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凡的世界》 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综 述
《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路遥先生用深邃的眼光审时度势,以时间为线,以中国农村发生的变革历程为线,以主人公的成长阅历、情感经历为线。描绘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发展,这也是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
一、作品人物概述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故事的中心双水村,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陕西省黄原地区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大队。哭咽河和东拉河两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故此得名。两河相连,大体上把双水村分隔成两个部分,靠东拉河这边,叫田家屹崂,是双水村大队下的第一生产队,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田姓人家以及解放后从外地迁来的少数杂姓。
孙玉厚一家:老祖母,多年卧病在床;孙玉厚;长女孙兰花(嫁到临村罐子村,女婿王满银不务农事,土地承包后,长年在外闲逛)长子孙少安,小学毕业,一队队长,妻贺秀莲,山西人,(孙少安与父母分家后,迁至金家湾);次子孙少平,高中毕业;小女孙兰香,1982年考如西北工业大学。
田福堂一家:田福堂,双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妻;女田润叶,孙少安青梅竹马之好友,高中毕业后在原西县城教书,后调至黄原地区团委工作;子田润生,高中毕业,与孙少平同学。
孙玉亭一家:孙玉亭,孙玉厚之弟,双水村大队党支部委员、农田基建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妻贺凤英,大队妇女主任;三个女儿,长女孙卫红。
田海民一家:田海民,大队会计、党支部委员;妻银花。
靠近哭咽河另一面,是金家湾,除了少数几家杂姓,大都住着金姓人家。
金俊武三兄弟:老大金俊文,妻张桂兰,儿子金富、金强,老母亲金老太;老二金俊武,大队党支部委员、二队长,妻刘玉玲;老三金俊斌,妻王彩娥。
地主成分的金光亮三兄弟:老大金光亮,妻,三子大锤、二锤、三锤;老二金光明,在原西县供销社工作,妻姚淑芬为双水村小学教师;老三金光辉,妻马来花。
金俊山一家:金俊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子金成,双水村小学教师、负责人。金俊海一家:金俊海,黄原地区运输公司汽车司机;妻在家务农;子金波,孙少平之同学、好友;女金秀,孙兰香之同学、好友。
二、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可以说,《平凡的世界》着笔处最多的便是对孙少安的描写,他是一个身上集农民、暴发户、好丈夫、孝儿子、慈大哥等多重形象的人物。他是一个坚韧不拔,性格沉稳,心地善良,遇事有主见的男子汉。
(一)孙少安的亲情世界
孙少安品行中的“仁爱”的家庭本为思想是书中表现的重点。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他不仅是
自己家,也是姐姐孙兰花和二爸孙玉亭家的主心骨。孙少安的父亲虽然憨厚能干,但因为家庭贫困,弟弟孙少平和妹妹孙兰香又上学,再加上“逛汉”姐夫和一心向往政治生活的二爸二妈这两家的破烂光景,让孙少安操碎了心。但他依然顶起了重压,为这份亲情与生活搏斗。“亲情是剪不断的线”,在少安的心中,对家里人负责任是天职,为了家里人,他可以牺牲一切。他以自己的生命轨迹演绎了中国传统农民对家庭本位思想的看重,在他身上闪耀着动人的伦理道德光辉。
少安不仅对家里人有无私的爱,对待乡亲也同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少安致富后,当那些乡亲向他借钱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为了帮助乡亲能及时买上化肥,他扩大砖场,尽管用不了那么多人,为了能帮助乡亲,他根本顾不了太多自己的利益。乡村人情,古道热肠,扶危助困并没有在这位新“财主”身上泯灭。即便在他事业受挫,砖场倒闭之时,仍然想方设法还清乡亲们的工钱,在砖场重建兴旺之时又接纳他们。“政策是政策。人情是人情。作为同村邻居,怎能自己锅里有肉,而心平气静地看着周围的人吞糠咽菜?”可见孙少安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作家崇高而完美的儒家道德理想。
(二)孙少安的爱情世界
孙少安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从无限惋惜而又到真诚祝福。1.孙少安和田润叶
孙少安爱田润叶,但他又清楚地看到了青梅竹马的历史并不能消除他与田润叶之间的现实距离,田润叶是城里吃“公粮”的国家教师,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巨大悬殊,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明显地横在他们面前。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他非常冷静地平息了感情的升腾。作者对孙少安的爱情生活的描写,是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生活的发展逻辑,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他们的爱情悲剧根源,固然是由于少安传统的婚姻观念所致,然而作品的深刻之处更在于揭示了他们的爱情不但受着社会生活的制约,而且畸形的社会、政治、经济也极大地扭曲着孙少安的心灵和感情。在这里也隐隐透露出路遥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有一种不自觉的宿命观念,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前行的艰难与痛苦,表现出路遥的清醒与冷静以及在一声苍凉的唱叹中的悲壮情怀。使他的小说情节在发展中负载起极大的生活、社会、历史、人生、性格、心理的容量。
2.孙少安和贺秀莲
严酷的现实教给了他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他不失时机地找了一个山西姑娘,而且是一分彩礼都不要。就这样少安开始和自己曾经没有爱过的女子一起过上了柴米油烟的日子。我们或许会有点惋惜,然而少安的爱情在路遥的现实主义手法的安排下似乎有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内涵,所谓真正的爱情其实就是一种感受、幸福的感觉。幸福有很多中表现,而最重要的是被感觉到,我们不否认这世界上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绝大多数的爱情,都如白雪一样平淡无奇,而这才算真正的爱情!在长期的艰难生活中,他也越来越依赖他们的感情生活。路遥适时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他似乎也给少安的爱情罩上了幸福的光环,让我们对于少安和润叶不能走到一起减少了些遗憾,但是也许正是因为他和秀莲的爱情是艰难的生存环境的结晶。
(三)孙少安的创业奋斗
少安对贫乏的物质生活,落后的生产方式,窒息的政治气氛带来的苦楚有深切体验,因
此改变现实,掌握自己命运的渴望特别强烈。改革开放后,少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比较快,在双水村,他一人先“勤劳致富”了,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实现了农民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的生活主题。当少安小有资产之后,萌发了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其中蕴含着对人格的整体解放和现代文明生活的渴望,尽管这是一种朦胧意识,但他将推动着孙少安的性格向前腾挪跌宕,伴随着时代的节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与盎然活力。在胡永合的煽动之下于是想投资拍电视,想借此赚些钱更重要的也是想扬名四方,这也反映了在改革的大浪潮中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迷茫和狭隘。在少平的开导下,最终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投资于教育事业。同时也反映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农民,教育农民走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裕的道路。
二、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孙少平,孙少安的弟弟,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代表的是和他一样处于生活最底层的农民青少年的奋斗形象,他有着崇高的理想,顶着贫穷、多难、痛苦的命运,始终不屈。他的灵魂始终高昂着、藐视一切。他是《平凡的世界》里精神斗士。
(一)孙少平的性情世界
首先,作为农民子弟的孙少平是苦难的承担者,他在艰辛和饥饿中长大,一天几个高粱黒馍是他中学时代永恒的记忆。生活带给他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贫乏,更有精神上的折磨。“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雾的大院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混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的从脸颊上滑落下来”,为了那几个没有什么营养的用高粱做成的黑馍,他每天都要忍受着心灵上的折磨,可让他感到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也正是这些不得不忍受的痛苦让他慢慢懂得活着就是随时经受磨难。孙少平处在社会最底层,他做过揽工汉,盖过房子,砸过石头,无论什么活,再苦再累他都干。长期的艰苦劳动使他确立了自己艰苦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
其次,孙少平具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他有追求,他不希望自己就此沦落,他从一个揽工汉逐渐到一个煤矿工人的过渡中,他体尝了人生中多少道坎,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是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砧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他却始终坚信: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污云褪尽的时候,天空上灿烂的阳光照样会照射大地,花儿照样会蓬勃开放,青草依旧会鲜绿无比。
其三,孙少平身上拥有着善良、宽容、孝顺的优秀品质。虽然他还在上学,但他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去为家里做些事,奶奶的眼不好,他就早上起来和妹妹兰香一起去收集露珠回来让奶奶滴;润叶给他的粮票和钱,总能力所能及的照应家里;在素不相识的女工小翠受到工头的欺凌时,他像一个义士一样站出来主持公道,并且把自己拼命赚来的血汗钱给了小翠,让她逃离苦海;在大亚湾煤矿中,当王世才死后,他帮助慧英嫂走出丧夫的悲痛,帮助她整顿家务,照顾孩子;虽然用拳头回击了安锁子对慧英嫂的侮辱,却在安锁子面临危险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他。孙少平正是以他这样一个硬汉子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农民子弟在艰难的现实中,伟大而坚强的生存着。
(二)孙少平的爱情世界
1.孙少平和郝红梅
由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不景气,他在学校只能吃一份“非洲面馍”兼一份特殊的丙菜,出于自尊的需要,他常常是最后一个去领取自己的食物。同时在班上的另一位女同学尴尬的处境和他竟非常相似,她就是郝红梅,他们就是相遇在学校的南墙根下,都是这种怕羞心理,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就不期而遇了。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实际上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没有人对她献殷勤,是因为她穿戴破烂。在他这样如此潦倒的生活中,还有一位这样漂亮的姑娘用这样亲切而善意的目光关注他,这使得心理很温暖,他只是懂得了异性之间浮浅的微小情感。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活力,在班级的各种实践生活中也变得活跃起来,一跃成为班里的劳动干事,成为劳动干事后,孙少平在劳动上经常照顾郝红梅,但孙少平的徇私终就让班上的跛女子侯玉英发现了,并当场得意揭发了出来。从此,少平和红梅之间的情感就这样淡化了,他们之间建立这种感情的根源——同病相怜。
