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重要古美术文献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重要古美术文献
href=“#”>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期,是中国古美术文献有史以来研究、发表、出版最多的一段时间。中国古美术文献资料,因其具有工具性、考证性、艺术性、历史文物性,受到西方收藏家的重视。这些文献本身印量有限,数目可查,其中除自然损耗外,还有一部分收藏于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市场流通更为稀少。其中部分文献因出版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同时兼具历史文物性,可视为善本。 1921~1999年精装东方陶瓷学会会刊30册及英译期刊12期 编著:东方陶瓷学会(Oriental Ceramic Society,1921~) 版别:伦敦1951~1999年初版初印并限量。 东方陶瓷学会为海外历史最久、权威性极强之民间研究中国陶瓷机构。1921年1月始创,会员最初12人,后增至15人。1933年,因入会人数增多,改私人组织为公司组织,重设章程,并借伦敦大学作为例会场所,会员120名。其鼎盛时期,名誉会长为英王乔治五世的妻子玛丽王后,民国政府驻英大使郭泰祺为名誉理事。1942年,因“二战”空袭将例会改设伯灵顿大厦举行,至今未改。华人会员包括卢芹斋、郑德坤。自成立开始,即以年刊形式出版会刊,刊载会员研究中国陶瓷文章,并举办会员特展,用于普及中国陶瓷等艺术品知识。1951~1999年伦敦初版初印会刊30册,内容包括瓷器、玉器、漆器等会员文章多篇,以及历年展览器物图片,于梳理市场流体之东方陶瓷学会展品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东方陶瓷学会英译中文期刊12期,系将大陆出版于《文物》和《考古》期刊中的重要文章英译,供会员参考学习。 1922年作者签名限量编号精装《中国早期陶瓷》 编著:赫瑟林顿(A.L.Hetherington,1881~1960) 版别:1922年伦敦初版初印,作者签名限量编号50册内编号13 1910年伯灵顿美术俱乐部展览中国早期陶瓷后,欧洲即兴起了在欧默福普洛斯带领下收藏和研究中国早期陶瓷的热潮。本书作者于书前感谢欧默福普洛斯对中国艺术研究的贡献,即为明证。手工纸印制,书前作者签名并限量50册版。书前霍布森作序,所辑陶瓷选自汉至宋代,与当前高古陶瓷分期相同。书内图版百幅,反映了早期西方博物馆和收藏家研究和收藏中国高古陶瓷状况。 赫瑟林顿(A.L.Hetherington),中国瓷器收藏家、鉴赏家,东方陶瓷协会发起人之一,20世纪早期中国高古陶瓷研究学者,1923年与霍布森合著《中国陶人艺术》。 1923年限量编号原盒美国版《中国陶人艺术》 编著:霍布森(亦译霍蒲孙R.L.Hobson,1872~1941)、赫瑟林顿(A.L.Hetherington,1881~1960) 版别:1923年纽约初版初印,限量编号500册内编号743 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 本书亦可与《中国明代陶瓷》(1923年)和《中国清代(近期)陶瓷》(1925年)共同组成一部由霍布森所编著之完整中国陶瓷史。本书采编大英博物馆及欧默福普洛斯等博物馆和收藏家珍品192件,涵盖由汉至明代陶瓷范围,图文相配,珂罗版精印。书中将明洪武釉里红定为正德时期,忽略元代瓷器,反映了当时西方研究中国陶瓷学术之路程经过。 1934年限量精装《洛克菲勒夫人珍藏艺术品图录》 编著:美国艺术协会等(Ameri-can Art Association) 版别:1934年初版初印,其中《洛克菲勒夫人珍藏艺术品》限量700册 20世纪早期,作为当时新兴市场的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艺术品潮涌而去,一时间在美国富豪中间兴起了艺术品收藏热潮,富豪及家属不仅广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并在恰当时间推向市场,本拍品其中之一即是如此。《洛克菲勒夫人珍藏艺术品》为美国艺术协会和安德森画廊共同举办之1934年展览图录,包括珠宝、法国和英国银器、法国家具和中国艺术品等,其中数件翡翠、珊瑚、玉器图片,为美国女富豪对中国艺术品之时尚反映。洛克菲勒夫人(Mrs Rockefeller McCormick,1872~1932)为石油巨头约翰?D.洛克菲勒的第四个女儿,她的弟弟是著名的小约翰? D.洛克菲勒。 1911年精装《中国瓷器》 1920年精装《东磁指要》 编著:威廉?古兰特(William G.Gulland,1841~1906),哈兹孙夫人(Mrs.Willoughby Hodgson) 版别:《中国瓷器》1911年伦敦第三版;《东磁指要》1920年伦敦第四版增订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口岸开放,在西方引起了对中国陶瓷购藏的热潮。与之相应,普及中国瓷器的著作亦随之热销。威廉?古兰特,商人,因商务而往返于横滨、香港以及中国其他的通商口岸。1905年将一批单色釉瓷捐赠V&A,包括永乐霁红釉高足碗、雍正苹果绿花口碗、乾隆仿剔红描金碗等官窑器物。 《东磁指要》首版于1905年,其后多次再版增订,如后者首版于1905年11月,次年7月即推出第二版,反映当时欧美民众对于中国瓷器之喜爱极为热烈。同时,因两书皆首版于清王朝覆亡之前,因此而保留民国以前流失海外瓷器资料极多,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性。《东磁指要》书后附录1905年4月14日,佳士得公司(Christie)拍卖中国瓷器价格,颇具参考性。 1924年精装《早期中国青铜器》 1939年限量编号精装《卡尔所藏中国青铜器》 编著:科普(Albert J.Koop,1877~1945);颜慈(W.Perceval Yetts,1878~1957) 版别:《早期中国青铜器》伦敦1924年初版初印;《卡尔所藏中国青铜器》伦敦1939年初版初印,限量350册内编号第290 收录:收录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 自19世纪末期开始,欧洲收藏家和博物馆即对中国青铜器甚感兴趣,并专门遣人赴华收购青铜器。而于卢芹斋、霍明志等中国古董商而言,中国古代青铜器亦在其外销项目中占有较大份额。《早期中国青铜器》精选欧洲博物馆和收藏家所藏中国青铜器精品,于研究早期中国青铜器海外保存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卡尔所藏中国青铜器》书顶刷金,内文绘图、排版及内封设计,皆由作者颜慈教授亲自完成。图版多角度解构器物,制作精心。 第十五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形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这些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构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新教育运动 一、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兴起阶段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Reddie,1858一1932)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Abbotsholme)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开始。在雷迪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新学校。 巴德利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建立了比代尔(Bedales)学校。德国的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法国的狄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斯学校。上述新创立的乡村寄宿学校注重学校设在自然环境中,使儿童了解自然,在自然中得到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二)建立国际性组织阶段 一战后,新教育运动继续发展。1922年,新教育联合会提出了“七项原则”,强调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这七项原则成为战后新教育运动的国际性宣言。 新教育联合会建立以后,多次召开教育大会,通过对儿童与教育不同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三)后期发展阶段 新教育思想形成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整个20年代,新教育联合会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给各国经济和政治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得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教育联合会也修改了自己的目标。 1932年的法国尼斯会议强调要关心“我们时代的复杂性”。1942年,新教育联合会通过《儿童宪章》。1966年,新教育联合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合会”(World EducationFellowship,简称WEF),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西欧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教育实验 (一)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阿博茨霍尔姆学校创建于1889年的英国阿博茨霍尔姆城,是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我们的目的是造就人类一切能力的圆满发展” 雷迪的新学校建设在一片荒芜之地上,学生就是学校的建设者。 (二)狄摩林的罗斯新学校 继雷迪以后,法国社会学家狄摩林也于1898年创办了一所罗斯新学校。这所学校“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空气,工场的作业也不少”。狄摩林指出新学校必须重视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1907年,比利时的教育家德可乐利在布鲁塞尔市郊创办了“生活学校”。 在学校教育环境的安排上,德可乐利认为新学校应为学生智力的、体力的、社会的和审美的生活服务。 德可乐利的课程论思想是以“兴趣中心”为其主要特征。 德可乐利主张新学校应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与教学。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成就与评价 总之,这一时期在欧洲出现的新教育运动和新学校实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主张,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新教育家们改革的重点主要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并且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 三、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基本理论 (一)爱伦·凯 瑞典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作家。致力于妇女儿童运动,代表作《儿童的世纪》。 重视家庭教育,主张恢复妇女在教育子女(儿童)方面的权利。倡导自由教育和建立儿童中心的学校。宣称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二)德可乐利 比利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医生。早先研究特殊儿童问题,1907年在布鲁塞尔创办“生活学校”(隐修学校),积极参与新教育联谊会的创建。教育代表作《德可乐利方法》。注重本能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张学校应一方面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宜的有刺激的环境。学校根据儿童兴趣设置课程,构建教学单元。教育方法主要为观察、联想和表达。教学方式为小组学习。史称“德可乐利方法”。 (三)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教育代表作《教育与美好生活》。 主张和平教育,促进教育民主化、自由化和现代化,重视儿童的存在和个体的教育权利。第二节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一、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年)、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19世纪末,帕克(P.W.Parker,1837—1902)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赖斯(J.Rice)在揭露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起人们关心教育的变革方面作出了贡献。他早年是一位儿科医生。1889~1890年他到德国耶拿和莱比锡研究教育理论。1892年回国后,他接受了《论坛》杂志的委托,撰写有关美国教育的文章。为此,他访问了36个城市,与l 200位教师交谈,发现了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并予以揭露,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传统教育的批评。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早期的进步教育家们都关心通过学校改变社会,但由于受到不同的教育理论的影响,他们的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一些人如“有机教育学校”的创办者约翰逊和“道尔顿计划”的创立者帕克赫斯特等人,受到卢梭和蒙台梭利的深刻影响,强调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另一些人如“葛雷计划”的创立人沃特等则受到杜威的影响,试图把学习和劳动、抽象的和实用的以及个性的和社会的等因素结合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公立教育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的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实验新方法。普及进步教育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1919年,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的一位教师科布(S. Cobb)发起建立进步教育发展协会。该协会后来改称美国进步教育协会(America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PEA)。1920年,协会提出了改进初等教育的七点目标,实为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或纲领。即:1.自然发展的自由;2.兴趣是所有作业的动机;3.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监督者;4.科学研究儿童的发展;5.重视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一切因素;6.为满足儿童生活的需要,学校与家庭应进行合作;7。进步主义学校应当成为为教育运动的领导者。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实验。在这个时期,进步教育运动本身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1905年,杜威来到该校。那里聚集了许多著名学者,有历史学家孟禄(P.Monroe)、心理学家桑代克、社会学家拉格(H. Rugg)和课程理论家克伯屈。到20年代末,进步教育协会几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代言人。杜威担任协会的名誉主席,协会的秘书处也移到该院。由于运动的这种专业化倾向,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以康茨(G.Counts)为代表主张“社会中心”的教育。 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它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则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此外,从30年代初期开始,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这种转变集中反映在“八年研究”(亦称“30校实验”,1933~1940年)上。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运动内部的分裂,“改造主义”正是这种分化的产物。进步教育还受到新保守主义教育思潮的攻击。1940年,美国在欧洲卷入战争,进步教育也进入它的尾声,仅限于空谈理论,失去其原有的感召力。 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其衰落阶段。这一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尽管在1953年恢复了原来的名称,但已没有实际意义。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该运动存在期间,美国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剧烈,对美国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美国在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社会结构亦更为复杂,不同集团的利益日趋多元化,使进步教育家们无所适从。尤其是战后冷战局面的出现、与朝鲜的战争以及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的盛行,美国社会的状况已经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使进步主义教育遭到更为广泛、激烈的批评。其次,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许多矛盾和局限,例如,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过分否定学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此外,进步教育运动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之间,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导致了运动内部的分裂。