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这个假设: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如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这个假设: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熊希灵的回答(13票)】: 这种问题传播学怎么解释我不了解,但这必须是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啊,已经有实证研究在做过了,很有意思的是,结论跟题主的假设正好相反:
相对于现实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被试为大学生)。
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参与者自我报告在facebook上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一系列7点量表),然后再报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
第二部分是另外找了一群被试,让他们报告自己关系亲密的3个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以及关系一般的3个人,然后评价他们现实生活中过得快乐与否,然后再让他们看两分钟这几个人的facebook页面,再评价他们在facebook上表现的是开心还是难过(同样是一系列量表)。结论上面已经说了,再给大家呈现一下他们的结果图吧。
结果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统计显著,交互作用图上都看得出很明显嘛!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达因为是会比较公开的,所以都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而表达积极正面情绪,更符合社会化好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自觉地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得更积极向上。
虽然结论与题主相反,其实题主的假设也是有道理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得到朋友圈的关怀,是能有效缓解生活中遇到的负面事件的——但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亲密朋友倾诉而不是放到社交网络上。
最后提一句,这个研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做的,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参考文献的作者,他还做了很多类似社交网络的研究。
参考文献:Qiu, L., Lin, H., Leung, A.K., & Tov, W.(2012).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RosemaryGuan的回答(11票)】: 之前只讨论了人际传播方面的可能性,忘记写另外一种可能,已补全,请耐心向下看(喂你想多了这么长谁会看(╯‵□′)╯︵┻━┻)——————————补充后的版本的分割线————————
这是个好问题,但弱弱说一句,提法不太对……
首先,严格来讲,这个假设是不具备研究价值的。我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个判断是否科学取决于两点:
1、可重复性。即该假设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加以复制,也就是说要排除某个判断的偶然性;
2、可证伪性。这是波普尔的理论。就我的了解,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说法。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简单来讲,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有边界,才有研究的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好像挺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物理学里的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就是理论必须有边界的实例。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假设不具备研究的价值呢?要从上面两个参考标准入手。可重复性涉及到具体操作,暂且不表。问题主要出在可证伪性上——这个假设表述得过于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证伪。回到题主的假设: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PS.强迫症表示标点有问题不能忍……求题主改一下……)这一假设主要有几个明显的问题:
1、“相较于现实”。这个“现实”是怎样的现实?题主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以便研究者界定研究背景。具体来讲,就是说题主需要具体到是“相较于现实中的哪些行为”。
2、“人们”。这个“人们”指哪些人?我能理解题主说的是普遍性,但是这个普遍性没有具体数据支持,所以不能证明普遍意义上的“人们”都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等。研究对象没法确定的话,这个假设就没法展开研究。因此题主需要规定这个“人们”具体指哪些人群。比如说,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的群体?还是以性别作为划分的群体?甚至是以性向作为划分的群体(doge严肃脸)?
PS.”在社交网络中“这一点就是正确的提法,因为至少确定了一个具体的场合,给出了一定界限。
那么抛开问题的错误提法,以我的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对于一些(自己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很积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为什么更多的是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理解有误的话请指出~)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这并不单单是传播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鉴于后两点我只是略懂皮毛就不瞎说了,简单说一说传播学方面(咳咳其实这个也只能说是略懂皮毛= =)。先来确定一下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属于哪种传播模式吧~严格来说,这种传播基于人的社交关系,因此暂时按照这一点将它确定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百度之~就不展开说啦)。
(PS.说暂时是因为有另外的可能性,之后再说。)这也是我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的原因。因为理论上讲,人际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受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观的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结果很多时候也不具备普遍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严格来讲传播学也是个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 恩我好像有点跑题了……回到正题。
确定了这个问题属于人际传播的问题之后,来看一看人际传播领域有哪些内容可以为我们所用~ 相关理论非常之多,为了避免题主大海捞针,我以个人名义来定个位(doge严肃脸)。我认为有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一、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的理论。
”本相“不用解释,字面意思。”装相“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废话当然有啊,不然大家都去做影帝影后好啦==),但是也含有假相。
这个假相就是导致题主所述行为的重要变量。你看到对方形象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假相在“装相”中所占的比例。
人的交往中有一个难以摆脱的悖论:一方面,人渴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行动来定义自己,即希望对方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展示给对方的形象,不要有除此以外的固定印象;一方面,人又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别人,因此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别人。
那么为了实现前一个渴望,人们会本能地在社交中展现“装相”,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现实中”的表现。而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装相“会越来越不真实。
当人以某种标准来展示自己以符合社会规范他人期待等等一系列内容之后,“装相”会压倒“本相”,发展到极端,“本相”也会被认为是“装相”。
但是人既然有“本相”,那就一定会有表露的冲动和时机(不管表露的方式是什么),否则这样痛苦的矛盾足以逼疯一个人。这样的“本相”范围很广,可以是某个人隐藏得很深的恶意、压抑,可以是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冲动和渴望(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一些轻易不能表露的情绪。