2.孙少平和田晓霞
孙少平和田晓霞两人出身、身份、职业、文化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障碍和社会现实。孙少平和田晓霞虽然爱得很执着,很痴烈,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实的残酷,田晓霞,一个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孙少平,一个普通农民的当煤矿工人的儿子,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结合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难以让人从理性上认同。让田晓霞破除世俗的偏见与孙少平结合,会使婚姻缺乏现实生活的依据而显得虚空。再从田晓霞的个性来看,她是不可能半途抛下孙少平去寻找新的幸福,但是她也是不可能委曲求全接受高朗这个高干子弟的求婚,否则的话就人物形象而言将丧失其自身的光彩和价值。再者,路遥作为一位忠实于现实生活的作家,也不愿违反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所以迫于无奈,作者使她在陕南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从而这个晶莹剔透的城市姑娘在读者心中也留下了永久的魅力,她和孙少平的玫瑰色的爱情更增添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悲壮美,终于赢得了观众,这无不让人惋惜。那么好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却最终生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
3.孙少平和金秀
金秀与孙兰香从小到大,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这二人之间无话不谈。因此,金秀对于少平的认识可说得上了如指掌,少平对人结事的处事态度,留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执着、实在。
孙少平留给小金秀的感觉是根深蒂固的,从小她的心理就仰慕这样的人,直至孙少平在煤矿受重伤信进省人民医院,作为一名实习医生的金秀在医院见到这位自己深爱已久的大哥,她才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是伟大的。
从少平的内心出发,他是喜欢这个女孩的,可他与金秀之间更有一种兄妹情谊,他只有选择逃避。
(三)孙少平的创业奋斗
对于出身农村并试图脱离农民命运的孙少平来说,他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于是,孙少平参加高考,但他的初、高中基础太差,无法与老三届匹敌,以至于名落孙山。回到双水村后,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对他来说也是次难得的机会,起码他不必再去地里劳动了。但是,他是否对于自己的事业满足了呢?“毫无疑问,这青年已很不甘
心在农村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即便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后来,村中的初中班垮掉了,他当民办教师的梦想也破灭了,他又重新成为了农民。此时,他强烈的想走出双水村,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70年代,城乡差距巨大,孙少平在大城市里能找到什么工作呢?在这里,他只能靠自己的力气谋生。他做过小工,扛过石头,但这样的体力活根本用不上他的智慧和知识。他用劳力奋斗的结果也只是换了本城市户口,其余的什么也没有。后来,在田晓霞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名煤炭工人,这使孙少平短暂的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他追求的不仅是温饱问题,而是不断追求的精神生活。但最终,他的“精神导师”田晓霞献身而死。他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的理想也就戛然而止了。他又继续回到大亚湾煤矿,继续在井下工作,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
四、平凡世界里的女主角
(一)平凡世界里的城市女性——田晓霞
田晓霞是作者笔下的重要女性代表,她美丽聪慧,活泼开朗,善良洒脱,才华出众,思想开放,待人热情,而且大胆奔放、热情如火、敢想敢做、敢闯敢干,像个男子,有着这个时代突出的特点,拥有着独立自主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殷实的家境使她不必像男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孕育着现代知识女性之知性美的她,是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在情爱的世界里,她注重内在精神的契合和感情的共鸣;而在对事业的追求上,她更执着,用青春的魅力展示了这个时代不褪色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
田晓霞对待感情不同于传统农村女性那样的保守,同样也表现出了与一般的干部子弟们不一样的素质。由于父亲田福军的影响,晓霞从小就喜欢读书,常常看她父亲单位的报纸,她的父亲也常建议她看《创业史》这一类的进步书籍。她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有着现代文化的气息,具有高层次的文化修养。在父亲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她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并逐渐的成熟,而且喜欢冒险,大胆尝试。后来,在黄原师专毕业,她顺利成为了一名记者,而这样的选择是她父亲没有想到的,她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努力,超越自己,在工作上奔向第一线采集新闻,亲自下矿井了解工人的劳动情况,不顾一切的在暴雨之夜赶往前线采集洪水灾情的第一手资料。在抗洪的前线采访时,为抢救儿童,年轻的她带着她未完的梦与希望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她走了,但是她短暂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一种人生的拼搏价值和生命的永恒悸动。
(二)平凡世界里的农村女性——贺秀莲
贺秀莲,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勤劳,善良,温柔。嫁给孙少安后,秀莲夫唱妇随,任劳任怨,一辈子相依相从,甚至将自己的命搭上。秀莲第一次去少安家,虽然少安家又破又窄,但她一点也不嫌弃,反而感觉亲切和温暖。她每天跟随少安左右,除草,插秧样样精通,双水村都夸她不但人长得漂亮,活做得也利索。秀莲极喜爱少安,对他百般爱怜。每天干完农活回来,秀莲总是烧好洗脚水,给少安泡脚,害得现在少安每晚不洗脚就睡不着觉。少安办砖厂的时候,秀莲给他出谋划策,为他忙这忙那。一年下来,秀莲整个人瘦了一圈,脸蛋也粗糙不少。天有不测风云,少安的砖厂意外地倒闭了,整整欠下几万元的债。少安经不起打击,整个身心都垮了。秀莲是个女人,破产对她的打击无异于天外飞石。但为了少安,为了儿子,为了老老小小一大家子,秀莲强撑起笑脸和意志,每天用好语宽慰少安,用女性特有 的温柔抚慰少安。甚至在少安苦闷至极,无端向她发火的时候,她也心甘情愿地当他的出气筒。就像孙少安想的每晚只有搂着妻子的身体时,心里才有一种踏实感。此时,秀莲不仅是少安的妻子,更像一个孩子的母亲,完全的自我奉献,成为少安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
贺秀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身上不可避免的也会有农村妇女固有的缺点,如有时因为对丈夫的爱她会变得对家人有些自私,闹着分家,但她对丈夫的挚爱,对公公和奶奶的孝顺和对家庭的任劳任怨,这些缺憾反而使她的形象更丰富,真实,也更符合传统农村妇女的形象。
当然,这一形象的代表还有孙少安的姐姐孙兰花,这里就不再分析了。
(三)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女性——田润叶
田润叶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她拥有着传统女性的善良,孝顺,朴实,同时有着对传统思想的冲破。她的工作是在城里教书,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家乡的人,每次回去的时候总会给孙少安的奶奶买点吃的,而且还会去看看村里一个傻子叔叔田二。她的善良让人感动。她毕业后,来到城里工作,而这时候她的思想随着周围的环境而变化,她接受现代思想的熏陶,有了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对自己的爱情观的改变。润叶与孙少安是青梅竹马,感情丰厚,但他们两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可是润叶想冲破传统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企图冲破世俗的偏见,主动向少安表白,告诉他:“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在等待少安答复的几个月里,她神情恍惚,在家人的压力和自主的爱情之间苦苦挣扎。可是不幸的是她所爱的人却娶了一位山西姑娘。让她的爱情永远破灭了。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初恋都是难忘的,何况像田润叶这样纯朴的女性。“一旦当她第一次对一个男人产生了热烈爱情,就会深陷进而不能自拔。”因此,李向前为她所做的种种只会引起她的厌烦。但是,迫于叔父和李家的特殊关系,田润叶又不得不委屈求全,同意与李向前结为夫妇。这时的田润叶不再是那个大胆追求自身幸福的现代女性。她没有听取发自肺腑的声音:“不,这不可能。她现在正在处于感情葬礼后的‘忌日’。一个臂挽黑纱的人怎么可能去进花烛洞房呢?”徐国强的一番“劝导”使她为了报恩接受了别人为自己安排的人生之路。暂时性的丧失了自我。虽然她结婚了,但是却不想传统女人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是过有名无分的婚姻生活,她在不停的逃避自己的婚姻生活。李向前长期处在一种无言的痛苦中,只有借酒消愁,最终酿成车祸失去了双腿。这场飞来横祸唤起了田润叶身上的传统女性的牺牲精神,她自觉自愿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自我牺牲之路。作品描写道:“田润叶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多年来那个肢体完整的人一直被排斥在很远的地方,而现在她又为什么自愿走近这个失去双腿的人。”从男性中心的眼光看,这种牺牲乃至忘我献身的精神是可歌可泣值得赞颂的,但从女性自身的角度考虑却不能不是悲哀。女性过多的自我牺牲,这不是勇敢,倒是怯弱。她们只求给予不求回报的行为方式中,却分明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泯灭,是对自我人格,自我尊严的主动放弃。
五、结语
《平凡的世界》中描写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努力展现苦难中的奋斗者精神美,作为社会美领域的奋斗精神美,是人们在为正义事业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顽强意志和崇高气质的美。这种美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推动力。由于人们在生存、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形成多面交叉式的社会环境,形成多重复杂的矛盾冲突,总是给人生带来无尽的困难。而人类的奋斗精神美往往是从苦难中诞生,在苦难中得到充分
显示的。《平凡的世界》从不回避苦难,而是用惊人的直率细腻地描摹苦难,他也从不单纯地展览苦难,而是再现苦难中的人们各种顽强坚韧的奋斗精神。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虽然是双水村的贫农后代,但他们有理想、有知识,是真正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创业者形象。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奋斗的精神之美。
《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以城乡“交叉地带”为典型环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代表的创业者,以孙玉厚为代表的乡村生活固守者,还有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既写出了农民的悲欢离合,又揭示出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在政治风云变幻中所做出的各种选择及其人生的情感波澜,同时还描绘出煤矿工人的生存现实和思想变迁。
