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中的人生哲学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同样,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并且是它们二者共同跟国家的最高观点和制度冲突的舞台。”(6)“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他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一切癖好、一切秉赋、一切有关出生和幸运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跃着”。(7)可见,在市民社会中,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分离的,而特殊性是它的核心。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概念客观化过程所经过的环节:家庭构成了一个以家庭成员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整体,构成了一个自在的目的,个体从中可以意识到自己具有实在性,因而家庭具有实体性的统一;市民社会是独立成员的结合体,其中私人利益作为需要的全体是第一原则,因而代表着区分和差别的环节,具体的道德在其中瓦解,而代之以自私自利和唯我主义,这样一来,“伦理的东西已丧失在它的两极中,家庭的直接统一也已涣散而成为多数”(8);这种情况只有到了国家才能使普遍性占据绝对地位,从而真正完成伦理和道德的“重建”,当然,这是相比于家庭而言更高层次的重建。因为家庭中的统一毕竟是自然的、直接的、感性的,只有国家中的统一才是思想的、理性的。同时,作为独立个人的相互关系的市民社会,其成员各种需要的满足、人身和财产的满足以及特殊利益和公共福利的秩序的维护,所依据的只是法律;而法律仅仅是保障抽象地适用于每个人的人身权、所有权、契约和裁判的权利,这些都是从外部对个人活动的规定和限制,它只是市民社会的必须,并不代表和体现市民社会的本质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削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因而,现代工业应运而生。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这样一来,我们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人的需索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生态危机。
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能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4、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引发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了环境成本的计算。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却不肯在排污设施、技术上投资,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生态危机。
另外,从认知层面的思想根源来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并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人类中心主义、过分追逐眼前利润以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三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并加剧了生态危机。
1、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企图主宰和控制自然界,一切以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主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自然界进行控制、支配、改造和利用的思想,是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
2、盲目追逐眼前利益——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直接根源。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把眼前的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即“先发展后 治理”之路。同时由于认知层面的局限,难以预测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潜在危机,以致出现一些期后不良后果。为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科学预见性。
3、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深层次原因。
对自然生态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又一重要根源。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只是人的价值的一种映射的产物;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物种;认为道德原则的制定与选择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如上种种观念显示出人们道德意识的取向上存在偏差。在这种偏差的引导下,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对大自然进行着剥夺与破坏而完全不顾其他物种或是大自然本身的利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道德与素质的缺失。
生态危机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如今,大自然正以各种方式向我们展示它的不满与愤怒:近几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现,雪灾、洪涝、旱灾、沙尘暴、泥石流频发;生态难民面临生存危机,在一些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许多人被逼无奈远离故土;因生态危机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数额惊人。。这一切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多方面综合努力,以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第二篇:电影《罗拉快跑》观后感——快跑中的人生哲学
课程:美学概论
学号:
姓名:
专业年级:艺术102班
电影《罗拉快跑》观后感
——快跑中的人生哲学
摘要:在电影《罗拉快跑》中,女主角罗拉为拯救男友整整疯狂的跑了三次来改变结局,是命运的捉弄还是自己的选择,恐怕连我们自己也难以说清,但是透过电影,我们应该在罗拉的快跑中看得更深,一点是“存在先于本质”,另一点是“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不仅仅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更是一门人生哲学。
关键词: 罗拉快跑存在主义蝴蝶效应
