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9: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

第一篇: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

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

张 新 木

翻开《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页,读者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1)这种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做法蒙蔽了不少读者和批评家,以为普鲁斯特写的是自传,或自传体小说。其实不然。早在1920年,作者在给雷尼埃的信中就写道:“让我告诉您,当您在我的作品中看到回忆录或回忆时,我不能苟同。因为在‘结束’这个词已经写进了最后一卷(尚未出版)的末尾时,现在刚刚出版的这几卷还没有写成。‘我’是一个纯粹的程式,通过回忆现象来激发作品是一个有意识的方法,正如夏多勃里昂那样,在蒙波瓦西埃听到斑鸫鸣叫时,便想起了贡堡的时日。”(2)言下之意,这部小说的结构排斥了自传,“我”是作者为其作品设计的一个叙述程式。

普鲁斯特这段话基本概括了《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追忆》)这部作品的特色,尤其是小说创作的特色。普鲁斯特在构思他的作品时,曾经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我还注意到,在我虽未有意识地下定决心、却感到自己已准备着手进行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将会遭到巨大的困难。”(3)因为作者必须将构成过去回忆的不同素材连接起来,而现在与过去的时光又是不可调和的,回忆的假象也是不会持久的。作者感到,用回忆的方法无法找回过去的时光,找回似水年华,找回记忆和才智始终没有找到过的东西。“我们在艺术作品面前无丝毫自由,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4)所以,他必须发现一条超越自主回忆、摆脱日常事件、实现自由叙述的自然法则。最后,他找到了第一人称的“我”,创造出一个新的叙述程式。若说“我”不能作为自传体小说的标识,或者说《追忆》的叙述模式有那些主要特征,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普鲁斯特在写作《追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远离传记式素材。在普鲁斯特看来,生活呈现的图象实际上给人带来多种不同的感受,如夏夜的皓月使人想起读过的一本书,早晨牛奶咖啡的味道引发出对好天气的希望,一个小时并不是一个小时,而是一只玉瓶金尊,是装满芳香、声音、各种各样计划的雨雪阴晴。过去的生活存在于两种感觉所共有性质的对照中,把两种感觉汇合起来,用一个暗喻使它们摆脱时间的种种偶然,以引出它们的共同本质。人们往往要在另一种事物中才能认识到某事物的美,“在贡布雷的钟声中才让我认识它的中午,在我们的水暖设备的嗝儿声中才让我认识东锡尔的早晨。”(5)所以,回忆素材并不是要叙述的对象,而是引发另一个回忆和另一种感受的中介,是寻找对照关系的一种方法。显而易见,作品中的叙述者既非普鲁斯特,也非马塞尔,而是作者超越自传体后形成的一个主体叙述者。

其二,从《让·桑德伊》中的“他”到《追忆》中的“我”,并非是从小说体转向自传体。叙述人称的改变使作者找到了一个假想的、泛人称的叙述者。这个虚构的经验主体和写作主体能够摆脱自传体的桎梏,使叙述者既能保持一种客观的眼光,又能在叙述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驳圣伯夫》一书中,作者首次使用“我”这个叙述者。普鲁斯特在该书的开头写道:“不知为什么,对于这一天清晨度过的时间的记忆,我总想把它固定下来,当时我在病中,彻夜难眠,到第二天早晨才上床睡下,睡眠是在白天。”(6)从《让·桑德伊》经《驳圣伯夫》到《追忆》,这个转变过程的特点是自传的内容在消失,想象的成分在增加。他把自己母亲的几个重要特点移植给外祖母,把兄弟罗伯尔·普鲁斯特从叙述中抹去,把他自己的大学生活删去,渐渐抹去构成自传作品的特征。这个演变导致《追忆》叙述者的出现。

