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居住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一,传统居住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传统居住文化的最高境界及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的融洽。
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其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农耕文明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而和谐的机制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科学认知上的“生态和谐”;至于和谐的达成则是“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只有将自然重新拉入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自然,进而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之后,我们才能言及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
其内部深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这些特征存在的共同基石。“天人合一”、“宜人”的传统精神观念;传统等级制度的伦理思想:不同的民俗以及民间信仰和风水堪舆共同作用、影响着明清民居的室内陈设设计。每一间民居都向我们传递着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追求、价值取向和技术水平,再现了生活、观念和情感。面对传统室内陈设艺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丰富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平。
谈到传统居住文明,离不开民居。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来设计自己的住宅,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传统民居孕育的“生态优化”理念。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为:“夫宅者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规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室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内经》),在这种阴阳合成的观点下,阴阳法则备受推崇。首先,院落外“实”内“虚”,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其次,空间组合依据“门堂之制”,在轴线主导下依次排列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门堂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东西厢房的配置是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在这种阴阳全成的观点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而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
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视其大小与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以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院落空间即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它是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气场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叠石理水,植树栽花,曲径通幽地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种植几株翠竹和几棵芭蕉或以满架苍藤,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二,文化在地产开发中的软性竞争力
正如李约瑟所言:“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宅舍,也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人对自然抱有情观念的基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现代房地产的开发中,传统的居住文明并没有被现代建筑外在的形式所淹没,在项目的命名、规划布局、建筑立面、风水堪舆、景观、服务等全程体现,尤以景观最为直接,四进制的园林布局、五重绿化,景观轴线秩序、树阵,都是在体现传统文化的礼制和仪式感,四进制的运用是明显在借鉴过去王府的景观造景格局。
在楼市的竞争中,出了品牌因素外,文化已经成为品牌房企的软性竞争力,无论是产品、服务都在文化的营造上不遗余力,万科、万达、龙湖、恒大、绿城、保利、华润、中粮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反应在产品上,就是在朝向上、主卧摆布上、风水格局上、通风采光上,甚至楼层上都很有讲究;而在服务上,更是精细化到了每一个细节上,传统节假日的关怀、社区活动的举行、极具人性化的贴身服务,服务文化已经成了品牌房企溢价的重要能力和人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一线开发商在项目的后期推广中基本都是靠老带新,转化率都在40%左右,可见软性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建筑风格上,现代中式的复兴就是文化自信回归的具体表现,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都有中式社区的代表作,比如万科的第五园、上海的涵璧湾、成都的新华坊、北京的虹玺台等项目,有些甚至能传承为经典,中式建筑的兴起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是文化的最大支撑,经济的繁荣必然会带动文化的复兴,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而文化的兴盛又能反过来持续推动经济的繁荣,房地产的繁荣也正是经济繁荣的表征,但这几年似乎处在失控状态。
“合院”就是院落精神的一种美好依归,现在市面上很多社区都在打院落牌,而且都是一些高档豪宅,说明我们的社会精英层对软性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饥渴症在居住形态上反映出来,这些社区在居住形态上却都脱离不了“院”的干系,基本上是回归为“合院式”民居居住形态。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且虽经几千年沿袭发展,却恒久未变,庭院空间得到如此器重,显然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风俗和更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实质上传统院落空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和谐的阴阳观。
三,居住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建筑设计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比物质条件更能深刻地影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亲和的“有机建筑”论;中国建筑伦理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强调“礼”制,等级分明,重规矩;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在建筑创作中,既要照顾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发展人文精神,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当地人群生活习惯的、并具有多种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还要考虑到中国建筑文化的走向:信息化、全球化与地域文化共生;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相结合。
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充分考虑它们的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并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理论走多元化的居住类建筑设计道路。
未来的建筑文化、居住文明一定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代中渗透着传统的底蕴,传统中又无处不是现代构建形式,没有软性文化做支撑的房企在未来的竞争,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立足之处。
第二篇:文明居住承诺书
文明居住承诺书
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在居住期间,我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扔垃圾; 2.楼道不堆物; 3.不乱晾衣物; 4.不非法办学; 5.不非法行医;
6.不办非法加工食品点; 7.不无证饲养动物;
8.不改变房屋性质进行群租; 9.不噪音扰民; 10.爱护公共设施;
11.电瓶车不停入楼道,不乱拉电线进行充电。
承诺人:
电话:
住址:
日期:
第三篇:传承中华传统演讲稿
传承中华传统,做美德好少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传统,做美德好少年》。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是因为那些身边的凡人善举,总能散发出一种启迪、感召、引领的精神力量,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常会说,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已无爱可言,能打动人心的人和事越来越少。抑或是对戴着军帽,面色红润的雷锋形象流露出不屑一顾的嘲笑和鄙夷,觉得那是革命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在今天真是傻„„ 那么我想问,为什么只是一句来自陌生人的“谢谢”就能让你回味许久;为什么当地震的灾难降临在同胞身上,还是会有那么多人在电视机前不可抑制地掉下眼泪;为什么当我们年迈的总理在记者发布会上一字一句坚定地说道:“中国的改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奋斗到底。”的时候,我们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爱无言。我们欣慰地看到,有义薄云天的支边教师将足够宽广的生命开拓到了辽远的边疆;有佝偻蹒跚的老人顶着一头白发却种下一山的青翠;更有无言的母亲向坠楼的孩子不存犹豫地伸开翅膀。他们在不断地为社会刷新着道德标尺,也一次又一次回应着现代人对爱的质疑。
原来父母、老师教育我们的要做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具有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志存高远等美好 1
品德的人。明白了这些,我的心越来越明亮,暗暗下决心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美德好少年,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有时做得不够好,但我还是尽力而为,并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平时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知道爸爸妈妈的艰辛,我就自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早晨起床叠被、择菜、扫地、洗袜子、丢垃圾等等,每当看到很脏的地面经我一扫变得很干净了,穿上自己洗的干净的袜子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原来劳动也是件快乐的事。
奶奶老了,身体不好,我有空就给她揉揉肩、削个苹果、端杯热水,每逢这时,奶奶总会笑容满面。看到我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长辈们带来快乐,我觉得好快乐,原来孝顺长辈不仅能让长辈高兴,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同学们,传承中华美德,付诸行动的过程就是让我们感受快乐的过程,让我们的心灵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行动中成长吧,让每一位少年朋友都成长为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志存高远的人,让我们的人生从美德好少年出发,让我们的生命永远焕发出中华美德的光彩!