在课堂上我第一次观看了电影《罗拉快跑》,快速的节奏,动感的音乐,以及女主人公卡通化的造型瞬间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如此紧张的音乐和电影画面绷紧了我的根根神经,不得不使我全神贯注。“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一个尖牙利齿的怪兽造型的时钟来来回回地摆动着钟摆,故事也就这样开始了。
德国柏林的街道上,一个全力奔跑的红发女孩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她的男友,她就是罗拉,她只有20分钟的时间。罗拉跑了三次,每次都因为一点点的小细节而神奇地改变了很多很多人的命运,然而就像我们玩的闯关游戏一样,玩家死后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来过,改进前一次的错误,更快更好地完成游戏赋予的使命和任务。最后她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存在先于本质
为什么罗拉整整跑了三次呢?因为在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中她得到的是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也许从男友打来的求救电话开始罗拉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她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拯救男友曼尼,于是她没有坐以待毙,任由时间流逝,而是在短短的20分钟内拼尽全力,去行动去选择,这个勇敢的女孩甚至疯狂的跑了三次。
这与存在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那么什么是存在主义呢?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存在主义强调选择的自由,并为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无论是罗拉自己被警方击毙还是曼尼被急救车撞死都不是罗拉想要的结果,所以她选择重新来过,有些事即使重来也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她在奔跑的过程中会依次遇到恶犬,推婴儿车的妇人,小偷,红球衣男人等等,这些是不变的,就像游戏固定的关卡,但是罗拉奔跑的过程中她可以不停地做出选择,譬如抢劫,譬如去赌钱,这都使她改变结局,有时候决定往往就在一瞬间,当罗拉走投无路是恰好遇到红灯,她一抬头看见了赌场,进还是不进,完全取决于她自己,于是她决定去赌,并成功赢得了十万马克。正如德国的哲学家海格尔德所认为的“存在”不是一种停滞的状态,“存在”总是在变化。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然后去行动,去做,所以人生才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快乐还是难过,幸福还是悲哀,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想如果我们可以想罗拉一样因为对结果不满意而让时光倒流,甚至拥有月光宝盒这样能穿梭时空的宝物,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很多遗憾的事想重新来过,比如避免之前犯过的错误(罗拉跳过恶狗),比如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体力(罗拉上救护车),甚至可以选择更有益的策略(罗拉赌钱)。
如果这样的设想可以实现,想必人人皆会力求完美,大喊一声“停”,重新开始,出了车祸的人会避免在同一时间驾车来挽救自己的过失,学生会提前复习考试的内容取得优异的成绩,人们可以在重大的灾难来临前迁移到安全的地方等等,这当然是好的,正如电影开头所说——“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只要结束游戏重新开始就好,可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间是一条射线,人生不是游戏。
很多时候面对眼前的困境我们总是感到无能为力,《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结果竟出现了神奇的效果,这是电影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那是对现状的不满,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烦恼,我举个例子,登山时到达顶峰的那一刻,有多少人会对着山下大声的呼喊,喊什么并不重要,有没有人在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宣泄心中的压力,愤怒„„可是回到现实中来,依旧于事无补,但是纾解了心情的你会作出选择,积极地去行动,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现状。
“选择,行动,改变。”其实并不深奥,与其说是电影带给我们启示,倒不如看做是我们现实生活实实在在的写照。
二、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说“细节改变命运”一点都不为过。罗拉每一次奔跑,都在通过十分微小的细节改变着自己和他人的命运:遇到狗是跳过还是被绊倒,跑步的时候贴着墙还是离远一些,遇到救护车搭车还是继续跑步„„很多很多的细节,就像那一只只蝴蝶,看似不过轻轻地煽动翅膀,却能影响遥远地方的一场飓风。
在电影中,这一影响或许被夸大了也或许没有,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并不知晓我们的一个举动对自己,或者是其他任何人产生的影响。这部电影是从罗拉的角度来拍摄她的每一次有心或者无心的选择都是如何影响她周围的人。无论认识与否,哪怕只是简单地擦肩而过,一位妇人有可能成为富翁,也有可能成为传教人士,一个偷车男孩,有可能流浪街头,也有可能过上幸福生活。生活竟然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可是,我相信。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的游戏,一个骨牌倒下便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哪怕那最后一张骨牌与它相隔很远,毫无关系。
看过一个小故事,“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由一颗钉子而引发了一个国家的灭亡,说起来有些可笑,似乎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之中,但细细分析,却也有合情合理之处,因为它环环相扣,并不脱节。“蝴蝶效应”的理论也证明了中国1300多年前《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哲学思想。
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好在那个时候,你与他擦肩而过,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也让我想到很久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一对夫妇带着小孩坐在行驶在山中的大巴车去旅游,途中小孩因肚子饿哭闹不已,那对夫妇只好带着小孩中途下车投宿山中的旅社,晚上他们从旅社的电视中看到新闻,他们乘坐的那辆大巴车正好被山上滚落的巨石击中跌落山谷,无人生还。丈夫感叹的说,还好他们中途下车,逃过一劫。可妻子却嚎啕大哭了起来,说是自己害了他们。丈夫这才恍然大悟。
也许任何人都会像故事中的丈夫一样发出这样的感叹,但当我们细细思考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妻子话语中的端倪,是的,如果按照他们的计划,如果小孩没有哭闹,他们是不会下车的,这样的话大巴车就不会因为他们而停车,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已经足够大巴车躲过山上滚落的巨石了!
