是吸引注意,或是加深印象,或是增强抒情。以往对修辞狭义的理解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实际上,这些修辞手法仅属于美学修辞的范畴。所谓美学修辞,是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辞格来唤起生动的意象,使语言文字新鲜活泼,发挥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艺术性的表达效果。而广义的修辞还包括交际修辞,交际修辞在阅读中无处不在。交际修辞,在内容表达上偏重于炼字煅句,在型式结构上偏重于严谨妥帖,总体上讲究逻辑思维,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恰当使用,感受句型的表达效果,理解行文的感情色彩,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些统统要靠分析修辞。可以说,修辞是语言智慧的体现。理解修辞,既是提升语言智慧。
观点九:阅读是可以被有效“引导”的:亲子讨论,激发思考
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精读指导和研究修辞未免要求过高,但亲子阅读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实现的操作方式。
亲子阅读,与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与思想,是促进孩子的心智成长捷径。顺带说一句,很多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和父母交流的话题就不多了。亲子阅读也给父母与孩子交流提供了好机会。
美国学者Mortimer J.Adler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阅读积累渐进的四种层次,层次间进阶的关键就在于阅读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书。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和比自己阅历丰富的人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必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成长。讨论有助于孩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主动阅读。阅读得越主动,读得就越好。
当孩子们阅读一本感兴趣的书时,这种相互提问式的阅读和讨论往往是十分热烈的。当我和孩子们阅读《动物农场》时,我们常常讨论,如果Snowball没有被Napoleon赶走,动物农场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探讨这个问题,将会引发孩子去思考政治的本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针对某些带有争议性话题的书,鼓励孩子去思考赞同还是反对作者的观点,并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心智就是在这样的讨论和思考中成长起来。
有效的阅读引导,不是检查孩子今天读了几页书,不是测验孩子记住多少情节,不是强制孩子完成一个阅读任务,而是引导孩子体会语言的精妙,是启发孩子感受思维的乐趣,是留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英文书的密码 问题四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英文阅读?
许多家长苦恼于孩子爱读中文书,但不爱读英文书。这时,强行规定孩子阅读只会使孩子更加讨厌英文书。
观点十:英文阅读起初是一个困难的解码过程
事实上,母语阅读(中文阅读)和第二语言阅读(英文阅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这一专门学科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简单地说,首先,孩子在阅读中文书时,他所生活的中文语言环境已经给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而当他阅读英文书的时候却缺乏必要的词汇语法构架。其次,中文阅读可以由强大的中国文化背景辅助诠释,而英文阅读缺乏这种文化背景来支撑理解。最后,当孩子进行中文阅读时他的思维是单一一种语言,而当他进行英文阅读时,他的思维会在两种语言之间回旋。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母语为中文的孩子在阅读英文书时面临着强大的语言障碍,他们当然不会对英文阅读产生自然的兴趣。英文阅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触发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最可能使他们对英文书产生兴趣的动因是找到英语阅读的成就感。
运用已经学到的语言知识去理解新的英文材料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下功夫精读一本原版书,读透书中的所有词汇和句子,这就是英文阅读的引爆点。
观点十一:第一本英文原版书的通透阅读至关重要
读透一本书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反复多遍地读。中国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虽然多遍阅读,每遍的侧重要有所不同。实际操作中,我主张以三遍为准: 第一遍:通读,注重情节,划生词、难句,但不查字典; 第二遍:查字典,高清词义及用法,分析句意;
第三遍:再次流畅阅读,留意生词在上下文中的用法,重新理解难句。其中每一遍的阅读方法都可以反复进行。但是这个方法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阅读积累还不够,阅读兴趣需要进一步培养。在我的教学中一般给7年级以上的孩子使用。低龄的孩子可以从《神奇书屋》等简单的儿童读物或简写版读物开始阅读。问题五
阅读英文书要随时查字典吗
大家经常要问阅读英文书的时候要不要随时查生词?我想说一点原则:不要影响阅读兴趣。对于年龄偏低的孩子,不建议在起初阶段使用生词过多的材料,(每页生词量不宜超过5个)。
而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动力的中学生而言,如果希望在短期内提高单词量,也可以选择一本生词偏多的书来做精读(每页有10个左右的生词)。然后按照上述的三遍阅读法来操作。最近有两个初二的孩子在读完一本《动物农庄》后就掌握了800多个新单词,英文水平立刻更新了一个高度。同时,这样的进步,给她们带来了更大的阅读动力。
对于查字典的问题,我们还建议大家可以用kindle或其他的电子书。这些基于触摸屏的翻译技术,可以让孩子把单词的障碍减低到最小。
