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9: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第一篇: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2.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3.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4.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 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C.削铁如泥的钢刀 D.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 6.当代学者刘志琴认为:“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西学东渐”的影响

7.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林则徐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四五运动 10.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1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12.下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13.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代表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风险了一生,实现了()

15.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四五百年前这一进程就开始了。”标志“这一进程”开始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16.“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18.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19.“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大量进口原料 B.美国的经济援助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0.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 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一、(16 分)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当到了关键时刻,需要继往开来时,往往是思想先得以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和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2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思想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的?(2分)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说》《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22.据材料二回答,宣传新文化的刊物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三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解决了哪一错误思想的影响?(2分)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分)你认为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什么?(3分)

二、(18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4.与材料一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5.与材料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这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2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康有为和孙中山的主张有何不同?(4分)

三、(16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27.以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处所代表的内容。(6分)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28.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火种”被点燃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29.结合所学回答,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美、苏等国是怎样“保持团结” 的?举两例说明。(4分)材料三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B 6.B 7.B 8.A 9.B 10.B 11.B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C 20.A 21.时期:汉武帝。目的:推行维新变法。

22.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爱国青年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3.错误思想:“两个凡是”。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关系: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24.事件:戊戌变法。

影响: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5.事件: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6.康有为: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孙中山:主张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7.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凡尔登战役;③欧洲。28.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

标志: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29.举例:召开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组织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攻占柏林;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标志:杜鲁门主义。

第二篇:2013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3.6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如用答题卡,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如不用答题卡,则将答案写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某中学 “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2.祖籍潍坊高密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这一主张反映了他

A.潜心整理经学 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 D.主张社会变革

3.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4.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5.在潍坊青州,至今流传着一个“雪蓑献寿戏衡王”的故事,讲述了一处名胜古迹的由来。这处名胜古迹是

A.云门巨寿 B.驼山石窟 C.十笏园 D.万印楼

6. 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潍坊风筝的优美诗句。下列诗句中描写“放飞风筝”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工善丹青 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7.2009年2月,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在巴黎拍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 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8.“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已经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其中在潍坊大地上发生的“阵地战”是

A.五井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潍县战役 D.碾庄战役 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1.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 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2.《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3.《马可·波罗行纪》载:苏州店铺林立,商贾众多,苏州人具有商业才能,对那些来这里经商的异乡人一视同仁。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马可·波罗长期定居苏州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江南地区 C.当时苏州的商业比较发达 D.欧洲商人纷纷来华进行贸易 14.右图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主要反映了该画

A.体现人文主义 B.强调写意抒情 C.宣扬宗教神权 D.反对专制王权 15.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 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6.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 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17.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过程中,美国政府给遵守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志,无 “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机会 B.实现经济复兴 C.加强政府权力 D.恢复银行信用

19.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20.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3.6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21.(16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4分)

材料二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2)据材料二,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22.(14分)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4分)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3)据材料三,“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6分)

23.(1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6分)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6分)

24、(14分)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新课程网

(1)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4分)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历史在线网

(2)据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4分)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什么?指出其出现的原因。(6分)

201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3.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C

3.D

4.C

5.A

6.B

7.B

8.A

9.C

10.B 11.C 12.B 13.C

14.A

15.B

16.A 17.D 18.B

19.A

2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21.(16分)

(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4分)(2)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4分)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2分)(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3分)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3分)22.(14分)

(1)状况: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分)(2)不足:不敢公开反帝。(2分)原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分)(3)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

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23.(16分)

(1)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4分)“路”:农业合作化(2分)

(2)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分)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3)贡献:培育籼型杂交水稻。(2分)

精神:勤奋敬业、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等。(4分,言之有理,答对四点即可得4分)24.(14分)

(1)政策:冷战政策。(2分)

原因: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2分)(2)原因: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2分)

表现: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与经互会成立;北约与华约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

(3)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原因:西欧崛起;中国实力增强。(4分)

