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指导、作文选材及开头结尾(精)
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问题描述一
我很想写好作文,可是每到拿起笔时,就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 起来。老师说这是因为平时不关注生活, 不积累素材, 那么我该关注生活的哪些 方面呢 ? 问题描述二
我的生活总是那么简单,上学、放学、回家,做功课、吃饭、休息;接触的 就那么几个人,父母家人、亲朋好友、老师同学。我实在很难找到什么值得记下 来的东西。
问题描述三
我很留心自己的生活,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可是我的素材还是那些老面 孔。我怎样才能打开自己的视野,看到更多的东西,感受到更丰富的生活,将作 文素材积累的更多一些呢 ? 七律 作文
学生不怕作文难,万篇千卷只等闲。拾金不昧人似浪,钱包处处如泥丸。癌症教师情肠暖,不畏病魔酷与寒。更细面条白如雪,方便过后尽开颜。读父母
有人说, 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确,很多同学都知道父母是 爱自己的,但是,却不知道父母之爱与其他人的爱有什么不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大多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往往无条件无原则,所 以常常失之溺爱;老师爱孩子, 基本上是出于职业的责任和道德的有求, 往往遵 照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原则, 是理性的, 所以常常失之严厉;而 父母的关心和 爱既有社会性,又有血缘性,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 :一方面要 子女开心、快乐,尽量满足他们的种种需求,一方面还要你有好的学习成绩,要 你成材,要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父母对子女时常 摇摆于“溺爱”与“严 厉” 之间,有时候,父母会表现出超出你想象的大方,满足你非分的欲望,给你 意外的惊喜;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他们又会对你发很大的火,甚至动手打骂。当 然,即使是打骂,父母的表现也不同于别人,打你的时候像凶神一样不讲情面, 打完了骂完了以后又常常后悔,加倍来安慰你。这就是父母!同样是母亲, 由于她们的年龄、出身、文化程度、性格脾气、家庭气氛各不 相同,爱孩子的表现也不一样。甚至同一位母亲,心情、遭遇不同,自己孩子的 表现不同,母亲的情绪、态度也不一样。
因此,对母亲的认识, 不能停留在“伟大”、“无私”、“奉献”、“任劳任怨” 等几个苍白的概念上 ,也不应该仅仅是做饭、洗衣、送医院这样的日常事务上。如果你真爱你的母亲, 你不妨假装睡着, 看看你母亲默默注视你、欣赏你的神情, 或者静静地观察一下她在为你、为全家人劳作时的动作。相信你会有所触动、有 所发现的。
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妈妈带着我去参加补习班。补习班名额已经报满了, 母亲却非要缠着人家说情。平时,母亲非常坚强,有困难从来不肯求人,今天却 一脸讨好的表情, 求着负责报名的人把钱收下。看到这样的情景, 我的心灵受到 极大的震动„„
这样写母亲, 角度是非常小的 ,但是却很实在,也很独特,写出了属于你自 己的“惟一”的“母亲”。如果内心没有对妈妈的爱,没有被母亲的爱感动,就 无法观察到。每个母亲在爱子女上都很有创造性, 都有独特的表现, 只要你留心, 一定会发现这些独特的地方。
读社会
所谓“读社会” ,就是要大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包 罗万象,写作素材应有尽有,取之不尽。我们所熟知的大作家,比如高尔基、海 明威等,其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他们文学创作成功的坚固基石。
需要强调的是,观察了解社会要有感情投入,要有强烈的爱。有的同学也时 时在观察社会, 但是, 对周围的社会却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好像整个世界都欠 着他的债。冷漠的结果就是对社会热点的抵触,对动人的人物、风景、故事无动 于衷,其结果是对活生生的作文材料视而不见。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表现得就很冷静,很客观,甚至很 冷漠,还不是照样写得出好文章 ? 其实,这是对鲁迅先生的误解。正如“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表明的那样,鲁迅的冷漠,是对当时黑暗严酷的 社会现实来的, 其骨子里, 却有着一颗深爱着中华民族的滚烫的心。他强烈的恨 正来自于他深深的爱。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 他对任何事情也就恨不起来了。没 有爱和恨,也就没有七情六欲,跟行尸走肉差不多,更谈不上写文章了。
“读社会”往大处说,是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争论点、转折点;往小 处说,是注意周围的世态人情,尤其是普通人、陌生人、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 事、司空见惯的事。这里面常常埋藏着写作的富矿。平时注意捕捉、观察、收集 整理,就会拥有一大笔财富。
读书本
“读书本”就是借鉴别人看社会的经验。不要说生活相对简单的中学生,就 是一个成年人,一生经历的事,看见的场面,体验到的情感,相对与丰富无限的 社会生活,也是少得可怜的。何况,有许多场合、许多事件,对普通人来说,永 远也不可能经历到, 比如遭遇冰海沉船时的恐惧, 遭受诬陷冤屈时的无奈, 梦中 童话世界的神奇,经历世事变幻的大喜大悲等,通过阅读,就可以间接体验到。通过阅读,了解别人的经历,就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就 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许多作家足不出户,也能写出表现丰富社会生活的作品,他很大的一部分靠 的就是别人的间接经验。即把从别人那里看来的间接经验,再加上自己的体会, 经过头脑的融合、加工,最后升华为自己的东西。
“读书”除了读教材,还要读名著,读时文,读新闻,读杂志,读同学的优 秀作文。读书不仅直接学到理论,提高整体素养,对于写记叙文来说,还有个独 特的作用:在阅读中比较长短,学会写作。比如同样写老师的文章,鲁迅笔下的 老师怎么样,魏巍笔下的怎么样,同龄人写得怎么样,我自己又是怎么写的,一 比较,就知道怎么写更新一点,更好一点了。
读山水
“读山水”就是走出书斋,去游山玩水。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 是大地之文章。描写风景的文章自然不用说了,就是写人写事,也离不开景物。景物就是人物活动的舞台。舞台搭得好,人物、故事就容易演得像,演得活,演 得精彩。
读山水也是读社会,读人生的一条捷径。因为旅途上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 碰到五花八门的事, 走的地方越多, 经历也越多, 积累的素材多, 感受体会也多, 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越有内涵,古人号称“走万里路”。在“走路”过程中收集到 的材料,有的直接成了写作材料,比如写景状物的文章,有的素材就来源于“走 路” 的所见所闻, 在路上碰到稀奇古怪的人和事, 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写成写人 记事的记叙文;有时, 我们会遇到一些挺有意思的片段、场景、人物, 这些片段、场景、人物虽然比较单薄, 不能单独写成一篇文章, 但是这些材料被你发现以后, 长期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 时间长了, 同其他地方得来的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 证, 很可能会组合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即使在游历中没有一件事让你心动, 没有 一片风景能引起你驻足, 你也不是一无所获。你这一次出行中体会到的出门时的 兴奋, 回家时的放松, 游玩时的快乐, 等人、候车时的焦虑, 甚至体力上的疲劳, 精神上的失望,会一同记人你的“情感体验库” ,可能有一天,在写某篇文章的 时候, 这些体验就会被你的文章的某个场景、某个词语激发出来, 变成这篇文章 的一处亮点。
评一评
文章题目为《真诚》 ,你认为“我”与阿婆的交往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真诚吗 ? 哪些情景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的观察与发现呢 ? 这些叙述与描写是否都与文章 中心思想相辅相成呢 ? 如果你觉得不是,你能指出游离的文字,说说你判断的依 据吗 ? 真 诚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熟识并不是以相识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只要能以真心 待人,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随父母搬到了高福里,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我并不怎么喜欢。每天, 我总是背着沉重的书包飞快地进入弄堂,掠过一张张脸,跑回家中。刚开始,我 没有注意到她。可是,一天,两天,三天……我逐渐发现,她总是坐在那里,一 个固定不变的位置, 眼睛也总是盯着弄堂的拐角处,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她似乎
终日都是坐在那儿的,因为我上学、放学时,都会看到她。她的衣着很简朴,总 是那么几件,但是很干净,脸和手也是干干净净的,头发也梳理得十分整齐,让 人更觉得她是在等着什么似的。
那天,我的心情特别的好。弯过弄堂的拐角,我又看到了她,一时兴起,我 叫了一声“阿婆好!”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她竟像一个老熟人似的回答:“哎,放 学啦。”声音很舒缓,使我很喜欢。
从那天起, 每天上学、放学, 走过她身边, 我都会放慢脚步与她打招呼:“阿 婆好!”她也总亲切地回应我那两句永远不变的“哎,上学啦” , “哎,放学啦”。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有一天,我考试考砸了,垂头丧气地走进弄堂,自然没有心情跟阿婆打招呼 了。不想,她竟叫住了我:“怎么了 ? 不开心 ? 有什么事告诉阿婆。”我呆住了,随 即对她笑笑,便走了。此刻,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感激。我深深地感到了被人关心 是多么幸福的事。况且,我们并不怎么熟识。
