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陈泰昌 010113101 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角,安娜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她们是两个不同国家的“叛逆女”形象,都以飞蛾扑火的勇气追求个性解放和美好爱情,并在绝望中走向死亡,至今仍是文坛上动人的形象,闪耀着光辉。所以,本文就试着将二者的形象进行对比。
一、相似性
苔丝和安娜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著名女性形象,自身所散发的人格魅力与巨大魄力,使她们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最动人的叛逆者形象,具有相似的特点:追求个性解放,要求人格独立,都把爱情看作生活的全部,为爱而生,为爱而战,直到为爱而死,有着殊归同途的悲剧结局。
爱情从来都是美好而永恒的话题,每个女人都渴望爱情,苔丝和安娜选择“自杀”,最直接的原因都是对爱情的绝望。失身后的苔丝与克莱相识相爱,新婚之夜却惨遭无情抛弃。克莱离去后杳无音信,在父亲病逝,房屋到期,一家人没有安身之地的艰难处境中,苔丝再次屈身沦为亚雷的情妇。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南美经商失败的克莱回心转意,重新站在苔丝眼前,他的忏悔复燃了苔丝心中的爱,苔丝认为亚雷是毁了她爱情和幸福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只爱克莱一个人,亲手杀死了亚雷,并坦然走向绞刑架。天真善良的苔丝在绝望时能举起复仇的尖刀,是以一种极端的“杀他”的方式实现了某中意义上的“自杀”来实现对真爱的诠释。
安娜被束缚在政治婚姻里,面对着冷酷刻薄的卡列宁,过了八年令人窒息的生活。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的出现像黑暗中的一道火光,点燃了她内心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就这样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并毅然与家庭和上流社会决裂。但是渥伦斯基毕竟还是那个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在和安娜在一起不久之后便开始对安娜产生厌倦,并认为她的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疏远认为安娜成为他政治仕途的阻碍。终于,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为了爱情抛夫弃子决裂上流社会的安娜,再一次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最终卧轨自杀,以死来证明人格的完整。无论是亚雷凌辱下的苔丝,还是卡列宁束缚下的安娜,都与两个男人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为爱而战,为爱而死,视爱情为神圣和最高的目标,勇于追求合理的人生权力,如飞蛾扑火般执着,得到了短暂的爱情,不过,接踵而至的不幸更是造成无尽的痛苦,使她们在与相爱恋人的矛盾冲突中走上死亡,有着相似的结局。
二、差异性
二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出身、社会地位、环境不同,二者在性格、个人意识觉醒和毁灭成因方面还是表现出差异。
作者是这样形容苔丝的:“大自然的新生女儿”,“从来连一只苍蝇,一个小虫,都不忍伤害,连一只小鸟儿关在笼子里,也常常叫她流泪”。所以,正是这种平民的出身、惨淡的家境造就了苔丝淳朴、坚毅、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为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生计去认亲而惨遭失身,为悲剧埋下种子;为了一家人的安身之地再次屈身做情妇,加快了悲剧的进程。就是这样,贫困的家庭一次又一次把她推向痛苦的深渊。而安娜出身皇室,长相出众,容貌姣好,在被人宠爱的环境中长大,性格中不免带有固执武断,唯我独尊的成分,这为安娜的叛逆提供了可能性。拥有省长夫人的身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安娜拥有红杏出墙勇气。她将生活等同于爱情,把渥伦斯基当做私人物品,具有极强的占有欲。安娜执意公开恋情,与上流社会诀别,抛夫弃子,与其贵族血统及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造就的固执、任性、难耐寂寞等消极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就毁灭的原因而言,苔丝真诚善良,没有什么致命的弱点,但是来自外部的强大力量抹杀了她的真诚和淳朴,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贫困的家庭一次又一次把她推向痛苦的深渊,深爱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将她抛弃,虚伪道德观和封建伦理道德容许男人炫耀风花雪月,却不能接受无辜苔丝的失身,资本主义法律任凭恶少亚雷逍遥法外,以至于变本加厉,没有给受凌辱后的苔丝相应的法律保护,反而将追求个人幸福的苔丝视为“乱纪乱纲”的行为迅速送上了绞刑架,美好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终究难逃残忍、冷酷、虚伪社会环境的毁灭。
矛盾重重、犹豫不决是安娜身上致命的弱点。安娜的内心世界是多重矛盾的载体: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活生生的女人,要生活,要爱情,大胆追求真爱,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看做“一个坏女人”,“一个不洁的女人”,在有罪和无罪中挣扎;一方面不能放弃与渥伦斯基的情爱,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对儿子的母爱,在情感与责任的夹缝中煎熬;一方面勇敢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因受到顽固势力打压而有种不祥的预感,多次陷入惶恐迷离中,在勇敢与恐惧中度日;一方面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生活,另一方面又幻想着拥有英国式的幸福,和渥伦斯基一起去新的领地,无法摆脱贵族夫人的偏见,在纯洁和虚伪中求生。种种对立心理较量无法停止激烈的冲突,加上外部上流社会的无情打压所形成的内外夹击,最终将安娜击垮。
