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性发展记录

时间:2019-05-14 18: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个性发展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个性发展记录》。

第一篇:我的个性发展记录

我的个性发展记录

目录

一、我的教育理想

二、我的教育格言

三、我的教育随笔

四、我最得意的教案

五、我的读书感悟

六、我的业务学习笔记

七、我的培优补差成果

八、我的优秀论文

我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

历史不会记住苦劳,历史只会记住功劳!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教育是一首诗,是一首令人陶醉的诗„„

我认为: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是美的享受,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美的享受。是教学机智的美;是教学语言的美。

我的教育格言

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3、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4、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5、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6、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7、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8、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9、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10、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1、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22、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23、诚挚的心灵,是孩子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孩子心灵的明镜。我的教育随笔

品味教育细节

很多年来,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在和老师们、学生们的密切接触中,在经典理论的游历与现代化的召唤中,一直在追寻教育过程的真实描述。

我们看到:在大多数的时候,教育的过程很少会有惊天动地、荡人心魄的事件,而呈现出来的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悄然而至,挥手即去,好像说不清楚其魅力何在,更难以支撑起教育的完整过程。尽管有许多的成长经历会牵动出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人们豁然发现: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育奇迹的发生竟然总是源于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甚或是师生之间一次简短而平和的会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而经由这些细节,真正的教育才开始进入孩子的心灵,并持续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品味教育过程,确实,有时很难用一段准确的言语加以描述。这不是人类语言词汇的贫乏,而实在是教育的丰富性、个别性、创造性等使然。在这个时空环境里产生巨大教育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方案,换了一个时空环境却变得毫无效应;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作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却起了反作用,或许,这正是教育的困惑和挑战,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教育的过程丰富多姿,教育中的细节奇彩斑斓,细细品味,却总能找到一种东西——如一位学者所说: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最短的时候。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丰富创造常常在于用真情获取心与心的碰撞、交流与对接。在这一过程中,细节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她闪现出教育者睿智、灵感、真情和思维的品质!

如此而言,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细节的品尝与回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无疑也是教育的财富之一。

品味教育细节可以让我们了悟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是能够震撼、触摸、牵引人的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一定饱含着教师和社会对孩子成长倾注的爱与真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诫人们:“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可以去仔细品味那些给孩子以深刻教育的细节,从中来咀嚼今天的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我们应该带给孩子怎样的爱与真诚。记得几年前读到爱因斯坦所说的“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时,觉得很奥妙,今天细细品味才“嚼”出各个中滋味。原来,爱因斯坦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永恒是那已站立的灵魂!

品味细节教育可以引领我们从实践中寻求转变观念、建树新理念的基点。教育不能总是制造学业的失败者,教育要指给孩子迈向成功和追求终身幸福的阶梯;教育也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俨然一付拯救者的姿态,教育必须切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经验系统。既然我们已经普遍地认识到传统灌输教育的害处,我们就必须付出情感,以真诚的教育行为感动学生,为学生自主而可持续发展搭建舞台,提供广阔空间。教育的过程不是细节的简单堆积,而是将系统的教育引导通过细节展现出来。

品味教育细节可以让我们感受教育的力量。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常常是由一个又一个或许并不起眼的的关节点连接而成的。在大多数转折点出现的时候,人们所作的选择,往往同他的个性、持有的世界观、适应与应变能力、不同层次的需要等有密切关系。问题在于:人一旦作出选择,生命的轨迹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已经形成的轨迹是无法重新再来一遍的,这就是生命的严肃与严峻。对处于懵懂状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生命理应承担的责任感悟不深,应对挫折、选择生活的能力常常令人担忧。学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与合作交流中学会选择,学会调适,学会生存与发展,关注细节,就是善于捕捉孩子成长的细微变化,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创造最有效的教育艺术和情景,以产生最具震撼力的教育力量。这其中,教师应当首先确立人人平等、独立的基本价值理念,并以此作为尊重与信任的基础,只有这样,教育才可能在真与美的细节中生发出令人欣慰的力量和光辉!

我期望:在教育的过程真实描述的追寻中,有更多更可贵的教育细节涌现出来,汇集成素质教育的洪流,促成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来挖掘自身的矿藏,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引导孩子成长,并在此期间感受自身成长的幸福!我最得意的教案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6页到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面积的意义了解圆面积的含义,通过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有关圆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面积单位的回顾使学生初步体会 “化曲为直”的思想。教学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圆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课件、圆面积演示仪。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1.说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在计算半圆周长的时候,我们计算过圆周长的一半。你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圆周长的一半吗?

