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就是中国半部近现代史(推荐)
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就是中国半部近现代史
注:由于小编孤陋,文中内容如有出入,欢迎批评指正。林氏家族
(点击可放大,下同)林则徐的文峰林氏文峰林氏,是书香门第之家,世代业儒。其中最为闻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乃文峰林氏第二十二世,榕城六世。
▲林则徐林则徐(1785年-1850年),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父亲林宾日、母陈帙,林则徐六妹林蕙芳,嫁给了沈廷枫(沈葆桢之父)▲林普晴(林则徐女儿、沈葆桢妻子)
林则徐有四女,分别是林尘谭、林金鸾、林普晴、郑林氏(史书没记下名号,因其嫁与郑葆中,故称郑林氏。其中林金鸾夭折。剩余三女中,林尘谭嫁与刘齐衔(官至河南布政使,署理河南巡抚);林普晴嫁与沈葆桢(官至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郑林氏嫁与郑葆中(秀才,字月庭其父官至江西九江府知府注)。
林则徐二儿子林聪彝,(1824-1878)历任内阁中书、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补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备道等职。故居现宫巷24号。林聪彝的大姐夫刘齐衔、二姐夫沈葆桢家、妹夫郑葆中。林聪彝之女林步荀,嫁给了之子沈葆桢沈琬庆
林则徐曾孙林炳章,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恩科进士,特点翰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委为钦差大臣,回福建考察宪政。此后更是在福州兴建电力公司、兼做学堂监督,民国五年(1916)还出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
林则徐曾孙林恩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民国时期任福建省建设厅长,主持拓宽改建了福州鼓楼至万寿桥主干道(今福州八一七路)。林徽因的闽侯林氏
林孝恂(?-1914年),字伯颖。前清翰林,福建闽县人,根系福建闽侯林氏。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他还注意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学。其子林长民、林觉民、侄子林尹民、都是知名的革命青年。▲林长民(林徽因父亲)
林长民(1876—1925),字宗孟,是才女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烈士的哥哥,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少年时受业于闽中名士林纾。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1912年临时参议院成立,为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同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梁再冰(林徽因梁思成之女)
林徽因之女梁再冰,新华社记者,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梁从诫(林徽因梁思成之子)林徽因之子梁从诫(1932-2010)毕业于清华历史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林长民弟,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妻子陈意映。▲林暖苏(林觉民之女)
林觉民女儿林暖苏(1908--2001),生前历任福州画院画师,福建省美协会员,福建省文学馆馆员,省市政协画室画师。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得到刘海粟,谢公展传授,擅长写意花卉,尤其擅于画菊。
▲林尹民(林觉民堂兄弟)林长民堂弟林尹民(1887-1911),字靖庵,福建闽侯人。与林文、林觉民(三人同年生、同年为创建民国而捐躯)并称黄花岗“三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严复严氏家族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被胡适称为“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严复
严复堂弟严传经,他早年毕业于烟台水师学堂航海系,后来一直在海军任高级军官。“七七事变”后,严传经被紧急调往长江防线,任上尉艇长,负责在鄱阳湖一带布雷。1938年6月25日,严传经在敌机轰炸中牺牲,年仅43岁。严复族侄严伯勋(1880—1933),严复族兄严传慎的第三子,谱名家鹄,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在校期间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复出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开始镇压革命党人,同盟会决定进行暗杀行动,严伯勋是骨干成员,人称“暗杀大王”。严复长子严璩严璩,1874年出生,宣统元年(1909年)就是二品卿衔大员了。曾三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抗战时期,滞留上海的严璩年近七旬,有严重的哮喘,经济陷入困窘。汉奸与日本人轮番劝说他出任伪财政部长,还设下圈套逼其就范,严璩誓死不从。1942年冬,严璩在饥寒交迫中辞世。▲严倚云(严复长孙女)严复长孙女严倚云,严璩长女,1912年生于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1956年获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南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曾被列入《美国学者名人录》、《美国教育家名人录》、《美国妇女名人录》,并被选为全美外国语学会第二副主席。经胡适先生介绍与天体物理学教授高叔哿博士结婚。
严复二孙女严系云,严璩次女,1917年生于北京。现在唐山市居住,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一直在唐山市第四中学任英语、音乐教师。现任唐山市海外联谊会副主任、唐山市老干部合唱团团长。夫婿梁绍造,医学博士,著名眼科专家。严复三子严琥严琥,字叔夏,1897年生于天津,曾先后入北京清华大学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37年起在福建协和大学等学校历任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历任协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福州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教务长、福州市副市长,同时他还是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在福建省教育学院任职。▲严复三子严琥(严叔夏)
严复的长孙严以侨,严琥之子,他1920年出生于福州,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严以侨受组织派遣偷渡到台湾。1953年被国民党逮捕,关到“火烧岛”,或许由于是严复之孙等原因,未被杀害。1961年获释后从事教育工作,1974年病逝于台北。2003年,大陆民政部追认严以侨为革命烈士。严以侨其子严正是台湾著名企业家。▲严倬云
严复三孙女严倬云,严琥之女,台湾妇女界领袖人物,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严停云
严复孙女严停云,严倬云之妹,笔名华严,台湾著名作家。曾任台湾文艺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兼评审委员、文建会文艺委员会委员、中山学术基金会审议委员等职。沈葆桢的沈氏家族沈氏是由杭州武林沈氏移居而来,自第五世沈葆桢始,逐渐成为声满榕城的望族。沈葆桢其子孙至八世,均大多在马尾船政工作,并担任要职,是名副其实的船政世家。
沈葆桢的父亲沈廷枫,娶了林则徐六妹林蕙芳。
▲沈葆桢(林则徐外甥和女婿)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沈葆桢学生: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林泰曾、方伯谦、萨镇冰、陈季同、严复。沈葆桢娶了林则徐次女林普晴,沈葆桢有七子七女,其中林普晴生五子(沈玮庆、沈莹庆、沈瑜庆、沈璿庆、沈瑶庆)五女。沈葆桢长子沈玮庆沈玮庆,元配林太夫人(德琼)生长子翊清、次子黻清、三子赞清;其继室是近代文学家陈衍的六姐陈仲容,生四子颐清、五子廷清、六子永清。
