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倘若让我说实话,应该很多人看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以后,都觉得自己是个精神病人,不觉得是的也会质疑自己。有点隐喻,有点刺激,天才与疯子只在一念之间。那些进入精神病院的不单单是普通人,也有很多高学历和某个领域的专家,更是还有精神科医师。如此有质量的精神患者,说着还貌似符合各种哲学逻辑原理的观点和想法,让人不自禁地认同和站队。
你在追求什么?在满足了物质条后的我们,更多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宇宙之大,你若想要彻彻底底地征服,说句比较绝对的话,那是完全不可能。要么就是进了精神院要么就好好地把好奇心藏在内心不要示众。我想起旧约圣经的一个故事,人类的先祖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土地上子嗣繁荣,物质异常丰富,这时就想要建造一座巴别塔通往天上,以传颂自己的名誉。上帝迁怒于此,于是让这些建造的人完全互不听懂语言,不能进行沟通,结果这通天塔也就无法建成。看着是不是有点相似之处?不管是趋于好奇心,亦或是心灵空虚想要知道自己在宇宙中是个什么样的位置,还是为了进一步发现宇宙的更多奥秘,无非都是自我不满足的驱动下,想要得到更多的答案。没有什么天才,没有什么疯子,都是一个正常人,有的人想得多些,有的人想得少些,有的人转牛角尖偏执于一个答案,有的人放宽心态,更愿意只是活在当下。这个世界,承认的是宇宙很大,人的脑力开发还有巨大的空间。这不就得了,不管有没有上帝,未解之谜如此之多,人类的智慧如此有限,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如此渺小,有什么理由不多谦虚和恭敬呢?一个个被认可的学术观点和说法,难道就一定是最准确的定义和原理吗?最早的地心说不也在后来被推翻了吗?人类是猿猴进化来的不还是大有争议吗?不要为自己所知道的一点东西沾沾自喜。疯子未必真的就是疯子,天才也未必真的就是天才。眼睛所见的都未必是事实的真相。
人生若只如初见,爱是永不止息。
第二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接触到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真的,那天在网上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名字很吸引人。当时的感觉是,和我目前的状态很像。哪里像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我决定读这本书了。初看几页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的一些观点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们想到了。这些人里面,他们大多数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不是物理学家就是生物学家,要么就是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有着常人难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为他们研究这一领域太专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其实,天才和疯子的定义,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甚至没有什么界限,只是对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习惯,但大多都是在大众所接受的范围内。
这本书我认为可以当作百科全书来看,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太多领域了。有物理学,有生物学,有心理学,有哲学,有医学,有历史,甚至有神学。。然后我发现,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我是个求知欲比较强烈的人,看到这些自己从所未闻的知识时,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尤其是量子物理。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学时学的那些快要忘却的知识,突然间又回到了我的脑子里。
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鬼话连篇来看,因为这里面讲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想法,听起来像神话或者变魔术。哈哈,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思考世界的本质。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要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最终又会变得怎样?空气里的尘埃是怎么来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思考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挂齿的东西吧。
为什么是不足挂齿呢?因为正常人跟本不关心这些。正常人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或者薪酬。有谁真正用心地去想过世界的本质?
一个和我一样看过此书的朋友表示,这本书写得有点恐怖。我不觉得恐怖,反而觉得可悲。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呢?我们生活在匆忙的社会里,被各种工作各种事情搞得头晕,又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过世界的本质呢?或者说得再近一点,何时想过自己的本质呢?
这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是《生命的尽头》。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石头、木头。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和这些事物相处久了,觉得有感情了,于是觉得它们都有了灵性,或者说是生命。就像你写了一本小说,然后就感觉小说里的人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有了生命,甚至开始成长。我觉得音乐、诗、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如此。然而在书中,那个病人却认为泥土、水也有生命,是因为它们可以让一朵花存活,可以让一棵树成长,甚至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可以让一切生生不息。如果不是因为它们自身有生命的元素,又怎么可能孕育出生命呢?
