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诚法师:坚定了方向和梦想,困难就是一路的伴奏
学诚法师:坚定了方向和梦想,困难就是一路的伴奏
'命运'决定了我们现在的境遇(果报),我们当下的行为决定了未来的命运。
佛法认为人的生命是五蕴的聚合,仗因托缘而生起,因业力所引而不散乱,相续不断成为身。等到业力尽了,五根败坏、四大分离,前六识亦不起,这一期生命便结束了,一切业力都潜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遇有相当的因缘,则由强力的业力发动,又成为新一期生命。
生命充实,内心安闲。生命之充实,在于有梦想,并踏踏实实付出努力;内心之安闲,在于有信念,不为外在迷境所动摇。
我们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个行为备受伤害,那是我们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换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就能放下许多怨恨、获得更多成长,能够将一件不好的事情转变为让生命更好的养分。接受自己,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别人的嘲笑只是一粒小小灰尘,把它弹开就好,不要放到心中,变成堵住心门的巨石。
我们把所追逐的梦想全部放在外境,切断了与自心的联系,生命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找不到依凭与方向。
生命宗旨不是一时能够建立起来的,但它对我们至关重要。人生一世,心灵抉择的方向决定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也与我们的苦乐紧密相连,它值得每个人用心去追寻。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没有理想和方向,所以把感情视为拯救人生的稻草,希望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把苦乐的筹码都压在某个人或某一段感情上,却带来更多痛苦。在感情中,多要求自己,少期待对方;多感恩,少抱怨;珍惜拥有的,不要执著于没有的。在感情之外,要有其他的令自己有力量的梦想,不要把感情当做生命的全部。总是在为情所困的人,生命是缺失的,缺失的并不是一段美满的感情,而是对人生全面的认识和梦想。
梦想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永存的希望。如果心中没有梦想,到哪里也寻不到;如果心中有梦想,又何必到外面去求呢?梦想不是一个外在的行为,也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内心对真善美无尽的追求。梦想和责任有同一个归宿,就是心灵的安定和快乐,朝着这个目标去做每一件事。梦想如果没有找到下手处去实践,那就成了妄想。对善法的追求要永无止尽,对外在的名利地位要知足常乐。如果有了梦想却没有开始起步,那么梦想就成为了妄想,会令人躁动、不安。
把“梦想”寄托在投机上,这并不是梦想,而是妄想,人生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人生没有“完”,走到谷底的时候,就只剩向上一条路。重新检视自己,反省迷梦,珍惜现在,修福积德。“成功”来得太早、太容易,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要急着得到眼前的“成就”、外在的肯定,只要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就是一直在朝着成功的方向走。
现实是出发点,梦想是目的地,中间的距离,就是自己的足印。人生真正宝贵的价值在内心,而不是在外境。拥有自己的梦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一天你会发现,缺陷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礼物。
一块木头,要被雕刻成一尊佛像,需要经受千凿万刻;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颗尚未雕琢的钻石,只有经过逆境的打磨,才能折射出灿烂的光彩。所有的逆境都是在帮助我们成就梦想、开发潜能、庄严人生的。
慈悲心从感恩心中涌现,智慧由听闻开启,愿力则来源于对生命的思考和梦想。不妨读一些祖师大德、圣贤伟人的传记,用心体会他们的生命故事,树立人生榜样,策励自己提升。在平庸中走出风景,是一种能力;敢于突破现状、实现梦想,也是一种能力。自己有能力,哪条路都能走得通、走得灿烂。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想着别人,心里就不会孤独;有了梦想,生命就有了光彩。其实,许多梦想并不在于一定要实现它;在拥有梦想的日子里,自己的生命已经被点亮。佛菩萨的心是强大的心: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充满慈悲与智慧;追求善法的心是强大的心:懂得自己正在为了生生世世的幸福而努力,充满希望,行为笃定;知道归宿的心是强大的心:有所止,有所安,定而静,平稳而坚定;尊重自己的心是强大的心:一切行为都是为自己负责。坚定了方向和梦想,困难就是一路的伴奏。【学诚法师开示】 文图:摘自学诚法师新浪微博
第二篇:先进事迹为我们坚定了努力方向
先进事迹为我们坚定了努力方向,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政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
腐败分子最终沦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我们不能只是拿几个腐败的典型来警示人们不敢犯罪,一个政治信仰颓废、心中充满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精神世界。他们从生活上追求奢华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消极沉沦,在物欲面前彻底丧失自我,逐步变成一个赤裸裸地大搞权钱交易的典型,与不法商人相互利用,巧取豪夺,疯狂敛财,此外还利用职权,大搞权色交易,道德败坏,生活糜烂 这样一个没有思想道德操守的人就是把朱元璋扒皮填干草的贪官标本挂在他面前他也会逐渐走向腐败,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腐朽,人生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职业生涯失去了原则。一个思想腐朽,没有方向,没有原则的人,在漫长的从业过程中他的物欲必然会渐渐的战胜恐惧走向腐败。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
1.渐渐的便不再去挣扎,长大以后即使用把他拴在一棵小树上他也不会去挣扎。这难道不是警示的作用吗?首先这不是一种警示只是种束缚,此案例其实是心理学现象中的习得性无助实验的翻版。大象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早期挣扎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他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逃离。这不是动物是低智商的人是会思考判断的。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正是因为会判断所以人会给自己慢慢的找借口,自我安慰、自我觉得聪明,总觉得自己的这一次不会被抓到,我只做这一次。结果做了第一次,没有被抓,第二次就更大胆结果一错再错走上了腐败的不归之路。,使我对党的纪律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通过学习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反面教材,使我深受启示和警醒。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政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王怀忠等这些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自身抓起,严于律已,廉洁自律,做到戒尺在握,警钟长鸣。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腐败分子最终沦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信仰颓废。他们的腐化堕落首先是从思想上打开缺口,潘多拉魔盒涌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就乘虚而入,逐渐充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从生活上追求奢华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消极沉沦,在物欲面前彻底丧失自我,逐步变成一个赤裸裸地大搞权钱交易的典型,与不法商人相互利用,巧取豪夺,疯狂敛财,此外还利用职权,大搞权色交易,道德败坏,生活糜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严重触犯了党纪国法。
