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8:1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第一篇:“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1.问题的提出: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

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1是近代西方哲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最早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休谟指出,有两种命题,一种命题以“是”或“不是”作为联系词,一种命题以“应当”或“不应当”作为联系词,从前一种命题是推不出后一种命题的。2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命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

人应当行善。

从形式上看,前者是一个事实命题,后者是一个规范命题。儒家从前一命题引出了后一命题,一般人都觉得这个推理没有什么问题,除非对“人的本性是本善的”这个前提有异议。但其实,从前一个命题到后一个命题的推论中蕴含着一个小前提:“应当符合人的本性”。实际上,基督教虽然主张原罪说(即一种性恶说),但这并不妨碍它也主张“人应当行善”。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如果把“人的本性是善的”看作是一个单纯的事实命题的话,从中是得不出“人应当行善”的结论的。

在现代社会,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特别重要。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3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现代人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传统社会的人受各种规范的约束,对这些规范他们并不去问一个为什么。但现代人却要问:为什么我要受这个那个规范的约束呢?假如你回答说:那是因为这些规范是上帝制定的,或者是国王制定的,或者是祖宗制定的,或者说是大自然制定的,现代人很可能对这样的回答表示满。且不管他信不信上帝,他回答说:即使你说的都对,那也都是些有关事实的问题,而事实命题是无法演绎出规范命题的!

现代社会的主要规范是法律规范,因此上面讲的“为什么”问题,主要是针对法律规范提出来的: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法律规范的“有效性”与“事实性”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从事实与规范的关系入手,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提出了他所谓的“商谈的民主理论”和“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设法在这个新的基础上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理解社会主义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继承者和改造者的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应该是有值得重视的参考价值的。为此,本文对哈贝马斯的政治理论和法律理论的基础思路进行一些梳理和评论。

2.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几种类型

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多种类型;哈贝马斯所讨论的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是这些类型中的一种,但与其他类型都有些关系。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第一种类型是客观事实与社会规范(不管是法律规范还是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的“客观事实”可以是自然领域的客观事实,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客观事实。“人有高矮之分”是一个客观的自然事实,“人有亲疏之别”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社会规范不仅区别于自然事实,而且区别于社会事实。比方说,“人有亲疏之别”是一个事实,“普天之下皆兄弟”是一个规范,两者之间当然是区别很大的。

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二种类型,存在于有关规范的推理与解释之中。在司法推理与司法解释中,我们都知道在法律事实认定和相关法律规范确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司法推理需要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不仅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而且要在规则和事实之间来回权衡,以达到一个中间点。比方说:公园门口的一条规则:“车辆不得进入本公园”。这条规则是什么含义,什么样的事实与这条规则有关,这两个问题必须借助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相互参照才行。门卫先看到一辆小孩骑着的童车,放他进去了。然后看到一辆救护车,又放进去了。后来看到本公园的单位用车,也放进去了。最后一位游客要将车开进去,他不让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规范的含义和事实的含义在这样“事实与规范之间”来回权衡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在这里,事实与规范仍然是分别开来的两件事,但它们的意义必须在与对方的关联中才能得到理解。也就是说,与前一种类型相比,这种类型的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内在性”稍强了一些。

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三种关系,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更加内在的联系。比方说,假如有一个外星人,在他的星球上既没有汽车,也没有马路。他到了北京,看到好多车辆在马路上行驶着,但有时候这些车辆又都停在那里。后来他发现,这些车子的行驶和停止都与交叉路口的那些红绿灯有关。他发现凡是绿灯亮着的时候,车子都在行驶;凡是红灯亮着的时候,车子都停下来。这个外星人来自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星球,所以他对遥控技术非常了解。他猜测事情大概是这样的:绿灯亮的时候,汽车接收到一种启动发动机的射线;红灯亮的时候,汽车接收到一种关闭发动机的射线。听了这位外星人的叙述,我们当然会反驳他,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说这里的关键并不是红绿灯与汽车之间的技术性联系,而是红绿灯与汽车驾驶员之间的约定性关系:根据事先的约定,驾驶员看到绿灯就不用停车,看到红灯就必须停车。这种约定性联系也是一种事实,但它不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仅仅依靠外部观察就可以描述的事实,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必须依靠参与者、“知情人”的解释才能恰当描述的事实。我们把这样的事实称作“制度性事实”(institutional facts)4。制度性事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着一个制度;另一方面,这个制度正在生效着。其实这两点可以归并起来,因为一个制度的存在形式,就是它在生效着。“一个制度正在生效着”,是一个事实命题,而不是一个规范命题。但是,这个命题中所提到的“制度”,却是指一种规范: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这个制度就是交通规则,它告诉我们马路上什么时候该停车,什么时候该行驶。

由此又引出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四种关系。“一个制度正在生效着”的意思是说:一种制度或一套规则是被人们承认的、遵守的。但规则之被人承认,可以有几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我承认一条规则,是因为我认为这规则是值得我承认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我承认一条规则,是因为我认为这条规则是我不得不承认的-我并不认为这条规则值得我承认,但我如果不承认这条规则的话,我就会吃苦头。当然也可以有第三种情况:我在承认一条规则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考虑过什么理由,因为这条规则对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这第三种情况是可以消解掉的,因为一旦我被逼问,你到底为什么要承认这条规则,我就会好好想想,我会得出结论,说这条规则是值得我承认的,或者说这条规则是我不得不承认的。这样两种情况:规则的被承认,规则的值得承认,是哈贝马斯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一书中所作的最主要的范畴区别。规则的被承认,是与规则有关的一种事实;规则的值得承认,则表明规则具有“有效性”,而不仅仅是“事实性”。实际上,我们现在译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这部书,德文书名的本来意思是“事实性与有效性”。5哈贝马斯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名下所讨论的,主要就是法律规则的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在这里,“事实性”和“有效性”是同一个东西即法律规范内部的东西;就此而言,“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更是一种内在关系。

3.法律的正当性来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

在哈贝马斯看来,法律的“合法律性”与“正当性”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现代法律制度有一个基本的悖论,那就是“通过合法律性而确定正当性”。6哈特所代表的法律实证主义者把这个现象作为一个既成事实,进而把合法性归结为合法律性。反对法律实证主义者的人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既定事实,因为如纳粹的例子所表明的,通过合法程序而产生的法律并不一定具有正当性。哈贝马斯像法律实证主义者一样把“通过合法律性而获得合法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事实,但不同意后者把它仅仅当作一个事实,而主张把这个事实同时也当作问题,因而认为它并不是研究的结论,而只能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哈贝马斯的思路。