第四篇:论对古诗词中文化的品味与传承
论对古诗词中文化的品味与传承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板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过程也能够实现古诗词文化的品味与传承。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品味与传承古诗词文化。
一、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古诗词是任何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精华部分,古诗词不仅是我国文学作品中遗留下来的瑰宝,对于古诗词类题材的教学文本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与人文素养。古诗词类的教学素材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在展开古诗词教学时提升学生对于诗词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有足够的重视是很重要的,这其中的首先教学要点就在于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古诗词作品中的语言都是高度凝练的,并且有着一定深意。在对于文本展开理解与剖析时首先能够让学生从语言层面有很大收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更为准确、精炼地组织语言,如何用简短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意蕴。不仅如此,这些凝练与隽永的语言中往往有着很深的文化意蕴,许多作品的学习中都能够让学生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更深的了解,能够很好的培养他们对于古典文化的认知。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的一首经典词作,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这首词中同样能够让读者很直观的体验到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那种特殊情感。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文化意味十分浓厚的,表达的是对于亲人的一种思念,对于家乡的一种怀念,尤其是远在异乡的游子每到中秋节都会泛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知,这是展开对于古诗词作品中的文化的品味与传承的很好的教学途径。
二、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古诗词的美在于透过诗歌中的文字能够为读者营造出深刻与美丽的画面,而文字之所以能够营造出隽永的画面感,这是因为文字后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是诗歌的精神所在,也是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的良好契机。很多古诗词作品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体验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尤其是要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体验。对于有些作品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感知作品的神韵,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在采取绘画的方式进行诗歌的辅助教学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相应引导,在这个过程中绘画只是一种手段,绘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更深的走到诗歌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感受。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这首诗歌为文本让学生展开对于诗歌所营造的画面感的描述,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对于诗歌中的韵味的感知,也能够很好的渗透民俗文化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古时人们的那种热情好客,感受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温情,这同样是品味与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古诗词作品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其使用的语言上,然而,暗藏在语言背后的东西往往也非常值得品味,那便是整首诗歌想要传达出的情感以及问自己后所蕴含的民族气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品味与传承古诗词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体现为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透过作品所传递出的作者内心的民族气节。准确的把握住诗歌作品背后的情感及民族气节不仅是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来源。
辛弃疾的《破阵子》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作者胸中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尾句很好的抒发了作者内心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亦或是在梦中都不能忘怀,从这首词作中能够非常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那种民族气节。在对于这首词作展开教学时仍然要以文本为主导,要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的各种意向的含义,体会到作者在透过自己的想象与抒怀后所呈现出的那种内心的呐喊,进而体会到作者内心的那种痛苦与悲怆。这首词作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古文人的那种民族气节,那种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情怀跃然纸上。
第五篇:校园文明传承
“校园文明传承”主题晚会圆满结束
2012年11月16日20时许,由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文明督导队、劳动生活部、本报讯
纪检部主办的主题晚会“校园文明传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以教育科学学院团支书第一副书记简惠副书记、教育科学学院劳动生活部王宇部长等为代表的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干部们以及教育科学学院大一各班的同学们。
晚会围绕“校园文明传承”这一主题,演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中国少年说》讲出了少年与中国这一紧紧联系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流放的文明》呼呼起了同学们心中对文明的向往,加深了同学们对文明的理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更使晚会扬溢着爱的快乐与气息。激情昂扬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更是道出了同学们对文明传承的坚定之心,争做文明大学生的决心。
文明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相当困难的词语。“礼仪之邦”的中国在今天更是需要文明这一灯塔来照亮前进的道路。相信通过“校园文明传承”这一主题晚会,文明会更加深入每一个同学心中。以后的校园将会因为文明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感人。
通讯员王艳梅