第三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所谓启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我对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很高评价感到深深的担忧。我想,这么多人给它打了高分,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题材,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其负面影响的那面。精神病人的思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仅仅只是病态,我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很天才。很多人都不了解精神病,所以对它好奇甚至是浮想联翩.。
我想我很有资格深入这个问题,因为我在16岁时,是个心理问题非常严重的小孩。我曾经深深地陷入了现实和理想的纠缠中无法自拔。我也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这么生活?为什么不建立一种新秩序?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但是由于当时很年幼,我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现实中生存的人,都被罩在一张无形的网里,这张网就是从小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是,精神病人是由于某种原因或者刺激脱离了这张网的人。他们站在网外,质疑现实那张网的合理性,并在编织自己的那种网。所以,很多精神病人他们都有貌似很强大的逻辑,就是因为他们在不断的编织和形成自己的那个网,来对抗现实的网。
我曾经花了2年时间,几乎脱离了现实的网。但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或者我不太聪明或者我很走运,我没有形成自己的网。但是,我花了4年时间说服自己和完全正常,彻底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彻底分清楚有益和有害的思想。那6年,是人生最如花的年纪,从17岁到22岁。我没有读过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的书,但是我不断的在和自己沟通,在说服自己,在帮自己找到回归现实的路。这是个非常漫长和无比痛苦的过程。没有体验过的人,根本就就无从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是精神问题非常复杂,我只是其中一种。
我在初中是个成绩特好的小孩,年年年级第一。我当是的状态是拼了命也要考第一,我的生活全部内容就是学习那些书本的东西,完全忽视了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当时,我在大家的眼里是个优秀又漂亮的小女孩,好像什么都好。几乎来自所有人的夸奖,让年幼的我自信心膨胀到无限大。但其实这种自信心的唯一根基,就是我成绩第一。所以我拼了命也要保持这个记录。
噩梦从高中开始了。这也让我相信,当人生的轨迹走到顶峰时,后面就是不断地下落、下落。高中是一所省重点学校,我的成绩本来进校也排在中后的位置,支撑我自信和自尊的那个唯一一下就没有了。再加上我性格非常内向,且极为单纯,我发现--很多人不光成绩好,还有性格好,外表好,家境好;而我什么都没有了。
我的那个本来就脆弱的世界观,就在不断的坍塌和崩溃。于是,我就开始问自己,究竟人活着意义(是什么)?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由于我本来就很内向,几乎自闭,我没有从家庭、朋友、同学的渠道去了解社会,去寻求答案,我只是通过了书本来寻求解答。当时我就胡乱的看一些书,反正很杂。但是看了后我就更加迷茫,我在逐渐陷入一个怪圈,就是我在想--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究竟要怎样生活?社会目前的状态是合理的吗?又是如何形成的?
我每天就在不断的想,上课想,下课想,简直进入了疯狂的状态。我觉得这些问题关乎人类生死存亡,自己有非常重大的责任去想清楚。甚至觉得,为什么就我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其他的小孩都只是埋头在备战高考--所以,足于证明我的特殊性和我的重大责任。但其实,我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出。因为这些问题都太巨大了,以我当时的水平是无解的。但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我执迷不悟,疯狂求索。
其实,这是脱离现实和编织那个怪异的网的开始。这其实就是个恶性循环,只会导致我更加与现实格格不入。我当时的问题是缺乏世界观和严重的性格缺陷,但思考这些无解的问题,只是更加加速了我滑离现实的脚步。我开始觉得现实很肮脏可鄙,人类的行为很丑陋可憎,只有那个理想才是高贵的。于是,我要彻底放弃现实,投奔理想。我觉得自己异于常人,但是肯定高于常人。这样的想法也会导致我表现在行为上。有些同学觉得我有病,家人也觉得我有问题。但是由于我表现的并不明显,且我一直都是很逻辑的在思考一切(我本身就是一个理性远多于感性的人),所以我在整个过程中都很理智。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出现任何精神崩溃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大脑里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思考斗争,和感受来自现实的极大压力(高考和我与现实的格格不入),但是理智和逻辑一直在稳住我的整个状态。
高考后,我进入了一所野鸡大学。由于在军校内,所以实施封闭管理,导致我没有任何独处的时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脱离现实的问题。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命运安排了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和我同寝室同班,所以我们自然而然成了很好的朋友。她是个非常有主见、有理想、性格也很好的人,军校和她,可以说是导致我回归正常的重要因素。军校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因为我找不到地方独处,几乎任何时候周围都是人。由于封闭管理,我想跑出去也出不去。而她的非常正面的思维和性格,成了影响我和让我模仿的榜样。