首先,哈贝马斯主张对法律的正当性(有效性)和合法律性(事实性)进行概念区分或范畴区分。在概念上,“正当性”和“合法律性”是必须区分开来的。忽视这种区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刚才提到,纳粹迫害犹太人是根据纳粹政府所颁布的法律而实施的,但那显然是不正当的,是不具有“legitimacy”的,尽管在纳粹的法律系统中,是有“legality”的。假如我们把正当性归结为合法律性,“纳粹反犹行径是不正当的”这句话,就无从说起了。从理论上说,法律对不同人们行动之间的整合,可以是使不同的人们因为认识到如此这般行动是对的才采取协调的行动,也可以是使不同的人们因为认识到如此这般行动有利的,或不如此这般行动是不利的,然后才去协调行动。哈贝马斯把前者称作“社会性整合”,把后者称作“系统性整合”。如果我们把正当性归结为合法律性,我们实际上就是认为人们只会出于利害考虑而遵守法律,而不会出于对法律的正当性的承认而遵守法律。或者说,如果我们把正当性归结为合法律性,我们就会认为现代社会中只有系统性整合,而没有社会性整合。但是,这两点显然都缺乏根据。

但哈贝马斯又承认,现代西方社会中,正当性确实是由合法律性而来的。也就是说,哈贝马斯认为,就通常情况而言,在西方民主法治国当中,合乎法律程序而产生的法律规则,确实是具有正当性的。这区别于传统社会;在传统社会,法律规则的正当性的来源是宗教信念、形而上学体系、传统习俗、甚至特定个人的魅力,而不是合法律性。这也区别于现代的专制国家,在这种国家中既没有合法律性可言,也没有正当性可言。这里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制度做了大体上的肯定。对于像他这样的批判理论家来说,这种肯定是很有争议的。

如果哈贝马斯的观点仅仅停留在这里的话,这种观点确实很有问题。但还算好,他的观点并不止于此。哈贝马斯认为,西方民主法治国的实际情况,与人们对“民主法治国”之所以为“民主法治国”的“自我理解”之间,是有距离的。根据这种自我理解,正当性是从合法律性而来的,但这种自我理解并不是直接呈现在西方社会的现实之中,而需要加以“重构”。说这种自我理解并不直接呈现在西方社会的现实之中,不等于说这种自我理解是虚构之物。哈贝马斯的观点是:这种自我理解是作为一种虚拟的规范前提而被现存法律实践所预设着的。这种前提对于描述西方社会现实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批判西方社会现实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用来批判现实的标准就在这种现实之中,所以我们对西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一种“内在批判”而不是“外在批判”。在哈贝马斯看来,法学界日益流行的“法律怀疑论”的错误,就在于“低估了现存法律实践的那些规范性预设的经验效用”,7而没有看到,肯定这种规范性预设,并不等于放弃对西方现存法律实践和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前面提到哈贝马斯称这种“法律怀疑论”为“虚假实在论”,其原由就在这里。

因此,在哈贝马斯那里,对民主法治国建制的规范性预设进行重构,一方面是为了在反现代性的思潮面前捍卫现代性-在他看来民主法治国是现代性这个“未完成的”“事业”或“谋划”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另一方面是要用对现实的理论重构反过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理解社会主义理想。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序言中,哈贝马斯在谈论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时写道,1989年以后,就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独占现代性的道德-实践自我理解的遗产的时刻,面对在全球性社会危机四伏的层面上积极推进对资本主义进行福利国家的、生态主义的驯服这个任务,它却气馁退缩了。对市场导控之经济的系统逻辑它毕恭毕敬;在国家科层之权力媒介的过分负担面前它至少是小心翼翼。但是,对于那种实际上已经受到威胁的资源-贮藏在法律结构之中、急需持续更新的社会团结-,它却置若罔闻,缺少哪怕只是有些相似的敏感性。” 8在从民主法治国的规范性预设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同时,哈贝马斯也从同样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理想,把法治看作是这个理想的内在要素:“如果把'社会主义'理解为种种解放了的生活方式...的那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对法律共同体的民主自我组织,也构成了这种事业的规范性核心。” 9

4.商谈的民主理论:法治和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

哈贝马斯所作的这种“重构”的结论是他所谓“商谈的民主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人们在进入了现代的多元的社会之后,他们的交往越出了他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的范围,也无法依靠统一的传统的世界观来协调彼此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若要协调彼此行动、解决彼此间的冲突,但既不想诉诸暴力,又不想停留在暂时的妥协,他们就只能通过交往或商谈。

这里所说的“交往”和“商谈”的意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哈贝马斯看来,语言交往是人作为人的根本活动。为了使语言交往得以成功,我们必须做出一些理想性的预设。当我对听众说“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上海”时,我已经预设了我说的这句话是真实的,我对这句话的说是正当的,说这句话的我是真诚的。换句话说,如果我说了这句话以后听众表示同意的话,他们同时承认了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所做的三个“有效性主张”:真实、正当、真诚:上海社科院确实在上海;学者作报告时举这样的例子是允许的;我真心认为上海社科院在上海。在日常交往中,这样一些预设虽然并非完全实现,但已经作为虚拟的条件加以预设了。又以曹操对他的士兵们说的“前有大梅林!”这句话为例。这句话当然是骗人的;但当我们说曹操在骗人的时候,我们必须运用真实性、真诚性这样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还不知道曹操在骗人的士兵,也得有能力听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才可能上当;而这里所谓“有能力听懂”或“理解”,就已经预设了士兵们对曹操这句话背后的三个有效性主张-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作“是”与“否”的反应的能力。他们虽然一开始没有作出“否”的反应,但他们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已经意味着他们是有能力作出这种反应的。人们对自己的这种能力通常并不自觉,而需要语用学、心理学这样的“重构性科学”来加以澄清。

但语言交往中的这种有效性主张并不直接指导人们的行动;它们只是使得语言交往成为可能而已。对于指导行动、尤其是协调行动有重要意义的是:语言交往行动会从履行日常的相互理解和协调行动的层面,上升到就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讨论以寻求共识的层面。比方说,晚饭后同学甲对同学乙说:“走,咱们一块上图书馆去!”于是他们一起去了,这交往行动就结束了。如果同学乙说,“不行,我晚上还有约会。”这交往行动也结束了。但是,同学乙也可能反问同学甲:“怎么,这年头你还上图书馆?”而同学甲则可能说:“你怎么这么想?看来我们先不忙上图书馆吧,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年头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如果同学乙同意这个建议的话,这两位同学就从日常交往转移到了专题商谈。专题商谈不直接协调行动,而是对前面所讲的那个几种有效性主张中的某一个进行专门讨论。如果商谈所针对的“真”这个有效性主张,就是“理论性商谈”;如果商谈所针对的是“正当”这个有效性主张,就是“实践性商谈”。那两位同学关于“这年头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什么”的讨论,就是一种实践性商谈。