路遥笔下有一个固定的进城叙事模式:进城的主人公通常是有文化并且对城市和现代文明怀有无限向往之情的农村青年,这些农村青年的进城道路并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充满坎河和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他们想象中和现实中的城市是有遥远距离的,最终一切关于城市的美好神话在城市的奔命中被彻底地解构。
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孙少平无疑成为路遥笔下的一个“典型人物”,在故事中扮演着渴望进城的行动元。他和《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有着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共性:他们都有过一段在县城读书的经历,在这段时期里,知识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城市给予了他们新生。对于出身农村的他们来说,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无疑是极具魅力的,他们渐渐厌倦了乡村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中。但孙少平也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不甘平庸、视野开阔、迎难而上、视苦难为财富„„高中时代尽管生活艰辛,他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读书、看报,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作为一名揽工汉,他却少有一般揽工汉的粗俗与猥亵,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仍坚持学习领会人生的真谛;在煤矿工作时,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强有力的双手坚持下来;女友在洪水中遇难后,痛不欲生的他能够重新勇敢的面对生活;在煤矿工作受重伤之后仍能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顽强地走上曲折的生活道路。孙少平的奋斗历程,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村知识青年不屈不挠、昂扬向上、坚韧不拔的缩影,满含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对于进城闯荡的孙少平而言,孙少安带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是一个留守的“长孙形象”。因为贫困,他过早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因为门不当户不对,他对从小一起长大的田润叶虽心有爱慕,却只能埋在心底。作为家中长孙,他委曲求全,默默地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然而,孙少安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创业者”。他知识不多,但不保守,有创新精神。为了改变全家的贫穷状况,孙少安办起了砖厂,红火了一阵;赔钱带给他巨大的打击过后,凭着不服输的信念,他到外县贷了款重整他的砖厂;他出资建校,回报社会;得知妻子患了肺癌,他忍着撕心裂肺的痛苦振作精神„„孙少安一生都在充满希望地靠勤劳和坚强去实现生活的理想,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孙玉厚、孙玉亭兄弟是典型乡村生活的“固守者”,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 从未想过要离开土地,然而他们又是迥然不同的两类人。孙玉厚是老一代农民的典型代表,他具有勤劳、善良的美德和根深蒂固的屈从意识。他勤劳朴实,对生活没有奢望,只求温饱足矣。他没文化却深谙为人之道,年轻时尽力供弟弟孙玉亭上学成家,克尽为兄之责。中年后硬撑着让儿女们上
学,在孙少安创业和孙少平进城的故事中,他都扮演了促进者的行动元,直接推动了孙少安创业和孙少平进城情节的发展,对儿女表现出深切的体谅和深沉的父爱。
孙玉亭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很平凡的农民,与孙玉厚不同,许多老一代农民的美德在他身上已荡然无存。他总是饿着肚子,拖着破鞋,家里穷得叮当响,孩子饿得嗷嗷叫,他却在精神上享受着“革命”的快乐,不禁让人由此联想到阿Q惯用的那招“精神胜利法”。
在城乡交叉地带的人生舞台上,女性形象也丰富多彩。
孙兰花是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女性,面对只会满世界瞎逛的丈夫,兰花选择的是等待,没想到她等来的是王满银把另一个女人领回了家,对丈夫又爱又恨的她选择了服老鼠药自杀。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的爱情,直到现在,在中国贫困的农村里依然有着普遍的意义。与孙兰花一样,贺秀莲对她的男人也简直到了死心塌地的地步。在孙少安创业的过程中,何秀莲是行动元——促进者:为丈夫打点里里外外,在丈夫失意时给予温情的安慰。在传统道德观念的支配下,秀莲也绝不会超出丈夫的意愿而为所欲为。
透过孙兰花和贺秀莲,我们看到的是两个由旧社会延续下来的典型传统女性形象。生活于城乡交叉地带的她们,没有受到现代思想意识的熏陶,依然固守着那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更无从谈起争取女子的独立与自尊。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在当时的农村或许也正需要兰花、秀莲那样默默付出的女人。要是没有兰花,二流子王满银也不会浪子回头;要是没有秀莲这一充当“促进者”的行动元支持,孙少安的事业也可能不会那么兴旺。这些依附于丈夫,在孤寂贫苦中顽强生活的女人们的那种无怨无悔地为丈夫付出的那份真情,着实让人心酸,令人同情,也让人感动。
田润叶是抉择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中国农村知识女性的代表。身为支部书记的女儿,她有条件读完了中学,知识的熏陶让她拥有了现代女性的主见,她有着自己的事业理想,还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她不顾世俗的偏见,对孙少安一往情深,孙少安成家后,她痛苦万分。后来,为了二爸的工作和事业,田润叶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李向前,但她的心里根本没有向前的容身之地,只做了他名义上的妻子。但是,当李向前遭遇车祸失去双腿后,润叶又毫不犹豫地回到他身边,尽了妻子的职责。润叶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兰花所欠缺的。女性的独立与自尊,带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将润叶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连根拔起,一些落后的观念还留存于她的灵魂深处,最终她还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面对不幸福的甚至可以说是可悲的婚姻,润叶固守着传统女性的矜持与无奈。她面临痛苦的重大抉择时,都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或快乐为前提。我们为润叶难过,也被她感动。
田晓霞、孙兰香和金秀是摆脱了传统束缚的现代知识女性,独立是她们的最大特点。在她们三个人中,最能体现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是田晓霞。田晓霞是在干部家庭和城市环境中长大的。她和孙少平,一个是省委书记的女儿,一个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揽工汉,按世俗的眼光,他们俩绝对不般配,但在田晓霞的心里却连这类思想顾虑的影子都没有。她超脱世俗的眼光与所爱的人坚守在一起。她在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抢救落水小女孩而英勇献身,年轻而热烈的生命给超凡脱俗的爱情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较之田润叶,田晓霞能够撇开世俗的偏见大胆的与底层人孙少平恋爱是女性独立意识更高程度上的觉醒。
路遥通过这样一个进城故事的设计传达了对城乡关系的思考,对农村知识青年人生道路的思考。他以其深情的目光关注着乡村知识青年从乡村到城市的奋斗历程,然而路遥并没有
让他笔下心爱的主人公最终进入城市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城。如同鲁迅笔下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一样,路遥笔下的进城乡下人也共同遭遇着苍媚飞旋似的人生悲剧,陷入了人生怪圈。
这让我想到了朴树的那首《平凡之路》,或许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之事罢了。
《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
路遥,一个苦心孤诣的作家,无奈英年早逝。记得贾平凹说过,路遥就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这个评价可谓贴切。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者对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描写细致入微,对于当时人们的迷惘、渴求与新生揭示得恰到好处。那么多人物,作者刻画的个性鲜明却毫不刻板,这让我这种蝼蚁似的人物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或许是由于自身经历的关系,路遥的作品大多数反映的是由农村走入城市的青年的奋斗故事。高加林式的奋斗与孙少平式的奋斗,同样的目的,却是不同的道路。很显然,孙少平式的奋斗,才是更深得路遥心的一种。同样,也更深得读者的心。只是对于无数孙少平式的读者来讲,如何融入那个与自己生长环境迥然不同的城市环境,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路遥先生亦并未给出答案。
对于这部作品,想说的太多,却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称之为人生教科书的有两部,一部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部就是《平凡的世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还是五年级,对于世界的一切都还是似懂非懂。但可以肯定的,我的人生观几乎是在那一时期确立的。无论其他的作品读了多少,保尔教会我的绝不只是那一串串长的让我抓狂不已的苏联名字而已。
后来就是《平凡的世界》了。保尔的奋斗之路虽然也震撼人心,但作品背景毕竟是在苏联,激不起我太多的共鸣。对于保尔,收获更多的只是一种精神。而孙少平不同。这是一部完全本土化的作品。它以中国为背景,讲述的是一个中国青年的奋斗之路。孙少平会碰到的各种困难与阻挠,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依然深受其害。也正因如此,他的顽强,他的不屈,他的痛苦才会让读者格外的感同身受。
废话说多了。年纪大了,一开口就刹不住了,有点罗嗦。
其实我觉得吧,小说中大多数人物,都是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缩影。以孙家为中心,田家、金家还有一系列其他人物,他们的人生之路,无不彰显着人们在那个时代的探索、彷徨、失败与崛起。
先说田家吧。
田福堂,田家老大。这是一个典型的新旧思想夹杂的人物。一个农村干部,这一身份本身就已彰显了他的矛盾性。他本质上是一个农民,具有一个农民具有的所有优缺点:勤劳、善良,但又不可避免的带有小农思想的狭隘,或者说严重一点,市侩。同时,他又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他读过书,接受过平等、自由的新式思想教育,只是,旧式思想依然深入他的骨子里。于是,在双水村那个狭隘的田地里,他自命不凡、翻云覆雨——事实上,在新一代
人物崛起之前,他也的确有这个资本。披着新时代**干部的外衣,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旧式读书人的迂腐、固执。
可以说,这种矛盾的性格,这种顽固、刚愎、看似有理的门第之见,直接造成了他的一对儿女日后生活的不幸。因此,在他一度气管炎发作,咳嗽咳得凄凉无比、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时候,他未尝不是咎由自取。任何一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哪怕他的出发点是为自己的儿女好——何况,他当时的做法,又有几分是为自己的儿女?