短短的几秒,一个决定,你改变的可能是很多人的人生。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任何微小的细节,任何微小的力量,你的一个的举动,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亦或者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电影结束,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与女主角一样的焦急,紧张,几乎没有时间去细细地思考,所以在电影结束后一直想把自己感受和想法理一理,电影的最后,女主角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当罗拉发自内心地一笑时,相信每个观众也松了一口气,我也不例外,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与回味。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曼尼恩 《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8.4.【2】吴贻弓 李亦中 《影视艺术鉴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
【3】百度百科
第三篇:电影中的人生哲学论文——肖申克的救赎
体制与自由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体制是自由的敌人。
《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说:“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犯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肖申克监狱的高墙之内,按时作息,按时吃饭,按命令排泄,按安排干活,逐渐麻木,逐渐得到“教化”,或者说逐渐沦为高墙(体制)的奴隶。
所以,当年迈的布鲁斯获得假释,得以呼吸着高墙外自由的空气时,这空气也造成了他的窒息、他的噩梦,最后因为这“可怕”的自由而自杀;瑞德获得假释之后,不经过雇主的批准,就无法小便,因为四十年来在监狱中他每次小便都需要请示狱警,这已经成了他根深蒂固的习惯,他总是想着违反假释条例,以回到“能适合我的地方”,不用在外面“担惊受怕”。这就是体制化的结果,自由成了他们避之不及的东西,而高墙内成了他们的乐园。
安迪是这体制内唯一的例外。
年轻有为的安迪是一家银行的副总裁,妻子有了外遇,他悲伤之下喝得大醉,却在巧合之下成了谋杀他妻子与她的情人的凶手的替罪羊,被判处终身监禁。我相信这不管对于任何普通人来说,这都是天崩地裂式的打击。但安迪不是一般的人,他在监狱内“漫步着,就像在公园里散步,像穿了件隐形的外套”;他在狱中重拾起自己的小嗜好,打磨石头,刻各种有趣的小玩意;他面对“姐妹花”的殴打性侵威胁毫不妥协;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看守长处理继承的遗产,并借此为在室外工作的“同事们”赢得了三瓶啤酒;他把肖申克监狱充满松脂味的储藏间变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馆……与此同时,他也为典狱长偷税、洗黑钱,这不是可以用道德标准来评价的,因为,正是为典狱长“服务”,他才能为犯人们服务,为他们建立图书馆,帮助他们取得高中文凭。
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场景是,安迪打开以前只拉响过警报的扬声器,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肖申克的犯人们停下手中的活,驻足聆听,安迪躺在摇椅上,脸上浮现出无比享受的表情,那一瞬间我的眼泪险些流出来。瑞德说:“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的梦还要高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安迪的梦就像这歌声一样,高远辽阔,他渴望如同歌声一样自由地飞翔在空中,或者说,他渴望如一个自由人一样,安静地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在歌声里翱翔。但是,他的自由,和这歌声一样,被典狱长扼杀在这高墙之内。
但最终的胜利者是安迪。
安迪爬过他花了十九年一点一点挖出的隧道,爬过五百码难以想象的臭水沟,干干净净地到了另一个新世界,投到没有记忆但温暖的太平洋的怀抱中。当典狱长诺顿饮弹自杀的时候,他也许还不知道他是如何被安迪打败的。
这是因为安迪有一个自由而充满希望的灵魂。
安迪的身体被囚禁在高墙之内,他的肉体受到体制的洗礼,但他的内心、他的精神、他的灵魂永远是自由的。他自己的内心永远是属于自己的,是典狱长之流碰不到、夺不走的。与他形成对比的,是布鲁斯的精神也被“体制化”,是瑞德在脱离高墙后的惴惴不安。幸好,瑞德最后摆脱了在他身上无形的高墙,奔向了自由。
所以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自由战胜体制的故事,是对被囚禁的灵魂的救赎。
第四篇:论语中的人生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语》中的人生哲学
姓名:纪文玉
班级:电气化1007 学号:2010010007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摘要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经典语段的解析,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对《论语》做出现代意义上的解释,并给出了具体的行为方法。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君子 理想,传统文化 正文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正如柳诒徽在《中国文化史》中所言:“孔子者,中华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开。”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善,《论语》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核,也需要有新的解释和应用。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只有温度没有色彩的孔子,需要一部最具普适性的《论语》。人们常说,生命之树长青,而真正伟大的思想往往是灰色的。灰色只有与其他色彩搭配才能彰显其普适性和纯粹性。灰色提升品位,多彩保证了活力,这就是和谐,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论语》。
《论语》中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礼”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而秩序和制度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二是以德治国的从政思想,《论语》主张道德教化,以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是社会安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三是处世哲学和修身理论;四是《论语》中主张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下面将七个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做出阐释。
一、天地人之道
中国人讲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像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一日九变„„”,就像一个新生儿,每天都在微妙的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和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大地上进行行为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人的意义就是和天地一样,天地人被称为“三才”。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能够有所谓的“浩然之气”,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是值得敬重的,人也是最应该自重的,人对自然万物应该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这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心胸。
