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青春(范文模版)
论青春
语文课上,老师让用青春造一比喻句。青春是夏季的天气,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风起云涌,变幻莫测。青春是一道透明的伤疤,纯净美好但有是痛心疾首的存在。青春是冬天融化成水的雪,在多情的阳光照射下,殊途不知归路。青春是雨后的新竹,英锐无比而又不堪一击。青春是凝妆待嫁的新娘,惊疑参半而又亦喜亦忧。老师皱眉摇头:不要故作深沉。然后叫了一位似乎从来不知愁为何物的乐天派青春是太阳,照在哪儿哪儿亮。老师侧目点头,微笑绽放。青春是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笑容定格僵硬。
抛弃比喻,青春就是一个悠长而有短暂的生命的一部分。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如果一定要用比喻。我觉得青春是激情的火焰,燃烧是破灭前的壮丽。
那天拿遗篇预备投稿的文章找语文老师修改。看后,师说:文章谈的是你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内容到还算深刻。可文学话题太大,不是你用一两千字就能写就的。办公室里几位年龄大些的老师开始抓住机遇‘文学’?你们现在开始谈‘文学’?我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听也没听过‘文学’啊?你还想听‘文学’?看样,你一定是‘地主’之后,我们那时侯就整天饿着肚子去猜信怎么样才能不饿肚子。我谢了语文老师,在一片忆苦声中退了出来。
在时间的长河中飘扬涤荡出的我们。在豆蔻年华一恍惚就跨越了世纪之交的我们。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蒸腾出的我们。在期望成功和期待出格的千万双目光锁定下的我们90后,是否该开始思考:青春,我们应怎么度过?
按照语文老师的理解。青春该是生命中最灿烂的光彩,是追求梦想的无畏,是对新生事物是好奇,是对未来充满好幻想的甜蜜。十七八岁的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幸福。可这些只是一个过了青春年龄的人,根据自己的思维对青春理所当然的认识。而真正的青春只有在经历着的我们才知道。我们在体味着,感悟着,品尝着。其中的酸甜苦涩,顺着血液遍布全身,然后汇入心房。不是幼稚的心学会了故作深沉。在这个充斥着理想与现实、张扬与低调、沟通与代沟的空气中。关于青春,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看看都在我们前面的80后吧!那个一出道就被别人津津乐道的韩寒。大家在茶余饭后的指手画脚后。是否也会想一想:这个对你们来说还是个孩子的少年,是如何练就的这一双深邃的火眼金睛?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的青春,有几个人能看明白?写到孩子二字,不免想到那个自语我就还是个孩子的小四。白天是个淡淡定安然、品学兼优的学生。晚上是个捩性乖张、东漂西荡的牛仔。这种对青春的表达方式真的注定于双子座的性格吗?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写几句题外话:错误不是人生的判决书上的刑罚。我们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的的犯过或为或不为人知的种种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犯错误是每个人的权利。请别在抓住一个孩子的的小辫子不放!80后里还有一个叫许三多的王宝强。他是少数几个能赢得众人承认的80后之一,而他所演绎的关于成长和成功的镜头其实是很多默默付出、不为人知的80后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剪影。王宝强不过是他们中幸运的一个。
其实,青春是自己生命最初、最本质的体验。能不能被理解在其次。只是关于那份体验我们没有能力选择,只能被迫接受。不是厌倦了你们动不动就挂在嘴边的忆苦思甜。关于你们的过去和遭遇,在心里上我们也会遗憾和痛心。是的,我们只会在心里上缅怀,从不表现。就如同对待我们身边的各种热闹和喧嚣。我们只能本能的接受或拒绝,从不评论。如果,真的可以选择。我们愿意用成绩的压力、生存的强迫来换取你们的无私无妄,哪怕饥肠辘辘。愿意用虚幻的网络、吵闹的交通来换取你们的恬淡安静,哪怕面朝黄土被朝天。愿意用落寂的繁华、飘远的灵魂换取你们的真实质朴,哪怕一辈子为着锅台转。
无论青春是什么,像什么对我们90后而言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一生中明天的定位要比今天的心境重要的多。而我们明天的成功与否,要牺牲今天。所以,作为90后的我们,用青春为成长买单。
第二篇: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谢青春)
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
摘要:在鲁迅著作中,有些作品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称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等。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原因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共振现代读者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鲁迅的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命运 封建迷信 封建礼教 社会本质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灵魂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最具体、最普遍的社会感应和现实考察中激发出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人道主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现实实行文明启蒙和现代化改造的意志。二是鲁迅辉煌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小说《祝福》便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范。
《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攒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祝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作者在浓墨重彩地描写祥林嫂三次肖像的同时,还作了独特的构思,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春天。
首先,看她最初的身份——童养媳。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正值如花的年龄,却要在婆婆家里当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封建夫权剥夺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天。
