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时间:2019-05-14 18: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第一篇: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刚到我班来的学生,写作文能否运用小说中的片断,作为我们引出话题或观点的材料,他们普遍认为可以;但当我问能否作为论据,来为我们的观点或立意提供支撑,学生普遍认为不行。问什么原因,说那是小说,虚构的,怎么能作为论据呢?我说,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不是来源于生活吗?难道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吗?学生仍将信将疑。于是,我说,你们对《胡同文化》还有印象吗?作者汪曾祺为了说明北京人的心理,用的是什么论据呢?学生想到了那两个典型的片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让我一直记忆犹新。里面两个年轻的恋人在艰窘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勇气,保持着对于未来的信心。最后的那段对话今天看来虽然天真,却还有力量:“再见,明天不见了,我们还得用功。我们要一个又一个地考上研究生。”“那很有可能。而且我们总归会有房子,什么都有。“祝你好梦!”“梦见什么呢?””“梦见一个——风筝”

这个关于风筝的梦,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对国家和个人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梦。我们还需要用这样的梦激励年轻人向前。

学生不敢使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断作为作文材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利用作品中的话题资源来作文的仍是非常的稀少。原因何在?经过询问、分析,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小说、戏剧作品的教学脱离生活是关键性的因素。小说是生活,因此对小说中的生活的感受,应是我们安排教学的首要考虑,其次才是分析、概括。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总是忽略这些,甚而走向反面。老师的分析概括,耽误了学生对艺术化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极其被动地接受那些所谓的深刻性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往往又着力一点,不及其余。如学习《项链》,竟将路瓦栽夫人简单地归为虚荣女子,大加挞伐。对于其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质视而不见。

语文生活化,其中一点,就是注意并感受作品中的生活,因为它是生活中一种艺术的记录,因其典型性而耐人寻味。

因此,我们呼吁,将课文回归生活,感受其五彩缤纷的美,感受其中人物的各种况味。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 4 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 5 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 6 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

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

“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二篇: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城关中学:陈隆军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刚到我班来的学生,写作文能否运用小说中的片断,作为我们引出话题或观点的材料,他们普遍认为可以;但当我问能否作为论据,来为我们的观点或立意提供支撑,学生普遍认为不行。问什么原因,说那是小说,虚构的,怎么能作为论据呢?我说,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不是来源于生活吗?难道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吗?学生仍将信将疑。于是,我说,你们对《胡同文化》还有印象吗?作者汪曾祺为了说明北京人的心理,用的是什么论据呢?学生想到了那两个典型的片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汪先生用小说中的精彩片断阐释北京市民的“忍”,可谓入木三分。学生能像汪先生这样,使用作品中的片断,生动地阐明观点,那该多好啊。当然,汪先生在上述阐释证明的基础上,信手拈来下面这样鲜活的材料,使文章更显说服力。学生倘能如此,也同样能收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以上是我们课本上的例子,在一些报刊时文里,利用小说中的片断,来佐证自己文中的观点,也是常有的事。这里是《人民日报》2004年9月24日发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熙武的《珍重三十年来的“基本价值”》一文中的一个文段:

前不久,人们纪念高考30年。这其实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真切肯定,也是尝试重新认识和发掘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价值观的努力。虽然,这方面的努力还比较朦胧,有很多感性色彩,但毕竟是一个社会对自己走过的道路的珍重。没有这种珍重,我们就不可能更好地向前走。

作家王蒙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篇小说《风筝飘带》,它的结尾

让我一直记忆犹新。里面两个年轻的恋人在艰窘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勇气,保持着对于未来的信心。最后的那段对话今天看来虽然天真,却还有力量:‚再见,明天不见了,我们还得用功。我们要一个又一个地考上研究生。‛‚那很有可能。而且我们总归会有房子,什么都有。‛‚祝你好梦!‛‚梦见什么呢?‛‚梦见一个——风筝‛