然后是田润叶。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我简直不敢相信,田福堂会有这么一个几乎是完美的女儿。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话讲,是圣母。当然,只是几乎而已。
其实,对于田润叶来讲,在她的生活中充当父亲这一角色的,与其说是田福堂,不如说是她的二爸田福军。田福军这一人物以后会讲到,暂时不说。因此,也无怪乎田润叶会成为圣母了。
接着说田润叶。相对于他的父亲来讲,田润叶这一代接受的则完全是新式教育。相对于他父亲披着新式教育的外衣不同,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入了她的骨子里,并且她曾经试图与父亲这样的旧式思想相斗争,无奈最后的结果是惨败,并且心力交瘁,身心皆创。
田润叶,她善良、温柔,学识、气度一样不缺。唯一致命的缺点大概就是——鸵鸟。这并不是说她缺乏追求爱情、追求生活的勇气,而是缺乏面对失败、面对伤痛的勇气。或者可以说,她的AQ太差。一旦失败,她的第一反应永远是逃避——并且没有外力的逼迫,绝不出来。
从小顺风顺水,她被家人保护的太好。她太柔弱,柔弱地无力承受孙少安另娶的打击。当得知孙少安与贺秀莲结婚的时候,她的爱情世界、她对人生的美好憧憬,都在那瞬间坍塌了。这本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但是,她将自己无期限的锁在那个伤痛中无法走出,拒绝接受这个事实。
从此之后,她麻木、一蹶不振,将自己变成了鸵鸟,再也不能昂首挺胸,主动地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她对自己的一切都不在那么在乎——于是麻木地接受李向前,麻木地与李向前结婚,从此开启了她十几年不幸的婚姻人生。
之后的十几年,她也是一直逃避,拒绝去想关于婚姻这个死结。她既没有这个勇气离婚,也从未站在李向前的角度想过,自己这位名义上的丈夫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与煎熬。她只是一味的缩在自己那个狭小的世界中,静静地舔舐那个叫做孙少安的伤口。她从来不是不能从那个挫折中走出来,而是自己拒绝走出来。她陷入了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情感坟墓,而没有勇气把它刨开,让外界的阳光透进来,哪怕是一丝丝。
要让这种鸵鸟性格的人不再逃避,缺少的就是一个契机。要将她逼到一定绝路,让她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问题。这个契机,就是李向前的那一场车祸。她逃避了那么多年,从未想过李向前的苦。而一旦她将自己从那一堆沙粒中拔出来,她就能很容易的作出决定。毕竟,她也同样为情所苦。一旦做出决定,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她不是一个没主见的姑娘。尽管生活有缺憾,但田润叶接下来的生活,不能说不幸福。
顺便插一个人物,李向前,田润叶的丈夫。这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老好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个根正苗红的高富帅,而且乐于助人善良有担当,无一切不良嗜好,估计等着嫁他的人可以绕原西县三圈。他一生的痛苦在于爱上了一个不爱他的人。
李向前是一个适合居家的男人。他没什么大理想,只是想有个相爱的妻子,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他碰上了田润叶,并且爱上了她,然后就开始了他一切的不幸。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次他和润生、金波滞留在沙漠中的那一夜。这是唯一一次正面描写这个男人的痛苦——醉醺醺的他,合着金波一道,两个同样痛苦的男人,在深夜的沙漠中嚎哭、嘶吼、泣血。
其实,假使当初润叶坚决一点拒绝向前,一切也就不会这么无可挽回,他们也可以各自找到自己的幸福。只是,没有如果。
这场悲剧中不能说谁更痛苦。田润叶和李向前,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受尽苦楚。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作出决断,这场婚姻也不会困住他们十几年,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车祸。只是,爱,即使痛苦,他甘之如饴。
接着就是田润生了。相比较起他的姐姐田润叶,还有他的同龄同学孙少平、金波、田晓霞来,他实在是显得太过平庸、懦弱。小说的前半部分,我几乎没看到这个人物身上的任何一处闪光点。直到后来,在经历过姐姐与姐夫的事情过后,这个人物才开始成熟起来,直至他与郝红梅的那段苦恋,他才终于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尽管最初仍是懦弱的,但最后他终于还是承担起了他对郝红梅的责任,勇敢地追求了自己的爱情。或者说,勇敢的追求了他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他的父亲为他设定的人生。
田家的另两位人物就是田福军与田晓霞了。
田福军基本可以说是这部作品中一个比较完美的人了,无论是作为哪一个角色。
作为父亲,他培养出的孩子,晓霞,晓晨,包括润叶,都是趋于完美的人物。晓霞不用说,再熟悉不过。晓晨,虽说着墨不多,但从那不多的只言片语里,我们还是能看出来晓晨绝不逊于晓霞,甚至可以说比晓霞更加出色。润叶我们已经说过,虽然主要着重于她感情的描写,但从她的为人以及武惠良对她的器重来看,也并不会逊色。
作为国家干部,他也绝对当得起完美二字。思想解放,刚正不阿,在他的领导下他的辖地各方面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可以说,田福军是那个时代的领头羊。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就是在田福军这样的干部的领导下走下繁荣。
也许因为并不是主要人物,路遥并没有很大的篇幅来展现田福军的内心世界。其实,我一直无法想象,田福军的心脏负荷该有多强大,才能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十年文革被下放,他郁郁不得志;侄女润叶或多或少因为他而葬送一生幸福;即使被提拔后,他开展工作也是十分艰难的,毕竟是那个民众思想都极度闭塞的时代;在劳心劳力身心俱疲的时候,丧女之痛突如其来。那是怎样的打击。
尽管有丧女之痛,第二天还是得马不停蹄地继续考察,继续工作。这个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领导道路上,一路伴随着误解、诋毁,踽踽独行。
孙少安与孙少平这是一对同样优秀、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同时也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路。
首先,这两兄弟出生的环境决定了他们骨子里的勤劳、正直、道义、无畏,而这来自于他们家庭的遗传与耳濡目染。他们的父亲是一个贫穷、正直的农民,但并不带有大多数农民都有的愚昧与浅薄。因此,孙家兄弟自小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关于责任、关于亲情的无声的课堂。
其次,这两兄弟各自的性格十分复杂,这又带有了十分强烈的个人色彩。
孙少安,简单点说,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农民企业家。他是长子,上面只有一个懦弱的姐姐。而在他之下,却还有一对同样优秀的弟妹。(其实我很奇怪,怎么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那么出色,他们的姐姐就窝囊成这样„„)于是,孙少安的人生,不得不在小学毕业的时候面临转折。他的父母已经用尽了一生来负担他的弟弟与子女,再无余力。此时的孙家,除了父亲,只有他一个半大的孩子勉强算是“大人”。也就是在这时,孙少安第一次明显的显露出了他性格中的倔强。他在最后的毕业考中,一如既往的考到了第一,然后心甘情愿的转身离开他无比热爱的校园。他向所有人证明了,并不是他孙少安没有能力,而是他自己选择不再继续。
之后他的魄力开始慢慢显露。从最开始的包干到户的试行,到后来砖厂的风风雨雨,孙少安一步步的成长、跌倒、绝望,然后爬起、前行。其中苦涩,自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简单带过。
相比孙少安,不得不说孙少平要幸运得多。年幼时的他家中有大哥撑着,所以尽管他依然衣衫褴褛常年饿着肚子,但他总算能够勉强读到了高中毕业。也就是这三年的高中生活,改变了他的一生。如果没有这三年高中生涯,那么,孙少平在那个广阔的农村天地中无疑也是出色的——只是也仅此而已。他会成为出色的农民,或许和他哥哥一起成为一个出色的农民企业家,但却再不会拥有这样卓而不凡的见识与人格魅力,也再不会是我们现在热爱的孙少平。
孙少平的高中生涯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也开启了他与哥哥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农村,而是放眼世界;他不在自卑于自己的贫穷,开始客观而冷静地看待那些贫与富、善与恶、罪与罚;最重要的是,他认识了相知一生的朋友与爱人,无论何时何地他的奋斗都不再孤单。
这兄弟俩的悲喜剧一定程度上都是被时代所左右的。因为当时的经济体制导致了当时包括孙家在内的整个中国的贫穷,因此孙少安不得不回家务农;因为当时上大学的“推荐”制度以及十年文革的动荡,导致了当时包括孙少平在内的整个一代优秀的年轻人错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若是在今天的时代,或者距离小一点,他们两个人只要出生在孙兰香的时代,那么,毫无疑问,这孙家三兄妹的成就,绝不仅仅于此。
当然,这终究只是如果。
这两兄弟性格中的不同更多的是后天的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而成的。
孙少安是一个农民,所以他更务实,专注于眼前。他不会像孙少安对于自己的人生有那么多的遥远规划,他只会踏实的耕耘好手中的每一分土地,烧好手中的每一块砖,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一步步扩大规模,建立自己的事业王国。如果说孙少平能够高瞻远瞩的计划好自己以后人生的五步路,那么,孙少安最多只能计划好他人生的下一步。这并不是说孙少安不如他的弟弟——这只是由他们两个接受的教育与学识决定的。
也是因为孙少安成为了一个农民,他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一点农民特有的局限性:一种对未来的恐惧感与身为“农民”的自卑感。这一点尤其突出的体现在了他对田润叶的感情上。田润叶读书多,工作在城市,与他孙少安泥腿子的农民形象太过格格不入,这是孙少安在得知润叶对他的感情后的第一想法。因此,尽管那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孙少安依然不敢放手和
田润叶在一起,没有勇气面对众人的反对与嘲笑,更重要的是,他并不认为田润叶能够一如既往数十年如一日的爱护身为农民的他。于是孙少安不顾田润叶的苦苦等待,也忽略了自己的心痛,选择和贺秀莲结了婚。这种局限性在他成功后也时有表现。当然,他毕竟只是一个才读过五年书的农民,我们不能太过苛求。以一个普通农民来说,孙少安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
而孙少平,书籍赋予了他新的生命。他开阔的眼界,广阔的胸襟,不凡的见识,坚韧的品性,都是书籍赋予他的。这些再加上生活的磨砺,就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孙少平。这一切,都注定了孙少平不可能甘于在农村平淡一生,即使他留在农村后一定能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因此,与孙少安不同,孙少平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非常明确地规划与认识。用书中的话说,他属于这样一种人:有文化,有能力,但在那个时代他却没有能够幸运的踏入大学校门,或者是公家的门。于是,他们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他们自己本身焕发出的光彩。
高中毕业,孙少平同样曾经迷惘:文革使得他的理科落下太多,再加上家庭状况,复读考大学对他来说并不现实;留在农村当农民,这代表着他得压抑着自己对外面那个世界的渴望与向往,代表着他将在年老齿落的某一天后悔,自己没有恣意燃烧过自己的青春。
于是,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孙少平开始了他的闯荡之路。其实,说白了,他的工作搁今天就是一农民工,城市中最底层的工作之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农民工中绝对不会有孙少平这样的佼佼者,这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并不是说孙少平就有多么伟大。说到底,我们都是一介俗人而已。孙少平首先得养活他自己,养活他的父母亲人,供他的妹妹读书,然后才能有资格读书、思考。于是,他的大半生活都是在沉重的体力劳动中度过的。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孙少平才能有机会静下心来一边养伤,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这种过程中,孙少平一直是在累积。累积人生经验,累积精神力量,累积积极活下去的勇气。直至进入煤矿。