日子又一天天地过去。终于,有一天,阿婆不再坐在那里,她到哪里去了 ? 我有点失落。打听之下,才知道,阿婆被儿子接走了。我想阿婆每天等的就是她 的儿子吧。她终于等到了她的儿子, 真好, 我真为她高兴。不久, 我们又搬家了。可能我再也不会见到阿婆了。但我知道, 我和阿婆的那段交往将永远留在那条弄 堂里,留在我和阿婆的心里。我和阿婆并不相识,但我们都能真心地对待对方。那份情义是多么温暖啊。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真诚待人, 世界将会多么的美 丽。能认识阿婆真好!文章要抒真情 导语: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 《周易》 上说 “修辞立其诚” , 刘勰主张 “为情而造文” , 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 真情实感。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 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感情平淡乏味。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
⑵、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 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 难以写出真情实感, “为文造情”。
⑶、感情夸饰失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但没有掌握一定 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 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何谓文章之真情? ⑴写真实的情感。“ 真实 ” 重要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 不违 背生活的规律。只有倾注了真情,文章才有实感。
⑵写真切的感受。“ 真切 ” ,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 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 动人的 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⑶抒真挚的感情。“ 真挚 ” 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感情的书法 既要符合生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⑷求感人的效果。“ 感人 ” ,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激起 读者的共鸣, 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要获得感人的效果, 须采用有效 的抒情手段。既可直接抒情,也可间接抒情。
满分例文 暗香.爱香
小 A 曾经对我说:“ 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
直到有一天, 当我换下演出服, 重新穿上自家衣服, 我才似乎明白 —— 暗香 何处来。
清晨, 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 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 在微甜 的空气里回旋漾。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 “ 吱 ” 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 眼帘。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 道?还是
都有。我走进了.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 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
“ 哗,哗,哗 ……” 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 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 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 有几个呆头呆脑的摇摇摆摆地 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 爱怜地赐给了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 像父亲的手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开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 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 我真的什么 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 ……
“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 奶奶催我换衣 服 …… 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次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 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店熨不出来的,是别人搓不出来的。
奶奶用她的生命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 爱意融入了衣服中, 围绕在我的身边, 滋润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我的生命。
真庆幸能及早闻出来,那爱的暗香。满分解秘 满分点: ⑴层层蓄势,步步渲染。文章开头,作者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询香味的来 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全文看,探询香源的过程,也就 是作者发现真爱、感受真情的过程,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不已。⑵实写虚写,相得益彰。文章以 “ 暗香.爱香 ” 为题,意韵深厚,情味悠长。其 中, “ 暗香 ” 是指衣服的香味,是实写;“ 爱香 ” 是指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无私 的爱,让作者深受感动,让作者仿佛闻到浓郁的 “ 爱香 ” ,这是虚写。实写是虚写 的基础,为揭示人物的品质,抒
发真挚感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由 实入虚,转接自然,既有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借鉴点:(1细节描写,真情毕现。“奶奶洗衣”的细节,艺术诠释了“爱的暗香”。作者移情于物, 用拟人的手法描绘 “泡泡” 的情态、动作。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 让读者感到芳香馥郁,情意真切。
⑵悬念设置,曲径通幽。写作中,作者还注意通过“我不明白”、“我似乎才明 白”、“我疑惑”等悬念的设置,使文章犹如通幽曲径,展现迷人的风采,有效 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有助于文章抒发强烈的感情。
思维拓展: 根据现今社会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以 “我想对你说”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例文 1(反向思维
负担过重了吗? 针对当今各类报刊笔贬“中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十分可笑。如此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之举,竟为众人所不齿,实在令人费解。
为宣传普及“负担有利论”,笔者特部禅劳苦,撰写“负担有利论”的几大 优点: 1.增强意志毅力。有一报道, 言一中学生在家复习备考, 其母由于疲劳过度 而昏阙在地其子不为所动, 最后待其父回家, 其母才被送往医院。如此坚强的意 志、专注于学习的毅力,常人岂可相及?我中华古有“头悬梁,锥刺股”,能够 为了学习而不顾一切, 此中学生的举动正是这以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如今增加 中学生的学习负担, 正式大力培养他们的毅力的绝妙时机, 不可延误。语云:“生 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考试故,两者皆可抛。”此言诚是。
2.促进优胜劣汰。常闻:某某学生因不堪重负而弑母、跳楼云云。此正为淘 汰情商不过硬、心理承受力不强的学生, 而全面提高素质之良途。凡经得起学习负担考验的学生,必堪大用。正所谓:连中学生的负担都不怕,还有什么畏惧的 呢? 3.扬我中华威。近日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千年警世钟》,其内容与前些 年的《内蒙古的较量》相近,反映的是中国少年与日本少年差距几何的问题。笔 者感到十分愤懑,该文作者如此大胆地杨短避长,实在可恨,你不想想,我国中 学学生大都从小学到高中历经会考、中考、月考、小考、高考、大考各类大小考 试数以千计, 谁不是沙场老将, 身经百战?若将世界各国少年儿童代表聚集起来, 一“考”定高低,谁能与我学子匹敌? 4.带动产业发展。一个消费热点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而加重 “中学生 的负担” 正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动人的消费热点, 岂止是拉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简 直能带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如参考书, 如今书店一半的柜台上堆着中学生的各 科参考书,种类繁多,各目各异,可以于女士的化妆品相媲美。补钙、补锌、补 铁;增高、增智、增发„„满目补品, 不可尽数。还有畅销的不得了的李阳 •克里兹的“疯狂英语”,为高考学生服务的“高考套房”等等。可见“中学生负 担”的确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呀!上诉优点,还只是窥豹一斑,其好处之多数不胜数,故“减轻中学生负担” 一说实属谬论,乃不爱国之表现。