高中的我几乎不被同学接受,没有朋友。因为大家都忙着考试,所以很正常的觉得我很怪、很可笑,迟早要出问题。但是,他们的态度和我当时面临的高考压力,让我更加觉得现实可憎,更加陶醉于脱离现实带来的快乐。但是,当我开始有了知心朋友,和我开始逐渐被寝室人接受以及喜欢的时候,我觉得现实对我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我开始逐步告诉别人我的困惑。由于我一直在行为上都很正常,且我有可爱的一面,大家都完全的在接纳我。我开始反思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以及改变自己的性格。其实,这就是我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开始--纠正和建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改正我的性格缺陷。
我是三月底出生的白羊。俗话说三月黄,人痴狂。人到了三月份就容易亢奋和活跃,很多人犯病也是在三月份。三月份出生的人,本质上就有进入精神歧途的潜质。我也是个非常典型的白羊,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内心活跃,喜欢思考本质的问题,容易偏走极端,内心单纯。这样的本质,必须搭配一个非常外向和开放的性格。我内向的性格很早就让我感到无比压抑,我也意识到一定要成为外向的人。但是,改变性格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已经成功的把自己从一个内向、封闭、自卑、几乎没有朋友的人,转变为了一个很外向、活泼开朗、很讨人喜欢的人.。
小打岔了一下,重新回到我开始反思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其实,正常人很难理解和体会--脱离现实是种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罩在那个无形的和让你察觉不到的大网,这个大网就是在你从小长到大、外界给你成功输入的、正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而言,全世界的人都有类似的关于如何生活的概念。但有些人又是如何脱离这种网的呢?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本身世界观就很脆弱,人生观模糊,以及现实的失败,会导致他们开始反思眼前的这个网。很理智的病人,就开始逻辑上构思新的网。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貌似逻辑无懈可击的天才在进行的事。但是谁也无法证明那个网的正确性。当然,书中提到了人类的证明本身就很可笑,那我们凭什么相信那个网是天才的、是有预见性的、是真理呢?这也是当时我走的路,只是我走了个开头,就由于外界的因素给拉回来了。但是很多人只是越走越远,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网越编越大,越编越无懈可击。但其实,所有的一切说白了,都是妄想、臆想、假象,也就是胡思乱想。但是,由于他们的网看起来非常无懈可击,很有说服力,如果想让他们回归正常,就必须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逻辑,把他们的网一点点粉碎和推翻,读后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但是,很多时候精神科医生都很难做到粉碎和推翻他们的网,所以也无法让他们正常。但是,为什么他们的网会貌似无懈可击呢?因为织网是他们对抗现实的唯一手段。
他们要抵抗现实,必须不断织网;他们只有把网结的足够强悍,才能抵抗现实的入侵。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做一件事,肯定在这件事上会有很大进展,这也是规律。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办法证明自己的网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很多网都是有漏洞和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或者医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或者是破解他们的那些网,并且捣鼓那些东西也是危险的,会把你不小心带进去。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只能让他们继续像个忙碌的蜘蛛在结网。但是,我只是脱离了,还没有形成网,或者只是非常零星的点。所以,导致只要我感到现实还有空隙接纳我,我就会想着回来。当然,也许是我不够聪明或者天才才结网失败,呵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由于巨大的刺激让它无法面对现实,由于精神的自我保护让自己处于休克状态,于是也飞出了网。前种情况的离开现实,是缓慢的脱离,也是理智地;但是后者的飞就是瞬间的,这种也容易发生在过于感性敏感和性格脆弱的人身上。
但不管怎样,脱离现实都是目的和结果。我大概花了2年时间,在说服自己要看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我也会找很多理由,去说服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肯定有人要质疑--为什么要花这么久?因为,一旦脱离了心理,就会对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力。当我越想回来,我心理的那个反力就越是往后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和自己沟通,其中的过程也非常痛苦。
其实,回到高中我开始想结网和每天胡思乱想的时候,那时的脱离对自己是种解脱,让人觉得很轻松很快乐。并且,思考一些貌似伟大的问题,会给与自己自信和自尊。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到了一种空旷辽阔和无比美好的状态,是和当我面对现实完全不同的感受。面对现实,只是大家都不喜欢我,家人的失望和高考的逼迫;但是一旦我出来了,或者开始思考那些问题,我就完全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当时,我也看王小波的书。我很坚定的觉得,自己找到了精神家园和那片干净的沃土。所以,我要呆在那个地方,放弃现实。面对现实,我就感觉很自卑和挫败感;而我的自负、积极、奋进,只能在那个看不见的理想中弥漫和伸展。