第二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安娜的悲剧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安娜自身的弱点也加速了悲剧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成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第三篇:《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历程
19世纪的俄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渐解体,取而带之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但由于俄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的势力还很单薄。因此,19世纪的俄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安娜就生活与这一时期。作为新型女性的安娜的形象也就呈现出多样的性格并不断变化着。
安娜是一个贵族妇女,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妇女,而是一个思想感情智慧方面都远远高出一般贵族妇女的优秀的俄罗斯妇女。托尔斯泰赋予她极大的魅力。她优雅动人、质朴有教、外表迷人、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内心感情真挚强烈有理想有人格有尊严,优雅的举止,多情的眼神,倾倒无数与她接触的人。男人更多的被她 的美貌气质所倾倒,而纯洁智慧之火灼烧着那些贫乏空洞的女人的灵魂。然而这样一个女人却生活在压抑个性的精神牢笼里。少女时她没有体验过爱情是那样的纯真浪漫,后婚姻在她那里成了真正的坟墓,当弗龙斯基在她心中点燃爱情之火时她又仿佛一下子苏醒了,她开始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而又陌生的道路上走着自己的路,虽有泪可落却不觉辛苦,最后的最后她遍体鳞伤,她迷失了,她离开了。
一、纯真无知的少女
文章中虽然没有对安娜少女时代的生活作过多的描绘但仍可以从只言片语中窥见那时的安娜,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涩的摸样,虽幼时遭遇变故,但她依旧被保护的很好出身贵族阶级的她有一个衣食无忧没有烦恼的少女时光,也许是由于年龄的问题或是那种太过安逸的生活,太过简单的人物交际,她是那样的无知,不知怎么的就稀里糊涂的加嫁给了卡列宁,没有复杂的经历嫣然一个不谙世事是的贵族小姐,这便是安娜。
二、光鲜美丽、优雅动人的贵妇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那时的她已为人妇为人母: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从她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突出展现了安娜与众不同的美丽。她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完美匀称的迷人外表,而更在那充溢着的活跃的生命力和优美高尚的激情。性格的热情、真诚使她的美丽焕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夺目光彩。作为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上流社会里,她有如芜草丛中的奇葩:既聪慧、典雅,又质朴、活跃;既单纯、沉静,又从容、高贵,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充满魅力。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当遇到铁路工人惨死的场面,她大动怜悯之心,竭力想减轻家属的苦难,而对于伏伦斯基的慷慨解囊大为赞赏;兄嫂不和,她亲自去调解,“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 卡列宁是一个官僚机器,他最热衷的事情莫非是官场上玩弄权术。他对爱情的看法可以说是完全不重视,因而,他给安娜的也只是八年没有感情的花瓶生活。在他看来,仕途是最重要的,爱情并不重要。卡列宁自己是“官僚机器”,除了热衷于玩弄权术和官场应酬,再没有其他爱好。安娜与卡列宁生活的多年时间里,她把自己教养十足,美丽大方,善于沟通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是集美貌与内涵于一身的好妻子和女主人。她可以称得上19世纪70年代俄国妻子的典范。然而却不曾幸福。安娜的哥哥说:“你们之间没有爱情,也不可能有爱情,这是一个错误。”安娜回答说:“是个可怕的错误。”错误在于,安娜决定出嫁时,听从了这样一个劝告,那就是所谓的:“忍耐一时就能相爱。”就这样安娜过了整整八年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不幸的婚姻对于她人性不啻为一种蹂躏,她终日郁郁寡欢,心情沉重
三、觉醒的新时代女性
“我是一个活女人,我需要爱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对我的伤害,而他自己总是对自己感到那么满意。难道我不曾做过努力,不曾竭尽全力去寻找一种可以作为自己生活补偿的东西?难道我不曾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当这个丈夫已经实在没法爱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起初安娜比其他贵族妇女多的只是生机和活力,但她依旧是活在封建枷锁下的奴隶。和机械死板、毫无生趣的卡列宁维持着毫无感情可言的婚姻,可是这一切随着沃伦斯基的到来而消失了。
在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安娜只能强行压抑身上蓬勃的生气。当年轻英俊的骑兵军官伏伦斯基带着狂热的爱闯入她的生活时,她那被控制着的生命之火终于熊熊燃烧,她晚熟的爱情开始觉醒,她品尝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欢乐。“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象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安娜开始意识到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安娜在觉醒中鉴定的呼声。