所以笔者代表所有中学生向社会各界呼吁: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吧, 我们会 感谢你的!一.作文开头技巧 ⑴ 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 因为这,大伙都叫她 “ 虎妞 ”。—— 《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 —— 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 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 《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 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 …… 唉!甭提了,她的 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 —— 祝丽丽。—— 《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 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 二十七名女生, 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 女生亦如此, 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 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会惦起 /曾经最爱哭的 你 ……” 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 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 ……—— 《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 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 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 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 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 —— 《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 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 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 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 界上。—— 《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 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 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 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 还是留恋那 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 —— 《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 …… 这 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 “ 淡泊 ” 是不追求名利的 意思 ……—— 《淡泊》
⑿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 校园攀比之风肆虐, 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 《攀比风, 可休矣》
⒀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 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 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 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 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 ……—— 《期待》
⒁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 个人坐在窗前, 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 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⒂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 蔽之?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⒃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 虫抵御不了 “ 诱惑 ” 而葬身其中 ……—— 《抵御 “ 诱惑 ” 》
⒄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 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 站在张老师的窗 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 —— 教师节。我带 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 《琐忆》
⒅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 一棵古老的树, 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 但它仍然 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 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 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 沧桑,走完了
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 …… 这 正像外公离开了我, 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 就匆匆离开了我。—— 《琐 忆》
⒆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 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 …… 人人 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 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 他们组成 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 请允许我, 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 画面吧。
⒇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 我就不信, 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 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 ……” 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 委屈的眼泪 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 陈老师,你误会了 …… 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 呢? ”
作文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 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 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 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 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 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 好处。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 本可耐人寻味, 但作者仍不放心, 偏要哆嗦几句, 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
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 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 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 如何写好结尾, 提高考场作文的 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凸现主旨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 运用简洁的语言, 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 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 把写作意 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 的结尾:“ 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他时时 刻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深的启迪。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 写出既呼应开头, 又不简单重复的语 句, 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 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 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 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 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 激 起读者情感的波澜, 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 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 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 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 的结尾:“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 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 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 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 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4.妙引巧联式。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 着意于引申文章, 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 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 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 开。”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 ' 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 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用歌词结尾增添了行文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