一、沈玮庆长子沈翊清(1861~1908年)字丹曾,号澄园,著有《东游日记》、《八省日记》、《船政奏议》等。
1.沈翊清长子沈觐平,是藏书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选优贡生,但他不爱做官,以研究目录学自娱。是福建著名的藏书家和写家,著有《半泉联语》、《半泉随笔》等。娶妻陈如是陈宝璐长女、陈宝琛的侄女。
2.沈翊清次子沈觐宸(1882-1962)字笋玉,号肩红,晚号卷阿,海军造械主监。长女沈燕,长子沈祖同,次子沈祖筹。1903年中癸卯恩科举人,后授内阁中书舍人,旋任名御史。留学法国,获飞机工程师学位。是航空署(署长何遂)航运厅厅长(中国第一任航运厅厅长)和海军少将。1953年任福建省政协常委,旋兼任文史馆馆员,编著《船政编年史》《海军大事记》《海军编年史》。
沈觐宸长子沈祖同,早年留学法德,回国后任张学良秘书和翻译,曾任东三省交涉局总署秘书,抗战期间任财政部驻越南海防专员,1942年驻印度专员,主管战时物资的采购和通过驼峰航线及中印公路调配,抗战后任中央信托局局长,国民党运台黄金全权接收大员。夫人刘兰同是刘崇佑之女、刘攻芸的妹妹。
二、沈玮庆第三子沈赞清(1868—1943)字演公,又字雁潭,民国时期,历任广东德庆、东莞知事、道尹、财政部印花印刷所所长等。▲沈觐冕的字
1.沈赞清之子沈觐冕,字冠生,曾任海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娶了陈宝琛的侄女, 陈宝璐次女陈秀贞(璱如)。继室是陈秀贞的妹妹陈锦贞(瑛如)。沈觐冕子沈祖海,台湾多项知名建筑由他设计,有台湾“建筑业教父”之称。
2.沈赞清之子沈觐悫(吉逵,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和陈宝瑨子陈懋解(夙之,曾任上海印书馆总经理)均娶近代著名文人李宣龚(拔可)之妹,是为连襟。
▲沈鹊应(沈葆桢孙女)沈葆桢四子沈瑜庆沈瑜庆,清光绪十一年举人,贵州最后一位巡抚。故居现宫巷26号。娶刘齐衔之女刘拾云为妻。
沈瑜庆长子沈成鹄是英国留学生,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参事, 驻古巴全权公使等职,其夫人是林则徐第三子林拱枢之孙女林锦嘉。
沈瑜庆女儿沈鹊应嫁给了林旭,清末维新派人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遗著有《晚翠轩集》。
沈葆桢第七子沈琬庆沈琬庆娶林则徐之子林聪彝之女林步荀。陈宝琛的螺江陈氏自明嘉靖十七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螺江陈氏”中进士的有21人之多,为福州地区所首屈一指。▲陈若霖(林则徐老师、陈宝琛曾祖父)陈宝琛曾祖父陈若霖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当年的林则徐特别崇敬陈若霖, 自称是陈若霖的“门下士”。陈宝琛祖父陈景亮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陈宝琛父亲陈承裘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
陈承裘生七子,除一子早夭外,居然六子科甲,三个举人,三个进士,长子陈宝琛、二子陈宝瑨和三子陈宝璐都是进士;四子陈宝琦、六子陈宝瑄和七陈宝璜也皆举人。还有两个女儿陈伯芬和陈芷芳。
陈宝琛堂侄陈懋鼎也是“进士”。光绪二年1876年,有陈琇莹、陈翥、陈懋侯等3人同榜进士,光绪十八年1892年有陈瑜、陈希贤等2人同榜进士。最后一个进士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科的陈柏侯。▲陈宝琛(溥仪老师)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顾大臣,并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溥仪)授读。
陈宝琛之后的“螺江陈氏”族人,有的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先驱;有的研究学问,成为专家学者。其中有陆军中将陈长捷、海军中将陈庆甲、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福建师大教授陈矩孙、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科学院院士陈彪、物理专家陈萀等等。▲陈矩孙(陈宝琛孙子)
陈宝琛二子陈懋复(1892-1951),字泽来,号几士。民政部主事,特赏乾清门头等侍卫。厦门市立图书馆馆长。陈懋复三子陈矩孙,又名陈絜,1922年他考取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翌年参加共产党,先后任地下党燕大支部书记、北平西区区委书记、北平学联党团书记、北平市委秘书。后跟刘少奇赴河南筹建“中南局”任其秘书。解放后,陈矩孙在福建师大任教。陈宝琛子陈懋随的二女儿婉贞(字师班,1877—1916),嫁林则徐曾孙、林聪彝孙、林钧泽子林炳章。陈体荣,字子巩,交通大学毕业,历任天津电话局长、福建省建设厅长。其弟陈体诚。陈体诚,30年代留学美国卡内基钢铁研究院,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浙江公路局局长,福建省建设厅厅长。抗战时期,陈体诚致力于中缅国际公路的建设。其子陈签、陈彪。
陈体诚长子陈签,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曾任冶金部钢铁研究院金属物理室主任等职,致力于断裂力学的研究。找到在断裂力学科研领域,以解析法分析裂纹扩展的规律,并亲自写了两篇论文、整理出版《金属断裂研究文集》。陈体诚子陈彪,金陵大学毕业,曾从教台湾大学、金陵大学,从事天体物理力学的研究,后任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室主任、云南天文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今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宝琛侄子陈元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获花翎四品衔,广东截取知县。后半生致力于续修《螺江陈氏族谱》,为福州留下一项文化精品。▲陈意映(林觉民妻子)
陈宝琛侄孙女陈意映,字芳佩,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父陈元凯,耽诗书好吟咏。尝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林觉民妻。
▲陈宝璐(陈宝琛弟)陈宝琛弟陈宝璐长子陈懋豫(1878—1947),字泽建,号用刚。光绪癸卯科(1903年)举人,北京法律学堂毕业,同知衔分省补用知县。辛亥革命后任海军学校校长秘书。
▲陈岱孙(陈宝琛侄孙)陈懋豫子陈岱孙,在北京清华学堂读书时即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考取公费留美,1927年获博士学位,得“金钥匙”奖,当年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后为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著有《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等名著。陈宝琛弟陈宝璐长女陈如是嫁沈葆桢曾孙、沈翊清长子,马尾船政秘书沈觐平,生子沈祖牟、祖彝。陈宝琛弟陈宝璐次女秀贞嫁沈葆桢曾孙、沈翊清四子,海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沈觐冕,生子沈祖海。
陈宝琛四弟宝琦的孙子陈经,字叔常,篆刻家,娶沈葆桢的玄孙女、沈觐恩之长女沈师箴。陈宝璜孙女、陈懋泰女陈庚嫁沈觐宸次子沈祖筹。
陈宝屿,子竹生,北京法律学堂毕业,曾任民国时期福建高等法院第一分院、福建思明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长女陈露西嫁沈觐康。
▲陈兆锵陈兆锵,民国海军耆宿,女陈竹君嫁沈葆桢曾孙沈觐宜(曾任职马尾船政局)▲陈长钧和沈燕(沈葆桢的玄孙女)陈长钧(1904年~1974年),毕业于福州马尾海军飞潜学校蒸汽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进入江南造船所当工程师,不久晋升海军少校。抗战八年,他先是在后方兵工厂负责维修飞机。出色的机械制造专家。新中国成立后,陈长钧是福建省政协委员,一直是省内机械制造技术权威。妻子是沈葆桢的玄孙女沈燕。吴清源的吴氏家族