但其实,关于那个理想是什么?在哪里?我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只是处于结网的开始。但是,当我决定,我要重新回到现实正常生活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心理拉锯战中。虽然,我一直都过着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心里还是想着,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如果要完全正常,你只有完全接受现实。我的潜意识在说,不要放弃理想,那是种堕落,因为现实是可憎和平庸的。实际情况就是,当我大脑里有一种力量告诉我,要完全认可和接受眼前的现实时,另一种力量就在奋力反驳、否定现实、寻找理想。我当时真的很不愿意完全认可和接受眼前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我要不同的东西,但是不同的是什么,却是个空白。但当时,我已经停止了脱离的脚步了,我在逐渐回来,我每天就像个唐僧一样的告诫自己--完全接受眼前的一切,这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其实,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暗示,才可以让自己完全记住我该做的。之后,我又花了2年时间,让自己完全正常,我让自己完全的感受现实的力量和接受现实的网的约束。我当时觉得,只有接触户外才能快点找到回来的路。于是,我上课都挑些靠窗的座位,我尽量花时间和同学在户外散步或者休息。后来,学校管的不严了,我就想办法出去,到大街上胡乱走。我当时觉得,在大街上走路,是回归现实的最好的途径。我一条街一条街的走,有时一天走4-5个小时,就是多感受现实的力量。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正确,但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我也几乎走了大概2年。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可怜,一个20岁左右的女青年每天在大街上四处游走,寻找回到现实的感觉。但这也是一个非常痛苦和极端无奈的方法,我也是在不断说服自己,在和心理的那个反力做对抗。看着别人都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我只能纠缠于让自己接受现实这类破事,我就觉得很痛苦。但是,我没有其它的办法了,这都是我为成长和自己步入精神歧途所犯下的错误的更正。
但是,我已经越来越正常。使我真正完全接受所有的一切的是,我开始参加工作的半年后,我已经和常人想的完全一样,心里的那个理想或者说是恶魔(我当时就觉得那是个恶魔)已经被我完全的抛弃了。但其实,整个过程也是我改变性格和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这就是回到了那个导致我犯错的原点了,我绕了很大的一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浪费了非常宝贵的6年青春,高中和大学几乎什么都没学进去,只是在现实和那个如恶魔般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中挣扎。但我也成功的解决了我的性格缺陷和世界观的问题。
这6年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痛苦的片段,有太多拉扯的疼痛。准确说来,就是我首先必须意识到我病了,然后我要分析我为什么病,之后是怎么去治好。其中,要不断地分析自己的过去,剖析成因,要不断的和自己沟通,去说服自己接受和面对现实。我想,如果不是靠着我顽强的意志力和非常乐观的性格,以及理智的分析,是很难完成的。也许我现在已经彻底崩溃了,或者还是陷在那个泥潭中苦苦挣扎。但是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正常,我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独立、有主见、认真工作和生活的女子。
其实,我把我的整个经历写出来的原因,只是想说明,脱离现实和误入精神歧途是件非常可怕和悲惨的事,绝对不是什么想象力的问题。因为,他的那些所谓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对他自己和社会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相反,他只是在不断欺骗和麻痹一个人,就是他自己。他不断地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网有多么好多么伟大,但是社会和现实是不会被欺骗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人真的非常聪明智慧,想出了有可能正确的东西,但是他完全可以在现实的过程中去继续一切啊!为什么要剑走偏锋呢?总之他们就是病了,即使天才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天才,要回归现实才是唯一的王道,这对他们、对社会都是最好的结果。
并且,这本书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其实书中讲述的很多人的想法都很怪异,看世界角度也很诡异。但我觉得首先这就是种病态,虽然我现在没有摆出很多强大的理由来反驳。当然,我也不想花那个时间研究。但是我觉得,如果在人群中弥漫这种思维,只是让一些精神脆弱的人误入歧途。所以,建议这本书只能当小说来看,笑笑或者吓吓就够了,然后忘掉它。
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个群体。首先,他们真的非常非常可怜和悲惨,所谓的脱离现实、也就是在精神和认知上被世界抛弃了的人。他们比一贫如洗的穷人更加可怜,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认可和安全感,所以才编织自己的那张网。不管那张网看似多么强大,他们都是极端孤独和脆弱的。因为我们都是群居在一起生活的动物,但是他们住在只有一个人的网里,他们其实非常渴望现实的接纳,那是让他们有可能回来的唯一要道。但是,如果这些人不幸生存在一个被排斥、被打击、被侮辱的环境里,只能是让他们彻底放弃眼前的生活,死心塌地的继续织网。