5.镜头剪辑式。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 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
6.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 自然而然地 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 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作文考场气氛紧张,竞 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 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 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蔡芸芝老师 诚挚深厚的感情,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想念。这种结尾的分别,更深刻地 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情。课后作业: “当我举手敲门的时候”
第二篇:作文开头结尾选材人生哲理句
作文开头结尾选材 人生哲理 ①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②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③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④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⑤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⑥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紧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中点回望,我走出了一条属于我的生之路。
⒉理想与信念
① 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 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② 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 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③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 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④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 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⑤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 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⑥ 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将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将暴尸荒 野;在无边的探索中寻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将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抱憾终生.⑦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 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⒊人间真情
①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②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第三篇:作文的开头、结尾、选材、小标题
作文的开头
1、开头要注意点题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
2、开头要对应主体
3、开头要用好修辞 用比喻,增强开头的形象
用排比,增强开头的气势
用引用,增加开头的情韵
4、开头要创设情境
5、开头要巧设悬念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又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一、开头要注意点题
写一篇应试作文,时间都比较紧,难以有充分的准备,因而我们在写开头时,要注意点题,以便直接切题,进入主体,这样既不容易离题,也能使作文紧凑些。
在写一些回忆性的文章或倒叙结构的文章时,尤应如此。那么我们怎样来点题呢?
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我们有些同学在点了题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这 样不但未达到点题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成为废话。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所谓映衬句,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事物,故意借用另一个事物予以映衬的句子。相当于古典诗歌中“兴”的手法。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这样不容易使主体部分的内容偏离题目。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开头:
1、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转眼间,毕业在即,我却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合作》)
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4、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
5、在童年的书包里,生长着一种情感,那是我对语文的牵挂和对语文的依恋。十多年来,它经历了时光的考验,而且,它作为我的伴侣注定要走向永远。回眸身后脚印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布满生活的美的波纹,荡漾着人生迷人的涟漪。(《品味语文》)
二、开头要对应主体
文章的开头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主体部分紧密联系。因而,有时我们在写作文开头的时候,要注意承接下文、对应主体,尤其是在开头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的时候。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完整的文章:
诠释“掌声” 掌声是一种鲜活的语言,它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为自己鼓掌,那是一种自信;为失败而鼓掌,那是一种鼓励;为英雄鼓掌,那是一种钦佩;为祖国的强大而鼓掌,那是一种喜悦……
弱小的你走到起跑线上,面对着个个身经百战的对手们,面对那长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的跑道,你害怕了吗?请高举双手为自己鼓掌吧!为你那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而鼓掌,请让这响亮的掌声鼓起你的自信,去奔跑吧!带着这股自信,相信你一定能挑战极限,战胜自我
当你呆呆地站在演讲台上,为你刚刚失败的演讲而痛苦时,当你那晶莹的泪花溢满眼眶时,突然台下送来一阵掌声,尽管不是很响亮,也足以像一副良药,敷在你受伤的创口,像一汪清泉滋润着你的心田,这时你哭了,不,那悲伤的泪花瞬间即转变成感激的泪花,你深深地为鼓励的掌声鞠躬,这片掌声是如此的珍贵……
当抗洪英雄讲述着自己用那血肉之躯抵挡汹涌洪水的事迹时,台下一片静寂,随着便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多么热烈的掌声啊!这掌声饱含着人们对抗洪英雄的钦佩和深深的谢意。抗洪英雄哭了,因为人民的掌声是对他们献身精神的肯定、赞扬,是他们最大的荣誉。
当萨马兰奇主席用那庄重的声音告诉全世界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是中国时,亿万中国人沸腾了,他们鼓着掌,热泪洒满衣襟,此时,也许能最好地表达他们内心喜悦的方式就是鼓掌吧!他们用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来向世人宣告,中国强大了,中华民族巍峨地屹立在东方,屹立在世界。
掌声被赋予了无穷的意义,是人们宣泄感情的最好方式,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对人的肯定,对人的鼓励,或是喜悦,是最鲜明、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
“掌声”不需要诠释,你只要用心感情,生活中处处有掌声,你也不妨多鼓掌,为他人,为自己,为那丰富多彩的人生……
三、开头要用好修辞
运用修辞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在此,我们作简单的介绍。
用比喻,增强开头的形象。
1、日子一叶一叶地从生命之树飘落,不经意间,才蓦然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6圈年轮。
2、生活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生活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品酒师;生活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生活更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远足者。
3、生命只在年轮上转了十五圈,生活已告诉了我很多、很多……
4、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时刻告诉着我要学会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
5、生活是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可久而久之,我竟发现生活是一个伴随我成长的老师。