这个关于风筝的梦,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对国家和个人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梦。我们还需要用这样的梦激励年轻人向前。

学生不敢使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断作为作文材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利用作品中的话题资源来作文的仍是非常的稀少。原因何在?经过询问、分析,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小说、戏剧作品的教学脱离生活是关键性的因素。小说是生活,因此对小说中的生活的感受,应是我们安排教学的首要考虑,其次才是分析、概括。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总是忽略这些,甚而走向反面。老师的分析概括,耽误了学生对艺术化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极其被动地接受那些所谓的深刻性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往往又着力一点,不及其余。如学习《项链》,竟将路瓦栽夫人简单地归为虚荣女子,大加挞伐。对于其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质视而不见。

语文生活化,其中一点,就是注意并感受作品中的生活,因为它是生活中一种艺术的记录,因其典型性而耐人寻味。

因此,我们呼吁,将课文回归生活,感受其五彩缤纷的美,感受其中人物的各种况味。

第三篇: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文学与对汉语学院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 目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专 业 对外汉语

学 号 0901030128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分 数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生:熊

指导教师:何文善

摘 要:余华前期小说中对鲜血、暴力和死亡进行了大力渲染。暴力,血腥在余华小说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余华在进行创作时采用零度笔触手法。本文将通过零度写作的兴起,传播及其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暴力、血腥、死亡在其作品中的内涵要义以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其“零度写作”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暴力;余华小说;零度写作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A Study on the Violence and “Zero Writing”

in YuHua's Novels

Undergraduate:XiongFeng

Supervisor:HeWenshan

Abstract:YuHua's early novels applying many colours to a drawing blood, violence, and death.Among of them ,violent, bloody in novel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Usually,yuhua in writing brush with zero technique.So,this text will zero the rise of writing, spreading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reation of novels by yuhua, analyzes violence, blood, death in its work in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reveals the “zero writing” the great charm.Key words: Violence;YuHua's Novels;Zero Writing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 „„„„„„„„„„„„„„„„„„„„„„„„„„„„„ 2 目录 „„„„„„„„„„„„„„„„„„„„„„„„„„„„„„„ 3 前言 „„„„„„„„„„„„„„„„„„„„„„„„„„„„„„„ 4

一、“零度写作”的起源和传播„„„„„„„„„„„„„„„„„„„„„ 5 ㈠、零度写作的起源„„„„„„„„„„„„„„„„„„„„„„„ 6 ㈡、“零度写作”的传播 „„„„„„„„„„„„„„„„„„„„„„„ 7

二、“零度暴力”的灿烂盛 „„„„„„„„„„„„„„„„„„„„„„ 8

三、暴力盛开的原因

„„„„„„„„„„„„„„„„„„„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前言

“零度写作”究竟有何等魅力,何以吸引众多文人在它的指导下潜心创作?先锋小说家余华是怎样借用“零度写作”,融进自己的小说暴力写作?解开这两个谜团,我们便知道余华小说暴力的另一侧正是“零度写作”的牵引。一起感受余华小说的暴力美学,领会“零度写作”的独特魅力。

一、“零度写作”的起源和传播 ㈠、“零度写作”的起源

上世纪50年代,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发表了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零度写作”这一说法随之出现。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领域掀起一阵飓风,引起广大作家的关注。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纷至沓来。中国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受到“零度写作”的影响,在作品中凸显暴力、鲜血、死亡,其写作笔触为零度。我们将走进余华,领悟其零度写作的魅力。

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㈡、“零度写作”的传播

时间跨越到30年后,地点转移到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先锋小说派,其创作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其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其创作多描写下层人民或者说是基层群众的生活。其视角放的十分“低”,基本与描写对象平行,也就是说其文学内容源于写作者身边发生的事,源于记忆深处的印迹和拓展。

