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2: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

第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

2014年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

华图教育 陈君敏

【背景链接】

今年四五月份,我国水污染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导致城市供水中断,市民“抢水大战”此起彼伏。

中新网:4月10日,兰州水务集团与法国合资企业——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在对自来水进行检测时发现苯含量严重超标。未及市政府公开披露信息,当地市民已经开始抢购矿泉水、饮料,甚至牛奶„„水污染——断水——抢水,似乎成了常态模式。4月23日20时许,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造成当地三大水厂紧急停产,导致市民抢购瓶装水。

新华网:5月9日11时许,江苏省靖江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由于出现水荒,引发市民抢购饮用水。5月18日凌晨3点左右,一辆装载有四氯乙烷的槽罐车,行至320国道桐庐富春江镇俞赵村建德方向路段(秀峰加油站)时,发生侧翻,造成四氯乙烷泄漏,部分四氯乙烷流入富春江,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50%之后,往往会进入水污染事件高发期。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达1.4亿人。这些数字足以让你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与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

【问题分析】

水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每次污染,令城市猝不及防,导致市民的抢水**。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披露滞后,也会加剧市民不安情绪,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水污染的出现固然同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相关,但同时也反映了城市自身的用水安全意识淡薄、日常监水质监测不到位及相关应急机制落后等问题,能否妥善解决都将制约未来城市稳定和发展。

【应对措施】

一、强化安全用水意识,树立防护观念。各水污染发生地方无一不和当地政府缺乏用水安全意识有关。在事件发生前,一些地方政府要么对本地用水安全粗心大意、自以为是,要么对企业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用水意识,树立日常用水安全意识,才能消除隐患。

二、加强水质日常监测,建立预警机制。水质日常监测是防范污染事件的基本手段,建立预警机制则是保证用水安全的重要条件。所以,为了有效应对水污染事件,应当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完善检测指标,加强水源保护,同时通过水污染预警机制,及时向公众披露水质信息,缓解公众的担忧。

三、建立备用水源,做好应急准备。近几年,虽有一些城市建立了备用水源,但是水源单一的城市仍然不少。环保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全国一半以上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如果没有备用水源,一旦城市供水中断,市民难免恐慌。因此,应当完善备用水源相关政策、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实现备用水源建设全覆盖。

第二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办证难 "难于上青天"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办证难 "难于上青

天"

10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河北武邑县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返乡6次多跑3000公里、江苏丰县市民小狄在两部门往返11次办执照两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网民纷纷吐槽办证难 “难于上青天”。广州市民描述办准生证流程:13个公章、16道手续、19个工作日,“这还不包括审批的时间,不是每次去都能办理成”。如此折腾人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证难办、脸难看”,典型的官僚主义做派,影响了出国,耽误了创业,无论是谁遇上都会很心酸、也很受伤。笔者认为,受伤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利益,还有老百姓对政府的依赖、信任,以及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则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这些年来,我党一直致力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以往开展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打造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曝光的这起办证难问题,恰恰与此相悖,影响很坏,让人痛心。

[原因]

从主观上说,这是一些公职人员官僚主义膨胀、服务意识淡薄使然。一些人机关里坐久了,官气也出来了,弄不清自己的公仆身份和职责,甚至“反仆为主”,手里但凡有点权力,就颐指气使、开关设卡,耍起了官老爷做派,使出了“推脱手”,打出了“太极拳”,让人们无可奈何。从客观上说,这是违法作为、胡乱裁量的结果。一个证照,怎么办、办多久,需要多少手续,既有法律制度上相对规定清晰的部分,也有操作上比较模糊、自由裁量空间大的部分。

[深层分析]

