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全部考点精华

时间:2019-05-14 19:0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修全部考点精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修全部考点精华》。

第一篇:思修全部考点精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全复习

绪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继往开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思想性与实践性 2 时代性与阶级性 3多样性与共同性

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1社会理想 2生活理想 3道德理想 4职业理想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1 人生的精神向导 2人生的精神动力 3人生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1现实性 2科学性 3崇高性 4健全性

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容包括: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前者是阶段性理想,后者是最终理想。1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前进的方向,是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之路,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环节。

如何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1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2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需要参与社会实践 3(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其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最后,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1 充分认识到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另一方面,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3需要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

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责、道、政、精”)。1爱国主义的最基本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3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择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做到:1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坚持改革开放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社、党、球、民、代”)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选择题】

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

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人生态度的含义: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

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2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或自己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社会行动对自身的需要和满足

人生价值不仅主要取决于社会价值,而且更加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

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1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劳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3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把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矛盾的统一体,社会条件决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道德产生的条件: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社会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的主要功能: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功能,它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生、意、经、稳、治”)

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即它们都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同时又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是重要补充。)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什么?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4总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个人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4坚持集体主义既要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倾向。

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只考选择题)1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最高)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中间)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最低)【选择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为什么?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荣辱观的含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道德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3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引领风尚。

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1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2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3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爱 礼 团 勤 业”)

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其特点是: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基 民 稳)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文明上网

(“文貌助人公 环境守法网”)

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遵守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秩序 德人 精神窗”)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其特点:1规范性和专业性2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3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规专 操强 稳”)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道精 纠风 素质 力”)

如何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2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学习塑造与锻炼”)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尊平和勤结)

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根源于社会。(选择题)

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2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完善的活动。

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领导 规定 管事 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选择题常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力 国 党 马 情 改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 执 公 务 党”)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需要坚持三大原则: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及时高效(选择题)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选择题】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内容:1权利义务相统一 2重证据 3讲程序 证据的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选择题)

新的国家安全观,除了包括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应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不包括“人身安全”)【选择题】

经济安全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金能粮贸)【选择题常考】

社会公共安全包括: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选择题】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法的概念: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体系。

法的本质和特征: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法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作用和规范作用

【很重要】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以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制裁作用(“指、评、测、教、裁”)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法律规范、原则、概念和技术,其中,法律规范是主要部分。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选择题】 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按内容分);强制性和任意性(按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分)【选择题】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2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3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4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规、意、权利、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等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和行为。(选择题)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客观)和法律行为(主观)【选择题】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法的渊源:也称法律渊源,主要指法的效力和形式的来源。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1制定法是我国法的基本渊源 2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 3习惯在我国法的渊源中的意义很小

我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宪法规地例特国”)

法律体系: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包括:1宪法和其它与宪法相关的法律2行政法 3经济法 4 民商法 5刑法

程序法: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

法律运行是一个从法律的创制、实施到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遵守和法律监督。(“制、实、守、督”)【很重要,必考】

法律完善的形式,包括:法律解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是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无权解释、学理解释。(常考选择题,要理解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的区别 教材P201)

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又叫法律清理,是指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选择题)

法律汇编:法律汇编是将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

法律编纂:法律编纂是对散见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属于立法活动)【选择题】

法律实施: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法律适用的特点: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其中,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选择题】 法律执行:狭义上的法律执行也叫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的特点:1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2行政执法的范围比较宽泛。3行政执法的主动性。

法律遵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它包括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违法行为的制裁。【选择题】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督体系分为两大类: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选择题】

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特征: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法律。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主人民法党”)

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其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权。

我国的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择题】

政治自由权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选择题】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选择题】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保守国家秘密 4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5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依法纳税(“统 法 安 兵 纳密”)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它是调整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 2行政合理性原则 3程序正当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要理解两者的含义 教材P222)

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选择题常考,要能理解它们的含义,教材P223】

行政行为的效力有: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选择题常考,能理解它们的含义,课本 P223】