吴清源曾祖父吴渶,字青溪, 于清道光初年从浙江石门迁居到福州,是道光癸酉科(1825年)举人,历任松溪、漳浦教谕,漳州府学教授。吴清源祖父吴维贞(1831—1903),字叔章,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1866年在马尾福建船政局任支应处委员,后任仙游、凤山教谕,福宁府学教授,著有《韵学备参》一书。晚年负责办理闽北五县的盐务,政绩卓著。▲图中少年吴清源吴清源伯祖吴维肃,字伯敬,道光丁未科(1847)进士;吴清源伯祖吴维允(?—1899),字仲翔,咸丰乙卯科(1855年)举人。同治六年(1867年),由船政大臣沈葆桢荐,调船政办理文案。后擢为船政提调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代理船政大臣事务。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任船政提调职。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调仲翔赴粤委为总办水陆师学堂事务。光绪十七年(1891年),授广东肇罗阳道,署按察使。沈葆桢四妹夫。吴清源三伯吴祖栋,字翼岩,光禄寺署正,子吴涛(字陶庵),女吴珠端(1887—1956)嫁陈宝琛侄子陈懋丰。
吴清源四伯吴继篯(1874—1954),字小铿,号捷皋,别名菊禅,号半野轩园林主人,擅长书法。在鼓山有两段题刻“恍悟前身”、“参透情禅”,还有涌泉寺山门联:“尘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都是他题的字。吴继篯有两个儿子,长子吴铎和二儿子吴宪。
吴清源父吴毅(1892—1925)字劭龙,留学日本,继承父亲掌管盐业。妻子张舒文(1889—1978),张元奇长女。有三子,吴浣、吴炎和吴泉(吴清源)。
▲吴清源围棋大师吴清源,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福州市的名门望族,吴清源大师对围棋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提出新布局理论,使围棋布局理论焕然一新;二是革新旧下法,提出了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许多吴清源定式;三是提出“二十一世纪围棋”概念,提倡二间挂等余地更大的序盘下法。拓宽了棋手的思路。吴清源外祖父张元奇。▲吴宪(吴清源堂兄)堂兄吴宪(1893—1959),字陶民,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国际血液分析权威,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
堂兄吴铎字哲庵,还有一个字叫师晦,善于作诗和书法,是福州说诗社诗人,是陈衍的女婿。“电光刘”食物龙山刘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鼎盛时期拥有电气公司、电话公司、铁工厂、制冰厂等20多家企业,几乎控制着当时福州城民族工商业的命脉,被福州百姓誉为“电光刘”,刘家的祖先原籍河北省大名府龙山镇,明宣德三年(1428年)迁来福州。
刘齐衢(1813-1860),字本枢,号绮田,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父亲早亡,由其伯父刘家镇教养。刘家镇是刘家十四代,林则徐的挚友,曾创办圣功书院和凤池书院。历知四川兴文、荣县、江津等县。
刘齐衔,刘氏家族第15代,官至巡抚的刘齐衔却是刘氏工商盛世的前期奠基者。字本锐,号冰怀,世居光禄坊,故居在宫巷14号。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二十一年与胞兄刘齐衢为同榜进士,娶了林则徐大女儿尘谭。刘齐衔有7个儿子,除次子刘学恂外,6人出国念书,将刘齐衔的家产直接经营成“电光刘”发家资本的还是刘学恂。刘齐衔长子刘学慰就利用家里的余钱和靠那些房产收来的收入一万元作为资本,开设了著名的天泉钱庄。之后又陆续在福州、闽清、长乐开设了长兴、慎成、仪成、永成典当铺。当时天泉钱庄最多时出票额曾高达13万元左右,在市面上的信用一度超过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1891年,刘家兄弟分家产。
刘齐衔次子刘学恂将家族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经历了糖厂和纸行仓库失败后,1910年,刘学恂的几个留学日本的儿子与林长民等人,出资购买耀华电灯公司改名为“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12年,刘家收购“福建电话公司”,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刘崇佑刘学恂长子刘崇佑刘崇佑,(1877—1942),字崧生,举人出生,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曾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是一个极具爱国情怀和正义感的大律师。曾被周恩来聘为辩护律师。夫人廖孟同,是廖鸿荃的曾孙女。崇佑有6个儿子,分别叫准业、浚业、汀业、滋业、浩业(出继刘崇伦)、沁业,崇佑的大儿媳妇邹恩俊是邹韬奋的亲妹。曾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共同创办了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福建师大的前身。
刘学恂的次子刘崇伟刘崇伟(1878—1958),字健菴,实业家,留学日本,在福建银号(即福建银行)任经理之职,夫人林洛仙是林聪彝(林则徐次子)的孙女。崇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永业、洪业、涛业。崇伟与兄弟们先后创办过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福电铁工厂、精米厂、炼糖厂等十几家企业,他们是福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先驱者。解放后,刘崇伟的三个儿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将自己仅有的5家企业“公私合营”,在企业界影响甚广。刘学恂的三儿子刘崇杰刘崇杰(1880—1956),字子楷,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精通政治经济学,先后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辑、福建法政学堂监督及教务长、清廷学部福建督学、日本使馆一等参赞、一等秘书、特命全权公使等。是中国早期著名外交官。刘崇杰有一子二女,刘崇杰孙女刘广宁,是著名演员与配音者,她曾为日本影片《望乡》、印度影片《大篷车》等录制过配音。刘学恂的四儿子刘崇伦刘崇伦(1886—1937),字雅扶,他曾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过电气技术,善于用人和培养人才,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中比较有眼光的一个实业家,也是推广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岳父是杭州知府林启(字迪臣,在杭州创办过“求是书院”,浙大的前身),崇伦有一个女儿,叫刘植业,儿子浩业是崇佑的第五子出嗣过来的。1937年崇伦在柴井医院治病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受害的还有刘崇伦的族侄刘爱其(福州电气公司经理)。刘学恂的五儿子刘崇侃刘崇侃(1888—1944),字景韩,俗称“电光六”,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在福州电气公司负责财务和总务管理工作。崇侃的女儿叫刘玖业,其夫婿陈国熙,是福州著名的外科医生。刘学恂小儿子刘崇佺刘崇佺(1900—1938),字全人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工业学校、杭州笕桥空军学校等学习深造过。1938年8月24日他在驾驶民航飞机“桂林号”从香港飞往成都的途中,在广东中山县石歧镇上空被日寇战机击落。萨镇冰的雁门萨氏雁门萨氏是中国的一个以萨为姓氏的家族,为福建福州的名门望族。雁门萨氏发祥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其家族的萨都剌生于山西雁门,受元朝赐萨姓。1333年萨都剌之侄萨仲礼迁基福州,福州萨氏第一支的一部分人住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泰河墘的朱紫坊22号。▲朱紫坊22号 雁门萨氏600年来产生了9位进士、40多位举人、10位诗人,在近现代则出现了6位将军、12位博士、数十位学者、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萨都剌萨都剌(1272年─1355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有《雁门集》14卷和多幅画作传世。
▲萨琦萨琦,明朝礼部侍郎,以文德著称,他引导了福州萨氏接受儒家礼教。萨玉衡(1758年—1822年),清代闽派诗人,有《白华楼诗钞》4卷、《白华楼焚余稿》1卷,曾参与校注萨都剌《雁门集》。
▲萨镇冰萨镇冰(1859年-1952年),海军上将,参加过甲午海战,曾任清朝南北洋水师兼广东水师提督、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海军总长、中华民国福建省省长、中华共和国延建省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沈葆桢学生,与严复、邓世昌是同学。