我想特点说明的是,精神有问题的人有个共性是--都排斥现实。他们都会觉得,现实如何如何,给你描述他的想法如何如何。但是任何人都可以保有任何奇思怪想、但是很现实的生活。因为现实并不排斥任何奇思怪想,只是你要很现实的去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学会把奇思怪想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就行了。很多人在物理学上、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看也很奇怪,但是他们还是很现实的生活。人要学会辨别有益的奇思妙想和纯粹的妄想臆想,虽然它们有时长的很像,但有本质区别。当然,这也是个很巨大的话题,我们也不深究,但肯定是有区别的。
所以,任何放弃现实而追求纯粹理想的人都是有病的人。因为现实不拒绝任何理想,只是你自己如何处理的问题。而他们之所以排斥现实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在现实中生活,而绝非他们有什么奇特或者思想,更与天才没关系。所以,这是我非常讨厌书的作者冠之以天才或者有可能天才的原因,这只会对大众形成误导。而书这样起名字,也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在经济利益前忘记了做人的本分。
最后我想说明,我没有读过什么心理或者精神学之类的书,我也懒得去理解那些貌似高深的东西。文中所述的各种观点很可能错误,因为这只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但是都是真实的,我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杜撰这么个并不好玩的故事。
我也觉得,这样的一本书会对20岁以下的青少年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通常工作后还会读书的人,都是比较上进和积极的人,读这样的书也只是猎奇,过后就忘了。但是青少年的人生观很脆弱,任何小事或者小的问题在他们眼里就会被自动放大。他们通常会很认真地去读书,如果也模仿书中的怪异甚至病态的思维去看世界,恐怕只会误入精神歧途。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尔!
第四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读后感
他:“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看到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似曾相识,甚至可以预知下一秒发生的事情?”
量子物理教授:“有过,但是那是大脑记忆部分产生的临时幻觉和错觉。”
他:“错误?产生错误还能预知下一秒?不对吧?其实那不是记忆错误,而是你的脑波瞬间和其他宇宙的脑波相通了。而相通的那个恰好是比你早一点的那个宇宙,你得到了另一个自己的记忆信息。那种事情很少就是因为你没办法长时间保持和另一个自己的联系。原理你应该清楚,其实就是另一个你的大脑记忆弱电信号通过量子泡沫传输给你了。虽然只有那么一瞬间。”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往往能够得出令人惊叹的结论。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人类的每一个时期,所认知的真理都具有局限性,受种种因素的制约。那么,现代的我们所认识的所谓的真理,也最多称其为时代真理而已。
高智商神经病往往都带有孤独的属性,但可惜的是不是所有孤独的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神经病。因此我才这么羡慕这些人,偏执,癫狂,藐视众生。他们有的能如鱼得水般活在自己勾勒的宏大世界里,有的甚至能用自己的观念去煽动别人。而诸如我类却只能活在莫名的痛苦之中,只能怪自己还不够超脱,可笑,连当神经病的名额都是有限的。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婚纱在衣柜早就封尘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苍老但那份心情,确依旧没有改变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你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我觉得情感很渺小,既不辉煌,也不壮烈,只是一个个小片段,但是确让我动容
前者是在老伴死后一直认为老伴还活着,还经常和老伴说话。后者是他在爱人死后,偷尸体研究让人复活的方法。
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由于时代的局限,导致的结果是及时很有创见性的想法也会被人们视作瞎扯淡。同时由于缺少认识可能是预见性知识的能力,时代的人们会认为这种想法或者理论是错误的。比如日心说的提出以及被接受过程中的鲜血,伽利略被活活烧死。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的可笑,以及50年后的接受,现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必修内容。
永远,永远: 指尖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橱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早已慢慢苍老 但那份心情,却依然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式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还记得潘多拉孩子里的最后一件礼物吗?是“希望”。因为人类就是这样,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只有当你认真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灵魂,和灵魂的深处。
每一个精神病人都带你去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他们中的很多有一个共同点,有着坚不可摧的世界观,我承认,他们中的一部分有执著,偏执,极端,但是却又有着异于常人的思想活跃程度和科学知识,他们的偏执有时候其实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坚持和单纯。
书中的精神病人,不但有关宗教人士到未成年,从哲学博士到原本是精神科医生,各种身份的人物。也是涉及到关于人体、心理学、哲学、生物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及预言的震感探讨。
