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到深处诗意浓——指导高段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中华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不仅可言志,诗亦可传情,古诗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其敏感力,有益于提升他们的诗学修养。故而,古诗文教学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作出了“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要求。如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构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新型习作教学策略呢?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创设出以下三种富有实效的课型——情景中运用诗词课型、高效片段训练课型和作文升格指导课型。
一、徜徉诗海,诗中有文,文中有诗——情景中运用诗词课型
附庸风雅不是我们的愿望,标新立异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只想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如何让这些古诗词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古诗词的内在情趣和学生学习后的情趣相得益彰?在情境中运用古诗词,既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从片段训练入手,做到“诗中有文,文中有诗”。
二、有的放矢,碎花落地皆是金——高效片段训练课型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积累出发,进一步引领学生去领悟诗词的内涵,感受一些诗词的精髓,特别是一些名诗名句,并采用仿写、改写、扩写、片断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运用古诗词的兴趣和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一)复习一部分已经积累的古诗词
(二)设计一些语境片段,引导恰当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 如吕燕老师在执教《古诗词的运用
(一)》时,便运用了这种做法: 1.谈话引趣,感悟古诗运用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
春节时,我们吟诵——(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诵——(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诵——(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还有多少古诗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言促使我们勇往直前,你们能吟诵几句吗?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畅谈运用古诗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我们现在积累古诗,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其运用于我们的作文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两则运用了古诗词的习作片段)
师:读了运用古诗后的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1.填古诗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
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做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____”,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2.根据画面的环境运用古诗(1)(出示两幅画面:月亮、小草)师:看到画面,你的脑海浮现出哪些诗句?(2)师:你想起了哪个生活情境?小组合作,试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诗句。(3)学生反馈,修改提高。3.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1)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境描写。现在提高一点要求,看看能不能自己说一段话,用上古诗句。(出示诗句)
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交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励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写作时,可以运用老师提示的诗句,也可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诗句。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学讨论。
?(2)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四)总结收获,诵读名句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那一首首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字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爱上古诗词,愿意主动地去吟诵、积累,并加以运用,愿同学们个个都能妙笔生花。
三、点石成金,一曲风雅成美文——作文升格指导课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可以使文章开头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文章中间引用古诗,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能拔动读者的心弦,能以他人之境写我之性灵,增添文章的神韵;而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词,则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显而易见,恰当地运用一些亮丽的古诗词,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因此,我们开设了以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为主题的系列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去发现运用古诗词的妙处,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2.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以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方法:
通过出示范文比较,先让学生去感受运用古诗词名句的好处。熟语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虽然高段小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语言鉴赏力,对诗句用在文中有何好处,用与不用有什么不同,还是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的。然后,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怎样运用古诗词才是合情合理的。最后,让他们针对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通过名诗让文章熠熠生辉。例如,我们的老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最难忘的一个人》时,就有意识地运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师:这次写作中,同学们通过细致的描写,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个片段:
这几年,爷爷一直跟随叔叔旅居国外,看似很惬意,其实也真是不容易。整整八年,爷爷都没有回过祖国,没有回过家乡。如今,年近八十的爷爷心头,只有一件事牵挂着,那就是想回老家看看。他忘不了故乡啊,岁数越大,思乡越切。今年“十一”长假,爷爷终于在叔叔的陪同下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长乐镇大昆村!那一天,他哭了,老泪纵横„„ 师:同学们,喜欢这段文字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这段文字虽然没有非常细致的细节描写,但是他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材料。师:你真会发现。确实,一个真实感人的材料可以使文章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但是,读下来后,你有没有觉得这段文章还有让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生:总觉得好像少了一点文采。
师:如何增加文章的文采呢?我想这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吧!回忆一下,上次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告诉大家的一种好方法。生:运用古诗词。
师:没错。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呢!来,让我们一起来回忆描写思乡情结的诗句吧!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生:„„
师:诗句虽美,用上哪一句,用在哪儿才是最合适的呢?(学生开始思考)