进步主义者所建议的做法在时间和能力上,对教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最后,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从而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长期以来,人们对进步教育思想以及进步教育运动的看法褒贬不一,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学校教育的影响的估计也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是,进步教育无疑在西方教育史尤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构成了重要的一章。进步教育在反对落后的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变革。在教育上它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学校计划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些问题明确后,学校应该教什么?“进步教育”作为一个运动已划上了句号,但作为一种思想,它仍然和当今美国教育中的许多问题联系在一起。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区别于19世纪80年代一90年代美国教育界各种教育革新努力的根本之外在于,依据对城市——工业文明本质的深刻认识,确立了以人(儿童和青少年)和人的改善为出发点,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策略。进步主义教育家们意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恶果;机器对人的奴役,标准化所导致的个性的丧失,城市生活所产生的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隔绝,等等。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创造了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产生了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政治模式,价值体系的深刻需要。他们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改造与人性的改良是相互制约的:人的改造是社会改革的基础,社会改造是人性改良的必要条件;社会改造以人的最大程度的解放为目的,而人的解放又是为着社会的进步。正是由于认识到社会改革与人的改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步主义教育家一方面强调教育改革应与社会改革相协调,并成为社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始终坚持以人和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哲学。巴茨(K.FreemanButts)认为,这种哲学在杜威的一段话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自我活动的至高无上、一切力量的和谐发展、品格优先于知识、把真实的事物放在符号之前的必要性、具体先于抽象、遵循自然的顺序而不是人类习俗的顺序的必然性„„”。 如果作更为具体的表述,那么可以看到,进步主义的教育原则包含了以下各个方面的内容: 1.对儿童一切能力或力量的关注。“整个儿童”(thewhole child)的概念突出反映了这种倾向。根据克伯屈的解释:“整个儿童’这个概念含有实质上是一致的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我们希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忽视儿童生活的各种不同的方面;另一种含义是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作出正确反应的。” 2.教师的作用是鼓励,而不是监督,劳伦斯•托马斯(LawrenceG.nlomas)分析说:“在进步主义的观念中,教师仅仅是用他的高明和丰富的经验分析当前的情景。„„教师在作为舞台监督、向导和调度员上是十分重要的,但他不是唯一的权威。” 3.学校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行,而不应是消极被动的,也不应通过记忆和推论进行。杜威指出:“实验科学的进步给传统的行与知的割裂和纯粹‘知识’的科目以最直接的打击。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事实的分析和重组是增进知识,增长解释能力和正确分类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人们如果想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他们必须改变环境。这是实验室方法给我们的教训,一切教育都必须学习这个教训’⑧。 4.互助的、热情的和人道的教室气氛。 5.更多的活动空间。 6.课程应适应每个儿童的成熟水平,并根据儿童的兴趣、创造力、自我表现和人格发展实现个别化。 7.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以便他们探索、操作,运用。 8.建立促进合作、共同经验的组织模式。 9.反对教育是生活的准备的观念,主张教育是实际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10.反对强制和严厉的惩罚。 由于确立了以人(儿童、学习者)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因而必然引起对教育制度中一切与此有关的方面的整体变革。而正是这种整体的教育变革,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也正是由于倡导并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这种变革,才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强大的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教育的贡献首先在于,它强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教育从农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从近代向现代的巨大转变,对美国教育的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此而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构成了现代美国教育的重要开端。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不仅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设定”了起点,而且直接制约着这种发展的方向和格局。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出或涉及到了一系列教育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尽管运动本身解体了,但美国教育的发展却始终难以回避这些问题(尽管形式不同),并且不得不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而当人们进行这种解答时,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事实上是在沿着进步主义教育家们为他们规定的道路行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的“钟摆”不管向哪个方向摆动,都没有摆脱进步主义的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面的重大贡献在于,它对形成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美国教育中,进步主义教育家们曾经大力倡导的重视儿童的需要和个性差异、强调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鼓励探究和创造性的发展、对儿童权利的尊重,等等,都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这种普遍性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美国学校之不同于19世纪美国学校的显著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学校和教室的氛围。尽管进步主义教育所主张的儿童中心论遭到了指责,但他们所反对的权威主义却已不可能再统治美国学校了。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贡献之外,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促进美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美国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杜威、博德、克伯屈等人之前,美国虽然在教育制度方面已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做法(如公立学校的创立、教育管理的地方分权、以税收维持学校、教育立法),但在教育理论方面,则主要受西欧的影响。