其次,她第一次丧失,也是在春天。如果一直做童养媳,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在婆家失去青春自由的祥林嫂,又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所以在这个春天,祥林嫂失去的不仅仅是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更是她做一般妇女的权利。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媳妇兼佣人,那么春天里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祥林嫂逃到鲁家做了一个冬天的短工,在有了短暂自由之后的新春时节,又被婆家人五花大绑而去。婆婆为榨取祥林嫂最后的一点价值,又把她卖到贺家坳。
再次,看祥林嫂一生中的又一次打击——在春天里再度丧夫且失子。嫁到贺家坳之后,尽管祥林嫂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有力气、会干活的丈夫,有了个白胖的儿子,日子可以说舒心了不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的祥林嫂在春天里再次被抛入不幸的深渊。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 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寡而再嫁,本来就要无辜地背上不贞的罪名,再加上一寡再寡,更无端地要让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人们加上“不祥”的罪名。没有了丈夫,祥林嫂还可以有做母亲的权利,但是祥林嫂的不幸仍在春天里延续,狼叼走了儿子,也叼走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甚至封建族权这条豺狼还叼走了祥林嫂夫妻二人苦心经营的家——大伯把她赶出了家门。
最后再看祥林嫂在新春的祝福中倒毙。一寡再寡,失去青春的祥林嫂,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之后,被鲁四老爷借助于封建的政权逐出了家门。流落街头的祥林嫂由于受到封建神权的毒害,在新春到来之时,又诚惶诚恐、瑟瑟缩缩地承受鬼神思想的折磨。春天本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鲁镇的人们在祝福的声声祈祷中盼望着幸福降临。然而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却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带着被分尸的恐惧寂然逝去,为自己凄惨悲凉的命运划上了句号。
祥林嫂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春天里发生,作者这一匠心的构思,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性,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命中是没有“春天”可言的,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夺走了像祥林嫂这样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们的灵魂。
祥林嫂是要强的,是上进的,是不屈服于命运的,但她的境遇是悲惨的,这根本的实质还来自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
二、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一)社会原因
1、封建迷信的控制 祥林嫂貌似自杀,其实刽子手很多,最先揪出来的应该是“封建迷信”。小说为什么取名叫“祝福”?“祝福”本是一种迷信习俗,借新年前的祝冬福向鬼神祈求新的一年收成好,事事顺利,将种种追求幸福的愿望包裹在了各种散发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活动中,由此营造了全文的迷信氛围,说明鲁镇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整个大环境。“祝福”是封建社会最富有特色的迷信活动,因此在祝福活动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被赋予得淋漓尽致。文章取名为《祝福》,为鲁镇、鲁四老爷、祥林嫂等人为何如此相信迷信奠定了大的背景,推动了文章整体迷信活动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以表达鲁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望,相信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在浓厚迷信神权思想的笼罩下,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宗法的执行者,当祥林嫂刚进鲁家时,鲁四老爷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皱一皱眉头”,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府三番五次祭祖祀神时,鲁四老爷又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祭器,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鲁四婶在安排祭祀福品时的三次喝止,不允许祥林嫂碰祭器,使得祥林嫂一次次的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带着封建迷信的枷锁,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的喝止,是封建迷信的歧视,一次次让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可怜又可悲的地方就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份子,在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后,却又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自觉的深受迷信的控制和摧残。比如,柳妈嘲笑她的疤痕,用鬼神威吓她,劝祥林嫂去庙里捐个门槛,第二天一大早,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并维护封建迷信思想的威权,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人“千人踏,万人跨”,好赎自己一世的“罪名”,试图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在封建迷信的高压与愚弄之下,祥林嫂的灵魂被一次次的残害扭曲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它,对灵魂的疑问,希望死后不至于受到鬼神的惩罚,可见祥林嫂对鬼神的迷信之深。然而一切都是枉然,祥林嫂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摧残,成为了封建迷信控制下的奴隶,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鲁家,后来沦落街头,成了气概,就在家家户户忙着”祝福“的时候,失去祝福权利的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2、传统礼教的束缚