于是,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孙少平开始了他的闯荡之路。其实,说白了,他的工作搁今天就是一农民工,城市中最底层的工作之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农民工中绝对不会有孙少平这样的佼佼者,这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并不是说孙少平就有多么伟大。说到底,我们都是一介俗人而已。孙少平首先得养活他自己,养活他的父母亲人,供他的妹妹读书,然后才能有资格读书、思考。于是,他的大半生活都是在沉重的体力劳动中度过的。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孙少平才能有机会静下心来一边养伤,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这种过程中,孙少平一直是在累积。累积人生经验,累积精神力量,累积积极活下去的勇气。直至进入煤矿。
刚进入煤矿的孙少平,做的是最劳累的活,也完全无法理解煤矿工人的苦与痛。在与工人们的工作与点滴相处中,孙少平渐渐懂得了煤矿中的残酷,开始无意识的主动融入这个小社会,也渐渐树立了他自己的威信。这时候的孙少平,才真正开始了他的人生。亲眼目睹了
中国煤矿高能耗低产出的状况,他心痛于这种状况却又无可奈何。于是,自然而然的,他有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想法,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自己的具体人生规划,并且一步步开始具体实施。
他的才能,他的重情重义,他的博学风趣幽默和责任感,为他赢得了煤矿中这群五大三粗的汉子们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师傅的死,他的毁容,是对他的打击,同时亦促成了他人生中新的篇章。小说到这儿戛然而止,只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孙少平的最终成熟,除了他师父的死,他的毁容,另一个元音,就是田晓霞的死。很难说田晓霞对于孙少平究竟有多重要的意义。总之,田晓霞的死,令孙少平痛苦到极致,也推动着孙少平在煎熬中最终走向成熟。
在孙少平的人生中,田晓霞担当了其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田晓霞与孙少平相识于高中。田晓霞的父亲是田福军,自己本身也相当出色。一个浑身朝气、散发着闪闪光环的官二代,这是田晓霞出场时的形象。当然,她是有自己的魅力的,从他出场时风风火火的搭着一件衫子,毫不介怀的主动自我介绍而没有丝毫注意到孙少平的衣衫褴褛的时候,我就喜欢这个女孩。但此时,她的个性尚未显现,对她的注意更多地还是因为她是田福军的女儿。
直至他们高中毕业,田晓霞最后一次请少平吃饭,两人对于毕业后的生活进行了展望,她的一番话才让我真正改观。从此之后,她在我心中不再只是田福军的女儿,而是真正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一开始的高中时代,田晓霞是孙少平的精神导师,我们可以这么说。田晓霞的家庭环境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优越的物质环境,开明而又知识渊博的家人,让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熏陶都是常人望尘莫及的。因此,高中时代的田晓霞,充满理想、充满朝气、特立独行。尽管在那个时代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依然保持了那份难得的个性,没有被周围的大环境同化。
而那时候的孙少平,一副穷小子样。衣衫褴褛、饭量是田晓霞的不知道多少倍,并且还带有一些因贫穷而生出的一点自卑。但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她是一个不吝于教授的人。高中时代的孙少平,是田晓霞让他知道文化大**之外的世界,是田晓霞让他知道苏联与美帝国,是田晓霞让他知道参考消息的存在。在田晓霞的带领下,孙少平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褪去了身上的那点自卑感,培养出那种叫做自信的东西。
可以说,在精神上,孙少平就像一个稚嫩的孩子,在田晓霞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学会站立,学会走路,直至学会奔跑。
直至高中毕业后的两年,他们都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田晓霞一直坚持给他寄参考消息,试图努力督促他不要被小农思想腐化,让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而孙少平,虽然身处农村,他的思想却依然在广阔的宇宙中遨游,并且开始逐渐脱离田晓霞的搀扶,有了自己的体系。
到孙少平主动断绝与田晓霞的联系,这时候的孙少平思想上已经完全成熟。他悲哀的认识到,他已经不得不和她分道扬镳。他们所走的路太不同,终究不再适合继续当朋友。至此
时,他们的关系暂时告一段落。如果他们此生再不复相见,那么,他们将会是对方的记忆中少年时的挚友,偶尔回想起这么个朋友会会心一笑,然后祝福。仅此而已。
四年后,他们重逢在黄原城。那是一个雨天,再浪漫不过的雨天。只是他们的相遇可一点都不浪漫。晓霞是大学生,少平是衣衫破败的打工小子。与初见时惊人的相似。
然后是理所当然的重新联系。相知如晓霞和少平,无需用更多言语。他们恢复了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只是这次田晓霞惊人地发现,孙少平已经不是那个孙少平了。外表上,孙少平已经退去青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而精神上,孙少平已经反过来成为了田晓霞的思想导师和引领者。
孙少平,他的内心强大得可怕。他的“吃苦的哲学”,征服了田晓霞,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这种精神的共鸣中,他们的友情如一杯越放越醇的美酒,变成了蓬勃欲发的爱情。他们的感情,来的那么自然、甘甜,让我们不得不感动。
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横亘在他们中间的,是门第,是社会地位的天差地别。孙少平一开始对于他们的感情是抱着悲观态度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多么相配,他们的物质世界就有多么的不相配。所以才会有了孙少平对这段感情的彷徨,才会有了高朗带给孙少平的打击,才会有了田晓霞两次在大牙湾迫不及待的出现。田晓霞这两次的出现,让孙少平对这段感情增加了一步步的信心,并且最终认定。
他们的感情是纯粹柏拉图式的。他们聚少离多,他们以信传情。但是,他们的感情又是无比坚定的。他们是对方生命的支撑,是对方生命的唯一,也是对方的精神支柱。看过平凡的人,没人不知道田晓霞对于孙少平的意义。田晓霞是他生命的知己和伴侣,是他爱情的全部。所以,当田晓霞消失在洪水中时,孙少平陷入了他人生中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崩溃。
对于田晓霞死后孙少平的种种痛苦,我不再一一赘述。只要是有生活信念的人都知道,一旦失去这种精神上的信念,将会是怎样的打击。由此,孙少平的种种失态与颓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读了好多次开头,因为读不进去。自己内心的浮躁,不能去静静的感受那长长的东拉河,美丽的双水村。
内心浮躁是因为自己的心里面装的东西太少了,需要读书来沉淀一下。于是我不着急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啃完了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很伟大!
第一部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孙玉厚一家人的亲情,少平家与金波家的友情,润叶对少安的爱情和少安与秀莲的婚姻。
那是中国最苦难的几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等种种原因,老百姓连最根本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孙玉厚一家每天都在为不饿肚子而努力,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穷困家庭里面,每个人却有着了不起的品格,他们都是先考虑家人最后考虑自己,自己再苦再累无所谓,只要让家里人过得好!这一家人时刻都是紧紧的抱在一起守护这个家,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 的亲情!
少平家与金波家,少平与金波,诠释了什么叫做友情!金波一家人真的都有着金子一样的心,他们对朋友的无私付出值得钦佩!
少平与金波从小一起长大,上同一所学校,骑同一台自行车,彼此互相帮助,畅谈生活,分享感情。虽然各自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这份真挚的友谊一生不变!
少安与润叶的爱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就结束了,但是润叶内心那清澈如水的爱何尝不是我们生命中最闪耀的东西!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这种爱就是长河泥沙底下的那颗钻石。
其实相比润叶,秀莲更适合少安。少安爱这个妻子,朴实而真挚的爱。秀莲也深深的爱着自己的丈夫,少安就是她的全世界!他们彼此扶助共同努力使他们的家越来越好,这就是美满的婚姻。
读第二部最深刻的就是孙少平的努力!少平这个平凡的农村孩子、平凡的煤矿工人有着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孙少平身上的责任、正义、善良、执着、奋斗是我从这本书上面学到最多的东西。每每想到少平的经历,我不再惧怕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使我的内心更加强大!
读最后一部时的心情是伤感的,因为田晓霞的死。如果换成我是孙少平,我会比书中的他更加难过,我接受不了深爱的人就这样的离开,我也许会很长一段时间自暴自弃,不愿意努力去做任何事情,因为那是比自己死去还要恐怖的事情!
读完此书后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加倍去爱我的爱人、亲人、朋友。愿天下平凡的我们活出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感谢路遥!感谢《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人物简介
孙少平
少平追求书籍的经历似乎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但是他最终也没有摆脱社会底层——煤矿工人的命运。少平这个人是让人心疼的,自尊心强到了极限,他渴望改变命运,酷爱读书,在自身社会地位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在只能出卖体力换取金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读书。他努力摆脱农民的身份,竭尽全力使自己的眼界不被束缚,纵然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也一直要求自己处于读书人的行列中。他的认知不输于那些上过大学的人,但他并不给人一种学究派,他并没有常常口出名言,或者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文绉绉的感觉,他说话都是平常白话,但总渗透着常人无法理解的道理。
今年没能和晓霞浪漫到最后,但一生那样刻骨铭心的爱过就已经足够。
孙少安
如果少安当年有条件上学,一定也能学出个样,即便生不逢时,在学校学不了什么东西,仍可以做一个读书人。
少安的经历也不难叫我们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即便做了农民,仍然可以鹤立鸡群。少安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润叶与秀莲。一个陪伴他穷苦的童年生活,一个帮扶他艰难的创业历程。
田晓霞
一个可爱的、任性的、聪明的、智慧的女孩儿,她在书中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甚至让人怀疑她真实存在的可能性。有人说晓霞大可不必死,也有人说晓霞是作者心里的一个理想,不得不死去,其实未必,生活中不乏那样天真,有些虚幻的完美人,一接触起来也是那样的平易近人。
贺秀莲
秀莲是一个完美的妻子,结婚时不要彩礼钱,不管穷家薄业,只为少安这个人。结婚时,少安家借了200块钱操办婚礼。少安带秀莲到集上做两身新衣服,秀莲怎么也不肯的那一幕,让我回味无穷,新生涟漪,多好的娃娃啊!只怕眼下社会这样的人儿太少了。秀莲一切都是为少安着想,少安娶到秀莲是少安的福气。但是好人不长命,最终积劳成疾,少安一辈子恐怕都要欠秀莲的了。
田润叶
美丽、善良、知性,敢爱敢恨,她告诉我们除了爱情还有生活,这才是人生。润叶是有品性的。在那个年代,她曾经坚持过追求爱情,她不想错过少安,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愿。但是最后为了所谓的“二爸的前程”,润叶妥协了。还是在那个时代,润叶接受了一切,尽管曾经她是那么不情愿,但我们不能说她是不幸福的,毕竟除了爱情,她还有生活。
孙兰香
人穷志不短的小丫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并凭借自身的优秀赢来了自身的幸福。其实这点在兰香小时候就不难看出来,从小就知道体量别人,心疼父母,那个小时候不争好吃的早早躲到外表去的小女孩,那个背小框捡柴火的小女孩,那个勤工俭学到工地干活的小女孩,都让我们刮目相看。兰香是整个故事里最圆满的人吧?!