二、心灵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现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现在看来存在一些偏颇,但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使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会错过星星。”遗憾留下的阴影放大成黑暗,就会阴霾我们的灵魂。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这种不足,《论语》中教我们这么做。
这种宽大的胸怀来自内心的自信和坦然,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遗憾,“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强大的人也是真正勇敢的人。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就是看轻身边的得与失,那些对小事耿耿于怀的人,孔子称为“鄙夫”。
苏轼也曾说:“古之所谓豪杰者,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者也。”勇敢有时候表现为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和镇定。
心灵的勇敢是一种从容笃定的气势,是一种坦荡荡的心境。这种心境即可以弥补先天的缺憾,也可以弥补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人有定力,使生命饱满充盈。
三、处世之道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答案乍听起来有些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事分寸,他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感情和才华用在有用的地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与朋友相处也要有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
心理学上有种行为叫“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孔子告诉我们,要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做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是自己“言寡尤,行寡悔”
儒家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种践道者,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他们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可以忘记自己的得失,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当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四、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的第一个标准;“不忧,不惑,不惧”一个真正的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智、勇,就少了忧、惑、惧。
君子的第二个标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的第三个标准;“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胸怀天下,奋发有为。这才是《论语》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君子的真实写照。
五、交友之道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孔子对益友、损友的定义。
益友: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损友: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要想交益友,摒弃损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意愿;二,能力。在《论语》中,前者叫“仁”,后者叫“智”。即为,要有仁爱之心,还要有辨人之智。
从某种意义上讲,结交一个好朋友其实就开创了一段美好的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品位。
《论语》中提倡我们结交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之人。但是并不是通过他们改善我们现实的生活条件,相反,孔子从来不主张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格,提高自己修养,丰富自己内涵的人。
选择一个朋友,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能交上什么养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惰性元素,是有害还是有益。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益友的前提,而交到益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六、理想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是理想越高远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定力和信念。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永远比他的业绩更加重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孔子教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他要就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理想,可见理想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道路,行动是成就理想的唯一途径。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手中的引线,而这条引线是源自于内心的愿望,内心越淡定,越从容,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论语》中,一切高远的理想都是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之上的,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中国知识分子所需要的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奢侈,而是精神存在的自由。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朴素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七、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无不出现在各阶层中。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他成了我们的不朽。
就在孔子看着流水兴叹时,他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特别强调出来。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找到自己的位置。由内心的标准来衡量生命是否有了一个清明的自省,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超乎功利去做内心真正认定的事,就是“立“的一种见证。
四十而不惑,就是能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有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的位置。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和包容。一个人要做到耳顺,就要使自己无比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在某一高度。
