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至少可得出两点启示:一是人类必须搞清楚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类应该努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成为可能。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人与自然达到高度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第二篇:有效解决大队在协调工作中的“三难”问题
有效解决大队在协调工作中的“三难”问题
基层建设的实施反复证明,大队一级地位重要,角色特殊,责任重大,他们的职能作用发挥好,基层部队的全面建设绩效就明显。但受武警部队编制体制的影响,有的支队缺少大队这个中间环节,有的支队在大队作用发挥了不够重视,有的支队大队级的单位编制不缺,从而导致了大队在按纲抓建的工作协调上产生了“三难”问题,下面,我结合近期的学习,对如有效解决大队在协调工作中的“三难”问题淡几点看法。
一、因为“无实权”,导致下面不买帐,各项工作难开展,必须“主动还权”,让大队扎扎实实抓落实。当前,支队级党委在按纲指导和抓建中对大队作用的发挥有所忽视,存在“三多”现象:一是大包大揽多。支队机关存有“婆婆思想”,什么事都要过问,喜欢“一竿子插到底”,大队级党委对职权范围内的事,说不上话、上不了手、作不了主。二是越俎代庖多。支队机关存有“家长作风”,一些本该大队党委办的事,都由支队机关作了安排,使大队本级许多想办、该办的办不了,也办不到。三是插手干预多。支队机关存有“官僚主义”,不尊重大队党委的权力,对一些涉及基层官兵的敏感事宜喜欢插手,对大队党委作出的决定喜欢指手画脚,说东道西,影响大队党委威信。这样一来机关乱忙,大队忙乱,报怨用人作不了主,说话抵不上用,办事用不上劲,有难帮不上忙。因此,必须尊重和维护好大队级党委应有的“四种权力”。一是自身建设的决定权。大队怎么发展,从哪 里突破,必须由大队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机关只能起指导作用,不能事先给大队党委定好思路、制好规划。二是立功受奖的建议权。每次评功评奖时,都要充分听取大队党委的意见,对大队党委没有提名的官兵,不管哪一级领导打招呼,始终做到不研究、不表彰,切实使基层官兵服气。三是干部调整的推荐权。坚持把大队党委在干部调整使用上研究的意见作为支队党委衡量的准则,干部调整大队党委不研究不考虑,战士送学大队党委不拿意见不研究,使敏感问题找到上下都满意的渠道。四是工作安排的自主权。对应由大队安排的工作坚持由他们自主安排,在开展政治教育、组织政治学习、安排组织生活等活动时,允许他们根据工作实际作适当调整,机关不随意干涉,不搞貌似统一、实走过场的事。
二、因为“无所谓”,导致上面不重视,按纲抓建难作为,必须“努力撑腰”,让大队挺直腰杆尽职责。由于大队党委在按纲抓建时,一些想干的事干不好,想做的事做不好,想管的事管不好,使支队机关在按纲指导上步入误区,认为大队只是一个摆设或传话筒,在对基层实施面对面指导时对大队一级感到无所谓,还不如直接指导基层中队来得方便,时间一长大队党委也感到抓不抓无所谓,还不如图个安逸,在大队这个岗位上修身养性,为下步的任职早谋划,为家庭的事多打算。因此,支队党委机关一定要努力为他们撑腰鼓劲。一是通过破解“难解的题”使大队树立能抓的信心。大队一级通常被一些地区支队认为是小远散单 位之一,无形使大队一级的干部力量和人才资源比较欠缺,导致大队在抓建设、谋创新、求发展上往往有一腔热情,但办起事来比较难。因此,支队党委要帮助大队配齐配强干部,培养注入抓部队建设的各类人才,并逐步完善大队的配套设施。二是通过办好“难办的事”使大队增强想抓的信心。往往大队一级的干部正处于人生的爬坡阶段,家属无工作、小孩比较小,老人伤病多等困难分散了大队干部抓建精力,为此,支队党委机关要积极与大队驻地的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协调,对符合随军条件的干部家属尽量安排好工作,一时安排不了工作的,想法设法为他们申请生活困难补助,保证她们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三是通过管好“难管的人”使大队树立敢抓的信心。最让大队头痛和难管的有三种人:自以为上有关系、下有门路、平时教育不听、批评不服、处理不了;自以为资历比较老、文化层次高的人,平时爱摆老资格,有了问题说不得;自以为基础好、技术高的人,平时瞧不起别人,难以相处。对此,支队党委机关要主动靠上去做工作,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难管的人服管。
三、因为“无用处”,导致外面不在乎,自身地位难确立,必须“积极助威”,让大队认清职责抓大事。这里所说的外面是指大队所属分队的用兵单位和共建单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认为,大队只是一个管理机构,加之有时在兵力使用和任务派遣中没有决定权,甚至对大队的功能作用产生了怀疑,对大队一级的存在感到无所谓,只要和支队党委机关的关系处理好即可,致使 大队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难以确立,使一些工作难以展开。因此,支队党委机关必须积极帮助大队树立威信,认清自身职责,切实把该大队抓的大事抓起来。一是凡是大队上报的范围内的勤务要及时批准。对大队所属中队的各类勤务的派遣上,只要是符合上级规定,不违反执勤规定,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勤务都予以批准。二是凡是所属分队建设的共建关系必须由大队党委进行把关审批。使一些共建单位的共建活动在大队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三是凡是大队权力范围内的事宜无须支队审批。尤其是军训的派遣、临时性的公差等工作,由大队说了算,使用兵单位和共建单位感觉到大队一级党委的存在,在组织实施勤务、开展共建活动中要通过并依靠大队党委进行组织实施。
第三篇:解决环境问题需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
文章标题:解决环境问题需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需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
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到经济和科技、从政府到企业等都在探讨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应该看到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在发展中来解决。笔者认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与行为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紧密相关。就人为因素而言,与认识程度密切相联,人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而每一面当中都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情况,组织和人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高后将会把更多的无意识行为变为有意识行为,把不友好的行为变为友好的行为。
宣传与教育
环境宣传是为了提高认识,解决的是想环保、要环保的问题。因此,要在向全民宣传的基础上实施重点宣传,重点宣传的对象:一是各级有决策权、决定权的人,这些决策决定对今天的环境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青少年,这是未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抓住了青少年就抓住了未来,所以环保工作要从幼儿园抓起。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始终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则双赢,处理得不好则双输。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共有四种模式:一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协调、相和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经济得到了暂时的发展,但环境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三是环境得到了保护,但经济却没有发展。四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冲突,两败俱伤,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政绩与考核
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与国家对各级组织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不全面性、不科学性有很大关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只注重考核GDP,这样就必然导致组织和干部重点关注GDP,而不注重其他。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区域内、特定的产品生产中短期是可以的,但就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这样的发展只能是不和谐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对地区、组织、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必须进行全面修订,使之更有利于双赢和多赢的发展。
成本与核算
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长期以来没有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这是政策上的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人们拼命地向环境索取,而不向环境回报,这样才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应按照时间价值、区域价值、总量价值而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实行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通过货币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各种环境的价值到底应该是多少,国家应该通过综合研究后确定。
体制与管理
体制和管理是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和管理现状而言要进行如下改革,将会更有利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和谐。一是环保系统实行全国垂直领导;二是排污费的征收不能下硬性指标,更不能一刀切的要求每年增加;三是认真解决基层环保系统人员超编问题;四是提高环保系统人员素质问题;五是解决真管与假管问题,对环境问题只有真管真抓才能真见效;六是解决区域排污总量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的问题;七是解决好从环保部门单独作战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问题,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八是解决好体制和管理不断创新问题。
产权与归宿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产权归谁所有应该明确,产权归宿明确后可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产权交易,在交易中把环境的价值通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就会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环境容量的增加来创造更大的财富,起到一种示范效应,让组织和人都会感到环境改善也能带来财富。同时,非产权拥有者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从《物权法》的角度对拥有者保护,对侵权者处罚并要求赔偿。