观点十二:语境词汇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单词的效果是很差的。因为,遗忘的速度往往快于你的记忆。缺乏语境的单词背诵,看似捷径,其实不然。很多孩子一本单词书背了一年,一半都记不住。
对于单词来说,只有在文本中,才有生命力。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以阅读来提高词汇量,以词汇量的提高来促进阅读,这也是阅读对于学习单词的强大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建议“荧光笔阅读法”,就是把生词用荧光笔直接标注在书里,用于检查和复习。和单纯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可以让单词记忆有更丰富的背景。哈佛大学文学教授Harold Broom撰写过一本探讨阅读的书《如何读,为什么读》,书中这样写到:“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更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和种种心情的影响。”而阅读,“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圣人贤哲敞开心扉地对话”。
孩子们,我们一起阅读吧
第三篇: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要让孩子懂得感恩,需要父母、老师、社会的后天培养。而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启蒙老师,那么父母在平时可以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给孩子树立榜样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前提是父母得树立好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时对待家中的老人要尊敬,要感恩,要孝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让孩子做一些小事
家长要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艰辛与不易,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孩子爱玩玩具,又扔得满屋子都是,父母可以教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每天都要这样帮他收拾,让他亲身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除了要感恩父母,孩子也要学会感恩老师,家长可以跟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来当老师,家长来当孩子,设计一些情节,让孩子觉得老师的工作不容易。
总之,父母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可以从一些生活的小事上去引导孩子。
充分的利用各种契机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契机让孩子去感恩周围的人事物,比如利用还好相关感恩的节日,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等,这些节日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小活动,或参加活动,让孩子了解节日的意义。
平时生活中的小事也就可以作为契机,比如:某个朋友送的玩具,教孩子感谢。看到保洁阿姨,告诉孩子保洁阿姨的辛苦,教孩子不要乱扔垃圾,同时要感谢辛苦的保洁阿姨等等。
总之,教孩子懂得感恩不是一件难事,关键要看父母会不会引导,孩子是从小培养的,父母要有耐心,并且以身作则。
第四篇:让孩子学习舞蹈的方法,家长们值得深思
让孩子学习舞蹈的方法,家长们值得深思
打算送孩子学舞蹈的家长们请仔细阅读!值得深思的文章!
舞蹈培训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家长们的卖力贡献。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世前就已经为她们规划好了一条顺畅的人生道路,美名其曰:为孩子好。也正因为如此,像索菲尔舞蹈这样的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舞蹈成为走在时代前沿的最热名词和最新选择。
舞蹈对孩子的成长固然奉献不少,但很多家长和教师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明明是一件乐享其成的事情,但是很多小孩子却并不买账。家长卖力不讨好,原因究竟在哪里?
究其根源,其实是出在父母身上,家长们不妨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让孩子学习舞蹈?
这样的问题被拿出去验证过多次,答案不外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帮助”、“能够提高孩子的舞蹈能力”、“能够让孩子的成长道路更顺利”、“对升学有好处”、“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因为大家都学所以我们家孩子不能落后”、“孩子喜欢舞蹈”„„
但是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到底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还是孩子的意愿?索菲尔舞蹈学院小编据调查显示,很多家长把孩子输送到培训机构,只是出于儿时梦想的延续。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结晶、生命延续,所以在父母小时候未能完成或者遗憾的艺术梦想,总想着能够在他们身上实现,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不顾孩子的意愿一味推行,只会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感和离心力。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舞蹈培训行业多年的人,看过许多孩子因不满父母的强制行为而厌学、反抗。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们提个醒:舞蹈是艺术,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其他综合素质,还能提高孩子的涵养修为。但父母在做决定之前希望也能够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在人格上两者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你高我低。并且舞蹈虽好,却不适合任何人,如果孩子年龄不够,就请不要随大流强行让孩子学习。