其三,作品中“我”的构成中包括了许多阅读与写作活动,它们并不是作者的真实生活的回忆。《追忆》中有许多读感、叙评、杂记、梗概等成分,如在《重现的时光》中,叙述者对现实主义艺术的看法、对图书的痛苦印象、对民众艺术的概念、对艺术作品价值的思考、对写作的态度、对阅读方法的建议、对感知转移的发现、对爱与恨的描述等等,都是通过“我”来表述的。“我”从形式上看似乎是这些活动的施动者,然而这些活动又不都是作者过去生活中的真实经历,而是现在对过去对此类活动的感受。如叙述者抄录了一大段龚古尔兄弟未曾发表的日记,整整六页,因为“上述的日记使我十分痛苦地看到我对观察和倾听的无能,但这种无能并非整体性的。在我身上存在着一个比较善于观察的人物,但这是个间歇性的人物。”(7)显然,龚古尔日记中的内容绝不是叙述者自己的经历,但文中对事物的感受却与叙述者有很多相同之处,构成日记的趣闻也是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和写作,叙述者在小说结尾时变成了作家,而普鲁斯特却一直是作家。

其四,小说的叙述顺序(或者说是构成)并不遵循自传体结构。作为小说或自传体小说,它要表现世界和生活,就要清楚的交待出人、时间、地点、关系。而普鲁斯特只是借用了现成的体裁和方法,如叙述、人物、事件、叙事、阐示等,他从生活这片混沌中抽取某些事件,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去加以改造,赋于这些事物以新的含义。“我感到很高兴,通过我四周的所有作品,我感到有可能将自己的情感升华到充满喜悦的诗意般的认识中去,形式多样,直到那时为止,我还没有把这些作品与现实中的整个情景分离开来。”(8)在《让·桑德伊》中,作品还是零乱分散的,但到了《追忆》中,已经有一种“诗意般的认识”贯穿于整个作品,并通过“我”的视野进行安排。这就是说,作者找到了叙述的顺序程式。总之,《追忆》既不是日记,也不是自传,也不是自传性小说,它只是使用了“我”这个第一人称作为叙述程式。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探讨一下普鲁斯特发明这个叙述程式的过程,以及该程式的本质用叙述本身去创造叙述的艺术。

这个貌似简单的第一人称,来历却堪称复杂和模糊,它并非天赐,而是通过作者不懈的努力而获得的。首先,普鲁斯特在写作中遇到一个问题,这就是如何把握过去,学会“追忆似水年华”。在设计整个作品的时期,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不完全是怎样去回忆过去,更不是怎样在回忆中生活,而是怎样做才能使过去被回忆到现在中,即过去怎样在现在中被“经历”。盖尔芒特的院子、玛德莱纳甜饼及其它许多事件等似乎给叙述者提供了构建过去生活的素材,但这个生活还需要作者去精心“加工”,许多成分甚至需要假想。用这种方法去把握过去,就得寄希望于文学。因为“文学性语言的内在结构,如同音乐和绘画的结构一样,融合为神奇的一体,但是,要想理解它,就必须理清它的线索„„它是经验和询问的汇总,是愿望和天赋的不朽结合。”(9)“我”这个人称代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是其它人称的参照项,是清理线索的导向标杆;“我”又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叙述者,是将其他人物和事件聚集到一起的粘合剂,是构筑小说叙述结构的中轴坐标。所以,“我”无疑是“追忆”过去、“经历”过去的最佳人选。