作为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安娜一经接受伏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她选择了勇敢地跟丈夫和旧生活决裂,依然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自由的心灵、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伏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安娜自我意识的觉醒,反映的是时代的进步。是对束缚女性思想的社会观念和宗法制度的挑战。安娜是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女子。
四、虚伪社会的叛逆者
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不仅是执着的,而且是大胆的,毫无隐瞒的。对于上流社会的舆论,安娜采取的是一种漠然的态度。她所追求的是自己想要的爱情,所以她不顾一切。公然和沃伦斯基同居,出入公共场所。安娜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而这与她所处的上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腐败不堪的整个俄国贵族社会,偷鸡摸狗,打情骂俏可以受到或明或暗的赞许;而当安娜出来争取真正的爱情时,却被看作大逆不道。因此,安娜成了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决心与自己不幸的命运抗争,力 图挣脱贵族上流社会传统势力的桎梏,冲破 卡列宁虚伪家庭的牢笼,勇敢地和渥伦斯奇 相爱、结合,她当时作出这样大胆的抉择,合 情合理,无可厚非。安娜和渥伦斯奇结合以 后,她在佛雷德花园与他会面时,向他说道: “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 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 是你的爱!有了它,我就感到这样高尚,这 样坚强,甚么事对于我都不会是屈辱的。”爱情给安娜注入无穷的力量,她为此感到高 尚、坚强。她对渥伦斯奇的爱真挚,热烈,一 往情深,始终不渝,最后以死殉情。她誓死 以求的是灵与肉统一的真正爱情,符合道德 的情欲满足,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这种爱,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她蔑视世俗成见,不顾一切,不听劝告,参加宴会、舞会。毅然决然选择独自一人的披荆斩棘之路。
安娜的生活总原则是爱情胜于一切,甚至比责任还重要。她不遗余力的贯彻了此原则。安娜坚持自己内心的渴望,造就了她追求独立自主和激情四射的生活,在愈加疏远的现代社会中,她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开拓者。
五、在爱情中挣扎和迷失
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的结果,就是被贵族社会冷酷地抛弃。回国后,安娜遭到了整个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敌视。这些绅士淑女们不仅夺走了她的母爱,还对她关闭了所有客厅的大门。数不清的攻击诽谤,侮辱漫骂,像脏水一样泼在安娜身上。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安娜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心情越来越痛苦,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只有同伏伦斯基的爱情了。但沃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个花花公子形象。他对于爱情的看法比安娜的轻浮,爱情只是作为他消遣的一个对象。他是真心爱安娜的,但爱情并不代表他人生的全部。所以,当安娜不给他任何私人空间的时候,当社会的舆论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的时候,他退缩了,他宁愿选择一个更加自由的人生。他搬离了和安娜一起共同建立的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对于把爱情看作神物的安娜而言,沃伦斯基的爱情就显得像个玩物,这必然给安娜致命的打击。
她曾对伏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伏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伏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伏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己,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伏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伏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她的爱情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私,此时一切的一切包括爱情对于安娜来讲“都是假话,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罪恶”。她迷失了,“我该怎么办”“她要去哪儿、去干什么压根都忘了”
六、无尽失望的恨世者
“她借助于照透一切的光亮而清晰的看到现实这种光亮现在使她看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幻灭。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伏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伏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与伏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这就是她濒临毁灭前夕得出的结论。安娜心中美好的情感和希冀全都幻灭了,她真正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最后以一死摆脱了肮脏丑恶的一切。