▲萨本栋萨本栋(1902年—1949年),电机工程专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校长。
▲萨支唐萨支唐,微电子学家,萨本栋之子、美国国籍,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萨本铁,20世纪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生理学家、药物学家,在学术上卓有建树,因1945年8月在日本占领区的北京大学任教而落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后赴美国继续学术研究。
▲萨师煊萨本栋堂弟萨师煊(1922年1—2010年)计算机科学家。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的创建人,是我国数据库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数据库学术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原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软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数据库学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主任、名誉系主任。
▲萨师俊萨师俊(1896年—1938年),中华民国海军上校,中山舰舰长,在抗日战争中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遭日军飞机轰炸而殉国。
▲萨孟武萨师俊堂弟萨孟武(1900年—1984年),法学家,曾担任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姓 名: 梁明辉
学 号: 201130085318 系 别: 汽车工程学院
班 级: 11级车辆五班
指导老师: 黄利新 完成时间: 2013/06/01
前言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中华民族打到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打到封建主义实现民族富强的斗争史。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就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定义。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得来,从祖辈口中听得的甚少,不过本人对自己的家族还是有一点的了解的。
正文
我姓梁,广东湛江人,现住湛江徐闻的一个小村子里,人口700左右,以郑、陈姓为主,但梁姓就只有我们一家。既然要写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梁姓的由来。【梁姓源流】: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王嬴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迁徙分布】:
梁姓支派较多,但据史料所载,其最早发源地当是今陕西一带。晋代以前,梁姓多集中于北方居住,且以西北为主要分布点。秦汉时期,梁姓散居于山西,据载,汉景帝时,有梁林任太原太守。汉末,山西梁姓迁往陕西耀县、富平一带。汉平帝时,梁姓集中于安定(今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分地区)、扶风(今陕西关中西部一带)地区。其中安定梁姓最为旺盛,成为当地一支望族。此时,天水一带也有梁姓郡望,为少数民族改姓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而南迁者络绎不绝,梁姓自然也不外其列。据载,西晋“永嘉之乱”时,有梁芳率家族随晋南迁于浙江杭州与广东河浦之间。又有梁遐开基福州,被视为闽、粤始祖。此时,梁姓遍布南方的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一带。隋唐时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大的发展。宋元时期,由于金兵及蒙古军队的入侵,致使梁姓又一次大举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梁姓在南方的繁衍发展。明清时期,梁姓已遍布全国,且以广东、福建、浙江为主要聚居地。今日梁姓以广东为多,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占全国梁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四。
我祖父今年七十多岁,1940年左右出生在一个叫莿仔田的小村庄村,由于当时战乱,人们迁居都是几兄弟带着老婆孩子或者自己一个人带着老婆和孩子找个风水好一点,有田有耕地的地方定居下来,然后给居住的地方命个名,就成了村子。所以当时的村子规模较小的居多,分布较零散。我曾祖父、曾祖母带着我祖父迁居多处,其中有一个叫东边坑的小山村,之后才到了现在我所居住的村。后来,我从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文件中得知,莿仔田村最早是一个梁姓祖先带着他家人到那里居住,由于当地灌木类植物较多,所以祖先就把村子命名为莿仔田村,后来其他外姓人也到村子里定居,村子的人口逐渐增长,规模逐渐扩大。迁居到莿仔田村的祖先原先是雷州市城区附近的一个叫邦塘村的村子的人,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的莿仔田村规模非常小,而且也已经没有梁姓人口在此居住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于1842年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瓦解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851年,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有人说在中国近代史上,能够称之为伟人的,只有三个人:梁启超、孙中山、蒋经国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梁姓伟人,实在是关荣!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自此,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难以形容,我曾祖父和曾祖母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失去生命的。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由于抗日战争已经过了差不多七十多年,当初经历过的高祖辈的老人已大多不在世,所以我听过抗日战争的消息不是很多,只是听我父亲说过我曾祖父打过几十场战争,冲锋的时候子弹就跟下暴雨一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枪林弹雨,都能活下来,这我都不知道是技术问题还是运气问题了。我也听说过海南的红色娘子军和我们当地的山贼。据我曾祖母回忆,由于当时的山贼很猖狂,经常一大批人马闯进村里抢东西,所以为了防止山贼的抢劫,整个村子都是用木墙围起来的,时刻都有人站岗,但有时山贼单独行动就难以发现了。曾祖母说当时有几个山贼进村牵了几头牛,村里几个会功夫的年轻人找了好几头才找到,后来还把牛给抢了回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自此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由于广东在大陆最难度,所以广东的解放差不多是最晚的了,据我所了解,海南解放之前就是广东,海南解放后就全国大解放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我记得高中时期我读过一本关于国民党撤退计划的书,里面说到国民党在大撤退是计划轰炸的八个地区,其中就有湛江雷州,但最终计划没有执行,如果这书中所说的撤退计划是真的并且当时执行了的话,估计现在也没有我这个生命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到此结束。
后记
历史是难忘的,历史的价值在于警示后人,激发后人努力奋斗。
在这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里,我的家族近几代都是农民,没有给祖国做出什么大贡献,但是不能认为你的家族跟中国近代史没什么关系。有的人历经几十场战争的枪林弹雨都活下来,有的人躲得再隐蔽一枪就没命。所以,中国近代史在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家庭才有了中国的近代史。我想,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的关联吧。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之我的家族史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故事无法从1840年讲起,并且我所知的确是有限。就像中国近代史一样,那里充满着上代人的血、汗与泪。