6、生活就像一首诗,朦胧清新,洒脱奔放,充满了喜悦、悲伤与哲理;生活又像是一幅画,色彩旖旎,浓淡交织,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7、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过很多的事情,就像在沙滩上走过一样,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
8、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生活又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能细细品味到各种滋味,了解到生活告诉你的点点滴滴。
用排比,增强开头的气势。
1、它曾是千年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身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哑哑学语的孩子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千年的呼唤》)
2、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 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童年》)
3、我有桥,爱那结构独特、历史悠久的赵州桥;爱那犹如彩虹、气势磅礴的南京长江大桥;可是我更爱那一座座家乡的立交桥。它们是我心中的一支支交响乐。(《立交桥,我心中的交响乐》)
4、一个十分辽阔的苇塘,一片永远也长不高的采油树,一幢低矮的却又爬满青藤的木板屋。这苇塘是鹤的故乡,这采油树是石油工人的丰碑,这木板屋就是我的家。
用引用,增加开头的情韵。
1、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吟它的壮美,它,只有洁白的沉默。这首题目为《雪》的诗,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作者对雪那种沉没的爱,勾起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对于生长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北疆的孩子来说,最熟悉的东西莫过于雪了,我对雪的一片深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洁白的沉默》)
2、杨万里写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西湖,苏轼写过“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的雨中西湖,可是他们也许不知道雪中的西湖更有特殊的魅力。(《雪中西湖》)
3、“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婉转的歌声又萦绕在耳旁,再一次唤起了我对小草的无限崇敬之情。(《小草》)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西湖览胜》)
四、开头要创设情境
开头通过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可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为全文创设出一种情境美。如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感人,这正是作者通过祖母去世、父亲赋闲以及父亲老境颓唐这些特殊的事件的渲染,来创设出特定情境的结果。
1、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
2、明月朗照在李白的故乡,梅花开放在王维的窗前,古人已经把家的意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夜床前无月,院中窗下无梅,萨克斯在固执地低吟,它知道我的心思。
3、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五、开头要巧设悬念
《落棋有声》开头写道:“铸造车间主任的人选,通过民意测验、调查座谈,集中在小黄和大李两个人的名下。要说工作能力、群众关系,两个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这可把干部科张科长难住了……”作者接下去紧扣“难住了”这个悬念,设计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当然,这是就悬念式结构的文章开头而言的。
1、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 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6号”的故事》
2、上课时,吴欣打开抽屉,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不大的纸条,仔细一看,是卡男的字:“想见你,心太急,狂奔拥挤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信还没有读完,她的脸已经红透了。四下里望望,还好,没人看到这尴尬的一幕。《都是歌词惹的祸》
作文的结尾
结尾需注意:
1、结尾要照应开头
2、结尾要突出主旨
点明题旨要自然
点明题旨要少讲空话、俗话、套话。
3、结尾要含蓄有味
4、结尾要以情(景)动人
5、结尾要解开谜团
结尾即是文章的结局,好的文章结尾,它能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作品主题得到充分发挥。人们把好文章的结尾誉为“豹尾”,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文章的结尾忌草率 收兵,拖泥带水,不了了之。更忌结尾浅露,空发议论。淡而无味。好文章的结尾,作者无不在“严谨、自然、和谐、统一”的结构原则上,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结尾,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如何使结尾达到这种“余音不绝”的艺术效果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一、结尾要照应开头
“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不过,照应开头也要讲究方法,它不应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应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华。如《背影》中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呼应了开头,但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却又比开头深刻多了。下面就来看习作中的几个例子吧。
1、生活像甜蜜蜜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话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绿茶,让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只要你细细的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多味生活》)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快乐在我们的集体里》)
3、时间老人在我耳畔悄声说道:“你已长大了!”我惊诧不已,是吗?我已长大了吗?是啊,我正由年少的无知幼稚逐渐走向成 熟,走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
4、在与老师的那么多次合作中,我总觉得这次合作最难忘,最成功,最真挚……它冲破了师生之间的隔膜,逾越了师生之间的代沟,达到了师生间相信相依,亲密无间的境界。(《合作》)
5、当你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别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别人,你会发现,你的周围时刻充满着阳光。
二、结尾要突出主旨
在主体叙事的基础上,结尾进行由事及理的感悟,突出全文的主旨,这是可取的。需要注意的是:
点明题旨要自然。“因为有了这样的事,自然有了这样的理。”这样才不给人突兀之感。如果事与理脱节,或者完全是两回事,那就不行了。
点明题旨要少讲空话、俗话、套话。有些同学叙事后进行议论,喜欢大谈特谈“社会主义好” “共产党救中国”这些大道理。这是不可取的。尽管你可能表现的是这样的主题,但这些大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因而无需多谈,适当地点一点就行。读者明白了,而且又留有含蓄美,不是更好吗?建议今后在确定文章的主题时不要过大,要实在些。太大的主题,小小的600多字的作文是难以表现的。还有,我们有些同学每写一篇文章,每叙一件事后,就喜欢来个“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什么什么道理”,太生硬了,简直是公式,哪有美感?而且也不是每件事都能让我们明白道理的。
1、生活告诉了我:回忆是有毒的,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或者多么暗淡,它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味地回忆过去,会让我们的神经变得脆弱;只有把握现在的每一瞬间,满怀着信心和希望,才能争取和抓住每一次成功的机会。
2、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把爱心带给他人》)
3、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每时每刻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4、我知道:世上本没有恨,只是心中的委屈多了,也便产生了恨。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中总有一种委屈感,只是这种委屈绐终 没有升华成恨。也许正是这种委屈,造就了我坚强的性格,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坦然面对各种挫折。
5、黄叶子又在落了,居然象是在飘雪,我仿佛听见玲玲在说:“黄叶子落下来的时候,爸爸就会回来!”我终于知道了刘阿姨眼底的那一抹别样的神气了,那是她很深很重的情怀……
回到家,听见广播电台正在播老舍的散文,最后的一句话是:是一位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6、今生今世,也许不能成为空谷幽兰,傲世独立;也许亦不能成为娇艳的玫瑰,受尽恩宠;但是我可以做一棵向日葵,在蓝天下,一步步向太阳看齐。
跟着太阳走,一生都不会错。
三、结尾要含蓄有味
有些文章,尤其是小小说之类的文章,事情发展的本身就能表明一切(主旨)。因而结尾时,我们没有必要点明题旨,那是画蛇添足,而可以通过情节陡跌、留下空白等手法来使得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他的第三个梦随着法院的裁决而破灭。所以,现在的他,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个梦——希望能够回到童年。但又有谁能回到童年呢?