实践商谈中有一条“商谈原则”:“具有有效性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关者作为合理商谈的参与者有可能同意的那些行动规范。”10这里的“行动规范”的范围很广。如果把这条商谈规则运用于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或者“合法性”的论证,“商谈原则”就引出了“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应当确定,合法的立法过程的程序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原则规定:具有合法的[legitim]有效性的只是这样一些法律规则,它们在各自的以法律形式构成的商谈性立法过程中是能够得到所有法律同伴的同意的。” 11

与“商谈原则”所规范的一般意义上的实践商谈相比,由“民主原则”所规范的民主商谈具有这样一些自己的特点:把规则的种类仅限于法律规则;把商谈的参与者仅限于一个特定的法律共同体的成员;在商谈中所诉诸之理由的范围中包括道德的(涉及“什么是正当的共同生活”的问题)、伦理的(涉及“什么是好的或不虚度年华的生活”的问题)、实用的(涉及“什么是对手段和物品的理性选择”的问题),但以道德的理由为主;并且,除了所谓“论证性商谈”(主要适用于立法领域)之外,还有所谓“运用性商谈”(主要适用于司法领域),等等。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哈贝马斯为什么说民主和法治之间具有内在关系了。哈贝马斯说:“在完全世俗化的政治中,法治国若没有激进民主的话是难以形成、难以维持的。”12在非世俗化的政治中,这种合法性或正当性还可以从神学、形而上学或习俗中获得,但在完全世俗化的政治中,这种正当性来源都枯竭了。但如果法律没有了正当性,它就无法履行社会性整合的功能,而只能履行系统性整合的功能。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就连哈特也认为,法律是不能仅仅被当作客观的强制的系统的。13那么,在完全世俗化的政治中,还剩下什么东西,是可以作为法律系统的正当性的基础呢?哈贝马斯的回答是:

“从法律理论的角度来看,现代法律秩序只能从'自决'这个概念获得其合法性:公民应该时时都能够把自己理解为他作为承受者所要服从的法律的创制者。”14

这句话值得高度重视,它大概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一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当现代人问“为什么我要受这个法律约束”的时候,别的回答他都不会满意,而只有这个回答他才可能满意:“那是你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参与制定自己要服从的法律,或反过来说,服从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这就是“民主”的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哈贝马斯为什么说民主与法治之间具有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之为“内在”,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互为手段和目的,而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超出了手段-目的关系的范畴,而具有了意义关系的特点:在现代社会,“法治”这个概念自身就蕴含着“民主”的含义。

当然哈贝马斯也承认,现代社会人口众多、结构复杂,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可能人人直接参与制定法律,而只能选出自己的代表,让他们代为制定法律。但他强调,不能认为把代表选出来就完事了,还要让这些代表时时知道委托他们进行立法和决策的人们在想什么。怎么了解呢?一个办法是进行民意测验。但哈贝马斯认为,民意测验所了解的,常常只是一个个公民的非反思的意见的总和,而这样的意见常常是不合理的。因此,根据哈贝马斯的设想,公民应该一方面委托他们的代表在立法机构参加正式的民主商谈,另一方面自己也在公共领域参加非正式的民主商谈。而且,在公共领域中非正式的民主商谈和立法机构中正式的民主商谈之间,要建立畅通的、不受行政力量非法干预和利益集团扭曲的沟通渠道。哈贝马斯认为,与这样的合法的民主程序相联,“正当性”才可能得自“合法律性”。哈贝马斯的这种民主观,叫做“商议民主理论”,与之相配合的法律理论,则叫做“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

6.程序主义法律范式:“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

哈贝马斯所谓“法律范式”,指的是人们对法律系统所处的社会所持有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构成了人们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背景性理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第一个主导性法律范式是自由主义;在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的法律范式因受到福利国家法律范式的冲击、甚至取代而被许多人看作是过时的东西。但是,福利国家范式本身,也因为同近代以来法学界对法律的形式和功能的传统看法相悖而遭遇了许多新的问题。

在哈贝马斯看来,自由主义的法律范式的特征,是强调法律规则的“语义特征”对于“形式正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所谓法律的“语义特征”,是同法律的“语用特征”相对而言的。法律的语用特征指的是法律作为一种语用活动-法律的产生、运用和实施过程-所具有的特征,而法律的语义特征则是指法律作为一个语义系统-也就是法律规范或法律语句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比方说抽象性、普遍性、确定性、精确性、自洽性,等等。所谓“形式正义”,就是根据一些抽象标准、撇开人们的具体情况(种族、性别、贫富、老幼、强弱等等)而对人们一视同仁。根据自由主义法律范式的典型理解,现代法律之区别于习俗和道德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由政治立法者制定的普遍的、自洽的规则系统,用这种规则系统来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人身、财产等权利)和公民权利(思想、言论、结社和选举等方面的自由和权利)。根据这种范式,现代法律的功能是为人们的行动划定明确界限,而这种界限的关键就在于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得妨碍其他人的同样的自由和权利。这种划界的结果就是形式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为所有人提供同样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问题正在于这里所说的“形式正义”(形式平等、形式自由)并不等于“实质正义”(实质平等、实质自由)。普遍规则系统所确保的法律自由,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法律许可,但如果没有事实自由,也就是没有事实上选择所允许之事的可能性,这种形式自由是毫无价值的。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一种虚构;从十九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越来越依赖于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和计划框架。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经济权力、物质财产和社会状况的不平等与日俱增,平等的个人自由的普遍权利不再可能仅仅通过法律主体的消极地位而得到保证,因为这些法律主体的事实自由的物质基础并不存在于他们所“支配”的环境之中,而根本上依赖于政府的活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自由资本主义进行种种改良的努力。福利国家,就是作为这种改良努力的结果而出现于西方世界的。

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法律上最大变化,是“权利”的范畴从古典的民事权利和公民权利扩展到现代的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承认每个人都有劳动、医疗、教育、救济等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这不仅要求政府允许人们自由行动、保障这种自由不受他人(包括政府)的侵犯,而要求政府为公民提供实际条件、保障实际条件去实现这些权利和自由。也就是说,政府从维持市场运行秩序的公正无私的裁判者,变成通过干预市场运行过程、矫正市场运行结果而维护弱者利益的看护者;相应地,司法和行政部门也扩大了自由裁量空间,而不仅仅限于对意义明确、范围确定的普遍规则的运用和实施。在德国的法律讨论中,这种趋势被称为法律的“实质化”过程。