在我的印象中,对我的家族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大概20世纪30年代。当时是民国末期,五四运动后的十多年后,也是抗日战争的前夕。我奶奶说她老爸是个赌徒,赌输了,就卖掉我奶奶来抵偿赌债。我奶奶说她当时坐在别人肩膀上,然后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家。我知道这在中国历史上不罕见,只是对在近代还出现这事儿表示有点意外而已。突然思考到一点东西:历史课本在评价孙中山先生的时候,好像只说他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对他创立民国似乎有所隐晦,没有像“推翻帝制”那样进行高度评价。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就像老师所说:民国或许不如满清。中国传统文化太根深蒂固了,单凭一个辛亥革命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救中国的。但这不可否认辛亥革命的意义,至少它推翻了帝制。书本写道:“民主自由深入人心”,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出卖子女的故事?哪个愿意出卖子女呢!都是受生活所迫,都是社会的失败,都是国家的不幸。
关于战争时期的故事,我就没怎么听说,对那个没有更真实的感受了。只记得长辈们说过爷爷的哥哥是很厉害的,单打十多日本鬼子,那是个绝对倔强的人了。如果没有这般热血,全民族膜拜那个“与和为贵”的信条,恐怕历史就更为悲惨了。还有:伯父当过兵,是林彪手下的小兵。我当时还以为伯父他也干过什么厉害的大事,而爸爸只是淡淡地说,只是个小兵。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战争是残酷的。而现在的我只知道当过兵的,反抗过侵略的都是英雄,都是那么地风光过,拿着武器,上场杀敌,多么威风,但细细一想,那可是拼命的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些前辈,用血的代价,用自己的幸福,来换取下辈子人的幸福。或许他们只是被逼得无路可退才选择了这条伟大的道路,但是,他们的付出与成就是不可否认的。
小时候,奶奶会开玩笑地叫我们问爷爷:为什么喜欢奶奶?而爷爷的答案很是平实:喜欢她的耳朵。这时候会不禁一震:只是喜欢耳朵就娶了别人!或许这不是真的原因,或许只是不好意思说而已。但如果是真的呢?这样也不出奇,中国的婚姻一直都不是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的,特别是女性,那选择权算是丧失掉了。或许有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婚姻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激情。或许人们愿意相信过去的人习惯了屈服才导致这样的“悲剧”,但我对这却是存在欣赏的:至少过去基本没有离婚的情况,即使没有激情地相恋,即使家境贫困,却也能一起过完一辈子。现在的人觉得轰轰烈烈的爱情是难得的,但我却认为,一起过完一辈子才是难得的。爱情要耐得住时间、金钱的考验。平平淡淡才是真!都是一句了:现在呢,自私的人太多,被忽悠的人也太多了!奶奶的娘家比较远,比较贫穷,然后她的大伯母和二伯母就欺负她了。我就不懂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贫穷,没机会争夺财产了,不应该好好生活吗?为什么还能不和起来?更悲剧的是,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基本外出定居,不在家,虽说他工作还赚到不少钱,但没怎么支持家里的开支,以致这位普通妇女一手撑天了:一方面要努力工作,勤奋劳动;另一方面,要照顾六个孩子。至此,我才发现奶奶是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形象——辛勤劳动,有不满但还是坚持,有无奈但还是继续。或者说她们是最睿智的人:她们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她们唯一的支柱,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她们坚信:现在的苦,是将来的福——“越苦就越福。”在艰苦、差不多绝望的时候,信仰是个好东西。事实上,她熬下来了。她没忘记痛苦与恩怨,但她选择了以德报怨——在那些欺负她的亲人的最后时刻,在他们没钱下葬的时候,我奶奶伸出了援手。我为奶奶的这点感到骄傲。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化大革命”一次时,我选择向爷爷寻问那片深奥的历史。但爷爷说了句:“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后来我知道,爷爷的大哥就是死在文化大革命里面的,他太倔强了,什么都不说,然后他的儿子亲眼看到他死去,而不敢有一丝反抗。他是个太有骨气的人了,虽没有像文天祥那为国家的伟大,但骨气是不分伯仲的。在那段日子里,奶奶基本完成了六孩降世的任务,然后就跟着大队伍一起劳作了。我爸那时候还小,基本算山大王了——读书不认真,天天去山林捉鸟偷蛋,打架。(后来他说吃不饱,还怎么读书!)他说过有一次回家,见到一块泥皂,饿得咬了一口。他还抱怨过,为什么自己家连稀粥都吃不上,别人家却还天天吃饭。奶奶也说过,当时送去生产队的粥中掉下了一只雷公蛇(变色树蜥)。不过只是将那东西拿出来而已,就还是喝了下去。当时粮食真是个问题,很多读书人就是因为吃而放弃了读书。而在妈妈那边,她爷爷是为地主工作的人,赚了很多钱,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些钱就只能藏在家里,埋地去了。我外公和姑婆就读书比较多,识字。曾经姑婆看到家里有一大罐银,金也有,后来有些钱被偷了,具体经过忘了,然后姑婆就骂:有钱不用。然后她妈骂她。有钱不敢用,没钱不能用,这就是当时的悲哀了。还有件特别深刻的事。我妈的奶奶虽然年老,但还是很健壮,而我外婆比较年轻,但因为年轻时劳累,身体状况不太好,基本住院,每天花费还不少。有次,妈妈的奶奶摔倒了,流血,但不是致命那种。但是因为迷信:如果妈妈的奶奶死了,就能挡住灾祸,让外婆好受点。然后大家都不去就妈妈的奶奶,算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死去。不过,不久后外婆也死去了,陪葬的财物不少,不过后来被盗墓者盗掉了。迷信真的不是个好东西,尽管新中国成立了,迷信的人也还是很多。不过,今天迷信的人也是不少的,虽然少见了,这说明时代还是在进步的。
差不多到改革开放的时候了,爸爸实在忍不了了肚子饿的问题,就辍学去工作,干苦力活,而当时他是很瘦小的,这让人难以想象。不过他几年后作出英明的决定——学车,用自己赚的钱,还得到奶奶的资助了。当然家里基本是反对的。因为钱来之不易,大家都觉得这么用钱是浪费。但最后,爸爸还是学了。当时因为司机不多,所以爸爸算是有本领的人了,他好好用他的长处,创造财富。也许因为改革开放吧,这时的人更有机会接触外界了。我妈说:如果有人带她兄弟去工作,自己帮他打理家务都可以。当时,我爸和我妈就去了深圳,为日后埋下伏笔。我爸算是偷偷地去,没有证件,在一小糖厂工作;而我妈是玩具工厂的工人,福利好,逢大假日有车接送回家乡。我爸是少有的司机,基本上他工厂的三辆“高级”车辆就由他接管了,当然不能私用。我爸是抄小路进入深圳的,当然从家乡去深圳的路也是挺曲折的,要换几次车,并且还不全是客车。他说过深圳和香港只隔一个街,他去过那里。那里卖衣服的阿姨很不设防,如果你买衣服,那个阿姨就在屋子里面煮饭,只要你将钱放下就行。他说,那里的人的手袋基本有上万元,他说想抢。他也想过当时内地衣服不多,可以在香港买衣服回来卖,一定能赚上钱的。可是他没有干这个。他还是低调地工作,还没有特别的想法。他当过法国人的司机,还做过的哥。他说那法国人想请他,但翻译想从中赚一笔,想赚差不多一半的工资。实在是太贪婪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机会,给世界带来机遇,给中国人带来机会,可是总有人太贪婪了。但事实也说明:学到的东西总会有用的。转到我妈妈那边,她带了两个哥哥到了深圳。当时深圳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比较严格。有次,他们三个人一起上街逛,我妈妈一转过身去买点东西,就不见了两个哥哥,之后过了一些日子才知道他们被警察捉住了,要用钱去赎。我忘了之后的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有两点:一是当时深圳的外来人员真够复杂与多;二是当时的政策不是好政策,完完全全是坑人的东西。人家辛辛苦苦才去到那里工作、赚钱,而那些警察一下就捉人,罚得够重,与强盗有什么差别!不过,我也不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政策的安排,还是地方官员欺负普通老百姓不懂事呢?