安娜是以她的死,向封建专制社会进行了控诉。因为无论是从精神生活或是道德面貌来说,安娜都远远高出于上流社会那群假仁假义、男盗女娼之徒;然而,她却不见容于社会。如果安娜虚伪一些,肮脏一些,不那样公开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就不愧为一个合格的贵族,可是她的感情、个性却那样真挚,她无法压抑自己对爱的那份热情。在伦理道德和个性解放的全部斗争中,安娜无怨无悔做了个性解放的祭品,即便终究被那个专制腐朽的社会扼杀,但她的勇气和抗争足以使她犹如一颗流星,照亮了那片黑暗的天空。
美丽的安娜,纯洁的安娜,真诚的安娜,充满生命力的安娜,作为叛逆者的安娜,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的安娜,悲剧的安娜……说不尽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艺术创造之一,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最高的成就之一,即便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她的形象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第四篇: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分析
浅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婚姻与家庭、生死以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线,从而勾绘出了这一时代俄国社会的一幅真实、凝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这个作品是以安娜一卡列宁一渥伦斯基为主要线索的,其中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妈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说中的安娜已与卡列宁生活了八年,并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养,才貌品德均高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子。婚后她试图去爱丈夫,但发现两人的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背景下,安娜遇见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一见钟情并且爱得十分执著。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抛弃家庭,地位和名誉,但最终却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实,如此浪漫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的结尾。
一、虚伪的宗教伦理观念是安娜悲剧爱情的催化剂
安娜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这时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剧变的阶段,正是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一切都混乱了”,“一切都翻了个身”。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渗透,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受到广泛而强烈的挑战,西欧文化就大量涌入,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立远远多于交流、对话。西欧文化以理性为中心,尊重人的独立、价值和自由,强调个人的作用;俄国文化以宗教为中心,重视群体主义,安娜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令人不安的时代。她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她希望有一种实际的生活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寻找的突破口就是争取爱的自由、被爱的权利。与渥伦斯基相爱后,她意识到生命因此而释放出全部的意义。后与渥伦斯基出走、同居,表面看是为了情感的满足,实质是对自由、自主的追求。虽然安娜的追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毕竟时代的条件还不成熟。当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不顾一切地和渥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于是整个上流社会都轻视她、仇视她,把她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
经历了种种痛苦之后,她开始知道,虽然她所需要的是纯真平等的爱情,然而她并未得到真正想要的,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在等待结局,这将愈来愈使人苦恼”。由于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对特定社会的迷惘与困惑,安娜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缺乏理性调节,这种特征显示出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要么遵从本能欲望,要么遵从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处于对峙分裂状态。在重重的压力面前,她孤军作战,奋力抗争,但遭到了惨败,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难以适从。
二、冷酷的专制制度是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
19世纪的俄国,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俄国迅速形成,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进入了俄国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封建统治仍占优势,他们无法同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使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无法完全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个特定的时代成为安娜成功的瓶颈,注定她只能上演悲剧结局。