第三篇: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语文试题详解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歼灭(qiān)驯良(xùn)干涸(hé)坚持不懈(xiè)....B.和煦(xù)要塞(sài)炫耀(xuàn)人声鼎沸(dǐng)....C.迁徙(xǐ)瓦砾(lè)迂回(yū)齐心协力(xié)....D.酬和(hè)伫立(zhù)刹那(shà)中流砥柱(d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造型 顶粱柱 刻骨明心 隐姓埋名 B.藉贯 沉甸甸 锐不可当 秩序景然 C.丰硕 紧箍咒 疲备不堪 振耳欲聋 D.憔悴 逐客令 家喻户晓 进退维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B.《简·爱》中简·爱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C.《草房子》中细马在桑桑的帮助下挖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后来细马回到了江南老家。

D.读《老人与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每有会意 会:体会,领会 .B.造饮辄尽 造:酿造 .C.期在必醉 期:期望 .D.环堵萧然 萧然:空寂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 ..B.因以为号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既醉而退 濯清涟而不妖 ..D.黔娄之妻有言 能以径寸之木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疵 病 不 必 待 人 指 擿 多 作 自 能 见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11.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2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6分,每小题3分)

春思 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贾 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 的特点。(3分)

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共7分,每小题1分)

(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

(3),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6)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l 2分)

(一)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3分)

16.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18.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左右能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

(二》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

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洗老 .

21.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4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

四、(50分)23.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明智教育

坚持是一种态度

***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有需要答案的家长请小窗老师索要!

本周末各年级各科统一开课,3-5人精品小班,有意向的家长提前小窗联系老师报名。

陈老师:***

第四篇:济南市2018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定稿)

济南市2018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馈赠(kuì)默契(qiè)停泊(bó)

怡然自得(yí)B.脸颊(jiá)愧怍(zuò)澎湃(bài)

吹毛求疵(cī)C.凛冽(lǐn)粗糙(cāo)淳朴(chún)鲜为人知(xiān)D.谚语(yàn)驻足(zhù)嬉闹(xī)

仙露琼浆(qió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遮敞

消防车

慷慨大方

重峦叠嶂 B.惬意

雷震雨

持之以横

独具慧眼 C.分歧

出风头

对答如流

胸有成竹 D.奥悔

即时贴

妇儒皆知

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老教授在讲授国学时旁征博引,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B.大明湖的“灯光秀”如诗如画,夜幕下各种明灯绘声绘色。

C.章丘铁锅的制造者用行动诠释匠人精神,其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D.我校足球队在激烈的对抗中略胜一筹,终于遗憾地输给了强劲的对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随着《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B.邓稼先执着奉献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近日,300余名泉城义工在文化广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D.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草房子》中的桑桑活泼顽皮、热情善良,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邪的童真。B.《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与曹操联手,却仍不敌诸葛亮的火攻之智。C.《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表现出她对自由、幸福、爱的渴念和追求。D.《老人与海》中大海时老人捕鱼的地方,也是展现他硬汉形象的舞台。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立就:立刻完成 B.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客人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D.泯然众人矣

泯然:消失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子墨子解带为城

B.或以钱币乞之

以其境过清

C.余闻之也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贤于才人远矣

躬耕于南阳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题中的“伤”字,有哀伤之意,表明作者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叹惜之情。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刻画出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愚昧无知之态。C.文中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D.作者以方仲永的事例,表明天资对成才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贞观十三年,太宗①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②,若斯须③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④,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②相继:指持续不断。③斯须:片刻。④资身:指保养身子。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林 深 则 鸟 栖 水 广 则 鱼 游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11.本文设喻说理,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太宗所讲道理。(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8分)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①,行往②两沾衣。

【注释】①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②行住:指征客与诗人自己。

12.本诗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流沙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4分)13.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下》)(2)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绘鸟儿的动态展现早春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友善济南 和谐社区”济南市首届文化节开幕式在经四路万达广场盛大举行。该文化节已被列为“2018济南市文明城市建设百件实事”之一。2017年,济南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进一步凸显济南社区文明和谐之美,展示济南市民新时代精神风貌,本届文化节自5月2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将陆续走进济南各区县优秀社区。

(1)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2)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3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和谐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动中。和谐如夏日里的微风,带给我们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如黑夜里的灯盏,带给我们光明。万物和谐而共生,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国之重器:填海造陆的“天鲲号”

①《庄子·逍遥游》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中的“鲲”是庄子想象出来的一种水中大鱼。2017年11月3日,一艘以“天鲲”为名的大船从中国江苏启东缓缓下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国之重器。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对“天鲲号”的诗意描述。那么,“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呢?