生:我发现用在“思乡心切”后面最为合适:他忘不了故乡啊,岁数越大,思乡越切,真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哪!今年“十一”长假,爷爷终于在叔叔的陪同下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长乐镇大昆村!那一天,他哭了,老泪纵横„„(学生鼓掌)师小结:思乡的心结是陪伴人的一生的,乡情是永远挡不住的。诗句被用在这里,意蕴深长,文章也为之增色不少,这真是“妙笔生花”啊!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习作,边修改边思考:我该怎样修改才能妙笔生花呢?(学生开始修改习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感悟到运用古诗词的妙处以后,就会主动地积累、去品味、去鉴赏、去运用。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触动他们的兴趣点,而且要把这样的兴趣点不断地强化、内化,最终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为此,我们摸索出了这样的策略: 1.零星时间片段练习式
要让对运用古诗词可以说一窍不通的学生渐渐地学会自觉运用,仅靠一两节作文课是难见成效的,必须要有“细水长流”的长期规划。我们要充分利用每周写一篇周记、每周评一篇周记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写一段含有古诗词的片段,然后进行点评。有的班级基础较差,就让学生从模仿片段、修改片段入手,要求添加一两句诗词,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创作。2.整块时间快乐练习式
鉴赏:为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们在这学期特地安排了几节诗词鉴赏课,包括聘请对诗词鉴赏特别有研究的校外人士专门给学生上课,引领学生徜徉于诗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学生在课堂上或倾听,或发言,或动笔。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体悟敏感细腻的多写一些,体悟粗浅的则少写一些。
趣写:古诗词不是无情物,运用古诗词更需要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触发他们对古诗词的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运用古诗词的欲望。例如,中秋节到了,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贺卡,准备寄给远方的亲人。这时,老师便抓住了这个契机,告诉大家在贺词上引用一句诗,会更具文采,会更受到亲人的喜欢。于是,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一段段神采飞扬的贺词诞生于笔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亲爱的爷爷,让我深深地祝福你:节日快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爱的朋友,无论你在哪里,我们的心都会连在一起!”„„亲人之间的情意、朋友之间的无限深情,都因为几句诗句的引用而更添了几分神韵。
练习:为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我们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所写内容引导学生巧妙地引用一些古诗。例如,五年级第十册的第一篇习作内容是“怎样写春天”。笔者在上指导课的时候不但引导学生观察要细致、有顺序,描写的时候要具体、生动,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在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观察春天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了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此时此景,学生沉淀已久的诗情被触动,他们那么快乐地背诵着,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这时候的古诗词不再是简单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语言。那一次的习作,笔者要求学生能用上一两句诗句,结果,所有的学生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那些诗句,文章里到处洋溢着诗情,到处流淌着诗意,作文质量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评析:评析学生作文是习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析得是否成功到位,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习作兴趣,还会影响到下一次的习作质量。所以,我们很注重这一个环节的质量。我们不仅要针对本次习作内容有的放矢,而且要特意留出时间讨论学生习作中运用古诗词的情况。每当听到那些运用不恰当的文章时,学生总会及时提出意见;而听到那些运用恰当的文章时,学生总会情不自禁地给他鼓掌。两个学期坚持下来,积少成多,学生挑战自我,享受成功,悦纳自我,进行评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古诗词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加强,习作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古诗词的积累、运用、提高,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总结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并及时加以推广,真正达到学好、用好古诗的目的,直至抵达“第三境”,为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写到深处诗意浓——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教学设计)
《写到深处诗意浓——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教学设计
三村小学 黄薛灯
教学目的:
1、与学生一起分类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古典诗词。
2、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
3、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感悟古诗运用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
春节时,我们吟诵——(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诵——(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诵——(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还有多少古诗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言促使我们勇往直前,你们能吟诵几句吗?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畅谈运用古诗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我们现在积累古诗,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其运用于我们的作文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两则运用了古诗词的习作片段)
师:读了运用古诗后的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1、填古诗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
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做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____”,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
2、根据画面的环境运用古诗(1)(出示两幅画面:月亮、小草)师:看到画面,你的脑海浮现出哪些诗句?(2)师:你想起了哪个生活情境?小组合作,试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诗句。(3)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3、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1)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境描写。现在提高一点要求,看看能不能自己说一段话,用上古诗句。(出示诗句)
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交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励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写作时,可以运用老师提示的诗句,也可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诗句。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学讨论。
(2)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四、总结收获,诵读名句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那一首首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字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爱上古诗词,愿意主动地去吟诵、积累,并加以运用,愿同学们个个
都能妙笔生花。
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这样明亮的月亮都在对着我们微笑,只是我们将它遗忘?