即使是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早期,西欧教育家的思想依然是主要的理论依据。只是由于研究美国教育的特殊形势和特殊问题,加之受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美国•哲学、心理学发展的推动,才逐渐形成了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代表的“美国化”的教育理论体系。美国也由教育理论的输入国变成输出国。 简言之,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不仅构成了20世纪美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成为贯穿于这部历史的一条基本线索。很难想象,一部没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20世纪美国教育史,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世界意义。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本身是美国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所要解决的是美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它提供的解答也是美国式的。尽管如此,这场具有浓厚本土化特点的社会运动却获得了巨大的世界意义。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世界意义,一方面是指它曾经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成为中国、苏联、日本和印度等国现代教育历史的重要篇章。另一方面是指,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西欧新教育运动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现代教育的重要开端。 二、进步主义教育实验 (一)帕克的昆西教学法(Quincy plan) 帕克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1875~1880年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领导和主持了昆西学校实验。1883~1899年,任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校长,继续在昆西的教育改革实验。1901年,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第一任院长。主要教育著作是《关于教育学的谈话》(1894)。 帕克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是:(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帕克受卢梭等人浪漫自然主义的影响,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能力,能自发地从事学习和工作。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和他的本性,提供相应的条件,满足其要求和需要。(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治,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3)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唤起儿童学习的意愿,使他专心致志,而且能摒弃以往的抽象的、无意义的形式训练,并把各门学科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整体。因此,他将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围绕一个核心安排相互联系的科目。(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帕克说:“教师的伟大工作是指导学生发现真理”,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和使用真理的习惯。 在19世纪90年代,帕克发展了与杜威的友谊,并向他传播新教育的哲学思想。在帕克去世以后,他的主要弟子之一库克(P.J,Cooke)将他的思想与杜威的思想融为一体并付诸实践,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昆西教学法”。 (二)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Organic schoo1) 约翰逊(MariettaJohnson,1864—1938)是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07年,她在亚拉巴马州的费尔霍普创办了费尔霍普学校(FairhopeSch001),该校以“有机教育学校”而闻名。 杜威把约翰逊的教育实验称做“教育即自然发展的一个实验”,认为“约翰逊女士的根本原则就是卢梭的主要思想”。①之所以称做“有机教育学校”是因为约翰逊借用了一位名叫亨德森的教师在1902年写的一本书中的术语。亨德森提出需要“有机教育”,其目标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包括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约翰逊称她的教育方法是“有机的”,因为它们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每个发展阶段所必需的作业和活动。因此,她主张以一般的发展而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分量来调整学生的分班。她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分组,称作“生活班”(1ifeclass),而不叫年级。开始只有两个生活班(6~1l岁),后发展为六个班,学生年龄至18岁。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的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活动扩大了儿童的视野,成为他们的知识的源泉。这种活动必须继续在家庭里开始的自然进程。儿童由于需要和兴趣主动地从事探索。循着这种自然生长的途径,凭着儿童自己求知的愿望,再把他引导到读、写、算、地理等正规课程的学习。强迫的作业、指定的课文和通常的考试都被取消。约翰逊设计出以下活动代替一般课程:体育活动、自然研究、音乐、手工、野外地理、讲故事、感觉教育、数的基本概念、戏剧表演、体育比赛以及画地图和地形等。 约翰逊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她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发展合适的社会关系应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应培养学生无私、坦率、合作等品质,以及能提出建设性建议的能力。约翰逊反对放纵儿童。在她看来,为使儿童以最有利的方式成长,纪律是必要的。她主张应以一种平衡而有纪律的方式发展整个人的机体。 (三)沃特的葛雷制(Gary system,Gary plan) 沃特(WilliamAlbertWirt,1874—1938)是美国教育家,葛雷制的创始人。1907年,他被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公立学校的督学。他把握良机,推行一种进步主义性质的教学制度,以“葛雷制”著称。亦称“双校制”“二部制”(twoplatoonplan)或“分团学制”。 沃特以杜威的基本思想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做中学”为依据,以具有社会性质的作业为学校的课程。他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以及体育和游戏。沃特把葛雷学校称做“工读游戏学校”。 葛雷学校以其独特的教学制度而闻名。为了减少学校经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提高办学效率,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制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相对当时一般公立学校组织中的惊人的浪费来说,沃特的措施是有积极意义的。把儿童从早到晚留在学校,也可避免他们在街头巷尾的玩耍中沾染不利于健康和道德的不良习气。同时,节省下来的钱被用于装备学校的工厂,聘请更多的教师开设正课以外的科目,以及支付特别增设的班级的费用。葛雷学校还利用学校设备为成年人提供夜校专门课程。 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它的课程设置能保持儿童的天然兴趣和热情。它的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较高的效率。到1929年,美国已有41个州的两百多座城市的很多学校采用这一制度,成为进步学校流行最广的一种形式。 (四)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 帕克赫斯特(HelenParkhurst,1887—1973)是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制的创始人。