现代主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生活,摹仿生活,而是自我表现,用艺术想象创造客观,再现客观从而表现主体,即作者不再通过在文本中注入自己的价值评判与精神情感来建立其它体性。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可以说是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的实践。在中国先锋派作家是尊崇这一创作态度的。作家在创作时不加入自己主观的情绪,叙述描写时以旁观者角色客观的表现出来。这就在中国形成了零度创作的雏形。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掀起了先锋小说热潮。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难于让众人理解!这是基于零度写作影响,文学创作在中国发展衍生的产物。

零度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中性客观。写作者站在事物本身的另一面,情感不与之接触,充分发挥理性,客观呈现事物本身。在进行写作时,并不是没有情感,而是把情感钳制在文字之外。文字表现出来的东西完全源于事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物本身所真实承载的东西。原生化,无主观激素的渗入是零度写作者写作时信仰推崇的。而做到这一点的,在当时的中国,当推之余华。余华在其小说创作中把此点表现的十分到位,让人折服,让人看到了零度写作的魅力,“零度的曙光”。

余华便是零度写作的集大成者。

余华继承了先锋派小说的精髓和零度写作的要旨,并结合自身的写作特点,写出了耳目一新的小说。在余华的小说叙写中,暴力,血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或者说是表现手段。

二、“零度暴力”的灿烂盛开

关于暴力。波伏瓦曾有过论述:“暴力是一个人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热情和意志的真凭实据;对于这意志的根本否定,就是使自己拒绝受任何客观真理,从而将自己禁闭于一种抽象的主观中,不能输入于肌肉中的愤怒与反叛则与留存为想象力的虚构。”[1]

下面我们以短篇小说《现实一种》为例,感受一下余华是怎样用零度的视角写作的。《现实一种》字里行间给我的是一种阴郁和冷酷的情绪。我几乎不能一次性读完整篇文章,其压抑程度简直让人窒息。在这片文章中,余华对暴力的思考冷静而庞大。余华对暴力的叙述表面上看来是超越现实的,我们很难相信。但并不是无厘头的精神幻想,看似荒诞无稽,实则把握了人情冷暖,伦理道德。他以一种十分极端的方式凸显和放大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暴力,并在叙述中上升到暴力动力学的层面。其现实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现实一种》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整个故事的闸口由山岗的孩子皮皮的一次无意过错打开。阴郁和冷漠中隐藏的巨大的暴力找到了导火线,一发不可收拾。在阴雨之后的日子爆发出来。“那天早晨和别的早晨没有两样,那天早晨正下着小雨”。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故事在平淡之中开始。文章第二段就写到,母亲在抱怨着骨头发霉了,她常常在夜里听到身体里有似筷子折断的声音。她继续说到那是骨头正在一根一根的断了。而两个儿媳的冷漠和儿子们得不耐烦,加上这好像下了一百年的雨,文章基调十分压抑。而小孩子皮皮的吵闹声似乎与整个氛围显得冲突,似乎这便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暴力与血腥跃跃欲试。

噩梦降临在与往日无异的日子。那依然是一个雨天。两对夫妇各自上班去了。留下年老精神失常的母亲和四岁大的皮皮以及在摇篮里的堂弟。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他”与“她”在不同的人物角色之间转换,随之生成第一视角,洞察着这个世界。大人们走后,皮皮听着雨声,这时的世界属于他,他听着不同的雨声,他听出了四种不同的雨声,那是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他百无聊奈。他钻过桌底,一步一步来到祖母的卧室,祖母如死了一般坐在床沿上,一动不动。祖母打了一个臭嗝。小孩立刻离开,走向他的堂弟。堂弟躺在摇篮里,眼睛东张西望,两条小腿十分活跃。这景象远比一动不动的祖母更吸引四岁的皮皮。他用手摸摸堂弟的脸,十分柔软,他无意识的使劲的拧了一下,于是堂弟哭了起来。哭声是他感到喜悦,为了延续这份快乐,他又对准堂弟的脸打了一个耳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光。堂弟的哭声便是他的动力,因为他这哭声让他感到快乐。他重复着抽耳光的动作,直到堂弟哭声越来越小,最后变成小嘴机械的张合,他感到索然无味,便走开了。