月亮呀月亮,你把皎洁的光耀洒向大地,为行人照亮回家的路。月亮你就是一位妙龄少女,光洁、娇美的面容映在人间;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永远把慈爱的光辉洒向大地。
天空中的月亮弯弯地,像弯弓,我想:快到中秋节了,远方的亲人不能和家里人团聚,该多么遗憾啊!,我不禁想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春天的小草真绿啊,那翠绿的颜色,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似乎每一篇小草上,都有一个心的生命在颤动;春天的小草真强壮啊,挺着胸脯,像一位帅气的士兵。
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践踏、被冻伤,它仍与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期待着新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它生命力的写照。
冬天在凛冽的寒风中来了,小草的身躯被寒风吹枯了,被大雪压垮了,可它的根深深扎进了泥土里。春天伴着温暖的春风来临,小草又重新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可又那么弱不经风,被轻轻一踩就弯了小去,可“春风吹又生”,没过几天,又是片春机盎然。
第三篇: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作者:佚名时间:2009-3-10 10:35:09来源:会员转发人气:3093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会采用不同体裁表情达意,而议论文这种体裁使用频率较高,无论高考应是还是平时工作都要经常用到它。因此,应当重视议论文的教学,着力于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把诸多亮丽的古诗词名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先作到“三会”(会背、会释、会写),然后引导他们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以求文章生辉添彩。
一、长流水,不断线
充分利用课堂这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不同课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众多的古诗词名句介绍给学生,并作出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名句的审美价值。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这些名诗佳句,犹如一串串晶莹璀璨的珍珠熠熠发光,读之琅琅上口,铿锵和谐,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每读一次就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享受。我充分利用早自习,让学生反复吟诵,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只有读的多,才能背的熟,只有背的熟,才能体味佳句的妙处。众所皆知,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通过诵读诗歌,有助于领悟、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艺术的薰染。难怪人们常说“佳句不厌百回读”。使学生会背诵,会解释,这是为运用打下基础,为把佳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创造条件。
结合诗词单元教学,重点讲析诗词中的佳句,多方面诱发学生在领会原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怎样运用在写作中。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作者未来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这种心境,是古代士大夫所常有的,而以李白来说更为突出。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运用联系学生和当今社会实际,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样可以“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学习修辞格的运用时,也尽量列举古诗词中的名句,例如: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来揭示比喻的巧妙,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委实耐人寻味,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的特征,是清江碧水,徐徐悠悠,既深且长,深不可测,长无止处,而人的愁绪绵绵,欲理难清,想断无能的一面,于是乎两个特征相贴,恰好构成了这样的比喻。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说明艺术夸张。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来展示对偶的作用。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对比的好处,等等。
总之,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名句的理解和印象,就应坚持利用可以利用的形式和机会,如课前5分钟,活动课等,分析鉴赏佳句,做到“长流水不断线”。
二、联实际,巧运用
示例比较,让学生了解运用古诗词名句的好处。熟语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所货比货。”比较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名句用在议论文中有何好处,用与不用有何不同,我在教学中常用示例比较:
例一,《教师法》的诞生很不容易,经过几年的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议通过。它在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例二,《教师法》历时几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对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显而易见,例一语交直率,但文字不甚简洁。例二由于运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名句,不仅增加文采,而且语意蕴含丰富,《教师法》诞生的艰难过程,都凝聚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之中,颇有可读性,值得品赏,显得雅致。
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古诗词名句用在议论文写作中,并不拘泥于一种格式,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多变,或放在标题,或入在开首,或放在中间,或放在结尾,都是允许的。在教学中,我经常以口头形式表述这几种不同的用法。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二00五年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人生三部曲》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为小标题,显得构思新颖典雅深厚了。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文章中间引用古诗,营造意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拔动读者的心弦,引用或化用这些词句,就能以他人之境写我之性灵,增添文章的神韵。如: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朗,无数扬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2008湖南满分作文《彼岸,灯火阑珊》,文章撷取六句古诗,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美的画面,有隐约之美,有朦胧之美,还有婉约之美,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词.则具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08年江西考生《天涯共此“事”》的结尾:
“芳树无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鸟空啼!”自私的人类,请擦净自己的灵魂吧!你们将依然是自然之子,让我们一起,一起体会,曾几何时,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情吧!