学习《论语》,学习所有的经典所有古圣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内心还是对社会的岗位,都有一种无愧交代。
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的,或自觉地,或痛楚的,或欢心的,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 中华书局
【2】 王爽 孔子回答人生108个感悟 新世界出版社
【3】 雷原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 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五篇:人生哲学中的价值观
人生哲学中的价值观
让我先向大家介绍一则短篇的关于人生哲学的小故事。一个满腹经纶的作家出名后有了些财富,便开始环游世界、到处走走。他带着一些金钱及书本开始旅游。有一次他搭上了一艘船,准备海上之旅。不料半途刮起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每个人都急忙抢救身上值钱的东西,作家却只拿了笔记本。一旁的人问他:“你不打算保住你的财产吗?”作家回答:“我所有的财产都在我身上了。” 当暴风雨过后,有些人因拿了过重的财物而无法逃出,而作家则幸运的活了下来,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他便将这个冒险故事写成书。一路上他就靠着文笔才华顺利的回到家乡。
这则故事说明什么呢?知识是唯一不会亏本的生产工具,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所学发挥自己的才华,改善目前的生活,帮助自己由困境中跳脱出来,并使人生充满意义及乐趣。
那么,什么是“人生哲学”?“哲学”这一词就不用特意向大家做解释了。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说,它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那关于“人生哲学”呢?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句中国名言就很好的概括了人生哲学研究的范围,即“世事”与“人情”。
至于“价值观”这一概念,现当代公认的理论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以下让我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做简单的介绍。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一版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一则关于人生与哲学的典故便是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真正能理解它寓意的能知多少。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这其实便是庄周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有句话叫“虚幻背后的真实”,虚幻的背后是真实,但是真实的不是欲望,而是残酷的现实。梦境里的美好的展现了人的欲望,欲望背后是在现实中的空虚或者失败或者无奈的现实。现实才是真实,欲望只是表现方式是表象。“所谓虚幻,实非虚幻,是名虚幻。”这点在哲
学的学习中是比较抽象和不具体的了。
另一则有关于人对自由的追求的典故仍是和庄子有关联,“宁做自由之龟”。故事是说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这简单的故事便是向大家阐明庄子不愿为官而要做普通的百姓,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对人性追求解放的向往。这不正体现了在哲学中外在自由、思想自由与生命自由的三个“自由”观点。
以上介绍了哲学中关于人对虚幻与自由的理解,再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人生观中价值的理解。我们常言“三家并立”,“三家”便是儒释道三家。首先,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其次,道家的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与宁静,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后,佛家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之说,其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反映了佛教对世界万物以及人的生命本身的看法,即佛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落实到世界的层面就是世界观,落实到人的层面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有所区别,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三家对世界的观点,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西方的哲学家对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很深的见解,西方哲学研究的是人为什么要活、活着有什么意义等, 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是对死亡本性的追问,其终极形态在本质上是宗教。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及主张的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观点来看,各史学家文学家的观点主要是提倡人性的解放与理性的自由观。哲学家康德的“自我立法”,主张自我约束,自我理性的支配;梭罗的观点是人人平等,主张世界的公平正义;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主张主权在民。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在以辩证唯物论认识人类发展客观规律及其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理想,是集中反映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最高理想。
以上分别是笔者从中国古代和中西方哲学中对价值观的不同看法的简单梳理。其实,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随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而成,且往往不易改变,并在人的兴趣、态度、目标、信念、理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价值观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仅是态度的决定因素,也是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人格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整个人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价值观对个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支配着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左右自己的行为,在宏观上决定了个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和生存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不仅是学生或者上班族,亦或是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都要接触到并且需要接受各种新事物。如果我们费尽心思学到的是些与现实不相干的纯理性化、理想性的东西,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它们的价值所在,就很有可能形成知识无用的观念。所以,我们必须摈弃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大作用。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