在哈贝马斯看来,福利国家的法律“实质化”过程至少造成了两个问题。

第一,法律的合法性(或者说正当性)基础成了问题:自由主义所理解的那种“合法律性”(legality),比如抽象而普遍的法规形式,在抽象-普遍法规的基础上通过严格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而得到确保的法律确定性,对法律系统用科学方法进行建构,以确保其意义是精确的、其概念是明确的、其自洽性是经过检验的、其原则是统一的,等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正当性基础就成了问题。

第二,福利国家的法律模式也在关注人们的实质性平等和自由的同时,却陷入了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消这种平等和自由的悖论之中:“通过提供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影响个人自主性,而它-通过提供机会平等地利用消极自由之物质前提-所要推进的,恰恰就是这种自主性。”15

面对这些问题,退回到自由主义法律范式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因为实质正义的重要性、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之间的尖锐矛盾,已经表明自由主义法律范式确有问题。在哈贝马斯看来,重要的是寻找出一种新的法律范式,能够既肯定福利国家的积极成果、又解决福利国家范式的上述两个问题。对应于福利国家范式的这两个问题,可以把哈贝马斯的观点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哈贝马斯强调要区别两种意义上的“普遍性”:语义的普遍性和语用的普遍性-哈贝马斯自己用的术语不是“语用普遍性”,而是“程序普遍性”,认为现代法律的合法性基础其实并不在于法律语句的普遍形式,而在于法律内容的普遍共识-亦即法律规则之得到所有有关的人们的普遍同意。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其要点是民主和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哈贝马斯认为,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把它们分别强调的那些权利,都看作是存在于公民自主决定其支配其共同生活规范的过程之前或之外的话,这就都可能导致家长主义的结果、取消自由的结果。为此他提出一个命题:“私人自主”和“公共自主”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

“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因为人们在什么范围内享有“私人自主”这个问题,只有当人们在公共领域行使“公共自主”、进行合理讨论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合理的回答。而反过来说,拥有“私人自主”,也是公民行使“公共自主”的法律前提。同样,“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也相互依赖着。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公开地参与公共舆论和意志形成过程的法律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对这种权利和自由的理解本身也只有通过公共领域中的合理商谈才能够获得合理的辩护、澄清和改进,而享受并运用这种公共商谈的能力,在哈贝马斯看来是“人民主权”的根本含义。

对这个观点,哈贝马斯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分析加以说明。自由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或者把人权当作像物品一样可以分配、拥有的东西,或者干脆把妇女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归结为在物品(福利)的分配上的平等。因此,它们都局限于所谓“主体性的范式”,其特征是把“主体”占有或支配客体作为中心,而都没有把权利同主体间关系相联系,与公民对于公共观点和公共意志的形成过程的民主参与相联系。由此而造成的结果,是自由主义所提倡的形式平等并没有带来事实平等,而福利国家的优惠妇女的政策也并非都使妇女感到促进了男女平等。在哈贝马斯看来,男女之间的平等或正义的关键,是使他(她)们成为政治公共领域中具有同等发言权的参与者,而社会的文化自我理解,对于人权本身,对于妇女的角色、男女的差异,都可以通过这个公共领域中的自由讨论而加以澄清和改进。否则的话,正如关于妇女是不是与男子一样有服兵役义务的争论所表明的,在现有的“社会的文化自我理解”的背景之下,实现男女平等,或根据这样的标准对妇女进行补偿,结果往往是以各种方式强迫妇女去适应那些在结构上本来就对她们不利的制度。

7.哈贝马斯政治理论和法的理论的特殊语境和普遍主张

哈贝马斯的法律理论是在西方的语境中提出的;他一再强调他的法律理论既不是“实证”的,也不是“建构”的,而是“重构”的。也就是说,刚才所讲的那些观点,既不是对当代西方政治现实的客观描述,也不是在当代西方政治现实之外引入一个政治理想,而是设法从这个政治现实中重构出已经潜藏着的政治理想。哈贝马斯的这种“重构”从西方当代政治经过西方宪政传统一直追溯到人类语言实践,因而既植根于特殊的西方语境,同时又提出了超越了西方语境的普遍主义主张。但这种普遍主义主张引起了不少争议。即使在西方语境中,重构所借重的理论前提与重构所加工的历史材料之间的循环,就已经是一个问题: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正当的“诠释学循环”呢,还是一种不正当的逻辑循环-借用尼采的话,是把一件是先放到树丛里的东西找出来?一旦把哈贝马斯的理论放到西方语境以外,有些原本不怎么成问题的东西也会显得不那么理所当然。比方说,我们前面提到,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的民主理论,对于“为什么我要受这个法律约束”这个问题,现代人唯一可能满意的回答,是“那是你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但是,对这个观点,像梁漱溟这样的中国学者就可能不同意。他会说,根据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作为普通老百姓恰恰会因为这法律是我自己制定的而感到不踏实,因为我觉得我得听听比我学问大、知识多的人的想法。与我自己制定的法律相比,我更愿意遵守我所信赖的人所制定的法律...。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厘清哈贝马斯复杂的法律理论的观点和论证,而且是分清其中的内容哪些是局限于西方语境的、哪些是超越西方语境的;哈贝马斯的法律理论和民主理论对我们思考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什么启发。

2006年6月于上海

(发表于《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2006年9月),哈尔滨)

注释: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常常不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作严格区别。在哈贝马斯那里,不仅“规范”和“事实”属于不同范畴,“规范”和“价值”也属于不同范畴,因为它们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型的“应当”。但就“规范”和“价值”都与“应当”有关而言,讨论事实与规范的关系和讨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之间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

2.休谟说他注意到,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09-510页。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27页。John R.Searle: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51.5注意这里的“有效性”的英文对应词是validity而不是efficiency(实效),或德语的Geltung、Gueltigkeit而不是Effizienze或Effecktivitaet。著名法哲学家哈特(H.L.A.Hart)专门讨论过“有效性”(validity)与“有实效性”(efficiency)之间的区别,认为具有有效性的法不一定具有“实效性”,有“实效性”的法不一定有“有效性”。见H.L.A.Hart: The Concept of Law,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61, pp.100-1.这个命题的英文表述是“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我把这个短语译成“通过合法律性而确定合法性”。这个翻译有一些争议,因为我把“legitimacy”译成了“合法性”,而不是许多人选择的“正当性”。对这个译法我可以做一些辩护,但为了与更多人的译法相统一,我在这里还是把“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译为“通过合法律性而确定正当性”。《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页。同上书,第6页。