当安娜不顾一切与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时候,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以卡列宁为首的集团用法律责任、拒绝离婚、不准跟儿子见面等伪善的观念和冷酷措施来压迫、折磨她;以培脱西为代表的年轻贵族集团,则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社交界大门,她们自己虽过着既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却骂安娜是“堕落的女人”,甚至在公共场所公开表示对安娜的轻蔑。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一方面不顾一切地想保住自己得到的这种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问的推移和爱情的逐渐变淡,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了她精神崩溃,走向毁灭。
三、脆弱的爱情基础是安娜悲剧的导火索
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他们之问的爱情不堪一击。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相对而言,他还算其中较优秀的人物。他爱上安娜,只是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他自以为是诚心诚意的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安娜,因而,他从来没有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安娜为她牺牲了一切,他却始终在心灵深处藏着许多肮脏的念头:他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淡薄的爱情和远比安娜低得多的付出使他无法理解安娜对她的爱和她极度痛苦、绝望的处境。最后当安娜完全绝望且完全摆脱了作为爱人的偏爱,在用清醒的目光去审视渥伦斯基基的时候,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对她所表现的爱情的实质:“他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以我为夸耀”。可以说渥伦斯基在安娜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成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摧残安娜的一个工具,他唤醒了安娜,又冷落了安娜,于是,安娜就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气。正是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其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
四、安娜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是她爱情悲剧的潜在条件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一方面,安娜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和爱情的权利。另一方面,安娜作为一个贵妇人,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是接受贵族阶级的教育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她痛恨卡列宁八年来埋没了她的生气,窒息了她的生命,同时却又对卡列宁怀着负罪感,同情他的“痛苦处境”,责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另外,她深爱着渥伦斯基,却又将其看作是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归罪于他。这使安娜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的开卷语。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在那个时代常人并非容易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而当不顾一切追求的爱情如泡影般幻灭时,心灵的创伤怠来愈深,自身没有其他追求,没有赖以生存的希望,最后精神崩溃,绝望而死,不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个体,这一悲剧是必然的。
第五篇:《安娜 卡列尼娜》读后感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
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相逢,就像石子投入湖水,一层层的涟漪荡漾开去,成就了结构恢宏,涵盖广阔又不失细腻的画卷–是画卷,不是画面,因为阅读过程中你几乎可以看到一双大手缓缓拉开帷幕,抽丝剥茧地向你耐心地讲述爱情,伦理,婚姻,政治,生死和因果。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大智若愚的写作方式,叙事当中没有时空颠倒,没有人称转换,几乎没有任何花样和技巧,托尔斯泰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即不是上帝,也不单纯是看客,讲述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又怎么结束。而他笔下的人也老老实实地生活,恋爱,争吵,思考,分分合合,跟现实生活一样,有时候平缓的让人不耐烦,有时候又充满了匪夷所思的转折,就像一条大河,平缓,宽阔,深沉而又神秘。整本书的结构又不可谓不精巧,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舞会上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偶遇,从起因到结果,几乎没从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角度正面描述过,可是最没有想象力的读者也不难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相逢。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两位主角,也几乎没有过任何正面交流(除了安娜自杀前的一次),却共同串起了一幅跨越莫斯科,彼得堡,乡间,国外,跨越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的政界,社交界,农村和学术界的浮世绘。无怪乎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位杰出的建筑师。