他回到窗下,发现玻璃窗上没有了水珠的流动,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金色的小光亮。长久的雨季让他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阳光。现在阳光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感到异常的惊讶和兴奋。他想要一个人和他一起分享这份突然地快乐。于是他又想起了摇篮里的堂弟。他又来到堂弟的摇篮旁,对堂弟说,“太阳出来了,你想去看太阳吗?”堂弟呀呀的叫着。可是你不会不走路,他接着说。可是你不会走路。他见堂弟伸着两条胳膊,像是要他抱。

“他说着用力将他从摇篮里抱了出来,像抱着塑料小凳一样抱着他。他感到自己是抱着一大块肉。” “然而孩子感到越来越沉重了,他感到这沉重来自手中抱着的东西,所以他就松开了手,他听到那东西掉下去时同时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沉闷,一种清脆,随后什么声音都没有了。他现在感到轻松自在。”[2] 以上对这段文字的处理,余华都是采用第三人称。以“他”作为直接导体,延展开来。文章大量的叙述。把事情的过程原原本本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而自己不带一点情感,余华所做的便是将事情的本来毫无保留,毫无修饰的展示给读者。读者读后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作者书写的文字便是事件本身,没有加工,没有夸饰。余华在书写堂弟的死时时那么的从容,那么的冷静,似乎这便是生活本身。井然而自然。这并不是噩梦的终结,这才刚刚开始„„

年幼的皮皮已经无师自通地学会以暴力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就这样,暴力的漩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接下来的暴力与死亡就在欲望下展开,山岗山峰兄弟在这种欲望面前不作任何理性追问,而一味随着复仇欲望的指使实施着阴谋诡计,死亡便如同世纪战争爆发后的主战场,血腥不断。

在这场暴力游戏中。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先是皮皮被愤怒的山峰一脚毙命,然后山岗不动声色的背后潜伏的详尽的凶残的复仇计划。山岗诱使山峰被绑在树上,让小狗舔山峰的脚心。山峰其痒难耐,狂笑不止,痛苦的死去。这种死亡虽不见血迹,其过程让人头皮发麻。这是另一种隐形暴力的体现。余华对暴力的理解十分独特。他曾说,“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自己的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3]余华在进行暴力以及死亡描述时,难道没有内心的悸动么,看到自己小说里血腥的场面,心中是否为之震荡。在余华看来这样的暴力才是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相同,我们看到的生活映照也是不一样的。我么可以看到生活的文明面,我们也能看到生活的恐怖与原生态。余华是站在世界之外,极度冷静和残酷的描写暴力和死亡。他说,“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4]

余华的冰峰一向冷静如冰。在《现实一种》中,对解剖山岗的过程却做了精确而细致的描绘: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胸外科医生在山岗胸筋间处两边切断软骨,将左右胸膛打开,于是肺便暴露出来,而在腹部医生只是刮除了脂肪组织和切除肌肉后,他们需要的胃、肝、肾脏便历历在目了。眼科医生此刻已经取出了山岗一只眼球。口腔科医生用手术剪刀将山岗的脸和嘴剪得稀烂后,上额骨和下颚骨全部出现。[5] 这些描述毫不带感情色彩,零度叙述的效果是山岗作为“人”的属性被剥离殆尽,他成为一件科学显微镜下的“物”,而余华在显微镜的另一端细致而精确地描绘一切。“零度情感叙述”,对血腥暴力直白而精确的描写。甚至有人这样表述对余华作品的观感:“他的血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渣子。”[6] 余华在创作《现实一种》时,他以零度的笔触中性客观的描述着山岗山峰一家。鲜血横飞在这个冷漠的家庭里,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被亲人残酷的夺走。在这个大家庭里,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最终全部走向毁灭的命运。赵毅横先生称之为“对中国的家庭伦理的无情颠覆”。[7]难道余华写作时就没有一丝情感吗,他变得麻木了吗?自然不是,余华在进行写作时,是熔铸了丰富而恢弘的情感的。他只是把内心的情绪压在理性的脚下。将这桩事件客观,冷静的叙述出来。他相信,最真实的才是自己作品所追求的。他的文字是疯狂的,而是最真实的,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内心。他自称“《现实一种》里的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汹涌般涌动着,这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8]