而表露的方式就更广了,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泄途径。而在题主的假设中,一部分人的表露方式就是社交网络。网络的匿名性具备让人表露“本相”的客观条件,因为一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有更多安全感和更少的责任感(责任感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体)。那社交网络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理论上来讲,社交网络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的。因为你可以选择屏蔽某些人,因为你所发的信息在你自己看来是相对安全的。那在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本相”的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责任。
你不必担心某句话说错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坏的影响(因为你已经谨慎地选择了传播对象),也不用担心个人的情绪发泄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只要不是恶意的、有指向性的发泄应该不会有人因为这个绝交吧……),所以这个环境能够让你以最低的成本缓解“本相”和“装相”之间矛盾而产生的痛苦,何不善加利用呢~
二、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的“约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
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
1、开放区(Open Area)。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和你都知道的内容,即可以公开的信息;
2、盲区(Blind Area)。由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内容,即“他人眼中的你”;
3、无知/隐藏区(Hidde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内容,即“你向他人隐瞒的部分”;
4、封闭区(Unkow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内容,即每个人身上尚未被挖掘的内容或潜能。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吧,遇到某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你的行为可能会令你产生类似于“卧槽我居然还能这么机智(依然doge严肃脸)”的感觉,这就是你在封闭区的个人信息被释放了出来。
一般来说,你和你的传播对象同时处在开放区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传播,也就是题主认为的“现实中”人的表现。
那继续往下分析,按照题主的假设,那些在社交网络展示负面情绪的人,其实是将原本处在无知/隐藏区的内容移到了开放区,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对方原本没让你知道的内容,人际传播达成。
而导致这种转移的动机非常复杂,题主有兴趣可以再结合心理学深入研究一下。
————————我是来补充另一种可能性的分割线————————
上面说到,暂时将这个假设认定为人际传播的模式进行讨论。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大众传播学有一个理论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
当然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全是两个研究体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理论不适用于人际传播模式。但如果转换一下视角,将传播者视为受众,将社交网络视作受众所选择的传播媒介(这个设定实际上不成立,因此只能说是勉强),那么勉强也可以算是一种大众传播模式。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众传播的理论是不是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一家之谈,题主请谨慎选择)。
先来解释一下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般的大众传播理论是从媒介出发,讨论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
这个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传播媒介时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卡茨认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会令人产生需求,这样的需求又导致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这样的期待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也就是说,受众个体的需求是导致媒体接触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将这个理论套用在题主的假设上,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在“现实”中表现得平静甚至积极的人,出于何种动机或者怎样的需求,选择了社交网络作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场所?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麦奎尔(DenisMcQuail)的动机矩阵。(注:图中 【
13、进去】应为
【
13、进取】)
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
回到题主的问题。显然,在社交网络表达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感方面的动机(也许有认知方面的动机,但这个倾向并不明显)。
那么对应起来,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分析“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的心理动机: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自我维护,有的人可能只是出于表达需求。或者有的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比如和朋友或者男/女朋友吵架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很伤心之类)。
但是归根结底,题主的问题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平静或者积极的人,出于某种心理动机,选择了社交网络这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内心(表达负面情绪)需求的方式来表露自己,以获得内心平静。也就是说这个人选择了使用社交网络来满足表达情绪的需求。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能够说明问题~ ————————我是终于写完了手都快断了的分割线————————
本来要早睡的人由于看到了题主的问题拖到了现在(╯‵□′)╯︵┻━┻……
于是题主你赔我美容觉!!(╯‵□′)╯︵┻━┻ JUST KIDDING~ 答案中所有理论都是真的我没有瞎编QAQ(可以百度or谷歌查询)。
BUT因为是我根据脑子里的内容自行整理的,基本没有直接引用,所以没法给链接什么的,求不被喷(喂你有多怕被喷-_-!)~T_T 另,如果题主需要相关书籍我之后整理一下给你个书单吧(其实是因为实在写不动了嘤嘤嘤)~也欢迎大家指正内容里的错误(别想了这么长的东西谁会看,(╯‵□′)╯︵┻━┻)。恩第一次写这么这么这么长的内容,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呐喊一次,题主赔我美容觉!!(╯‵□′)╯︵┻━┻ 【婉姗的回答(2票)】: 感谢 @Rosemary Guan 的答案,如她所说这行为背后确实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感谢她从传播学角度的专业分析,非心理学人士尝试一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选择在现实向特定的人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社交网络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非社交网络传播? 简单说来,是预期值的不同。
我们在传播负面信息和心情的时候,都是希望有回应的。在现实里跟特定的人传播时,会希望对方能用心倾听、及时回应,而且回应的内容是自己希望听到的。有时候我们希望听到的是安慰,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得到建议。甚至对方回应的速度、表情、语气……都是关键。
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会有受伤的感觉。但如果有贴心知交、我会选择向他传播,因为我确信他会给我想要的回应。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对象,我就会放弃这样的传播方式、转向在网络上传播。
在网络上传播就等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因为发布的时候我不是向特定的人发布,所以我不会期望他能给我想要的回应。
在社交网络上传播、或许我会希望特定的某个人看到而给我回应,但是如果他没有给我回应、我可以安慰自己说他没看到。但如果是现实里面对面传播我就没法这样安慰自己了。如果是在非社交网络上传播,期望值就更低了。类似有点买彩票的心理,如果有人回应那就是中彩票了,如果没人回应那就是正常的。
这里衍生了一个话题,就是社交网络究竟是让我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了?