文中的主角安娜是一个美丽端庄、高贵典雅、聪慧善良、自然真诚、又富有激情的贵族妇女,她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一般的贵族妇女。
安娜的优秀和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解放、生命意义、爱情自由的渴求。“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觉醒中的安娜的坚定的呼声。她爱上渥伦斯基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辉而且要把幸福发散给别人的神态”,这是一种自己幸福也希望别人幸福的崇高境界。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对生命意义的尊重,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她自我意识的觉醒,反映的是时代的进步,是对束缚女性思想的道德观念和宗法制度的挑战。从这个角度看,安娜确实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贵族妇女。
其次安娜的优秀在于她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她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是整个贵族社会的叛逆者,她面对的并不是卡列宁一个人,而是她赖以生存的整个上流社会。她大胆地冲破社会舆论的压制,公开追求自由的爱情,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抵抗着上流社会的诽谤和侮辱,表现出她性格中坚毅、勇敢的精神。安娜的追求不仅是执着的,而且是大胆的,毫无隐瞒的。她是一个勇士,有着顽强的斗争精神,敢于义无返顾地与整个上流社会的虚伪抗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种不同于其他的贵族妇女勇敢的精神却是令人钦佩,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是,安娜身上还负荷着传统因袭的重负,她为情出走,追求个性解放,却又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从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时时升腾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愈演愈烈,让她痛苦的挣扎于个性解放与传统道德之间。这种内心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爱的追求的脆弱性,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
安娜由新生向绝望毁灭的转化,是她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这深刻暴露了安娜性格的巨大缺陷和近代妇女的可怕困境:想追求女性的个人独立与自由,却只能依附于男人的爱来实现,而未能解脱历史因袭的男人则只能将其推向更加惨烈的境况。
安娜的觉醒和爱情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在本能欲望的层面上。她的一见钟情,带有浓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紧接着的,则是这种狂暴本能的宗教压服。换句话说,安娜性格的矛盾,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疯狂的纵欲与激烈的宗教否定之间矛盾的体现,而作者的这种性格分裂和矛盾又是分裂性民族文化在小说中的反映。
安娜极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努力探求生命原生态的存在方式,热切呼唤人性的回归,这种行为方式和人生理解本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哪怕一丁点理性的束缚。安娜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实践人性解放的同时,矫枉过正地陷入了纵欲的感性误区。她为摆脱社会的枷锁却又陷入另一桎梏,她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自私的自由,是一种毫无顾忌的自由,是一种情感占有欲望的满足。自由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而是一种理性意义上的积极的生命舒展。如果抛弃理性原则,只认可个人的自由,那么个人的自由很容易构成对另一个人的自由的侵害,对周遭人群利益的伤害,导致矛盾与冲突,并最终使个人的自由变得不牢靠、不稳固。
文中的渥伦斯基同样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小丧父,一方面具有聪明、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等优点,另一方面也具备爱慕虚荣、寻欢作乐、追求功名等纵垮习气。他对安娜的爱是真诚的,为了能经常同安娜在一起,甚至拒绝了一项关系到他前程的重要任命;在他感到他们的爱有可能结束时,甚至不惜开枪自杀。然而每个人的观念都是不同的,当他们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后,安娜甘守寂寞,而渥伦斯基心中空虚贫乏的生活与其不甘寂寞的心理发生了冲突,最后他妥协了,开始关心“自治委员会”“议会选举”之类的上流社会活动,对安娜的爱也越来越冷淡了。
渥伦斯基是带给安娜生命活力和情感幸福的天使,又是把她推向毁灭深渊的恶魔。他风流倜傥,激情热烈,激活了安娜的沉睡的爱情,并给了安娜极大的满足,他与安娜之间的冷淡,并不是因为他爱上别的女人而感情破裂,而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即为一个封建贵族社会的叛逆者与一个归顺者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破裂。