用“我”去把握过去,其对象是什么呢?是分离的经历。实际上,普鲁斯特的几个插曲,如妈妈的亲吻、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慕、叙述者对希尔贝特或阿尔贝蒂娜的爱慕等,都揭示了作者的分离意识。甚至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也会引起这种感觉,在叙述者的分析中,他恰恰把日常的感知成分与阅读状态下发生的心得成分对立起来。“当我看到外界的某一件东西时,看到的意识便停留在我与物之间,在物的周围有一圈薄薄的精神的界线,妨碍我同它直接接触;在我同这种意识接上关系前,它又仿佛飘然消散,好比你拿一件炽热的物体,去碰一件湿淋淋的东西,炽热的物体接触不到另一件东西上的潮湿,因为在触及前水分总是先已气化。”(10)这个物理比喻指出了存在的本质,其中包括分离的痛苦,同时也是写作所要突出的真理。作品伊始,对醒来的叙述就揭示了分离意识。所谓醒来,无非是离开模糊的天地而重新进入个人的痛苦存在之中,进入分离的世界。“我只是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同它们一样变得昏昏无觉。还有的时候,我在梦中毫不费力地又回到了我生命之初的往昔,重新体验我幼时的恐惧,例如我最怕我的姨公拽我的鬈曲的头发。”(11)醒来的痛苦经历启发了分离的意识,分离意识导致作者对过去的重新把握,并成为安抚痛苦的第一个插曲叙述醒来。

解决分离痛苦的方法就是创造假想,避免迷信现实的拜物教。普鲁斯特在其译作《芝麻与百合》的前言中,明确反对把阅读作为把握书本的方式,进而反对把罗列事实作为把握现实的方式。为此,他列举了斯万的三次错误:一是斯万以为要理解弗美尔的画,就需要对他的画进行学术性研究或去荷兰旅行;二是认为从生理上掌握奥黛特就能把握住她的思想;三是认为在比较奥黛特与波提切利的画时,亲吻奥黛特就能理解波提切利的画。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拜物教,是一种信仰的错乱。不过,从对现实的感受中可以异化出想象与假想。叙述者列举了孩童时的一次与现实世界分离的感受,这次感受给了他某种快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浮想联翩时经常有这种情况,那时习惯的作用暂时中断,我们对事物的抽象概念也都被抛到一边,我们由衷地相信我们所在的那个地方,生命别具一格,自有它独特的个性,所以,我的欲望所召唤的姑娘对我来说并不是这类人物的一般典型,并不只是女性,而是这片土地的必然的、自然的产物。因为,在那时,凡是身外之物,无论大地还是生灵,我都觉得格外可贵,格外重要,具有格外真实的生气。它们在成人的心目中就没有这么可贵、这么真实。而大地呀,生灵呀,那时与我紧紧相连(原文也可译为‘我与它们并不分离’)。”(12)这一感受倒是面向现实事物的,但其想象方式使得外部世界成为显示异质的天地。现实事物的异质性被突出和升华,主体不能从物质的或客观的角度去抓取它,而只能从想象的角度去假想它。

从想象的角度去把握现实,是文学艺术的见长。尤其是文学写作活动,它是对外部世界的真正的把握。写作具有创造性,创造能带来某种新的东西,创造假想不全是幻想,而是一种诗学,是外部世界与主体想象的完美结合。此外,诗学性创造形成了精神活动与它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的分离,同样也使叙述者和作者分离。“我”这个叙述程式已经与作者的我决裂,割断了与之相关的一切联系,不让作者当中心人物。这实际上等于进入了假想。主体可以对自己持批评态度,即对自己把握外部世界的能力、对孩童的幻想、对物质的欲望进行批评,正是这种欲望形成了分离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扫除拜物教和幻想的干扰,创造的信心才能通过构筑《追忆》这部作品得到树立。“正因为我走遍那两处地方的时候,我对物对人都深信不疑,所以唯独我经过那些地方时所认识到的物和人至今仍使我信以为真,仍使我感到愉快。也许因为创作的信心已在我的心中枯萎,也许因为现实只在我的回忆中成形,今天人们指给我看我以前未曾见过的花朵,我只觉得不是真花。”(13)在第一卷的结尾处也有类似的看法,而且更具有批评的味道:“眼前这景象中的形形色色的新玩意儿,我简直难以相信它们一个个都能站得住脚,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甚至是否都有生命;它们支离破碎地在我眼前过去,纯属偶然,也无真实可言,它们身上也没有我的眼睛能以像往日那样去探索组合的任何美。”(14)创造某种假想就是精神的创造活动,在创造活动中精神得以形成,过去事物在精神中形成现实。“我”通过把握过去,艺术地创造现实,成为精神的化身。