3.想一想,说一说。

(1)桌面大还是凳子面大?教室的地面大还讲台面大?

(2)右面的两个圆哪个大哪个小?

(3)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面积,从而引入“圆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1.课件展示情境图(教材第14页浇灌图),引导学生想到要知道这个喷水装置转一周能喷多大的面积,就是要求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同学们有兴趣吗?

2.估一估半径5m的圆的面积有多大。

课件呈现在边长10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再在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估一估。(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估一估)

3.回顾面积单位,引导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请同学描述一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这样的正方形就是度量面积的“尺子”,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正方形和圆,看能准确地量出圆的面积吗?(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只有想办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

4.师生一起操作,体会“化曲为直”。

(1)学生用自己8等分的圆转化 师:你拼出的图形是什么样? 生:像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们把边上的一份拿出来平均分成两份,给拼成的图形两边各补一份,看看有什么变化?

生:像长方形。

(2)教师用16等分的教具演示,学生观察。师:你发现教师的操作与你们有什么不同? 生:分成的份数多,拼成的图形更像长方形。(3)课件展示分的更多份数的拼法,引导学生想像最终可以拼成一个比较标准的长方形。

5.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πr×r

S = πr2

现在你会计算圆的面积了吗?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6.试计算喷水装置转一周能喷多少平方米的草坪?(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喷水头的射程就是圆的半径)

三、课堂练习。(课件逐个出示)1.r=3cm 2.d=10cm 3.c=25.12cm 第2、3小题先引导学生明白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四、拓展练习。

草地上拴有一只羊,绳长6米,你能算出羊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的面积是多少吗?

四、全课小结。

1.学生互相交流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我的读书感悟

教育理应如此美丽

一口气拜读了四篇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文章,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实质与真谛。《教学合一》告诉我们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种“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理念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老师可以当学生,学生可以做老师,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之间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加主动地学。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而更多地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的课堂促使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相信坚持“教学合一”理念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无疑是一个推进与提高。所以,掩卷沉思,我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追问,我的课堂教学符合“教学合一”的理念吗?

应当肯定的是,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教学思想应该是完全符合课改精神的。那么在这种思想牵引下的行为,比如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知识储备、教学智慧、创新思维等,又分别如何呢?

关于教学准备。有人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合适的方式,将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完善。“让课堂动起来”是课堂教学的实质。这个“动”起来,指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也就是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在思考的基础上使他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启发学生多说,而自己少说。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舞,而是多人的集体舞,在课堂上就本节内容师生共同交流思想和智慧,化解迷惑和不解。但要防止有的课堂气氛虽然非常热烈,但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和余地,无效提问较多,这样的课堂并不算真正地动起来,这是对课堂教学动起来的误解。

按照“教学合一”理念,进行教学准备,首先制定教学目标,现在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制定了,关键是怎么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是区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成功的课堂教学,这三者目标应该是一致实现的,是“三位一体”。

什么是“三位一体”?就是看一个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自觉地去探究这个问题,从而形成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知,这样得来的知识就是活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就是有生命力的、自然生成的课堂。由于学生参与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他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也会提相应高,同时对人、对事的健康情感、正确态度就会逐步形成。如果不能做到“三位一体”,这节课就容易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其次、制定教学重点、难点。一是确立要准,有展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比如:一节心理课《做情绪的主人》,老师将学生活动定为教学重点,她安排的是全班一起搞这个活动,同位之间把一方当成令他不愉快的那个人,配上背景音乐开始发泄对他不满的情绪。大家想一想,效果会怎样? 由于全班同学彼此比较熟悉,又一起搞这个活动,尤其是有些小个子女生训斥大个子男生,感觉挺搞笑的,效果自然不理想。让学生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这样的活动设想很好,关键是怎么实施呢?我想如果创设一定的氛围,选择几位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效果肯定会更好些。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实施,有时“上课就是上智慧”。