一个女患者整天对着虫草石头研究,好几年没说过一句话。执着的令人发疯。但是她对生命的见解确令人惊讶。她说蚂蚁和石头都是松散生命,蚂蚁是松散细胞,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是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单个的蚂蚁脱离蚁群马上就会死去,她认为石头也是生命,土和沙聚集起来的生命,我们在石头的眼里是看不到的,因为我们太快,生的太快死的太快,在石头看来,我们就算在原地站一辈子,他们也看不到我们。只有聚集在一起,才是生命。
有不懈努力去探寻世界的本质的,对于多宇宙论以及平行宇宙有自己的见解,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出绝对四维生物以及更多量子物理的见解,用一堆量子物理和科学证明,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让一个量子物理博士都叹为观止。
有离奇的说,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传送过来的,通过数据传送,将大脑记忆作为粒子传送到这个星球,虽说离奇,但是完美的逻辑和推算过程,是物理博士和心理学家都没办法找出破绽。
有的痴迷于对远古玛雅文明的研究,去钻研那些图画和文字。试图还原玛雅文明。他用自己的查阅的书籍来解释关于2012真正的玛雅预言。按照玛雅历法的推算,玛雅人确实预测到了2012,但是预言并没有说,那个年份是世界末日,正相反,玛雅文记载说是会进入新的纪元。一个压根没人能懂得预言被那么多人信奉,还搞成电影和各种书籍,热卖的一塌糊涂,但是一个精神病人却通过深入的研究,理智的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能说是不幽默。
有的人是原生宗教的宴席人,他们一代又一代坚持自己的风俗,将自己的信仰传承下来。
也有离奇的不能解释的东西。
有精神病人,能看到天空是不同的眼神,不同的颜色那天就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悲剧,喜剧,都是可以从天空的颜色来判断。有的精神病人,能够在梦中预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有的精神病人记得前几十个前世的故事,甚至记得自己是如何死的,有的精神病眼中可以看到的人是不同的动物,而这不同的动物却代表了不同人的性格,并且初次见面就能说出相符此人性格的动物。。
无数不能解释的故事,却有着让人信服的力度,和同样让人质疑的不解。也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始终认为老伴活着,并且不停的和他说话和为他准备日常生活的需要。一个男子在相爱十二年的妻子去世后开始研究怎样让尸体复活。。
作者在相对客观的前提下,给我们揭示的精神病人的世界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邪教教主的吹鼓性质和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你的世界观。因为他们中的部分人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并且有非常正确甚至充满诱惑的言论。谁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也许正如作者所说,几百个世纪后也许他们是对的,疯的是我们。
歌德所说,也是高铭在书中引用,“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他有所保留地将信将疑认为这些精神病人可能预言了包括“女人是外星人”、“细菌创造人类文明”、“鼓吹部分人类返回自然生活”这些观点摆与宴席之上,与君共讨,像书中的观点,比如“物质的尽头是精神”“在无限的时间中我们可以先死去再出生,先吃到鸡蛋再打破蛋壳”,等物理和哲学方面的观点,是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的。
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精神病方面的书籍和电影,印象很深的是很小时候看的毕淑敏女士的一部小说,女心理师,毕淑敏本身就是一名心理师,而小说也是基于她的工作经验和一些艺术手法的改编写成了一部有关精神病人题材的书籍。是我映像很深的一本书。
一部前不久看的电影,美丽人生。片中的男主角就是高智商并且患有严重的妄想症,最终通过惊人的毅力和家人的支持和幻想中的人物达到和谐相处,并且在科学研究中潜心学习,晚年获得诺贝尔奖。
包括著名的画家达利,很多人认为他是疯子,确实,从他的画中不难看出异于常人的想法,有的画对人的吸引力甚至超过裸体女郎。谁能信这样疯狂的画是正常人之笔。毕竟他的言就是他的画。而达利确坚持说,我与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没疯。
他们思考着正常人不关心的问题,在正常人眼里他们是想太多而走了偏锋的人,但是精神病人说“真正复杂的是你们,你们有了钱要房子有了房子要美女,有了名气要权力,有了权力要荣誉,有了这一切以后又要名垂千古,你名垂千古之后又想要无尽的生命来看到自己已名垂千古。你们满意了,满意了以后就会罢手吗,不见得。你们想要的那么多,而我,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活着,我就在这里了”
有些精神病人却很乐观,但是乐观的人怎么会住精神病医院呢,这似乎是悖论。乐观的人就不会钻牛角尖,想的开的人就不会的精神病,但是其实有些精神病人,非常想的开,甚至馋了想吃肉就杀了自己的孩子都没问题,很想的开,本来就没有孩子,但是后来有了那么现在又没有了,吃了就吃了呗。做人流不就是杀人吗。„但是杀人肯定是不对的‟
„可是士兵在战场都杀人啊,要是说是为了某种目的就可以杀人,那那些杀人犯都是为了某种目的啊,如果只是为了大多数的利益才去杀,那印度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不是为了印度的利益他们国家就都可以杀人了呢? 所以杀人到底是对是错的概念不是你决定的,而是你所在的群体所决定的,你的群体赋予你杀人的权利了,你就可以杀,不给你杀人的权利,你杀人是要受惩罚的,因为你没有杀人牌照。‟
„其实你们赋予什么都要有一个借口,就像刚才的杀人一样,都是借口,但是借口就是借口,不是理由,你们总是解释这解释那。其实解释就是掩饰。真正的道理是不用解释的,你解释这解释那,难道喝水要解释吗,吃饭要解释吗? 因为你需要,那个是理由‟ „思考让一些人变得痛苦,但是痛苦是清醒的过程。‟ 一个精神病人说,而他曾经是精神治疗师。
他说,所谓的正常人的概念,都是你们这些疯子强加给我的,而我原来就是正常的,疯的是你们,被你们的那些借口搞得不正常了,于是我斟酌再三,决定留在真实的这里面。不和你们疯疯癫癫。在这里,我很踏实。于是他进了精神病医院。
我在看完这本书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之所以还没疯,是因为我还太无知。感谢我们的教育体制对我们悉心的呵护。