“我”是叙述程式,是调节整部作品和所有假设事物(人物、地点、东西、事件等)的假想主体。“我”是一个中心叙述形式,它在作品中的地位和构成值得探讨。“我”的作用首先是将小说素材主体化,然后是将创作主体化,最终,“我”成为一个绝对的主体,即主观化了的主体,以达到用叙述创造叙述的目的。

首先,“我”这个主体形式能将小说素材主体化。其实,“我”就是小说素材,小说素材也就是“我”,正如普鲁斯特在《重现的时光》中所说:“我大悟,文学作品的所有这些素材,那便是我以往的生活;我大悟,它们在浮浅的欢悦中、在慵懒中、在柔情中、在痛苦中来到,未及预期它们的归宿,甚至不知道它们竟能幸存,没想种子内储存着将促使植物成长的养料。我就像那种子,一旦作物发育成长,我便会死去,而且我觉得自己无意中就是为它而生存的„„”(15)作者把自己比喻为种子,并明确认为,为了让作品形成,我就必须死亡。表面上属于自传体小说的素材被抽象、被虚化,所有过去生活的内容被主体化,即成了叙述者可以随意安排的插曲。叙述者在假想的天地里掌握了一种能力将现实据为已有的能力,也就是说,掌握了叙述主体的定义和本质。进入叙述者视野的每个事物都是它本身的一部分。斯万是第一个,斯万一出现,叙述者就说他是“一个默默无闻而又变化无常的人物”,与自己非常相似。“在那早年的斯万身上,我发现了我少年时代的可爱的错误,而且早年的斯万同后来的斯万相似之处很少,倒是更像我当年所认识的其他人,似乎人的一生无非同博物馆一样,其中同一个时代的肖像都具有一种家庭特征,一种相同的色调早年的斯万,整日闲暇,散发出大栗树、覆盆果和蒿草叶的芳香。”(16)所以斯万在“我”的天地里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包括斯万的父辈的故事也被融入叙述者回忆之中。于是,斯万和奥黛特的遭遇便与叙述者和阿尔贝蒂娜及斯万的女儿希尔贝特之间的爱情交织为一体,分不清是谁的生活经历。

在《地名:那个姓氏》一章中,地点也进入了“我”的假想中,因为姓氏代表了精神吸收物质的方式。这种吸收通过名字和地点的关系来进行,它既是有意的,也是任意的。小说中的地点有一个结构(贡布雷/巴尔贝克、贡布雷/佛罗伦萨、巴黎/威尼斯、巴黎/贡布雷等),它实际上是“我”的结构,这些地点只有在“我”的精神中才有意义。这种头脑中的地理的最佳范例便是梅塞格利丝和盖尔芒物的对立,这两个边组合起假想中的地区:“由于我的父亲把梅塞格利丝那边形容成他生平所见最美的平原风光,把盖尔芒特那边说成典型的河畔景观,所以我就把这两个‘那边’想象成两个实体,并赋于他们只有精神才能创造出来的那种凝聚力和统一性„„我把我头脑里的这两部分的距离安置在它们之间,其实大大超过了它们之间的实际公里数,那是一种空想的距离,只能使它们相距更远,相隔更甚,把它们各各置于另一个层面。”(17)这就是叙述者在“脑海中真实地”把握事物的方法。主体应该根据事物的类型对事物和空间进行划分,用精神的操作去掌握真理。