③“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它不仅身躯庞大,而且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该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显示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管理能效以及智能自动挖泥的情况,实现疏浚挖工过程中重要设备在不同的施工模式下进行的自动控制。

④“天鲲号”上装有锋利的绞刀,绞刀电机额定功率为6600千瓦,最大功率可达9900千瓦。研究人员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给它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中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简而言之,“天鲲号”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

⑤“天鲲号”装备强大,效率惊人。“天鲲号”配备了亚洲最 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和国际 最先进的 自动控制系统。它的挖掘深度在6米至35米之间,最远运送距离达到了1.5万米。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换算过来,“天鲲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能用挖掘机填满整座“水立方”体育馆。

⑥“天鲲号”不仅能力超凡,而且用途广泛。作为中国现代疏浚行业中的“超级战舰”,“天鲲号”有着“填海造陆神器”的美称。填海造陆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某些地区紧张的人地矛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天鲲号”在建设港口、疏通河道、治理污染等方面,也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⑦“天鲲号”的诞生,是我国疏浚史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融合的里程碑。近日,“天鲲号”即将出海试航,这意味着疏浚领域的“大国重器”将会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天鲲号”的填海造陆能力超越现役亚洲第一的“天鲸号也将”,成为新一代建设中国海疆、共筑中国梦的国之重器。

(作者苏齐,文章有删改)

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4分)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18.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母亲的翅膀

①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睡下铺,常常有些灰尘从床顶木板上掉到眼里。我便弄来几张山水画挂历,将床顶封了个严严实实。

②一天午休,一只前身呈浅黄色、小巧玲珑的泥蜂“嗡嗡嗡”的围着我床顶上的那张山水画直转。我暗暗地觉得好笑:这只小泥蜂好天真——可能它是想从这幅画上的“花丛”中采出一些蜜来吧?真是“傻样儿”。

③以后的日子,小泥蜂竟成了我的常客。它天天都来,从不间断,有时围着床顶那幅画一转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它围着那幅画转了一段时间后,便从床顶飞下来,“嗡嗡嗡”的在我跟前叫个不休,似乎在给我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

④实习前,我收到弟弟的来信。信中说母亲天天在村口盼我回家,人也瘦了许多。信中还告诉我一件事:前段时间姐姐与家里失去了联系,母亲急得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四处打听才得知姐姐被人骗去了外地。去解救时,在争执中动起了拳脚,姐姐吓坏了。母亲冲上去一把推开阻挡的人,张开双臂紧紧护住姐姐,自己却挨了不少拳头,伤了胳膊。母亲回来后嘱咐小弟不要将这一切告诉我,说怕影响我毕业考试。

⑤读完弟弟的来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⑥实习回校后,那只小泥蜂又来了,还是“嗡嗡嗡”地围着床顶那幅画转。

⑦一天中午,当小泥蜂再次出现扰得我睡不着觉时,我的心情坏透了。我拿起床头的一本书,猛地向它打去。小泥蜂被打落到了地上。它像突然加大了油门的小发电机,在地面拼命旋转着,发出一声声急促而沉闷的声音。我从床上弹了起来,用脚向它踏去,想置它于死地。就在即将踩上它时,小泥蜂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勇气,竟像流星般从我的脚底下一蹿而起,飞逃而去……