1911年在华盛顿州塔科马的爱迪生学校任教时,她曾拟定一个实验室计划,191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将该计划第一次付诸实验。1920年,她应邀去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这个计划,不到一年,成绩显著。帕克赫斯特遂将其教育方法以“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命名。一般简称“道尔顿制”或“道尔顿计划”。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批评班级授课制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别差异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她提出以下主张。(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提前更换公约,能力差的学生不必强求一律。(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亦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它还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在许多国家如英国、苏联流行一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帕克赫斯特还亲自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到日本和中国介绍其方法。道尔顿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并且,将教室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太实际。 (五)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Winnetka plan) 华虚朋(巳W.Washburne,1889一1968)是美国教育家,帕克的学生。1919—1945年,任伊利诺伊州文纳特卡的地方教育官员。一上任他就从事教育实验。1939~1943年,他担任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的主席。主要著作有:《使学校适应儿童》(1926)和《什么是进步教育》(1952)。 华虚朋的教育实验以“文纳特卡计划”著称。和帕克赫斯特一样,他重视使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但他认为道尔顿制缺乏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材,缺乏创造性的活动技巧。华虚朋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和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金工、织布、绘画、雕刻等)。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后者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无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这样做可以加强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的联系,培养合作精神。 文纳特卡计划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对世界不少国家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有人指责它影响学科的深入学习,并且实施起来也很困难。50年代起逐渐衰落。 (六)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 克伯屈(W.H.Kilpatriek,1871—1965)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的诠释者。他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学习理论,1918年,因发表《设计教学法》一文而在国内外赢得很大声誉,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 克伯屈看到了随着工业化而来的社会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寄希望于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适于现实生活的变化,教育应积极地帮助改造生活。 培养品格被克伯屈视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他所说的品格不仅包括道德品质,还包括人的一切思想方法、情绪以及参照自我、他人及世界而产生的行动。根据这种教育目的,克伯屈反对主智主义教育,强调发展完整的人格,主张建立一种以生活和实际经验为中心的新学校。 克伯屈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机体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克伯屈的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他把学习理解为一种行为活动,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人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于环境是复杂的,所以人对环境的反应也是复杂的,学习也必然是多方面的、同时的。克伯屈提出了“广义的方法”和“狭义的方法”的概念。他指出:“广义的方法与儿童们活动时作出的反应有关。它所关心的是帮助儿童把全部反应尽可能完善地建成一个整体。狭义的方法关心儿童们如何能富有成效地学好这个或那个具体事物。”①他认为,广义的方法很有伦理道德或哲学的意味,是生活问题;狭义的方法则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克伯屈批评旧式教育将自身局限于狭义的方法,而新式教育则强调广义的方法又不忽视狭义的方法。 在克伯屈之前,人们就已开始使用“设计”一词,并将设计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克伯屈系统地归纳和阐述了设计教学法,并被认为是此种教学法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 克伯屈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根据不同的目的,他将设计教学法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生产者的设计,也称建造设计,以生产某物为目的,用物质的形式去体现一个思想或观念。第二,消费者的设计,以消费为目的。他认为儿童“非常活跃地消费、吸收与享用别人所生产的东西”。②如欣赏别人的画、演出或文学作品等,所以又称“欣赏设计”。第三,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一个问题,澄清某种理性的困难,如阳光对植物的影响,鸟儿为什么会飞,等等。第四,练习的设计,或称“具体学习设计”,它的目的在于获得某一种或某一程度的技能或知识,如学习读、写、算等。在上述四种设计中,以第一类即生产者的设计为重点,它最能体现教育的社会化。同时,这四种设计的分类并不是固定的。一个具体的学习单元经常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设计不仅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 根据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克伯屈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必须使目的具有教育的价值。而四个步骤的实行则以学生为主,由他们自己找材料,自己研究。并且这四个步骤只是逻辑上的而非次序上的。 设计教学法在美国得到迅速传播。到20世纪30年代,对英语国家的学校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在西欧和苏联被采用,对中国、印度和埃及等国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力求使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加强了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但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主要是针对生产者设计而言的,克伯屈本人也承认没有为学习知识的设计教学确定明确的步骤。由于强调根据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法实施的结果,必然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 第三节 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al pedagog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的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 实验教育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实验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实验心理学为实验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验方法。