关于教学方法。包括教法与学法。众所周知,常用的教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活动探究法等。常用的学法有讨论法、辨论法、分组竞赛法、分角色扮演法、学案导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其实,教学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而是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方法,将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实施。就像《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中所说的一样,一节课下来,就是看你运用什么方法,打算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的,效果如何。

关于教学设计。好课就好比一台晚会,是需要精心设计的。首先教学理念要转变。其次,要有

一、两种比较突出的教学方法。再次,把握师生关系。学生的活动要放开,既然要学生说,就要给他一个敞开说话的机会,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抓住时机,引导他说的不偏离课堂主题。再次,文化课要一定注意与专业、与现实的结合。

学生是现实中的人,我们教给他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此基础上尽自己所能改造社会。因此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不应该偏离现实,教材为我所用,但并不是教教材。教材的滞后性,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补充,也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知识的用处,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中找到“启迪点”。

尤其是设计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难度大的课,导入一定要轻松;对于较浅显的内容,要在情感上做文章,以情感人。对于所有的课,要注意和现实的结合。比如德育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较简单、枯燥,用情感渗透法导入。在《无间道》的背景音乐中,出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教师配以感人的话语。让学生意识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力量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如此伟大而又如此平凡,在情感上将学生带入课堂。这样的课堂设计,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处理,倒不如说是精神层面的牵引,为学生进入课堂做了有力的精神、心理铺垫,使学生在思想上与这节课的内容达到共振与交融。

关于知识储备。平日多积累,“厚积薄发”。从《从名师备课经验看有效备课》中,我知道备课有两种形式:一是显性备课,即书写教案;二是隐形备课,而隐形备课是“备课于心”,这是更为关键的备课过程。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神实质后,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储备知识,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验证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让学生从现实到理论再到现实,对社会中的人与事有一个认识上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毋庸置疑,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资料,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为巧妙的教学设计起一个铺垫作用。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自如,这与他平日的隐性备课是分不开的,教师由于自己的博学而变得高大、丰厚,令学生信服,这正彰显了一位为师者的学识魅力。

关于教学智慧。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的原则及其体现标准》,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深深悟出了了诸多教学智慧。如教师的语言要精炼,不罗嗦。教师的语速要适中,不宜过快,有些老师属于表演型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较好,但如果把握不好“有效的度”,就会使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教师动作要适度,忌用手指学生,忌走动太多,忌站在原地不动;教师情感要与授课内容的思想、情感相吻合,要真实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设置问题要启发学生思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当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可启发、提示,但不要急于让他坐下,或者教师不要直接说出答案;教师的提问忌随意,要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教师要点评学生的答案,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要在高度上给与概括,同时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要积极合理,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辩证关系需要老师把握。注意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既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太强,说话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不尊重学生的发言,也不能示弱,表现为教师说“自己不如学生”,从而削弱一个教师的地位和分量;教师可适当地幽默,但不可过多,课堂气氛的调动一方面在于教师课堂内容的设计,另一方面,教师适当的幽默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学科都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正确性与思想性,体现教材的现实意义,这样就有了高度和实际的教育意义。但要忌牵强附会。对我们这些职校生来说,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也就是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否则,学生即使掌握了某学科的知识,他可能不会、不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

关于创新思维。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最好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如导入的精彩,小结的别具一格,授课过程中别处心裁的处理等,都会给这节课增色不少。如“三字经”、“顺口溜”等。

拜读了四篇课堂教学的文章,与大师进行了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有了以上的认识与体会。在课堂教学上,与大师相比,我自惭形秽。但我愿意蹲下来和每一颗灵魂对话,致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闪现灵光和智慧,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挥发和燃放,教育理应如此美丽。

我的业务学习笔记

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是充实的,能量的大的。

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即平实的课。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再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略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笔者认为,进行课堂教学自我反思,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

略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笔者认为,进行课堂教学自我反思,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5.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全体同志,经过深入分析和商讨议论,决定了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把培优补差工作贯穿在复习全过程的备考思路。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订方案措施。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夯实基础,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为主的培优补差指导思想;制订了“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培优补差,大面积提升数学成绩;面向优等生和边缘生重点培优补差,提高学科优秀率;面向压榜生集中培优补差,冲击我市学科位次”这一按阶段收网式培优补差方案.明确了“推行学案制,用诱思探究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据案自学、尝试探究、随堂练习达到领悟内化,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提高,通过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的保温措施,提高复习效益”的培优补差措施。