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成为人们思想中的一个毒瘤,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以祥林嫂之死为我们打开了传统文化极具毒性的一面,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仅自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来自周围群体伦理道德的指责,封建礼教的思想毒素不仅流散于整个鲁镇,更进一步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封建帝王,但中国农村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
《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说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鲁镇,她是以劳动工具的身份出现的。她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此外,她对生活没有什么所谓的非分要求。她出身卑微,她没有姓名,也没有人去关心她的姓氏。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她自己为什么满足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她只想维持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之一的封建礼教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无孔不入。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尽力维持这个奴隶地位,也正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她很满足于付出很多得到很少的生活。
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她的那种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机会的希望已很难维持了。当她初失丈夫,成为寡妇时,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封建礼教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死死的缠着她,慢慢的侵蚀着她的灵魂。对她这个寡妇的到来,鲁四老爷第一个感觉就是“皱眉”,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按当地的习俗,福礼由她做,会给他带来不祥的征兆,封建礼教之网己经悄悄的散开了。她在鲁四老爷那里感到满意的生活很快因她婆婆的到来被打破了。她被她的婆婆“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强迫嫁到山坳里去了,抬到男方家后,她拼命反抗,以致使她的头“撞香案角上”,留下一个永远消灭不了的伤疤。但只要能够不受侵扰的依靠自己的劳动平静生活下去,祥林嫂也还是能够感到满足的生活下去的。她对生活的要求,始终不过是要过一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随着她的男人的死亡而终止。封建的族权制度又一次抡起大棒,施加在她的身上,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吃了,遭受灭顶之灾的她,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已经让他感到她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一次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祭祀时干这干那,担当一切了。她已经失去了主人对她的信任,祭祀时不让她沾手。因为封建礼教的歧视,她想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得到主人信任的希望破灭了,对她是沉重一击。在封建礼教下的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
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二)个人原因
1、反抗性质盲目
主人公祥林嫂在迷信的控制和传统的束缚下并没有一味地顺从,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反抗,可对抗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并最终沦为乞丐,主要还是祥林嫂反抗的性质是盲目的。
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由此可以看出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最后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2、反抗软弱无力
正因为反抗的性质盲目,所以导致祥林嫂反抗的软弱无力。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出逃、抗婚、捐门槛和问灵魂四个层面构成的,而每一次的抗争似乎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第一次反抗是出逃,因不愿被婆婆逼迫改嫁,祥林嫂逃到封建正统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家做工,他勤快地“工作”“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在地主家受着剥削,似乎她心甘情愿地做奴隶,并且很满足,因此第一次反抗却也成了与封建正统的妥协,为以后祥林嫂抗争无果做了铺垫。
第一次反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遭受更大的打击。当祥林嫂的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们也会表明他们的坚定态度,鲁四老爷不会因为她做活勤快而保护她。对于倔强的祥林嫂是要以死相拼的,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这“出格”的闹,“异乎寻常”的以死抵抗确实撼人心魄!然而她抗争的原因其实就是她脑中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思想。因此,她的这种抗争却维护了封建礼教,她根本无力冲破那浓厚的封建礼教和沉重的枷锁,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祥林嫂反抗后屈从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她完全是白折腾,甚至让人们怀疑她当时是不是假装的。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当夫死儿亡后,再到鲁家时,鲁镇人们都把她当成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她不甘被人唾弃,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祈求神灵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打击,最终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第四次无声的反抗是在她临死前的一天,对灵魂的质疑。祥林嫂遇见我。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灵魂怀疑的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意义,她对封建礼教和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只是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而又不被锯成两半,至始至终都沉浸于封建制度的控制下。