文章全篇引用的。如2007年北京卷《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文章开篇点题,由唐朝诗人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何恨不能言”和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红酥手,黄藤酒„„”,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时可以更改名诗句的一个字或某几个字,照样用在文中,例如改一字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才,做到不拘一格出人才。”只是把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中的“降”改为“出”字,文意就表述得更加通畅明快。不仅可以改为“出”字,而且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改为: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荐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爱人才,不拘一格
惜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等。
改几个字的例子也是有的,例如:“作文需要多方面的全面的材料,横看成岭侧成峰,东西南北各不同。必须把多方面的材料搜集起来进来分析研究,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是把苏轼《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远近高低”改为“东西南北”,显得巧妙别致,恰如其分,给文意增添了光彩。由此可见,古诗词名句不仅可以用在议论文的不同位置和适当的改动几个字,而且可以把各句作题目、论点、论据。我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过程中,结合个人阅读报刊,把有关范文及时向学生讲析、评价,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特别是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名句的能力。这些报刊上的文章有的把名句作为题目,有的把名句作为论点,有的把名句作为论据。例如《人民政协报》上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一文,就是用杜甫的名句来说明当前住房的困难情况。《中国教育报》上的《润物细无声》一文,题目新颖,其意深邃,告诉人们如何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例如《中国青年报》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文,题目就是全文的论点,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这里可以用上古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陪伴自己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在才艺、人品、治学态度等各方面赋予全方位教育的师长,对于培养了数千名音乐人才、蜚声海内外的母校,每一位校友都怀着对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崇敬和感激。”处处扣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个中心论点,并且论述得透辟。又例如五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文字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作论据,来揭示凡是大事业大学问家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把这些例文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了古诗词名句既可以作为题目用,又可以作为论点或论据用,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带头用好古诗词名句,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形式都应尽量运用名句,最好能背诵二百句以上,并且以做到信手拈来,驾轻就熟。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将常见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分类提供给学生(用讲义形式),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分类别多形式
我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对名句作了如下归类:1.用于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用于阅读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用于新生事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用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开;5.用于评析文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6.用于新旧交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7.用于朴素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8.用于社会发展: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9.用于功夫很深: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10.用于景象繁荣: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得意马蹄疾;11.用于爱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2.用于久经考验: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13.用于透视本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4.用于亲自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5.用于处处皆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6.用于自作聪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17.用于客观规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8.用于崭新面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9.用于深厚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用于熟谙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21.用于空前绝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2.用于新奇巧妙: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3.用于幽默环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24.用于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25.用于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6.用于到处有朋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27.用于友谊深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8.用于人生坎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9.用于内外交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
落去;30.用于优越条件: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31.用于好的征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2.用于绝处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3.用于爱国主义:王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34.用于死有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5.用于刚正不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6.用于潜心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7.用于字斟句酌: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38.用于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9.用于互相媲美: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花不须多;40.用于高瞻远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归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着力于提高运用能力。口练与笔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古诗词名句的能力,让议论文生辉添彩。
第四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作文,特别是中学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广告、名言警句、自由诗等的句子。开始我只注意句子本身的积累掌握,忽视了在文章中的运用目的和运用方法。现在看来,还必须重视运用问题。
一、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式。
实践表明,把古诗词等名言警句放进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带引号和冒号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例如:
《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引号式——套用
引号式和援引差不多,但还有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点的运用上,一是去掉了引号,二是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外。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再看:
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号,引号之外别的什么标点都没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时,我虽然身在温暖的教室里,可是却从内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一点儿浪漫与温暖都没有了。
4、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有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完全的诗句的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们得到了这些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目的总体来说是装点自己的作文,让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简单的装潢门面。
1、突出文章中心,使主题更鲜明。当然突出主题有好多方法,而用诗词来点缀是不错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头上戴了夺人眼目的饰品。
请看下例:
文章主题:感悟秋天之美。文体:写景抒情散文。文题:这里的秋天静悄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里秋天的美在于她给了我们一片静明的世界。
当然,把经典用在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都能突出主题,若当做题记,主题作用就更加明显。
2、引出人物。有时,人物不好出场,就采取人没登场先有声的办法,就像戏剧的台后唱段一样。例如:
命题:留在心底的风景。素材:李白事迹。主题:男儿当自强。文体:记人抒情散文。可以这样开头: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我每当想起这句诗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写出这么豪放的诗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赏识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美景,更有过“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乡愁。那是他客居长安而不得志的一个中秋月夜,„„
4、抒情。
比兴抒情:我们家乡的这挂瀑布,虽然没有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澜:我原以为,妈妈离开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里空牢牢的,想妈妈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当然了,引用古诗最大的作用在于抒情。
【范文一】李白其实很快乐
袅袅檀香,一杯清著,一轮蝉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作,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壮志,却怎敌官场黑暗。我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豪饮,放浪不羁,这就是你,唐诗上的不朽传奇,诗仙李色。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默默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仕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却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书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文字捍卫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许在你离开时,心里的确会有苦涩与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对你的吸引,黯然的离开却让你拥有了最高洁的自我。在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以自牺前途r 为代价,宁可相忘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绝不同流合污。原本以为你是无奈的,却没想到其实你很快乐。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美景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那一片心里的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闷和悲伤只不过是高洁的副产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
【范文二】李白三唱
微风吹过,吹皱了我心里的一湖春水,桃花随风飘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缓步而来。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怀,豪放不羁,是奔腾的黄河水,以雄伟的姿态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松,以坚毅的性格矗立于泰山之巅;更是天上的行云流水,在空茫的云天上翻腾激越。
李白的情怀,也像是采来的一束山花,浪漫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总是在他的诗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里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凉,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读者的心里,缠缠绕绕,流淌着花儿的芬芳。
荡荡李白诗
李白的诗,不仅浪漫,也大气。李白的豪放、坚毅,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豪情,就像这天上来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令世人赞叹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气,超凡脱俗,他以宽大的胸怀俯瞰着天下。
李白的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流转自然,景象万千,思想深刻,海纳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诗里,飘荡在壮美的风景中,使诗句多了几分深厚,少了几分空虚。
远远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潇洒,其实有许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报效大唐。虽然被召入宫,风光一时,但逃脱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场,不得不被迫离宫。而他的豁达正在于乐观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不因离京而痛苦,也不因实现不了抱负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乐观,毫无顾忌地奔向了他心灵的故乡——游历山水间,逍遥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声,每日余音绕梁不止„„
【范文三】沉醉于菊花盛开的世界
秋风瑟瑟,一丛菊花傲霜盛开。荒草凄凄中的一抹鲜黄,使我沉醉在这迷人的世界里。
她,生不择境,从不挑剔,大树下,荒路旁,乱石间,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会在这生根,成为她欣欣然的乐园。也许这就是古代诗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深秋中绽放;本是隽秀美丽,却以平淡见于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却娇羞地山里姑娘般。陶渊明隐居田园便对菊花一见钟情,那是因为看见了知己,“黄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来往于田间的陶渊明不正如这“此花开过更无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吗?“花开并无百花从,独立疏离趣味浓”,每当他看见那独开的菊花,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与白花争春的品质,欣赏她那朴素淡雅的风韵。
不仅陶渊明,古代的人们都对菊花寄托了曼妙飘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阳的日子,也是赏菊花的时光,李清照写下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独地开在秋风中,不知不觉地牵出了对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脸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泪吗?秋日里的黄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凄凉,有谁与她分担忧心的烦恼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气节,只有在这荒秋才能见证她那“宁愿包头至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精神,这正如白居易的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从不炫耀,不落世尘,不随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开的时候绽放,不在百花凋谢的时候零落,更不在冷凉的秋风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活出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就是菊花的魅力。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气,“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个人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正像陶渊明的诗句“黄花开林耀,青松冠裂岩”,万木萧萧的时候,只有菊花和松树彰显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泽东所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洁,典雅,气节,霸气,伤感而又坚定,盛开在草木荒荒的秋风里。啊,那一丛丛的菊花,有谁能不沉醉在这凄美的世界呢?