小时候的他是没有梦到他会在这铁窗里度过余生的。因为那时的梦很单纯……(《他的梦》)
2、几天后,一个邻居对张婶说:“你家可真有福,郝市长送了1000元慰问金。有福啊!”张婶疑惑道:“你听错了吧,是100元,郝市长可真是个大好人!”那邻居说道:“我亲眼看的报纸,怎么会错?上面还有市长把钱交给你的照片呢?”“照片?”忽然,张婶想到了那秘书胸前黑乎乎的东西。一时愣住了……(《服务》)
3、二个月过后,村公路改建好了,日子又平静下来。人们依旧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只有村干部们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在上面奔驰……(《修路》)
四、结尾要以情(景)动人 抒情式的结尾和景物描写式的结尾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
1、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卖蟹》)
2、每每抚摸这拐杖,我就想,老人步履蹒跚需要拐杖的扶持。在人生路上刚起步的孩子,又何尝不需要拐杖的扶持呢?爷爷,您不就是我人生的拐杖吗?
3、旁边,满头银发的奶奶,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满脸的皱纹,在夕阳的渲染下,像一朵盛开的山菊花。看,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什么?是慈祥,哦,更是幸福!(《眼睛里的笑》)
4、人生是一杯酒,似洌又不洌,似甜又不甜,似苦又不苦;人生是一首歌,似童歌又不是,似流行歌又不是,似老年歌又充满着青春之气;人生是一出戏,有悲欢也有离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又有平淡的情节……人生啊,就是这样,要读懂它,就得不断地敲击出自己的生命火花!《读人生》
5、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祈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6、家在农村,没有喧嚣的汽笛,也没有碍眼的高楼,更没有刺鼻的烟尘。每一天你都会收藏一份好心情,每一天你都会享受“百事可乐”。
家在农村,真好!
五、结尾要解开谜团
这是针对前文设置了悬念的文章而言的。收尾揭开“面纱”,文章便有回味悠长之感。如《传递小纸团》中:
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她一个小纸团。于是,就有了……(难道他捣蛋不成?难道他有求于她?她一时间坠入云里雾里,他毕竟是个尖子生,没理由……)
结尾段:
“叮呤……”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她拾起被“委屈”了好久的小纸团,满含卑鄙地展开,只见上面潦草地写着“注意:姓名、校名不要超出装订线”。顿时,她心里刮起了一阵飓风。
这个结尾很巧妙。待读完全文,才解开“小纸团”的谜底。虽说是轻描淡写的几句,但细细吟味,这里面却饱含着小作者对应试教育下学生纯净友谊遭到误会的惆怅。话虽不多,可弦外之音却不得不使我们思索。
作文的选材
一、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为表现中心意思服务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所以写作时应注意围绕中心意思(对生活的主要看法)选取材料(生活中的事情与现象)。
我们写文章要围绕全文的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凡是能表现、突出中心的材料就选用,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就舍弃。这“取舍”的功夫,便是处理材料的重要环节,是选择材料的大前提。初学写作的人运用材料易犯的毛病,就是不忍割爱,用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材料杂芜,影响文章中心的表达。
二、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
很多同学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写作材料而烦恼,那么,如何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我们个人而言,每天经历的事也不少。哪些事可以写成文章呢?一般地,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够给人深刻的启示,能够使人有所收获、有所帮助,能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素材。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说,一切具有审美意义的都可以入文。
就我们中学生而言,我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中就有很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用心生活,就会发现身边的美,如:一堂生动的课,一次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另一方面,当我们回首往事时,童年的生活,幼年的生活,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怀,伙伴的嬉戏,同伴的依恋,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美好的回忆,都会激发我们积极进取之心。有些事看上去是很平常的,但是,当我们怀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它们就会化平凡为神奇,我们就会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找到生活的哲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你选择材料的余地很大很大。
三、如何去选取和处理那些能够体现中心的材料:
写文章要选择自己熟悉而又感受最深的材料。材料真实、准确,才有说服力;材料新颖、生动,才有感染力。而做到这两点,必须是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首先要“真”,材料来源可靠,反映事物本质。其次要“新”,内容新鲜,选材角度新颖。
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魂,中心明确才能给人以教育或启发。所以,凡是能表达中心的材料(地方)都要写具体,写详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详略处理就很好。像第二个故事马玉祥在烈火中救朝鲜小孩,就写得非常生动、具体,特别是对他动作的描写非常精彩。写出了以马玉祥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力地说明了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与中心有关,又不是主要的,但不写会影响内容明确或完整的,要做略写处理。但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要出现前后内容不连贯的问题。