二、分阶段落实培优补差方案 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培优补差 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残缺不全,基本解题方法不熟悉的特点,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知识点逐一过关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六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

1、学生分层。

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学生: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能力。B层学生:成绩中等,上课能听懂,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目,但综合能力欠缺,逻辑分析思维尚未成熟,主动性积极性较好。C层学生:基础不扎实。表现为:计算能力弱,领悟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意志不坚定。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

2、备课分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坚持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学案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考纲要求,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链接高考,总结归纳,课后练习五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后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教案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3、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低起点,缓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

分层授课模式是:基础知识整合→尝试探究→分层点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教学中,我们交叉采用平行推进和分层推进授课。对于基本知识回顾、基本技能训练和课堂归纳小结,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必须参与,同步进行;对于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

第二篇: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是指人类个体出生后直到青少年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人的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个性的萌芽---婴儿期

托马斯-切斯---气质类型

1.容易型 :40% 吃睡有规律,容易适应环境,情绪积极

2.困难型 :10% 时常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饮食睡眠缺乏规律,接受新事物慢,情绪差,难抚育

3.迟缓型 : 15%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弱,情绪总是消极,常安静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情境 35%的婴儿不能简单归入哪类中。

儿童出生后第 1年还没有自我意识。约1岁半到2岁,才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人称代词“我”,从而认识自己并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开始,也是人的个性特点开始产生的重要标志。

1岁以前的儿童还不可能有任何道德判断,也不能有意地作出某种道德行为。

1~2岁的儿童开始有了品德的萌芽,主要表现在对待同伴的关系上。

2~3岁的儿童,由于言语的发展,出现了通过言语进行的道德判断,并开始能用言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时的道德判断水平还很低,而且大多以成人的指示为转移。但它为个体一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个性初形成----幼儿期

幼儿出现了最初的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也出现了一定的能力上的差异,初步形成了对人、对事、对自己、对集体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也出现了最初的比较明显的心理倾向,这表明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

在幼儿个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意识,特别是道德意识的发展。其表现是:幼儿开始能以已经掌握的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成人评价幼儿行为的影响下逐步发展了幼儿的义务感;在这种评价的基础上,幼儿首先学会评价其他儿童的行为,然后逐渐发展了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系统的理解,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实际行动的可能性的评价和对自己的内部生活的注意。自我意识使儿童个体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具体为:

①从最初的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能独立作出评价,并开始有了对别人评价的批判态度。②幼儿初期的自我评价一般仅限于掌握一定的行为标准,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到晚期则开始能对自己和别人的内心状态作简单的评价。③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还表现在从比较笼统---细致的评价,局部----全面 个性的发展---童年期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原则性逐步形成、深刻性的增加

2.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3.儿童兴趣的发展

4.儿童能力的发展

个性的发展---青少年期

(一)少年期:

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体验,从而能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少年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并评价自己;能够更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但在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时,还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也趋于自觉的、稳定的。

(二)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意识的发展(全面地、辩证地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的深度,个性品质的高度,青年初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已接近成熟。)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掌握的道德准则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道德观点的形成占有显著地位,道德理想也进一步发展。)

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1、遗传:先天的神经类型的差异,导致儿童在出生后,在个性方面就存在着个性差异。

2、环境:后天的生活和教育的差异,导致有些类型掩蔽,有些则更加发展。

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兴奋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1、口唇期(0~1 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20岁)

人格在每个发展阶段会遇到两种危机,即:

1、固着:由于里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

2、倒退:由于里比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需父母的爱,以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

2、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尤其是与孩子同性别父母,影响着孩子的人格成长。

3、不同家庭的教养模式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

4、儿童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把握好儿童在不同时期的训练和学习。

5、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心理冲突和挫折,要使儿童建立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埃里克森个性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相对应,但是他更强调的重点不是性欲,而是个体的社会经验。后三个阶段由埃里克森独自阐述。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这一阶段危机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品质,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惧怕的品质。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一时期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使儿童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反之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儿童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质,反之形成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这一阶段的危机的积极解决会使发展出勤奋感,进而形成能力品质,反之形成自卑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期)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这一阶段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忠诚的品质,消极解决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

这一阶段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反之形成两性关系混乱。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关系后代-自我关注