在看完整本书后,我任然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因为每一遍看,就又有新的收获。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世界观收到了很大程度的震撼。但是不是崩溃。就像作者在接触精神病人过程中所带来的质疑和恐慌一样,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但是人也同样需要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就算对着的是拥有坚不可摧的世界观的精神病人。
也许从自身的原因来看,就是我本身也是质疑这个世界的。在不解和疑惑中思考,但是幻想总是超越不了认知,我的认知太浅,所以没办法达到发疯的境界。
作者在接触精神病人之前,曾经痴迷过唐诗宋词然后蔓延到时代背景,再从人文延续到经济,从社会延续到政治,政治到宗教,心里到医学···
按照作者的说法,从这环环相扣的研究中,质疑开始成倍的增长,对于世界是怎样的疑问,开始无限膨胀。因为未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也曾经接近疯狂的状态。
我没有作者这样的坚韧的好奇心,我成天也会想些胡乱的东西,高中的时候也不同程度的迷恋过诗词歌赋,人文经济,宗教,货币,历史甚至是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但是我每次都是抱着好奇心但是却又浅尝辄止。我的无知让我始终是懵懂的正常人。可能每个正常人在这里都会想问一句,干嘛想这么多。
用每个疯子的话来说,我一直认为,能认真的去思考,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些牛人,在思考后都会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那是他们对世界不断的思考所总结出来的。所以每当你问什么的时候,他们总能快速的反应,并给你从他们那个角度来看,可以得到的结论。这种完美无缺的解释,会让你开始质疑你原有的世界观,因为很多问题就说的通了,但是很多已知的东西,就不对了。
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就是在不断的思考中达到应用。
书中给我们诠释的最多的是,角度问题,和想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认知对世界又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超越了唯物主义。不然那些妄想症患者看到的是什么呢。
但是不管怎么样,那都是经过思考得来的世界,而现在的你,是否能够自信满满的告诉别人,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又为什么是这样的? 不能,因为你不知道。
作者在一张生日卡上收到的一句话是: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有些人爱旅游,有些人爱思考,其实都是想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合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积累。‟ 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
但是我们任然不能清楚的知道世界是怎样的。直到你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哪怕是错的,是疯的。你却可以坦然的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不一定思考就是对的。因为对错本身就没有衡量标准。也许一生不去想也可以安然度过。那么为什么要想。
„马跑的快,但是马不会去想为什么跑的快。鱼游的深,但是不会去四处找寻答案为什么游得深。鸟可以在天空翱翔,但是鸟不会去质疑为什么自己可以飞的高。我们是人,我们不会那么快那么深那么高,但是我们能够去找,去追求。因为这就是人类的不同啊。就是人类那可永不停息的心啊‟
„其实,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的追寻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里充满期待,知道潘多拉盒子的最后一件礼物是什么吗,是希望。‟ 这是精神病人说的。
所以,思考就怎样,不思考又怎样,思考成了精神病又怎样。当有些现象,用已有的科学知识都不能解释的话,那么对于身下的那些解释,不要看表面是否荒谬或者离奇,都要去学会尊重。
像精神病人学习远比学习雷锋来的迫切
一句著名的玩笑,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谁说不是人人都是精神病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偏执的地方,每个人对事物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正常人的标准,没人能界定,真实的界限也一样。
那体验世界是不是放弃主观意识去感受别人。
一个精神病人答,远不止,不带主观意识不是超脱,是淡漠。境界还差得远。想看真正的世界,是要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是不是有点晕?那就去看看这本书吧。作者,高铭。只是不要太痴迷也不要太抗拒。要理解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东西。
很喜欢一个精神病人告诉作者的一句话,是约翰福音第九章二十五节最后一句。He answered and said ,whether he be a sinner or no.i konw not :noe thing i know,that Wheras i was blind, now i see 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
从书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那个特殊的人群也确确实实带着特殊的思想,同时它们也不特殊,只不过我们无法理解。也许它们才是真实,才是真理,我们所自以为是只是我们这个小世界。