现在与未来
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现在与未来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既要考虑局部,更要考虑全局;既要考虑个体利益,更要考虑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经济,更要考虑环境。也就是解决好健康、生命与经济之间到底谁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科技与进步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始终存在,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出现,要在始终不断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同时也应看到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但最终科技及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法律与追究
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但与
需要比仍然不足,一方面要加快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使环境保护每项事都有法律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要坚决追究、严肃查处,特别要处理好国家和国有企业投资违反环保法律的追究问题。在环境保护上要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处处有法必依、个个违法必究、人人执法必严。通过法律的严肃追究使组织和个人都不想、不愿、不敢违反
环保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起到依法管理的目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或某一方面的措施及办法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所有组织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并采取综合措施和方法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需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解决环境问题需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
第四篇: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循环经济,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增长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深刻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循环经济是永续的绿色增长
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着眼于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标志。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开始显现。发达国家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城市臃肿、交通拥堵等,在近20多年的时间内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协调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面对人口多、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走常规发展道路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达国家的发展,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依靠的是大量掠夺其他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资源;而我国的发展则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资源和环境支撑。这就需要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需综合施策
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各地的有益探索,应综合施策,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社会和企业文化中。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发展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制定完善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出台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促进资源多重利用。应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
研究、开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如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坚持试点示范和不同层面的有序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当前,应从试点示范入手,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并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在区域层面,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生产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弃物分层回收体系,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生态文明
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爆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正是基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六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
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损失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而到了1993年损失就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其次,影响社会安定。一些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调,致使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迫使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
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最后,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和弃物污染以及辐射污染等严重地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江河断流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也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21世纪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首先,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第三,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2.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工业,一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二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整顿。三要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
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3.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4.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第一,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第二,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第三,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一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三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总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环发大会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内容中,无论是环境保护、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例、节约用水,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开展绿色贸易,每一条款都体现着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特别是这个战略的指导思想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现已启动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草场建设以及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已经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己从牺牲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时代,开始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预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本世纪初期迎来第一个建设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