三、悲剧命运所揭示的社会本质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深刻地观察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不幸人们的命运而加以典型化的一个完整的悲剧性格。这个形象揭露了全部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和制度——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这个真理。鲁迅先生用其对民族、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广大而深刻的关爱,继“救救孩子”之后,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发出了又一声呐喊:“救救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黑暗落后的根源——整个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而推翻这个黑暗的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四、健全的社会制度对人健康生存心态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的心态构成了社会心态体系。社会心理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昂扬的社会情绪,它推进这社会朝着进步发展的方向前进;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由于其不成熟的心理表现使得社会朝着后退和腐败的方向行走。
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些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所有人,呼唤具有现代合理性的健全社会。健全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社会机制离不开健康积极的文化精神和健全的个体心态。社会制度与个体心态始终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体制,势必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人们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生活,自由、平等是社会的主流。个人心态同时也映射着社会制度,当个体心态健康和谐是,社会一定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理想的制度迈进。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2、陈思和、宋炳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3、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4、朱晓进、唐纪如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5、雷达主编《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杂文集》,海天出版社;
6、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7、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81年版;
8、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9、李国平主编《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第三篇:以《致青春》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题目:以《致青春》为例从经济学、心理学等角度来论述“男
人不坏,女人不爱”
《致青春》这部电影,勾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思绪,电影题材是青春,而里面的男女主角更值得我们细细去解读。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若要以《致青春》电影为例,来谈一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话题,则需首要定义男人之“坏”。的感受;花心,有多个伴侣,善于撒谎;做事情不考虑后果。
以《致青春》里的陈孝正为例,他出生贫苦家庭,在学校循规蹈矩且勤奋学习,一心想出人头地。因为一次偶然的误会而让郑微知道了陈孝正。郑微的苦苦追求,而陈孝正的无比冷漠的拒绝,到最后甜蜜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不花心,也不善于撒谎,但是他很以自我为中心,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他是理性的经济人。从他瞒着郑微他即将美国留学的消息,他的人生蓝图里根本就没有郑微,甚至说出了他的人生大厦里不允许有半点差错的狠话。从这个角度看,陈孝正也是个坏男人,而为什么偏偏郑微还爱这个坏男人爱得神魂颠倒?
我觉得可以从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证。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情上所花出去所有的成本,比如耗费的时间、金钱等,当这些成本无
法回收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沉默成本。
为什么郑微不愿意离开陈孝正,为什么郑微还爱着这个“坏男人”?原因是郑微在大学四年里再陈孝正身上投入地不仅是时间,金钱,青春还有感情,陈孝正要美国留学这意味着郑微所付出的这一切都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产出,郑微当然是不愿意去承认和接受这些沉默成本再也无法回收,当然是舍不得陈孝正的离去。
二、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来进行分析
在博弈论中,我看了张维迎这位学者对博弈论的一些认识。他认为,“一个组织里既有强势的人,也有温和的人,两类人可以和平相处。但如果强势者比例过多,彼此之间相互厮杀,反倒有利于温和的人生存。反之,如果温和的人太多,强势的人就可以占便宜,进而会吸引更多的强势者加入。譬如,男女交往中有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说法,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坏”男人在男人中的比例很小。” 也就是说,如果这坏男人相当于例子中强势的人,其他非坏男人相当于例子中温和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坏男人在男人中就可以占到便宜,取得女人的喜爱。
男女间就像一场博弈,一种人性博弈,什么是博弈,就是付出的少点,得到的多点,在对待男人上尤其如此,如果你一开始就付出太多,对男人太好,什么都想着他,而他却没什么付出,那么从博弈的角度看,郑微就已经输了,她不得不爱陈孝正,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坏男