第五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周林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是我校、我区所承担的一项重要的国家级实验课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即以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分层提高,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本篇实验研究报告主要陈述了开展本次实验的课题提出、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以及结论等。[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实验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这一切构成了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基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地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目前学校采用“平行班授课制”,实践中越来越感到,对全体学生用“一本书、一把尺子、一刀切”弊端严重,它否认了学生的差异,同时也扭曲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面向全体、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从而感到学校教育的乐趣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进入了一个开放、快捷而多变的信息网络世界,探索创新也日益渗透在课堂之中,2001年9月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根据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他强调人自身的发展,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是着眼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的一大基本精神,就是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的独立学习者,教育者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其中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能力水平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等。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造和选择适合学生兴趣和爱好、个性和爱好的空间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能,使其具有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其能力所能达到的知识,让其尝试成功的喜悦。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解决问题??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路线;制造产品的能力??需要获取知识、传播知识、表达个人观点或感受的能力(Gardner,198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博士1983年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人人都有一片希望的蓝天。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它认为,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一样,注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强调,由于学生的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以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偏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实验的过程设计
1、实验假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为本,运用信息技术及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分层提高,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高。
2、实验变量
(1)自变量:基于MI理论的分层教学模式和策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2)因变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原由的数学学习水平。
(3)控制变量:
教师方面:实验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方面: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环境方面:校园网络的建立。
3、课题研究目的(1)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2)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规律,找寻信息技术基本特征和教师、学生主体性的契合点,真正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长处,以点带面,在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智能的协调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培养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促进手段。,(3)通过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明确使用现代化教育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实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的意识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增强课题研究的能力。
4、实验对象
在三、四、五年级各班中各挑出一个实验班进行研究。
5、实验方法
本课题采取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课题研究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01.9.??2002.2.)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②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计划。
③对实验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实验前测。(2)实验实施阶段(2002.3.??2003.2)
1实验教师把现代教育信息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进行提高。
②选择实验的教学内容,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摸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模式。③收集实验数据,检测效果。
(3)实验总结阶段(2003.2.??2003.12.)1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
②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推广实验成果。
四、实验结果
(一)基于MI理论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对科学分层方法的探究(1)按照学习水平分层
传统的分层方法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做依据的,这也是我们实验初期所采用的分层方法。我们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到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分层次安排。这种分层方法层次明显,便于教师的操作管理,学生也非常明确自己属于哪个“层次”。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做法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按成绩分层会给学习心理造成压力,学优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学困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兴趣降低等等。(2)按照多元智能分类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即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智能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他们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方式,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如为了让学生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我们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默写古诗,让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拍皮球、跳绳,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练习速算„„学生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到了1分钟的长短,数学知识掌握了,优势智能也得到了发展。(3)多种分层方法相融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各种分层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各有利弊,单一的分层方法已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逐步摸索、采用了一种多种分层方法相融合的弹性分层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智能发展情况,依据课程特点实施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在练习和评价中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优势智能进行分层、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练习内容、练习形式,教师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调整分层,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调整。
2、基于MI理论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长期的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构建出了如下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图)