9同上书,第5页。同上书,第138页。同上书,第141页。同上书,第6页。哈贝马斯说:“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法所履行的是社会性整合的功能;同法治国政治体系一起,法承担了其它方面社会性整合无法达成时的安全网的职能。它的作用类似于传送带,以抽象而有约束力的方式,把由于具体的交往行动关联而为人所知的邻里熟人之间的相互承认结构,传向匿名的、以系统为中介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同上书,第684页。同上。同上书,第506页。

作者信息 作者:童世骏

简介: 学术中华 版权所有 Copyright(c)1999-2008 www.xiexie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xschina2009@163.com;hougaige@gmail.com

北京互联天下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京ICP证 06046073

第二篇:法学中的哲学问题——关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驳——读后感

我觉得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桥梁就是人的需要,无论是表述者自己还是他人,都是因为有着某种需要而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到了某个事实存在——无论这种需要是基于利己还是利他,是自愿还是被迫,是被主体意识到了的还是主体永远都无法认识到的潜意识,抑或是主体永远无法发现的来自遥远的其他人的需要,都必然是构成人的实践的出发点——在这个过程中,事实存在是在实践活动中被人意识到了存在,于是产生事实判断,而当感受到了事实存在的主体基于人类的种种需要而做出的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也就是该事实对人类来说的价值有无,价值大小,什么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应该如何满足人类需要而做出的结论。但是同时,人的实践,甚至是最彻底的观察家(例如那些经济学家),也都在意识到某种事实的时候参与到了改变事实的行动中,比如在报纸发表评论,写博客,与他人面对面探讨,都可能改变事态的进程,而不要说经常需要取样来解剖的自然科学了,只是影响大小的区别而已,并且有很多影响是人暂时意识不到的。

也就是说,事实是被行动中的人意识到了的事实,这种行动的目的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事实判断的产生,价值判断的产生,二者的派生关系都依赖于人的需要。无论经济学还是伦理学,还是宗教,基督,佛祖,包括自称完全客观的自然科学,都是与人类的需要有着或远或近的逻辑关系的。

另外,所谓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真理的唯一性,已经被许多科学发现打破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相对论的出现,测不准原理,都说明即便是普遍真理如物理学,同一个命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时空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章所做的辩驳,是割裂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之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

第三篇:【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生活与哲学 4.12 实现人生的价值规范训练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生活与哲学 4.12 实现

人生的价值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主任科员李权卿,在无数次

与爆炸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人们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④获得社会的尊重是奉献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等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价值观,②排除;奉献社会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和前提,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3年8月13日,陕西省公安厅公布了全省公安机关自6月份以来破获的包括氢氧化钠

制毒牛肚、溴酸钾“漂白”毒馒头、非法添加剂制毒粉条、用工业盐加工猪肉、化学品造出毒醋、用明矾做伪劣蜂蜜等在内的8起危害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源于一些黑心厂商不顾一切追逐利益。这主要说明()

①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了利益,一些企业不顾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肆意生产有毒食品,体现了①②。

3.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B.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不同

C.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D.生活中人们的主观认识很难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B中的“阶级地位”在漫画中没有体现,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否认了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

4.自强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中国的诸多远古神话、寓言,如夸父逐日、精卫填

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无不彰显着古人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一致的是()

A.经国大业,不朽盛事B.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D.平静淡然,不卑不亢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乾乾”指自强不息的样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周易·乾·文言》,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因此C符合题意。

A、B、D均与题意不符。

5.无数个职业称呼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炊事员”改叫

“烹调师”“营养配餐师”,“保姆”改称“家庭服务员”。“炊事员”的时代,人们满足于一个“饱”字;而如今,“烹调师”“营养配餐师”等新称呼意味着人们追求的是“好”,既要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搭配。上述材料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生活观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理解。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排除②;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的主导者也不同,故③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6.(2014·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坐电梯或是爬楼梯、开车或是走路,在追

求“低碳”生活方式者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难以统一 ③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选C。②③观点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以实现统一,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生活态度决定价值观,故排除。根据题意,题中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判断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故①④入选。

7.2013年9月26日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

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演奏音乐、吟诵经典、颁授奖章、致敬礼赞等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材料表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③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④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说明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举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说明人是价值的享受者,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故①③正确。④观点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②在材料中未体现。

8.(2014·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三4月月考)公益是自利利他,是心甘情愿地享受付出,关心自

己和关爱他人相辅相成。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互为前提的关系 ②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③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④理想与素质是统一的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关心自己体现了对个人的意义,关爱他人体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关心自己和关爱他人相辅相成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故②③正确;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故①错误;④表述错误,排除。本题答案选C。

9.(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

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今后符合《规定》所列失信行为的人将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使其受到信用惩戒。从哲学上看,应当受到惩戒的失信人()

①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②不懂得人是社会的人 ③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本题材料中失信行为的人失信于他人、失信于社会,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

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④中的观点属于经济生活范畴,与题目要求不相适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10.(2014·安徽省淮南市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罗阳同志为了实现自己航空事业的理想信念和报效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理想,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坚持不懈,勇于进取,做出了非凡的不朽成就。这启示我们()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能否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②努力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人生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证明离不开劳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等于说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排除题肢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因此排除题肢③;材料告诉我们人生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的,因此答案选B。

11.(2014·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漫画《取经》中,猪八戒和沙僧向唐僧说:

“咱把这‘山寨’版的经书买下来呗,省得上西天去取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

B.为追求真理应坚持实践

C.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山寨书就有心理需求

解析:选C。A是辩证唯物主义;B是认识论;C符合题意;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C。

12.(2014·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第11次周考)“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国家之所以要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是因为()

A.外部环境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解析:选C。A项中“外部环境是决定因素”的表述是错误的,故A项不能入选;国家为

劳动者实现就业创造外部条件与C项中的“一定的社会条件”相符合,故C项可以选;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因为不甘平凡,他始终敢于创业;因为创业失败,他曾经东躲西藏;因为诚实守信,他

屡次东山再起;因为不断坚持,他终于获得成功;因为心中有爱,他热衷公益活动;因为为人乐观,他诠释老当益壮。20多年前,因创业失败,他被乡亲们当作“败家子”,差点被逐出家门;20多年后,他回乡架桥修路、奉献爱心,成为了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大好人”。他能够清晰地说出多年来开过的十几辆车的车牌号,甚至多年来使用过的传呼机、手机号码,却不会认真去记多年来自己捐出的数十万元的钱物„„他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千辛万苦,他的拼搏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创业不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版的农民企业家与时俱进的人生传奇。他,就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工商联执委、南华蔡珠酒店董事长蔡秉高。