三、暴力盛开的原因

暴力与死亡其实是余华凝视人类生存状态的镜子,余华笔下暴力是人类本性中攻击性的体现,他来自人性自身的隐恶和欲望。生活中的难免有所禁锢,人类的人性面不可能自由的展现在生活中。而在写作时就不同了,天空和境地都变得宽广起来。关于为何在作品中有如此暴力,血腥的场面的出现,余华对此有所阐述。“写作伸张了人的欲望,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的欲望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实现,当三岛由纪夫,“我想杀人,想得发疯,想看到鲜血”时,他的作品中就充满了死亡和鲜血。”[9]

由此我们便知道,余华笔下的暴力与血腥,其实是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世界给了一个作家什么,作家便会在其作品中加以反映和更大层次的呈现。我们的写作大多来自我们的经历,即使是幻想和虚构,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经历和经验的影响。而从心理学上讲,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深远。精神分析认为“早年的儿童时期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出生后,我们一直保有最初五年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我们没有根本地认识它罢了。按弗洛伊德的意见,一个人一生中较迟发生的事,不论他们看来多么重大,都不能抹杀那些早期的影响力量。„„儿童在幼年期间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得体验,多半影响成长后的生活方式。”[10]就是说童年的经历不曾流逝,即使在时光的打磨下变得恍惚,无法清晰记得。而童年所接触到得形象已经变成一种潜意识沉淀在你的记忆深处。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你以后的生活。人生的经历一旦成为一种体验,将是终生挥之不去的一种心里视角。于一个作家而言,童年的经验便移植到虚构的故事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中。

童年的经历让余华对暴力、血腥和死亡有一种独特的认识。在余华的自述中,有这样的文字:“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干脆搬到医院里住了,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里我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生、老的、少的,我都听了不少。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我能听到两三次,我常常在睡眠里被吵醒;有时在白天也能看到死者亲属在太平间门口嚎啕大哭的情景„„”[11]

“对于死亡和血,我却是心情平静,这和我童年生活的环境有关,我是在医院门口长大的。我经常坐在医院手术室的门口,等待着那位外科医生我的父亲从里面走出来。我的父亲每次出来时,身上总是血渍斑斑,就是口罩和手术上也都沾满了鲜血。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护士跟在我父亲身后,她手提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12]

于是我们不难明白,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死亡,对余华来说,这便是常态的,是合乎情理和现实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写照。这世界给予余华的,他便以一种平和的形态和写作笔触告知于世界。他在小说中渗透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反抗。正如吕勤所言:“余华对于自己写下的那些关于暴力和死亡的故事,曾不止一次地解释说:这些故事叙述的死亡和鲜血与他在医院长大的经历有关,几乎每天都要目睹鲜血和死亡,这种特殊的锻炼使他在面对他们时,心情变得异常平静。在失去亲人的哭声里,他甚至还感受到一种疼痛无比的亲切,从而悟到了这一切就是生活本身,正是童年经历使得死亡和鲜血在多年以后,洇化、渗透在像布一样的稿纸上."这种疼痛的情切便是童年经历建立起来的一种体现,融入到余华的潜意识里,成为创作的一种指引。“只要我写作,就是回家。当我不写作时,我才会想到我实在北京生活。”“我过去的灵感都来自于那里,以后的灵感也会从那里产生。”[14] 这一切的暴力与血腥都来自于余华的童年,来自于童年社会给予余华的影响,这一切都是真实客观的。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我不知道,我想余华也不大明白。余华只是把他所心中的真实写给我们看。至于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什么,还得思索,思考我们生长的世界。写出真正的真实,这便是零度写作的魅力所在。余华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写着真实,写着他眼里的世界,写着他所认知的世界。真实永远是一位处女,所以有的理论到头来都是自鸣得意的手淫。[15] [13]结语:

归根结底,零度的写作才是最真实的写作。我们这个世界本身是真实的,因了世人变得虚无起来。我想余华之所以推崇零度写作,正是因为他想挽留一个失去真实的世界。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不能再有所遗失了。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 《女人是什么》 王友琴 邱希淳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版,第110页。[2] 余华 《现实一种》《余华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12 月第二版。第174页 第175页。

[3]、[4]余华 《虚伪的作品》 《上海文论》 1989年出版 第45页、第46页。[5] 余华 《现实一种》《余华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二版,第200页。[6] 《铃山堂集》 《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第6页。

[7] 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 《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第37页。

[8] 余华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55到156页。[9] 余华 《内心之死》 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0年版 第94页。

[10] 约瑟夫 洛斯奈 《精神入门分析》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1页。[11] 余华 《余华自传》(A)余华作品集

(三)(C)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5 页。

[12] 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52页。

[13] 吕勤 《精神真实的追寻者》(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

第2页。

[14] 余华 《最初的岁月》(A)《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C)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65页。

[15] 余华 《河边的错误》 后记 见《余华作品集》第2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版第290页。

绵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致 谢

这篇论文从选材。搜集资料到写完文章前后用了2个多月。这两个月,我的收获蛮大的。看了相关的书籍,让我对余华和零度写作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是第一次尝试写论文,途中遇到很多困难。论文这种文章形式,要求繁多,需要细心写作。感谢何文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让我明白自己写作上的不足和知识的缺陷,让我懂得知识的重要和可贵。虽然这篇论文结束了,但我对知识的渴求将伴随着我的生命。最后,对在这次论文写作上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知识层面和写作方面都有所进步。做出更大的成绩以回馈大家。

第四篇: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研究与探索

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探索

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吕标初中 江艳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农村的美术教育,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方面的因素,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其实农村学校的艺术课程资源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我们对这些资源识别、开发及运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近几年农村美术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的美术教育虽然受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美术教师完全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探究和尝试。

我对诸城市的部分乡镇中学的美术教学资源做了调查,资源都很丰富。各个乡镇都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中心学校,这样有利于师资和各种资源的整合。各乡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心学校所在的环境优雅,社区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如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民间美术等。虽然是农村学校,但现代气息与乡土气息水乳交融,可供我们挖掘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有很多。

如:民间艺术的学习(版画、年画;泥狗、布老虎;窗花、挂笺;草编、竹编等);自然材料的运用(树叶拼贴画、蔬菜水果造型、麦秆造型、玉米皮编织、泥塑造型、豆子粘贴画);废旧材料的运用(易拉罐造型、酒瓶画、吹塑纸造型、蛋壳画)等。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进行的丰富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探索:

一.利用民间美术丰富课堂教学。

利用民间美术丰富课堂教学是农村中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的集市上,有各种草编、竹编制品;有泥狗、布老虎、绣花荷包、鞋垫;还有窗花、挂笺、风筝等等。很多初中美术课的内容与民间美术都有关系。九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过大年》专门讲过年的习俗,可以让学生到集市搜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过年的习俗,像过年家家户户贴对联、窗花、门神、年画、挂笺等。上课时营造喜庆吉祥的氛围,师生互动,了解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七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门》,里面提到了门神,我就给学生扩充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讲了门神、灶神、财神的传说,让学生观察家里的门神、灶神、财神画的色彩、人物造型、构图等。上课前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分类的方法收集材料,根据学生的条件,自由组合,分头采用不同途径搜集,最后整理汇总。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清晨》是学习雕塑的造型·表现课,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我让学生到集市上观察泥狗和布老虎的造型,有条件的可以买来带到课堂上,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用泥模仿制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自然材料的运用