金波
一辈子都值得交的朋友,少平与他的友谊是不会随着时间的转移而消磨的。为爱痴狂的少年,我们也希望他最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郝红梅
郝红梅之前一直都是灰色的色彩,地主家庭背景,衣衫褴褛。急功近利的虚荣之心,使得她和少平还有顾养民的爱情都不被看好。最后,经过生活的洗礼,还是保住了那颗善良之心,润生应该是他最好的归宿吧,总算是苦尽甘来。
《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
路遥的文笔算是相当流畅的了,剧情安排材料组织都十分考究,好像一个常胜将军一样,将手里的棋子进退攻守安排得相当妥帖合宜。没有过分的悬念,没有过分的拖沓。他总是能在你似乎马上将要忘记一个伏笔的时候,突然转动笔锋;也总是能在你对不相关的描述几乎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告诉你这些“废话”的真正用意。尤其在接近尾声的那场洪水的描述中,我才觉得真正领教到了路遥用笔头指点江山的那种气概。
尽管书里描述的洪水局势越来越紧张,但我却不知道这紧张后面有什么用意,我的思路还停留在矿工孙少平和省报记者田晓霞那真挚、默契、强壮有力,但又看不到未来的爱情中,急切地想知道路遥要在何处安放他们的爱情,难道这部“茅盾文学奖”竟然也要不例外地
用这种无聊的描述来草草收了这个连着虎头的蛇尾么?不,路遥马上用田晓霞的死无声地回答了我。在省委书记亲赴的洪水现场和路遥为我们铺开的紧张场面的衬托下,田晓霞毫无先兆的死似乎变得很安静,甚至有些令人欣喜,我自己也觉得我的这种感觉很不正常。尽管这种感觉有一小部分是因为惊愕,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我觉得田晓霞死得好!或者更确切地说,路遥让田晓霞死的这步棋很妙。
我相信大部分读到这里的人都跟我一样,正在满腹狐疑的期待着一个转机的出现,一个将少平和晓霞这种好似正在艰难地爬着山坡的爱情彻底拯救的转机,但如果我是路遥的话,我也不知道这个场该怎么收,是少平跳到省城去过城里人的生活?还是晓霞心甘情愿放弃她所喜爱的职业?抑或是像他哥少安一样,面对貌似不合门户条件的爱人,只能各走各的路呢?可这些似乎没有一个能让人从中获得一种信念或者明白一个道理,如果结果真的在这其中的话,《平凡的世界》就成了《平庸的世界》、《无奈的世界》了。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路遥他老人家还在这个洪水里搅和什么呢,那是省委书记的事情,你赶快来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吧。呶!这不,他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让晓霞死,于是少平和晓霞的爱就永恒了。
以我的理解,这并不是说人对于命运只能阿Q式地接受,说一些安慰别人和自己的无奈的话或者嘲弄老天的风凉话,而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平凡但不平庸,生活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上的生活精神和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
那么朋友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他应该是要告诉我们青年人应该追求什么吧!
是通过物欲和肤浅的精神追求滋生出的世俗眼光来实现的那种不平凡的生活形式?
还是藉由责任和深邃的思想信念升华出的超脱气质而达到的那种不平凡的生活态度?
话又说回来了,平凡有什么不好呢?平凡才是一种伟大的磨练!这真是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我们这一代可谓是在“清洁工也是伟大的”这种教育声中成长起来的。可即便是这样,我们身边只追求堂皇的生活形式而忘记了坚定的生活态度的人难道还少吗?更可恨的是这些人甚至既是知道了自己的可悲之处,却还只是把全部责任推脱给现实生活的压力,依然自顾自地乐在其中,他们可怜的父母竟也恬然不知地以此为荣!这还只不过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沦落的众多表现之一罢了。与这样的人群“鸡兔同笼”在地球上,除了一声叹息,我还能怎样呢?
还是那句话,我其实很不想谈论这种无奈的现象和与之相关的此类话题,我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还是再继续回到平凡的人所生活的平凡的世界里来吧!
如果没有倒数第二章最后那句讨厌的、而且没有什么意义的“原西县医院对秀莲的论断结果是:肺癌”这句话,我想书中最幸福的人应该算是孙少安夫妇了。尽管少安面对润叶的情书,只能令人沮丧地毫无表现,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姑且算不上是真正的爱情吧)不得不屈服于生活,但我却认为,这也或多或少地敦促了秀莲和少安的相见和相爱。从秀莲不要彩礼进了孙家的门开始,感情和睦、男耕女织般生活的两人就一直是感情上的“冒尖户”,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们在黄土地这个天然的大砖窑里烧出了钻石一样的爱情。秀莲这个贤妻对少安体贴入微,对老人也丝毫没有过分的要求,在少安最困难的时候给与他母亲般的爱抚和安慰,用路遥自己的话,“温暖的女人的怀抱,对男人来说,永远就像港湾对于远
航的船、襁褓对于婴儿一般的重要。这怀抱像大地一样宽阔而深厚,抚慰着男儿们创伤的心灵,给他温暖,快乐和重新投入风暴的力量!”。贤内助如此,夫复何求?当然,少安对秀莲那也是无可挑剔的,他吃苦耐劳,忠厚善良,靠辛勤的劳动赢取生活,虽然仅仅是一队队长,但从他冒着“走资派”风险尝试责任制的勇气来看,他为村民谋福利之心,根本不是田福堂可以望其项背的。他借钱买驴拉砖、辛苦开办砖厂,为一家老少的生活奔波,毫无二心,不愧为家里的大哥。秀莲从丈夫那儿感觉到的也是真正的男子汉气魄,即使是她一些出于感情的私心,比如箍窑洞和分家,也都是建立在完全合情合理的需要之上的,这其实也为少安的家庭生活平添一些乐趣,少安对于她的这些要求,也在尽己所能不弗其意的。对他们夫妇而言,生活的贫苦只不过是脚下的黄土,虽然时刻行走其上,但也不必时刻念及。他们在贫瘠的黄土中相濡以沫的爱情正是这平凡的世界中最美丽的故事。
而弟弟孙少安的情况就完全相反了。他有思想有文化,对看书的追求走到哪里都不会变,无论从文韬还是武略上来讲,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青年。他不甘在双水村被生活洗褪了色,成为晓霞口中那个“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为几报柴禾或者一颗鸡蛋,和邻居打得头破血流。牙也不刷,书都扯着糊了粮食囤……”的人,于是踏上了他自己的生活之路。当小工的苦,他毫无怨言,对于那个想当他岳父的曹书记一家人的恩惠,还有惨遭包工头蹂躏的麻木少女小翠也做出了由他的文化气质所决定的应有的行动,这都是值得褒奖的,而我更要赞赏的是他能够坚持当一名在工地房屋里点灯看书的“揽工汉”,不仅自食其力,还为他的家庭做出他应该做的事情——给妹妹寄生活费。这些无疑都是在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的支撑下才可能实现的事情,无论是在双水村当教师时还是后来兰香的男朋友吴仲平可以把他从煤矿中调出来时,他都完全可以选择那些看起来更堂皇更轻松的生活形式,但他从来就没有对自己选择的生活形式产生半点怀疑和犹豫。
可是命运没有给这个道德“冒尖户”丝毫垂怜,可以说,他除了比少安多上了几年中学,以及和晓霞之间的那种纯洁崇高的精神恋爱,再也没有比少安得到的更多地方。少安受过的苦,他也都受过,要穷就穷的是一家人,少安在圪崂里受批斗的时候,少平也在学校里吃着黑馍;少安没受过的苦,他也受过,当小工,当矿工都不算什么,失去挚爱的人之后仍然屹立在生活中,这需要付出多少的心力和忍受多大德苦痛啊!谁料想,晓霞死后他又被他已经离不开了的大牙湾煤矿雪上加霜地毁了容。平凡的人啊!那本该让你值得骄傲的平凡给予你的到底是什么呢?
孙家平凡的老老小小,上至老祖母,下到虎子燕子四代人(也算上猫蛋狗蛋吧),也都还算平平安安,就连嫁给了逛鬼王满银并且一直深爱着他的大姐兰花,尽管也因为那个“南洋女人”吃过老鼠药,但最后也算是因为这个逛鬼的大彻大悟将自己的家修成了正果。
再让我们数数田家的人头吧!
田福堂这个双水村的书记,除了日常事务的处理,基本上没有为村民谋什么福利,自己宏伟的炸山打坝工程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害了一条人命,还破坏了村里学校的窑洞。是田福堂心术不正吗?不是,他有为了怕让儿子吃苦而以权谋私开办学校的想法,但完全是人之常情,并无半点越权行事,而且学校也确实是双水村需要的,因此他没有心术不正的痕迹。他也不是一个昏庸的书记,全书中最能体现田福堂才能的是他在劝他干妈——金老太太搬家时跪着说的那段话,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但对于让金老太太搬家这一个具
体事件来说,句句在理,没有半句废话,村官当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的成功和尽职了。他碌碌无为的真正根源其实在于国家的政策,不只是他,那个时候全中国的大小官也没有几个不碌碌无为的。他只是一个大队书记,他能做的只是把公社大锅饭里的粥熬好,他不可能高瞻远瞩到知道开小灶才能改善农民生活。因此他的鼎盛时期,也就是个大队书记了,给他一个县长他也当不了,是时代限制了他。
田福堂的儿子润生也值得一提,他身体弱小,但是思想却不弱小。他没有被田福堂农村式的娇惯毁掉,而是在生活中磨练了出来,润叶和向前的尴尬状况是他成熟的催化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可以从润生的身上扩展为一个更广义的形式:“经历过自己或别人不幸的孩子会更早懂事”。他之后与成了寡妇的郝红梅的结合,我们也只能当作一个旁观者来看,不好做出什么评论。
当然,润叶也是可敬的人。如果说她结婚之前的事情不是她自己选择的话,那么结婚后的全部事情都是她润叶自己的选择,包括如何对待李向前,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她为什么没有离婚?不是传统的观念,也不是得过且过的慵懒心态,而是她自己特有的生活态度。她一直给我们一个“柔韧”的印象,她柔到了可以将婚姻大事让步于二叔田福军的仕途,她也韧到了可以坚持对李向前保持冷漠态度近十年。李向前无疑是以一个悲剧人物出场的,但他最后却比少平要幸福得多。他以双腿换取了润叶的爱,他后半生还会有无尽的自卑和猜疑困扰着他,这到底值还是不值,完全取决于他对润叶的爱:爱得越深,就越值得。
田福军在书中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正面人物,他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在工作中展现的韬略和远见卓识没有被埋没,最终担任了省城的市委书记,可以放开手去为一方百姓谋福利了,比他哥哥田福堂幸运的多。书中在政治方面没有描述丝毫阴暗的东西,这也符合校长的推荐。现在的校长、市长、省长以及全社会,应该摒弃那些阴暗的不正之风,为年轻一代施展真才实学铺平道路;而将来的校长、市长、省长也应该怀着对祖国的信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光荣就任的路上!