其次,主体化的过程又是写作的过程。为了构成叙述的主体程式,作者必须“笔不离手”,一边理解一边命题,一边命题一边解题,一边解题一边程式化。况且,创作《追忆》的复杂过程是通过表述一个人物的生活来进行的,而这个人物又不是普鲁斯特本人。叙述者对文学的欲望在于将现实在“我”中主体化,用语言符号将它成形于纸端。作品中有几处佐证,如马丹维尔钟楼一段,叙述者用的是印象,即他此刻之前没有过的想法。他用文字把这个印象成形于脑海中,写出一些小段文字,放在引号中,作为后来进行叙述的引子。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一段中,孩童成了钟楼的客体,词汇的选择、语句的形象和祈求的力度使钟楼变成一个女性化的人,孩童的欲望转移给了钟楼,使叙述者感受到一种分离的痛苦。“它们也使我联想到传说中的三位姑娘,被抛弃在夜幕已经降临的荒野。正当我们的马车奔驰远去之际,我看到了她们在怯怯地寻路,只见她们高贵的身影磕磕绊绊,后来就彼此紧挨在一起,一个躲到另一个的身后,在夕阳未消的天边只留下一个婀娜卑谦的黑影。”(18)读者可以看出,写作是克服分离、满足欲望的方法,因为当时的叙述者坐在大夫的马车夫的旁边,写完了那段文字,心里感到非常痛快,“我痛快得好比一只刚下过蛋的母鸡,直着嗓门儿唱了起来。”(19)

主体在分离中经受的紧张感,必须用比喻的方法向周遭的物体转移,因为正是这些物体使叙述者感到了这种分离。然后,通过这种转移到达另一个层面,即进入文本写作的物质层面。若分析一下其它文字段的文本,如当松维尔的山楂树,阳台上的太阳光,可以看出写作试图告诉我们相同的道理,即主体对现实进行主观化(相应的把握)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我”的程式使主体成为作家,《追忆》中的所有故事将是“我”成为作家的故事。有关钟楼的叙述告知读者:叙述者将在《重获的时光》结束时再续写这段故事。孩童叙述者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经历,一种追求写作的经历,只有完成一部作品才能消解由奋发和追求引起的紧张感。普鲁斯特这里的主体,是一个试图把握创作的主体,同时它自身也是一个假想的幻觉。为了学会文学创作,为了创作他的作品,普鲁斯特不得不构建一个全新的形象,一个主体化了的创作程式,这就是“我”。

再则,“我”的文学地位是一个绝对主体,它一直处于《追忆》作品开头所描述的黑暗空间中。通过重构房间里醒来的一幕,叙述者经历过的所有房间都被融入主体的范畴:“我时而看到这一间、时而又看到另一间我生平住过的房间,而且待我清醒之后,在联翩的假想中,我终于把每一个房间全都想遍。”(20)在长达一页多的篇幅中,叙述者的空间被定义为生活中的所有地方,那是他醒来的封闭的房间,也是他生活过的房间的封闭空间。其实应该指出,每个房间都向一个外部的地点开着,尤其是路易十六的房间与引起焦虑的金字塔式的房间,是激起叙述的地点,是回忆人物居住过的空间和时间的媒介。“一个人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边。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回,须臾间他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醒来前流逝过多长时间。”(21)在回忆了亚当的秘密和爱娃的创造后,叙述者提到了存在的感受:“等我半夜梦回,我不仅忘记是在哪里睡着的,甚至在乍醒过来那一瞬间,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当时只有最原始的一种存在感,可能一切生灵在冥冥中都萌动着这种感觉;我比穴居时代的人更无牵挂。”(22)“我”不仅能够回忆起斯万的前期生活,想象贡布雷土地上的墨洛温王朝的遗迹,而且是一个绝对的生灵。它跨越全部的时间和空间,看到整个人类,叙述人们的感受和存在,并带领读者一起去体会这种感受和存在。“我”是一个主观化的主体,是用话语复制话语的机器,是用叙述创造叙述的程式。

如果说绝对的“我”本身包容了一切现实,那么主体也是它自身的客体。这就是说,当世界与主体的分离被艺术超越时,叙述程式也就更为主观。它不仅能从主体的角度去表现客体,同时还能表现主体本身。“我”能够把握所有的一切,包括主体本身在内。“我”是一个绝对的泛指的主观形象,它不属于任何人,没有姓名,没有头衔,没有属性。“我”从现在的角度去审视过去与现在,反思他人与自身,“作者创造了它,因为作者想用它解决一个本体论问题生存的不幸。”(23)