“一事不再罚”是适用行政处罚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选择题】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保障、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2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3权、责、利统一原则。4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 宏 统 主 持”)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选择题】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所有权是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种类【选择题】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荣誉权。【选择题常考,容易混淆】 民事责任可分为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和违法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选择题】

知识产权法是指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权法。【选择题】

著作权的权利客体是作品,权利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选择题】

专利权的主体是专利权人,客体是指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选择题】

商标权的主体是商标权人,客体是注册商标

【选择题】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行法定原则

2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选择题】

犯罪的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需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常考选择题,教材P244】 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危害行为。

行政诉讼法规定,有四类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详见教材 P246 考选择题】

民事诉讼主体包括法院、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选择题】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选择题】

诉讼管辖包括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立案管辖是指在公检法三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审判管辖指的是在不同人民法院内部的权限分工。【选择题】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选择题】

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选择题】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选择题】 我国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为普通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为特殊程序。【选择题】

仲裁的范围:平等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权益纠纷;行政争议,不属于仲裁范围。【选择题】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一裁终局原则。【选择题】 在我国,调解可分为诉讼上的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和诉讼外的调解。【选择题】

第二篇:思修考点总结(推荐)

思修考点总结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P4 ·更新学习理念

1.自主学习的理念——明确目的,能动学习

2.全面学习的理念——立志“专才”,不失“通才” 3.创新学习的理念——求真务实,创造新知 4.合作学习的理念——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不厌,终身求知 ·基本内容

求实创新 勤奋刻苦 虚心踏实 科学严谨 P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世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还要掌握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鉴定崇高信念

P17 ·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空想、幻想三者的区别

P18 ·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P19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P22 ·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P29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结合书上内容,要进行拓展 eg:

长期性:想越远大,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艰巨性:牺牲精神、实践精神

曲折性:遭遇逆境,要树立信心,坚持科学态度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P37 ·崇尚精神具体5个方面

1.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2.中国古人对理想不懈追求 3.道德修养与道德教化的重视 4.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P39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44

·爱国主义的概念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是历史地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创造文明,推动进步

第三章 创造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P66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P70 ·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 P73 ·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是指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 P77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概念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概念

作为客体的个人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他人所需要的关系 ·二者关系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2.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3.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服从社会价值

4.他们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P78 ·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作用的大小和作用方向相统一 3.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4.坚持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统一 5.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主客观条件)

1.把握合理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3.提高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4.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5.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P82 ·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心理健康的标准

P84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诚信原则 2.平等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助原则

P86(动医老师划的重点)·勇敢的参加竞争 1.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

2.要对自己有实事求是的评价,努力缩小“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 3.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4.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有远大的目标和拼搏精神 ·真诚的团队合作

1.合作的作用:第一,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第二,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第三,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2.学会与人合作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区别的:条件不同、目的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2.竞争与合作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首先,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蕴含合作,竞争要求合作,竞争以合作为基础。其次,合作也离不开竞争:合作以竞争为前提,合作要求(蕴含)竞争,合作以竞争为动力 P87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辩证关系:1.个人的社会性:任何个体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为前提;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个体的存在、人生的发展才能实现;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士相辅相成

2.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生产;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规范;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进步

3.个人对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对社会的主动改造;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个人对社会的主动利用;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适应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P92 ·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P108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八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P111 ·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高要求——共产主义道德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质

P117 ·社会公德的概念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P123 ·职业道德的概念

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P129 ·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

一、持久的感情 ·爱情的特征 1.平等互爱性 2.专一排他性 3.强烈持久性 4.纯洁严肃性 P137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 1.进行道德教育

2.借鉴前人道德的经验 1)学思并重的方法 2)省察克治的方法 3)积善成德的方法 4)“慎独”的方法 5)知行统一的方法 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4.社会实践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制体系

P143 ·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体系,是实现阶级专政的工具 ·法律的本质

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体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P151 ·执法程序

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P152 ·法律适用的概念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违法的概念

指具体一定主体资格的组织或公民违反国家现行法律的规定,从而造成危害社会、有过错的行为 P153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3.人权保障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P155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P159 ·民法(是实体法)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最重要原则)2.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4.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原则