该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分层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信息技术支持。该模式图只是一个总体的操作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作弹性的,灵动的改变。(1)分层教学策略
本课题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分层指导”为手段,以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遵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及智能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为了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数学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学目标、提问、施教、练习、探究和评价等多个环节对学生实施了分层。1教学目标分层
课堂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基础、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关注。而此课题研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考虑学生差异对知识掌握目标进行分层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层次。
(“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目标框架图)
三个层次的目标由浅入深,基础性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主要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主,提高性目标对学生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发展性目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及优势智能的发展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灵活的,机动的,只要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多起点、多落点,实现分层提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②提问分层
该课题的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分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分层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实施了分层提问,依据学生智力水平的不同,让学生解决自己能解决或是可能解决的问题,依据学生智能发展情况,学习风格的不同,让学生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施教分层
分层施教必须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个别教学的关系。一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材的统一内容在同一时间内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能力及多元智能发展情况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异步教学,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达到群体教学和分层个别教学的和谐统一。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的优势,把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如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执教者把同一教学内容设计成A、B、C三个不同的学习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A方案适合学困生,在这个方案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很多的帮助提示,可以引领着学生学习;B方案“扶中带放”,适合中等生,通过电脑引导学生尝试、讨论、发现、总结;C方案适合学优生,让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又如根据学生智能发展情况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为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尽可能多的提供视听教材和运用文字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阅读,写学习笔记、数学小论文等一些活动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给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创设一定的虚拟情境,通过动手制作模型、角色扮演等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由表象向抽象的过度;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同学充分利用想象、图片、色彩来教学,引导学生的视觉性活动,鼓励学生用画图、制表来表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要实施分层辅导。分层辅导的目的之一是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力,促使其优势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层辅导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可以是学生间的互相辅导;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及时评价反馈功能对学生实施辅导帮助。
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需要的帮助和辅导也是不同的,对于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他希望得到的是一些清晰、条理化的问题以帮助其学习;对于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他更喜欢看一些直观的文字说明;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同学来说,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或是图片资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于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更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一切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辅导的方式。④练习分层
练习分层就是反馈练习的设计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在练习的编排上努力突出层次性,利用网络的优势,让学生自由选题练习:学优生可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深化题,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等生可完成适量的巩固练习题,学困生可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练习冲刺,逐步缩小差距。
练习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智能差异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如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和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合作写数学小论文,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成打油诗、绕口令,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建构知识框架图,让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制作模型、手工艺品等等。⑤探究分层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能力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要完成的最高目标。学生因知识水平及智能发展的不同,在探究的内容和探究的层次上也会存在不同大小的差异。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因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内容的不容对学生实施分层要求。如在学习、探究同一知识内容时,可把同一智能类型的学生分一组即同质分组,这样便于学生的交流发展其优势智能,也便于教师的分层提问、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展开,但学生若长时期处于单一形式下学习,其他弱势智能将得不到发展、提高。所以在分组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时,可以把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分一组即异质分组,这样便于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互助,在与其他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接触中,自己的弱势智能也得到强化。⑥评价分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多元智能主张的评价宗旨是:以评价促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发展自身的优势智能,弥补弱势智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充分的个性发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家长评,利用电脑帮学系统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各是什么,我们力争通过这种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以教师、家长、信息技术工具评价为辅的,多层次、立体式的评价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分层指导、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并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选择,分层学习