我的观点是:社交网络只是人脉维持工具,它方便了我们维持人脉但疏远了人心的距离。
面对面的交流是亲近关系无可替代的交流手段。我们早知道,面对面沟通时只有30%是通过文字表达的,有70%是通过表情、语气、肢体语言这些来传达的。社交网络的交流把70%都去掉了,只剩下最无关紧要的文字部分。
还有就是物以稀为贵。以前我们彼此之间可能几年才有一次见面机会、平时我们只能偶通书信或打电话,所以我们都会格外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但现在社交网络让这一切都变得太方便了,反而不珍惜。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的时候,家乡的朋友来我所在的城市都会见面,但我回到家乡去大家反而聚得少了。
回到题主的提问,其实分享负面信息和情绪是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的,因为这能让我们更了解真实的对方。即使我们没有及时给对方想要的回应让对方感觉受伤、我们也是有机会去调整彼此的相处方式的。
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选择要么自己憋着、要么找身边人倾诉,有了社交网络我们选择多了,更少向身边人分享真实的自我、人心也就更远。【乔老的回答(3票)】: 如果你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的人跟你都不熟,结果你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惊喜party,你会不会开心的要死??
其实这就跟题主说的一样,求关注,求被了解,求被爱。其实人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注,有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高人一等等等。就像打球的时候有女神在,男生就会打的格外卖力一样。都是一样的心理。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
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守在你身边听你讲那些喜怒哀乐,但是不说或者是你身边的人不适合分享那些小心思。这就是有些女生嘴里说着没事回头就在社交媒体上倾诉的一干二净。2面子
如果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你能怎么想??要生日礼物的呗~~毕竟有些话不适合现实中对某些人诉说,所以发到社交网络上让别人看到,这种人性交往中的软暴力正好满足了某些人在现实中求而不得某些心思。避免了一些尴尬的场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比起自己的目的,那些所谓的隐私暴露成本更低。3某个人
一个经常发动态的人不是因为他感触多,而是为了某个或某些能看到的人。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在空间回顾她和前男友的前尘往事,知道她想要重回到他的世界被拒绝,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琐碎的小事能换来他的一丝垂怜和悔意。【阿年的回答(2票)】: 综合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觉这几点是关键—— 【1.与人进行积极的互动消除矛盾感】 【2.分享倾诉的需求,人为产生被关爱感】
【3.寻找相同遭遇的”同伴“,消除”厄运只发生在自己“→”自己被孤立、特殊化“的感觉】
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是长期遗忘或者大彻大悟,是难以通过正能量就简单正负相消的。这三样行为的目的是”大彻大悟“,但实际上,得到的回应多也难以切实帮到现实生活,少则让人难以满足,加剧这类行为的持续,形成了一个偏恶性的循环。
【范迪塞尔的回答(1票)】: 因为人在很高兴的时候能自嗨或者身边有人可以分享,不需要去网络上找存在感。但是不开心或者寂寞的时候就需要安慰和存在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王尼玛的回答(0票)】: 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在社会中限制表达懦弱情绪,而悲伤的时候通过一些不经意的流露向旁人表达他们的情绪,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关怀。
而网络上表达的情绪浅显易懂。不是多了,是你们看不到罢了 【便当的回答(0票)】: 相对于有隐私的网络上人们更愿意发布负面消息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王了解的回答(0票)】: 招假期小时工,有电脑手机都可以做,每小时30左右时间自己安排,薪水每天结算不拖欠,有兴趣的加我QQ 710667578 了解细节。【Quartz的回答(0票)】: 因为社交网络是陌生人的网络,而现实是乡土环境的关系网,所以现实更好解决,陌生人的关系网如同大都市,乡土环境的现实关系如同农村乡村,所以你可以类比一下现实如同你初高中小学时的关系网,网络环境如同你在北上广,无依无靠,很多不受约束的环境,人们在商品社会的关系就像网络环境,难以自控,在现实就像乡土环境有人协调帮助,你可以看看乡土社会,与商品社会,人们的行为受什么约束了。
【黄鑫的回答(0票)】: 人更喜欢示强而不是示弱,问题不成立 事实上人更愿意在真实公开的网络上发表正面积极的言论,你如果每天说的都是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顺心、工作不开心,那最终会导致什么?在别人的眼里都是负面评价,被认为能量值很低
所以大部分人宁可装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至于负面言论,两个可能性多些
1、多在匿名网路中,因为可以隐藏真实的自己,例如豆瓣、陌陌、秘密、漂流瓶
2、本身社会价值比较低,比如学生、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 【JeffreyShieh的回答(0票)】: 在面对面中的抱怨通常是用声音表达的,在网络中则是文字表达的。
声音说出来后,旁人客观上无法选择听不见,但文字却可以选择不看。所以在现实中随意抱怨会导致更多的排斥。因此也就更不敢这么做。原文地址: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