此外,实验教育学也从实验生理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实验教育学也是作为传统教育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它试图解决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重视实验,并强调从实验的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实验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实验教育学者批判旧教育注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的方法,认为其结果必然导致与教育实践和教育对象的脱离。他们通过观察、调查、计算、测量和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努力将教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实验教育学为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使教育学从哲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给实际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迪,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与20世纪初出现的儿童研究运动和学校调查运动相关联,成为教育科学的开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面强调儿童的生物性,因而过分考虑教育的自然科学化,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并且把实验方法推崇到极端,视之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忽视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以致简单地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 一、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一)梅伊曼 梅伊曼(ErnstMeumann,1862—1915)是德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期曾跟随冯特学习实验心理学,1901年在《德意志学校》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文章,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并论述了实验教育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目的。1905年,与拉伊共同创办《实验教育学》杂志。主要著作是《实验教育学讲义》(1908)。 梅伊曼批评传统教育学体系存在弊端,主要表现为它所提出的规章和准则或是思辨的产物,或是直观思维的结果,都缺乏以科学实验方法所作的严密论证,同时,没有说明规章、原则的由来,使教育实际工作者不知道所采用的教育方法的根据,而只是把这些规章奉为权威,盲目照搬,其结果是阻碍了教育科学的发展,降低了教育工作者的独立性和职业兴趣。梅伊曼主张利用当时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来推动教育的科学化。他强调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方法,来探求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意义上,梅伊曼把实验教育学的建立看做是一种方法革命,其特点是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由此,他反对任何思辨,否认实验教育学应该包括教育学的整个领域。 在梅伊曼看来,实验教育学起源于众多研究领域的汇合,是汇集有关教育的各种实验的一门科学。他详细地论述了实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智力发展问题、儿童的个体差异及天才儿童的特点、儿童心理的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工作及学校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梅伊曼最重要的研究是与智力发展有关的问题,尤其是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和记忆有关的问题。 梅伊曼主张实验教育学的研究人员应该主要是受过训练的实验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场所是心理学实验室。与实验心理学家不同的是,实验教育学研究的是包含在教育过程中的项目。他不赞成课堂教学实验法,认为只有在心理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是最有价值、最可靠的。 在教育史上,梅伊曼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实验教育学的性质、方法、研究范围和任务。他看到了教育学的实践性,指出了以思辨和逻辑推理方式研究教育的局限性,要求把教育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于传统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他反对建立教育学的完整体系,并把实验研究方法强调到极端。 (二)拉伊 拉伊(WilhelmAugustLay,1862—1926)是德国教育家,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1893年到其母校卡尔斯鲁厄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后任校长。他的研究成果都来自于该校及该校附小的教育实验。主要著作有《实验教育学》(1907)《行动学校》(1911)和《新教育科学大纲》(1921)。 作为实验教育学的开创者的拉伊与梅伊曼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有许多共识。他们都认为用思辨方法建立起来的旧教育学缺乏科学性,与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很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都强调实验教育学是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新的独立科学;都认为实验教育学必须借助于相关科学。 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拉伊与梅伊曼也存在着意见分歧。拉伊批评了梅伊曼把实验教育学与“系统教育学”对立起来的做法。他一直把实验教育学当做普通教育学,并认为教育科学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三大领域:教育史、辅助科学和实验研究。在重视实验研究新方法的同时,不应忽略旧教育的教育史和辅助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因为任何实验研究或课题的选择,都需要对有关问题先作历史考察,并利用辅助科学进行价值定向的选择;同时,需运用实验的方法对前两者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拉伊把实验教育学看做旧教育学的扩充与严密化,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学。 拉伊指出,教育实验中假定的成立、事实的发现和系统的建立,受到自然科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影响。“人类大部分是环境的产物。”①环境影响儿童,儿童也对环境的各方面发生反应,反应的形式是印象、印象的类化和表现。教育就是按照规范的科学对于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根据上述思想,拉伊把教育学分为“个体教育学”“自然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但又认为,三者没有明显的分界,因为个人和他的自然与社会生活构成一个相互关连的整体,只是在分析影响教育产生的原因时,才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其次,拉伊强调“表现”(即行动)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甚至认为应把“表现”的原则当做整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他的实验教育学也被称为“行动教育学”。 拉伊把教育实验分为假设、实验和应用三个阶段,始终强调实验与教育实际的密切联系:作为最终假设的规则和原则来自教育经验;教育实验的情境必须简化,应符合教室的情景和特点;在实际中运用从实验获得的知识与结论。这种观点导致了他与梅伊曼的不同。拉伊主张将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区分开来,并在正常的学校环境(教室)中进行;重视学校、教师在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主张教师参与心理学家、医生和人类学家的共同研究。 