一方面,“办证难”背后折射的是权力傲慢。有群众将“办证难”比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其中流露出的是无奈、委屈甚至痛恨,背后透射出的则是权力的傲慢与冷漠。人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一些办理人员不主动、不负责、不作为的作风,“打官腔、甩冷脸、踢皮球”的态度。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部门和边远地区,因为信息不对称,群众对办事流程不熟悉,投诉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于是公权力异化为私权就有了市场。一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随意解读政策法规,一些明明符合条件的事情硬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为难群众,偏不让顺利办理;对于所需要的材料,也不一次性告知。就算事情办成了,也要让办证者知道“你这个事情很难办,是我照顾你才办成的”,其目的不言自明。难怪群众会感觉“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另一方面,“办证难”的背后往往存在制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部分证件的办理,各地政策不统一,材料要求、手续流程五花八门;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依然存在,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都给办证人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行政梗阻”。比如,二代身份证已经实现智能化,为什么很多事不能凭身份证办理,却还要户口簿、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为什么公安信息都联网了,却不能就近派出所办理而要回原籍地办理。

[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只有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创新,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僵化机制、陈旧做法,才能尽可能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诸如,取消、下放、整合和转变管理方式,压缩办理环节和办理期限;规范服务运行机制,将各部门分散的审批集中到审批处室,减少内循环;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网上审批,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提高部门联动和上下级联动效率,需要不同部门和上下级审批的,实现自动传递和送达。

孟子曾说:“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于部分权力机关来说,有些群众的“办证难”问题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实践证明,只要真情对待百姓,主动服务百姓,终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20多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便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提高了办事效能,也催生出了行政服务的“福州速度”。

[措施]

将共识制度化,让常识成为制度共识。具体说:一是,简化权力审批。很多时候找麻烦不仅是因为办事人员素质较差,还因为制度设计脱离实际,亦或者是权力对权利的附加要求太多,如果权力不主动放权,不简化审批,则权利实现的过程就没有那么简单;二是,必须给那些被找麻烦的群众,足够的维权渠道和话语权;三是,必须对给群众找麻烦者作出明确处罚,以保证“给群众找麻烦,等于自找麻烦”。

对于民众而言,遇到类似机关办事受刁难的问题,不该忍气吞声,而应敢于维权。可以看到,即使目前维权渠道不畅,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像央视提到的丰县小狄,不就是因为向县里有关部门写信,使得办照的事情出现转机吗?无论是打12345政府热线,还是向上级部门投诉,还是通过网络、媒体曝光,都是可尝试的方式。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做有尊严的公民,一起向机关办事难说不,才能给决策部门以触动,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这意义上说,改变的力量,其实也在你我的手中。

第三篇: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铁抢座位互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铁抢座位互殴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7日,广州地铁4号线上一名6旬老人与28岁教师为争座位互殴。男教师头部、手臂布满血迹,耳朵被咬破一块,老人鼻部受击流血,车厢地板上血迹斑斑。两人被警方教育后释放。紧接着,10月8日,北京地铁13号线与5号线立水桥站换乘通道内,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地铁13号线立水桥站先后与两名女子发生争执后倒地猝死。如果警方查明老人死亡确由吵架诱发,那么女孩可能会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并承担刑事责任。

如此接连发生的地铁谩骂互殴冲突事件,不得不让人对当今社会公德进行反思。【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让座、让路演绎成一个社会性的困境,这是一种倒退,而凭借谩骂、打架来解决冲突,则更使让座让路成为一个道德痛点。

给老人让座是年轻人该做的,但年轻人不让座,也不全是年轻人的错,有时候,是因为没有看见;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太累。传统美德是全民的问题,年轻人要有美德,老年人同样也要有美德。遵守社会道德是每个人自愿遵守的行为,而不是胁迫。

让座让路是道德问题,但打架则是违犯法律。以暴力手段解决冲突摩擦,最终不仅使公众乘车成为一个最为纠结的事,而且显露出太多的“丑”。在由法律、道德等社会规则作用下,冲突事件当事者的不道德必然会遭致规则的审判,其内心更会受到舆论的拷问。一旦当事者触犯法律,法律的惩罚也必将使其更加敬畏规则。

地铁谩骂互殴现象,折射出当今经济迅猛发展、过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浮躁氛围下,人们社会公德的缺失。

[意义]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措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有利于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首先,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基础。进行道德教育,要突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重点。比如,在公共卫生方面,着力培养市民的责任意识,主动营造和爱护身边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秩序方面,着力培养市民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解决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在公共交往方面,着力培养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