我爸是26岁结婚的,不算早不算迟,但是在工作时认识我妈妈的,所以能说他们的婚姻体现时代的进步。甚至我外公说过:女儿结婚了,他还不知道郎家是谁,如果平时在路上遇见了,打了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呢!虽说这话比较狠,但确实反映了男女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婚姻了。之后,老爸搞了点小生意,赚了点钱,开始学人闯股市了。当时,股市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自己不去挖掘就完全浪费了的金矿。大家都羡慕那些在股市中一夜暴富的人,我爸就想去“轻松”赚一把。可是,不知是世事难料,还是大家没真正认识股市,我爸就在那里摔了一跤,挺重的。这不能说完全是件坏事,至少他更实在起来了,更认真地干自己的小生意。钱来得太容易会让人沉醉,着迷。后来,深圳生活成本实在高了,爸爸不得不撤出这个他闯荡差不多20年的城市。而此时,才是他事业的最低谷,基本上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困境确实能锻炼一个人。这前前后后,他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这是一种成熟。
以前会习惯用对错来评论一个事情,但现在发现,能用对错评论的东西不多,历史更是不能用对错来评论,因为历史上的每个事情、每个人都有着其所特有的影响,然后……这就是我所知的我的家族了——低调却又不低调,伟大却又不伟大,独特却又不独特。
历史总是这样。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之我的家族史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岁月的车轮已经碾过悲痛与欢喜交加的20世纪,21世纪的大学生们正沐浴在充满机遇的社会大背景下。我想,在我们每个家族的背后,应该都曾发生过一段段心酸而又深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不正如一滴滴的黏合剂,重现了近现代的中华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吗?为了更好的把握当下,我们需要认识历史,并以史为鉴。出于好奇,我在课余时间了解了少许自己家族发生的故事,也许也能多少从中窥探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我的家乡高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杰地灵,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粤西重镇,扼粤桂六县市要冲。而我爷爷就生活在高州北部山区大坡镇的大榕村委会的一条小村庄——六迪湾村。六迪取名于村庄周围密布的六迪竹,又因为村落前面流淌的小河刚好有个90度的大拐弯,形成一个河湾,六迪湾大概就是因此的来的吧。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我的家族好久好久以前就从别处(应该是福建省吧)搬迁过来,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20代了,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也有好一段历史了。
从我爷爷的那代追溯到更早以前,都是当时比较富有的人家。我爷爷是他们兄弟中最小的,在年轻时得到过较好的待遇,因此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爷爷如今81岁高龄了,但它仍然坚持每天写毛笔字和读书看报,应该也是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所致。八年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由于我们家乡远离中心城市,对日本侵略者吸引力不大,没有发生过很大的交火,我们家族得以平安无恙度过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生活质量没有遭到大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爷爷被扣上“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的帽子而被批斗。其实,到了爷爷这一代,我们家族已经不算富有的了,只是因为当地不能不“完成任务”,就把这个头衔强加到爷爷头上。爷爷被扣“帽子”后,被强行系上猪笼游街、示众,在大小会议上被批斗,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这还不算,全家人的生活水平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一下子陷入到艰难的境地。以后,全家大小常常遭到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爷爷全家终日抬不起头来。虽然我没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场景,但从爷爷每次提起此事的唏嘘可以看出,那段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和心酸。
三伯父的前途也此受到了牵连,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惜。三伯父高中毕业时,适逢高州县的邮电局招人,凭借着高中时期的品学兼优,他很快就被录取。但正当三伯父将要到邮电局上班的时候,他却被告知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而被取消了录用资格,这对于三伯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要知道,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还没从文革的泥潭中走出来,而且高考尚未恢复。能进县邮电局工作,吃“国家粮”,对于农村子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如此好的机会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白白剥夺,三伯父一直耿耿于怀,遗憾终身啊。不过,三伯父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扎根农村,战天斗地。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人气,他担任了两届村委会支部书记、村主任,带领家乡群众大步迈向发家致富的道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所以,家乡群众都很敬重三伯父,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回报吧。现在三伯父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了,但村民生活中有什么困扰都常常找他去调和,解决,俨然他已成了我们六迪湾村的顶梁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相比我三伯父,父亲更幸运一点。因为年轻了七八岁,父亲的出生避开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饥荒,初高中时期又避开了文革的纠缠,然后又赶上了恢复高考的早班车。由于父亲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镇里名列前茅,家里省吃俭用供他读完高中。然而,在高考中,父亲发挥不够理想,只能饮恨。在当时,镇上的教育水平跟县城里有很大差距,他的一些同学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都纷纷想法设法进入县城学校进行复习。父亲也是怀揣理想的人,也想到县城高中复习,无奈困苦的生活只能迫使这种想法作废,他只能继续留在镇上的高中复习。现实是残酷的,那些原来成绩比父亲差的同学通过一年更好师资的浸染,特别是英语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多都考上了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的普通大中专学校。父亲身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深山僻巷,尽管努力过奋斗过,还是与目标差之毫厘。后来,父亲就读与县里一间职业技工学校。经历过高考失败的洗礼,父亲用汗水进一步充实自己,增强能力。毕业后他先在高中的母校担任了半年的班主任,收获了一系列的经验。那时候是84年,适逢县里招聘乡镇干部,这个绝好机会父亲要把它牢牢把握住,因此他参加了考试。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县政府办公室录用,成为了一名公务员,父亲总算抓住了这次机会。
小时候,父亲总是用他小时候的艰苦生活条件来教育我,说他常常吃不上饭,只能是中午喝稀粥,晚上吃番薯,一顿白饭都能让家里的孩子兴奋不已。放假时候,他要跑到深山中放牛和砍柴,然后步行十公里把柴扛到镇上去卖,以此来帮补家用。去镇上上高中时,他也只能随身带点萝卜干,用来下饭。学校偶尔会分点猪肉给大伙加菜,这在当时对父亲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幸福。现在父亲还是喜欢用萝卜干和青菜来送粥,不能不说是一种习惯,30年来的习惯。以前我总是对父亲的这些经历不以为然,以为那时候人皆如此,也没啥艰苦可言,如今想想,真是大错特错了。在保证自己学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要千方百计地想着帮补家庭,父亲从中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的。为了让我三伯父,七叔和父亲能够有机会读书,姑妈和姑姑她们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外嫁之前都在家里不断劳作,这一方面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蕴含其中,另一方面不也反映了父亲求学年代生活条件的艰辛吗?