1)民事权利必须遵守国家法律

2)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各种社会公约 3)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公民的民事权利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0-10岁,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18岁,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18岁自己打工的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岁及以上

·行政法(是实体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行政处罚的种类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婚姻法

·法定结婚的条件

1.必须把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结婚的条件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禁止结婚的疾病 ·继承法 ·继承的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位继承人不得继承

注意: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区分遗嘱和遗赠的区别 ·遗赠扶养协议

公民可以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者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他是双方的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只有占有和使用权,没有处分权)·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制定的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并对犯罪者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的基本原则

1.刑法的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罪罚相当原则: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法的轻重 ·犯罪的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行为

作为:行为人积极做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作为: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而未实施的消极行为

(三)危害结果

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的结果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指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或者规律性联系 ·犯罪主体(年龄+能力)

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族人的自然人的单位

自然人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受到刑法的人

行为人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精神比国人: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又聋又哑人或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意外事件不能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法

·受案范围(多选题)

法院不受理: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刑事诉讼法

·妨碍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 第七章 树立法制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P176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填空题)P181 ·公平正义

包括了立法公平、执法公平、实体公平、程序公平、及时高效、实事求是 P187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意义+16字+拓展 法律权威概念

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利益的根本保障 基本要求(16字)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网上参考答案:

1.明确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树立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树立法律权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树立法律权威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基础

2.要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做到全民知法守法

第三篇:思修

自测与练习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体现了(C)

A.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C.爱国主义是客观的、抽象的 D.爱国主义是主观的、具体的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中的(D)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3.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D)

A.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 B.倡导和弘扬国际主义 C.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在当代中国(B)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C.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D.爱国主义与爱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 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D)A.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上 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C.对所有中国人的热爱上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上

6.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当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表彰时,他这样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对钱老的这段话的深刻内涵的科学领悟是(B)

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B.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C.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D.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8.“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宽宏胸襟。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B)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9.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D)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10.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在于(B)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改革创新 D.艰苦奋斗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AC)A.道德要求 B.政治原则 C.文化体制 D.法律规范

2.下列有关爱国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B.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C.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D.爱国主义是五千年来形成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4.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BD)A.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抽象的

B.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C.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D.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5.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主要表现为(ABCD)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6.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能够反映和体现这一优良道德传统的是(BCD)A.“尽人事,以听天命”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爱国主义是(A)A.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CD B.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8.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BCD)A.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D.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9.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使命有更清晰的认识,以报效祖国。下列属于科学认识的是(ABC)

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B.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C.科学知识无国界,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D.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责任 10.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此外,其内涵还包括(ABCD)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反映(ABC)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中国古代道德传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

12.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下列关于改革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

A.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3.下列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A.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C.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D.两者的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14.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做忠诚的爱国者要做到(ABCD)

A.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B.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增强国防观念 D.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5.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大学生(ABCD)

A.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C.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D.提高道德素质、引领社会风尚的必要手段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爱国主义应当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的内容:第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奋起抵抗外敌的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第三,反对分裂和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第四,勇敢勤劳,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富强。2.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答: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涵?

答: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重德精神。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2)务实精神。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表现了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民族精神。(3)自强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美德。(4)宽容精神。“厚德载物”集中表达了兼容并包的精神。这种精神要求胸襟阔广,宽容大度,能够合理地对待大自然,能够团结各个方面的人,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5)爱国精神。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为“报国”而献身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答: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名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5.简述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答:大学生是一个最具有革命创造力和青春活力的团体,不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在国防建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方针,鼓励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大学生应征入伍,祖国需要建设,同时又需要强有力的国防作为支撑,保护国家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下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四、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哪些观念?