人。我记得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辛夷坞说过一句话:“谁先爱了,谁就输了”。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
第四篇: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小编推荐)
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
《透明的哀伤》为例
—以散文集【摘要】:花样的青春里生机勃勃,岁月像河,不舍昼夜的流,席慕容在诗歌《青春》“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对青春进行了慨叹,在其散文集《透明的哀伤》中也有对青春的赞美与感伤。带着对爱的追求、年华的惆怅和沉重的乡愁等最可贵的人生情味,她的作品自然地流入读者的心中,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①用简短而朴素的话语絮叨,如花的岁月,记忆斑驳,微笑里深意的内涵。席慕容以诗歌出名,而散文也给了我们许多的道理,散文集《透明的哀伤》里就为我们展现了她的青春情怀。【关键词】:席慕容 散文
青春
学生
花
孩子
席慕容,女, 蒙古族, 1943年生于重庆。1959年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 毕业后任教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并从事绘画与文学创作, 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 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出版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散文集有《成长的痕迹》、《透明的哀伤》等。作家,老师,画家,同时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面对青春时“年轻的时候,心中的阴影来自那对前路的茫然无知,我会遇见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一切都没有启示与征兆。”①146这样的困惑也同样是年轻的我们的疑惑,“生命是可以包含月光,却不得不在同时也包含了一层透明的哀伤。”①146
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席慕容她是一位老师,学生的一切常常牵动着她的记忆神经,她是一位画家,对于生活敏感的人,面对岁月的流逝,又怎能视而不见呢?她同样是一位母亲,孩子的成长却似乎是她青春的重现。她以她的多重身份,朴素而富有哲理性的散文话语为我们记叙平凡的生活。对于青春时所发生过的一切美好的点点滴滴,她总是认真的收藏记录。在她眼中,青春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从她的散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她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告诫我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轻时的你我已是不可再寻的了,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错阳差。”尽管青春也会承载忧伤,但是这也是青春的其中一部分啊。即使承载着忧伤,即使面对困境,即使知道会受伤,却义无反顾地走向未来,这才是青春。②
学生:曾经的青春年华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③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学生便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望着他们的笑靥,往事却也历历在目,太多的想法,过多的思绪,总是可以轻易的把我们带入记忆的深处。这种感觉席慕容也在体现在《同学》“站在讲台上的她久久没有开口,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学生,心里重新浮现了那些旧日同窗的面孔,那些啊!那些不知道分散到什么地方去了的朋友。”①25这一幕的场景让席慕容陷入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似乎也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流逝的岁月在我们面前重现,清晰的让人动容,人生不止,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记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流着隐隐的伤痕。仓央嘉措《问佛》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当一切重现时,“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你们年华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年华。”(《窗外的青春》)①5在席幕容的散文中,还有许多对易逝青春的留恋,那种留恋和感慨所流露出的无奈情感,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因此往往能拨动许多人内心深处那根弦。“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
席慕蓉对于青春感悟深刻,岁月游走,无论是喜乐伤悲,所历经的一切在暮色苍茫中都令人黯然神伤,席慕蓉偏爱忆旧。可生活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幸福快乐不可能永远定格,人生时时有缺憾,谁都留不住岁月,希望所有的机缘同时出现,这样的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生短促,青春易逝,只有时间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席慕蓉的散文经常会有一种内心独白式的跳跃性的思维,常常对身边的某事某物突然有所感触而进行情感的宣泄。④
花:易逝的青春岁月
“生命虽然短促,春花虽然易凋,然而,因为有了爱,我们共度的一世就变得非常甜美而又绵远,没有丝毫的遗憾了。”⑤青春最美好的是它的绽放期,席幕容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把这种感情全部倾注在她最爱的花中,见证了花样的青春。从她散文中的各式各样的花,我们能够体会席慕容对生命的珍重,对青春的赞美。就像《白色山茶花》那篇文章中写的那样,山茶花的开放常被人忽视,但因为每一朵只能开一次,所以每一朵花都极为小心的开,害怕开错,“它们是那样的认真地迎接唯一的一次春天”①6这样的顽强的生命力,无一不让我们惊讶和屏息生命的美丽。面对大自然,尤其是席幕容最爱的花时,她不仅欣赏它们的美,而且还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她的那种宁静和深远。我们来看看《台湾百合》里写到的百合:“土地里深藏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我们周遭不顾一切地向上茁长?按时开花,按时结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生命里最美丽又最神奇的现象。”①40而这种对青春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席慕容在另一篇《意象的暗记》里解释了那份疼痛与不安“如果我们曾经怀着同样的理想并肩前行过一段岁月,到最后,是不是会在彼此的记忆中种满百合。”①85百合的成长是一种磨练而细致的绽放,在欣赏中静静看待那种幸福,这是一种多么感伤的境界呀!席慕蓉对于‘花’的钟爱,显然成为她作品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对她而言,花是她记忆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后有着不舍的情感。而花也代表某件让席慕蓉动心的事情,或者一个深深记忆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是受人欢迎的。