二、霍尔、桑代克 (一)霍尔 霍尔(G.S.Hall,1844—1924)是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霍尔学术生涯的特点是兴趣多样化,但他最主要的兴趣是将发生心理学与教育联系起来。他对儿童心理和教育问题所进行的广泛调查,引起社会对于儿童研究的很高热情,形成儿童研究运动。他则被誉为“儿童研究之父”。其教育代表作是《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04)。 霍尔曾被说成是“心理学的达尔文”。他把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和复演思想扩展到心理学上,提出进化不仅表现在肌体上,也表现在心理上,个体心理发展是种族进化历史复演的理论。霍尔认为,儿童期反映人类的远古时代,少年期是中世纪的复演,青年期是比较新近的祖先的特性的反映,并指出教育必须遵循复演的顺序,适应儿童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允许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的各种活动本能充分展现出来。 根据复演说,霍尔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他重视肌肉运动。在他看来,肌肉是意志;品性,甚至思想的器官,肌肉的发达最能促进脑髓的发展。因此,他反对把儿童关在屋内静坐或死读书,主张遵循个体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对于儿童多少带有一些野蛮性的本能,应在一定范围内让其自由表现,设法给予满足。使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狩猎、争斗和嬉戏,使其通过本能的发泄达到“净化”。 霍尔的复演说作为一种儿童发展理论,现在已基本上被理论界所否定。其主要错误是将个体发展史和种族发展史完全等同起来,从而引向生物决定论。但霍尔由复演说中发展出来的教育主张却为业已到来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理论重新强调了夸美纽斯提出的适合儿童学习年龄阶段的主张,支持了卢梭教育顺应自然的观点。他是美国第一个试图把发展心理学运用到教育方面的人。 霍尔在儿童研究中广泛使用他从德国学来的问卷法。到1915年,霍尔同他的学生已发展和使用过194种包括多种课题的问卷。虽然在他之前,英国的高尔顿早巳用过这个方法,但由于他广泛地使用问卷法,并对此法有所改进,所以在美国一度把这个方法同霍尔的名字联系起来。 霍尔使用问卷法的具体方法包括两个方面。(1)直接让被试者回答问卷;(2)通过教师和父母收集资料。他的《关于儿童说谎》(1882)和《JL童心理的内容》(1883)等论文反映了这种研究的结果。在他的影响下,1890~1915年,问卷法在儿童研究中盛行一时。国内外纷纷成立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的团体和协会,引发了儿童研究运动。 (二)桑代克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早年在詹姆士指导下从事动物学习的研究,后来将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并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诸领域。桑代克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书目包括507项,其中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心理学》(1.903)《智力测验》(1926)《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学习》(1931)以及与其学生盖茨(A.I;Gates)合著的《教育之基本原理》(1932)。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起初,桑代克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用书隔起来的迷津。以后,他又用猫和狗作被试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学习的研究。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早巳提出过关于联结的概念(最早见于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机能主义的观点,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代替了观念的联合。 桑代克根据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以往有关教育心理学的探索,开始确立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其体系,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确定为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它由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个别差异三部分组成。桑代克把行为分为先天的反应趋势(本能)和习得的反应趋势(习惯)两类。他重视本能,视之为一切行为的基石。本能的特点是不学而能,是先天的联结,而习惯是后天的联结。桑代克指出,人性只是为教育提供了出发点,教育的真正任务是根据人的需要来逐渐改变人性。因此,他重视研究人的学习的规律。 学习心理学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部分。他把学习过程看做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并提出了他的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的三个定律。他用猫进行的实验研究最为出名。他把饿猫放在迷箱里,食物放在箱子外面作为逃脱的奖赏。猫为了打开门闩就必须去拉一根杠杆或一条链子。在饥饿的驱使下,猫不断地进行尝试与错误学习,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桑代克总结出的三个学习定律是: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准备律强调有效的学习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即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因为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桑代克主要依靠效果律来解释学习,认为反应的“满意”效果加强联结,“不满”或“烦恼”效果削弱联结。练习律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愈多,联结愈牢固。后来桑代克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对上述学习定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所谓“相属原则”,认为相属的容易造成联结,不相属的不容易造成联结。1901年,桑代克和伍德沃思(R.S.Woodworth)共同发表了关于学习迁移的著名论文。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元素说”,认为当两种机能有了相同的因素时,这一机能的变化才使另一机能也有变化。这种学说对摧毁官能心理学和形式训练说起了巨大作用。 桑代克对成人的学习也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25岁以后到45岁的学习能力并不衰退。他的研究成果增强了人们对发展能力的信心,对开展成人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现代心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工作被认为是联想主义的基石。他进行研究工作的那种客观精神构成了行为主义的重要前提。桑代克对行为研究的重视,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重视把心理学运用于教育领域。但是,他只注意外显的行为,而极少参照意识或心理过程,忽视人的认知的因素,发展了一种客观的和机械的学习理论。他在把其动物学习理论搬用到人类的学习时,抹煞了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他夸大了遗传的作用,忽视了教育和环境在形成个别差异中的作用。 三、儿童学(pedology) 儿童学是产生于19世纪末、普遍发展于20世纪初的一门研究儿童的学科。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霍尔和德国的克里斯曼(O.Chris— man)。它是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1896年,克里斯曼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儿童学”这个名词,并提出他要以历史上人们关于儿童研究的各种学说为基础,努力使儿童研究科学化,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给儿童学下的定义是:“儿童学是一种纯粹的科学,其职能在研究儿童的生活、发达、观念及其本体。儿童学之对于儿童和植物学之对于植物,矿物学之对于矿物没有两样;儿童学不是教育学,因为教育学是应用科学,儿童学却不能作为应用科学看待的。”后来,人们对他的这个定义作了修正,认为儿童学和教育学还是紧密联系的。 