答: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2.试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

答: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3.联系实际,论述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要养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地作风。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4.试论如何正确理解和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五、材料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钱学森(1911~)中国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91年10月16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同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荣誉面前,钱学森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看法。

答: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树立坚定的爱国、报国信念。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要努力学习科学,贡献祖国建设事业。再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材料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3 从北京到汶川,‚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

从汶川到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化为亿万人民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的行动,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强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27日

(1)结合材料,阐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答: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有:第一,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首先表现为对于祖国这块国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第二,建设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第三,保卫祖国。抗击侵略、保卫国土,是爱国主义的突出表现。第四,富强祖国。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厚德载物、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兼收并蓄、和实生物的民族风范。

(3)结合材料,阐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聚亿万人民、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旗帜,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时代,根据时代的特征来把握时代精神,结合时代精神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自强不息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第四篇:思修

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重传染病的公民;现役军人一律不准与外国人或居住在香港、澳门的人员结婚。③营以下的干部结婚,必须申请团级政治机关审查同意,团以上干部结婚,必须申请上一级政治机关审查同意,然后由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证明,才能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离婚方面:“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案件或者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应先经当事人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审查、调解,无效时再由部队政治机关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须经军人同意;如军人不同意,而且原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较好,非军人一方又无重要、正当理由的,应对非军人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调解或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或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婚姻已不能继续维持的,经调解和好无效,应当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思想工作,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总政治部于2001年11月颁布了《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军人晚婚年龄、配偶条件等诸多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对女方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离婚的特别规定。所以《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婚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我国婚姻法列举了五种具体情形:

一、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五、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关系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辫证关系。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具有精神动力功能、评价功能、指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或再现。但是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网络道德也可以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墓于二者的这种辫证关系,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行为,是促进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现实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网络道德对现实道德的反作用。

如何加强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道德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1.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2.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3.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4 营造大学生绿色网络学习生活环境。

第五篇:思修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2010年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开始的。,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0年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2010年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2010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信访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反党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

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侧重单项推动向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发展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工作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转变。四、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县、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www.xiexiebang.com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县和3个乡镇连续达到双拥模范县(乡镇)标准,力争得到国家或省市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建成复员退伍士兵管理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到2010年,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2015年前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6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3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区、7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500元/年。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

3、积极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力度。进一步理顺彩票发行体制,不断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展发行空间,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方式,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电脑彩票销售每年保持增长15%。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城市民间组织数量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村委会合并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建设占地面积300亩左右的公墓区2家。加强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机制,实现收养登记要件、材料出证、信息资料收集储存微机化管理,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六)重大项目

1、城乡低保及特困救助项目。(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综合十一五末全县低保工作情况,十二五末全县低保人数5000人左右,年需保障金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预计在8000—1人之间(含移民),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平均补差计,年需资金约900万元左右,合计4500万元。(3)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城市基本医疗救助按年救助5000人左右计,人均150元,大病医疗救助按年救助300人左右计,人均8000元,年需总资金约240万元,五年合计1200万元。(4)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甘肃省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按当年农业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支,十二五末全县农业人口预计在16万人左右,年需资金16万元,合计80万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万元。五年合计4000万元。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年争取省市资金30万元以上,逐年扩建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0平方米以上。

3、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1)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50万元;(2)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30万元;(3)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婚姻登记、民间组织、殡葬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投资规模30万元;(4)民政局办公系统投资规模15万元。以上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争取省市专项资金、财政列支和自筹等方式解决,十二五期内分步建成。

4、民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市救助站**县救助分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县投资500万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彩票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政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现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业工作全面走向市场;通过转换社区服务、老年福利服务、殡葬服务等单位经营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福利院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民政企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促进民政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统,基本涵盖民政大部分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县民政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五)建立一体化强势民政队伍和民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各乡(镇)加强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力量,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级党委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县乡(镇)一体化强势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下载思修全部考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全部考点精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一项复杂的舰载机系统工程,背后是无数幕后英雄的奉献,有时候甚至是生命。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歼-......

    思修材料

    思修资料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

    思修

    2014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型思考题 一、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

    思修

    P15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

    思修(精选合集)

    三月是学雷锋的日子。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这个50年前就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历......

    思修

    思修重点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面临的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

    2014考研政治思修主客观题七大考点

    2014考研政治思修主客观题七大考点 客观题部分: 考点一:理想信念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考点复习题整理(全)范文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