.疏菜水果大显身手

蔬菜水果是物美价廉的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也是很容易找到的,我经常用它们来丰富美术课堂。八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方寸之间》是一节学习篆刻的课程,让学生准备刻刀和石材是不现实的,我就想到了用土豆或者萝卜来代替,既是唾手可得的材料,又容易操作。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剖开的土豆和萝卜上制作了许多漂亮的印章,变“无米之炊”为“有米之炊 ”。另外,我在蔬菜水果的造型上进行了探索。如:用茄子做成企鹅:菜花、茄子做成绵羊:白菜、茄子做成鸭子;冬瓜做成小猪;地瓜做成肥老鼠;香蕉做成小狗和章鱼;南瓜和橘子做成各种表情的脸。我把自己的探索应用到课堂上,学生们都很喜欢,纷纷争先恐后的模仿。

树叶拼贴画

在农村树叶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主要树种有杨、槐、桐、柳、榆、松、楸、椿等。我们用树叶和花瓣做成美丽的孔雀、大宽帽的女子、可爱的青蛙等,甚至在收集的树叶上画上漂亮的图案做成书签。

豆子、麦秆、玉米皮这些都是农村特有的丰富的资源。豆子粘贴画

豆子的种类有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并结合大米、小米、燕麦、荞麦等等,颜色应有尽有,大多数农村家庭都自己种植,因此很容易备齐它们。我们用这些五颜六色的豆子做成奥运福娃、威猛的老虎、可爱的大熊猫、艳丽的花卉等等。

麦秆造型

麦秆更是农村的学生容易取得的材料,在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准备一些,洗净晾干。我们主要用它结合彩色的布头做成好玩的稻草娃娃。当然,真正的麦秆画,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等多道工序,工艺相当复杂。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挑战,我仍在探索之中。

玉米皮编织

农村的学生大多心灵手巧,很多从小早就跟家里人学会了简单的编织,在课堂上教给他们如何配色,师生共同交流,创造出了美丽的艺术品,像形状各异的手提包、草鞋、坐垫等。三.废旧材料的运用

运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各种实用物品和装饰品,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又可以変废为宝。我们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报刊架、笔筒、花瓶等;用啤酒瓶贴上报纸在上面绘制了许多个性图案;在收集来的鸡蛋壳、鸭蛋壳上画脸谱、各种表情,结合彩色纸做成憨态可掬的小猪等。

用废旧的塑料袋制作风筝

现在的风筝都是用塑料纸做的,我们何不试试用塑料袋来制作风筝呢?于是我们收集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还有竹签,用竹签做好骨架,把黑色的塑料袋绘制上图案,粘在骨架上,用红色的塑料袋做成尾巴粘上去,一个绿色环保风筝诞生了!

四.自己动手绘制文化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的衣着打扮越来越追求时髦、追求个性,并且盲目模仿和崇拜。针对这一点,我决定利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

我在课堂上实施了绘制、改造服饰的教学探索。我从集市上买了一些白色的T恤衫,在上面绘制了一些简洁漂亮的图案,比如:花卉、小动物、文字等,平淡的白衫变成了个性文化衫。然后,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制作,学生们都很喜欢。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文化衫,尝试绘制文化衫,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2.关注家乡文化特色,通过对文化衫的设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化衫的设计,了解诸城的文化特色。三.教学方法、用具: 1.师生讨论,主要侧重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最后进行作品展示。