(1)有人认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谈谈蔡秉高由乡亲心中的“败家子”到“大好人”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表达能力。回答第(1)问,首先要清楚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自我价值,而且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据此不难对题中观点作出判断。第(2)问,从“败家子”到“大好人”,蔡秉高实现了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是他对社会的奉献。因此作答时既要从蔡秉高实现自我价值角度谈其中的启示,更要从蔡秉高实现社会价值角度谈其中的启示。

答案:(1)①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由此,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自我价值的实现。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实现自我价值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因此,最大限度地对社会作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2)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蔡秉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蔡秉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拼搏、坚持不懈。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蔡秉高回乡架桥修路、奉献爱心,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指引。

14.(2014·四川省忠县石宝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

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解析:本题是一道哲学题。题干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

答案:①科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靠勇气。精心设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又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稳步推进改革。

第四篇:国私论文反致问题思考与探讨 ——从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九条出发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反致问题思考与探讨

——从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九条出发

(王小溪

法学院

00829014)

摘要:我国于日前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于2011年4月1日正式实施。而该法律也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肯定了我国对于反致制度的拒绝态度。本文以此法律的颁布为契机,对中国以往关于反致制度的立法状态和法律表达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反致制度在国际立法上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并基于此,对赞成和反对反致制度的各种争论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尤其对于中国拒绝反致制度的原因进行了有根据的推断,以求在反致制度的研究领域有所获得。

关键字:反致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9条

正文:

一、我国拒绝反致制度的法律表达

2010年10月28日,我国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将2011年4月1日起施行。该适用法第9条明确规定了:“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也就是明确了我国排除反致制度的态度。

之前,我国用来规定反致的,是以下三条司法解释: 1、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2条第5项规定:“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或者人民法院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是指现行的实体法,而不包括冲突法规范和程序法。”该司法解释因1999年3月15日人大已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而原依据因此失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而作出的司法解释将不能再适用,而被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1999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目录(第三批)》废止,现已失效。2、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八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该司法解释中的部分条款,因与《物权法》有关规定冲突,已被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废止,但是,第178条并不在此列,其依然有效。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3、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应当说,第一个司法解释初步表达了我国在涉外经济合同领域不适用反致的态度,第二个司法解释确立了我国反对适用反致的立场,而第三个司法解释在第一个司法解释失效的情况下,进一步明确并肯定了我国在涉外民商事合同领域拒绝适用反致的态度。

国际私法的渊源具有多样性,包括国内立法、国内判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而我国国际私法实践中所采用的法律形式非常有限,除了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之外,国内立法部分只有《民法通则》中专章规定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一章和某些专门的包括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的有限条款的单行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然而这两部分,都没有涉及我国是否适用反致的问题,在通过并颁布《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之前,支撑起表达我国在此方面之法律态度的重任的,以及作为我国是否适用反致制度的依据的,仅有这上述两个现有效的司法解释。无疑,《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丰富了我国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形式,为我国法院在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和系统的冲突规范,进一步说,单就反致问题而言,该适用法是对我国在反致方面一贯的拒绝态度的第一次法律层面上的肯定,其意义非同一般。

二、国际方面对反致制度的态度的法律表达

国际上对于是否应当采用反致制度的争论也是非常激烈的,但就国际条约而言,支持者和拒绝接受者各方都有相当多的例证可举。比如,拒绝接受反致的国际公约有《海牙国际有体动产买卖法律适用公约》(1955年订立),《海牙国际有体动产买卖所有权转移法律适用公约》(1958年订立),《海牙保护未成年人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公约》(1961年订立,1969年生效),《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1964年通过)《代理法律适用》(1978年订立)„„《海牙关于未成年人国际保护公约》(2000年订立)等;而接受反致制度的国际公约有《海牙婚姻法律冲突公约》(1902年订立),《海牙未成年监护公约》(1902年订立),《解决支票法律冲突公约》(1930年签订),《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85年)„„《海牙死者遗产继承的准据法公约》(1989年通过)等。总体来说,就2006年一项数据表明:自1900年始,有13个国际公约明确排除反致制度的适用,有25个国际公约明确接受了反致制度。而就观察可得:从1985年至今,只有2000年的《海牙关于未成年人国际保护条约》明确排除了反致制度的适用,而从1985年至今,有多项明确接受反致制度的国际公约被订立、通过和生效。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反致制度的接受和认识程度的提高。虽然,因为适用和不适用反致制度有可能因为条约本身规定内容的限制而出现不同,但无疑,反致制度在国际私法领域,作为冲突规范的相关重要制度之一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就国内立法方面而言,各国、各地区规定不一。有对反致和转致都接受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反致制度的第一案福果案(Forge’s case)的法院地国法国,德国,荷兰,波兰,奥地利,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等等;有只接受狭义反致制度的国家,比如,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等;有在有限的法律关系中适用反致的,比如,英国,以及美国的一些州;有尚无明确规定,根据冲突规范指向他国之“法律”,但并未对法律作出限定,能否发生反致,取决于个案中的具体法律规定或者法律关系的性质的国家,比如智力,朝鲜等;还有就是明确拒绝适用反致的国家,包括我国,希腊,埃及等。总体上来说,接受反致或者部分接受反致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有反致制度发展空间的国家和地区占大多数,“理论纷争不断,适用国家渐多”是反致制度在当代国际私法领域的存在状态的真实写照。

当然,各国还有大量案例涌现,也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尤其对于判例法国家而言。比如英国的Collier v.Rivaz案(1841年)、Re Duke of Wellington案(1947年)等。

三、反致制度优劣的理论纷争及对我国拒绝采用反致制度原因的推断

无论国际条约或者国内立法对于反致的态度如何,国际私法学家对反致制度的理论纷争仍然是战火燎原,喧嚣不断。可以说,反致制度既存在可以利用的优点,也存在有待克服的缺点,赞成者和反对者的言论都言之有理,但往往是就该制度的某一方面各执一词,并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和驳斥。

总结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主权

赞成者认为:采用反致有利于表达对外国主权的尊重。若对于某一涉外民商事关系,内国法院依内国法冲突规范的指引本应适用外国法,但该外国法的冲突规范却指向了法院地国的法律或者第三国的法律,这就表明该外国并不愿意将本国的实体法适用于该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即其放弃了其本国法对该涉外民商事关系的立法管辖权。这种情况下,法院地国采用反致,根据该外国法的冲突规范的指引去适用,就是遵循国家主权原则,对该外国的主权及其法律意志表示出来的一种尊重。

而反对者认为:采用反致有损于内国主权。采用反致的确有利于对他国主权和法律意旨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的尊重,但却有违本国主权和法律意旨。采用反致实际上否认了本国冲突规范的适当性和合理性,而将解决法律冲突的任务委之于外国冲突法,这等于是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放弃了本国的立法管辖权,不利于本国主权的正当维护。