1911年,在德可乐利的推动下,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儿童学第一届国际会议。德可乐利当选为主席。以后,儿童学在欧美各国广为流传。 儿童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儿童个体的发生及遗传对儿童个体的制约作用;(2)儿童身体的发育过程;(3)儿童常见疾病;(4)儿童的心理,如本能、感知觉、想象、思维、语言、情感和意志等;(5)异常儿童。在儿童学的研究中,采用了传记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诊断法和智力测验法等。 儿童学以与儿童发展相关的众多学科为自己的对象,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方法,重视遗传、早期环境以及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当时儿童研究运动的重要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但是,很多儿童学者过分强调了遗传和早期环境的作用,表现出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倾向。他们认为,容貌特征、心理特征和精神能力都可遗传;并认为,儿童在早期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后,这种影响终生不可改变;由此得出一种非民主的结论,认为阶级出身不同和种族不同的儿童之间的差异注定是不能改变的,从而贬低了教育的作用。儿童学的这种倾向对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教育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主要是干扰了对流浪儿童和违法儿童的再教育工作。马卡连柯曾与儿童学的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1936年苏联政府斥之为“伪科学”,并宣布予以取缔,但又导致在苏联人们长期不敢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以致阻碍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四、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作为儿童研究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产生于20世纪初的法国,二三十年代盛行于美国,以后在意大利、德国、英国乃至日本和中国等国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并流行至今。 (一)比纳的智力测验 比纳(AlfredBinet,1857—1911)是智力测验方法的首创者,当时法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1889年他和博尼(H.Beaunis)在巴黎大学创办了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95年,他俩创办法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心理学年报》。1905年,比纳与西蒙(Th60doreSimon)出版第一份智力量表。其主要著作有:《推理心理学》(1886)《个性的变化》(1891)《智慧的疲劳》(与亨利合著,1898)《智力的实验研究》(1902)和《关于儿童的新观念》(1909)。 比纳重视个性差异的研究。他批评传统教育忽视教育现象,根本不注意儿童的个性差异。比纳要求把新教育建立在个性心理学的基础上。他广泛研究人的各种差异,尤其关心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角度,区分出三组思维类型:(1)分析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直觉灵感的思维方式;(2)客观的思维方式和主观的思维方式;(3)实际的思维方式和思辨的思维方式。比纳主张,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内容,均应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来“因人施教”。 比纳编制智力量表是当时法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1904年,法国政府要求运用各种方法来鉴别低能儿童,以便为他们开设特殊学校或特别班,避免他们的不断留级带来的麻烦。根据政府要求,比纳和西蒙编制了智力测验表。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人具有一般的智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由四种功能即思维定向、意义理解、发现和判断组成。其中判断最为重要,是智力的基本功能。其次,比纳认为正常人的智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提高的。因此,1905年的《比纳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是根据测验项目难度的递增来排列的。通过对被试者从易到难的各项测验的测定,就可以测定他们的思维判断是否敏捷。这份量表以3—13岁的儿童为对象。 1905年的这份量表问世后受到普遍好评,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主要是不能明确简便地从年龄角度来说明被试的智力超前或落后的程度。为此,1908年,比纳和西蒙发表第二份量表,按年龄分组来进行测试,并引入“智龄”这个智力测验的重要术语,增加了测试题的数量。这份量表因此又被称为“年龄量表”,它能迅速判断一个人智力落后或超前的程度。1911年,比纳在去世前和西蒙一起对量表又作过一次修改,使其更规范化,成为比较科学,系统的儿童智力发展的测验工具。比纳和西蒙制定的量表被迅速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流行。智力测验的发展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Terman,又译推孟)制定了适合于3~18岁儿童与青少年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它以比纳和西蒙的量表为蓝本,把它延长到成人水平,在测试上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采用“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来衡量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其公式是;智商(IQ)=智龄(M•A)/实龄(C•A)X100。智商为90~110者为正常智力,高于110为优秀智力,低于90为弱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智力测验的基础上,提出测定儿童学业成绩的公式。这个公式是:成绩商数(A•Q)=学业成绩年龄(A•A)/智龄(M•A)×100。按照此公式,判断儿童的学业成绩的优劣不能只看各科分数,还要看是否达到智力与学习能力的一般标准。桑代克还从事成就、能力倾向和人格方面的测验。在成就测验方面,他在1901年编制书法量表,1914年编订了阅读能力测验。他还领导其他学者进行算术、作文、拼音和语文等方面的测验。在能力测验方面,桑代克在1915年提出职业训练的理论,列举了模拟、样本、类比和经验四种类型的职业测验。在人格测验方面,他在1912年编制了兴趣测验。对于比纳创造的智力测验在国际心理学界褒贬不一。但由于尚未找到比智力测验更有效的衡量手段,智力测验仍广泛流行。 华辰2014年春季拍卖会昵怡居藏书暨古美术文献 HuaChen 2014 Spring Auctions 成交价表拍卖时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10时 序号 152 153 成交价 序号 5,7501,15025,3003,4506,90023,00013,8006,90036,800293,250207,00010,35010,3509,200195,50074,75011,5002,8755,7503,45013,80011,50011,50017,25025,3008,05063,2503,45018,40010,35011,5004,6004,6001,15034,500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2 164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成交价 序号 成交价 16,1008,05017,25037,9505,75018,40087,4006,90028,75011,50010,3506,9005,7503,4504,6006,9005,75010,3506,90016,1002,3005,7503,4508,0506,9003,4502,3004,6006,9009,20011,5003,4505,7504,60011,500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5,7503,4503,4503,4503,4505,7504,6001,1501,1503,4509,2005,7504,6003,45032,20016,1004,6004,6008,0502,3003,4503,4503,4508,0503,4503,4502,300 序号 成交价 序号 成交价 成交总额: 174.5万元成交率80.83%成交价均已加上15%佣金第二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第三篇:华辰2014年春季拍卖会 昵怡居藏书暨古美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