⑧第二天,小泥蜂没有来,我想它一定不敢再来了。

⑨第三天中午,小泥蜂又来了,它的身子向左边倾斜着——显然,它的翅膀被我击伤了。小泥蜂尽管受着伤,但它还是“嗡嗡嗡”地围着床顶那张山水画艰难地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它显得特别焦急,像是要把画纸顶穿。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等小泥蜂飞走后,便将床顶那张山水画撕了下来。几粒白白的、米粒状的虫卵伴着一些小黄泥土掉到了床上。原来,小泥蜂将卵产在这里——那是它宝贝的窝。

⑩一切真相大白!可爱的小泥蜂,你天天围着这里转,你不顾翅膀折伤,视死如归,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你的儿女呀!它们就是你的生命。可爱的小生灵,你有一颗多么崇高而伟大的拳拳母爱之心啊!

⑪当我怀着负疚的心,小心翼翼地将这几粒卵放回床顶小泥蜂的那个“家”时,我猛然间想到了家乡我那背负生活重担的母亲。她艰难拉扯五个子女,而今又被人伤了胳膊——母亲的“翅膀”已是伤痕累累了,但她仍用瘦弱的身体全力守护着自己的儿女。不知何时,我的脸庞已被泪水打湿。

⑫以后的日子,小泥蜂将蜂卵搬走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⑬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兄弟姐妹也都早已成家立业。而我至今还一直惦念着那只曾被我伤害过的小泥蜂。多少次梦回大学,梦中,那只小泥蜂是那么真切地出现在眼前:它受伤的翅膀已痊愈,正带着它的“孩子们”在校园的万花丛中自由地飞翔……

(作者刘鹏,文章有删改)

19.通读全文,说说题目“母亲的翅膀”的含义。(4分)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

母亲冲上去一把推开阻挡的人,张开双臂紧紧护住姐姐,自己却挨了不少拳头,伤了胳膊。(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3分)

就在即将踩上它时,小泥蜂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勇气,竟像流星般从我的脚底下一蹿而起,飞逃而去……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⑬段画线句“它受伤的翅膀已痊愈,正带着它的‘孩子们’在校园的万花丛中自由地飞翔……”的理解。(5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讲解。(5分)

五、(60分)23.按要求作文。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时间从未止步;殷殷期待,谆谆教诲,爱从未止步;文化积淀,红色血脉,传承从未止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奋斗从未止步……

请以“从未止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2.C 3.A 4.C 5.B 6.B 7.A 8.D 9.林 深 则 鸟 栖 / 水 广 则 鱼 游

10.示例:人们都知道畏惧、躲避灾害,不知道施行仁义就能使灾害不发生。(重点词语正确,语句通顺,意思对即可。)

11.示例1:太宗以“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设喻,阐明施行仁义的必要性。示例2:太宗以“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设喻,阐明施行仁义的途径。(结合内容分析占1分,揭示道理占2分)

12.示例:朝霜 汉草 凄凉(悲凉、凄清)(第一、二空各占1分,第三空占2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沾”是浸湿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和好友分别时泪湿衣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不舍之情。(“沾”字的意义占2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14.(1)地利不如人和(2)采菊东篱下(3)天涯若比邻(4)何人不起故园情(5)却话巴山夜雨时(6)会挽雕弓如满月(7)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15.(1)示例1:济南市首届文化节启动;示例2:济南市首届文化节开幕式举行。(标题拟写合理占2分,字数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示例1:和谐如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们温暖;示例2:和谐如干旱时的春雨,带给我们滋润。(对“和谐”的诠释合理占2分,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一致占1分。)

16.示例:①外形庞大,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②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③装备强大,效率惊人;④用途广泛。(每个要点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天鲲号”的长度、型宽以及型深等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它外形庞大,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说明方法及分析占2分,表达作用占2分。)

18.示例:“大约”是“左右”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了“天鲲号”能在一小时内将6000立方米左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释词语站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

19.示例:文题“母亲的翅膀”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指小泥蜂的翅膀,也指“我”的母亲的胳膊;另一方面指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表层含义占2分,深层含义占2分。)