至于杜丽丽和古风铃的荒唐事情,我宁愿认为路遥是怕背着被定性为思想保守的包袱而应是没敢对其嗤之以鼻,而是含沙射影的讥讽,也不愿意同意他对这种事情姑息放任的态度。他毕竟也是个作家,这种事情上不应该过分的苛刻。但要让我说,杜丽丽这种人早晚会尝到她那“不能被满足的感情”的恶果,我们且在云端笑看她终归何处吧!
第二篇: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思想分析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思想分析
【摘要】路遥的著名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生动刻画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内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改变以及城乡社会的历史变迁,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向读者生动展示了人性的闪光点和平凡人的命运。本文将对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
在中国文坛,路遥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中国当代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路遥的一生非常短暂,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为人类留下了这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说共分为三部,字数超百万,作者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见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上百个人物形象,堪称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这部小说自发表后,读者只要接触便爱不释手,不能忘怀。路遥1949年出生在陕西榆林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从小到大,他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社会生活印象深刻。因此,他的作品中对中国农村最普通的劳动者,对人民生活的描写是最为深刻和丰富的。通过《平凡的世界》,路遥向读者展示了在中国巨大的社会变革下,平凡的劳动者迸发出来的惊人力量,让人们能感觉到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的生命,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而不断拼搏和努力的感人精神。平凡的生活是历练人生的最佳方式,只要心中有理想和目标,哪怕是平凡的,也足以让人为之奋斗,而幸福就蕴藏在这平凡的奋斗中。平凡的世界和平凡的人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平凡的人物平凡的生活中,仍然不缺乏感人至深的伟大人物和事件。小说中的人物孙少平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学生。但是他心中有理想,有目标,只是为了改变这种生活的现状,他奋斗不止,拼搏不息。他的积极向上,让他成为一个精神世界的富翁。而卑微的现实又让他在困惑中不断挣扎。
一、人物的平等观念和开放意识
1、开放意识
孙少平虽然只是一个穷学生,但是他博览群书,知识开启了他精神世界的灵性之窗,双水村平静的生活已然不能让他满足吗,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不愿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埋没在这小小的山村里。远方在向他呼唤,激荡着他年轻的心灵。孙少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他满怀雄心壮志,满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勇敢地走出双水村去闯荡世界。他去了原西县,到过黄原地区,最后到了铜城市,这是他从乡村走向都市的过程,也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在广阔的世界中,他开阔了事业,丰富了阅历,摆脱了内心的封闭与压抑。从一个封闭性的农民性格变成了一个有着广阔精神天地的开放性人生。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孙少平一个,他的好友金波也是其中一员,金波认为人的一辈子就不能总这样安安稳稳地生活,总要出去闯一闯。只要能多一些经历,让人生更为丰富,哪怕是痛痛快快地摔打,哪怕是受点苦难,都比这样平淡的生活要好,即使是死了也没啥后悔的。这种思想也代表了“文革”以后,青年农民不再安于现状,不愿再在农村这个狭小的舞台上,倍、被土地束缚住手脚,他们迫切渴望到更大的世界中闯荡,去寻求精神的更为广阔的天地。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更为他们提供了走出去的契机。在外面的世界中,他们不断开放自我,勇于冲破一切障碍,冲向开放的世界,即使是面对苦难和挫折也不屈不挠,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本质体现。
2、平等观念
对于自己的出身,孙少平没有任何的鄙薄之意,他认为苦难的生活是他无尽的财富,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黄土地上的人表面看似粗俗,其实能人很多。黄土地培养了这些人不一样的智慧和人性,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他认为朴素更是一种美德,所以当他与大学生田晓霞和颐养民聚会时,他并不为自己是包工头的身份而自卑。他认为无论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苦难并不是束缚,而是财富。这种平等观念也影响了他的恋爱观,孙少平敢于和田晓霞恋爱。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因为自己的出身卑微,而不敢去追求田润叶的情感,而哥哥的退缩也引发了孙少平的深思:人与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世俗、社会等传统观念是他要跨越的第一个障碍,所以,深受现代思想影响的农民子弟孙少平勇敢地与干部千金田晓霞建立了爱情。抛弃了传统的顾虑和世俗的界限,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顺风顺水。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感情,因为在孙少平的认识里,无论是何种地位和职业,人与人的人格是没有地位之分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孙少平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气质吸引着这位省报的大记者。虽然肆虐的洪水夺走了年轻的田晓霞的生命,让部段超越世俗的爱情还未开花结果就烟消云散,但是悲剧的爱情并不是悲剧的内涵,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让人们感受到思想先进的农民青年与爱情的渴望。
二、扁平的人物提炼出来的纯粹人性
文学创作其基本内容就是人物的塑造,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深度挖掘人性的内涵,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上百个人物形象,其中着力最多,也是最为主要的人物只有孙少平、田晓霞等四个,本文在这里对孙少平和田晓霞着重进行分析。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孙少平,是最能体现作者审美理想、心灵情感和人生感悟的中心人物。他不屈不挠、敢于挑战、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勇于进取、善良淳朴、坚强独立的性格以及浪漫而富有迷幻色彩的爱情都令人回味无穷,对孙少平人物形象的刻画在中国当代小说的人物塑造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路遥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就是完美的。小说主人公孙少平在抛弃邪恶的同时自然就缺乏了丰富和复杂的人性,变得单纯而透明。孙少平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而对工头大打出手,为此还丢了工作;他对田晓霞的爱情纯真之极,身边美女如云,却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会投机取巧,不会钻营,所有的成功和成就都是在磨难中苦苦奋斗,充满智慧和力量却从不偷奸耍滑。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这个人物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种对美好品格的憧憬与渴望。孙少平的形象在作品中被高度提纯和净化了。虽然纯净、透明得可爱,但是却无法展现真实的人性内涵。我们并不反对文学作品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但是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没有单纯而透明的人性:人性的深处都存在着真善美,同时也存在着假丑恶,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曾有学者评论说:人性都是两面或者多面的,他可以一半是天使,而另一半是恶魔,但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又正是人性不断超越和完善所必须的基础。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理想化和诗意化的苦难命运的塑造,必然会导致人物的形象失去有血有肉的丰富内涵和可信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孙少平人物形象的缺陷是明显的。
我们再来分析田润叶这个人物,这是个半成功的人物形象。作品前半部分对其塑造得非常成功,在描写其在李向前和孙绍安两个人之间感情选择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困惑、矛盾、纠结、无奈和痛苦向读者真实地展现了人性深处的真情实感。但是在后半部分就的刻画就比较生硬了。面对健全的李向前炽热的情感她不断逃避,但是李向前因车祸而残疾时,她却主动亲近,带给他慰藉,她将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圣洁的心灵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平凡生活中。虽然她这样做可能是出于愧疚或者是忏悔,但是却不能完整表现出人性的特点,人物形象也不够丰富。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路遥在塑造田润叶的时候只注重表现其道德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生命的复杂和生动性。人性不能没有道德的展现,但道德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一个生命体,人首先要有其特点,有欲望有梦想,更要有感情的追求。我们不妨设想,当心性高洁、完美无瑕的田润叶以一个女性的身体去面对失去双腿的男人时,除了献身精神,她的心中难道就没有痛苦和无奈吗?当她看到别的情侣和谐恩爱的时候,难道她就没有一丝失落么?当看到别的高大帅气、风度翩翩的男子时,她就没有那么一点悸动?这时我们不得不去看另外一个人物——杜丽丽,这是一个非常传统而保守的女性,她有着美满的婚姻有着高雅的品格的严肃的生活态度。但是当遇到年轻诗人古风铃的时候还是心猿意马,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而与之偷情。也许我们会看到她人性中阴暗和卑劣的一面,但是这才有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生命。田润叶同样是血肉之躯,难道她能幸免?路遥在这里的用意是将两人作对比,将田润叶的形象过度地净化和过滤了。这就使这个人物形象过于扁平而失去了血肉和内涵。
另外,田润叶在路遥的作品中是封闭而单维的性格,缺少开放和多维性,这是作者忽略了“心灵辩证法”导致。路遥的文学创作深受托尔斯泰的影响,但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相比时就会发现,无论是人性的深度、广度还是心灵情感的丰富程度都是明显逊色的。因为托尔斯泰在塑造安娜时正是遵循着“心灵辩证法”的,这是最能体现人物心理的辩证法,是对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探究。托尔斯泰在塑造安娜的过程中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多角度地分析和刻画。给人一种立体的、充满血肉的感觉。而路遥在塑造田润叶时是用一种固定的性格去进行的,人物形象的透明和纯粹让她变得死板和无趣,失去了真实的人性和鲜活的生命力。表面看起来似乎道德高尚,其实内涵简单,经不起推敲。
结论:
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唯一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用现实主义的思想向人们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10年间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的命运。他的出身决定了他能用非常细腻而独到的视角去描写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在其中探索人物的心理历程。但是,为了在40岁之前完成一部宏大的文学作品,他终因积劳成疾而过早离开了人世。路遥完成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他的人生没有遗憾,但是却激起了人们深深的惋惜之情。
参考文献:
[1]
路
遥.平凡的世界[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
戴智辉.浅析《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形象特征[J].世纪桥,2010,(5).[3]
梁海燕.民间众生的自我确认——谈《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塑造[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4]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12).[5]陈泽顺,邢良俊.路遥文集(一、二、三、四、五卷)[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第三篇: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分析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并没有因为烂包一样贫困的家庭和无奈的政治环境而自卑、平庸,他不卑不亢、为人正直诚恳,在他的精神导师(同年级隔壁班兼老乡)田晓霞的指引下,走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满溢精神食粮的世界,他贪婪的畅游在知识与智慧之中,也因此获得了比一般农民子弟更广阔的视野,更有着不甘平庸的远大志向。
他没有辜负田晓霞的期望,在农村政策改革之后,他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在那里过上了揽工汉的生活,衣衫褴褛的在“人才市场”渴望被包工头带走。工地毫不留情的磨练了他的意志,粗糙刚健了他的皮肤,但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还不忘汲取知识的养分,利用极其有限的休息时间看书,最终俘获了田晓霞的爱情。在那个夕阳西下古塔的傍晚,田晓霞含蓄的表达了对他的爱意,两颗纯粹而同样积极向上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那一刻,我眼里噙满了泪水,为他们纯真的爱情而感动,也为这对注定以悲剧收场的恋人而心痛。