针对于此赞成者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反驳:并非不依照本国的冲突规范的指引确定准据法,就意味着对本国主权的损害。而且,之所以会依照有关外国法的冲突规范的指引去确定准据法,其实正是最初依照了本国冲突规范对该外国法的指引的结果。

另外,赞成者还主张:采用反致可以保证外国法律的完整性。任何一国,其冲突法和实体法都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法律体系。如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对他国法律的间接的、强行的分割。

(二)法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价值之间的竞争

赞成者认为:采用反致可增强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适当性。采用反致,法院就可以在这多个相关的法律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从而找到更合适的法律加以适用并得出更公平和合理的判决结果。

反对者认为:采用反致不利于维护法律适用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保障法律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的目的,一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二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内国法的适用上是如此,在外国法的适用上也是如此,若对多个国家的冲突法和实体法进行考虑,并从中进行比较和选择,这就使得准据法的确定极具不可预见性和稳定性。

(三)对反致是否能够有效地促使判决结果趋于一致的辩论

赞成者认为:采用反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国判决结果的一致性。即对同一涉外案件,无论在哪个国家的法院提起诉讼,都能够保证相同的实体得到适用,从而得到相同的判决结果——这也是国际私法所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这有利于避免当事人挑选法院,并增强判决执行力。

反对者主张:反致这并不一定使得判决的结果趋于一致。相反,还可能会出现各国冲突法相互指定、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也就是循环指引和无限指引的情况,要想使得判决结果达成一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即只有一国接受反致,而对方国家决绝接受反致。

对此,有赞成者指出:一项涉外民商事关系虽然涉及多个国家,但是数量毕竟有限,且各国在立法时所采用的国际私法公认的系属公式的连接点也是有限的,并不太可能出现长链条式的,涉及过多国家的情况。另外,可以由采用反致的国家之国内立法对反致的适用进行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规制的方法解决,比如规定反致只能是一次性的等等。

(四)对法官适用法律方面以及对内国之司法制度的影响方面的探讨

赞成者主张:反致可以扩大内国法的适用范围,进而对内国的司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除了转致外,反致和间接反致的直接后果都是导致内国法的适用。这样,既有利于内国实体法所体现的价值、利益和政策的实现,又可减轻内国法院的司法负担,毕竟内国法官最熟悉和精通的是内国法。采用反致,则可省去调查和证明外国实体法的麻烦,有利于节省处理案件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并可避免适用外国法时可能产生的错误,保证办案质量,而这无论对于保障内国法院的司法声誉和权威,还是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均有重大意义。

反对者主张:采用反致增加了准据法适用上的困难。一国法官其职责就是适用内国法,至多再根据内国冲突规范的指引去适用某一外国的实体法。若采用反致,则会使得一国的法官不得不进一步去了解和适用某一外国甚至是多个外国的冲突法,研究和掌握该外国甚至多个外国冲突法上的诸如识别和公共秩序保留之类复杂的制度,这就使得准据法的确定过程变得困难和复杂。

为了保证各方观点的完整性,以上的分类可能有不准确和强硬归类之嫌。但是,我觉得大致地分类还是必要的,只有明确赞成者和反对者之间争论的焦点也就是其关注的价值和认为重要的因素,及其辩驳的整个过程,才能够明白在其争论的主要方面究竟谁占上风,反对者提出反致制度怎样的缺点和漏洞,而赞成者又以怎样的理由去反驳和捍卫反致制度,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去修正和改进反致制度的适用,并依据我们所研究的,思考如何去改进反致制度,以及衡量是否要在我国适用反致制度等等。

除了上述归类之外,还有一些方面是各国在决定是否适用反致制度时所考虑的,比如经济因素(司法资源和对当事人经济、时间等资源方面),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方面,也就是结果的公平性方面,法律适用的效率方面等等。但是对于每个国家,不同的司法环境和现状以及不同的价值体系,对于反致制度,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对我国一贯地、坚定地持有决绝反致制度的态度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点,其他方面的原因反而并不是那么现实和突出:

1、主权。我国对于涉及主权方面的事务是极为重视的,我国法律界对于坚持捍卫我国法律(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主权方面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

2、从更现实的方面考察,我国法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普遍水平较差。虽然,重大的涉外案件是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的,但是仍然不能保证反致的适用,尤其涉及对多国冲突规范之适用的情况,对法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考验是否能为法官所承受。进一步思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考,法官在适用外国冲突规范上能力的不足,可能影响司法的效率,也有可能出现虽然接受反致制度,但是现实中对反致制度的适用经常出现错误的情况。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于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而言,了解某外国的甚至多个外国的冲突规范及反致制度,甚至其公共秩序等方面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因而若采用反致制度,其对涉外律师的需要之相应扩大就成为必然,也就是说这会增大当事人的经济负担。而且,我国涉外律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也许有非常高明的律师,但其收费也大多昂贵,其他大多数涉外律师的能力可能并不足以应付接之而来的适用外国法方面的困难。突然采用反致制度,可能带来涉外司法领域的混乱。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参考了《国际私法示范法》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其已经有限度的认可了反致制度(第8条:“本法规定应适用法律,是指现行有效的民商事实体法律,不包括冲突规范,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在民事身份领域,外国冲突规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反致应予接受。”)的情况下,仍然一贯而坚定地坚持拒绝采用反致制度之态度的原因。

四、分析反致制度的国际司法实践所得

无论国际私法专家有怎样激烈的争论,也无论各国国内立法和各国际条约有怎样的区别,反致制度都客观存在于当代的国际私法领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国际司法实践中,毕竟,反致制度有其存在的现实原因:

1、主观原因:

有相当多的法院地国将其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理解为是一个既包括冲突法,又包括实体法的整体。

2、法律原因:

有关国家冲突法的规定——主要指冲突规范系属中的连接点并不一致,可能产生冲突。其实,反致制度最易发生的领域是与属人法相关的领域,如有关个人身份、婚姻、家庭、继承方面,这是因为,在属人法中,存在着基本对立的连接点——本国法与住所地法,这是大陆和英美两个法系存在着根本分歧的领域。虽然,惯常居所地作为连接点以协调此分歧的认知和司法实践是存在而发展着的,但不能否认的是,现阶段,这样的区分仍然是明显的,各法系的根本立场是没有改变的,可以说,只要这种分歧仍然存在,反致制度就有其存在的空间。

既然,反致制度的存在已经成为现实,那么,就不应该放松对反致制度的分析:

国际私法学术论文

分析拒绝接受反致制度的各国际条约可知:除了《关于未成年人国际保护公约》,《海牙保护未成年人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公约》,《海牙公路交通事故公约》,《抚养义务公约》外,其他的九个公约都是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等方面的国际公约,由于在这些领域大多数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指所选择国家的国内实体法,这一点对国际民商事关系的稳定和便利国际民商事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领域适用反致制度,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分析得出此规律,则在采用反致时的国内立法方面,可以加以注意。

另外,观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对于反致制度的不同规定方面可以看出:有些联邦国家,比如美国,其各州对于反致制度的态度可能并不相同,又如,我国的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以及台湾地区所采用的都是接受反致的立法例,这样就可能产生区际反致制度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区际冲突规范所应当注意的。

结语:

无论反致制度在国际上有怎样的争论,我国新的法律层面上拒绝反致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已经通过、公布并即将生效,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可能都会坚持这一主张,毕竟我国一贯地拒绝反致制度有其现实考量。但是,对于反致制度的思考并不能够停歇,对于法律领域的可能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构建、我国公民利益保护有益并且可能被我国所采用的制度,我们都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全面的掌握、理性的批判,从而保证未来能够建设性的扬弃和采用,这样才是我国法律研究的出路,也是我国法律的未来。

参考书籍及论文:

1、《反致问题研究》,贺连博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国际私法总论》P122-P134,邓杰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3、《国际私法》P139-P147,金彭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国际私法中的反致制度》,谢胜文著,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反致的价值评价与制度设计》,赵天缨著,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反致制度研究》,谭勇著,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第五篇: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限时规范特训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南普高测试]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读书无用论”“一毕业就失业”“一人上学,拖垮全家”等说法,得到一些人的认同,认为读书是无用的。由此可以看出()①不同的立足点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②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③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 ④一定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读书无用论”的种种说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故选③,舍去④。“读书无用论”的种种说法,体现了①,②与题意不符。

2.[2017·安徽安庆模拟]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长叹,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从哲学角度看,“成与败”的转化警示我们()①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到勤俭和戒奢 ②明辨是非,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③加快改革,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成由勤俭败由奢,警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做到勤俭和戒奢,故选①②。③④与“成由勤俭败由奢”无关。

3.[2017·河北衡水模拟]几个世纪以来水利工程闻名全球的荷兰,历经水患,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与洪水和平共存,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荷兰治水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①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 ②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 ③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要正确理解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历经水患,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启示我们要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故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与洪水和平共存,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启示我们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排除;④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4.[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

满分:100分 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思想认识属于唯物论或认识论,①不符合题干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②不合题意。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5.[2017·湖北七市联考]历史的撰写权也许是政治中的最高权力了,因为后人永远无法完全经历以前的生活和感受,他们对过去的一切只能依赖历史书籍的折射,历史材料的取舍、裁剪、编辑、评论都能极大地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历史塑造了人们的意识,历史左右着今天的判断。这表明()①历史编写受撰写者政治倾向等因素影响 ②社会历史观不完全是对历史事实的如实反映 ③人们对历史真相不可能形成一致的看法 ④作为上层建筑的历史观会左右社会发展进程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端正思想,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导,人民是可以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历史观是不能左右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排除③④。历史塑造了人们的意识,历史左右着今天的判断,体现了①②。

6.[2017·广东深圳调研]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以来,公民诉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打官司”变得更加便利。立案登记制改变过去“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将更多的社会矛盾纳入法治渠道解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由此可见()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立案登记制的改革 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立案登记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故排除①④。②③是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

7.[2017·烟台期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之所以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础与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因为人民群众利益是我们党最高的价值标准,②④正确;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③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8.[2017·河南百校联考]旧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划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上述改革()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就是要完善经济基础,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就是遵从群众的意愿,破除旧体制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其目的是解决城乡分割的问题,①正确。上述改革可以完善经济基础,但“就是要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解决城乡分割问题,②不选。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③正确。改革是尊重社会规律的必然选择,不是按照群众意愿,④说法不准确。

9.[2017·浙江绍兴模拟]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新增劳动力供应紧张、社会抚养老年人口成本上升等问题,这制约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将“一孩”政策先后调整为“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由于()①要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舍去①。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完善上层建筑,而不是完善生产关系,舍去③。②④是调整人口政策的哲学依据。

10.[2017·山东潍坊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从唯物史观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①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的重大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不选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故选②③。①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无关。

11.[2017·陕西咸阳模拟]《贞观政要》卷一《君道》记载: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选项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近的是()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③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 ④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的意思是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蕴含因果联系,提高预见性的观点。④蕴含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与题干材料蕴含的哲理相近。

12.[2017·湖北武汉调研]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排除②。脱贫的时间紧迫,要有紧迫意识,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观点错误。①③正确切题,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7·广东中山模拟](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戏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戏曲主题仍然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严重偏离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年轻女孩徐秀娟爱岗敬业,不惜牺牲生命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目前,该系列剧演出过百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和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2)假如某校即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两条宣传语。

答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华美德主人翁的故事为戏曲创作提供了素材,是文艺创作的基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通过收集素材、创排戏曲等方式,直接创造了道德建设的精神财富。

(2)品校园生活,尝戏曲文化;走进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重温时代经典,畅想戏曲之声。

解析 第(1)问要注意设问的切入点“社会历史的主体”,依据材料中“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这一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知识,用清晰的层次,紧扣 材料展开论证。第(2)问要围绕“戏剧进校园”这一主题,联系社会生活知识,拟定具有鼓动性、引导性的标语。

14.[2017·河南天一联考](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曾几何时,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几千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手艺。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老手艺已经渐渐消失了,只留在记忆里。

记忆中,爆米花是一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那个年代,爆米花很受欢迎,每当师傅来家门口做爆米花,一大群小孩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嘭”的一声巨响,随之飘来的是淡淡的麦香味儿、米香味儿和蚕豆香,于是不由得加紧脚步,也去凑个热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爆米花,已经被高压锅炒的新型米花所代替,传统爆米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那个清贫而节俭的年代,手艺人就是手变万化的魔术师,给了孩童和生活无数的欢乐。然而随着物质的繁荣,在“传统”和“现代”的竞争中,老手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许它们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但却屡屡敲打我们的内心。

老手艺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虽然人们自身也在古老与现代的文明撞击中作着无奈的选择,但是那些手艺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解读“也许它们(老手艺)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2)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就如何保护老手艺提两条建议。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手工艺品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老手艺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在现代文明冲撞下,老手艺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从政策扶持、资金落实和人才培养上给予大力支持。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迎合大众喜好,给老手艺不断注入鲜活的元素与活力。(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第(1)问,可将问题转化为:为什么老手艺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调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紧扣解读的信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方面深入分析。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联系社会生活,调动相关知识提出建议。

下载“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