第五篇:让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必须知道的
让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必须知道的昨天,我家又换房客了。前一个房客和我们关系不错,事情很少。然而,他还是决定搬走。理由是我家房租太贵,他想找一个更便宜一点的房子。然而,我家房租真的已经不能再便宜了,基本上属于卧龙岗地区最便宜的了。后来他告诉我,他找了一个$50/week的房子。说实话,这样的房子,我以前听都没有听过。他大致描述了一下,房间非常小,只有一张床、一个小桌子。而且,房子没有窗户。以前应该是用来放物品的。因此,他希望把一些东西先放在我们家,以后再回来拿。听了这个描述,心里突然之间酸了很多。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在国内算还不错的,家有别墅,父亲自己做买卖,母亲在重点医院当医生,而且家里就一个孩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现在却被父母逼进了“黑屋”,面壁思过去了。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他的父母来澳洲看到他们的宝贝儿子的居住、饮食条件,心里是何感受。
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听说,新南威尔士大学一校就有5000多中国留学生,而悉尼大学好像更多一些。当然,卧龙岗大学也不少,好像也有2000多人。对于在国内上大学的很多学生,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人有些羡慕。身在国外一流大学留学,享受海外的蓝天碧云,呼吸绝对干净的空气,偶尔还可以浪漫地和心上人在沙滩上散步。然而,在这些人中,有不少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比方说,上面的这个孩子才18岁,在国内高中还没有毕业。父母给
了他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说在上本科之前就只有那些钱,而可悲的是他有一门课没有通过,这个在国外似乎很正常的。悉尼大学的预科生通过率只有5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去打工,他自己说,填了无数的申请表,就是没有人给他一个工作机会。最后,就只能选择最便宜的房子了。
在国内,很多海外大学招生的时候,都会宣传这里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打工挣钱。确实,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些漂亮一些的女孩,到洋餐厅当服务员,一天也能有$100左右的收入。还有一些人,跑去当售货员,也能挣一些钱。然而,这些人都是那些身体强壮的男人,或者面容漂亮的女孩。对于其它大部分人,也就是找一个洗盘子的工作,而且,还需要通过熟人介绍。很多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让他们一边打工挣学费,一边完成学业,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不一定都会如期所想。
一年前,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家是北京的,在长安街有150平米(保守估计6-7万每平米)的住房。家里还有自己的工厂。理论上讲,这个家庭条件在中国也是非常不错的。女孩子自己很好强,和家人说好了,只需要父母提供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以后自己养活自己。她开玩笑说,如果找一个老外男朋友,一切都解决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老外的子女比国内过来留学的孩子还穷,他们自成年以后,几乎从父母那里拿到很少的补贴。大部分都是自己打工、贷款养活自己,等毕业了再慢慢偿还。特别是,当交往的男孩知道她的目的之后,都纷纷远离了她。最后,她没有办法,也去尝试找工作。最后,她选择了挣钱快一点的行业,去按摩店当女技师...至于为什么有些人会走上这一步,我估摸着与国内家长的期望、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关。有时候,子女在外报喜不报忧也是一个重大隐情。
为此,今天我想给那些准备送子女出国的父母的建议:
1)在您决定送孩子出国之前,您是否已经计划让孩子边打工、边完成学业?如果您一开始就这样想好了,我建议您放弃这样的想法。能够边打工、边完成学业的海外留学生绝对不超过10%,而且很多都是家里提供学费、房租的基础上。他们只需要挣钱补贴生活费。否则,您很可能把子女逼到悬崖边。如上面说的男孩被迫租住“黑屋”,女孩不小心成了按摩女郎。
2)您在决定送孩子出国之前,您是否考虑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把孩子送出国能够学到一些先进的知识。然而,很多家长都没有想过一点,国外的教学模式相对国内大学而言,是好很多。然而,如果你孩子的英语不是很好,根本就融入不了这样的学习环境,怎么办?如果他考试挂科了,您是否准备了给他交重修费,一门课好像几千澳元的。
3)您决定送孩子出国之前,您认为您孩子的性格是否适合出国?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是,我知道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卧龙岗市是澳大利亚的第九大城市,然而,也就30多万人口而已。所以,在这里绝大多数时候,人都是自己呆着。如果你想找一个朋友聊
天,如果不是那种特别善于打交道的朋友,可能是很难得。当然,这里也有很多非常善于交际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表现很好。但是,也有很多“宅男”、“宅女”的。有很多女孩,年龄过了30,依然不知道男朋友在哪里的。
……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您已经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了国外,建议亲自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些孩子由于不适应国外的生活,他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很苦,比您想象的苦十倍以上。因为,你们肯定不知道有些孩子在国外住着没有阳光的两平米的“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