第四篇:《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人物分析
【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充满着精神力量的小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丰富的人生内涵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主人公孙少平在面对苦难的人生时所做的选择,以及其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所进行奋斗的历程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为对象,对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
路遥用他黄土地般朴实的笔调,创造出许多讴歌黄土地的文章,因此,有人说路遥是“土著”作家,确实,他的许多作品都带有黄土地的烙印,包括他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主要就讴歌了陕北农村那片承载了太多苦难的黄土地和那些淳朴得如黄土地般的人们,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顺应历史潮流,坚强地面对苦难;而其他一些人则逆历史而行,最终被改革大潮淹没。八十年代的开始的社会变革在农村广袤的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革为农民带来的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变化。《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气息,他不甘于旧思想的束缚,独自承受苦难,背井离乡,寻找自己要走的路。
一、苦难中磨练出的坚毅性格
孙少平出身在一个环境极差的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牧民,孙少平在小说中以一个为每顿饭必须到食堂领取黑面馍而感到寒酸自卑的穷学生的身份出场。他穿着布满补丁的衣服,躲在学校的角落里,等所有的学生打完饭后才去领取自己的黑面馍,这样的生活让他活在深深的自卑当中,而正是这样的生活,铸造了他不屈不挠的坚毅的品质。他不为贫困而抱怨,相反的,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以及家里的状况,因此,他利用所有的时间读书、看报、学习以支撑起他那脆弱的自尊。
高中毕业后的孙少平回到双水村当了教师,可好景不长,三年后,他被辞退了,他的身份依然是农民。这使得他非常的痛苦,当时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黄原地区,家里的条件开始有所好转,但他不甘心当一名农民,并不是说他不能吃苦,而是他甘心,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就在农村当个农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他最终选择出去闯荡世界,他背着破烂的被褥,背着一个书包,同时也背着家里人的不理解,迎着城里人的冷眼,在桥头上当揽工汉。刚踏进社会的孙少平就在黄原城尝尽了人情的冷暖:亲戚冷落、旁人冷眼、待遇不公、身体遭创伤„„尽管如此,这些苦难并没有让他放弃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反而磨练了他的品质,让他更加坚韧,更加坚定他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孙少平当了煤矿工人后,环境危险恶劣,劳动极度繁重;工友欺辱,尊敬的师傅死去;最爱的女友晓霞牺牲;自己容貌被毁„„但孙少平并没有因一连串的不幸而意志消沉或者愤世嫉俗,这一切铸造了他更为成熟的思想。他心里默念着叶赛宁的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己经不再是青春少年„„”他对生活有了更为积极的看法:“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何时,他都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每次悲剧的底端都是另一个幸福的开始是对孙少平这一生最好的形容,他所吃过的苦,所遭遇的苦难,都在他人生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二、感情方面的细腻温柔
孙少平在他苦难的一生中,从不向困难低头,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战斗式,可在情感方面,却细腻得让人心疼。孙少平生长在一个充满了不幸的家庭当中,贫困的家境使他很早就懂得承担家里的负担。但是孙少平的内心当中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冷峻和麻木的情绪,他在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当中,不断给身边的人以自己的关爱。他有一位年老体迈的祖母,在小说中,用润叶给他的钱给祖母买眼药水和止痛片,到野地里把带露水的青菜叶子回来把露珠淋在祖母的眼睛上。他想方设法减轻父母的负担,在父母碰到大事,六神无主时,半大小子的他挺身而出,充当主心骨,让父母倍感欣慰;他一直努力减轻家里负担,他与哥哥孙少安曾为了五角钱大打出手,他也曾因为不想给家里人增加负担而想弃学;为了让哥哥安心,哥嫂和睦,他尽力打消哥哥分家的顾虑,并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承担父母以后的建房和养老费用;妹妹考上大学后,为了不让妹妹经历自己经历过的屈辱和自卑,他给妹妹买时髦的衣服和漂亮的大箱子,还按城里人的标准置办了日常生活用品;在煤矿工作后,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吃顿好的,而把钱给妹妹上学或是带回家给父母箍窑。他还照顾自己已故师傅的妻女,在矿难当中帮助自己的工友。这一切都在宣示养一个没有得到过多少关爱的人对自己周围的人所施加的爱,这种爱来自于他内心当中的善良因子,是人性当中光辉的集中体现。
爱情作为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孙少平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真实感人,充满曲折痛苦,却又那么的具有诗的情调与浪漫的色彩。这是交织着苦涩和甜蜜的青春乐章。在小说中,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的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与地委书记的女儿相爱,这在世俗人的眼中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看好的,可他跟田晓霞就那么毫无顾忌的爱了。田晓霞是个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孙少平的很多想法其实都来源于她,她一直鼓励着孙少平追求自己的生活。孙少平虽然家境贫困,但丝毫不影响田晓霞对他的爱,在田晓霞心中,孙少平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从对方身上吸取积极思想,经验和力量,充实与提高自身。当他们在古塔下的树林中第一次拥抱、亲吻,品尝了爱情的甘醇后,少平欣慰无比地感到“他的青春出现了石霞般绚朋的光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孙少平说从此以后,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他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自自在这人世间枉活一场”。孙少平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田晓霞,从而相识、相知、相恋。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虽然,小说的最后,田晓霞为救落水孩子牺牲了,但他们曾经相爱过,曾经一起品尝过爱情的美好,曾经真切的感受过幸福就足够让我们感动。
三、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格魅力
新与旧的冲突,城市与乡村的相互渗透使孙少平的性格既打上了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烙印同时又受新的思想意识所影响。进取意识。社会的变革,希望和憧憬,使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内心躁动不安着有着强烈的改变现实生活的进取意识。孙少安希望“箍双水村最好的窑洞”,“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甚至在双水村办起了机器声隆隆的砖厂,这一切相对于他那逆来顺受,只图光耀祖 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而弟弟孙少平更有一种自觉的、强烈的奋 斗意识,骨子里的闯荡精神,让他勇敢地挑战一切 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的稳定的收入,而是主动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的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崭新的生活空间。他背着破烂的被褥被庞大的城市所震撼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他像待售的物品一样站在东关大桥头,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做小工的口子里他尝尽人情冷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体会到了无法扭转的救赎,然而凭借着他的自强不息,他撑起了这个己然分家的大家庭,他是顶梁柱,要给家里邮钱,还要供妹妹读书,他都凭借他的积极向上,他的坚强毅力战胜了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条件和身体上的倍受折磨,他平静的接受着,淡然的努力着,他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为了救一个协议工他受伤了,伤势严重,大研石的一角从右额划过,就这样他失去了帅气的面容,兰香不敢让他照镜子,怕他接受不了现实可是我们的英雄再一次告诉我们什么做勇敢,他又一次勇敢面对,重新走向生活。
少平虽然也受到过高中教育,可是他认识到了平凡的环境,平凡的人生,于是他将他平凡的生活付给了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煤矿坑道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与其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索取,不如将我们平凡的人生付诸平凡的生活,或许这样子才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也是最为幸福的感觉少平对生活的选择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透彻理解、不懈抗争不错,我们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几多风雨,可我们知道,前面的道路有风雨有泥泞,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能做的是接受现实,改变心态。
四、结语
从《平凡的世界》 中的孙少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国农民在改变世界也改变自我的征程中,逐步从保守性、闭性的自足型农民向进取性、开放性的现代型农民转变,是传统农民文化品格的调整和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标志着中国农民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走过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反观孙少平的人生道路,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人物承载养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体现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当寒冬逐步消逝,春天逐步来临时,一个全新的社会止在向人们招手,这个全新的时代包含养作者太多的梦想和希望,同样也引起作者深刻的思考。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波折,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在不断地成长,都在前进,我们无法预料前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苦,但是我们可以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周围的人和事报以真诚和关爱。孙少平这一形象的背后就是作者对人生道路的一种选择和期盼。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006.[2]齐潘.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D].吉林大学2008.[3]许埂.追寻与受难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J].小说评论.2006.[4]4.王全胜.月论孙少平的精神世界.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07
第五篇:《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提纲
内容摘要:本文对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探讨各人物特点,剖析人物命运,解析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阶层,并对作者的人物创作手法进行评析(主要选择男性主人公孙少平两兄弟和女性主人公田晓霞进行分析。)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路遥孙少平孙少安人生感悟
绪论:主要介绍路遥的生平和创作及我选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本论:
(1)《平凡的世界》中的男性形象:我选择了孙少平兄弟。
首先分别介绍两位男主人公,然后从不同方面来分析两位主角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差异.(2)《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我选择了田晓霞.一样的首先还是介绍田晓霞的背景及她和孙少平之间的一个关系。
然后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来论当时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的一个地位(女性处于男性世界的边缘和从属地位)及田晓霞存在的意义。
(3)《平凡的世界》里的众生:
通过对《平凡的世界》的阅读最后来论证当时社会的农民.工人和干部各个生活层次的人的不同生活状态和及其形象特征反应出我的论证结果。
结论:通过对以上这些人物的介绍及论证来得出我所要的结果。《平凡的世界》中所体现出的不平凡的东西,通过全景式的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最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体现出的一种奋斗的精神,对我们这一代的作用。
梁老师这是我做的一个简单的提纲,请您帮我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