注释:

(1),(10),(11),(12),(13),(14),(16),(17),(18),(19),(20),(21),(22), 普鲁斯特《在斯万家那边》,李恒基、徐继曾译,《追忆似水年华》中

译本上卷,译林出版社,1994年,第 3, 51, 3, 93, 108, 245-246, 13, 80, 107, 107, 5, 4, 4页。

(2)普鲁斯特《通信集》第19卷,菲力浦·戈尔勃评注,普隆出版社,1991年,第 630-631页.(3),(4),(5),(7),(15)普鲁斯特《重现的时光》,徐和瑾、周国强译,《追忆 似水年华》中译本下卷,译林出版社,1994年,第504, 509, 514, 415-416, 519页。

(6)普鲁斯特《驳圣伯夫》,王道乾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 1页。(8)普鲁斯特《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上 卷,译林出版社,1994年,第481页。

(9)塔迪埃《普鲁斯特与小说》,桂裕芳、王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 5页。

(23)香皮翁《普鲁斯特的“我”》,见法国《诗学》杂志第89期,1992年 2月,第 15页。

第二篇:浅析《追忆似水年华》

浅析《追忆似水年华》

摘要:普鲁斯特是突破传统创作手法的先锋,其代表作《追忆流水年华》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它也是一部理论作品。它是表现自我的一首优美的诗,堪称世界文坛的不朽杰作。本文的宗旨是概述普鲁斯特的写作背景以及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蕴。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意识流 符号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著名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七卷,近300万言,1905年构思,1913年出版首卷,第五至七卷在作者逝世后出版,全书出齐用了十四年时间。他的小说创作被视为一种寻求,不再是对现实生活做百科全书式的描写。传统小说家能未卜先知,驾驭时间,令读者对故事情节紧追不舍。而现代小说家不再满足对现实的写真,而是强调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某种程度上,语言形式比小说内容更为重要。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虽然有主人翁“我”,但没有传统小说里固有的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我们接触的仅是回忆。由此可见,普鲁斯特是突破传统创手法,追寻新形式的先锋和佼佼者。

一、普鲁斯特的创作背景

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上层资产者家庭,自幼受母亲的溺爱,生活无忧无虑。他自10岁患上哮喘病,身体纤弱,最终被疾病夺走生命。他年青时就步入上流社会圈子和文学沙龙,被视为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与上流社会交往这段经历为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丰富素材。父母亲相继去世,他深感孤独,被人骤然遗弃。随着岁月流逝,他病情愈加严重,细微的声音、气味、光线都会令他疾病发作。这令他忧郁,被迫告别上流社会,离群索居,凭着坚忍不拔的勇气从事文学探索。在生命晚年,他把自己关在百叶窗常年紧闭的斗室里,全心全意投身到盖世巨著的创作中去。“疾病使他不会像我们常人那样受到时钟的干扰,乃至分散注意力,反而让他发现一种更为珍贵的时间:内心的延续”[1]。他的时钟与常人的时钟不同,我们时钟的指针永远向前走,他的时钟的指针则是向后退。他的追忆是复得往昔时光,战胜时间,创造新的生命。这正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精髓。或许由于他自幼患病,疾病缠身、体质纤弱,令他与众人不同,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都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感情尤为细腻,秉有神经质人敏锐的悟性。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助于他把人物内心世界描写得惟妙惟肖。此外,父母相继离世,使自幼就得到百般呵护的普鲁斯特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骤然发生巨变,惶恐不安。“这是导致他特殊精神状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连他摒弃传统写作风格而采用现代派叙述手法可能都与之有关。在身体处于半瘫痪的情况下,在极度的孤独之中,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重构早年的心理发展和他失去的全部精神世界”[2]。由此可见,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二、理论主张以艺术风格