当上公务员以后,父亲的生活有了一定好转,毕竟还是一个“铁饭碗”,但这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县政府工作的间隙,父亲还抽空修了大专学历,继续丰富自己的人生轨迹。在父亲面临着好的机遇之时,厄运又插了一脚进来,车祸发生了。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被撞伤左大腿,只能在医院和家里休养好几个月,而一个个机会就这样被白白流失掉。当父亲重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的时候,原本父亲的同事好多都得以晋升。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遍地是黄金,遍地是机遇,此话不假,放到经商层面,更是贴切,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因此,好多人都跑到珠三角地区打工,借此想乘改革开放之风分得利益的一杯羹,我七叔和舅舅都是其中的一员。尽管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但对减轻家庭负担还是有着积极作用。一时间,生活的处境比起七十年代的步履维艰有了很大的改变。
母亲的生活状况比父亲稍微好点,因为外公被分配到胜利农场工作,农场的条件毕竟要比农村好。母亲高中毕业后就过着打工的日子,从纺织厂到米铺,再到后来的固定职位——煤气公司隶属气站的一名员工。我童年的不少时光就是在气站旁的那片果园中度过的。
时光荏苒,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里。三岁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住在父亲工作所在的市政府后面分发的屋子。虽然屋子比较残旧,但邻居们都是跟父亲同一个工作单位,相处起来比较和谐融洽。三岁的时候,全家搬进了市政府建起的集资楼,我人生第一次住进了楼房。直到如今,我们全家还是住在那里,算起来,那里目睹了17年的起起伏伏,见证了我从三岁的懵懂小孩成长为如今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小时候,楼下的空旷地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玩耍的天堂,大家都在肆无忌惮地乱跑乱跳,玩着各种游戏。母亲们就再一旁看着,相互议论着,看着自己的孩子,嘴角露出一丝的微笑。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也是再温馨不过的场景。现在楼下穿梭的车子越来越多,想在空地上玩耍也变得越发的艰难,而且相对于集体嬉闹,如果孩子更倾向于在电脑前作战。我想,昔日楼下空地传来的阵阵叫喊声可能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自从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了讲话过后,中国经济迎来了一次井喷式发展。乘着这股春风,我的启蒙教育生涯就沿着父母预定的轨道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一步一步,没有差错。历史车轮滚进21世纪以后,我的思想逐渐跟中国的发展以及世界发生的大事有了交集。千禧年的奥运会,我开始关注中国的体育健儿;01年中国加入世贸,我略有所闻;03的非典猖獗,我开始主动了解最新动态,而神舟五号载人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能让我心潮澎湃„„渐渐,感觉到中国的发展与我关系越发紧密,而我也有责任去关注它并参与其中。21世纪是属于当下的年轻人的,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去参与,去开拓。正如爷爷饱受文革时期的煎熬,父亲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机遇一样,我和众多同龄人也站在了面对历史,开创历史的平台上。
历史不断地前进,而我的家族也在不断地传承。在新的时代,我拿着上一辈传下的接力棒,怎样把这一棒跑好,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在我认为,点燃内心的信念至关重要。爷爷有了走出击退打压的信念,艰难地坚持了下来;三伯父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在打击面前没有自暴自弃;父亲有了考取功名的信念,才能在高考失败后作出调整,最终当上了公务员。身为大学生的我,也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道路,并实现之而做出不懈努力。
回忆了我家族成员的一幕幕故事,我对那段时期中国的发展史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还是那句,以史为鉴,站在历史的高度,大脚迈向又一个制高点,这也我们奋斗的目标吧!