下笔之前应先理清思路,设计好文章哪些地方该详写,哪些地方该略写。
四、用材料表现中心的一个具体的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入记事,使文章深刻感人。所谓“以小见大”,即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写小的事侧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通过具体、平凡的小事、用人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并加适当抒情议论,以说明大的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比如,在萧乾的《枣核》一文中,就通过这小小的枣核表现了一个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这样一个大的主题。
怎样做到“以小见大”呢?鲁迅先生常说“选材要严,掘要深。”即题材虽小却包含深刻的意义,要精心选材,努力挖掘,透过细小现象看本质,提炼出最能反映客观内涵的主题。“见大”是关键,“大”的意义体现在“小’事之中。要做到“以小见大”,选材时,应注意几点:
第一:从自己熟悉的诸多小事情中,精心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如,父母关心子女的爱,可写的事情俯拾即是。《背影》作者的父亲关心爱护儿子的事实,不也比写出来的要多得多吗?作者却把其他舍弃了,只写了凝聚着父亲全部的挚爱,足以传达出父子之间的无限深情的背影这一回。这样精选材料,就能以一当十,以小见大了。
第二:写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选取最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活泼、感人的新鲜材料。
第三:选取真实、具体,能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的细节材料。如,《背影》具体写父亲穿过铁道,跳下月台,再攀上月台去买桔子的细节,看似平常小事,却反映深广内涵,使人不能忘怀。
材料是选好了,怎么写怎么表达呢?重要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把小材料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中写。例如,在描写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时候,放到祖国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去写,这样,就能够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来表现一个国家的变化。第二:把小事与另一件事联系起来。初学写作者最易犯就事论事的毛病。如,写一位为集体放牛的老人,一般的学生是写这位老人冬天不顾自己挨冻放牛,夏天不顾自己受热放牛,牛生病了,用自己微薄收入的钱买药给牛治病,……
这样写,无论写多少都不能突出老人的精神。一位聪明的作者别出蹊径,写这位老人的儿子在城里工作,分到了宽敞的住房,把老人接去城里,出乎人们的意料,没过几天,老人偷跑回了老家,老人说:“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吃不下饭,回来一见牛心里就踏实了。”这样写,一下子就把老人的精神合情合理的拔高了。
作文小标题的结构
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起伏的波澜。读小标题,如同读文章的灵魂,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可以使文章结构新颖别致。所以小标题是阅卷老师细读的重点,对小标题作文采修饰,能很快留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请看来自中考满分作文的小标题:
1.镜头组合式
拟题时,根据文中所截取的故事片段提取关键词,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如浙江金华市满分作文《寻找幸福的足迹》中,用了三个小标题:
镜头一爷爷的幸福
镜头二妈妈的幸福
镜头三表妹的幸福 三个镜头式小标题的运用,仿佛少女穿上了一件迷人的褶裙,式样美观,绚烂抢眼。三个小标题从老、中、少三代人的角度体现出文章的主题:只要懂得知足、心中有爱,幸福就会在我们的身边。三个小标题恰如文章的眼睛,真是匠心独运,令人佩服。
2.引用诗句式
借用现成的成语、俗语或诗词、歌词等众人熟悉的短语、短句作小标题,有活泼形象、典雅大方之妙。如福建南平市满分作文《为自己鼓劲》中,用了三个小标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引用三个古诗句作为小标题,仿佛贵妇人穿上了一件典雅的旗袍,雍容华贵,珠光宝气,流光溢彩。第一个小标题暗喻父母的离婚已经大势所趋,“我”无力挽回,“面对过去,我虽无可奈何,但花毕竟已落去;面对未来,我要更上一层楼,要为自己鼓劲,相信单亲家庭也可以很幸福。”第二个小标题暗示母子生活的艰辛,在艰辛的生活中“我”找回了“那似曾相识的幸福”,坚信“前方的生活才会幸福。”第三个小标题象征“我一个人漫步在学校的香径中”,“为自己打气,为自己加油”。三个小标题在我们面前徐徐地勾勒出三幅生活图景,题与文相映,情与境呼应,读之如品一杯生活之茶,令人回味无穷。
3.时段串联式
拟题时直接点明文中所述的时间或空间,这样可以把读者迅速带入文章描述的特定的时空之中。如福建南平市满分作文《为自己 鼓劲》中,用了三个小标题:
毛毛虫·开端
茧·过程
蝶·末端
三个小标题寓意丰满,仿佛年轻人穿上了一件斑斓的时装,时尚无比,风光无限。文章先在题记中用“人的成长道路,就是一只蛾破茧成蝶的过程,在你蜕变成蝶的过程中,需要有为自己鼓劲的信心”总领下文,然后用这三个小标题表示自己成长中的三个阶段:“初一”是“毛毛虫”,着重写“军训”,“坚持并且成功了”;“初二”是“茧”,着重写“校运动会”,“取得了好成绩”;“初三”是“蝶”,着重写“面对中考”,“为自己鼓劲”。三个小标题,层次分明,表现了内在的逻辑性;结构匀称,彰显了篇章的形式美;语言简洁,加上精美的思想内涵,韵味十足。
4.比喻寓意式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使小标题既准确、鲜明、生动,又能寄寓深刻的意蕴。如江西省满分作文《感受四季·品味人生》中,用了四个小标题:
春之望
夏之恋
秋之思
冬之盼
四个小标题,像一首首意蕴丰富的诗篇,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小作者独辟蹊径,用自然界的四季轮回来比喻人生的轮回磨炼,表达了人生需要经过不断磨砺才能品味出人生的真谛这一主旨。四个小标题,望、恋、思、盼,每一季的格调不一,分别写到对人生、对磨炼的理解,真是一篇个性独到的考场美文。