这一阶段危机得以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系的品质,反之形成自私自利。

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自我整合—失望

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反之形成失望与无意义感。

埃里克森个性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教学方式要和学生人格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建立和谐的早期亲子关系。

3、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4、给儿童恰到好处的满足。

5、注重对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培养。

弗氏个性发展理论与埃氏个性发展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

1、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都基于精神分析这个思想原则。

2、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几个因素中,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重视成熟的作用,重视机体内部的影响。

3、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都提出各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发展观。

4、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很重视”自居作用”。

不同点:

1、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因素,而埃里克森注重社会和文化因素,这是他们关于人格发展理论的根本区别。

2.弗洛伊德强调“伊底”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而埃里克森则更重视“自我”的作用,把自我看作人格中更为独立的部分。

3、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发展持悲观主义态度,而埃里克森则以乐观主义精神代替悲观主义论调。

4.埃里克森概述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序列,要比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的几个阶段更为详尽,包括了整个人生的周期。

5.埃里克森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人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二种可能性。他是以两极来划分人格阶段。这一点弗洛伊德没有认识到。

个性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1、教学要遵循儿童个性发展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2、教师的个别化关注。“关注个别,体现自主”。了解性格表现,不同的幼儿个性迥异,这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教育需求。

3、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学生作品,活动展示,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之间的学习。

4、鼓励学生发展兴趣。个性的差异导致兴趣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

第三篇:云南省成长记录之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个性发展评价 评价1 我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强,尊敬老师,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与同学相处和睦,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谦让,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诚实勇敢 评价2 你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热情待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做事有条有理 评价3 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强,尊敬老师,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与同学相处和睦,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谦让,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诚实勇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拾金不昧,上课积极举手 评价4平时能歌善舞、兴趣广泛、知识全面、思维敏捷,特别使老师高兴的是,你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么与众不同,简直棒极了。评价5 作为一名班干部,能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负责班级宣传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关系融洽。评价6平时你学习勤奋,工作负责,是位称职的小干部。如果多多参加集体活动,更活跃些,相信你将赢得更多的掌声!试试看!评价7 喜欢让别人管理和照顾,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喜欢课外活动,有个人思想,理解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强,但书面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评价8 胆大、乐观,又很关心集体;能歌善舞,可谓多才多艺。但在学习上一定要加强,作业要认真完成,不会的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9 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诚恳。老师布置的事情,你能默默地记在心里,积极去做,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老师想,如果你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那么你将更加出色,更加完美!自我评价:

刚开学时的我 范例1:在新的学期,新的环境下我们要重新开始,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面对失败,让我们铭记一位老者的话:一个人如果失败了,并不证明他永远完了;如果他认输了,并且退却了,那他才永远完了。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看到同学个个都长高了,个个都精神饱满,我就非常想对他们再说几句鼓励的话:要有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范例2:新年伊始,应认真总结过去,千万不要骄傲,应该在新学期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不论怎样,老师都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我会比昨天更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范例3: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学期末的我: 范例1:在放假期间,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想与同学做一次旅游,旅游会开阔我的眼界,我想让我领略一些在原来的地方领略不到的东西。

范例2:无论做些什么,只要在假期结束的时候,自己回想起来觉得没有白过,过得充实,对自己有意义就行了。能留下点回忆,比什么都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我的假期学习计划是这样的:在这一学期报班填补不足.再提前学习新课程.范例3: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第四篇: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内容摘要: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注意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是我构想“体验作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生活个性

国家教育部提出:小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其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类同,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因此,多年来,我本着发展的眼光和对学生“终身教育”的目的,响应国家少工委“体验教育”的号召,在我的作文教改工作中产生了“体验作文”的构想,即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去切实地感受生活中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写身边的人,记身边的事,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一、注意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表现出了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平衡性,表现出了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程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入门之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得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前者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后者是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

对于间接经验的积累,我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本和课标上的指定篇目外,还让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为避免学生进入阅读的误区,我向学生推荐了历史知识、名人传记、思维训练、自然科学、科幻小说、童话故事、民间文学、美文欣赏等八大类书籍,还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精美的诗文作品,并有计划地召开读书交流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

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首先,我利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去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利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的联欢会、演讲会等集会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