第五篇:口述史教学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口述史教学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概述口述史的兴起及其发展,分析口述史教学的价值,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口述史教学步骤。
【关键词】口述史 口述史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2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践教学是“纲要”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与课堂理论教学一样的目标指向,即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逻辑,特别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促进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从而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近年来,我们探索了一种“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新方式――口述史教学。本文将从口述史概述、口述史教学的价值和口述史教学步骤等方面展开阐释。
一、口述史概述
现代口述史的兴起一般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建第一个口述史研究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为标志。此后,美国逐渐开始了比较规范的口述史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口述史学研究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每所大学都根据自己的特色开设了相应的口述历史的教学课程”。与此同时,口述史在英法德等西欧国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学界广为认同和接受现代口述史,大致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尽管有学者认为中国口述史的产生和发展远比欧美早很多,甚至可以上溯到我国的先秦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论语》和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就大量地采用了口述史料。后来中国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中也有大量有关口述史的记载,蒙古族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萨尔王》也是代代相传的早期口述史材料。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丛书、60年代的《政协文史资料选辑》、70年代恢复的地方志等更是被认为是口述史学的成果。但真正引起中国学界重视并形成一系列口述史研究成果,则是自国内出现口述史概念以来。如钟少华的《中国口述史刍议》、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的《胡适口述自传》等都是较早的口述史典型著作。进入21世纪,国内关于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口述史学越来越为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各领域的学者所重视。
何谓“口述史”,对于其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主张。现代口述史创始人阿兰?内文斯把口述史界定为: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来实现口述语言、声音、形象的保留,是有声音、可倾听、可观赏的历史。路易斯?斯塔尔认为口述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保罗?汤普森则把口述史定义为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和调查,包含着对他们口头故事的记录。
国内学者关于口述史定义的界说也是多种多样。北京大学杨立文认为口述史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他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钟少华则认为口述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杨祥银认为口述历史就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程中原则把口述史的定义概括为8个字―― 亲历者叙述的历史。
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口述史定义的界说虽是观点各
一、莫衷一是,但还是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把口述史与亲历者或当事人紧密联系起来,与现代媒介技术手段联系起来,与口头调查访谈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认为,口述史就是由历史的亲历者口头叙述、史学工作者借助于现代媒介通过调查采访和录音录像收集整理的历史。总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口述史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曰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
二、口述史教学的价值
把口述史教学作为“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独特作用。
(一)口述史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往往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讲授和灌输为主,其实践教学的开展常常又受到时间、经费、资源缺乏以及学生数量庞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让实践教学困难重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口述史教学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旧有模式,尤其是克服了学生数量庞大、不易操作等困难,化解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实践教学全面覆盖的操作性、可控性和稳定性和实效性。
(二)口述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口述史研究性实践注重普通大众的鲜活生活经验与独特个体感受,其平民化、草根化的研究方法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去与历史亲历者或当事人访谈,收集翔实的口述史料,挖掘丰富的历史信息,探寻身边活生生的历史真实,并从全新的视角构建起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认知,从而激发起其对历史探究的强大欲望,驱动着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这无疑为增强“纲要”课程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起到了极好的催化作用。
(三)口述史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针对改革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社会上不时会出现无限夸大矛盾,散布各种错误思潮的意识形态失范现象,给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困惑。口述史实践教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用生活中的历史以小见大地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艰苦创业过程,精彩呈现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探寻历史的真实情况中促发其理性思考,以廓清各种消极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错误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
(四)口述史实践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口述史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它要求学生走出校园,亲身策划口述访谈,拟定实践方案,参加调查采访,撰写研究成果,这是对大学生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课题研究能力的全面锻炼。而且,口述史实践教学也有益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有益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以及关注现实的参与意识,对大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口述史教学步骤
(一)宣传准备,即口述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的发布和指导阶段。一般在“纲要”课教学任务完成一多半的情况下,便开始给学生介绍口述史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新方式。教师重点介绍口述史的涵义、口述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等,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可供选择的选题指南。当然,教师确定选题一定要照顾到“纲要”课程的特点,让选题兼具历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双重使命。大致说来,选题可分为五类:一是口述校史或教育史类;二是地方口述史类;三是口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迁史类;四是国策发展与民生变迁口述史类;五是大学生成长口述史类,等等。根据以上五大类选题,教师再提供具体题目,并对学生做导向性指导,同时也给学生以自由选题空间,允许结合兴趣自由选题。不过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即最好不要选择相同的题目,万一无法避免选题相同也要尽量避开口述调访对象的重复。
(二)组织培训,即口述史研究性实践小组的建立和培训阶段。口述史研究选题指南发布后便是组建实践小组和进行必要培训的阶段,根据学校不同专业和班级规模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按教师指定原则组建口述史实践小组,出于全员覆盖的目的,一般以6-8人一个小组为宜,选定小组长以保证社会实践的切实推进且方便随时和教师取得联系。分组完后,就要尽快组织召开小组长培训会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问题、人际沟通技能技巧、团队协作意识、口述史实践调查采访工具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第一手资料的储存和处理、实践成果的格式要求和提交等。此外,还要注意设法登记小组长通讯方式,建立QQ群、微信或讨论组等以方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组织实施,即口述调查访谈的组织实施阶段。确定了口述史研究性社会实践的选题之后,重点就放在口述调查访谈的组织实施上。首先是确定调查采访的对象。调访对象的确定要有一定的覆盖面,要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做口述史的选题,一般选择年龄稍大、有一定社会阅历、比较健谈的人作为调访对象为宜,因为这类访谈对象比较有历史意识,也会比较愿意配合,从而让调访更加容易开展。其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相对安静的场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比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征求调访对象的完全同意,在双方满意的环境下进行调查采访,而时间最好控制在两三个小时为宜。再次是要注意和调访对象达成对采访内容信息处理的知情同意。就是说访谈前要征求调访对象对录像录音及后期处理的完全知情同意,如果采访对象拒绝录音录像,那一定得尊重其意见。最后要做好口述调查访谈的问题设置。成功的调查访谈往往跟我们对访谈问题的设计有关,因此要发挥小组成员的力量,团队协作,在正式访谈之前把口述调访的问题预先设计好。要多设计些开放式问题,让调访对象有发挥的空间,尤其要善于在访谈中激发采访对象的兴趣点,以活跃气氛,帮助采访对象唤醒对具体事件的历史记忆。此外,还要注意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放到调查访谈的最后,以免影响整个口述调访的顺利进行。
(四)经验分享,即口述史社会实践成果形成、整理和经验分享阶段。成功的口述史研究性社会实践离不开最后成果的整理和形成,在进行完最重要的口述史调查访谈环节之后,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录音、录像、访谈笔记等)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形成最终成果。这要求紧密结合我们的选题,采用口述调访第一手资料,撰写口述史社会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历史文献的印证性利用。尤其是涉及国家政策变迁的选题,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使用历史文献资料和口述史调查访谈资料,努力做到二者之间达到相互印证的一致,从而让历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当然,成果的形成要求小组成员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是采集到的口述史调访资料必须确保真实可靠地利用,不能随意篡改。二是要有脚踏实地把大量的口述访谈录音录像资料整理成可储存的文字材料的务实作风,要有特别的耐心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以确保调访资料的原汁原味。口述史调查采访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和研究性社会实践成果的形成都可谓来之不易,所以实践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比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协同创新意识和资料保存意识,最后把这些可贵的资料转化成电子文档,以便于保存和日后其他研究者利用。
另外,召开成果暨经验分享大会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分享大会上要让学生展示他们优秀的作品、展现他们挥洒汗水取得最终研究成果的全过程并撰写“微感想”,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或PPT等现代媒介手段展示他们与众不同的成果,把他们做口述史社会实践的片段、过程甚至点滴细节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实践过程,看到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尽管我们关于“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新方式――口述史教学的探索还处在初步阶段,其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我们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正如有学生在“微感想”中说的那样:“我们觉得作为大学生应该多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受用一生。”还有学生认为通过口述史研究性社会实践“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和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杨祥银.当代美国的口述史学[G]//王俊义,等.口述历史.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0
[2]刘平平.现代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传奇?q传记文学选刊,2011(4)
[3]陈潇琼.口述史在国内的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3(15)
[4]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Louis Starr.Oral History[G]//David K.Dunaway,Willa K.Baum.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Walnut Greek,1984:37
[6]保尔?汤普森.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0:22.[7]杨立文.论口述史学在历史学中的功用和地位[G]//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大史学?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0
[8]钟少华.进取集:钟少华文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414
[9]程中原.谈谈口述史的若干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5(2)
【作者简介】刘朝华(1976―),男,江西遂川人,硕士,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