5.词语扩充式 一个较为快速而具体的切入口,就是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来拟小标题。通常稳妥的做法是通过添加新的词语,将关键词扩充为短语形式。如山东滨州市满分作文《让明灯永驻心中》一文,用了三个小标题:
淳厚之灯
高雅之灯
坚韧之灯
三个小标题,犹如挂在脖上的玉坠,让人怦然心动;犹如别在胸前的胸针,夺人眼球。三个小标题,给我们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明灯”,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醒目而简洁,准确而生动。
6.呈现对象式
在小标题中,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对象直接地呈现出来。如山东青岛市满分作文《做人从学会说“不”开始》中,用了四个小标题:
对王权说“不”
对世俗说“不”
对黑暗说“不”
对强权说“不”
四个小标题,就像绅士颈上的领结一样庄重,先声夺人,锦上添花。本文用极其简练的笔墨、跨越时空的界限,将古今四个敢于说“不”的名人事例各自一段行文,最后一段尾声收束全文。文章从不同的思想角度论证了面对失败、面对欺辱、面对强权要勇敢地说“不”这个主题。四个小标题中,分别把“王权”、“世俗”、“黑暗”、“强权”四个被否定的对象呈现出来,从而突出了庄子不畏王权、陶渊明不随世俗追逐功名、鲁迅不怕黑暗恐怖、毛泽东不惧强权政治的品质。
第四篇:作文开头结尾指导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的无奈与感伤。――《感悟生命》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成功的代价》 * 开头技法
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或点出故事,或揭示题旨或点明说明的对象。利于快速把握中心,朴实实用,不拖泥带水。
一、开门见山式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 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朱自清
二、创境导入式 即在开头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特定的氛围、情境,以激起读者的情感体验,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渲染氛围
预热主题 灯下,我正在赶写堆积如山的作业,父亲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把一杯热气腾腾的姜丝可乐放到了写字台上。透过层层雾气,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爱在不言中》
三、巧用题记式 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选鼻烂,自子但《必
须星下
伟
大星面。
―夜
就―话题
记
》 是路。――题记 选自《路》
那缕光,照的我,暖暖的 ――题记 选自学生作文《为你点燃一路灯光》
四、巧用修辞式 借助各种修辞方法,修饰文字词句,使开头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且生动有力。
增添文采
扮靓语言 比喻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冰心《谈生命》 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翻检日子》 排比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朋友》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中招满分作文《诠释回报》 引用 即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诗文、成语、谚语、名人名言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
五、故事导入式 即以趣味横生且寓意深刻的故事作为开头,起到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启发读者的作用。如果在议论文的开头它往往还可以作为文中观点的一个论据。因为在文章的开头,点到即可,切忌详加叙述,使文章头重脚轻。妙趣横生 寓意深刻 两块巨石,一块巨石被雕刻为供人们朝拜的石像,一块巨石被砌成石像前的石阶小路。砌成石阶的石头很不服的对石像说: 同样都是石块,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凭什么石像高高在上,受天下人顶礼膜拜,而我们却要被善男信女们踩在脚下?石像微笑着平静地说,那是因为我经历了千刀万剐,而你们却只经过了三刀两下。―《我也想受人瞩目》 如果想同石像一样,脱颖而出,受到别人的关注,就必须经历无数次锤打,必须经历挫折、失败的磨练。
六、巧设悬念式 这种开头利用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很想知道又无从得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故意巧设谜团,吸引读者读下去。悬而未知 揪心拽肺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
个
人,一
只
小
板凳…… ――莫小米《人心被什么打动》 哲学家与徒弟坐于草丛边,哲人问,如何能将这片草除净?有曰,用刀割;有曰,用药除,方便;也有曰,用手拔,干净。哲人笑曰,明年来。――选自《爱的力量》
七、自然入题式 即根据文章内容和风格自自然然入题,不加任何雕饰。平步探胜 朴实真挚 莫怀戚的《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冰心的《荷叶??母亲》 父亲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余秋雨的《信客》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结尾技法
技巧一: 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中考满分作文节选(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中考满分作文节选(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五篇:作文指导开头结尾
作文指导开头结尾
母爱作文开头结尾示例(1):我爱我的妈妈,爱她的“唠叨”,因为有了她的唠叨,我才能改掉一些坏习惯。我爱妈妈,爱她的细心,因为有了她的细心,我才能不出错。我爱我的妈妈,我爱她的一切。母爱作文开头结尾示例(3): 母爱是开起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母爱是夜晚船上的航标灯,母爱是回荡在夜空里的那首歌谣,母爱是我们心中的一泓清泉。母亲给我们的那份爱,就像是一个耀眼的太阳,永远散发着无比的光芒,我爱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