1.意识流通常指的是那种深入人物内心的主观描写,它任意流动踪迹难辨,并且往往是细线条而高密度的。普鲁斯特与詹姆斯·乔依斯及弗吉尼亚·伍尔夫并称为三大意识流大师,在他的小说代表作《追寻似水年华》中,意识流无疑是其特长。在描写斯万的那段辛苦而无望的爱情时,他就是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他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

2.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也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3.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4.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5.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

三、符号与思想意象

从《追忆似水年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鲁斯特的柏拉图主义:学习就是回忆。学习就是认识一个物质、一个对象、一个存在,就好像它们产生出有待破译和阐释的符号。符号是一种时间性的学习过程的对象,而不是抽象认识的对象,它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有空洞的社交符号,爱的谎言性的符号,以及物质性的感觉符号,最后是本质性的艺术符号。《追忆似水年华》中有着惊人的多元性,因而形成了其统一性。请看《追忆似水年华》中三个次要人物的共同点:圣卢是广交朋友的知识分子,他关于战争艺术的高论就是要用花言巧语欺骗对手;诺布瓦深谙社交界的客套和外交辞令,是玩弄政治手腕的行家里手;戈达尔是外科医生,他用冷酷的科学语言故弄玄虚,掩饰自己胆怯懦弱的本性。这三个外表不同、甚至对立的人的共同点,就是竞相使用各自的语言符号共同勾勒出己经逝去的时间。可见,作者通过展现时间符号的语言形态,揭示符号语言与人物的内在联系,以便达到作品在叙述形式上的统一性,最终为我们展现出逝去时光的整体性特征。

激发思想的事物,正是符号。符号作为一种相遇的对象,保证了它给予思想的必然性。但思想的行动并不是来自某种自然的、简单的可能性,而是一种创造,一种思想的行动在思想之中的创生。因此,在普鲁斯特看来,真理不是被呈现的,而是被泄漏的;不是被传播的,而是被解释的;不是被意欲的,而是无意识的。从而可以看出《追忆似水年华》的重要主题就是:确切说来,探寻真理是无意识的历险。时间虽然可以摧毁一切,但它唯独不能抹掉回忆。时间流逝,人亡物毁,但事物本质依然存在,它给人的独特感觉经久不变,从而帮助人征服永恒。

《追忆似水年华》中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己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划时代杰作。

参考文献:

【1】(法)吉尔·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刘成富.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第三篇:追忆似水年华赏析

《追忆似水年华》赏析论

我觉得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赏析不只是对于一部作品的阅读或者是学习,更多的是对生活 对人生的深思。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学习文学的精神了。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沉思,想想过去,想想未来。我发现我离不开朋友离不开亲人。虽然我也知道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成长,可我总觉得跨不出那一步。《追忆似水年华》课程的学习,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对生活的领悟,对人对事的一定的见解。让我们知道精神的境界不是在表面,更多的要知道品味其中由记忆赏析的酸甜苦辣。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是过于感性。也许一个固执者的心声就只有他自己能倾听,我只是固守坚持,等待幸福。我想普鲁斯特也是这样吧。寂寞的看眼前那些行色匆匆,从生命底线冒出,又从生命底线湮灭的人。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上大学来一直在渐渐迷失自己,我不想这样下去。就像老师所说,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主导的权利和意念。

我们可以多回顾过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自己一直以来成长的脚印,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我觉得每个人的记忆应该都是美好的,不管是以前的艰辛、失败还是成功。至少你应该为你拥有的记忆而感到幸福。人 因有了时间的概念才拥有记忆,所以在对逝去的年华的回忆时,我们会被无缘无故的套上时间的枷锁。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某些人、某些事时,我们都会意识的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状态。甚至想想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可爱。虽然往事常常被我们遗忘,记忆往往被我们删去,但我相信时间是不会消失的。尽管我有点相信时间的空间存在说法,但我对它始终满腹怀疑。我非常崇拜普鲁斯特的一些观点,就如他所说:“每个人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我们本想执着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朋友、一些信念;遗忘却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湮没我们种种美好的记忆,但我们的自我毕竟不会完全消失;时间看起来好像完全消失了,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它在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