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等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是深刻的。他们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逐步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不是空洞抽象的,而
二、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如何才能加强自身的廉洁呢?先要怀有“有所畏”的心态。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曾经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古语说“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所“怕”、有所“畏”,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震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无言以对,赧然退出。杨震不以暮夜无知者而放胆妄为,他“不畏人知畏已知”,严格的道德自律成就了他一生清廉的美名。
身为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形象,所以,开展工作要时时怀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惧之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的复杂环境下,心中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官有所畏,业有所成”。
三、以人为鉴明自身,加强修养固防线
古人云:“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必须要有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有一股敬业奉献的精神。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增强班子的号召力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正人先正己”,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如果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就不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也就丧失了做领导的资格和条件。因此,作为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我要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从思想上建立起坚固的反腐防线。带头执行好各项廉洁自律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以模范的实际行动,维护政协领导班子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维护领导的权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不但要做到洁身自好,还要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治家、慎交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做事。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一个良好的机制建立之前,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修其身”。修其身,自身才能正;自身正,才能不令而行;不令而行,才能使天下廉。天下廉,最终才能实现天下平。
四、常修“七慎”之德 常练“四自”之道
党员干部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保一生平安。就要认真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不断增强修养,筑牢抵御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要去掉侥幸心理,常修“七慎”之德,常练“四自”之道。
常修“七慎”之德:一是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在善始,没有好的开始,很难会有好的终结。加强官德修养做人,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第一次”这一关,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第一次”这一关把不住,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是“兵败如山倒”,第一道河堤被冲垮,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特别是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地拒绝“第一次”,对每位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虽难以避免,但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又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把握自己,时刻警惕“第一关”,莫把自己拖进腐败的泥坑。
二是慎微,谨防积小成大。我们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吃一点,喝一点,占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损于大节。有的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小错误小毛病组织上会宽容原谅的。甚至有的人还认为,别人搞腐败可以逍遥法外,自己小捞点算得了什么。正是这种心理,使我们的一些干部,放松了自我约束,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贪一点,最后陷进腐败的深渊。小节并非无大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所以,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从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去小恶以保本事,积小善以成大德”。
三是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嗜好人皆有之,领导干部并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切不可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恣情放纵,而应当把它与官德修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官德修养的扬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弃之,介于中间的节之。如果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不善节制,就会被别人投其所好。赖昌星就惯用这一手段,把众多的高级干部拉下水。赖昌星非常露骨地叫嚣,“不怕政府有法规,就怕领导没爱好”。我们从赖昌星一案中是可以吸取足够教训的。