20.(1)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冲”“推”“张开”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保护孩子的焦急心态,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描写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2)示例:竟,表示出乎意料。小泥蜂在翅膀受伤的情况下,竟然快速从我脚底下逃脱,写出了我的意外与惊讶,表现了小泥蜂强烈的求生意志。(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2分。)

21.示例:这句话是虚写,写的是“我”想象小泥蜂翅膀痊愈后,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花丛中自由飞翔的情景。由此联想到“我”的家庭在母亲的经营下走出困境,过上了幸福自在的生活,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结合内容理解句意占2分,体会深刻内涵占3分。)

22.示例1:象征的写法。小泥蜂象征“我”的母亲,表达了“我”对小泥蜂的敬意,对母亲的感激,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含蓄形象。

示例2:对比的写法。文章将“我”对小泥蜂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由最初的可笑、讨论到后来的理解、赞美,突出了“我”对小泥蜂的敬意。示例3:明线、暗线并行的写法。明线是小泥蜂不顾一切呵护子女,暗线是“我”的母亲背负生活重担,全力守护儿女。双线交织,内容充实,表达了“我”对小泥蜂的敬意,对母亲的感激,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构思或写作方法占2分,结合内容分析占3分。允许学生有创新发现,言之有理即可。)

23.作文略。

第五篇: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歼灭(qiān)驯良(xùn)干涸(hé)坚持不懈(xiè)B.和煦(xù)要塞(sài)炫耀(xuàn)人声鼎沸(dǐng)C.迁徙(xǐ)瓦砾(lè)迂回(yū)齐心协力(xié)[来+K] D.酬和(hè)伫立(zhù)刹那(shà)中流砥柱(dǐ)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易错字字音的辨析能力。B项读音全部正确,其它选项误读的分别是A歼灭(jiān)、C瓦砾(lì)、D刹那(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 B.藉贯沉甸甸锐不可当秩序景然 C.丰硕紧箍咒疲备不堪振耳欲聋 D.憔悴逐客令家喻户晓进退维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A“顶梁柱”,非“顶粱柱”,“刻骨铭心”,非“刻骨明心”;B“籍贯”非“藉贯”,“秩序井然”非“秩序景然”;C“疲惫不堪”非“疲备不堪”,“震耳欲聋”非“振耳欲聋”。每个选项设置两处错误,难度较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A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使用的对象不恰当,应该用“获益匪浅”。B“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了,用“津津有味”才恰当。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源:学*科*网Z*X*X*K]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B搭配不当,删除“和培养”。C“劝阻”“戒烟”,把意思说反了。把“戒烟”改为“吸烟”。D句子成分(主语)残缺,去掉“随着”或“使得”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

B.《简·爱》中简·爱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C.《草房子》中细马在桑桑的帮助下挖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后来细马回到了江南老家。D.读《老人与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草房子》中细马在邱二爷死后,没有回江南老家,而是留在了油麻地,卖了十二棵树,买回五十头羊,努力赚钱,买砖,立志要给妈妈盖大房子

二、(25分)[来源:学,科,网Z,X,X,K]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 B.造饮辄尽造:酿造 C.期在必醉期:期望 D.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造饮辄尽”的“造”是“到,往”,动词,不是“酿造”。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 B.因以为号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既醉而退 濯清涟而不妖

D.黔娄之妻有言 能 以径寸之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词,他的/语气词,一定,务必,可要。B“以„„为”连用,意思为“把„„当作”/介词,向,对。C承接连词/转折连词。D结构助词,的。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是陶渊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从下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读书的态度很认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

①记六一语

②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③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选自《东坡志林》)【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答案: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明显是两个分句,根据句意可准确断句。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译文:

答案: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每个分句占1分,意思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本句直译即可,注意要点出“此公”是欧阳修,“以”“告人”“故”“尤”等词语要翻译准确。11.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①勤读书②多写作③不急于求成④多反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提取、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原文,逐句阅读提取相关的信息。本题关于写作的主张要从欧阳修的话中去提取、概括,“勤读书”“多为之”“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多作自能见之”等词句可看出其写作主张。【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6分,每小题3分)春思