分层练习,及时反馈分层指导,解决问题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五步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可以由复习旧知引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也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内容和层次上都会有所差异,这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件、学件中进行自主选择,分层学习,而教师可以利用传奇2000、LanStar等教学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辅导及适时的调控。在分层练习,及时反馈环节,要求学生在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练习之后自主选择一些适应自己学习水平,自己感兴趣的练习完成,进一步巩固新知。而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层次,学习风格创设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后,则可以让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合作去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一些辅导或提示学生自己去寻求帮助,或现实的帮助或网上的帮助,以实现分层探究,问题解决。在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一环节,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在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现象,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这五个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3)信息技术支持策略 对应“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选择,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及时反馈??分层指导,解决问题??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5步教学模式,信息分别起着问题情境创设,媒体演示,分层练习任务的程序课件操练,网络协作/媒体综合应用进行探究以及建立电子学档进行过程性评价等支持作用。同时,在实施不同的智能学习活动时,可以整合应用不同的技术工具,见下表: 智能类型 教育技术(软件)
言语语言 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软件、网页创作家、多媒体演示工具、外文软件、故事光盘、打字帮手、台式电脑、电子图书馆、文字游戏/软件等
数理逻辑 数学技能指南、计算机设计辅导、电子制表软件、制图工具、数据库、逻辑性游戏、科学程序软件、批判性思维软件、问题解决软件等
视觉空间 动画程序、3D建模语言、剪辑艺术应用软件、计算机辅助图像、数字照相机和显微镜、绘画和制图软件、电子象棋比赛、建模工具、研究组、空间难题解决比赛、电子难题包、几何学软件、数字想象/图形程序软件、虚拟课件等 肢体运动
计算机接口的实用结构包、模拟运动游戏、虚拟现实系统软件、眼??手协调游戏、接通计算机的工具、触觉设备等
音乐韵律 音乐文化辅导软件、唱歌软件(声音合成器)、音调识别和旋律增强器、音乐乐器数字接口、创造你自己的音乐节目等 人际沟通
电子公告栏、模拟游戏、电子邮件程序等
自我认识 个人化选择软件、职业咨询服务软件、任何可自定步调的软件、可下载的多媒体应用程序等
自然观察 科普性软件、自然界声音和/或图像文件、植物/动物的分类软件、动物声音辨认软件、地球科学软件等
(二)实验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前现五(3)班数学学科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相差4.9分,下面是该班在实验过程中两年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年级平均分对照表:
表一:2001??2003学年实验班五(3)数学平均成绩与年级平均分对照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期中 期末 期中 期末 2001??2002学年-4.5(进步0.4)-3.8(进步1.1)-4.1(进步0.8)-3.2(进步1.7)
2002??2003学年-2.6(进步2.3)-2.1(进步2.8)-1.7(进步3.2)
表二:实验班在校、区、省数学学科竞赛中获奖情况
校 区 省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实验前 1人次
实验后 1人次 2人次 3人次 1人次 2人次 1人次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在进行了课题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实验前有了明显提高,尖子生脱颖而出。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明显改观
1学习兴趣浓厚了,自信心增强了。开展课题实验以来,学优生学习劲头更足了,学困生也有了明显改善。
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人数 百分比 有 很 大 兴 趣 148 75.7% 比 较 感 兴 趣 35 17.8% 感 觉 一 般 10 5.1% 没兴趣 3 1.4%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统计)通过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率大幅度提高,也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讲对和不完善的地方。他们说:“以前我们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现在老师上课提问、考试的内容都能考虑我们的起点,学得会,考出好成绩,就有信心了”。②学习品质改善了,意志力增强了。学优生在完成了老师规定的作业后,能主动找更多、更难的题目去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以前增多了。学困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延长了。懂得了如何控制自己,课外也能逐渐抵制外界的诱惑,逐渐自觉地学习。遇 到 难 题
时 的 表 现 人数 百分比
以前 现在 以前 现在
直 接 放 弃 54 8 27.5% 4.1% 直接寻求帮助 78 24 39.8 12.2% 思考一会,不
会就放弃 39 58 19.9 29.6% 努力思考,不会
再寻求帮助 25 106 12.8% 54.1%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品质的调查对比)③学习习惯改善了,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人数 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独立思考、解决 128 65.3% 咨询同学、老师、家长 103 52.6 上图书馆查资料 81 41.3% 上网查找资料 95 48.5
(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调查统计)实验前总有部分学生迟交或缺交作业.实验后,随着成功心理强化,学生普遍地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懂能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平时测验和考查,也能认真、反复检查,力争考出好成绩。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也比以前跟完善,能用多种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姐姐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办法、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都有大幅度改善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实验老师越来越感受到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关键是否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对其“因材施教”;要切实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就必须广泛、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就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及智能发展情况设计教学,大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经过磨练,三位实验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课堂教学、教学论文等各级各类评比中屡获一、二、三等奖。我课题组成员共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8项,区级奖励10项。
(我课题组成员公开获奖成果统计)
五、课题研究的分析及讨论
实施分层教学是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是真正“以人为本”,是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培养一个学优生光荣,转化一个学困生同样光荣。其次,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必须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层是浅层次的分层,要真正根据学生差异组织教学,因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要对学生智能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组织教学,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帮助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对学习风格及多元智能理论有所研究。再次,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克服班级教学人多、地方少、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个别辅导分身无术的弊端,惟有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让一切以为是理想的东西变成可能。将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也势在必行。
在这次的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问题和疑惑,如少数学生偷懒躲在低层次里不愿向高层次递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发展变化中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如何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去找寻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六、结论
近年来,我校开展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在精心设计和操作下已经取得了成功,初步达到了预先的实验目标。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本课题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练习、评价等环节的分层,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同时促使其他弱势智能得到协调发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其原由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即我课题所提出的分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