在席幕容的文章中,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短暂的情感、易逝的时光,那是一种深沉的,要有了一定年龄的沉淀时才能领悟的真谛,如《桐花》用五天的时间记叙着一种花的变化“四月二十四
林间洁净清新,山峦守口如瓶,没有人告诉我那即将要来临的盛放与凋零。”①49这是一种对青春到来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花的绽放在席慕容眼里就是生命讯息的传递,未能完全预知的骚动。当其真正来临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兴奋“五月八日
五月的山峦终于动容,将我无限温柔地涌入怀中,我渴望的时刻终于来临,却发现,在他怀里,在幽深的林间,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花落之时的失落的如同时光的逝去,汇入记忆里,随时间淡化,却植入心底。“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爱花,惜花,便会认真地去观察花,自然而然席慕容散文中会描述一些对青春的诠释,还有那种透过花所领悟出的人生的真谛。这种真实情感的表露也正牵动着读者的心。对人生的理解: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①50绽放后的怵然凋谢,如青春般流逝得毫无征兆,失落得想挽回,张开手的同时一切已消失。我们在席慕容的花的情感中也体会到青春流逝的失落。
孩子:轮回的所来径
席慕容作为母亲,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把一切精力倾注于孩子身上,想如呵护花一样记录他们的成长,孩子似乎是大人们的来世一个轮回的起点,所以希望可以用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干涉孩子的成长,天性使然,孩子总喜欢自己去经历所该遭受的一切(即使是前方是荆棘),因此在孩子身上往往反衬出那个曾经的自我。
生活催促着每个人改变,而当我们适应了社会的生活的时候,却也失去了曾经的自己,而孩子的有些话语又猛然把我们拉回那个自我的年龄。“虽说岁月一去不复回,可是,在那一刹那,在恋恋回首的那一刹那,昨日、今天与明天不就都能聚在一起,重新再活那么一次了吗?”(《回顾所来径》)①29这样朴素的话语,没有可以推砌的词语,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人心里荡起层层涟漪。2005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一篇《八,十八,二十八》中说“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一路的成长,快乐与辛酸都随着时间而淡化了,但是孩子的成长却又再次重现着当时的场景。相对于那些悲凄哀艳的儿女情长、壮烈雄迈的诤诤劲言和愤世嫉俗的谈古说今,我更加喜欢席慕容作品中的纯真、温馨。
孩子的成长,席慕容喜欢让孩子在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体会美,徜徉于记忆之中,《马樱丹》“我常带小小的慈儿爬上坡去。在柔和的阳光里,我们母女俩采摘着花朵,听着远远坡下传来的学校里的钟声,总会有一些模糊的光影从我心里掠过。”①36席慕容是个喜欢回忆的女人,所以当她把孩子的事情记录下来的时候,记忆的匣子也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结语
青春美丽的绽放,没有年轮的记载,而我们都必须经历,它短暂而难忘。细腻的笔为读者讲诉她眼中已经流逝的青春,怒放的青春,及在自己呵护下花苞的青春。给人的是一种隽永的语言,启发人以理性思考人生问题。席慕容的文章总的给人的印象一种莫名的爽快;主观感受得到了满足,触发心灵深处不自觉的认同感以及对生命的深深思考。语言的极美、易懂,结构思路清晰,确实是发人深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份真的印象;真实的感受总能打动人的!“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命才刚刚开始成长,看不出有什么分别,几乎没有什么标准来分辨人与人的异同。于是那些外表光滑美丽的,或者位置刚好放在耀眼地方的旧货得到注意与羡慕”(《躯壳》)①83没有太多的抱怨,她的三重的身份,正好让她有更好的诠释她对青春的感情,细腻而真实。青春纵然不再,可是席慕容却仍然以一种年轻的心态对待生活,这种感情能引起读者共鸣。生活里青春这道透明的哀伤,我们应细细体味,如席慕容般善待青春的‘伤痕’。
参考文献:
①杨雅莲. 席慕容:我不是故意愤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6-10 ②席慕容.透明的哀伤[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146,25,5,6,40,49,50,36,83 ③江海瑶. 论席慕容散文的情感—“ 真”[J].语文学刊,2009.7 ④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台北:台北大地出版社,1983.02 ⑤辛艳.把岁月沉淀的美镌刻成永恒—席慕蓉作品解读[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⑥席慕蓉.《成长的痕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7 ⑦诗艺之外—诗人席慕蓉与“席慕蓉现象”.日光温暖文学报,94
第五篇:论 文档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一)化静为动,调动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计算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多媒体上出现一轮红日沿地平线冉冉升起,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精神异常振奋,注意力特别集中,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变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计算机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象,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大部分学生还缺乏立体概念,而且演示起来难度较大.如果用实物演示,一间大教室,要让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运用计算机教学,则可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当圆锥体装满水倒进同底等高的圆柱体时,配上几声动听而响亮的流水声,使情景逼真生动,然后有序地来回演示几次倒水过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寓学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