①贾至

②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特点。(3分)答:

答案: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第一空写对写全得1分:第二空 占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青青”“黄”“历乱”“香”等词从颜色、状貌、气味等角度,写出了“春意闹”的意味,由此可见诗句所体现的春天的特点。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答:

答案: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修辞手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惹”字的意义占1分,“惹”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规范的答法是:××字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共7分,每小题1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3),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6)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答案:(1)温故而知新(2)胜作一书生(3)乡泪客中尽(4)谁道人生无再少(5)身世浮沉雨打萍(6)断肠人在天涯(7)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1)至(7)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作”“少”“萍”涯”等字不要错写或误写。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l 2分)

(一)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3分)答:

答案:示例:①我国竹类资源丰富:②竹与生活息息相关;③竹在文化上赋予我们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做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然后对每个自然段的说明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注意文中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它往往是说明的一方面内容

16.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答:

答案:“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准确地说明我国云南省只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中的一个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地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说明文一些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首先要解释词的含义,并指明其作用(表限定、强调、程度、否定、推测等);其次说明有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词说明内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等);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答: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竹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主要用途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分类别、做诠释、下定义、引用说明等。分析文段的说明方法一定要全面,有几个就写几个。本句列举了竹在衣食住行用中的主要用途实例,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8.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左右能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答:

答案: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紧承了上文对竹用途的介绍,又引出下文对竹所赋予的精神财富的说明,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承上启下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段结构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中间段落在结构上能起到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特点的介绍,与首尾有呼应关系,运用某种说明方法介绍说明对象特点等,具体的作用要看文段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本题“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承接上文,“在文化上所赋予„„”开启下文,与文 章首尾都有呼应。回答承上启下段落的作用类题目,最后最好加上一句“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二》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 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选文有删改)

20.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答:

答案: 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题目不仅运用象征手法,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母亲、母爱,而且与文章结尾相呼应,突出了母爱的 伟大。(概括文意占1分,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手法及作用占1分,结构特点及作用占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题目妙处的能力。分析记叙文题目妙处,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了解作品内容,品味作品主旨,然后从题目的修辞(比喻、象征、一语双关等)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或深层含义,明确其是不是文章行文线索,与写作内容、写作对象、写作顺序、文章首尾等的关系,最后表明题目与文章主旨的关系。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答: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母亲着急赶来给“我”送蒸菜时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描写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必须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分析,先分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然后再根据上下文内容考虑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最后点明这句话表现了相关人物或作者怎样的情感(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洗老 答:

答案:洗,是“冲洗”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母亲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老,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我”的伤感。(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词的能力。赏析文中的词语,先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本意,然后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最后指出这个词所表达的人物情感。21.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4分)答:

答案: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句意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先解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人物情感。22.文章在 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答:

答案:示例一:运用对比的写法。如文章开篇写母亲主动给“我”打电话和结尾“我”主动给母亲打电话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以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示例二:运用插叙的写法。文章插叙了母亲过去的生活经历,使文章内容充实,使人物形象丰满,突出母亲一生的艰辛,更为真切感人。(见解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占3分。允许有创新发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 生对文章的构思和写作方法特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文章构思特点,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架构、段落安排、行文思路、立意选材等特点去观察和思考;分析写作方法的特点则要仔细观察作者叙事抒情所用的一些特殊的手法,比如: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侧面描写、衬托或烘托等。本文对比手法明显,记叙顺序上还用了插叙的手法,可从这两方面加以分析。