其次,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创建机制。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争先创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建立全民动员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公益活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最后,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示范机制。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第四篇:c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救命血清一剂难求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失信”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和社会监督力度加大,政府诚信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中不诚信事件仍时有发生,政府公信力受到一定损害。

[现象透视] 一是知情不报

对于公众关心的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有的基层政府部门刻意隐匿不报,尤以责任事故为多。

比如,2012年12月,山西潞安天脊煤化工集团发生苯胺泄露,污染物流入河北、河南境内。时隔5天后,长治市才以书面形式向省政府报告。

二是不当辟“谣”

2012年12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举报,国家能源局却回应“纯属污蔑造谣”。2013年8月,刘铁男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是出尔反尔

最典型的就是民众频遭“限”令,先“被辟谣”后“被颁布”,群众纷纷质疑政策的权威性。2013年3月25日19点,杭州市政府宣布,自第二日零时起,对小客车采取控制总量和“错峰限行”措施。而不久前,杭州市治堵办等部门还通过不同方式将“杭州将限牌”斥为谣言。

四是朝令夕改

随意修改规划,各地一些短命工程便是这一现象的缩影。杭州萧山区,2010年7月才交付使用的鸿达新路,由于被认为影响杭州整体形象,同年8月就被彻底重新“改造”。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五是拖欠债务

从2009年到2012年间,建筑商杨永先后在安徽萧县承接了5个市政基建项目,政府不仅没按合同拨付进度款,完工验收合格后仍拖欠工程款数千万元;山东省在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中发现,因政府拖欠市政工程、新城镇建设资金,造成的工资拖欠问题呈现上升趋势。

六是空头支票

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各类优惠政策往往作为招商引资的蛋糕,但由于政策过于优惠却无法兑现的案例比比皆是。2009年,一名为河北某市引进十多亿元投资项目的人士,因地方政府未能兑现上千万元招商奖励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

[热点反思] 从2010年开始江苏睢甯县全市114万人每年根据分数,会被划为ABCD4个信用等级,然后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比如,A级者在入学、就业、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会得到优先照顾。这一体系从诞生到现在就饱受争议。不过更应当引起我们深思的是:民众的失信行为可以由政府来治理,政府的失信行为又该怎么办?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李克强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诚信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习惯“撇责任”。一些地方政府遇到事故存在“报不报,看领导”的现象。很多突发事件,尤其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报送,有很复杂的送审程序。涉及多个或多级部门,涉及程度性质不好把握,一些政府部门及干部为了不伤害自己形象,希望一瞒了之,不敢担责,先“拖”再“撇”,最好把责任撇少撇清。而当事件真相被公布出来时,最终将引起公众更多的不满,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二是习惯“吹大牛”。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秉持“干得好不如说得好”的思想,喜欢文过饰非,应该干好和完成的工作,会被当做成绩大吹特吹,而工作中损害了群众利益,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卸责任。一些政府部门的不诚信行为与错误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明知有错却不愿意承认,明知有假却坚决不改,一些形象工程不该出现却要刻意制造。

三是习惯“换思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一任领导一套思路”,这种现象在基层政府大量存在,不仅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也让在基层工作的干部群众不知所措。

四是习惯“官屁股”。部分领导存在着“屁股决定脑袋”的自大思想。政府是否诚信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否诚信关键在是否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把自己定位为公仆还是“官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影响] 一是削弱政府权威,影响政治稳定;二是破坏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三是消解法律信仰,产生治理危机;四是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最严重的是,它可能会使政府的施政举措哪怕是善举良策也遭遇抵触、抵制。

[用“塔西佗陷阱”原理分析政府公信力受损] 什么是塔西佗陷阱。古罗马时代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当公共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以其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原理。“塔西佗陷阱”,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是一个颇感陌生的术语,但可以用来解释群体事件、社会公共事件带来的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以及其隐藏着的共性。