2.诸城特色文化的相关资料、文化衫、铅笔、水粉笔、丙烯颜料、白纸等。

四.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手绘文化衫的欣赏。

问:今天老师穿的文化衫是自己绘制的,看看主题有什么含义? 答:学生(1)这是超然台

学生(2)是宣传超然台文化的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乡诸城,老师准备了家乡的特色文化的资料和图片。老师绘制的这件文化衫,就是对我们的文化古迹——超然台的宣传描绘。文化衫都反映了时代流行的文化观念,体现了设计者的审美取向,这这节课,同学们就来当一次文化衫的设计专家,设计一件个性鲜明的文化衫作品。2.文化衫主题设计:

主题一:《以宣传我们的家乡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衫》(宣传、表现家乡的文化内涵、内容积极向上)

主题二:《以宣传我们的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衫》(宣传、表现校园文化,内容要有新意)

同学们任选一个主题进行文化衫设计,图案在组织上不能太散,颜色搭配要和谐,注意对比色的运用。3.学生分小组进行制做:

(1)将文化衫平铺在桌子上,注意一定要擦干净,以免弄脏衣服,用铅笔把所要画的图案轻轻画到文化衫上。

(2)用丙烯颜色把用铅笔画好的轮廓填充起来,其中要注意丙烯稀稠的把握,以能够均匀涂在文化衫上为最好。(3)把作品放在通风处使其自然晾干。4.作业交流欣赏讲评

(1)学生代表上台讲述设计图及设计思路(2)师生互评 5.作业拓展

牛仔裤的图案装饰、鞋子的图案绘制。

(1)图案的主题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新意,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2)色彩饱满均匀,色调统一、符合配色规律。通过这种设计课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不再盲目地模仿别人的穿着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五.借助博物馆丰富课程资源

诸城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1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65件,三级文物383件。品类齐全,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藏品以诸城地区文物为主,全面反映了诸城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史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

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对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考察,并且搜集、整理资料,以便于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博物馆参观。通过参观诸城博物馆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历史文物和浩瀚的画卷。七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远古的呼唤”,是让学生了解原始艺术的一节课。原始艺术表现了先民的生活理想、情感追求。它质朴、粗犷、奇特的艺术魅力令人们赞叹不已。但是仅凭课本的几张图片是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原始艺术的独特魅力的。诸城博物馆收存的文物,有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既有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表达人类文明的原始文字、绘画,还有灿烂多姿的装饰品。这些古老的人类文明,足以让学生领略原始艺术的美。

由于农村的家长观念不够开放,交通也比较偏远,所以大多学生很少进城,免费的博物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参观过。这一点对于广大的农村学生是急需改变的。

总之,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发展农村美术教育,是需要广大农村美术教师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的课题,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第五篇:钟秉林: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已成教育主要矛盾

钟秉林: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已成教育主要矛盾

教育新闻中国新闻网 [微博] 2014-04-30 07:54

中新网昆明4月29日电(和晓莹)29日,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校治理结构”为主题的第六届“高校管理者论坛”在昆明举办。来自“985”、“211”高校以及全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界“大腕”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治理”,开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难‟问题得到根本缓解。„上好学校难‟,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分析,优质教育资源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并引发了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钟秉林认为,目前教改面临三个重大现实问题:如何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重在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如何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

“仅有硬、软件的改善还远不足以办好一所高水平学校。”钟秉林指出,社会广为诟病的办班热、辅导热、择校风、尖子生、高考(微博)移民、考试舞弊等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非理性竞争。

中国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以及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使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加,教育决策的出台和教改实践的推进更为艰难。钟秉林认为,“单项改革往往难于深化和实质性推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

“完善高校治理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李五一亦强调,高教界应重视改革项目的顶层设计,加强项目管理的协调性,学校要系统谋划内部治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认真研究综合改革的思路,推出综合改革的举措,力争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有所突破。

“高校管理者论坛”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倾力打造的一个培训拓展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高等教育管理学术交流平台。自2009年举办以来,深受高教界人士关注,已逐渐发展成一个知名的高教管理品牌活动。

下载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