老师你说要记得回想以前的事,以前的梦。我很想努力回想以前的很多事,回想着那逝去的一个个梦,寻找那许许多多欢乐与悲伤时,才发现自己许许多多的另一方面。就像在观看一部电影,一部关于自己一点一滴成长的电影。它似乎没有结局,自己也永远看不到结局。我始终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是他所能拥有的记忆。每个人可以记载着自己走过的路。

普鲁斯特说过:“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一经过去,立即寄寓在某件物质对象之中,就像民间传说的灵魂托生那样,生命的每一刻都囿于某一物质对象,只要这一对象没被我们发现,它就会永远寄寓其中。我们是通过这个对象来认识生命的那一时刻的,它也只有等到我们把它从中召唤出来之时,方能从这个物质对象中脱颖而出。而它囿于其间的对象——或者不如说感觉,因为对象是通过感觉与我们相互关联的,我们很可能无从与之相遇,因此,我们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很可能就此永远不复再现。”

等我想仔细回想那些匆匆流逝在我生命的时光时。才发现许许多多的记忆就像普鲁斯特所说的一样难以找寻。而脑海里总是留有那段消失的时光的意识,对于那些记忆,还有我曾经的梦想,总期待它再次浮现,让我不要再迷茫。然而当我的生命车轮转到今天这个舞台的时候,当我看到某些似曾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当我一次次不经意间被记忆缰绳拴住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多被抹去的模糊的记忆或者说已被消融的过去时间又重回到了身边。尽管对于记忆中每一个概念都是那么模糊,但丝毫没有犹豫想要舍弃。很多天生具有的本质的东西是不会轻易褪色掉的。

《追忆似水年华》赏析课程,不是说我对这部作品有了多深的了解,有了多深的领悟。最重要的是,老师你的很多言语让我知道了很多,像文学的意旨、我们该有的精神生活和目标,还有对追逐梦想和爱情的勇气。虽然某些事在我心底还是有抹不去的印记,那段消极的日子,在您的课程学习中 我已慢慢释怀了。我觉得 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呢,即便是永存着的记忆,即便是某些事物的消逝。我想说有什么大不了,生活依旧阳光灿烂,我的青春依然婀娜,我的梦想 一直在!!

第四篇: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被康诺利评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说实话,我没读过完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知识看过一些简易版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谈它在体裁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第五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收入了法国作家M·普鲁斯特的数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社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堪称法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他其实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小小的伤害在他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它减淡为一种若有还无的愁思,相反却更能令人魂牵梦绕。时间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把一切已过去的或还未发生的循环到你的心——我们普通人依赖着它来生活,而普鲁斯特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下载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青春中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1 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来读呢?也许是因为那六个字,那深深嵌进我内心深处的逝去的年华,教我无法转移视线。这本书我其实并没......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参考[大全五篇]

    这一部由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费时15年写就的约250万字的皇皇巨著,一直在读者之间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当然,并不是因为它受欢迎,而是因为太难读下去。写写帮文库精心整理了......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5篇范文

    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小编整理了“《追......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全文5篇]

    一向想读读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领悟期有幸在图书馆了解了它的上卷,于是就借了看看。在领悟期中我几乎每晚花一钟头左右的时间来读它,但是一学期下来我也只能算是......

    【超级实用】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1 美丽、冗长的单调时光 胡汉冲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单调的书,那逝去的时光是单调的时光。而我喜欢这样一本书,我还未看完。我喜欢普鲁斯特那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四瓣的文风......

    第五课 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范文

    第五课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普鲁斯特简介: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国意识流作家,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

    读《追忆似水年华》有感

    读《追忆似水年华》有感读《追忆似水年华》有感 篇1全书读下来,最让我有感情的是三部分,第一部分,斯万之恋,描写斯万追求奥黛特而不得的痛苦心境,第二部分,阿尔贝蒂娜之死,死后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