苹果的味道”:也许这篇故事是和真实的世界相结合的,苹果的味道,不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你会说,苹果的味道不就是或酸或甜吗?你是否已经忘了自己是怎样的了?感觉自己有点无厘头,其实活在当下,很多人都在说迷失了自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话出现了不只是一次两次,无论是我还是听朋友说。记得我是一名高中生时,我告诉自己要奋斗,奋斗着去过更好的生活。嗯,很简单,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当我慢慢地接触了更多,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物质?精神?还是?好像跑题了。一个问题“你是否真的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我知道我感受到的,但我还不敢说我知道,就想上一篇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所存在的。看到这篇故事,我真的对这个患者的
作法有些认同,并跃跃欲试。这个患者,一个月家人找不到他,发现他时他在家里,全身裸体,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这个疯子,有正当的工作,烦乱的生活中找出一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没有任何接触,没有电没有电视等等。这真的很疯狂,但是疯狂的让人向往。简单的说个例子,每天被手机束缚的我经常会想着把手机放在箱子里,我五天不动它,嗯,如果这样也许我也许我的生活是另一番样子,也许不会说什么找到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回归到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但是我从没试过,因为不敢,因为没有了手机会耽误很多事,因为。。太多的束缚告诉你,你已经在这个世界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不能缺少,同时也是告诉你,你被操控着,被这个世界推动着,不是你。嗯,这种思想很简单,什么是最本质的人,人的起源是原始时代,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接近了最本质的人。有时会想其实时间很慢的走着,所谓时间飞逝只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无法感受到一秒一秒的间隙,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不去感受那种慢到恐惧的时间感。一样的是,我们用太多的物质武装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无法感觉到我们自己,也无法感觉到原本的生活,即使是一个苹果的味道。
第五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所谓启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我对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很高评价感到深深的担忧。我想,这么多人给它打了高分,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题材,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其负面影响的那面。精神病人的思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仅仅只是病态,我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很天才。很多人都不了解精神病,所以对它好奇甚至是浮想联翩。
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世界观是相同的,但是也有极少部分人的世界观很独特跟一般人很不一样,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诞。也许很大部分人不能理解他们,甚至认为他们疯了,但是,他们就一定错了吗,他们就真的是疯子吗?其实不然,只是他们从不同寻常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而我们依然习惯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不再好奇,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正常,认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他们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从各个不同方面来看这个世界。有这样一个案例,我们一般看东西是从外往里看,而有个精神病人是直接钻到东西里面,从里往外看。
这些精神病人中大多智商很高很聪明,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门萨会员(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入会的唯一标准是:智商高于148)。他们就真的疯了吗?也许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一步之遥。也许只是他们的世界观太过于荒诞,太过于奇特,奇特到要颠覆我们这个所谓正常世界的很多东西,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感到了害怕和畏惧,害怕他们改变我们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才把他们当做疯子当做精神病人。
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有意思,作者却认为这本书不好玩,他在写一个悲剧。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他们没有释放出来,你不能了解到他们的目的。他跟他们接触很多,并没有看不起他们,他很尊重他们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他认同。
是的,谁又能说他自己的世界观是一定正确的呢。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是我们不能不尊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知的方式。不能说他们的世界观跟我们不同,我们就认为他们是疯子他们是神经病人。
天才和疯子其实只有一步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