四、(50分)23.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没有材料的引导,也没有过多的内容限制,不存在审题障碍,但要想写得出彩也需要动一些脑筋。写这篇文章还是重在解题。“那声音”是主体,是写作时应重点思考的内容,结合后面的限制成分“常在心田”,“那声音”对自己而言一定是印象深刻的、触动自己心灵的声音。可以写自然之音,童年走进山野,风吹树林的声音,山间叮咚悦耳的泉水之声,林间鸟鸣啾啾声等等,与现实中因过度砍伐,开荒建厂、种田等破坏环境的行为,造成山头光秃、沟谷干涸、飞鸟几绝、雾霾频现等现象对比,表现环保的主题。可以写物之声音,狐貂等被杀前的哀鸣、车祸瞬间刺耳的刹车声等,表现珍爱生命的主题;当然,还可以写幼时父亲晚归的自行车声、祖父的拨浪鼓声等,表现爱的主题。还可以写人之声,老师的一句鼓励、朋友的一句安慰、亲人的一句叮咛、妈妈的一声嘱托、父亲的一声叹息,表现励志的主题。

“常”是限制词,是“经常、常常”的意思。这个词告诉我们,这篇作文不可只写一事,一定要写出“那声音”常在心田,常现耳边,每每遇到特殊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心间响起,会警醒自己、激励自己。

“常在心田”是补语,为什么会常在“我”心田,因为它难忘,它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对“我”影响很大,引发“我”的思考,启迪“我”的人生„„

如果能做到如上解题,拓开自己的思维,在作文形式上能够有些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应该不难。那声音常在我心田(50分)济南—考生

三年时光匆匆,我深深眷恋着我的校园,因为这里有百听不厌的读书声。

每一次走进校园,朗朗的读书声都像一缕缕清新的风,吹向我的耳畔。那声音,像一曲跌宕有致的乐章,承载着我们的梦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每一声都回荡在我的心间。

当读书声响起时,其中,有的声音浑厚,有的声音清脆:有的如铿锵击鼓,有的如绵绵细雨,都在微微润湿的晨风中酝酿,令清晨的空气也带着丝丝甜味。

读书声诵读着经典:宋濂不畏艰难求学,令我们深深赞叹:吕蒙终予醒悟读书,令我们刮目相看;花木兰勇于替父从军,令我们传唱不衰;口技人独自精彩表演,令我们叹为观止。每一次朗读都令我受益匪浅。

湖心亭上,张岱绘“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声声吟咏,展现水天一色的美景;桃花源中,陶渊明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声声吟咏,唱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岳阳楼上,范仲淹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声声吟咏,责任填满我们的胸膛。

朗朗的读书声,带着我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穿梭。走过赵县的赵州桥,那饱经沧桑的石板,令我心生感慨;徜徉苏州的园林,那独具匠心的轩榭池沼,令我心驰神往;登上泰山 的绝顶“一览众山小”,令我心潮澎湃;飞跃咆哮的黄河,看汹涌的浪花,令我心头激荡。

每一次踏进校园,听到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我身上所有的倦怠都悄悄溜走。我的步伐不由加快,似乎有种无形的力量推着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每一次踏进校园,听到传递快乐的读书声,我都情不自禁地微笑。因为,这声音里有我对知识的渴望,有我们纯真美好的友谊,还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殷殷期盼。每一声,都在我的心田绽开美丽的花朵,采撷雨露,迎接朝霞。

毕业前夕,我们再次齐读经典,然而,在嘹亮的诵读声中,我听出了“惜别”,听出了“珍重”。中考前夕,我再次来到校园,校园里寂静无声。我竞情不能已,仿佛曾经的读书声依然回响在我耳畔。

考场上,回首三年时光,有很多话想说,却最终汇成只言片语:别了,敬爱的老师;别了,亲爱的同学。在以后的读书声里,我将带着新的梦想扬帆起航,驶向心灵更广阔的领域。

下载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1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

    2014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2014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套 第一卷必修部分评析 一、单选题 1.(必修)小芳需要将一张生活照加工成大头贴,下列软件中最适合用来对照片进行加工的是 A、画图......

    2010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思想政治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2015 (根据最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修订)高中历史必修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1第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在答题卡上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本大题共......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1.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的最大贡献是写成了A. 《史记》B。《缀术》C. 《资治通鉴》D.《水经注》 2.宋代旷世......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

    山东省2016学业水平语文试题5篇

    山东省2016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盛夏晴朗的夜里,如果你走出毡包仰起脸,你就会看到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