卡列宁在文中被塑造成了一名典型的封建官僚形象长期的封建官场生涯己经腐蚀了他的心灵,使他思想僵化、感情麻木、虚伪庸俗、墨守成规。他的个人观念与安娜追求爱情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正如文中安娜所言“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当安娜争取婚姻自主时,他也仅仅是出于本能,要求安娜和他达成默契:允许她做弗龙斯基的情人,以换取维持表面的虚伪的夫妻关系。当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愿与他“维护神圣家庭”、保留“体面”的观念发生冲突时,他不惜与狠毒的莉季娅伯爵夫人勾结,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家庭的羁绊、宗教的感化、舆论的谴责、法律的威胁、心灵的摧残等等,以压制安娜的合理追求。
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而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不仅仅是对婚姻的背叛者的惩罚,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对叛逆者的惩罚。
文中的列文是属于一种社会基层统治阶级,他只是一名小地主,因而他必须从事劳动,而劳动的特性决定了他全部生活的性质。他的生活不仅仅是上流社会那纸醉金迷的“社交生活”,还包括了他在自己庄园里所从事的富有活力的劳动生活和他因受资产阶级思想而产生的劳动改革,因而在他与基蒂相爱、结合之后,他的生活不仅仅是爱,他的整个生活是充实的、幸福的。
列文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安娜超越好看而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巅峰,原因很多,我想其中之一也许就是他几乎还原了人生原汁原味的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的是可大可小的情节,可以是故事开始的奥勃朗斯基的家庭纠纷,可以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也可以是列文的求婚未遂,以及他在路上和基蒂的不期而遇,也可以琐碎到列文的一次出猎,让他醍醐灌顶的一场对话,甚至是书的结尾的一次仰望星空。
书里面所有人物都跟现实中的人一样,在人生这条河上载沉载浮,顺着河流向未知的远方奔流。当安娜的故事嘎然而止的时候,列文得以继续他的旅行也继续他的漂泊,那个近乎开放式的结局,似乎在暗示着一切都没有结束:对于一切活着的人而言,生命就像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变化的可能,都是一次不不同规模的变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或者是惊喜,或者是灾难,或者是醒悟,或者是沉迷,谁知道呢,谁在乎呢,反正在乎也没有用。
安娜卡列尼娜自杀之因探析(1)安娜无法忍受自己与他人的虚伪社会化就是虚伪化:虚伪是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一个部分。人不虚伪,社会不能容忍;人虚伪,自己不能容忍(浑然不觉倒好,自我认知度高反而痛苦)。“这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搜索这是世界的本相,丑陋,残酷,狰狞,人人都不例外。托翁本人对虚伪一定是深恶痛绝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关于虚伪之书,是暴露虚伪之书,是痛斥虚伪之书。虚伪是成人才有的最龌龊的本性之一,然而人不可能不虚伪。不虚伪,不得活。人难以回归真实之境,澄明之境,此为人之郁闷痛苦之源。(2)生存是无休止的痛苦人生存的要务是欲望与情感的满足。情与欲纠缠不休,相互撕扯,其结果往往容易导致对生存的厌倦。在安娜看来,人生的痛苦注定是无止无休的,“简直想象不出一种不痛苦的生活环境”。她说:“我不是活着,而是在等待着一种拖延了又拖延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呢?安娜也迷迷糊糊,晦暗难明,但她已预感到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她处在一种无止无休的悬置状态,对未来充满疑惑和恐惧。相伴而来的就是对生存的厌倦,虚无感开始在其内心世界逐渐漫延浸润。既然生存是虚无,是徒劳,再折腾来折腾去,有意思吗?别人也许有精力、有兴致去折腾,可是安娜不想了。“死”(смерть)这个字眼一旦蹦出来,就不断地在安娜的脑海里跳跃翻腾。(3)激情孕育毁灭在沃伦斯基的眼中,安娜“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他的整个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沃伦斯基的母亲曾对安娜迷人的外表赞不绝口,但她看到的只是外表,而沃伦斯基却凭直觉把捉了安娜性格中最核心的东西——生命力,也就是激情。这种激情本应当是为她自己能够“生活在另一个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而准备的,但遗憾的是在最初,因为所遇非人,(卡列宁当然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与安娜不相匹配),这种生命力不得已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直至偶遇沃伦斯基才迸发出来、释放出来。这种迸发与释放可以说是毫无顾忌的,甚至是不计后果的。同样作为凡人,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埋怨谴责安娜,这也是托翁的意思。然而,那种“幸福得不可饶恕”的美好日子实在太短暂了。从国外回来后,安娜很快被妒忌、猜忌、失落、孤寂、恐惧、空虚、无聊、厌烦、绝望等包围,不停的争吵开始成为家常便饭。有时我们甚至搞不懂安娜究竟是咎由自取,还是命当如此。正如结局所显示的,安娜把非正常死亡当成了一种惩罚人的手段。!吉蒂当初没有看错,安娜的迷人之处的确有一种可怕和残酷的东西,这种东西现在清楚了,那就是生命激情本身就蕴含着毁灭生命的力量,(4)偶然性与宿命尽管如此,我们还应当指出,安娜去车站并不就是去自杀,虽然自杀的念头已在她的头脑中盘旋了许久。安娜的悲剧告诉我们,单纯的两性之爱不足以建立起稳固的完整的自足的世界,借助于本然的生命力的迸发与释放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但从根本上讲非但不能拯救个人,反而将个人逼进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