四是慎欲,谨防纵欲无度。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落崖,究其原因,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害,都是官欲、权欲、色欲、利欲、占有欲、享受欲太盛。“无欲则刚,欲盛方寸乱”。欲望是人生的一种动力,无欲不可,而纵欲又为害无穷。那么,如何把握自己的欲望,唯一的是以理导欲,以理制欲,就是要通过理性把欲望控制在“无过无不及”的程度,做到“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要认清正欲和邪欲,扬正制邪,择其善而行之。同时要把好节欲与制欲关。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千万任性不得,放纵不得,不能逾规越法,不择手段,谨防伤身败德。
五是慎权,谨防权力滥用。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动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否则,权力滥用,掌权为已,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祸国殃民。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如履薄水,如临深渊”地谨慎行事,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是应该为人民谋更多的利益,切不可
滥用权力。
六是慎独,谨防自我放纵。慎独讲的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己也要严格约束自己。我们正处大改革的过程中,新旧制度转换造成的某些空隙,给那些作奸犯科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对于我们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做到“慎独”,不断修身是非常必要的。党纪国法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光靠强制很难保证一个人不犯错误。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时,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按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抱着侥幸心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七是慎终,谨防晚节不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是没有人不肯善始,但持之以恒,做到善始善终就很不容易。我们的领导干部大多是由于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绩才被提拨到领导岗位上来的,有的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我们一些同志心理便出现了失衡,产生一种失落感,他们盲目地同大款攀比,甚至还同那些强占狂贪者比。逐渐产生了人家能捞我为什么就不能捞的邪念。于是也搞起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把戏,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弥补自己所谓的“损失”,其结果是伸手被捉,刚下了轿车,又上了警车,刚离开办公室,又住进了班房,有的甚至凄惨地踏上了黄泉路。我想别人的教训足以成为我们的警示,切不可善始而不能善终。坚持“四自”之道:
一是“自重”。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任何时候都不要失于轻浮庸俗,狂妄自大,妄自菲薄,要堂堂正正地做人,明明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地做事。
二是“自省”。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经常反省自己,检点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毛病,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三是“自警”。就是要时时处处用党纪国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越轨的事不去做,在各种诱惑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钱色所动。
四是“自励”。就是要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积极不倦的工作态度,朝气蓬勃地把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
第三篇:走进初三,我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走进初三,我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别了我的过去,别了我的曾经„„
清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的喊声惊醒了,我夹着蒙胧的睡眼,正要再睡,突然妈妈拿起书包,对我说:“快起来!”“怎么?今天有家庭活动么?”我拖着嗓子,慢悠悠地说。“今天开学!”“哦„„什么!几点了?”我吓了一跳,急忙看表,“快到点了!你怎么不早叫我!”我立马从床上跳起来,穿好衣服,急急忙忙刷牙洗脸,拎起书包就冲出家门去赶公交车。
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学校虽离我的视线越来越近,可我还是忍不住回到天堂般的睡梦中。
„„
当学校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帘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曾经刚入校时走进教学楼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初三就来得这样突然,这样伤感,这样无情无义„„
我拖着沉重的包袱走进再也熟悉不过的教室。
教室与先前似乎没有两样,唯一变了的,不过是门口的一块牌子。“以后的作业应该做都做不完了吧。”我心中突然闪过一丝忧伤。
两天后,开学考试结束。
铃声打响,我漫不经心的等待班主任的来临。
班主任已不是原来的班主任了,换了一个新的。几天后,她的课我比较爱听,也许是她的方法好吧,也许是她长的漂亮吧。不管怎样,保持现状就好。这一年是我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刚开始,我们在班级里仍旧像一、二年级一样,仍然吵的吵,闹的闹,但不久后,似乎已经有一大部分人在读书了。
一周后,我发现我们都变了。
累了,休息会;渴了,喝口水;困了,睡一会„„
初三的学习生活无非如此。虽然有些乏味,但一天却过的很有规律。
初三,大家都说这是可怕又可亲的一年,我左躲右躲,但终究还是撞到了初三。在初二时,我亲眼目睹初三临近中考时忙碌的身影,心里不禁产生了畏惧。今年,我何必要装一个局外人,一心只想着贪玩呢?
初
一、初二算是虚度光阴,说后悔早已来不及,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努力拼搏,来迎接人生中第一次考验。
初三了,过去的一切都只是曾经,不堪回首的过去不能限制我的未来,“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没人可以动摇我,只有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那么,我选择:拼搏。
一个人如果只会虚度光阴,而不去努力,那么通往成功的大门永远不会为他敞开。一个人努力了,放手一搏了,无论结果怎样,他总是毫无遗憾的,即使是失败,但对于他的人生来说,他成功了。难道不是吗?
我为自己的过去忏悔,为自己的未来打气,相信自己,忘记过去的荣辱,迎接未来。
我为自己写了一句座右铭:“成功无捷径可走,想要一步登天的人,只会飞得越高,摔得越惨!”我为何不去放手一搏,使自己的人生毫无遗憾呢?
别了,我的过去;别了,我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