集体生活的独特体验。另外,在学生实践生活中,我还结合思品、社会等学科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尝试,扩大和加深他们体验的范围与程度。如:结合思品学科,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乐趣;结合自然学科,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社会学科,通过考察周边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懂得环保。这些综合性常识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培养与加强,个人才华在生活中得以展示与发展,用真实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阅读和实践的积累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所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才会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二、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为此,我提出了三个结合的观点: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

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情感与需要相结合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情感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它所表现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文学上有一种观点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活动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每学期的习作训练中都安排了许多课外小练笔和一些自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练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由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以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3、个性与发展相结合。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我带班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表现自我”。为此,我常为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的契机,让他们尝试设计自己的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写想象作文,使他们的思维力与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结合与发展。当然,想象是要有现实基础的,这对他们平时积累作文素材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对他们平时的语言积累起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在一次习作《……我想对您说》的训练中,学生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而是把视角转向了市长、联合国主席、迈克尔·乔丹……他们想说的内容自然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这样通过学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去感受,最终将产生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以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也是我构想“体验作文”的最终目的。

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姓名: 路赵燕

单位:中牟县九龙中学

第五篇:发展新党员谈话记录

发展新党员谈话记录(内容)

一、请你谈谈对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解救贫苦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民族灾难中的唯一伟大的力量,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明的核心力量。与其他政党比较,它有先进的阶级基础,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是最值得信赖,最有威信和最有前途的政党。

二、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只有党,才能够教育我们坚持共产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掌握先进的社会、科技、文化本领,是因为只有党,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创造更快、更好、更先进的文明。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共产主义的事业中,为中国的胜利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出一份微薄而坚强的力量。

三、你将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做一名合格党员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思想素质。二是爱岗敬业,以优异工作业绩回报社会。三是积极与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取得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四是遵纪守法,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下载我的个性发展记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个性发展记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前谈话记录格式

    关于某某同志发展前的谈话记录 谈话时间:2012年11月10日中午14:00-14:30 谈话地点:XXXX 谈话人:AAA,BBB 被谈话人:XXX 谈话内容: A:„„ X:„„ B:„„ X:„„ „„附: 谈话问题(供参......

    党员发展谈话记录

    入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谈话记录谈话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谈话地点:﹍﹍﹍﹍﹍﹍﹍﹍﹍﹍﹍﹍﹍﹍﹍﹍﹍﹍﹍﹍﹍﹍﹍﹍﹍﹍﹍ 政审对象: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 谈话人:﹍﹍﹍﹍﹍﹍工作单位:﹍﹍﹍﹍﹍﹍﹍﹍﹍﹍﹍﹍﹍﹍﹍﹍﹍ 被谈话人: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 问:﹍﹍﹍﹍对党的认识? 答:﹍﹍﹍﹍﹍﹍﹍﹍﹍﹍﹍﹍﹍﹍﹍﹍﹍﹍﹍﹍﹍﹍﹍﹍﹍﹍﹍﹍﹍﹍ ﹍﹍﹍﹍﹍﹍﹍﹍﹍﹍﹍﹍﹍﹍﹍﹍﹍﹍﹍﹍﹍﹍﹍﹍﹍﹍﹍﹍﹍......

    我个性,我张扬

    我个性,我张扬 我是一个性子辣辣的人,我当过副班长,谁要是欺负我们五年级二班的同学,我会赶忙冲上去,双腿一劈,扭扭脖子,动动手腕,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拳打过去,那个人当时鼻子就出血了,......

    个性的我

    个性的我 姓名:木子丁口李可,李是李子的李,可是可爱的可不会念的查字典,爸爸妈妈希望我永远活泼可爱。 年龄:2005年是我的本命年。 性别:和妈妈一样。 特长:古筝。 爱好:听音乐,看书,......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个性,简单说就是天赋,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总书记提出的“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表达了对青年人保持个性的由衷肯定。 如何发展个人......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专题

    本人个性良好,缺乏特长,所以在今要提高自己学科方面的特长、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和艺术方面的特长等;争取做到全面发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勤奋,追求科学,思想健康向上。与他人......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汇编)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自我评价了,自我评价会促使我们进行自我验证,从而为自我发展提供动力。你知道自我评价怎样写才规范吗?下......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范文合集

    自我评价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接纳程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个性发展自我评价,欢迎大家阅读。篇1:个性发展自我评价(1)我居住社区楼房的墙壁上,经常有人张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