理论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在政府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遭遇和应对突发事件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一些民众会质疑当地政府对事因的判断、解释;民众和政府各执一词;社会舆论“一边倒”。对群体事件、社会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是出现纰漏疏忽,都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由于种种原因,甚至即使政府对于群体事件、社会公共事件慎重处理、果断抉择、正确决策,也很难消除一些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

[措施]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改善政府诚信,关键是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方面,加强政府部门诚信自律,可从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充分运用好信息披露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开规范发布信息,避免“多处发声、自相矛盾”。但这不应成为迟报、瞒报的借口,信息发布必须注重时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善于运用多种新型传播手段,与公众形成有效互动。

另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建设,扎好篱笆和笼子,是从源头上遏制不诚信的前提条件。构建政府诚信,重点要落实问责,加大对政府及其官员的问责力度,坚决依法惩处政府官员的腐败、浪费和不诚信等行为。没有相应的惩戒,就会产生“狼来了”一样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制造不诚信的个人,要做到谁制造、谁担责。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http://zj.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检察院获悉,近期省检察院印发《贵州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方案》强调,全省各级检察院要强化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源头预防。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和激励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惩治,形成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法治氛围。据了解,此次专项工作从今年初开始,为期一年,分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权威论述】

2015年11月,据最高人民法院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认真总结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经验,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周强指出,依法惩治重大职务犯罪,是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促进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大力加强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审判工作,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为促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公解析】 【含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原因】

1.政治素质低、精神文化空虚。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政治学习和提高,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

http://zj.offcn.com

2.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固然,腐败分子的堕落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腐败活动既然发生于体制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内在的疏漏。无疑,正是过分集权的体制为某些掌权的人提供了自由用公的可能。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1]。

3.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良好的权力观。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最终导致执法犯法,后悔莫及。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加之受“难免论”、“难管论”的影响,行动上自然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危害】

1.动摇国家政权的根基。它将破坏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危机。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对立的。它的滋生蔓延会危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危机。

2.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和发展,不少国家公职人员把自己所掌握的本属于人民的权力资本化、商品化,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处于各级领导权的国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如果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个人私利或任意亵渎职责,必然大大地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3.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犯罪,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严重危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家有限资金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经济上讲,职务犯罪是权力的设租活动,必然加重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破坏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优化配置,导致资源经费和资金流失,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保障措施】

1.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职务犯罪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危害性,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具有法定的职能,因此,要充分运用检察职能,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惩罚犯罪者,警示、教育教育公民,在办案中要突出查办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发生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

http://zj.offcn.com

管理部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渎职侵权的职务犯罪案件。

2.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检察机关针对发案单位负责人在行使职权和公务人员活动中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案发单位物资、财务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有较大漏洞;案发单位疏于防范,屡次发生职务犯罪,甚至发生“窝案”、“串案”;案发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庇护犯罪,知情不举或以其他形式干扰办案等等情形,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加强防范,在职务犯罪预防发生方面起到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3.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各个部门和行业,应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教育,切忌走过场和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载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

4.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网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从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防治,因此,该项工作必须纳入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总体格局之中,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联系制度,以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龙头,全面推动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

浙江中公教育

下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抢水大战”难停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信息爆炸造成认知鸿沟,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取消特权车牌 【背景问题】 (1)在治理交通拥堵的社会大讨论中,社会各界对“特权车”一直反映强烈。这些车不遵......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纵横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热点事件】 1.科研是一份事业——吴宇恩 2005年,吴宇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刚进入清华园的头一年,吴宇恩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大三时,吴宇恩曾在李亚......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讲解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廉洁操"事件 【社会问题的背景】 “廉洁自律保健操”引发网络关注,据悉,“廉洁自律保健操”是由广东省委党校与惠州市纪委、龙门县委合作......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合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古文化的根 【背景链接】我国历史悠久,遗存自然就丰厚,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还存有大量的“活态文物”——古村落。它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调任带走 车,留下了什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辆公车。诗里描述的是湖北广水,该市的官员上调,将单位的车也一起顺走......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地球云教育: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热点一:扶贫开发工作 背景链接 2013 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 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指......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8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热点每日精选 申论观点:就业问题的破解之法 2013-05-17 就业问题及解决的两个方面 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